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穿越小说 >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最新章节 > 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TXT下载
错误举报

正文 第56节

  社,在苏报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并为民主革命者邹容的革命军作序,影响很大,遭清朝政府逮捕,被监禁三年。

  出狱后,赴日参加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担任民报主笔,积极鼓吹打倒清王朝,实行民族革命。辛亥革命后,曾做过民国政府顾问,坚决反对袁世凯称帝。以后,逐步颓唐,与封建复古主义合流。晚年,专心从事古代文史研究和讲学。著作甚丰,有章太炎全集c章氏丛书等。

  第一节 对美和情感逆向性的思考

  美学是一门以文学艺术为中心,并通过文学艺术和其他一切审美活动及现象,来探讨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科学。

  按一般的划分,美学研究可分为美的哲学c审美心理学和艺术社会学三大部分。在美的哲学研究中,必然包含了美以及美的情感态度的研究。章炳麟美学思想中,虽然承认美有内在

  581

  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565

  的功利性“美与善同意”

  1和外在的装饰性“文者所以宣其质也,苟内屡空而美于外,美之将焉用”

  2

  ,承认志趣美和智识真的矛盾,应“使智识与与志趣相均”

  3,但是,在对待文学文体问题上,章炳麟的美学思想,相比较近代龚自珍c梁启超c王国维c蔡元培等关于美和情感的论述来说,含有逆向性思考的成分。换句话说,龚自珍c梁启超c王国维c蔡元培等强调文学具有审美价值,美涉及到情感态度,甚至把我国古诗和歌谣统称为“美文”。然而,章炳麟在论文体时,强调“汉文”的特殊性。他认为,以“美”和“兴会神味”为标准,划分文与非文之文体,这是欧洲文学的特点,中国文学则不然。中国文学源远流长,变化甚多,划分文体的正确标准,必须从“训诂文义”

  c追溯源流着手。否则,就不能作出合乎实际的理论概括。当然,章炳麟在论述时,也参照西方一些新观念。他的文体划分,属于一种杂文学,而龚自珍c梁启超c王国维c蔡元培等所强调的是纯文学。两家围绕着美和情感思考的对象,虽不完全是同一层次的概念,争论却有意义。

  章炳麟所主张的基本上是以文字为媒介的高层次文化的概念,它相对于以声音为媒介的音乐c以色彩和线条为媒介

  1参见章炳麟:春秋左传读,章太炎全集二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564页c572页2章炳麟:天放楼文言序,章太炎全集五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53页。

  3章炳麟:救学弊记,章太炎全集五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01页

  582

  65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

  的图画,是一个重要的区分;而且,从先秦诸子到司马迁史记,要断然分理出文c史c哲,也是非常困难的。不过,这个大概念中包含了纯文学诗词c小说等。现将黄保真中国传统的杂文学理论体系的终结章炳麟文学思想论略

  一文,据章炳麟文学略论改作的文体表,抄录如下:表谱无句读簿录无兴会神味

  文算草文地图学说濬发思想

  可感人历史确尽事状

  公牍便俗致用可不感人典章比类知源

  文 杂文有有句读文小说兴文辞无韵赋颂会哀诔以感人神箴铭为主,亦味1在韵古今诗体有不感人词曲者

  占繇本隐之显

  1文学评论丛刊古典文学专号

  ,第22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90页

  1

  583

  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765

  什么是“兴会神味”呢听谓“兴会”

  ,也就是一种“兴致”。

  宋书。谢灵运传论:“灵运之兴会标举,延年之体裁明蜜。”

  1王夫子在夕堂永日绪论里说:“才立一门庭,则但有其局格,更无性情,更无兴会,更无思致。”

  2意思是说,作诗的人一旦立了门庭,就会受到门庭之见所定的格局限制,失去了自己的特色,没有性情c兴会c思致了。直到林纾春觉斋论画中还提出“乘兴而作”

  ,达到“天与人合”的境地3。

  所谓“神味”

  ,即“神品”

  借用画论之“味”。其中的“味”是依据孔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的味觉美感,衍化而来的。以味论诗,陆机首开其端,他的文赋评诗,有“缺大羹之遗味,同朱絃之清汜”

  4的比喻,把味比作诗的感染力量。刘勰文心雕龙也曾以味论诗,指责“繁采寡情,味之必厌”

  5,还说:“子云沉寂,故态隐而味深。”

  6钟嵘诗品提出了著名的“滋味说”。到了唐代,诗论家司空图更总其大成,强调“辨于味,而后可以诗也”

  7。南宋杨万里主张,论诗“以味不以形”

  8,强调以诗味来区别诗歌创作的风格流

  1中国历代文论选上册,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2页2中国历代文论选下册,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33页3画论丛刊下册,人民美术出版社1960年版,第673页4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上册,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57页。

  5同上,第210页。

  6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上册,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96页。

  7同上,第316页8中国历代文论选中册,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382页

  584

  865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

  派。章炳麟所说的“神味”

  ,在吸收历史文论c诗论家把味看成作品的艺术感染力的基础上,提高其品格,而至“神”

  ,说的是作品的客观的审美效果,“兴会”

