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穿越小说 >知道点世界历史最新章节 > 知道点世界历史TXT下载
错误举报

正文 第3节

  文献吠陀中说,四个种姓都是由梵天原始巨人产生,但因为出生的位置不同,故而地位迥异。婆罗门出生于口中,刹帝利出生于手臂,吠舍从髋部出生,手工业者首陀罗从脚下生出。为着力说明各个种姓的不平等地位,古印度的宗教法摩奴法典强调说,因为婆罗门出生于高贵的身体部位,所以“理应为一切创造物的主人”。

  种姓制度形成之初,只强调社会分工,在具体问题上尚无严格限制。公元前4世纪以后,种姓制度走向成熟。四大种姓在理论上皆为职业世袭c内部联姻c排斥外人的社会集团。相互之间界限严明,不能通婚c共食c交往,礼仪上也有严格规定。种姓间地位差距进一步扩大,低贱种姓的人若诋毁了高贵种姓的人,便会惨遭从口中灌铁水和沸油或活活处死的酷刑等各种惩罚。一个陌生人不幸被一棵倒下的树干压在下面,村民们因不知其种姓,宁可眼睁睁围观,让其活活痛死,也不敢动手救人;在城郊见到身患重病气息奄奄的人,只因不知其种姓,不敢救助。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更加细致,在吠舍和首陀罗种姓中出现了许多职业团体,并演化成集团,史称“迦提”。迦提的形成标志着种姓制度的复杂化。迦提的地位有高低之别,但大多属于被压迫阶层,其中的首陀罗被称为“不可接触者”阶层,或叫贱民。他们被认为出生自地下,因此是不洁的,是有罪之人,他们不能用公共水井,不能入庙,不能在大路上行走。他们只能居住在与世隔绝的村庄或城镇外面的住房里,只可以使用他们自己的寺院和水井。他们必须非常小心地避免玷污各种姓中的成员,也就是说,不可与后者发生任何上的接触,在极端情况下,甚至不可进入后者的视线。他们注定只可从事那些被认为是不洁的行业,因为这些行业或是玷污了某些仪式,或是获取人或动物的生命。这些职业包括猎人c捕鱼人c屠夫c刽子手c掘墓人c承办丧葬者c制革工人c皮革工人和清道夫。

  上一节

  世界历史知道点

  第一章尼罗河的恩赐

  伟大的阿育王1

  作者:梁功平

  公元前327年,马其顿人亚历山大大帝率军队越过兴都库什山侵入西印度,他试图征服恒河平原,取道坦叉始罗和拉瓦尔品第,向南部和东部推进,遭到当地力量的抵抗。当时恒河平原最强大的势力是摩揭陀国,处在难陀王的统治之下。大约在公元前317年,该国一名出身刹帝利贵族c名叫旃陀罗笈多的青年,率军击败了西北印度的马其顿人的部队,并宣布了印度的自由。之后他进抵摩揭陀国的首都华氏城,推翻了难陀王的统治,掌握了政权,建立了孔雀王朝。之后他又吞并周边若干邻国,实力日渐强大。

  旃陀罗笈多在位时,孔雀王朝有3万骑兵c60万步兵c9000头战象,军事力量已经十分强大。公元前298年,旃陀罗笈多逝世,传位其子频头沙罗,频头沙罗在位期间,大肆对外扩张,传说他曾消灭了16个大城君主,扩大了帝国的版图。然而这时孔雀王朝的统治并不巩固,各地叛乱频仍,这给了雄才大略的阿育王以用武之地。

  阿育王是孔雀王朝的第三位君主,旃陀罗笈多之孙。18岁时,他被任命为阿般提省总督。约公元前273年频头沙罗身染重病,朝中未立太子,为了夺取王位,阿育王在大臣成护的帮助下,加入了争夺王位的斗争。传说阿育王曾经谋杀的兄弟姐妹有99人。最后,阿育王获得了胜利,约公元前269年,阿育王举行了正式登基典礼。即位之初的阿育王沿着祖父的脚步前进,企图通过军事力量来扩大自己的领土。这时的他是以一个暴君的形象出现在历史舞台上的,尤其是南征羯陵伽的战争,更是表现了他的极度残暴。

