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节
第三解“没头没脑地替他夫婿大吹特吹。
到末句戛然而止。
这种结构,绝非专门诗家的诗所有。
晋傅玄有艳歌行,将此歌改头换面,末两句作为罗敷告使君语云:“天地正厥位,愿君改其图。
真臭腐得不可响迩。
呜呼,人之度量相越岂不远哉。
“
1
汉代乐府,在梁启超看来,可以说是“自然的美”的极境。它与“普通的诗”
文人创作的诗相比较,确实存在着以上所说的三大特色。他推崇“自然的美”的歌谣,在于肯定它在文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后代的诗,虽与歌谣画然异体,然歌谣总是诗的前驱,一时代的歌谣往往与其有密切的影响,所以歌谣在文界的地位,治文学史的人首当承认2。
我们知道,清代是一个复古的时代,民间的歌谣等俗文学被重重的压迫着,几乎不能抬起头来。到了“五四”以后。随着民间歌谣等俗文学的搜集c整理和研究,对文学史的研究也跟着发生了变化。梁启超推崇“自然的美”的歌谣,并给予它一定的历史地位,是符合这一时代潮流的。但是,作为“自然的美”的歌谣,也有不足的一面。诚如郑振铎在中国俗文学史中指出的那样,俗文学“特质是新鲜的,但是粗鄙的。她未经过学士大夫们的手所触动,所以还保持其鲜艳
1中国之美文及其历史,饮冰室合集专集第74册,中华书局1941年再版,第57页。
2中国之美文及其历史c饮冰室合集专集第74册,中华书局1941年再版,第132133页。
260
42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
的色彩,但也因为这,所以还是未经雕斲的东西,相当的粗鄙俗气。有的地方写得很深刻,但有的地方便不免粗糙,甚至不堪入目。“
1梁启超缺乏这样的全面的理论认识和分析,似乎歌谣都达到了“自然的美”。美的说成美的,不美的也说成美的。这就不大符合文学史上大量存在的事实。好在梁后超推崇“自然的美”的歌谣,并不排斥普通的诗,而是把两者糅合在一起,考察整个时代的诗风,使他在揭示“美文”
的发展过程中,显示出纵横交错的联系和线索,仍然是十分可取的2。
在梁启超的美学思想中,具体文学作品的分析研究往往胜于缜密的理论探讨,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特色。
第七节 艺术的真实和作者真情实感的透发
梁启超美学思想中的“真”
,同历代许多美学家一样,含有较丰富的内涵,不仅有科学意义上的“真”
,而且有文艺学
1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上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5页。
2梁启超认为:“大抵晚汉诗此指广义的诗,连乐府也在内
可分两大派。
第一派,音节谐美,寄兴深微,词旨含蓄。其源出于国风,十九首及拟苏李等诗皆属之。第二派,音节倔强,意境俶诡,笔力横恣。其源出于离骚。招魂。乐府中之大部分,皆属之。两派虽途径不同,而皆用比兴体为多。其中赋体者,则蔡文姬一诗属于第一派。
孤儿行c焦仲卿妻诗等属于第二派。要而言之,晚汉诗虽未能尽诗的境界,然而后代许多做诗的路子,已在那时候开发出来了。“中国之美文及其历史饮冰室全集专集,第74册,第132133页。
261
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542
上的“真”。
梁启超所说的文艺学上的“真”
包括哪些内容呢
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其一,真性情。在我国古典传统的美学理论中,反复强调“天成”
c“自然”
c“天籁”
c“不隔”。都含有文艺创作必须注意的真情实感。
这是因为真诚,同感人感己联系在一起;不真诚,不足以感己,更不足以感人。能够体会和表现文艺作品具有“真性情”
,就导致了作者沟通读者“共鸣”的无形渠道。梁启超认为:
朝廷歌颂之作,无真性情可以发摅,本极难工。况郊庙诸歌,越发庄严,亦越发束缚。无论何时何人,当不能有很好的作品1。
但是,有些描绘真性情的作品则不同。虽然它有时对读者的价值不太大,但是能够体现“真性情”
,也是一种美学上的享受。比如,汉高祖死后,吕后执政,戚夫人被幽囚于永巷。
她穿着囚服舂米;这时,她的儿子如意被封为赵王。她思念自己的儿子,一面舂米,一面唱着:
子为王,母为虏。
终日舂薄莫,常与死为伍。
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汝。
梁启超评曰:“这首诗虽没有多大好处,但也能见真性情。”
2
梁启超这一看法除接受西方美学观点外,还糅合了中国古典
1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上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5页。
2中国之美文及其历史,饮冰室合集专集第74册,第167页。
262
642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
美学思想中的“言为心声”
c“字为心画”的主张。他指出:
今西方审美家言,最尊线美,吾国楷法,线美之极轨也。又曰字为心画。美术之表见作者性格,绝无假借者,惟书为最,然则书道之不能磨灭于天地间,又岂俟论哉1。
不仅如此,梁启超还进一步揭示了由于采取“真性情”的直露,使生活中的丑态,转化为“极粹美”。杜甫写过一首遭田父泥饮,很有代表性。
这首诗把乡下老百姓极粹美的真性情,一齐活现,你看他父子c夫妇间何等亲热;对于国家义务何等郑重;对于社交何等爽快c何等恳切。
我们若把这首诗当个画题,可以把篇中各人的心理从面孔上传出,便成了一幅绝好的风俗画2。
的确,从这一幅风俗画中,我们可以想见,田翁招待杜甫,热情近于无礼,高兴露出丑态:“高声索里粟,欲起时被肘,指挥过无礼,未觉村野丑。月出遮我留,仍嗔问升斗。”但由于田翁性情率真,化“丑”为“美”
,美到“极粹”
,不是给我们以愉悦而又轻松的,审美享受吗为什么会这样呢关键在于作者“用写实法写社会优美方面3”
,描绘对象的性情越
1饮冰室合集文集第40册,第1920页。
2情圣杜甫,梁任公文存下卷,罗芳洲选注,上海教育出版社1936年版,第383页。
3契诃夫:论文学,汝龙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35页。
263
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742
自然,越直率,就越感到美。梁启超这个评价和分析,与契诃夫所说的“按生活的本来的面目描写”
以达到“无条件,直率的真实”2,不谋而合。这在审美心理上带有一定的规律性。
其二,梁启超美学思想中的“真”
,不仅包含真性情,而且包含了真事详写和细节的刻划。他说:
如羌村c北征等篇多用第三者客观的资格,描写所观察得来的环境和别人情感,从极琐碎的断片详密刻划,确是近世写实派用的方法,从前古乐府里头,虽然有些,但不如工部按指杜甫引者注描写入微。
这类诗的好处在:事实愈写得详,真情愈发得透,我们熟读他,可以理会得“真即是美”的道理1。
在这里,“事实”详写,和“真情”透发是并列的,两者都构成“真”的内容。狄德罗说过:“必须把事实如实的反映,而戏剧将会更真实c更感动人c更美。”
2由于“把事实如实的反映”
,“真”和“美”往往相互沟通,获得如临其境的真实感。梁启超的“真即是美”的论断,与狄德罗的看法十分类似而又相近。
“真即是美”这个论断,自然从属于写实派文学的。如果从十九世纪中叶以后的自然派文学来分析,尽管它
1情圣杜甫,梁任公文存下卷,第383页c280281页。
2狄德罗:论戏剧艺术,文艺理论译丛1958年第1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153页。
264
842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
可以“将社会实相描写逼真”
1,而这个“真”不一定就是“美”。他这样说过:
人类既不是上帝,如何没有缺点。
虽以王嫱c西施的美貌,拿显微镜照起来,还不是毛孔上一高一低的窟窿纵横满面。何况现在社会,变化急剧,构造不完全,自然更是丑态百出了。
自然派文学,就把人类丑的方面c兽性方面,赤条条和盘托出,写得个淋漓尽致,真固然真,但照这样看来,人类的价值差不多到了零度了2。
此话对于一些自然主义作品的批评,是确切的,其中讲到认识“人类的价值”
,实际上触及到“真”的核心问题。而所谓“真固然真”的“真”
,则是真事详写和细节刻划。遗憾的是,梁启超没有着意把“真”
的核心问题文艺的认识作用,深入阐发下去。
其三,梁启超在论述“真”的含义时,还十分强调写实感。他认为,汉乐府孤儿行清商瑟调
