正文 第7节
2页。
4同上。第647页。
5同上。第717页。
6同上。第826页。
7同上。第777页。
67
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15
行似入山“。
1他有一首呼月吟构思非常奇特,有李白c李贺的唐风神韵:
影落江心月一轮,千江一片光如雪。
一旦乘风来月中,还看大地如明月2。
月在哪里在天上,在地上,还是天上地上都有
三是变景。
“山景变成松景,松景又似山景。”这是松山之景在于山景,山松之景在于松景,相互依存,而判别的落脚点不一样,引起审美主体的不同反应和感受,仿佛景色自身的变化。还有两种变景:
入谷不数里,四山都是松。
松松势相接,高下尽成峰3。
树色骄帆色,湘声乱雨声。
舟移岳变化,棹犯水空明4。
这两种变景,前者是松c山的“同向合成”
,带有融景的味道;后者是舟帆
c山c水c声c色的“异向合成”
,在相互干涉c侵犯中的和谐c统一,类似书法艺术中的“彼此顾盼”
c“潜相瞻观”了。
四是入景。这就是人到山水之中去了。因为人的心胸和
1魏源集,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775页。
2同上,第754755页。
3同上,第772页。
4同上,第764页。
68
25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
视野的关系,“登山山益高,望江江转阔”
1虽然有点违反近大远小的透视法,但它却把人的心情融入景中,产生幽深无尽c阔大博览的气势,他还说了树和人c水和人的关系。
树疏使人幽,树密使人惮2心闲水益空,谷静音如积3。
这应该都是佳句。
比起唐人的“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相差无几。
第三节 建立在“游山乐”
基础上的“游山学”
魏源庄自身旅游经验的基础上,加以理论上的概括和提高,提出了“游山学”的问题,大大丰富了他的自然山水美学的内容。
魏耆的邵阳魏府君事略曾说:魏源“好游览,遇胜辄题咏,轮蹄几偏域中。有小印曰:州有九,涉及八;岳有五,登其四,纪实也。”魏源自己也十分感叹地说道:
白发坡翁海外行,自言奇绝冠平生。
我生第一伤心事,未作天山万里行4。
1同上,第652页。
2同上,第619页。
3魏源集,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620页。
4同上,第834页。
69
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35
此诗中的“坡翁”指黄南坡太守;他从塞外c天山归来,相距十年重新与魏源会晤,魏源羡慕他的壮游。这同李白“一生好入名山游”志趣,不相下上。但是,魏源认为,他自己游山有嗜好,沉溺于名山大川之中,写山水诗也是嗜好带来的特色。他曾把自己的山水诗作,同李白c陶渊明c林和靖c谢灵运c白居易等相比,写了一首诗,叫做戏自题诗集:
太白十诗九言月,渊明十诗九言酒;和靖十诗九言梅,我今无一当何有。
惟有耽山情最真,一丘一壑不让人;昼时能历梦同趣,贮山胸似贮壶水。
渊明面庐无一咏,太白登华无一吟;永嘉虽遇谢公屐,台荡胜迹皆未寻。
昔人能久将余俟,应笑十诗九山水;他年诗集如香山,供养衡云最深里1。
其实,魏源的嗜好构成“十诗九山水”
,不只是数量的问题,还有不同质的规定性,那就是魏源比较自觉总结他游山经验,时而在诗作中有所流露,带来一定的新意。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是苏轼游庐山写下的一首诗,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成了千古绝唱。然而,魏源依据自身的旅游经验,从另一角度描写,有这么两句:
1魏源集,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75756页。
70
45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
不见庐山面目尽,只缘身不造山顶1。
欲识庐山真面目,看山端合在山中2。
一个在山顶,一个在山中,是件十分有趣的对比和联想。
但这两句诗涉及身游c目游的问题。对此,魏源在西湖夜游吟中作了讨论,并感到目游比身游要好,要自由得多:
从来山水空濛妙,身入不如目入窍。
目能入兮常有余,身能到兮山无奥3。
