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节
兆洛的骈体文钞,目的显然在于取桐城派古文辞类纂而代之,刘师培的论文题目就是广阮元言统。他们都主张抑散扬骈,但都未超出阮元的首倡之见。二是阮元的首创之见,作为一种理论看,确实缺乏科学性。但对动摇“桐城派”的文统说,又有某些积极意义。
1中国近代文论选下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42423页。
99
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38
第三节 论文的“道”
“法”和审美作用
包世臣艺舟双楫是本论文c杂著集;书名用一舟双楫的比喻,极其形象地说明艺术创作和欣赏的审美规律的把握,可以分别就文,书两方面作出研究和探讨。这是解剖麻雀,具体入微的分体研究方法。该书共93篇,编为六辑;文论四辑,书论二辑。从文论所阐发美学思想来看,集中在论文的“道”
“法”和审美作用这个中心问题上。
在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发展史上,对艺术美的内容和形式问题的探讨,溯源于孔子的“文质彬彬”的论述1。但在包世臣看来,真正探讨艺术美的内容和形式,要推曹丕c陆机和刘勰了。他在艺舟双楫。叙中指出:
论文之书,始于典论论文,而文赋继之。魏文评时流得失,上衡论体裁当否。
文心雕龙后出,则推本经籍,条畅旨趣,大而全编,小而一字,莫不以意逆志,得作者用心所在2。
这话的意思说,曹丕的典论论文在文学价值方面,本着文以致用的精神,认为文章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
1论语。雍也。
2包世臣:艺舟双楫,上海古今书室丙辰1916年季复月印行,“叙”
第1页。
100
48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
事“
1,肯定文学要为当时的政治服务,所以,是一种“时流得失”之评,偏重于艺术美内容方面的社会功用。陆机的文赋“论体裁当否”
,则偏重于艺术美形式方面的探讨。刘勰在文心雕龙。总术篇中说:如果“义华而声悴”
,有好的内容而无好的形式,或者“理拙而文丽”
,辞句虽很漂亮,但理义浅薄,那也不是美的作品。这都是强调了内容的决定作用。所以,刘勰认为美的好的作品必须是“衔华佩实”
征圣
,“舒文载实”
明诗
,只有做到内吞和形式相统一才是美的,因此,他要求“为情而造文”
,反对“为文而造情”。
“为情者要约而写真,为文者淫丽而烦滥”
情采。
那种“繁彩寡情”的文艺作品是不美的,使人“味之必厌。”
2
然而,包世臣在这里对刘勰的文心雕龙“推本经籍”和“条畅旨趣”
,换了对具体文章的内容和形式的批评角度,深得“作者用心所在”
,而加以肯定的。
尽管对艺术美的内容和形式的研究c探讨,是一个古老的命题,从春秋到唐宋诸家也曾有过各自独特的理论上的贡献。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文坛上的纷争,这个古老的命题,有时也会展现出勃发的生机,增添了理论上的新意。
包世臣生活在中国经济c政治和文化急剧变幻的时代,并十分强烈地感受到清中叶以来时代变幻的脉膊。他自认为
1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上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63年版,第125页。
2以上引文见刘勰:文心雕龙,范文澜注本。
101
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58
“生长孤露,早此忧患”
1,曾在治学上作了这样的回顾:世臣生乾隆中,比及成童,见百学废驰,贿赂公行,吏治汙而民气郁,殆将有变,思所以禁暴除乱,于是学兵家。又见民生日蹙,一被水旱,则道殣相望,思所以劝本厚生,于是学农家。又见齐民跬步,即陷非辜,奸民趋死如鹜,而常得自全,思所以饬邪禁非,于是学法家。既已求三家之学于古,而饥驱奔走数十年,验以人情地势,辄不相远,斟古酌今,时与当事论说所宜,虽补偏救弊之术,偶蒙采纳,皆有所效2。
包世臣主张学以致用,主张济世救民,发展农业生产,“劝本厚生”。
在文学创作上也作了反映。
也许包世臣受到曹丕文以致用观点的影响,从切身的经验中体会到这些所谓“非礼之念”和“非礼之行”
