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2节
必然导致信仰上帝和神。而“天才之特殊物”美也被披上神秘主义的外衣。
应该指出,康德的“天才”论,在德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多少有一些民主主义精神,到了叔本华笔下的“天才”
,已不强调能动性c创造性了,而强调一种脱离现实斗争的“静观”的认识性的能力。在叔本华看来,普通人的智慧只照亮自己的道路,而“天才”则照亮全人类的道路;但在现实世界,“天才”却是和普通人群众完全对立的,天才是反时代c反传统的,因而是孤独的。因此,叔本华说“天才”既像疯子,又像小孩。显然,叔本华的“天才”完全是资产阶级的精神贵族。在这点上,王国维称之为“知力上之贵族主义”。并指出:
叔氏之崇拜天才也,如是。由是对一切非天才而加以种种恶谥,曰:俗子philisfe
,曰:庸夫p一puse曰:庶民一b
,曰:舆台pable
;曰:合死者一rl。尼采则更进而谓之曰:众生herd
,曰:众庶far
t一ny。其所以异者,惟叔本华谓知力上之阶级,惟由道德联结之,尼采则谓此阶级于知力道德,皆绝对的而不可调和者也2。
这个见解从知力,也就是从认识能力去考察“天才”与“非
1叔本华与尼采,静安文集,遗书第14册。
2叔本华与尼采,静安文集,遗书第14册。
541
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525
天才“的差别,并揭示了它们之间不可调和关系,这是很有见地的。可是,在论美的创造问题上,他把”天才“的创造,与”游戏“扯在一起。艺术与游戏的最大共同点,是”无目的“。游戏不是为了要达到某种目的,即游戏本身就是目的。
文学艺术亦然。创作文学艺术时,不是要达到某种目的,即艺术本身便是目的。所谓无目的,就是出于真心的感动,欲罢不能的心情。
这样的艺术,对于人心可以有广大的传染力,方可得到多数人的共鸣。诸如这样“天才”的创造物“美”
,与功利目的无关。这是王国维美学观之真实倾向。
但是也要看到,王国维的“天才游戏说”与康德c叔本华的“天才论”有不同之处。这个不同之处,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他为了说明“文学者,天才游戏之事业”
,反对“餔餟文学”
,必然夸大作家个人的历史作用,给它戴上与功利无关的“天才”的桂冠。他对屈原c陶渊明c杜甫c苏轼的人格和文章的评价,套用了一个“感自己之感,言自己之言”的标准,抹杀了他们之所以成为一个伟大作家的阶级和时代的原因。
歌德早已指出过:“不论你们的头脑和心灵多么广阔,都应当装满你们的时代的思想感情,作品将来自然会产生。”
1王国维撇开屈原c陶渊明c杜甫c苏轼四大诗人所处的不同时代,一律用抽象的“感自己之感,言自己之言”
来评判,这无疑是失之偏颇的。虽然他也曾说过“时代使然”
,但强调还是“才分”问题。如
1转引自丹纳:艺术哲学,第67页。
542
625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
梅溪c梦窗c玉田c草窗c西麓诸家,词虽不同,然失之肤浅,虽时代使然,亦其才分有限也1。
另一方面,王国维重视作者的天才,但并不完全轻视修养。
他说:“此有文学上之天才者,所以又需莫大之修养也”
2。把“天才”同“修养”联系起来。
“一切艺术悉由一切学问出”
3。
王国维讲天才时,多少还注意到作者的修养和才学。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4。因此,它与康德“天才论”的第一个特点有所不同。康德的“天才论”的第一个特点,就是把天才说成是“一种天赋的才能,对于它产生出的东西不是供任何特定的法规,它不是一种能够按照任何法规来学习的才能”
5。王国维则不大一样,他既把“天才”和“人力”对立起来,把它看成是一种旷世奇才,但是,又认为“天才”必须“济之以学问”
c“助之以德性”。
王国维讲“天才”论,还有冲决旧习惯势力的积极一面。
例如他说:
社会之习惯,杀许多之善人;文学上之习惯,杀许多之天才6。
他以西方哲学史为例,指出“至一新世界观与一新人生观出,
1叔本华与尼采,静安文集,遗书第14册。
2文学小言。五,中国近代文论选,第768页。
3国学丛刊。序,观堂集林别集卷四,遗书第12册。
4陆放翁诗句。
5判断力批判上卷,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153页。
6人间词话删稿。九,人间词话,第225页。