为什么会如此呢这是因为山水“空濛”的特点,发挥人的想象余地。中国山水画,大笔写意,疏朗开阔,就含有“目能入兮常有余”的审美特征。魏源把二者相互沟通,用目游畅发身游不能到达的境界。这有它的可贵之处。
作为审美对象山水,要游玩其间,又不能不讲究游术。
这是由于把山水作为玩物审美,就在游山乐的基础上,逐渐出现“游山学”的问题。魏源直接了当地指出:
人知游山乐,不知游山学4。
人如何游呢他写了游山吟c后游山吟等,总结自己游历的经验,主张游山要游峡c游谷,不要游洞。
观山必观峡,左右万峰倚5。
1同上,第700页。
2同上,第831页。
3魏源集,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718页。
4魏源集,中华书局1970年版,第622页。
5同上,第721页。
71
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55
峡内方疑天地止,出峡又看天地起1。
这说明游山同游峡的关系,享有观赏的乐趣。
游山除游峡外,还要注意游谷。他认为:
世上游人不游谷,何异升堂遗奥曲。
奥曲全在两山间,登高一览何由足。
四岳妙在峡中溪。
嵩c衡到已少,岱谷更罕窥。
华山西谷水簾下,亘古屐齿谁知之。
开先c石梁三叠谷,庐瀑止涉其籓篱。
始知桃源别天地,只在目前人不识4。
这一段主要说谷,也说了峡。游山必须游峡游谷。峡谷,如桃花源那样,不一定被人认识。一般游人往往满足于登高一览,浅尝辄止。事实上,注重游峡游谷的奥妙是不少的。他举了五岳之中的泰山c嵩山c衡山c华山之峡谷,都是很出名的例子。
但是却很少有人去游览,这是不谙游术的结果。
在他的诗歌创作中,大量写了游峡游谷的大好风光。如华山西谷c岱麓诸谷诗c嵩麓诸谷诗c太行诸谷c出峡词c四明山中峡诗c黄山诸谷c子午谷行等,实践了他的美学理论的主张。
魏源主张游峡游谷,不主张游洞。他是这样说的:
平生好游山,独不好游洞,
1同上,第687页。
72
65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
每入洞中如入梦1。
为什么呢
他说:“登山之难难于上青天,入洞之难难于下九渊。”
2也就是说,入洞,象佛教中的阿鼻地狱一样,阴森可怖,混淆不清。他接着说:
此身不惯蛇攒穴,但好天仙不地仙。
阴洞虚明尚可观,轩然肺腑出示人;阴洞真如城府人,险巇幽暗而阴屯。
我闻洞天福地清且闲,别有天地非人间。
虚白光辉自世界,琪泉瑶草青烂斑。
安有幽圹潜寐长不晓,直待秉烛穷神姦。
安得鬼斧摩天凿七窍,天窗轩豁天光照。
乾端坤倪呈众妙,混屯纵死我心交3。
从魏源这么几个层次的“
游山学“
来说,游山必游峡游谷,尚有高见。但是,游山不游洞,特别不游所谓阴洞,这个意见有点偏颇了。任他以前的徐霞客打着火把,到众多的阴洞中去游览考察,为他的日记增添了异彩。玉华洞在福建省将乐县境内,张公洞在江苏省宜兴县境内。这两个都是阴洞。徐霞客说:这“两洞同异,正在仲伯间也”。
玉华洞的出口处看,“遥望空濛,忽曙来。所谓五更天也。至此最奇,却与张公洞由暗而明一致。”再拿玉华洞的洞口来看,“由高而
1魏源集,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688页。
2同上,第688页。
3同上,第688页。
73
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75
坠,弘含奇瑰,亦与张公同。第张公森悬诡丽者,俱罗于受明之处;此洞炫巧争奇,遍步幽奥,而僻户更拓。“
1玉华洞也好,张公洞也好,在徐霞客的笔下并不如魏源所说的阴森可怖c混淆不清的。而是充满了奇异诡丽的色彩,给人以美的享受。如果把游洞,从游山学中抹去,那是不可能的,也是办不到的。
何况在魏源自身的诗歌创作中,也在所难免呢
查魏源集有二首三龙洞。在此诗标题下,作者说明:“天下洞壑之奇,莫过此者”
;并在诗中感叹;“我行半天下,到此吁坤轴。”
2描绘洞的山水诗与描绘峡c谷的山水诗相比较,在魏源集中,少得可怜,似乎仅存这点。但是,他还是描绘洞,赞誉洞,又不能否定其存在。
其实,魏源谈论这个问题已超出了游山学的范围,而是受了佛教迷信的思想左右,游洞如下地狱,登山可以升天,作这样的比喻,又如何建立具有科学价值的“游山学”呢由于他切实总结游山中的审美经验,所以能透过艺术形象的显现,注重思想意蕴的深度。林昌彝指出:
亡友邵阳默深太守源生平最喜游山,每作游山诗,多得山之幽与山之骨,而非山之皮相也3。