,使他十分重视对艺术美的内容与形式这两者进行探讨了。
同时,固守唐宋八大家的桐城派,提倡所谓“文以载道”
,也引起了包世臣的思考和非议。因而,他在艺术美的内容和形式问题的讨论中,着重在于内容和形式的二者的内涵的复杂性的揭示,往往表现出变幻时代的矛盾的双重性。同旧的有所舍割,但又不能从根本上放弃,对新的有所企望,但又无法找到崭新的凭借。这种“补偏救弊”
,几乎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启蒙美学思想的通例,显示了“山雨欲来风满楼”
之
1艺舟双楫,第9页。
2艺舟双楫,第1516页。
102
68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
势
包世臣对于艺术美的内容与形式问题的讨论,集中体现在“道”与“法”两大方面的具体阐述上。
第一方面,“道”
,涉及到艺术美的内容。所谓“言道者,言之有物也,言法者,言之有序也”
1。艺术美一要有内容,二要有条理,结构c体制等形式。这是包世臣对“道”与“法”的自我界定。
作为“道”
,又与“事”和“礼”分别发生关系。
“道”受着“礼”
的支配和统帅。
“孟子明王道,而所言要于不缓民事,以养以教,至养民之制,教民之法,则亦无不本于礼。”
2这样,就把儒家礼法和伦理观念作为文章思想内容的归依,维护封建的“道统”。然而,在“道”与“事”的关系上,包世臣又吹进了一点新意。
“道附于事”
,并非抽象存在的,而是存在于一切具体事物之中。言事之文,必先洞察所事之条理原委,扶明正义,然后述得失之所以然,而条画其补救之方“。那末,言事即所以明道了。记事之文,”必先表明缘起,而深究得失之故。然述其本末“
,才能“是非明白,不惑将来”
3。然则不明道也不可记事。包世臣认为,“言事之文”和“纪事之文”是各类文体中最难作的。
“道附于事”又在这两类文体中又最为明显,所以,离开了具体的事而言道,则道就成了空洞的门面语。
1艺舟双楫,第3页。
2同上,第13页。
3艺舟双楫,14页c13页c14页c14页。
103
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78
包世臣的“道”与“事”和“礼”的关系,十分复杂。
“道”与“礼”是指导关系,“道附于事而统于礼”
1。但是,这种关系不能代替“言事”
c“纪事”之道。
“事无大小,苟能明其始末,究其义类,皆足以成至文,固不必悉本忠孝,攸关国家也”
2。有些“寻常小文”也不必“强推大义”了3。但是,这并不等于说,包世臣否定“礼”对“道”的指导关系。他批评韩c柳以来古文家的陋习,也是以“离事”与“离礼”同时并重作为标准的。
其离事与礼而虚言道,以张其军者,自退之始,而子厚和之。至明允c永叔遒用力于推究世事,而子瞩尤为达者。然门面言道之语,涤除未尽。以致近世治为古文者,一若非言道,则无以自尊其文,是非世臣所敢知也4。
然而,敏泽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中引述到包世臣批评韩柳以来古文家陋习,只以“离事”为标准5,而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虚言道而言张其军”
6,抽掉前半句中的“离事与礼”
,均有失片面。
1艺舟双楫,14页c13页c14页c14页。
2艺舟双楫,14页c13页c14页c14页。
3艺舟双楫,14页c13页c14页c14页。
4艺舟双楫,第13页c81页c13页c53页c51页。
5敏泽: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下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02页。
6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下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63年版,第296页。
104
88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
第二方面,“法”
,涉及艺术美的形式,即所谓“言之有序”
1。他认为:“天下之事,莫不有法;法之于文也,尤精而言”
2。他在一些诗文集的序跋里,一再赞赏和追求合乎法度之美,发表了不少精到之论。
包世臣所处在古文与八股文八比并存的时代。虽然,“近世多有精通古学而不能八比”
