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穿越小说 >美食中国最新章节 > 美食中国TXT下载
错误举报

正文 第7节

  提到的武汉漩宫饭店,经营清蒸武昌鱼的另一家名店是位于武昌市解放路的大中华酒楼。该店开业于1930年,主要以湖北风味为特色。

  荆川佳肴冬瓜鳖裙羹图

  甲鱼,属爬行纲,龟鳖目,鳖科动物。中国除青藏高原,各处均有分布。甲鱼有许多不同称呼,北户录称为神守,中华古今注称为河伯从事,物类相感志称为团鱼。

  不同的地区和行业叫法也不同,广东称水鱼,湖北称龟鱼,贵州称角鱼;饮食业有元鱼c圆鱼c元菜的称呼;民间还有老鳖c脚鱼c王八等俗称。

  中医理论认为,甲鱼肉味甘性平,有滋阴凉血的功用,可治骨蒸劳热c久疟久痢c崩漏带下c瘰疬以及痃癖痃瘕等症。

  中国人以甲鱼为馔,在诗经中已有记载,称做“鳖”。南宋都城临安有“团鱼羹”;清代食宪鸿秘有“煮甲鱼”c“素鳖”制法;随园食单收有生炒c酱炒c带骨c青盐c汤煨c全壳各样甲鱼肴馔6款;调鼎集则收有17款甲鱼肴馔。甲鱼菜又以鳖裙烹制的菜肴为上,鳖裙的身价高于鳖肉,在宴席上也是备受重视的珍品,各菜系都有以鳖裙制作的名菜。宋代有一道以鳖裙烹制的名菜,历来为众多美食家所称道,此菜广为流传,绵延至今。

  据江陵县志记载,北宋时期,有一回宋仁宗召见江陵张景时问道:“卿在江陵有何贵”张景回答:“两岸绿杨遮虎渡,一湾芳草护龙洲。”宋仁宗又问:“所食何物”张景说:“新粟米炊鱼子饮,嫩冬瓜煮鳖裙羹。”冬瓜鳖裙羹乃是用甲鱼裙边和冬瓜炖制而成,当时在湖北荆州地区人们多喜食此菜。经宋仁宗和张景一问一答,特别是因张景对答如流,言辞美妙,此菜遂名声大振,后来成为宋代脍炙人口的宫廷名菜。如今荆州地区人们依然善烹此菜,并被品尝过的人盛赞为:“荆州处处鱼米香,佳肴要数鳖裙羹”

  民间有“初秋螃蟹深秋鳖,吃过鳖肉过寒冬”的谚语。春c秋两季为甲鱼最肥实的季节,分别称为“菜花甲鱼”和“桂花甲鱼”,二者中以后者为佳。食甲鱼选用鲜活者烹制,死甲鱼不可食用。另外挑选甲鱼,还需要注意河产和江产的差别,江产背黄肚白,河产背乌肚白,河产者质地肥嫩,优于江产。甲鱼的名产地有很多,如四川峨眉元鱼c湖北洪湖甲鱼c河北白洋淀团鱼c山东微山湖大鳖c安徽当涂中华鳖c江西九江大甲鱼等。安徽黄山山区还有一种马蹄鳖,又称沙鳖,大如手掌,肉质细嫩,宋代梅圣俞有“沙地马蹄鳖,雪天牛尾狸”的赞咏。

  美而珍的鸡泥桃花鱼图

  鸡泥桃花鱼是湖北荆州地区的风味名菜,是以鸡肉和桃花鱼汤汆而成。此菜形似朵朵桃花浮于汤面,鱼肉鲜嫩异常,汤汁清鲜。据荆州府物产考桃花鱼记记载,此菜在当地有着悠久的历史,自古至今都受到人们钟爱和赞誉。

  桃花鱼产于彝陵峡口香溪里,每当春天桃花盛开的时候,桃花鱼便在清澈的溪水中游来游去,乳黄c粉红c玉白,色彩斑斓,如朵朵桃花飘散开来。清代诗人曾赋诗描写道:“花开溪鱼生,鱼戏花影乱。花下捕鱼人,莫作桃花香。”关于桃花鱼,当地还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