543
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725
则往往与政治及社会上无兴味不能相容“
1。文学同样如此。
因此他把美的创造同“天才”联系在一起的历史作用,是不能一概否定的。
第四节 人间词话中的境界说
一 “境界”的本意人间词话共有六十四则,一剖为二。第一部分,从一则到九则,关于境界的基本理论。第二部分,从十则到六十四则,结合历代作家c作品的具体分析,进一步验证和阐述关于境界的基本理论。中心论题是境界说。
王国维的境界说在第一部分里,归纳一下,有五个方面构成:其一,境界与词的关系。这是开宗明义的第一则:
词以境界为最上。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成名句。
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2。
这里三句话,第一句话,境界在词中的地位。所谓“上”者,指上等c上品意思。
孙子。谋攻:“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
3有境界的词是最上品c上等的佳词。第二句讲境界在
1文学小言。一,中国近代文论选下册,第766页。
2人间词话。一,蕙风词话。人间词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第257页。以下凡引本书者,只注明人间词话。
3孙子兵法新注,人民教育出版社1975年版,第12页。
544
825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
词中的作用,“自成高格,自成名句”
,前者讲作家,后者讲作品。第三句是以大量词作验证,主要是“五代北宋之词”
:这句话又勾连了第二大部分十则到六十四则的主要内容,提纲絜领,贯通全书。
其二c境界与文学创作方法的关系。王国维引进了西方新观念:理想派与写实派理想家与写实家
;相当于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在二c五两则中,从描写对象和作家创造两方面谈到这方面的关系。认为境界中既分为“造境”与“写境”
,文学用自然法则处理自然的材料又要进行艺术虚构和加工,这就打通了理想派和写实派的界限,境界的构成,是两种创作方法的合流c交融。
其三c境界美与真景物c真感情真的关系。这是第六则,“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c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
1第七则是第六则事例的验证。
其四,境界是美学范畴。王国维在叔本华之哲学及其教育学说c古雅之美学上之位置c红楼梦评论中,都谈到过优美和壮两个美学范畴。
人间词话第四c八两则提出“境界”兼有这两个范畴的对象大c小和心理感受特征静中得之c动之静时得之
,“所谓大者是近于崇高,所谓小者是近乎优美”
2。接受了博克c康德c叔本华关于美和崇高的分析的观点。第三则是为第四则铺垫。这不是抹杀它在理论上的新意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而是从编次结构来
1人间词话。六,人间词话,第193页。
2王梦鸥:文艺美学,台湾省运行出版社1976年版,第181页。
545
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925
看的。
其五,境界说在中国诗论词论中的地位。第九则:“沧浪所谓兴趣,阮亭所谓神韵,犹不过道其面目:不若鄙人拈出境界二字,为探其本也。”
1
以上是人间词话第一部分五个层次或要点。然而一些台港和海外学者未曾顾及人间词话第一则至第九则理论构成和内容,把“境界”说,或限解为“情景交融”
2和囿于“理”
c“情”比较的“兴趣”说3,或缩小为“写真景物真情感”
4。其实,人间词话中的“境界”说,类似于康德判断力批判中美的分析的四个契机,也是用二律背反的思维模式,把“境界”包含的各组对立的方面,充分显示出来。
台港和海外学者视“境界”为上述三个方面,在人间词话中不是没有述及,问题在于不是全般的本意;正像不能依据“纯粹美”
,说康德主张“美在形式”
,也不能依据“依存美”
,说康德又主张“美是道德的象征”
,而判断孰是孰非一样。倒是姚一苇在艺术的奥秘。论境界中从六组对立关系,来描述王国维人间词话“境界”的本意:1c论境界之有无;2c论境界之有造境与写境之分;3c论境界之有我与无我;