  羯陵伽位于孟加拉湾沿岸,海外贸易发达,经济繁荣,是南印度的一个强国,约公元前262年,阿育王亲率大军大举进犯羯陵伽。羯陵伽虽然实力比较雄厚,但面对兵力物力数倍于己的孔雀王朝,终于败下阵来。有15万羯陵伽人被俘,不计其数的人被杀,血流成河。羯陵伽被征服后,由王室充任的总督统治,驻托萨利,至此孔雀王朝的领土又进一步扩大,整个南亚次大陆,除了南端以外,尽为其所有,变成了一个空前统一的庞大帝国。

  上一节

  世界历史知道点

  第一章尼罗河的恩赐

  伟大的阿育王2

  作者:梁功平

  羯陵伽战争对阿育王影响极大。在羯陵伽战争结束后,阿育王转变了原有的治国方针,放弃了一切侵略性的军事行动,并致力于政治稳定和发展经济文化。他采用佛教作为他的宗教哲学,曾经发布过一个敕令,在敕令中他说:他对羯陵伽人民在战争中所遭受的苦难“感到深切的忧虑和悔恨。”后来他又一次向全国的人民宣布:“战鼓的响声”沉寂了,代替它的将是“法的声音”。从此以后,他不再向邻国派遣军队,而是派去宣扬佛法的高僧,其本人的形象也变成了慈悲为怀的仁爱之君。

  阿育王不久宣布佛教为印度的国教,下令在王宫和印度各地树立石柱,开凿石壁,将他的诏令刊刻在上面。他还召集了全国的一大批佛教高僧,编纂整理佛教经典,在各地修建了许多佛教寺院和佛塔。

  为了弘扬佛法,阿育王派出了包括王子和公主在内的大批使者和僧侣,到邻近的国家和地区去传教。印度公主在去锡兰今天的斯里兰卡传教时,不仅带去了许多僧侣和佛典,还带去了一枝神圣的菩提树的树枝,并亲自种植在锡兰,这棵菩提树在锡兰一直生长到今天。

  经过一番宣传和使节往来,佛教不仅传遍了锡兰,而且很快传到了埃及c叙利亚c缅甸c中国和世界各地。据佛教文献记载,在阿育王即位的第17年,在华氏城举行第3次佛教徒大结集。以后他向国内的边陲和周邻诸国派出许多传教使团,以广布佛教。经阿育王的宣扬和传播,佛教不仅在国内大张,而且广为传播于国外,开始成为世界性的宗教。据传说,阿育王在位期间,曾建造84万座佛塔。他的谕令刻写在摩崖和石柱上,分布全国各地。

  除了宣传佛教,阿育王还采用了各种人道的统治方法,他建立医院和政治保护区,修订粗暴的法律。在主干道的交叉点附近,设立国家粮仓和仓库,供紧急时候使用。在各条道路两旁植树,隔约三里挖一口井,设立行人休息的处所。此外,为了提高农业产量,还在各地修建了运河和蓄水池,建立了较完善的灌溉体系。为了向民众贯彻自己的政治理想,他在所统治范围内各地树起许多石柱,刻上诏文,表明自己的决心,希望获得人民的支持。这些诏文是用多种文字写成的,被称为“阿育王诏敕”。在西北印度c阿富汗以及东南海岸各地都有发现。有的诏文是刻在磨平的崖岩上的。他还任命特别的政府官员达摩官吏来教导人们要虔诚,要相互促进友好关系。

