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穿越小说 >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最新章节 > 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TXT下载
错误举报

正文 第23节

  痛苦和毁灭中获得悲剧性快感。尼采的结论是:”艺术是生命的最高使命和生命本来的形而上活动。”尼采全集第1卷,第18页。

  第79节:附一 尼采传略3

  这本书名义上研究的是古希腊的悲剧艺术,实际上却是尼采借希腊艺术为题发挥自己的思想。他在为苦苦折磨他的生命意义问题寻求一个答案,并且已经显示出与叔本华的悲观哲学的根本分歧:叔本华全盘否定人生,他却竭力借艺术肯定人生。在书中,他集中抨击了始自苏格拉底的科学主义人生态度,连带也攻击了基督教。书发表后,学术界和同事们保持冷冰冰的沉默,他们寄予厚望的这个青年学者竟然写出这样一部全然不合古典语言学学术传统的著作,使他们感到惊讶和失望。连李契尔也保持沉默。几个月后,青年学者维拉莫维茨发表长篇文章,对尼采的哲学观点和语言学知识进行全面攻击,起而捍卫古典语言学传统。只有少数几个朋友支持尼采,学术界却一边倒。尼采的学术威信扫地,一时间,学生们纷纷离开他,他的课堂里只剩下了两个听众。

  在尼采的支持者中,瓦格纳是最热烈的一个。事实上,尼采写作此书的动机之一是受了瓦格纳音乐的鼓舞,他把希腊悲剧文化复兴的希望寄托在瓦格纳身上。尼采到巴塞尔的头三年,是他与瓦格纳的友谊的蜜月时期。当时,这位比尼采年长31岁的音乐大师与他的情妇后来结婚c李斯特的女儿柯西玛正侨居瑞士卢塞恩湖畔的特里伯森。尼采成了他们府上的座上客,据有两间专为他准备的房间,过从甚密。瓦格纳正踌躇满志,要大干一番音乐革新事业,他把尼采的出现视为命运赐给他的最大恩惠,称尼采是唯一懂得他的心愿的人。悲剧的诞生一发表,他立即给尼采写信说:”我还不曾读过比你的书更精彩的东西”他相信自己的事业获得了最好的助手。尼采暂时也沉浸在对大师的幸福信仰之中。

  悲剧的诞生所引起的猛烈批评并未动摇尼采的决心,他坚定地走上了自己的路。1872年2c3月间,他以论我们的文化设施的前途为题作了五次学术报告,集中批判了现代文化。其中指出:科学分工正在毁灭文化,新闻事业正在取代真正的文化事业。接着,从1872年到1876年,他又多次开前苏格拉底哲学的讲座。在尼采看来,体现在希腊悲剧和前苏格拉底哲学中的文化与人生息息相关,而现代科学化商业化的文化却远离了人生的根本。这是他一生坚持不懈批判现代文化的基本出发点。

  1873至1876年,尼采先后发表四篇长文,结集为不合时宜的考察一书。书的主题仍是文化批判。第一篇告白者和作家大卫施特劳斯,以施特劳斯为例,批判了庸人型的学者。值得注意的是,书中第一次公开抨击了普鲁士的霸权主义,指出:普法战争虽以德国胜利告终,其险恶后果却是使德国文化颓败,”使德国精神为了德意志帝国的利益而遭失败乃至取消”尼采全集校勘学习版第1卷,慕尼黑,1980,第160页此后尼采一贯立足于文化的利益而批判强权政治,并且在德国陷入民族主义的政治狂热之时自称”最后一个反政治的德国人”。第二篇论历史对于生命的利弊,指出生命因历史的重负而患病了,呼吁解放生命,创造出一种新的文化。第三篇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抨击哲学脱离人生,要求以叔本华为榜样,真诚地探索人生问题。第四篇瓦格纳在拜洛伊特,重点批判现代艺术。这篇文章名义上是替瓦格纳音乐辩护,视为现代艺术的对立面,其实明扬暗抑,已经包含对瓦格纳的批评。