“可算中国头一首写实诗。妙处在把琐碎情节委曲描写。内中行汲收瓜两段特别细叙,深刻情绪自然活现,是写生不二法门”。他竭力推崇蔡文姬的悲愤诗,指出作者独特的身世给作品的真实感带来了“异彩”
3,想象力则是第二个生命。
“从想象力中活跳
1欧游中之一般观察及一般感想,梁任公近著第一辑上编,商务印书馆1922年版,第26页。
2情圣杜甫,梁任公文存下卷,第383页c280281页。
3中国之美文及其历史,饮冰室合集专集第74册,第6465页。
265
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942
出来实感来,才算极文学之能事“
1。
孔雀东南飞中有些缘饰造作的话篇中“妾有绣腰襦”一段,“著我绣裌裙”一段c“青雀白鹄舫”一段
,和写实体裁已起冲突,而且这些“铺叙的富贵气太重,和小吏家门不称”
2,失掉写实感。因此,他进一步分析道:
文人凭他的想象力所及,随意挥洒,原是可以的。
笨伯吹毛挑剔,固是“痴人前说不得梦”。
但这诗既是写实,此类语句,终不能不说是自乱其例3。
按梁启超的意思,就是要求“美”和“真”的统一,否则就是“自乱其例”。最后,他总结为这么一句:
这首诗是诗人之作,不免为技术而牺牲事实,我们不必讳4。
孔雀东南飞这首诗,是否是诗人之作,可以存而不论。而梁启超揭示它违背细节的真实c不符合人物生活条件和环境的铺写,并不是“笨伯吹毛挑剔”
,而是正确的美学批评。这种按严格的现实主义的艺术真实性的标准来看,既不“真”
,也不“美”了,怎么能因“技术而牺牲事实”呢
总之,从梁启超对于“真”的含义三个方面的探求来看,
1屈原研究,梁任公学术讲演集第三辑,商务印书馆1923年版,第187页。
2中国之美文及其历史,饮冰室合集专集第74册,第76页。
3中国之美文及其历史,饮冰室合集专集第74册,第7778页。
4情圣杜甫,梁任公文存下卷,第383页c280281页。
266
052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
围绕着艺术的真实和作者的真情实感的问题。而且运用了这种含义的“真”
,批评了中国古典文艺作品,力图找出“真”
与“美”的关系。这些都是正确的。但是,梁启超在探求“真”
的含义时,似乎丢掉了它的核心问题文艺的认识作用。虽然他批评自然主义作品,说到了如何认识“人类的价值”问题,但他一没有把它当作“真”来看待,二没有继续生发阐述下去。不过,话又说回来,梁启超没有把文艺的认识作用看作“真”的核心问题,但不是不承认文艺的认识作用。相反,他在强调美的功利性时,充分肯定了文艺的认识作用。他认为,杜甫“内在价值最大者,在能确实描写出社会状况,及能确实讴吟出时代的心理”。
1读了后出塞五首之四,令人立刻想到现在军阀的豪奢专横,尤其逼肖奉直战争前张作霖的状况。最妙处是不著一个字批评,但他客观事实写出。自然会令读者叹气或瞪眼“。
2因此,我们在分析研究梁启超关于文艺学上的“真”时,一方面要看到他虽探求了“真”的三点含义,但未抓住文艺的认识作用这一核心问题。另一方面,他在强调美的功利性时,也承认文艺的认识作用,不过没有把它用“真”字表述出来罢了。
1罗芳洲选注:情圣杜甫,梁任公文存下卷,上海教育出版社1936年版,第281页。
2同上,第282页。
267
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152
第八节 “真美合一”和“美善合一”
梁启超的美术与科学演讲是以文艺复兴和意大利现实主义的大画家达。芬奇破题的,并以达。芬奇的绘画论作为主要的理论依据。
达。芬奇认为:绘画是一门科学1。
这个提法,梁启超虽没有直接加以引用,但他在论述科学意义上的“真”与美术作品的“美”时,包含了这个提法,而且说它是从“真美合一”论发生出来的。
美术所以能产生科学,全以“真美合一”的观念发生出来。他们觉得真即是美,又觉得真才是美,所以求美先从求真入手2。
生活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梁启超采取非历史主义的态度对待达。芬奇的美学思想是不对的。我们知道,达。芬奇把绘画作为一门科学的提法是文艺复兴时代的产物。
这是因为:一是那时的“巨人”本身就“没有成为分工的奴隶”
3。达。芬奇既是艺术家c又是自然科学家。二是形态科学在当时正在积累资料,肉眼是当时唯一的观察利器,作为视觉艺术的图画成为纪录数据的重要手段。达。芬奇的人体解剖图,既是艺术素材,又是医学资料。三是绘画这门科学面临着自身的