3,但从文“法”的研究,古文又有与八股文并重之势。包世臣在述学一诗中,说过自幼学习八股,“差长艳科第,七岁学八比”
4,又在编录论文集的附记中,肯定八股为“儒业正经”
,说什么:“八比取士,历年五百,忠良英俊,类出其中,义醇词净,本于经;议鸣识壮,酿于史;描摹精切,依于子;波澜洪远,源于集,与古文固不殊也。”
5但是,包世臣眼界毕竟开阔,心神甚为宏大,敢于将八股文与古文相比较,认为:
古文言皆己意,故贵能蹈实;八比代人立言,故贵能导虚。古文虽短章,取尽己意,故转换多变态,其墙壁宽而峻;八比虽长篇,取协题情,故推堪少回互,其墙壁隘而夷6。
两相比较,八股文有自身的不足和弱点。包世臣感到在文
1艺舟双楫,第13页c81页c13页c53页c51页。
2艺舟双楫,第13页c81页c13页c53页c51页。
3同上,第912页。
4艺舟双楫,第13页c81页c13页c53页c51页。
5艺舟双楫,第53页。
6艺舟双辑,第54页。
105
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98
“法”
近辉远映,上压下垫,旁敲侧击,仰承俯引
“较古文为备”。在这个意义上说,“八比实足以为古文为导引”。刘熙载艺概。经义概也论及科举八股,从文题c布局c手法,一直到炼词造句诸方面,比包世臣只从布局c手法上来讲,更为全面一些。但是,在对待科举八股的态度上,刘熙载只引用了“虽不应举,亦可当格言一则。
此亦足破干禄之陋见,证求理之实功已。“
1而包世臣却提醒人们要注意“摆股八比气息”
2。因为时文毕竟是“利禄之途,人怀侥幸”
,“朝驾南辕,暮从北辙,前邪后许,谬种流传,隳风气而坏风俗,遂致世道人心愈趋愈下”
3,而作者本人“幼习举业,继攻古文”
,最后能够掌握文“法”
,写出佳文,“则听其自为从吾所非,而非父师之所能为力者”。
4这些说明了包世臣比刘熙载美学思想更具有积极成分。
还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包世臣探讨诗文美的内容和形式,除了对其内容“道”与形式“文”作了种种界定,阐明二者之间的关系外,还涉及到诗文的社会作用。在包世臣看来,诗文具有“功用”和“审美”二方面的社会作用。而且把“功用”与“道”
,“审美”与“法”沟通起来。虽说这种沟通不完全科学,但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
1刘熙载:艺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48页。
2艺舟双辑,第54页。
3艺舟双楫,第56页。
4同上,第55页。
106
09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
包世臣对于“道”
,对儒家经典作了界定,因而在诗文的“功用”问题上,他十分推崇儒家“诗文”。于是,“温柔敦厚”
c“美刺”
,以至“以礼说诗”等,都成为评价和欣赏诗歌的标准。诸如“观风俗,镜得失”
1,“昭劝戒,垂世法,保绪深达治源”
2等,被当作创作诗文的宗旨。然而,就创作实际而言,“古今传诗之用于美者什一二,而应制教,希恩泽,充羔雁,不足与于诗教者,已居大半。其他风云月露,体物即事之章,苟有善者,亦必出于比物连类,以致寄托。”
3前者对一些应酬之作的评价,是有一定道理的。而后者把吟咏情性的山水诗c咏物诗的佳作,统统说成是“比物连类,以致寄托”
,未免偏颇。因为诗文的社会功用问题十分复杂,就他自己来说,因听从别人劝告,认为济世救时之作,系耗费精神之事,曾一度辍作,此后三十多年,诗作“必不得已而有言”
,“自是始专以一心求人情事理之原,有所得而达于诗,尽意则止。依傍之陋,渐就湔除矣。”
4这种诗文多少带有追求超脱世俗的清高意向。包世臣曾为此而努力创作出“究人情之极”之文,达到“遗远世俗,自尊所闻,言依于礼义,心泯乎得失。”
5在这种创作理论的指导下,使他的诗文能够“直吐肝膈”
,出现了生机。
在诗文的“审美”作用方面,包世臣揭示了“移情”的
1艺舟双楫,第10页。
2同上,第39页。
3同上,第77页。
4同上,第21页。
5同上,第67页。
107
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19
现象,深刻剖析了诗文鉴赏者的审美心理特征。他指出诗文的“移情”功用:
是故艺之至者,必移人情。然非其人之情,先能自移,则艺固不至矣。夫以伯牙之学,成连之教,而移情必以海上为期,情固必移于海上乎