  上一节

  世界历史知道点

  第一章尼罗河的恩赐

  菩提树下的顿悟

  作者:梁功平

  乔达摩释迦牟尼公元前563前485年,是世界上主要的宗教之一佛教的创始人。

  根据佛教传说,释迦牟尼是喜马拉雅山山麓和恒河之间释迦部落的王子,原名悉达多。悉达多十六岁时和同龄的表妹结婚,家庭很幸福,在王宫里过着豪华的生活。然而悉达多却总是在思考这样的问题:同样是人,为什么有的人是婆罗门,有的人却是首陀罗而且,婆罗门世代都是婆罗门,首陀罗世代都是首陀罗,这又是为什么悉达多看到大多数人过着艰难困苦的生活,即使有钱的人家也常常遭受挫折和不幸,每个人最后都难以逃脱死亡的命运。因此悉达多想到生活中必然还有比转瞬即逝的快乐更为重要的东西。

  悉达多29岁时他的妻子为他生下一个儿子。消息传出后,全城都在庆祝净饭王得了孙子,悉达多有了儿子。然而悉达多却决定放弃优越的生活,一心一意地去寻求真谛。他告别妻子和孩子,抛弃万贯家产,离开宫殿,成为一个苦行者。

  悉达多的父亲无可奈何,只好派人跟随他。当时的人们普遍认为极端的禁欲主义是达到真知的途径,因此悉达多和侍者们在恒河流域行脚六年,参访了许多宗教界的名师,研习他们的理论和方法,修炼最严格的苦行。然而他终于认识到,这种解决人生问题的办法是无法令人满意的,折磨自己的只能使自己的头脑模糊不清,而不会使自己更接近真知。因此他恢复了正常饮食,抛弃了禁欲主义。

  悉达多独自坐在尼连禅河边佛陀伽耶附近一棵菩提树下,努力探索人生问题。经过七天七夜的苦思冥想,战胜了种种烦恼魔障,终于在黎明豁然开朗,彻悟了人生无尽苦恼的根源和解脱轮回的方法。从此,人们都叫他佛陀觉者。

  这时的佛陀已经35岁了。在余生的45年中,他游遍整个印度北方,向所有愿意听讲的人宣讲他的新人生观。公元前483年他死去时,已赢得了数以千计的皈依者。

  佛陀的说教最初是口传的,为了便于记忆,一开始是采取偈颂的形式,后来编集为由经c律c论组成的“三藏”。在经藏中近代学者认为真正属于佛陀的教说和最早的经典是经集c如是语经和无问自说经,其中也包括一些戒律条文。

  后来,直到悉达多死后几百年才用文字记录下来。他的宗教思想已分裂成许多不同的教派是可想而知的。佛教的主要两派是小乘派和大乘派。小乘派在南亚居主要地位,大多数西方学者认为它与释迦牟尼创造的教说比较接近;大乘派在中国和北亚一带居统治地位。

  原始佛教基本教义的核心是“四谛”。“谛”,有“实在”或“真理”的意思。“四谛”亦称“四圣谛”,意为“四条真理”,即苦c集c灭c道。四谛又分为两部分,苦c集二谛说明人生的本质及其形成的原因;灭c道二谛指明人生解脱的归宿和解脱之路。或者说,前者侧重于解释世间,后者侧重于创造世间。

  苦谛是把社会人生判定为“苦”,全无幸福欢乐可言,并以此认为是真理的教义。这一教义,成了全部佛教的出发点。

  集谛是说明诸苦和人生原因的,它是早期佛教的理论基础。集谛宣称一切苦皆由“欲爱”而生,有“欲爱”就会付诸行动,其后果必然是“造业”,由此难逃轮回之苦。

  灭谛宣扬只有消灭一切欲爱,才能根绝苦因,摆脱苦果,从而达到佛教的理想的最高境界涅槃,也就是不生不灭c圆满寂静c永远摆脱因果轮回的神秘境界。

  道谛指出要达到涅槃就要修炼八正道,即正见c正思c正语c正业c正命c正精进c正念和正定。十二因缘又称“十二缘生”。是佛教“三世轮回”中的基本理论。这十二支为:无明c行c识c名色c六入c触c受c爱c取c有生c老死,称“十二支”。此外,佛教不分种族和阶级与印度教不同,人人都可以修行。