1戴勉编译c朱龙华校:芬奇论绘画,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年版,第14页。
2梁任公学术讲演集第一辑,商务印书馆1922年版,第25页。
3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7页。
268
252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
建设,比如透视学c光影学c人体比例和解剖学,都同数学c物理c生物和医学等自然科学有很大关系。达。芬奇继承阿伯尔蒂14201472年
c佛兰切斯卡14161492年
等人对于透视学和比例论的研究,总结了文艺复兴时期绘画在明暗处理c心理刻画c风景描画等方面巨大进展的经验,建立了自己的绘画理论和美学思想,是十分可贵的。然而,梁启超不顾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科学与文学艺术已严格分家的历史进程,在文学艺术中硬性寻找科学意义的“真”
,说什么“
能观察自然之真,不惟美术出来,连科学也出来“
,“美术可以算是科学的全金锁匙”
,显示了他自己所说的“门外汉”的理论水平1。这是不足为训的。
尽管梁启超论述科学意义上的“真”依据了较为陈旧的理论,没有太大的意义和价值。但是,统观整篇的演讲乃有两点可取的:第一,正确处理了观察“自然之美”和观察“自然之真”的关系。他说:“认识自然,不是容易的事;第一件要你肯观察,第二件还要你会观察”
2。
美术的关键同科学一样,都在于“观察自然”
3。作为美术家的成功之处,“全在观察自然之美;怎样才能看出自然之美,最要紧是观察自然之真”
4。
1梁任公学术讲演集第一辑,商务印书馆1922年版,第62页。
2梁任公学术讲演集第 商务印书馆1922年版,第57页。
3同上,第66页。
4同上,第62页。
269
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352
第二,他谈到了真正的艺术作品要描写出事物的特征c注重表情c刻划深刻;这些都同画家必须具有“很严正的理法”
c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到末句戛然而止。
这种结构,绝非专门诗家的诗所有。
晋傅玄有艳歌行,将此歌改头换面,末两句作为罗敷告使君语云:“天地正厥位,愿君改其图。
真臭腐得不可响迩。
呜呼,人之度量相越岂不远哉。
“
1
汉代乐府,在梁启超看来,可以说是“自然的美”的极境。它与“普通的诗”
文人创作的诗相比较,确实存在着以上所说的三大特色。他推崇“自然的美”的歌谣,在于肯定它在文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后代的诗,虽与歌谣画然异体,然歌谣总是诗的前驱,一时代的歌谣往往与其有密切的影响,所以歌谣在文界的地位,治文学史的人首当承认2。
我们知道,清代是一个复古的时代,民间的歌谣等俗文学被重重的压迫着,几乎不能抬起头来。到了“五四”以后。随着民间歌谣等俗文学的搜集c整理和研究,对文学史的研究也跟着发生了变化。梁启超推崇“自然的美”的歌谣,并给予它一定的历史地位,是符合这一时代潮流的。但是,作为“自然的美”的歌谣,也有不足的一面。诚如郑振铎在中国俗文学史中指出的那样,俗文学“特质是新鲜的,但是粗鄙的。她未经过学士大夫们的手所触动,所以还保持其鲜艳
1中国之美文及其历史,饮冰室合集专集第74册,中华书局1941年再版,第57页。
2中国之美文及其历史c饮冰室合集专集第74册,中华书局1941年再版,第132133页。
260
42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
的色彩,但也因为这,所以还是未经雕斲的东西,相当的粗鄙俗气。有的地方写得很深刻,但有的地方便不免粗糙,甚至不堪入目。“
1梁启超缺乏这样的全面的理论认识和分析,似乎歌谣都达到了“自然的美”。美的说成美的,不美的也说成美的。这就不大符合文学史上大量存在的事实。好在梁后超推崇“自然的美”的歌谣,并不排斥普通的诗,而是把两者糅合在一起,考察整个时代的诗风,使他在揭示“美文”
的发展过程中,显示出纵横交错的联系和线索,仍然是十分可取的2。
在梁启超的美学思想中,具体文学作品的分析研究往往胜于缜密的理论探讨,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特色。