古人闻涛声见剑舞,而悟草法;览山川雄奇,诗文为之增气。是岂有迹象可拟,理趣可寻者乎是伯牙之情能自移,而适移之于海上也1。
这里所说的是指“移情”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审美主体诗文鉴赏者移情要有对象;而对象自身之移情,也要有凭借。
“伯牙之情能自移,而适移于海上”
,其原因在于“有迹象可拟c理趣可寻”。他还认为,文学作品以语言为媒介,“感人之速,莫如声”
2。作为诗文鉴赏者,又须具备“想齐内省之心”。包世臣曾说:“吾知坐华屋绮筵,而微新曲者,必有思齐内省之心,一时迸发勃然,而不能自遏矣”。
3,我们从鉴赏者审美心理活动来看,“思齐内省”确是移情的内因,它同以后梁启超的“解脱说”
,互为发明。如果说梁启超的“解脱说”
,旨在审美意趣可以使人摆脱现实的不满和精神的痛苦,被誉称为“文学家的桃源”
4的话,那么包世臣的“移情说”
,
1艺舟双楫,第50页。
2同上。第79页。
3同上。第49页。
4参见拙作:梁启超关于美的分析及其历史评价,载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丛刊第六辑。
108
29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
则是通过艺术形象感染和诗文的教育作用,加强自身的修养,以潜移默化的方式,逐渐进入艺术境界,以至“不能自遏”。
在这个问题上,包世臣和梁启超的观点,有相同之处。所不同的是,梁启超强调解脱出世,寻找“世外桃源”
;而包世臣注重现实社会,通过移情养性,“思齐内省”
,以适应“社会功用”。
包世臣一再申述的“观风俗,镜得失”
1,“昭劝戒,垂世法”
2,都是面对现实的。他的审美观点,在某种意义上说,既是审名山大川之美,也是审人性陶冶之美,以客观之景,来移主观之情,达到齐家治国的这一目标。
第四节 首倡南北书派,注重碑学
“道光以后,碑学中兴。”
3在清代中叶以前,帖学统治书坛近千年,书法艺术渐为死板的馆阁体所束缚,以致失去活力。虽扬州八怪,以布衣之士,突破帖学范围,学习碑版,创为新体,未能普及书法界。其原因之一就在于没有把艺术实践上的突破,上升到美学c艺术理论的高度,予以论述。阮元在中国近代美学史上,首倡南北书派,全完适应了时代的需要。为此,阮元从书史的回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1中国近代文论选下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42423页。
99
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38
第三节 论文的“道”
“法”和审美作用
包世臣艺舟双楫是本论文c杂著集;书名用一舟双楫的比喻,极其形象地说明艺术创作和欣赏的审美规律的把握,可以分别就文,书两方面作出研究和探讨。这是解剖麻雀,具体入微的分体研究方法。该书共93篇,编为六辑;文论四辑,书论二辑。从文论所阐发美学思想来看,集中在论文的“道”
“法”和审美作用这个中心问题上。
在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发展史上,对艺术美的内容和形式问题的探讨,溯源于孔子的“文质彬彬”的论述1。但在包世臣看来,真正探讨艺术美的内容和形式,要推曹丕c陆机和刘勰了。他在艺舟双楫。叙中指出:
论文之书,始于典论论文,而文赋继之。魏文评时流得失,上衡论体裁当否。
文心雕龙后出,则推本经籍,条畅旨趣,大而全编,小而一字,莫不以意逆志,得作者用心所在2。
这话的意思说,曹丕的典论论文在文学价值方面,本着文以致用的精神,认为文章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
1论语。雍也。
2包世臣:艺舟双楫,上海古今书室丙辰1916年季复月印行,“叙”
第1页。
100
48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
事“
1,肯定文学要为当时的政治服务,所以,是一种“时流得失”之评,偏重于艺术美内容方面的社会功用。陆机的文赋“论体裁当否”
,则偏重于艺术美形式方面的探讨。刘勰在文心雕龙。总术篇中说:如果“义华而声悴”
,有好的内容而无好的形式,或者“理拙而文丽”
,辞句虽很漂亮,但理义浅薄,那也不是美的作品。这都是强调了内容的决定作用。所以,刘勰认为美的好的作品必须是“衔华佩实”