对于魏源的具体作品和作品某些论断的评价,可以允许疑义,但他要努力开掘作品的深度,“纵横排奡,磊落嵚奇”
4,并在
1徐霞客游记,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8页。
2魏源集,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654655页。
3林昌彝:海天琴思续录,卷5。
4林昌彝:海天琴思续录,卷5。
74
85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
“游山乐”基础上建立“游山学”的方向,应予以充分肯定,是近代美学思想发展史上较为独特的一点。
第四节 “文章与世道为污隆”
“文章与世道为污隆”
1,是魏源美学思想在诗文创作上的重要理论概括和指导方针。他首先强烈地感受到正在经历着变化的世道,要求文章必须符合时代的脉搏。魏源与龚自珍c林则徐等为友,同属“通经致用”的今文学派,主张变法图强,改革政治。正如陈耀南魏源研究所指出的那样:魏源强调通经致用,这的确是时势的迫切需要。譬如那时鸦片进口,引致白银外流的现象,已经极其严重;银贵钱贱,令民生的困敝和政府的财务危机,有不可终日的忧虑。林则徐c黄爵滋,都力持禁烟之议;陶澍去世之前,也是这个主张。林则徐后来受命赴粤禁烟,蓄意已久的英人,就此挑起鸦片战争。
这时是道光二十年,1840年
,魏源四十七岁2。
在他选编的皇朝经世文编中,提出一个与“桐城派”的古文辞类纂和“文选派”的骈体文钞迥然不同的选文标准“经世致用”
,强调文章要反映社会的实际问题,要对改革政治c社会有利。龚自珍的文章以“朝章c国故c世
1中国近代文论选上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5页。
2陈耀南:魏源研究,[香港]乾惕书屋1982年再版,第8页。
75
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95
情c民隐为质干“
1,就为一例。
他在定盦文录序中指出:
夫忽然得之者,地不能囿,天不能嬗,父兄师友不能佑。其道常主于逆:小者逆谣俗,逆风土;大者逆运会。
所逆愈甚,则所复愈大,大则复于古,古则复于本2。
这就是说,冲破传统文学的清规戒律,解放思想,提倡美的创造的独特性。与何子贞所评价的那种“包孕时感,浑洒万有”
3的诗文之风相一致。当然,他的“复于古”
,一方面固然可以理解为这种独创性要继承先秦时期的现实主义传统,为变法图强服务。另一方面,“复于古”
,又表现了他“托古改制”的局限性。不过,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比起泥古不化的保守思想,还是有所进步的。
其次,“文章与世道为污隆”这一命题,在魏源运用的过程中,具有双重性。
如果讲的是文章与世道的关系,十分密切,自然是正确的。刘勰也说过“远涉季世,人未尽才”
4的观点,两者基本上是相同的。但魏源认为,世道盛,则文章也随之而盛;世道衰,则文章也因之曲衰。这就不一定能说是规律了。他举了这么一段事例为证:
南宋之文,不必如北宋,晚唐之文,必不如中唐,两
1中国近代文论选上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5c8页。
2中国近代文论选上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5c8页。
3中国近代文论选上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5页。
4文心雕龙。时序第四十五,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674页。
76
06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
晋c六季之文,必不如两汉,而东汉之文,又不如西京1。
然而,推而广之,这一命题未必完全符合文学发展的历史事实。比如,唐代诗文之盛在中唐,那么为什么不在初唐,贞观之治为唐代的全盛时期,为什么文学上不是全盛又如东汉,在承平时期,文学并无足观,反而在末年天下大乱之后,却出现了建安文学。特别是先秦,当战国纷争之时,竟会出现中国文学上的百家争鸣时代,这又该是怎样的解释呢尤其需要指出的,魏源“文章与世道为污隆”的理论上的偏颇,导致在盛赞清代“由治平c升平而进于太平”的同时,认为当代文章“不当驾两汉c两晋c三唐而上乎”