1黄维梁:中国诗学纵横论,台湾省洪范书店有限公司1978年版,第7页。
2人间词话。六,人间词话,第193页。
3王梦鸥:文艺美学,台湾省运行出版社1976年版,第180页。
4程大城:文学的哲学,台湾省世界书局1977年版,第257页。
546
035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
4c论境界之大与小;5c论境界之隔与不隔;6c论境界之高与低1。
前四组对立关系,在人间词话第一部分中可以找到。
第五组对立关系,则在人间词话第二部分的第五十一至五十二则c五十五至五十八则中。第六组对立关系不像前五组对立关系表述得那么直接了当,而是从第十八则中分析而来的:
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的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宋道君皇帝燕山亭词亦略似之,然道君不过自道身世之戚,后主则俨有释迦c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其大小固不同矣2。
姚一苇指出,此则的“大小固不同”
实乃境界之高低之别,因为在第三组对立关系,境界之大小,不含有评价作用,可以并存。而这里,后主胜道君,含有评价作用,显示出境界之高低。
从上述的“境界”本意的六组对立关系中,我们可以看到,王国维把“境界”的概念c范畴的运用和阐发,放在文艺创作和文艺欣赏的不同侧面来考察,又触及内部及其矛盾的双方。比如,1c论境界之有无与6c论境界之高低,主要为文艺批评和文艺欣赏立了一个标准;4c论境界之大和小与
1姚一苇:艺术的奥秘,台湾开明书店1968年版,第317321页。
2人间词话。十八,人间词话,第198页。
547
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135
6c论境界之隔与不隔,主要论及文艺创作中的艺术表现和效果;2c论境界之有造境与写境之分和3c论境界之有我与无我,主要论及文艺创作过程和流派c创作方法,等等。如果从这六组对立关系和三个侧重面来看,不仅对“境界”这一概念c范畴,作个机械c刻板的界定,尚且困难,而且就“境界”的本质判别为主观的c或客观的,也很难切合王国维的本意。因为作为一个客观上的标准。如说,“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高格”
c“名句”呈现在批评者和欣赏者面前,当然不能说它是主观的了。但当“境养”一涉及到文艺创作的过程,又离不开作家艺术家的“自我”
,有“造境”
c“写境”
,有“有我之境”
c“无我之境”
,这又不能不带有主观的色彩。尤其是2,3两组对立关系,很明显地受到西方文艺思想的影响,既把“理想”和“写实”二派分辨出来即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
,又初步认识到这二派从物我关系,相互可通1。
因而,使他的境界说涉及到审美主客体关系这一美学的根本问题上。
人间词话第二部分,主要是历代作家c作品的分析,既有历史线索,又有从具体作家c作品分析过程中,上升到理论的概括和论证。所谓论证有两方面,一是“自有名句”
,并引伸到忌用代字和“隔”与“不隔”的问题第二十一则至四十一则
;二是“自成高格”的有关问题第四十二则至四十六则。所谓理论的概括有三方面,即赤子说第十六则至十八则
c自然说第五十一至五十二则c五十五至五十六
1王元化:文心雕龙创作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69年版,第8186页。
548
235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
则
c出入说第六十c六十一则。赤子说与第一部分境界说中美和真的关系“真感情”有关。
自然说与“不隔”的六则词话第三十四至三十六则c三十九至四十一则可连成一体。
“不隔”说到底就是重自然1。有关“不隔”的六则词话,又可视为自然说的附录。重自然和贵境界,是真和美的统一。至于出入说,对于第一部分谈到文学创作方法和“造境”问题时,更加具体化。尽管这三说有一定意义,但它们作为“境界”说的延伸和补充,又是十分明显的。
19811982年,人间词话新注齐鲁书社1981年版
〈人间词话〉重订河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5期先后公布了大同小异的王国维人间词话的手稿2。
它同王国维生前亲手修订人间词话六十四则本