第七节 艺术的真实和作者真情实感的透发
梁启超美学思想中的“真”
,同历代许多美学家一样,含有较丰富的内涵,不仅有科学意义上的“真”
,而且有文艺学
1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上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5页。
2梁启超认为:“大抵晚汉诗此指广义的诗,连乐府也在内
可分两大派。
第一派,音节谐美,寄兴深微,词旨含蓄。其源出于国风,十九首及拟苏李等诗皆属之。第二派,音节倔强,意境俶诡,笔力横恣。其源出于离骚。招魂。乐府中之大部分,皆属之。两派虽途径不同,而皆用比兴体为多。其中赋体者,则蔡文姬一诗属于第一派。
孤儿行c焦仲卿妻诗等属于第二派。要而言之,晚汉诗虽未能尽诗的境界,然而后代许多做诗的路子,已在那时候开发出来了。“中国之美文及其历史饮冰室全集专集,第74册,第132133页。
261
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542
上的“真”。
梁启超所说的文艺学上的“真”
包括哪些内容呢
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其一,真性情。在我国古典传统的美学理论中,反复强调“天成”
c“自然”
c“天籁”
c“不隔”。都含有文艺创作必须注意的真情实感。
这是因为真诚,同感人感己联系在一起;不真诚,不足以感己,更不足以感人。能够体会和表现文艺作品具有“真性情”
,就导致了作者沟通读者“共鸣”的无形渠道。梁启超认为:
朝廷歌颂之作,无真性情可以发摅,本极难工。况郊庙诸歌,越发庄严,亦越发束缚。无论何时何人,当不能有很好的作品1。
但是,有些描绘真性情的作品则不同。虽然它有时对读者的价值不太大,但是能够体现“真性情”
,也是一种美学上的享受。比如,汉高祖死后,吕后执政,戚夫人被幽囚于永巷。
她穿着囚服舂米;这时,她的儿子如意被封为赵王。她思念自己的儿子,一面舂米,一面唱着:
子为王,母为虏。
终日舂薄莫,常与死为伍。
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汝。
梁启超评曰:“这首诗虽没有多大好处,但也能见真性情。”
2
梁启超这一看法除接受西方美学观点外,还糅合了中国古典
1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上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5页。
2中国之美文及其历史,饮冰室合集专集第74册,第167页。
262
642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
美学思想中的“言为心声”
c“字为心画”的主张。他指出:
今西方审美家言,最尊线美,吾国楷法,线美之极轨也。又曰字为心画。美术之表见作者性格,绝无假借者,惟书为最,然则书道之不能磨灭于天地间,又岂俟论哉1。
不仅如此,梁启超还进一步揭示了由于采取“真性情”的直露,使生活中的丑态,转化为“极粹美”。杜甫写过一首遭田父泥饮,很有代表性。
这首诗把乡下老百姓极粹美的真性情,一齐活现,你看他父子c夫妇间何等亲热;对于国家义务何等郑重;对于社交何等爽快c何等恳切。
我们若把这首诗当个画题,可以把篇中各人的心理从面孔上传出,便成了一幅绝好的风俗画2。
的确,从这一幅风俗画中,我们可以想见,田翁招待杜甫,热情近于无礼,高兴露出丑态:“高声索里粟,欲起时被肘,指挥过无礼,未觉村野丑。月出遮我留,仍嗔问升斗。”但由于田翁性情率真,化“丑”为“美”
,美到“极粹”
,不是给我们以愉悦而又轻松的,审美享受吗为什么会这样呢关键在于作者“用写实法写社会优美方面3”
,描绘对象的性情越
1饮冰室合集文集第40册,第1920页。
2情圣杜甫,梁任公文存下卷,罗芳洲选注,上海教育出版社1936年版,第383页。
3契诃夫:论文学,汝龙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35页。
263
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742
自然,越直率,就越感到美。梁启超这个评价和分析,与契诃夫所说的“按生活的本来的面目描写”