  在乔达摩死后的一个时期里,佛教传播缓慢。公元前三世纪,阿育王改信佛教,他的支持使佛教的影响和说教迅速传播开来,并传到了相邻国家。南到锡兰,东至缅甸,从那儿又传遍整个东南亚,直到马来西亚和今天的印度尼西亚。佛教还向北传播,直接进入,又向西北传播,进入阿富汗和中亚地区。它传入中国后,赢得了一大批信徒,又从中国传入朝鲜和日本。

  上一节

  世界历史知道点

  第一章尼罗河的恩赐

  米诺斯之谜1

  作者:梁功平

  古希腊

  米诺斯之谜克里特文明

  在地中海的中部有一个小岛,名叫克里特。希腊神话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远古时候,克里特岛有位国王叫米诺斯。他建造了一座有着无数宫殿的迷宫,里面通道纵横,进去了就别想再走出来。迷宫的深处养着一只人身牛头的恶兽米诺牛。为了供奉它,米诺斯对希腊的雅典规定了一项骇人听闻的贡赋:每9年要送7对青年男女来,让凶恶的米诺牛在迷宫里把他们吃掉。

  这一年,又是供奉童男童女的日子了,人们在一片哭泣声中,送别这7对不幸的青年男女,并在运送他们的船上挂起了黑帆。雅典国王爱琴的儿子忒修斯为了使同胞不再遭受杀戮的命运,决心和童男童女们一起出发,并发誓要杀死米诺牛。忒修斯还和父亲约定,如果杀死米诺牛,他在返航时就把船上的黑帆变成白帆。只要船上的黑帆变成白的,爱琴国王就知道儿子是活着回来了。

  忒修斯领着童男童女在克里特上岸了。他的英俊潇洒引起了米诺斯国王的女儿美丽聪明的阿里阿德涅公主的的爱慕。当她知道忒修斯的使命后,便送给他一把魔剑和一个线球,以免忒修斯受到米诺牛的伤害。

  聪明勇敢的忒修斯一进入迷宫,就将线球的一端拴在迷宫的入口处,然后放开线团,沿着曲折复杂的通道,向迷宫深处走去。最后,终于找到了怪物米诺牛。他抓住米诺牛的角,用阿里阿德涅公主给的剑,奋力杀死了米诺牛。然后,他带着童男童女,顺着线路走出了迷宫。为了预防米诺斯国王的追击,他们凿穿了海边所有克里特船的船底。阿里阿德涅公主帮助他们,并和他们一起逃出了克里特岛,启航回国。经过几天的航行,终于又看到祖国了。忒修斯和他的伙伴兴奋异常,又唱又跳,但他忘了和父亲的约定,没有把黑帆改成白帆。翘首等待儿子归来的爱琴国王在海边等待着儿子的归来,当他看到归来的船挂的仍是黑帆时,以为儿子已被米诺牛吃了,因而悲痛欲绝,跳海自杀了。为了纪念爱琴国王,他跳入的那片海,从此就叫爱琴海。

  传说归传说,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人们并不相信克里特文明的存在。直到19世纪末,英国考古学家阿瑟伊文思率领的考古队在克里特岛的克诺索斯发现了克里特文明的中心。

  上一节

  世界历史知道点

  第一章尼罗河的恩赐

  米诺斯之谜2

  作者:梁功平

  考古队发掘出了米诺斯王宫的遗址和大量文物。王宫依山而建,占地约二公顷,大多是三层建筑,宫内有浴室c仓库和庭园等等。王宫内仓库和手工业作坊占了一大半,人们发现了许多青铜c金银和宝石制成的工艺品,以金项链c手镯等最为精致,彩色陶瓶更是薄如蛋壳。克里特岛位于地中海东部的中间,周围海面风平浪静,不管朝哪一方向航行,几乎都可以见到陆地。优越的地理位置催生了克里特岛繁荣的商业贸易,并使之成为地中海区域的贸易中心,这样王宫里多仓库和手工业作坊也就不足为奇了。王宫内还设有供水和排水设备。排水系统安置得非常巧妙,天一下雨,雨水便冲洗下水道,使下水道保持干净;下水道的入口很大,工匠可以在里面进行修理。