相比较,第一至九则编次,在手稿中为第三十一c三十二c三十三c三十六c三十七c三十五c四十六c四十八c七十八则。这是第一部分。第二部分,除了“赤子说”以外,其他几个理论问题,也同样打乱了人间词话手稿本的编次3,尽量集中起来,既照顾历史脉搏,加强论辨的色彩,又突出
1参见拙作王国维的“境界”说漫评,福建论坛1982年第3期。
2如果用人间词话六十四则为同一的条目,齐鲁本与河南师大本标出在手稿中相同之处有二十一处;齐鲁本有c河南师大本无的有十三处,河南师大本有c齐鲁本无的有二十五处。或者说互为异文有三十八处。河南师大本中的条目编次,“十六”移到齐鲁本的“九”
c“十”之间,“一百二十三”又移到“一百二十四”
c“一百二十五”之间。大同小异,原始底本确系一个。
3参见拙作人间词话编次结构c手稿比较和笺注研究,王国维学术研究论集第二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549
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335
了“境界”说的中心地位,显示了中西美学会冲和结合的一大成果。
二 “阅世”与“命意”
“阅世”和“命意”
,在谈论王国维的“境界”说时,往往为人们所忽视。如果只注意到“境界”与“不隔”的关系,这样,“境界”
问题,也就缩小到艺术表现力或技巧方面去了。
我们现在提出“阅世”和“命意”
,就可以把“境界”说涉及的另一方面,也是涉及到生活c思想的方面,揭示出来,看看它有什么可取之处和不足之处。
以上说过,“境界”说分有我之境以我观物和无我之境以物观物。
“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上能自树立耳。”
1而“造境”和“写境”的诗人又分为“客观之诗人”和“主观之诗人”。根据这样的不同区分提出了阅世深浅的问题:
客观之诗人,不可不多阅世。阅世愈深,则材料愈丰富,愈变化,水浒传c红楼梦之作者是也。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2。
生活是文学艺术创作的源泉。离开了生活,文学艺术创作就成了无源之水c无本之木。
诗词的创作,同其他创作一样,也不例外。王国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应该指出,康德的“天才”论,在德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多少有一些民主主义精神,到了叔本华笔下的“天才”
,已不强调能动性c创造性了,而强调一种脱离现实斗争的“静观”的认识性的能力。在叔本华看来,普通人的智慧只照亮自己的道路,而“天才”则照亮全人类的道路;但在现实世界,“天才”却是和普通人群众完全对立的,天才是反时代c反传统的,因而是孤独的。因此,叔本华说“天才”既像疯子,又像小孩。显然,叔本华的“天才”完全是资产阶级的精神贵族。在这点上,王国维称之为“知力上之贵族主义”。并指出:
叔氏之崇拜天才也,如是。由是对一切非天才而加以种种恶谥,曰:俗子philisfe
,曰:庸夫p一puse曰:庶民一b
,曰:舆台pable
;曰:合死者一rl。尼采则更进而谓之曰:众生herd
,曰:众庶far
t一ny。其所以异者,惟叔本华谓知力上之阶级,惟由道德联结之,尼采则谓此阶级于知力道德,皆绝对的而不可调和者也2。
这个见解从知力,也就是从认识能力去考察“天才”与“非
1叔本华与尼采,静安文集,遗书第14册。
2叔本华与尼采,静安文集,遗书第14册。
541
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525
天才“的差别,并揭示了它们之间不可调和关系,这是很有见地的。可是,在论美的创造问题上,他把”天才“的创造,与”游戏“扯在一起。艺术与游戏的最大共同点,是”无目的“。游戏不是为了要达到某种目的,即游戏本身就是目的。
文学艺术亦然。创作文学艺术时,不是要达到某种目的,即艺术本身便是目的。所谓无目的,就是出于真心的感动,欲罢不能的心情。
这样的艺术,对于人心可以有广大的传染力,方可得到多数人的共鸣。诸如这样“天才”的创造物“美”
,与功利目的无关。这是王国维美学观之真实倾向。
但是也要看到,王国维的“天才游戏说”与康德c叔本华的“天才论”有不同之处。这个不同之处,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他为了说明“文学者,天才游戏之事业”
,反对“餔餟文学”