  则是艺术家创作的主观精神状态。这二者相结合,融会了艺术美的创造和欣赏,肯定其审美价值。

  我们弄清了章炳麟的“兴会神味”的本意,就不难发现,章炳麟运用文字训诂之法,首先把“文”分为“有句读”

  c“无句读”两类。他认为,:“无句读”之文,下分“表谱c簿录c算草c地图”四体,都纯属文字,是没有“兴会神味”可言的。而“有句读”文,则又有“有韵”

  c“无韵”之分,有韵之文。下有“赋颂c哀诔c箴铭c占繇c古今诗体c词曲六科”

  ;无韵之文,则可统摄“学说c历史c公牍c典章c杂文c小说”六体。他把无韵之文分为六体,并将“濬发思想”之作,归入“学说”

  ,“确尽事状”之作,归入“历史”

  ,又将小说正式作为文之一体,与学说c历史c典章c杂文并列,都表明他突破了传统的文体分类方法,也借鉴了西方的美学理论。这些不同的文学样式,或可发人思,或能增人感,或足以益人知,其中大部分,程度不同地具有审美价值,富于兴会神味。

  在章炳麟的杂文学的文体论中,既然“美”和“兴会神味”不能作为划分文与非文的标准,同样,也不能以可否“感人”来划分文与非文了。因为,在文辞有句读文中分的“无韵”部分的前四种文体学说c历史c公牍c典章“

  可感人,可不感人“

  ,而“无韵”部分后两种文体杂文c小说和“有韵”部分的六种文体,则“以感人为主,亦有不

  585

  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965

  感人者“。

  感人的结果可以产生一种耐人寻味的美学效果;是否感人主要是美的愉悦性在起作用。

  我们就上面那个表来说,章炳麟提出的中国传统的杂文学“有感人”

  c“有不感人”

  c“以感人为主”

  ,基本上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实际,概括了中国古代对文学现象的理性认识,因而可以说它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科学性。

  不过,到了近代,文学实践突破了古代文学的樊篱,文学观念也由杂文学体系向纯文学体系演进;特别是西方“情感论”

  ,经王国维c梁启超c蔡元培等人的引进和运用,比龚自珍时代的“宥情”和“尊情”

  ,更加系统化c科学化,带有革新的意味。

  这时,章炳麟坚持杂文学理论体系,就脱离了时代,脱离了文学实践,因而便具有落后的一面。

  但是,“情感论”把动人情感作为文学的唯一特征,则只合乎文学创作和欣赏的部分事实,它还不能全面地概括文学现象的本质c规律c艺术特征。所以,章炳麟列举事实,用人们在写作和审美活运中的种种复杂现象来反驳它,驳得有理有据。他说:“史志之论,记大傀异事则有感,记经常典宪则无感,持论本乎名家,辨章然否,言称其志,未足以动人;过秦之论,辞有枝叶,其感人顾深挚,然其为论一也1。”在诗中,风c雅c颂,“未有离于性情”

  ,“其不感人者亦多矣。”赋本来以“婉转偯隐”见长,而儒家之赋,意在谏诫,如荀子成相,则不足以感人。总之,同一体裁的作品,可以具有不同的审美特征,不能用动人情感与否,是

  1中国近代文论选下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424页。

  586

  075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

  此非彼。对于同一作品,由于每个人的精神状态不同,其感受也大不一样,总不能说同一篇作品对此人是文学,对彼人是非文学。

  章炳麟反对把动情c感人作为文学的唯一特征,而又不反对把动情c感人作为文学的特征之一,立论是比较圆通的。

  第二节 对西方新观念的顺向性的运用

  章炳麟生活的时代,是“求新声于异邦”

  1的时代。西方五光十色的文学艺术和美学观念,纷至沓来;从古希腊到德国古典美学,从叔本华c尼采到柏格森,无一不在中国近代美学史上直接间接地反映出来。章炳麟在叙述他早年思想的发展时曾说:“后来读郑所南c王船山两先生的书,全是那些保卫汉种的话,民族思想渐渐发达。但两先生的话,却没有甚么学理。自甲午以后,略看东西各国的书籍,才有学理收拾进来。”

  2这里所谓“才有学理收拾起来”

  ,包含了西方新观念的顺向性的运用和逆向性的思考。

  他认为,“人情所必至,初无间东西”

  3。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东西美学c文学艺术毕竟不甚相同。这样,运用西方新观念,研究中国的美学c文学艺术问题,一面因相互对照,可以初步整理c挖掘

  1鲁迅:摩罗诗力说,中国近代文论选下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778页。

  2演说录,民报第六号。

  3中国近代文论选下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415页。

  587

  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175

  中国的审美理论,一面可以运用西方新观念,结合中国传统理论和具体情况衡其利弊。章炳麟在这两方面都作出了程度不同的努力:一c在文学种类发展的次序上,以西方古希腊与中国情况相对照,全面论述史诗问题。