  王宫千门百户,阶梯走廊曲折相通,一旦进入就难觅出口,称之为“迷宫”毫不夸张。王后的居室内排列着下细上粗的圆柱,地面铺有平整石板,四壁绘有海涛飞鱼c森林彩禽c摇曳着舞姿的少女和国王贵族行乐图。壁画虽历经3000余年,刚出土时却仍十分鲜艳。

  在迷宫中,人们还发现了2000多块泥板,上面刻着许多由线条构成的文字,在一些印章和器皿上也发现了一样的文字,后人学者称它为线形文字a,至今未能破译出来。这些文字和古希腊使用的文字只有细微的不同,从中可以推算出克里特岛文化和希腊文化之间也许有密切联系。

  考古队还环绕迷宫进行了发掘。迷宫四周是一些贵族的府第。有的府第还有特别的通道与迷宫相连。考古队在迷宫南面发掘出一所豪华住宅,里面有冷热水管俱全的浴室。在另一所二层楼房地下室里,发现有用青铜门闩拴着地窖和仓库。

  克里特岛主要由村庄组成,宗教礼拜是村社生活的中心,地点在室外。岛上的居民通常住在用木头和灰泥造的单独的房子里。各城市都不设城防,这表明克里特岛人认为自己的海上力量足以保护本岛的安全,而且还表明克里特的各个村社和平相处,因此古代作家把克里特岛称作“伟大c富有c衣食充足”的有福人之岛。

  克里特岛上的居民不仅进行农业生产,也进行海上活动。岛上山区森林遍布,提供了建造远航海船的木材。他们驾着单桅海船,满载着埃及的粮食c象牙和玻璃,叙利亚的马和木材,爱琴群岛的银c陶器和大理石,塞浦路斯的铜,自己岛上的橄榄油和陶器,往返于地中海。只要有机会,克里特岛人还大肆进行海盗活动。这两种职业在当时都被看作是极受人尊敬的职业,没有很大区别,只不过是海员获取自己所需物品时可选择的两种方法而已。

  上一节

  世界历史知道点

  第一章尼罗河的恩赐

  “希腊的学校”1

  作者:梁功平

  “希腊的学校”雅典民主政治

  公元前86世纪,希腊本土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开始形成了奴隶制城邦。所谓城邦,就是以一座城市为中心,连带周边部分农村地区建立起来的国家组织。城邦大多数坐落在地势较高之处,既可设立神庙以备供奉之用,又可在遭受外敌入侵之时用做防卫c避难之所。当时共有200多个这样的城邦,最著名者,莫过于雅典和斯巴达。

  雅典位于希腊的中部,海岸线曲折漫长,并拥有全地中海最繁荣的港口拜里厄斯。这一得天独厚的条件使雅典的货物,如葡萄酒和橄榄油畅销地中海各地。雅典一般公民的生活,较其他城邦富裕,因而热衷从事文化c政治活动。公民崇尚自由,讲究人格平等,勇于进取,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民主政治的基础上的。但雅典的民主政治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程。

  雅典位于阿提卡半岛,岛上有4个部落,每个部落有3个胞族,每个胞族有30个氏族。各部落彼此,后来由于阶级分化和外来移民,一些贫困的氏族成员被排斥在氏族之外,居民杂居,经常干戈相向。

  相传在公元前9世纪后期提修斯联合各部,对氏族部落组织进行了一番改革,史称“提修斯改革”。改革的内容主要是:第一,设立中央议事会和行政机构,废除了先前各城镇和各部落的议事会和行政机构。第二,把阿提卡的公民分为贵族c农民和手工业者三个等级,规定只有贵族才能担任官职。雅典城邦的雏形就这样诞生了。然而提修斯改革也造成了贵族专权,一年一任的9名执政官全由贵族担任,贵族垄断了宗教c军事c行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