  文章写于1875至1876年间。在此之前,尼采内心对瓦格纳已经产生了隔阂。瓦格纳是个十足的自我中心者,在他心目中,尼采只是命运安排来为他的艺术服务的。从1872年起,他移居拜洛伊特,热衷于他的音乐会演的筹备工作。每次见面,他言必谈会演,而对尼采试图与他讨论的哲学问题毫无兴趣。这使自尊心极强的尼采深感压抑,渐渐产生对抗心理。尼采开始有意疏远瓦格纳,多次谢绝其邀请。1876年夏,在德皇威廉一世支持下,第一届瓦格纳音乐会演在拜洛伊特隆重举办。会演前夕,尼采躲到附近一个林区,写下人性,太人性了一书的最早的笔记,该书包含有明显批判瓦格纳的内容。在尼采妹妹的请求下,尼采才在会演剧场露了一次面。他十分厌恶会演的铺张场面,观众的庸俗捧场,瓦格纳的戏子作风。此后,尼采与瓦格纳仅偶然相遇一次,瓦格纳兴致勃勃地谈论自己新剧本的构思,尼采却极其冷淡,匆匆告别而去。1878年1月,瓦格纳给尼采寄去一份表现基督教主题的帕西法尔剧本,尼采没有一字回音。5月,尼采把人性,太人性了一书寄给瓦格纳夫妇。从此,互相不再有任何往来。

  人性,太人性了写于1876至1879年,它是尼采用格言体写作的第一部著作。在内容上,它也标志着尼采思想上的重大转折,开始批判形而上学旧式本体论,包括悲剧的诞生中曾经提倡的”艺术形而上学”。后来,他仍强调酒神精神,但着眼点不是放在与宇宙本体的融合,而是放在以充沛的生命力强力意志来战胜人生的苦难。

  第80节:附一 尼采传略4

  自1873年起,尼采的健康状况开始恶化,患有严重的神经衰弱c胃病和眼病。到1879年,他才35岁,已悲叹自己”被死神包围”了。其间,他一度渴望结婚,以求有人照料他,安度余生。1876年3c4月间,他旅行于日内瓦湖畔,结识荷兰少女玛蒂尔德,分别时写信求婚,遭婉言拒绝。他的一位忠实的女友梅森葆夫人比尼采大28岁,先后与赫尔岑c瓦格纳c罗曼罗兰有亲密交往也曾替他多方物色合适的对象,但终于没有结果。迫于病痛,尼采于1879年5月提出辞呈,离开巴塞尔大学,从此踏上了没有职业c没有家室c没有友伴的孤独的漂泊之路。

  从1879年到1889年初,尼采辗转在意大利c法国c瑞士c德国的一些城镇之间,为他多病的身体寻找合适的气候,在一地逗留不超过数月。他常在一个名叫西尔斯玛丽亚的山村度夏,在尼斯过冬。一开始是疾病驱使他易地而居,但是,一旦走出书斋,置身于大自然中,他发现这种萍踪无定的生活原是最适合于他的本性的。他的大部分著作,包括朝霞18801881c快乐的科学18811886c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18831885c善恶的彼岸18851886c道德的谱系1887等,都是在10年漂泊中写的。其中大多是格言体,是他浪迹四方的随感的结集。在此期间,尼采形成了强力意志c永恒轮回c超人切价值的重估等重要思想。

  1882年4月,在梅森葆夫人和另一位朋友雷埃邀请下,尼采到罗马旅行。在那里,两位朋友把一个富有魅力c极其聪慧的俄国少女莎乐美介绍给他,做他的学生。尼采深深堕入了情网,莎乐美也被尼采的独特个性所吸引。两人结伴到卢塞恩旅行,沿途,尼采向莎乐美娓娓叙述往事,回忆童年,讲授哲学。但是,羞怯的性格使他不敢向莎乐美吐露衷曲,于是他恳请雷埃替他求婚。殊不知雷埃自己也爱上了莎乐美。莎乐美对这两位追求者的求爱都没有允诺。她尊敬和喜欢尼采,但只是把他看作自己的人生导师。尼采仍然痴恋着莎乐美,不得不克制自己,以师生之谊相处,两人保持着友好的接触。尼采的妹妹伊丽莎白却对他们的友谊满怀妒恨,恶意散布流言蜚语,挑拨离间,使他们终于反目。仅仅5个月,尼采生涯中的这段幸福的小插曲就终结了。