以达到“无条件,直率的真实”2,不谋而合。这在审美心理上带有一定的规律性。
其二,梁启超美学思想中的“真”
,不仅包含真性情,而且包含了真事详写和细节的刻划。他说:
如羌村c北征等篇多用第三者客观的资格,描写所观察得来的环境和别人情感,从极琐碎的断片详密刻划,确是近世写实派用的方法,从前古乐府里头,虽然有些,但不如工部按指杜甫引者注描写入微。
这类诗的好处在:事实愈写得详,真情愈发得透,我们熟读他,可以理会得“真即是美”的道理1。
在这里,“事实”详写,和“真情”透发是并列的,两者都构成“真”的内容。狄德罗说过:“必须把事实如实的反映,而戏剧将会更真实c更感动人c更美。”
2由于“把事实如实的反映”
,“真”和“美”往往相互沟通,获得如临其境的真实感。梁启超的“真即是美”的论断,与狄德罗的看法十分类似而又相近。
“真即是美”这个论断,自然从属于写实派文学的。如果从十九世纪中叶以后的自然派文学来分析,尽管它
1情圣杜甫,梁任公文存下卷,第383页c280281页。
2狄德罗:论戏剧艺术,文艺理论译丛1958年第1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153页。
264
842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
可以“将社会实相描写逼真”
1,而这个“真”不一定就是“美”。他这样说过:
人类既不是上帝,如何没有缺点。
虽以王嫱c西施的美貌,拿显微镜照起来,还不是毛孔上一高一低的窟窿纵横满面。何况现在社会,变化急剧,构造不完全,自然更是丑态百出了。
自然派文学,就把人类丑的方面c兽性方面,赤条条和盘托出,写得个淋漓尽致,真固然真,但照这样看来,人类的价值差不多到了零度了2。
此话对于一些自然主义作品的批评,是确切的,其中讲到认识“人类的价值”
,实际上触及到“真”的核心问题。而所谓“真固然真”的“真”
,则是真事详写和细节刻划。遗憾的是,梁启超没有着意把“真”
的核心问题文艺的认识作用,深入阐发下去。
其三,梁启超在论述“真”的含义时,还十分强调写实感。他认为,汉乐府孤儿行清商瑟调
“可算中国头一首写实诗。妙处在把琐碎情节委曲描写。内中行汲收瓜两段特别细叙,深刻情绪自然活现,是写生不二法门”。他竭力推崇蔡文姬的悲愤诗,指出作者独特的身世给作品的真实感带来了“异彩”
3,想象力则是第二个生命。
“从想象力中活跳
1欧游中之一般观察及一般感想,梁任公近著第一辑上编,商务印书馆1922年版,第26页。
2情圣杜甫,梁任公文存下卷,第383页c280281页。
3中国之美文及其历史,饮冰室合集专集第74册,第6465页。
265
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942
出来实感来,才算极文学之能事“
1。
孔雀东南飞中有些缘饰造作的话篇中“妾有绣腰襦”一段,“著我绣裌裙”一段c“青雀白鹄舫”一段
,和写实体裁已起冲突,而且这些“铺叙的富贵气太重,和小吏家门不称”
2,失掉写实感。因此,他进一步分析道:
文人凭他的想象力所及,随意挥洒,原是可以的。
笨伯吹毛挑剔,固是“痴人前说不得梦”。
但这诗既是写实,此类语句,终不能不说是自乱其例3。
按梁启超的意思,就是要求“美”和“真”的统一,否则就是“自乱其例”。最后,他总结为这么一句:
这首诗是诗人之作,不免为技术而牺牲事实,我们不必讳4。
孔雀东南飞这首诗,是否是诗人之作,可以存而不论。而梁启超揭示它违背细节的真实c不符合人物生活条件和环境的铺写,并不是“笨伯吹毛挑剔”
,而是正确的美学批评。这种按严格的现实主义的艺术真实性的标准来看,既不“真”
,也不“美”了,怎么能因“技术而牺牲事实”呢
总之,从梁启超对于“真”的含义三个方面的探求来看,
1屈原研究,梁任公学术讲演集第三辑,商务印书馆1923年版,第187页。
2中国之美文及其历史,饮冰室合集专集第74册,第76页。
3中国之美文及其历史,饮冰室合集专集第74册,第7778页。
4情圣杜甫,梁任公文存下卷,第383页c280281页。
266
052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
围绕着艺术的真实和作者的真情实感的问题。而且运用了这种含义的“真”
,批评了中国古典文艺作品,力图找出“真”
与“美”的关系。这些都是正确的。但是,梁启超在探求“真”