,必然夸大作家个人的历史作用,给它戴上与功利无关的“天才”的桂冠。他对屈原c陶渊明c杜甫c苏轼的人格和文章的评价,套用了一个“感自己之感,言自己之言”的标准,抹杀了他们之所以成为一个伟大作家的阶级和时代的原因。
歌德早已指出过:“不论你们的头脑和心灵多么广阔,都应当装满你们的时代的思想感情,作品将来自然会产生。”
1王国维撇开屈原c陶渊明c杜甫c苏轼四大诗人所处的不同时代,一律用抽象的“感自己之感,言自己之言”
来评判,这无疑是失之偏颇的。虽然他也曾说过“时代使然”
,但强调还是“才分”问题。如
1转引自丹纳:艺术哲学,第67页。
542
625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
梅溪c梦窗c玉田c草窗c西麓诸家,词虽不同,然失之肤浅,虽时代使然,亦其才分有限也1。
另一方面,王国维重视作者的天才,但并不完全轻视修养。
他说:“此有文学上之天才者,所以又需莫大之修养也”
2。把“天才”同“修养”联系起来。
“一切艺术悉由一切学问出”
3。
王国维讲天才时,多少还注意到作者的修养和才学。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4。因此,它与康德“天才论”的第一个特点有所不同。康德的“天才论”的第一个特点,就是把天才说成是“一种天赋的才能,对于它产生出的东西不是供任何特定的法规,它不是一种能够按照任何法规来学习的才能”
5。王国维则不大一样,他既把“天才”和“人力”对立起来,把它看成是一种旷世奇才,但是,又认为“天才”必须“济之以学问”
c“助之以德性”。
王国维讲“天才”论,还有冲决旧习惯势力的积极一面。
例如他说:
社会之习惯,杀许多之善人;文学上之习惯,杀许多之天才6。
他以西方哲学史为例,指出“至一新世界观与一新人生观出,
1叔本华与尼采,静安文集,遗书第14册。
2文学小言。五,中国近代文论选,第768页。
3国学丛刊。序,观堂集林别集卷四,遗书第12册。
4陆放翁诗句。
5判断力批判上卷,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153页。
6人间词话删稿。九,人间词话,第225页。
543
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725
则往往与政治及社会上无兴味不能相容“
1。文学同样如此。
因此他把美的创造同“天才”联系在一起的历史作用,是不能一概否定的。
第四节 人间词话中的境界说
一 “境界”的本意人间词话共有六十四则,一剖为二。第一部分,从一则到九则,关于境界的基本理论。第二部分,从十则到六十四则,结合历代作家c作品的具体分析,进一步验证和阐述关于境界的基本理论。中心论题是境界说。
王国维的境界说在第一部分里,归纳一下,有五个方面构成:其一,境界与词的关系。这是开宗明义的第一则:
词以境界为最上。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成名句。
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2。
这里三句话,第一句话,境界在词中的地位。所谓“上”者,指上等c上品意思。
孙子。谋攻:“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
3有境界的词是最上品c上等的佳词。第二句讲境界在
1文学小言。一,中国近代文论选下册,第766页。
2人间词话。一,蕙风词话。人间词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第257页。以下凡引本书者,只注明人间词话。
3孙子兵法新注,人民教育出版社1975年版,第12页。
544
825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
词中的作用,“自成高格,自成名句”
,前者讲作家,后者讲作品。第三句是以大量词作验证,主要是“五代北宋之词”
:这句话又勾连了第二大部分十则到六十四则的主要内容,提纲絜领,贯通全书。
其二c境界与文学创作方法的关系。王国维引进了西方新观念:理想派与写实派理想家与写实家
;相当于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在二c五两则中,从描写对象和作家创造两方面谈到这方面的关系。认为境界中既分为“造境”与“写境”
,文学用自然法则处理自然的材料又要进行艺术虚构和加工,这就打通了理想派和写实派的界限,境界的构成,是两种创作方法的合流c交融。