  关于文学种类发生的次序上,较早在吕氏春秋。音初中就有论述:涂山之女的候人歌,是南音之始;有娀氏佚女的燕燕歌,是北音之始1。

  这就是企图解释当时南北等地流行歌曲发端的。到了魏c晋c南北朝时代,“文的自觉”带来了批评和理论研究。晋代挚虞文章流别论残文

  ,论及诗c赋c箴c铭c哀c诔c颂及杂文等,对各种文体溯其源流,考其正变,辨明古今异同,品评各家之得失。刘勰文心雕龙,也对各种文章体裁,“原始以表末,释名以章义,选文以定篇,敷理以举统”

  2,分别探求其源流,解释其名称含义,选取代表作品,总结写作法则。而专门谈论各种体裁起源的专著是相传的任昉撰文章缘起实为北宋以前人补作

  ,直到近代刘熙载艺概一书,分别论述文概c诗概c赋概c词曲概c书概和经义概,也涉及到各类文章之间的先后联系。但是,这些文学体裁起源和文体发生次序的理论,多注重于某种体裁的某些个别作品大都经过著录的c有作者姓名的的考证,而文学体裁起源和文体

  1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上册,思华书局1980年版。第80页。

  2文心雕龙。序志第五,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727页

  588

  275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

  发生的次序问题,却要追溯到书契以前时代的集体创作。学者们要解决这种文学史上远古时期体裁产生的问题,至少必须具有历史演进的观点和接触到较多的民族特别是那些文化晚熟的民族和文化发达较早而又遗留下较丰富文献的民族的文学史料,才能进行比较c探讨,而得到近于正确的判断。

  章炳麟比起他的学术前辈们所处的社会条件较优越,能够直接阅读c援引歮江保希腊罗马文学史,提出:

  世谓希腊文学,自然发达。观其秩序,如一岁气候。

  梅花先发,次及樱花,桃实先熟,次及梯实。故韻文完具而后有散义,史诗功善而后者戏曲。韵文先史诗,叙述复杂大事者也。二裨诗,叙述小说者也,三物语,四歌曲,短篇简单者也。五正史诗,即有韵历史也。六半乐诗,乐诗c史诗混合者也。七牧歌,八散文作话,毗於街谈巷语者也1。

  按章炳麟的体会,古希腊的这一整套文学种类产生的次序,就像一年四季各种花卉开花c结果的次序一样自然,带有一定的规律性。反转过来对照中国文学,“秩序亦同”

  2。他指出:盖古者文字未兴,口耳之传,久则忘失。缀以韵文,则便於吟詠,而记臆为易。意者苍c沮以前,亦直有史

  1中国近代文论选下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411页2中国近代文论选下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411页。

  589

  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375

  诗而已1。

  在这里,他不像前辈把文学体裁的起源,归于某个历史时期个别人的作品,而是从总的社会情况出发虽然对这种情况认识得不充分

  ,指出未有文字以前文学传播的唯一方式口传和由它而来的文学形式特点韵语化,由此断定在远古时期,只有那种凭口头传诵的史诗。他根据自己当时所接触的外国文学史希腊罗马文学史

  ,认为史诗,包括民族大史诗c传说c故事c短篇歌曲c历史歌曲等。他又说:“韵文完备而后有笔语,史诗功善而后有舞诗。”这也是从外国文学史概括出的结论。章炳麟的这些说法,虽不能说已经很恰当地解决了我们远古文学体裁的重要问题。但是,他在新的社会思想推动下,在外国文学史的触发下,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新观点和新方法,这就使我们的文学史的美学见解前进了一大步。

  二c在论述我国学术c文化产生的因缘时,运用了西方地理环境论的观点,以希腊c印度和中国频临川海的自然条件作了比较。

  在近代,对于文化c艺术c历史的研究和解释,西方地理环境论的观点,也有不少人加以运用,造成了一种新的气象。如,有人以孔子c墨翟等为北派,老子c庄子等为南派,而用寒暖c瘦肥c谋生易否等地理条件,去说明他们学术的

  1中国近代文论选下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411页。

  590

  475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

  精神和观点1。

  又有人认为,“南北学者,立术各殊,以江c河为界限”。

  他也用这种观点,论证了中国古代南北不同的诸子学c经学c理学c考据学和文学2。除在著作中应用外,还有人介绍过这类的专门著作,例如世界语言文字研究所编译的人生地理学。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观点,一直流行到“五四”前后。

  章炳麟原学,用地齐按即地理引者注

  c政俗c材性按即个人性格c经历引者注三者因素来说明学术c文化产生的因缘,而归结指出:地理c材性因素到现代已经削弱,只有政俗因素按即社会因素引者注最重要。

  古者有三因,而今之为术者,多观省社会,因其政俗而明一指3。

  他在论证文化产生的第一因素地齐的时候,引用了希腊c印度及中国古代神话c传说的材料加以比较。他说:

  希腊言:海中有都城曰韦盖。海大神泡斯顿常驰白马水上而为波涛4。中国亦云。此非宾海者弗能虑造是也。伯禹得龟文,谓九之畴,惟印度亦曰鸿水作,韦斯拿化鱼,视摩拿以历史,实曰鱼富兰那。二谶之迹,国

  1中国近代文论选下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411页2刘师培:南北考据学不同论,国粹学报[台湾]文海出版社3国学论衡。原学。

  4宗教学概论。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