2这纯是颂谀之词,实际上清代由于康c雍c乾三朝的文字狱,使文学大受摧残,正如章炳麟说的:“多忌,故歌诗文史楉。”
3
第三c根据文章与世道关系密切的要求,魏源提出了诗文创作上的具体理论主张。他说:
然则整齐文字之学,自夫子之纂六经始。后世尊之为经,在当日夫子自视,则亦一代诗文之汇选,本朝前之文献而已。故曰:“文不在兹乎”
,是则古今文字之辰极也。宋c景c枚c马以后,不知约六经之旨成文,而文始不贯于道,萧统c徐陵以后,选文者不知祖诗c书文献之谊,瓜区豆剖,上不足考治,下
1中国近代文论选上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第5页。
2中国近代文论选上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56页。
3清儒。
77
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16
不足辨学,而总集始不秉乎经1。
把六经作为古今文字之辰极,认为诗赋作者不知约六经之旨以成文,而文始不贯于道。南朝萧c徐的诗文选本,不知祖诗c书文献之谊,无裨于考治辨学之用,于是总集始不秉乎经。这也就是说,文章要能贯道c秉经,基本上属于儒家的正统观点。如果文章不能贯道c秉经,则“畸于虚而言之无物,畸于实而言无心得”。
2他听说的“道”
,虽然最终不能超越封建的儒家伦理观念,所谓“君令臣必共,父命子必宗,夫唱妇必从”
3,具有明显的唯心主义因素,所谓“事必本乎心”
,“彻悟心源,万物备我”
4。但他所说的“道”
和“桐城派”或别的美学家所说的“道”还是有所不同的。
魏源所说的“道”
,不仅包含着唯物主义的倾向,强调阅历对于认识的重要性,而且具有辩证观点,认识到对立物的矛盾统一,及统一中又有主要和次要方面,诗文随之更新。
魏源在诗比兴笺序中,以孔子感怀之作证明“诗言志”的道理,并说明诗是,“天地间形形色色”客观事物的反映。他反对“专取藻翰”
c“专沽名象”
,“专揣于音节风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4同上。第647页。
5同上。第717页。
6同上。第826页。
7同上。第777页。
67
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15
行似入山“。
1他有一首呼月吟构思非常奇特,有李白c李贺的唐风神韵:
影落江心月一轮,千江一片光如雪。
一旦乘风来月中,还看大地如明月2。
月在哪里在天上,在地上,还是天上地上都有
三是变景。
“山景变成松景,松景又似山景。”这是松山之景在于山景,山松之景在于松景,相互依存,而判别的落脚点不一样,引起审美主体的不同反应和感受,仿佛景色自身的变化。还有两种变景:
入谷不数里,四山都是松。
松松势相接,高下尽成峰3。
树色骄帆色,湘声乱雨声。
舟移岳变化,棹犯水空明4。
这两种变景,前者是松c山的“同向合成”
,带有融景的味道;后者是舟帆
c山c水c声c色的“异向合成”
,在相互干涉c侵犯中的和谐c统一,类似书法艺术中的“彼此顾盼”
c“潜相瞻观”了。
四是入景。这就是人到山水之中去了。因为人的心胸和
1魏源集,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775页。
2同上,第754755页。
3同上,第772页。
4同上,第764页。
68
25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
视野的关系,“登山山益高,望江江转阔”
1虽然有点违反近大远小的透视法,但它却把人的心情融入景中,产生幽深无尽c阔大博览的气势,他还说了树和人c水和人的关系。
树疏使人幽,树密使人惮2心闲水益空,谷静音如积3。
这应该都是佳句。
比起唐人的“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相差无几。
第三节 建立在“游山乐”
基础上的“游山学”
魏源庄自身旅游经验的基础上,加以理论上的概括和提高,提出了“游山学”的问题,大大丰富了他的自然山水美学的内容。
魏耆的邵阳魏府君事略曾说:魏源“好游览,遇胜辄题咏,轮蹄几偏域中。有小印曰:州有九,涉及八;岳有五,登其四,纪实也。”魏源自己也十分感叹地说道:
白发坡翁海外行,自言奇绝冠平生。