  由于尼采长期独身和多病,借照料他的生活之机,伊丽莎白愈来愈深地进入了他的生活。但是,她根本不理解尼采。她对尼采与莎乐美的友谊的粗暴干预,一度导致兄妹关系破裂。重归于好之后,彼此仍然经常发生摩擦。尼采在给朋友的信中不止一次地抱怨,他受不了她,和她在一起,他就会生病。尤其使他烦恼的是伊丽莎白与柏林臭名昭著的反犹分子福尔斯特的婚姻。在犹太人问题上,兄妹之间常常发生激烈的争吵。尼采历来对犹太人有高度评价,厌恶反犹运动。后来,伊丽莎白追随福尔斯特到乌拉圭建立德国殖民村,事败,福尔斯特自杀。此时尼采已患精神病,但他的名声正在迅速增长,伊丽莎白觉得有机可乘,回到德国,垄断了尼采著作的版权及全部手稿,以尼采的保护人和解释尼采思想的权威自居,篡改手稿,捏造言论,曲解思想,不遗余力地把尼采打扮成种族主义者和反犹太主义者。尼采思想后来遭到世界性误解,他的妹妹负有重要责任。

  作为一个思想家,尼采需要孤独。然而,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他又渴望人间的温暖。也许没有比尼采更孤独的人了。他长年累月独居,常常一连许多天找不到一个可以说说话的熟人。寂寞的岁月在他身上留下了明显的痕迹,严重地摧残了他的身心健康。1887年9月,他的分别了14年的朋友多伊森夫妇到西尔斯玛丽亚看他,几乎认不得他了:”这段时间里,他发生了多大的变化不复有从前的骄傲的举止,灵巧的步伐,流畅的谈话。他步履艰难,步态蹒跚,身子略微向一边倾斜,说话明显地变得迟钝,时常停顿。”他指着天空,忧郁地说:”亲爱的朋友,当我积累我的思想时,我的头顶上必须有蓝天。”又把客人带到悬崖边一块空地上,说:”我最爱躺在这里,酝酿我最好的思想。”分手时,尼采把他们一直送到邻村,噙着泪水诉说他的阴郁的预感。

  1888年,在疯狂的前夜,尼采的创作欲突然高涨,一连写出五本小册子:偶像的黄昏c瓦格纳事件c尼采反对瓦格纳c反基督c看哪这人。还写了一组抒情诗酒神颂。其中有两本是专门攻击已于五年前去世的瓦格纳的。有人认为,这是尼采精神失常的先兆。其实,尼采对瓦格纳的批判是有明确的内容的,他把瓦格纳当作浪漫悲观主义的典型加以批判,认为瓦格纳歌剧中的那种歇斯底里的激情,过度亢奋的敏感,对神经和官能的刺激,集中体现了时代的颓废症。在与瓦格纳决裂后,尼采曾经承认,他与瓦格纳在血缘上是多么相近。所以,对瓦格纳的批判又是一种自我批判。尼采具有强烈的反省精神,他的理论似乎是对他的气质的一种抗衡。他自己浪漫而悲观,却偏要批判浪漫悲观主义。他自己体弱多病,却偏要鼓吹强健的生命本能。他自己多愁善感,却偏要鼓吹坚强不仁。这使他的哲学充满复杂的矛盾,其实正是内心激烈冲突的反映。

  1888年底和1889年初,尼采正寓居都灵。他的朋友们突然收到一批奇怪的信,署名”上帝”c”酒神”c”钉在十字架上的人”。信中的疯言癫语却也证明他至死仇恨德国的霸权主义和反犹主义:”我本人刚刚就建立反德联盟一事拟定了致欧洲各宫廷的备忘录。我想用一件铁衣裹起这个帝国,煽动它打一场绝望的战争。在我尚未把那年轻的皇帝连同他的喽罗擒拿到手之时,我没有空。””取缔一切反犹分子。”1889年1月3日,尼采走到街上,看见一个马车夫在残暴地鞭打牲口,这个神经脆弱的哲学家就又哭又喊,扑上前去,抱住马脖子,疯了。数日后,他的朋友奥维贝克赶来都灵,把他带回德国去。病历记载:这个病人喜欢拥抱和亲吻街上的任何一个行人。孤独使他疯狂,他终于在疯狂中摆脱了孤独。此后,尼采在精神的黑夜中苟延了10余年无用的生命,于1900年8月25日在魏玛与世长辞。