  相传汉代的时候,汉元帝为了让匈奴安心归附,将王昭君远嫁匈奴和番。出塞之前,昭君获准回乡探望父母和乡亲。启程离开那天,乡亲们依依不舍,送了一程又一程。昭君含泪登上龙舟,抱起琵琶,以哀婉动人的乐曲诉说离别之情。弹到感人处,两岸树上桃花纷纷飘落,洒在船上水中,睹物思情,昭君不禁潸然泪下。被泪水沾湿的桃花瓣漂入江中,顿时变成五颜六色的小鱼,一路追随龙舟游去。从此,每当桃花盛开的时候,桃花鱼便应时而来,在香溪水中翩然游动,乡亲们便将其称做桃花鱼。至今香溪的老人们还说:在桃花盛开c明月当空的夜晚,水面上常传来妇女衣服上金玉饰物的撞击声,好像昭君又来到了香溪。难怪杜甫到昭君故里凭吊后写的咏怀古迹中有“环佩空归月夜魂”的句子。

  实际上,桃花鱼的学名叫做淡水桃花水母,是地球上最低级最原始的无脊椎动物,生存历史大约有15亿年。其体态晶莹透明,在水中游动时姿态状若桃花花瓣,在中国古代被称为桃花鱼,具有较强的观赏性。目前为世界珍稀物种资源,在其他国家已经绝迹。随着三峡工程的施工,桃花鱼的生长环境已经受到威胁,有专家提出建议,在古归州长江附近选择合适地带,建设与长江相通的人工水池,还原桃花水母的生存环境。

  桃花鱼的美丽珍贵和桃花鱼的动人传说,都给此菜增添了绚烂的光彩,使人闻之怦然心动,食之思绪翩翩,心灵和胃肠都为之舒爽。

  迎春首日炸春卷图

  春卷是用干面皮包馅心,经煎c炸而成。它是由立春之日食用春盘的习俗演变而来。春卷素淡鲜美,风味独特,具有鲜明浓郁的民族特色。

  立春是春季来临的象征,在中国古代,人们在这一天会制作春饼c春盘食用,并且以之馈赠亲友。据风土记记载:“元旦造五辛盘。”“五辛盘”就是在春日供人们食用的五种辛荤的蔬菜,称为“春盘”。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开元天宝年间,人们在春日有郊游野餐的习俗。每过正月半后,人们或乘车,或骑马,来到郊野搭起帐篷,饮宴中将春盘c春饼作为主要食品,称为游春宴。这种习俗不但在民间很流行,宫廷也经常将春饼c春盘作为季节食品赐给宠臣。

  元代,已经出现包馅油炸的春卷。居家必用事类全集记载了最早的春卷烹制方法:“摊薄煎饼,以胡桃仁c松仁c桃仁c榛仁c嫩莲肉c干柿c熟藕c银杏c熟栗c芭榄仁,以上除栗黄片切外皆细切,用蜜c糖霜和,加碎羊肉c姜末c盐c葱调和作馅,卷入煎饼,油炸过。”春卷c春饼c春盘在文人学士的诗文里也常常提及,元朝初年的契丹人耶律楚材就曾写诗吟咏。他在立春日驿中作穷春盘中写道:“昨朝春日偶然忘,试作春盘我一尝。本案初开银线乱,砂瓶煮熟藕丝长。匀和豌豆搡葱白,细剪蒌蒿点韭黄。也与何曾同是饱,区区何必待膏粱。”这首诗表明立春吃春饼的习俗,不但在汉族地区盛行,而且流传到了其他民族中。