征圣
,“舒文载实”
明诗
,只有做到内吞和形式相统一才是美的,因此,他要求“为情而造文”
,反对“为文而造情”。
“为情者要约而写真,为文者淫丽而烦滥”
情采。
那种“繁彩寡情”的文艺作品是不美的,使人“味之必厌。”
2
然而,包世臣在这里对刘勰的文心雕龙“推本经籍”和“条畅旨趣”
,换了对具体文章的内容和形式的批评角度,深得“作者用心所在”
,而加以肯定的。
尽管对艺术美的内容和形式的研究c探讨,是一个古老的命题,从春秋到唐宋诸家也曾有过各自独特的理论上的贡献。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文坛上的纷争,这个古老的命题,有时也会展现出勃发的生机,增添了理论上的新意。
包世臣生活在中国经济c政治和文化急剧变幻的时代,并十分强烈地感受到清中叶以来时代变幻的脉膊。他自认为
1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上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63年版,第125页。
2以上引文见刘勰:文心雕龙,范文澜注本。
101
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58
“生长孤露,早此忧患”
1,曾在治学上作了这样的回顾:世臣生乾隆中,比及成童,见百学废驰,贿赂公行,吏治汙而民气郁,殆将有变,思所以禁暴除乱,于是学兵家。又见民生日蹙,一被水旱,则道殣相望,思所以劝本厚生,于是学农家。又见齐民跬步,即陷非辜,奸民趋死如鹜,而常得自全,思所以饬邪禁非,于是学法家。既已求三家之学于古,而饥驱奔走数十年,验以人情地势,辄不相远,斟古酌今,时与当事论说所宜,虽补偏救弊之术,偶蒙采纳,皆有所效2。
包世臣主张学以致用,主张济世救民,发展农业生产,“劝本厚生”。
在文学创作上也作了反映。
也许包世臣受到曹丕文以致用观点的影响,从切身的经验中体会到这些所谓“非礼之念”和“非礼之行”
,使他十分重视对艺术美的内容与形式这两者进行探讨了。
同时,固守唐宋八大家的桐城派,提倡所谓“文以载道”
,也引起了包世臣的思考和非议。因而,他在艺术美的内容和形式问题的讨论中,着重在于内容和形式的二者的内涵的复杂性的揭示,往往表现出变幻时代的矛盾的双重性。同旧的有所舍割,但又不能从根本上放弃,对新的有所企望,但又无法找到崭新的凭借。这种“补偏救弊”
,几乎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启蒙美学思想的通例,显示了“山雨欲来风满楼”
之
1艺舟双楫,第9页。
2艺舟双楫,第1516页。
102
68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
势
包世臣对于艺术美的内容与形式问题的讨论,集中体现在“道”与“法”两大方面的具体阐述上。
第一方面,“道”
,涉及到艺术美的内容。所谓“言道者,言之有物也,言法者,言之有序也”
1。艺术美一要有内容,二要有条理,结构c体制等形式。这是包世臣对“道”与“法”的自我界定。
作为“道”
,又与“事”和“礼”分别发生关系。
“道”受着“礼”
的支配和统帅。
“孟子明王道,而所言要于不缓民事,以养以教,至养民之制,教民之法,则亦无不本于礼。”
2这样,就把儒家礼法和伦理观念作为文章思想内容的归依,维护封建的“道统”。然而,在“道”与“事”的关系上,包世臣又吹进了一点新意。
“道附于事”
,并非抽象存在的,而是存在于一切具体事物之中。言事之文,必先洞察所事之条理原委,扶明正义,然后述得失之所以然,而条画其补救之方“。那末,言事即所以明道了。记事之文,”必先表明缘起,而深究得失之故。然述其本末“
,才能“是非明白,不惑将来”
3。然则不明道也不可记事。包世臣认为,“言事之文”和“纪事之文”是各类文体中最难作的。
“道附于事”又在这两类文体中又最为明显,所以,离开了具体的事而言道,则道就成了空洞的门面语。
1艺舟双楫,第3页。
2同上,第13页。
3艺舟双楫,14页c13页c14页c14页。
103
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78
包世臣的“道”与“事”和“礼”的关系,十分复杂。
“道”与“礼”是指导关系,“道附于事而统于礼”
1。但是,这种关系不能代替“言事”
c“纪事”之道。
“事无大小,苟能明其始末,究其义类,皆足以成至文,固不必悉本忠孝,攸关国家也”