的含义时,似乎丢掉了它的核心问题文艺的认识作用。虽然他批评自然主义作品,说到了如何认识“人类的价值”问题,但他一没有把它当作“真”来看待,二没有继续生发阐述下去。不过,话又说回来,梁启超没有把文艺的认识作用看作“真”的核心问题,但不是不承认文艺的认识作用。相反,他在强调美的功利性时,充分肯定了文艺的认识作用。他认为,杜甫“内在价值最大者,在能确实描写出社会状况,及能确实讴吟出时代的心理”。
1读了后出塞五首之四,令人立刻想到现在军阀的豪奢专横,尤其逼肖奉直战争前张作霖的状况。最妙处是不著一个字批评,但他客观事实写出。自然会令读者叹气或瞪眼“。
2因此,我们在分析研究梁启超关于文艺学上的“真”时,一方面要看到他虽探求了“真”的三点含义,但未抓住文艺的认识作用这一核心问题。另一方面,他在强调美的功利性时,也承认文艺的认识作用,不过没有把它用“真”字表述出来罢了。
1罗芳洲选注:情圣杜甫,梁任公文存下卷,上海教育出版社1936年版,第281页。
2同上,第282页。
267
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152
第八节 “真美合一”和“美善合一”
梁启超的美术与科学演讲是以文艺复兴和意大利现实主义的大画家达。芬奇破题的,并以达。芬奇的绘画论作为主要的理论依据。
达。芬奇认为:绘画是一门科学1。
这个提法,梁启超虽没有直接加以引用,但他在论述科学意义上的“真”与美术作品的“美”时,包含了这个提法,而且说它是从“真美合一”论发生出来的。
美术所以能产生科学,全以“真美合一”的观念发生出来。他们觉得真即是美,又觉得真才是美,所以求美先从求真入手2。
生活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梁启超采取非历史主义的态度对待达。芬奇的美学思想是不对的。我们知道,达。芬奇把绘画作为一门科学的提法是文艺复兴时代的产物。
这是因为:一是那时的“巨人”本身就“没有成为分工的奴隶”
3。达。芬奇既是艺术家c又是自然科学家。二是形态科学在当时正在积累资料,肉眼是当时唯一的观察利器,作为视觉艺术的图画成为纪录数据的重要手段。达。芬奇的人体解剖图,既是艺术素材,又是医学资料。三是绘画这门科学面临着自身的
1戴勉编译c朱龙华校:芬奇论绘画,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年版,第14页。
2梁任公学术讲演集第一辑,商务印书馆1922年版,第25页。
3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7页。
268
252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
建设,比如透视学c光影学c人体比例和解剖学,都同数学c物理c生物和医学等自然科学有很大关系。达。芬奇继承阿伯尔蒂14201472年
c佛兰切斯卡14161492年
等人对于透视学和比例论的研究,总结了文艺复兴时期绘画在明暗处理c心理刻画c风景描画等方面巨大进展的经验,建立了自己的绘画理论和美学思想,是十分可贵的。然而,梁启超不顾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科学与文学艺术已严格分家的历史进程,在文学艺术中硬性寻找科学意义的“真”
,说什么“
能观察自然之真,不惟美术出来,连科学也出来“
,“美术可以算是科学的全金锁匙”
,显示了他自己所说的“门外汉”的理论水平1。这是不足为训的。
尽管梁启超论述科学意义上的“真”依据了较为陈旧的理论,没有太大的意义和价值。但是,统观整篇的演讲乃有两点可取的:第一,正确处理了观察“自然之美”和观察“自然之真”的关系。他说:“认识自然,不是容易的事;第一件要你肯观察,第二件还要你会观察”
2。
美术的关键同科学一样,都在于“观察自然”
3。作为美术家的成功之处,“全在观察自然之美;怎样才能看出自然之美,最要紧是观察自然之真”
4。
1梁任公学术讲演集第一辑,商务印书馆1922年版,第62页。
2梁任公学术讲演集第 商务印书馆1922年版,第57页。
3同上,第66页。
4同上,第62页。
269
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352
第二,他谈到了真正的艺术作品要描写出事物的特征c注重表情c刻划深刻;这些都同画家必须具有“很严正的理法”
c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