  清代饮食著作开始出现春卷的名称,调鼎集里记载的春饼已经出现卷状的形制,并且分为咸c甜等数种做法,和今日的春卷极为相似。

  春卷发展到今天,制作更加精巧,品种繁多,已经成为日常的风味小吃。面皮除用麦面,还有米粉c鸡蛋c豆腐制作的;馅料更是丰富,肉丝c豆芽c春韭c韭黄c豆腐丝c豆沙c枣泥。不胜枚举,不一而足。荆州春饼为湖北风味名点,是用水油面包酥油面做面皮,包馅,经煎炸制成。其馅为猪肉和冬菇c冬笋c口蘑等蔬菜,均加工成米粒大小。荆州春饼造型优美独特,面皮上还贴有生菜雕刻的“春”字,并用网油包饼,别具一格。广东的三丝炸春卷乃是春卷的一种变化品种,所谓三丝,即馅料用黄瓜皮丝c香菇丝c绿豆芽制成;还有一种炸腐卷,用豆腐皮做皮面,肉蓉肥肉c瘦肉c香菇c蒜等一起剁成蓉为馅,香脆可口,四季皆宜,为客家重要宴席必备之佳品。关中地区民间吃春卷,有用荠菜做馅的传统,据说是为纪念唐代王宝钏与薛平贵的爱情故事:王宝钏对爱情忠贞不贰,在野外苦度一十八载,靠挖荠菜等野菜煮食度日,终于与从军归来的丈夫团聚。

  春卷各地都有制作,随着时代的进步,还衍生出许多高档的品种,如炸虾卷c炸蟹卷等。北京烤鸭和京酱肉丝等菜肴,在食用的时候,也以面皮包裹肉片c肉丝,佐以葱丝c甜面酱等调味品入口,这大概也算是春卷的一种变化吧。

  经久不衰武汉热干面图

  湖北菜虽然不入八大菜系,但湖北有很多不错的小吃,比如武汉的热干面,烹制简单然而风味卓绝,和山西刀削面c两广伊府面c四川担担面c北京炸酱面并称为我国的五大名面。除了伊府面,这几样面条当年都是街头最廉价c最普通的面食,是那些小面摊,甚至挑着担子经营小吃的商贩们创制了这些普普通通却浓郁鲜美的面食。

  面条是我国北方人民的家常主食,从古至今,许多出门人腹中饥饿的时候都喜欢吃一碗热气腾腾c滋味浓郁的汤面,奔波劳累带来的渴c饿c疲乏,在这碗畅快淋漓的面条的稀里呼噜声里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于是浑身又生出力气。这非常像北方人的性格,直接c简单c痛快。甚至可以这么说,只有北方才会出现面条,而面条数千年来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北方人的性格。

  去武汉的时候,在火车站附近发现了一家蔡林记面馆,门面干净,装潢得简单而大方,门边的招牌上写着“热干面15元”,这马上让我想起武汉作家方方的小说烦恼人生里关于热干面的描述,于是进去要了一碗。面条很快就做好了,只见师傅抓起一把面,刚好放满一个竹笊篱,在开水锅里一过,放进碗里,从一个大瓦罐里舀了一勺老汤浇上,撒点肉末c葱花c盐c芝麻酱和各种颜色的作料,一碗热干面就做出来了。热干面很便宜,给的面也不多,最多不过二两。一碗面转眼就下了肚,吃的是余香满口,实在太出乎意料了,这大概是最简单c最便宜的美味了。就是面的分量太少,又要了一碗,等着第二碗面条的时候,抬眼看见墙上写着的介绍文字:“相传20世纪初期,汉口长堤街有一绰号李包得名于其脖子上的瘤子的人经常在关帝庙一带持一拨浪鼓沿街叫卖凉粉和汤面,他就是热干面的创制人。由于热干面价廉物美,美味可口,受到人们的欢迎。蔡老先生自1923年在汉口满春路经营热干面,已有八十余年的历史,看来这家面馆还是百年老号。

  以简简单单的面条,加点葱花c肉末c老汤c作料,就成了一碗美味。以最简单的材料c最简单的方法烹制出美味的食物,这才是烹饪的最高境界。在武汉三镇,这百年间,有多少经营珍馐美味的酒楼大张旗鼓地开张,又灰溜溜地关门大吉,而这普通的热干面却不动声色地煮了近百年,人们也毫不厌倦地吃了近百年。可见人间美味并不是那些稀奇古怪c花样翻新的菜肴,而是我们每天津津有味吃着的普普通通的食物。