我生第一伤心事,未作天山万里行4。
1同上,第652页。
2同上,第619页。
3魏源集,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620页。
4同上,第834页。
69
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35
此诗中的“坡翁”指黄南坡太守;他从塞外c天山归来,相距十年重新与魏源会晤,魏源羡慕他的壮游。这同李白“一生好入名山游”志趣,不相下上。但是,魏源认为,他自己游山有嗜好,沉溺于名山大川之中,写山水诗也是嗜好带来的特色。他曾把自己的山水诗作,同李白c陶渊明c林和靖c谢灵运c白居易等相比,写了一首诗,叫做戏自题诗集:
太白十诗九言月,渊明十诗九言酒;和靖十诗九言梅,我今无一当何有。
惟有耽山情最真,一丘一壑不让人;昼时能历梦同趣,贮山胸似贮壶水。
渊明面庐无一咏,太白登华无一吟;永嘉虽遇谢公屐,台荡胜迹皆未寻。
昔人能久将余俟,应笑十诗九山水;他年诗集如香山,供养衡云最深里1。
其实,魏源的嗜好构成“十诗九山水”
,不只是数量的问题,还有不同质的规定性,那就是魏源比较自觉总结他游山经验,时而在诗作中有所流露,带来一定的新意。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是苏轼游庐山写下的一首诗,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成了千古绝唱。然而,魏源依据自身的旅游经验,从另一角度描写,有这么两句:
1魏源集,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75756页。
70
45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
不见庐山面目尽,只缘身不造山顶1。
欲识庐山真面目,看山端合在山中2。
一个在山顶,一个在山中,是件十分有趣的对比和联想。
但这两句诗涉及身游c目游的问题。对此,魏源在西湖夜游吟中作了讨论,并感到目游比身游要好,要自由得多:
从来山水空濛妙,身入不如目入窍。
目能入兮常有余,身能到兮山无奥3。
为什么会如此呢这是因为山水“空濛”的特点,发挥人的想象余地。中国山水画,大笔写意,疏朗开阔,就含有“目能入兮常有余”的审美特征。魏源把二者相互沟通,用目游畅发身游不能到达的境界。这有它的可贵之处。
作为审美对象山水,要游玩其间,又不能不讲究游术。
这是由于把山水作为玩物审美,就在游山乐的基础上,逐渐出现“游山学”的问题。魏源直接了当地指出:
人知游山乐,不知游山学4。
人如何游呢他写了游山吟c后游山吟等,总结自己游历的经验,主张游山要游峡c游谷,不要游洞。
观山必观峡,左右万峰倚5。
1同上,第700页。
2同上,第831页。
3魏源集,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718页。
4魏源集,中华书局1970年版,第622页。
5同上,第721页。
71
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55
峡内方疑天地止,出峡又看天地起1。
这说明游山同游峡的关系,享有观赏的乐趣。
游山除游峡外,还要注意游谷。他认为:
世上游人不游谷,何异升堂遗奥曲。
奥曲全在两山间,登高一览何由足。
四岳妙在峡中溪。
嵩c衡到已少,岱谷更罕窥。
华山西谷水簾下,亘古屐齿谁知之。
开先c石梁三叠谷,庐瀑止涉其籓篱。
始知桃源别天地,只在目前人不识4。
这一段主要说谷,也说了峡。游山必须游峡游谷。峡谷,如桃花源那样,不一定被人认识。一般游人往往满足于登高一览,浅尝辄止。事实上,注重游峡游谷的奥妙是不少的。他举了五岳之中的泰山c嵩山c衡山c华山之峡谷,都是很出名的例子。
但是却很少有人去游览,这是不谙游术的结果。
在他的诗歌创作中,大量写了游峡游谷的大好风光。如华山西谷c岱麓诸谷诗c嵩麓诸谷诗c太行诸谷c出峡词c四明山中峡诗c黄山诸谷c子午谷行等,实践了他的美学理论的主张。
魏源主张游峡游谷,不主张游洞。他是这样说的:
平生好游山,独不好游洞,
1同上,第687页。
72
65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
每入洞中如入梦1。
为什么呢
他说:“登山之难难于上青天,入洞之难难于下九渊。”