2。有些“寻常小文”也不必“强推大义”了3。但是,这并不等于说,包世臣否定“礼”对“道”的指导关系。他批评韩c柳以来古文家的陋习,也是以“离事”与“离礼”同时并重作为标准的。
其离事与礼而虚言道,以张其军者,自退之始,而子厚和之。至明允c永叔遒用力于推究世事,而子瞩尤为达者。然门面言道之语,涤除未尽。以致近世治为古文者,一若非言道,则无以自尊其文,是非世臣所敢知也4。
然而,敏泽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中引述到包世臣批评韩柳以来古文家陋习,只以“离事”为标准5,而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虚言道而言张其军”
6,抽掉前半句中的“离事与礼”
,均有失片面。
1艺舟双楫,14页c13页c14页c14页。
2艺舟双楫,14页c13页c14页c14页。
3艺舟双楫,14页c13页c14页c14页。
4艺舟双楫,第13页c81页c13页c53页c51页。
5敏泽: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下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02页。
6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下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63年版,第296页。
104
88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
第二方面,“法”
,涉及艺术美的形式,即所谓“言之有序”
1。他认为:“天下之事,莫不有法;法之于文也,尤精而言”
2。他在一些诗文集的序跋里,一再赞赏和追求合乎法度之美,发表了不少精到之论。
包世臣所处在古文与八股文八比并存的时代。虽然,“近世多有精通古学而不能八比”
3,但从文“法”的研究,古文又有与八股文并重之势。包世臣在述学一诗中,说过自幼学习八股,“差长艳科第,七岁学八比”
4,又在编录论文集的附记中,肯定八股为“儒业正经”
,说什么:“八比取士,历年五百,忠良英俊,类出其中,义醇词净,本于经;议鸣识壮,酿于史;描摹精切,依于子;波澜洪远,源于集,与古文固不殊也。”
5但是,包世臣眼界毕竟开阔,心神甚为宏大,敢于将八股文与古文相比较,认为:
古文言皆己意,故贵能蹈实;八比代人立言,故贵能导虚。古文虽短章,取尽己意,故转换多变态,其墙壁宽而峻;八比虽长篇,取协题情,故推堪少回互,其墙壁隘而夷6。
两相比较,八股文有自身的不足和弱点。包世臣感到在文
1艺舟双楫,第13页c81页c13页c53页c51页。
2艺舟双楫,第13页c81页c13页c53页c51页。
3同上,第912页。
4艺舟双楫,第13页c81页c13页c53页c51页。
5艺舟双楫,第53页。
6艺舟双辑,第54页。
105
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98
“法”
近辉远映,上压下垫,旁敲侧击,仰承俯引
“较古文为备”。在这个意义上说,“八比实足以为古文为导引”。刘熙载艺概。经义概也论及科举八股,从文题c布局c手法,一直到炼词造句诸方面,比包世臣只从布局c手法上来讲,更为全面一些。但是,在对待科举八股的态度上,刘熙载只引用了“虽不应举,亦可当格言一则。
此亦足破干禄之陋见,证求理之实功已。“
1而包世臣却提醒人们要注意“摆股八比气息”
2。因为时文毕竟是“利禄之途,人怀侥幸”
,“朝驾南辕,暮从北辙,前邪后许,谬种流传,隳风气而坏风俗,遂致世道人心愈趋愈下”
3,而作者本人“幼习举业,继攻古文”
,最后能够掌握文“法”
,写出佳文,“则听其自为从吾所非,而非父师之所能为力者”。
4这些说明了包世臣比刘熙载美学思想更具有积极成分。
还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包世臣探讨诗文美的内容和形式,除了对其内容“道”与形式“文”作了种种界定,阐明二者之间的关系外,还涉及到诗文的社会作用。在包世臣看来,诗文具有“功用”和“审美”二方面的社会作用。而且把“功用”与“道”
,“审美”与“法”沟通起来。虽说这种沟通不完全科学,但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