  在武汉的那几天,几乎天天去吃热干面,热干面并不像很多高贵的食品那样,讲究色香味俱全。一碗热干面,看起来普通之极,味却非常美,而且它不像很多精美的菜肴,多吃几次就使人腻烦,这也许是热干面历经百年而不衰的原因吧。

  宋太祖与豆油卷的传说图

  豆油藕卷,俗叫豆油卷,是楚乡湖北孝感民间传统风味素菜名馔。因孝感向以盛产优质莲藕出名,故当地人民素喜烹食各种藕肴。特别每适年节喜庆,几乎家家户户,都少不了要烹制豆油卷这一美味佳肴。

  相传,宋太祖赵匡胤自小家贫,早年曾浪游楚地,以推车贩运为业。一次寒冬,他手推独轮车,从古“楚王城今湖北云楚来至孝感西湖村,当独轮车满载贩购的西湖莲藕后,却已时值风雪黄昏,饥寒交迫,赵匡胤便推车投宿西湖酒家。急欲酒菜充饥御寒。然而,却逢当年因年岁饥馑,兵祸战难频繁,朝廷严禁民间酿酒,加之此时酒馆饭菜俱空,厨间仅剩两张未用完的豆油皮及葱c姜等零星物料。而聪明的厨师触景生情,以显示自己厨艺高明,便随机应变,即取用来客独轮车上的莲藕作原料,经洗净去皮,切成细丝,略用盐腌渍后,抖入葱c姜c香菇丝等调配料和少许面粉,用净布紧紧卷捏成一字条形,再用抹过面糊浆的豆油包牢,以锯刀法切成形似“车轮”一样的筒片,并经油炸烹制。稍许,酒家端上一盘“豆油藕卷”和一壶私人家酿陈酒送上餐桌。赵匡胤非常感激,便一人独酌起来,边吃边即赞曰:“豆油藕卷肴,兼备美酒好,落肚体通泰,今朝愁顿消。”于是,“豆油藕卷”这一佐酒美肴即问世并沿传下来。

  大约过了十多年后,在公元960年,陈桥兵变,赵匡胤一跃而当上了宋朝的开国皇帝。一天,他忽然想起当年在西湖酒馆吃过那难得的美酒和佳肴,顿时感慨万分,为了不忘旧情,便特对孝感颁发诏书,取消西湖禁酒令。据孝感县志转引方舆胜地览记载:“太祖赵匡胤践位后,令宽西湖酒禁,仍置万户酒馆。”自此,“西湖酒市”复兴,亦沿传千年。

  迄今,千年古迹犹存,孝感城西入口处,还立有“宋太祖沽酒处”一石碑。诗题“高馆临湖旧业荒,青帘市岸指垂杨,金舆玉辇无消息,犹想当年酒瓮香”。此处,乃孝感八景之一的西湖酒馆遗址。虽然这是往事越千年,时过境迁,人亦作古,但历史文献记载尚存,而当年赵匡胤在西湖酒馆吃过的美酒和佳肴,至今却都仍然流传人间。

  醇香味美沔阳三蒸图

  三蒸即蒸鱼c蒸肉和蒸藕,源于沔阳地区的传统名菜。这里古代水灾甚多,“一年雨水鱼当粮,螺虾蚌蛤填肚肠。”这是过去流传在该地区的民谣。以野菜c虾c藕等混合蒸食是人们过去充饥的常见食物。不过,说起“三蒸”的来历,据传还与元末的农民起义军陈友谅有关:一年,陈友谅率军在此作战,因军情紧张,常吃夹生饭c盐水菜,影响打仗。掌管后勤的罗娘娘便从民间学来蒸菜法,将米粉c鱼c藕c青菜等拌和后上笼蒸熟,供大军食用。此法制菜可主副食兼顾,且醇香味美,士兵吃后非常高兴,连打胜仗。而这种蒸食法也随着义军的足迹流传开来。据称,清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品尝过此菜也曾叫好。自此以后,沔阳三蒸渐渐成了饭馆酒楼的宴席菜之一。

  誉满天下云梦鱼面图

  湖北云梦古称“梦泽”,历史上一直有这样的口头禅:“白合分流的鱼,桂花潭里的水,凤凰台上的晒场。”意思是说云梦城西的白合口是府河分流处,盛产鲜鱼;白合口有个桂花潭,水深清澈,水质极佳。其旁边的凤凰台地势高起,四周开阔,是晾晒食物的好场所。著名的鱼面就是用这里的鱼c水c晒场制成。