2也就是说,入洞,象佛教中的阿鼻地狱一样,阴森可怖,混淆不清。他接着说:
此身不惯蛇攒穴,但好天仙不地仙。
阴洞虚明尚可观,轩然肺腑出示人;阴洞真如城府人,险巇幽暗而阴屯。
我闻洞天福地清且闲,别有天地非人间。
虚白光辉自世界,琪泉瑶草青烂斑。
安有幽圹潜寐长不晓,直待秉烛穷神姦。
安得鬼斧摩天凿七窍,天窗轩豁天光照。
乾端坤倪呈众妙,混屯纵死我心交3。
从魏源这么几个层次的“
游山学“
来说,游山必游峡游谷,尚有高见。但是,游山不游洞,特别不游所谓阴洞,这个意见有点偏颇了。任他以前的徐霞客打着火把,到众多的阴洞中去游览考察,为他的日记增添了异彩。玉华洞在福建省将乐县境内,张公洞在江苏省宜兴县境内。这两个都是阴洞。徐霞客说:这“两洞同异,正在仲伯间也”。
玉华洞的出口处看,“遥望空濛,忽曙来。所谓五更天也。至此最奇,却与张公洞由暗而明一致。”再拿玉华洞的洞口来看,“由高而
1魏源集,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688页。
2同上,第688页。
3同上,第688页。
73
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75
坠,弘含奇瑰,亦与张公同。第张公森悬诡丽者,俱罗于受明之处;此洞炫巧争奇,遍步幽奥,而僻户更拓。“
1玉华洞也好,张公洞也好,在徐霞客的笔下并不如魏源所说的阴森可怖c混淆不清的。而是充满了奇异诡丽的色彩,给人以美的享受。如果把游洞,从游山学中抹去,那是不可能的,也是办不到的。
何况在魏源自身的诗歌创作中,也在所难免呢
查魏源集有二首三龙洞。在此诗标题下,作者说明:“天下洞壑之奇,莫过此者”
;并在诗中感叹;“我行半天下,到此吁坤轴。”
2描绘洞的山水诗与描绘峡c谷的山水诗相比较,在魏源集中,少得可怜,似乎仅存这点。但是,他还是描绘洞,赞誉洞,又不能否定其存在。
其实,魏源谈论这个问题已超出了游山学的范围,而是受了佛教迷信的思想左右,游洞如下地狱,登山可以升天,作这样的比喻,又如何建立具有科学价值的“游山学”呢由于他切实总结游山中的审美经验,所以能透过艺术形象的显现,注重思想意蕴的深度。林昌彝指出:
亡友邵阳默深太守源生平最喜游山,每作游山诗,多得山之幽与山之骨,而非山之皮相也3。
对于魏源的具体作品和作品某些论断的评价,可以允许疑义,但他要努力开掘作品的深度,“纵横排奡,磊落嵚奇”
4,并在
1徐霞客游记,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8页。
2魏源集,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654655页。
3林昌彝:海天琴思续录,卷5。
4林昌彝:海天琴思续录,卷5。
74
85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
“游山乐”基础上建立“游山学”的方向,应予以充分肯定,是近代美学思想发展史上较为独特的一点。
第四节 “文章与世道为污隆”
“文章与世道为污隆”
1,是魏源美学思想在诗文创作上的重要理论概括和指导方针。他首先强烈地感受到正在经历着变化的世道,要求文章必须符合时代的脉搏。魏源与龚自珍c林则徐等为友,同属“通经致用”的今文学派,主张变法图强,改革政治。正如陈耀南魏源研究所指出的那样:魏源强调通经致用,这的确是时势的迫切需要。譬如那时鸦片进口,引致白银外流的现象,已经极其严重;银贵钱贱,令民生的困敝和政府的财务危机,有不可终日的忧虑。林则徐c黄爵滋,都力持禁烟之议;陶澍去世之前,也是这个主张。林则徐后来受命赴粤禁烟,蓄意已久的英人,就此挑起鸦片战争。
这时是道光二十年,1840年
,魏源四十七岁2。
在他选编的皇朝经世文编中,提出一个与“桐城派”的古文辞类纂和“文选派”的骈体文钞迥然不同的选文标准“经世致用”
,强调文章要反映社会的实际问题,要对改革政治c社会有利。龚自珍的文章以“朝章c国故c世
1中国近代文论选上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5页。
2陈耀南:魏源研究,[香港]乾惕书屋1982年再版,第8页。
75
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95
情c民隐为质干“
1,就为一例。
他在定盦文录序中指出:
夫忽然得之者,地不能囿,天不能嬗,父兄师友不能佑。其道常主于逆:小者逆谣俗,逆风土;大者逆运会。