其三c境界美与真景物c真感情真的关系。这是第六则,“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c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
1第七则是第六则事例的验证。
其四,境界是美学范畴。王国维在叔本华之哲学及其教育学说c古雅之美学上之位置c红楼梦评论中,都谈到过优美和壮两个美学范畴。
人间词话第四c八两则提出“境界”兼有这两个范畴的对象大c小和心理感受特征静中得之c动之静时得之
,“所谓大者是近于崇高,所谓小者是近乎优美”
2。接受了博克c康德c叔本华关于美和崇高的分析的观点。第三则是为第四则铺垫。这不是抹杀它在理论上的新意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而是从编次结构来
1人间词话。六,人间词话,第193页。
2王梦鸥:文艺美学,台湾省运行出版社1976年版,第181页。
545
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925
看的。
其五,境界说在中国诗论词论中的地位。第九则:“沧浪所谓兴趣,阮亭所谓神韵,犹不过道其面目:不若鄙人拈出境界二字,为探其本也。”
1
以上是人间词话第一部分五个层次或要点。然而一些台港和海外学者未曾顾及人间词话第一则至第九则理论构成和内容,把“境界”说,或限解为“情景交融”
2和囿于“理”
c“情”比较的“兴趣”说3,或缩小为“写真景物真情感”
4。其实,人间词话中的“境界”说,类似于康德判断力批判中美的分析的四个契机,也是用二律背反的思维模式,把“境界”包含的各组对立的方面,充分显示出来。
台港和海外学者视“境界”为上述三个方面,在人间词话中不是没有述及,问题在于不是全般的本意;正像不能依据“纯粹美”
,说康德主张“美在形式”
,也不能依据“依存美”
,说康德又主张“美是道德的象征”
,而判断孰是孰非一样。倒是姚一苇在艺术的奥秘。论境界中从六组对立关系,来描述王国维人间词话“境界”的本意:1c论境界之有无;2c论境界之有造境与写境之分;3c论境界之有我与无我;
1黄维梁:中国诗学纵横论,台湾省洪范书店有限公司1978年版,第7页。
2人间词话。六,人间词话,第193页。
3王梦鸥:文艺美学,台湾省运行出版社1976年版,第180页。
4程大城:文学的哲学,台湾省世界书局1977年版,第257页。
546
035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
4c论境界之大与小;5c论境界之隔与不隔;6c论境界之高与低1。
前四组对立关系,在人间词话第一部分中可以找到。
第五组对立关系,则在人间词话第二部分的第五十一至五十二则c五十五至五十八则中。第六组对立关系不像前五组对立关系表述得那么直接了当,而是从第十八则中分析而来的:
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的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宋道君皇帝燕山亭词亦略似之,然道君不过自道身世之戚,后主则俨有释迦c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其大小固不同矣2。
姚一苇指出,此则的“大小固不同”
实乃境界之高低之别,因为在第三组对立关系,境界之大小,不含有评价作用,可以并存。而这里,后主胜道君,含有评价作用,显示出境界之高低。
从上述的“境界”本意的六组对立关系中,我们可以看到,王国维把“境界”的概念c范畴的运用和阐发,放在文艺创作和文艺欣赏的不同侧面来考察,又触及内部及其矛盾的双方。比如,1c论境界之有无与6c论境界之高低,主要为文艺批评和文艺欣赏立了一个标准;4c论境界之大和小与
1姚一苇:艺术的奥秘,台湾开明书店1968年版,第317321页。
2人间词话。十八,人间词话,第198页。
547
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135
6c论境界之隔与不隔,主要论及文艺创作中的艺术表现和效果;2c论境界之有造境与写境之分和3c论境界之有我与无我,主要论及文艺创作过程和流派c创作方法,等等。如果从这六组对立关系和三个侧重面来看,不仅对“境界”这一概念c范畴,作个机械c刻板的界定,尚且困难,而且就“境界”的本质判别为主观的c或客观的,也很难切合王国维的本意。因为作为一个客观上的标准。如说,“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高格”