  第81节:附二 尼采简历1

  附二尼采简历尼采与形而上学附二尼采简历18441015生于德国勒肯一个牧师家庭。

  1849父死。

  1850全家迁居瑙姆堡。

  18581864就学于帕弗达预科学校。

  18641865在波恩大学修神学c古典语言学。

  18651867在莱比锡大学修古典语言学。

  18671868在瑙姆堡服兵役。

  18681869复学莱比锡大学。

  18691879任瑞士巴塞尔大学教授。

  18795因病辞去教职。

  18791889辗转居住于意大利的威尼斯c都灵c热内亚c墨西拿,法国的尼斯,瑞士的巴塞尔c卢塞恩等地。

  18891在都灵发作精神病,其后终身不愈。

  18901897在瑙姆堡,由母亲护理。

  18971900因母死,迁至魏玛,由妹妹福尔斯特尼采护理。

  1900825死于魏玛。

  附三尼采主要著作尼采与形而上学附三尼采主要著作18701871悲剧的诞生1873不合时宜的考察第一部:自白者和作家大卫施特劳斯18731874不合时宜的考察第二部:历史对于生命的利弊1874不合时宜的考察第三部: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18751876不合时宜的考察第四部:瓦格纳在拜洛伊特18761879人性的,太人性的18801881朝霞18811882快乐的科学其中第五部于1886年续写18831885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18851886善恶的彼岸1887道德的谱系1888瓦格纳事件偶像的黄昏反基督徒尼采反对瓦格纳看哪这人死后出版的著作:强力意志1901年第一版,1906年第二版。

  第82节:附二 尼采简历2

  后记尼采与形而上学后记中国人介绍和研究尼采,自王国维始,已经有八十余年的历史了。事实上,中国的进步思想界,对于尼采的思想,一开始就有着较为公允的评价。最显著的例子是鲁迅和茅盾。鲁迅在文化偏至论1907中赞扬尼采”深思遐瞩,见近世文明之伪与偏”,”尊个性而张精神”,以反对十九世纪文明”惟客观之物质世界是趋”的通弊,可谓得尼采思想之精华。人们常说鲁迅后期与尼采思想彻底决裂,此见大可商榷,其实鲁迅对于尼采思想中的积极面始终是肯定的。茅盾在尼采的学说1920中着重分析了尼采的道德论和超人说,认为”多少含有几分真理”,”尼采的学说,诚然是驳杂不醇,有些地方很危险;然尼采仍不失为大哲人”。对尼采的评价较为冷静而客观,却不失其公正。在翻译方面,解放前已有梵澄c高寒等人译出尼采的多种著作。遗憾的是,介绍和研究尼采的工作后来中断了很久。而且,迄今为止,我们还没有全面检讨尼采思想的有分量的学术著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马克思主义观点实事求是地研究尼采思想,当是我们的责任。

  本书不敢自命是一部严格的学术著作,它充其量不过是阅读尼采著作的札记和感想的汇集。由于长期以来全盘否定尼采的意见在我国学术界占据着支配地位,所以本书更多地论述尼采思想中的积极面,意在纠偏。尼采思想包含着复杂的矛盾,一部严格的学术著作理应作正反两面的分析和正本清源的探讨,这一工作只能留待来日了。

  本书脱稿后曾请我的导师汝信同志过目,他认真阅读了全部稿子,并且在原稿上作了二十几条批语,提出了中肯的批评意见。他的意见,包括三类:一是指出我对尼采的某些评价偏高c欠当;二是指出若干事实上的出入;三是提出某些学术上的异议。根据他的意见,我对原稿作了一些修改。但是,由于时间仓促,所作修改不能尽如人意。深入研究和重新估价尼采思想是一件艰巨的工作,非一年半载所能完成。我愿在我的导师指导之下,详细占有材料,潜心研究,争取在这项严肃的工作中真正取得发言权。

  最后我要提一句,本书是在我的朋友方鸣催促下写的,若没有他的一番热心,恐怕在很长时间内我还不会动笔。在这本书里也凝聚了他的心血。

  周国平1985年5月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ˊ°∴°

  ╰╮c°

  ゛╰┛

  :夏孜然整理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