所逆愈甚,则所复愈大,大则复于古,古则复于本2。
这就是说,冲破传统文学的清规戒律,解放思想,提倡美的创造的独特性。与何子贞所评价的那种“包孕时感,浑洒万有”
3的诗文之风相一致。当然,他的“复于古”
,一方面固然可以理解为这种独创性要继承先秦时期的现实主义传统,为变法图强服务。另一方面,“复于古”
,又表现了他“托古改制”的局限性。不过,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比起泥古不化的保守思想,还是有所进步的。
其次,“文章与世道为污隆”这一命题,在魏源运用的过程中,具有双重性。
如果讲的是文章与世道的关系,十分密切,自然是正确的。刘勰也说过“远涉季世,人未尽才”
4的观点,两者基本上是相同的。但魏源认为,世道盛,则文章也随之而盛;世道衰,则文章也因之曲衰。这就不一定能说是规律了。他举了这么一段事例为证:
南宋之文,不必如北宋,晚唐之文,必不如中唐,两
1中国近代文论选上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5c8页。
2中国近代文论选上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5c8页。
3中国近代文论选上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5页。
4文心雕龙。时序第四十五,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674页。
76
06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
晋c六季之文,必不如两汉,而东汉之文,又不如西京1。
然而,推而广之,这一命题未必完全符合文学发展的历史事实。比如,唐代诗文之盛在中唐,那么为什么不在初唐,贞观之治为唐代的全盛时期,为什么文学上不是全盛又如东汉,在承平时期,文学并无足观,反而在末年天下大乱之后,却出现了建安文学。特别是先秦,当战国纷争之时,竟会出现中国文学上的百家争鸣时代,这又该是怎样的解释呢尤其需要指出的,魏源“文章与世道为污隆”的理论上的偏颇,导致在盛赞清代“由治平c升平而进于太平”的同时,认为当代文章“不当驾两汉c两晋c三唐而上乎”
2这纯是颂谀之词,实际上清代由于康c雍c乾三朝的文字狱,使文学大受摧残,正如章炳麟说的:“多忌,故歌诗文史楉。”
3
第三c根据文章与世道关系密切的要求,魏源提出了诗文创作上的具体理论主张。他说:
然则整齐文字之学,自夫子之纂六经始。后世尊之为经,在当日夫子自视,则亦一代诗文之汇选,本朝前之文献而已。故曰:“文不在兹乎”
,是则古今文字之辰极也。宋c景c枚c马以后,不知约六经之旨成文,而文始不贯于道,萧统c徐陵以后,选文者不知祖诗c书文献之谊,瓜区豆剖,上不足考治,下
1中国近代文论选上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第5页。
2中国近代文论选上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56页。
3清儒。
77
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16
不足辨学,而总集始不秉乎经1。
把六经作为古今文字之辰极,认为诗赋作者不知约六经之旨以成文,而文始不贯于道。南朝萧c徐的诗文选本,不知祖诗c书文献之谊,无裨于考治辨学之用,于是总集始不秉乎经。这也就是说,文章要能贯道c秉经,基本上属于儒家的正统观点。如果文章不能贯道c秉经,则“畸于虚而言之无物,畸于实而言无心得”。
2他听说的“道”
,虽然最终不能超越封建的儒家伦理观念,所谓“君令臣必共,父命子必宗,夫唱妇必从”
3,具有明显的唯心主义因素,所谓“事必本乎心”
,“彻悟心源,万物备我”
4。但他所说的“道”
和“桐城派”或别的美学家所说的“道”还是有所不同的。
魏源所说的“道”
,不仅包含着唯物主义的倾向,强调阅历对于认识的重要性,而且具有辩证观点,认识到对立物的矛盾统一,及统一中又有主要和次要方面,诗文随之更新。
魏源在诗比兴笺序中,以孔子感怀之作证明“诗言志”的道理,并说明诗是,“天地间形形色色”客观事物的反映。他反对“专取藻翰”
c“专沽名象”
,“专揣于音节风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