1刘熙载:艺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48页。
2艺舟双辑,第54页。
3艺舟双楫,第56页。
4同上,第55页。
106
09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
包世臣对于“道”
,对儒家经典作了界定,因而在诗文的“功用”问题上,他十分推崇儒家“诗文”。于是,“温柔敦厚”
c“美刺”
,以至“以礼说诗”等,都成为评价和欣赏诗歌的标准。诸如“观风俗,镜得失”
1,“昭劝戒,垂世法,保绪深达治源”
2等,被当作创作诗文的宗旨。然而,就创作实际而言,“古今传诗之用于美者什一二,而应制教,希恩泽,充羔雁,不足与于诗教者,已居大半。其他风云月露,体物即事之章,苟有善者,亦必出于比物连类,以致寄托。”
3前者对一些应酬之作的评价,是有一定道理的。而后者把吟咏情性的山水诗c咏物诗的佳作,统统说成是“比物连类,以致寄托”
,未免偏颇。因为诗文的社会功用问题十分复杂,就他自己来说,因听从别人劝告,认为济世救时之作,系耗费精神之事,曾一度辍作,此后三十多年,诗作“必不得已而有言”
,“自是始专以一心求人情事理之原,有所得而达于诗,尽意则止。依傍之陋,渐就湔除矣。”
4这种诗文多少带有追求超脱世俗的清高意向。包世臣曾为此而努力创作出“究人情之极”之文,达到“遗远世俗,自尊所闻,言依于礼义,心泯乎得失。”
5在这种创作理论的指导下,使他的诗文能够“直吐肝膈”
,出现了生机。
在诗文的“审美”作用方面,包世臣揭示了“移情”的
1艺舟双楫,第10页。
2同上,第39页。
3同上,第77页。
4同上,第21页。
5同上,第67页。
107
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19
现象,深刻剖析了诗文鉴赏者的审美心理特征。他指出诗文的“移情”功用:
是故艺之至者,必移人情。然非其人之情,先能自移,则艺固不至矣。夫以伯牙之学,成连之教,而移情必以海上为期,情固必移于海上乎
古人闻涛声见剑舞,而悟草法;览山川雄奇,诗文为之增气。是岂有迹象可拟,理趣可寻者乎是伯牙之情能自移,而适移之于海上也1。
这里所说的是指“移情”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审美主体诗文鉴赏者移情要有对象;而对象自身之移情,也要有凭借。
“伯牙之情能自移,而适移于海上”
,其原因在于“有迹象可拟c理趣可寻”。他还认为,文学作品以语言为媒介,“感人之速,莫如声”
2。作为诗文鉴赏者,又须具备“想齐内省之心”。包世臣曾说:“吾知坐华屋绮筵,而微新曲者,必有思齐内省之心,一时迸发勃然,而不能自遏矣”。
3,我们从鉴赏者审美心理活动来看,“思齐内省”确是移情的内因,它同以后梁启超的“解脱说”
,互为发明。如果说梁启超的“解脱说”
,旨在审美意趣可以使人摆脱现实的不满和精神的痛苦,被誉称为“文学家的桃源”
4的话,那么包世臣的“移情说”
,
1艺舟双楫,第50页。
2同上。第79页。
3同上。第49页。
4参见拙作:梁启超关于美的分析及其历史评价,载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丛刊第六辑。
108
29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
则是通过艺术形象感染和诗文的教育作用,加强自身的修养,以潜移默化的方式,逐渐进入艺术境界,以至“不能自遏”。
在这个问题上,包世臣和梁启超的观点,有相同之处。所不同的是,梁启超强调解脱出世,寻找“世外桃源”
;而包世臣注重现实社会,通过移情养性,“思齐内省”
,以适应“社会功用”。
包世臣一再申述的“观风俗,镜得失”
1,“昭劝戒,垂世法”
2,都是面对现实的。他的审美观点,在某种意义上说,既是审名山大川之美,也是审人性陶冶之美,以客观之景,来移主观之情,达到齐家治国的这一目标。
第四节 首倡南北书派,注重碑学
“道光以后,碑学中兴。”
3在清代中叶以前,帖学统治书坛近千年,书法艺术渐为死板的馆阁体所束缚,以致失去活力。虽扬州八怪,以布衣之士,突破帖学范围,学习碑版,创为新体,未能普及书法界。其原因之一就在于没有把艺术实践上的突破,上升到美学c艺术理论的高度,予以论述。阮元在中国近代美学史上,首倡南北书派,全完适应了时代的需要。为此,阮元从书史的回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