  清道光年间,当地有家“许传发记”布行,为了招徕顾客,特做鱼面招待路远的顾客。那老板请来名厨,将鲜鱼剁成鱼茸,掺入面菜之中,精心制成鱼面,味道异常鲜美,招来不少顾客买布。为了让鱼面便于贮存携带,以作为礼品,他们又将鱼面切为细丝,在晒场上晒干c包装,使鱼面走出云梦,飘香外地。1915年,云梦鱼面还在巴拿马运河开航万国博览会上获得荣誉奖状。

  香脆味美的礅子锅盔图

  礅子锅盔为沔阳仙桃镇历史悠久的传统名小吃。

  相传春秋战国时期,饮食行的祖师爷梅翁之母因病不思饮食,梅翁便精心为母亲制作出一种形如石礅的面食。那时的生产力十分落后,人们的饮食文化与今天不可同日而语,能吃到精制的面食十分不易。梅母吃过梅翁做的面食后,胃口大开,精神渐长,不久病愈。后此食流传开来,人称“礅子锅盔”。其形状偏圆,似太极图形,色泽金黄,香脆味美,便于储存携带。

  喜宴绝佳龙凤配图

  龙凤配为荆州传统名菜。

  相传此菜为三国时诸葛亮的厨师所创制。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不会忘记吴国太佛寺看新郎,刘皇叔洞房续佳偶这段故事。话说刘备僧孙尚香回到荆州后,诸葛亮心里悬着的石头也落了地,便张灯结彩,大摆宴席,还特吩咐厨师做些吉祥如意气氛的菜肴。于是,厨师即利用黄鳝和鸡烹调出“龙凤配”这道菜。刘备和夫人食后皆连声叫好。后流传下来,便成了荆州的一道名肴。

  湖南:芙蓉国里话湘菜图

  湖南,地处长江中游,西c南c东三面环山,北向敞开至洞庭湖平原,是一个马蹄形盆地。这地貌在中国是很独特的。这里水网密布,有水乡泽国的洞庭湖区。渔农之家常用水产动植物原料,煮c烧c蒸各种菜肴,清鲜自然,不尚矫饰。特别是“渔家菜”和蒸钵炉子之类,充溢着乡土的田园风味。

  湘菜为中国八大菜系之一。湘菜最大的共同点则是善用烟熏的腊肉原料,多用辣椒调味,民间菜尤其如此。市肆饮食在这方面则有别于民间饮食,除了不断吸收他地的烹饪之长外,也为了适应市场和各地流动顾客的口味需求。

  湖南名肴东安子鸡图

  一次,一位湖南朋友来玩,请他到附近一家饭店用餐,席上特意为他点了湖南风味名菜东安子鸡。哪知菜上来后朋友大皱眉头,连连摇头说:“这哪是东安子鸡,鸡肉又老又肥腻,简直糟蹋湘菜。”还说在真正的湘菜馆,米饭是盛在精巧的钵子里,那样吃才有风味。朋友发完牢骚再不下箸,我却心痛花的钱,硬着头皮吃了一阵。

  这位湖南朋友不但不认可这饭店的东安子鸡,甚至对菜谱中讲的烹制方法也大不以为然。他认为制作东安子鸡必须选用当地产的不到1岁的母鸡。东安县芦洪市出产的鸡,鸡腿小,胸大而肥,是制作东安子鸡的最佳原料。另外他还认为,东安子鸡非请当地人烹制不可,他们比科班出身的厨师更善于调味,做出的菜滋味浓郁。这位朋友是天生的完美主义者,照他的理论行之,湘菜只能闭门不出,固守一隅了。所以他的观点我只能同意一半。

  东安子鸡始于唐代,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传说唐玄宗开元年间,湖南东安县城里有一家由3个老妇开的小饭店。一天晚上有几个客商经过,要求做几道鲜美的菜肴。当时店里的菜已经卖光,仓促不及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