c“名句”呈现在批评者和欣赏者面前,当然不能说它是主观的了。但当“境养”一涉及到文艺创作的过程,又离不开作家艺术家的“自我”
,有“造境”
c“写境”
,有“有我之境”
c“无我之境”
,这又不能不带有主观的色彩。尤其是2,3两组对立关系,很明显地受到西方文艺思想的影响,既把“理想”和“写实”二派分辨出来即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
,又初步认识到这二派从物我关系,相互可通1。
因而,使他的境界说涉及到审美主客体关系这一美学的根本问题上。
人间词话第二部分,主要是历代作家c作品的分析,既有历史线索,又有从具体作家c作品分析过程中,上升到理论的概括和论证。所谓论证有两方面,一是“自有名句”
,并引伸到忌用代字和“隔”与“不隔”的问题第二十一则至四十一则
;二是“自成高格”的有关问题第四十二则至四十六则。所谓理论的概括有三方面,即赤子说第十六则至十八则
c自然说第五十一至五十二则c五十五至五十六
1王元化:文心雕龙创作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69年版,第8186页。
548
235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
则
c出入说第六十c六十一则。赤子说与第一部分境界说中美和真的关系“真感情”有关。
自然说与“不隔”的六则词话第三十四至三十六则c三十九至四十一则可连成一体。
“不隔”说到底就是重自然1。有关“不隔”的六则词话,又可视为自然说的附录。重自然和贵境界,是真和美的统一。至于出入说,对于第一部分谈到文学创作方法和“造境”问题时,更加具体化。尽管这三说有一定意义,但它们作为“境界”说的延伸和补充,又是十分明显的。
19811982年,人间词话新注齐鲁书社1981年版
〈人间词话〉重订河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5期先后公布了大同小异的王国维人间词话的手稿2。
它同王国维生前亲手修订人间词话六十四则本
相比较,第一至九则编次,在手稿中为第三十一c三十二c三十三c三十六c三十七c三十五c四十六c四十八c七十八则。这是第一部分。第二部分,除了“赤子说”以外,其他几个理论问题,也同样打乱了人间词话手稿本的编次3,尽量集中起来,既照顾历史脉搏,加强论辨的色彩,又突出
1参见拙作王国维的“境界”说漫评,福建论坛1982年第3期。
2如果用人间词话六十四则为同一的条目,齐鲁本与河南师大本标出在手稿中相同之处有二十一处;齐鲁本有c河南师大本无的有十三处,河南师大本有c齐鲁本无的有二十五处。或者说互为异文有三十八处。河南师大本中的条目编次,“十六”移到齐鲁本的“九”
c“十”之间,“一百二十三”又移到“一百二十四”
c“一百二十五”之间。大同小异,原始底本确系一个。
3参见拙作人间词话编次结构c手稿比较和笺注研究,王国维学术研究论集第二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549
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335
了“境界”说的中心地位,显示了中西美学会冲和结合的一大成果。
二 “阅世”与“命意”
“阅世”和“命意”
,在谈论王国维的“境界”说时,往往为人们所忽视。如果只注意到“境界”与“不隔”的关系,这样,“境界”
问题,也就缩小到艺术表现力或技巧方面去了。
我们现在提出“阅世”和“命意”
,就可以把“境界”说涉及的另一方面,也是涉及到生活c思想的方面,揭示出来,看看它有什么可取之处和不足之处。
以上说过,“境界”说分有我之境以我观物和无我之境以物观物。
“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上能自树立耳。”
1而“造境”和“写境”的诗人又分为“客观之诗人”和“主观之诗人”。根据这样的不同区分提出了阅世深浅的问题:
客观之诗人,不可不多阅世。阅世愈深,则材料愈丰富,愈变化,水浒传c红楼梦之作者是也。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2。
生活是文学艺术创作的源泉。离开了生活,文学艺术创作就成了无源之水c无本之木。
诗词的创作,同其他创作一样,也不例外。王国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