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穿越小说 >走进美国大报最新章节 > 走进美国大报TXT下载
错误举报

正文 第10节

  ,等于废报。美国人中午没有午休时间,早晨出门中午一般不会回家,若等到下班回来再看你的报纸,不如看晚报了。所以,报纸若有几次迟送,即有丧失读者的危险。这种迟送的责任也是很容易查实的,责任人稍稍大意,即可能丢掉饭碗。美国报纸投递早的另一个有利条件,就是早晨车少人稀,送报车不会耽搁。从这个意义上讲,发行员也希望越早越好。

  不过,在收款方面纽约时报和其他报纸不同。大多数美国报纸的家庭订户款是由社外投递员代收的,但纽约时报在把发行工作的诸环节尽量多地承包出去的同时,却将收款这一项工作牢牢抓在自己手里。该报通过在纽约总部的计算机将所有订报款直接收回以支票或信用卡,投递员只负责送报纸。我在美国订阅的纽约时报,就是在网上确认后收到帐单的,然后我按帐单地址将支票寄去即可。

  戴利说:“我们现在每年的发行收入大约5亿美元,包括零售和家庭订户。报纸订价本地与全国不同。全国外地的价格是星期天刊每份475美元,平日刊每份1美元,全年订价含平日刊c星期六刊和星期天刊是559美元。本地的星期天刊为3美元,平日刊075美元,全年订价390美元。绝大多数美国报纸在发行上都是亏损的。我们呢在纽约,平日刊是亏损的,星期天刊略赚。在外地,平日刊和星期天刊都能赚不少。我们能赚,原因就在于我们很多工作让别人去做而没有工会的制约,成本大大降低了。你说想知道确切的成本不妨告诉你,我们平日刊的成本是每份065美元,星期天刊是每份275~3美元,本地外地一样。这个成本是变化的,因为新闻纸的价格在变化。以上成本再加上发行成本,便是报纸到达读者手中的成本。”

  关于广告,戴利说:“我们去年的广告额达到13亿美元。大约3年前首次突破10亿美元大关,当时在国内也是唯一达到这个数的报纸。如今我们在广告收入方面仍然是全国第一。”我问:“为何华尔街日报单版广告价格比贵报高,总收入却不如你们”他回答道:“我们的广告额比华尔街日报高得多,是因为有庞大的星期天刊而他们没有。我们的星期天刊遍及全国各地。读者无论在洛杉矶c波士顿还是芝加哥,都和纽约人一样获得厚厚一大摞星期天报纸。美国人个个都爱赶在周末购物,所以星期天刊的广告很多。”

  接着,他介绍了该报广告运作的基本情况。他说:“我们的广告部有400多人。我们主要和广告代理商打交道。全国广告即来自外地的广告是我们的主要来源这一点与其他大多数报纸恰恰相反笔者,约占70;本地和零售广告占30。我们的分类广告不太多,只是在星期天刊稍多些,因为我们不是地方报纸。你不可能只买纽约市的广告,你一买就买成了全国广告,这是很贵的。因此我们尽量扩大全国广告,降低纽约本地广告的比重。但自从那场灾难发生后指911事件笔者,我们的广告下跌了20。通常我们的广告价格为3万美元一个版,彩色版加价40,黑白版是最便宜的,一般2万美元一个版。但星期天刊的广告价格往往高出一倍。”当听我说中国报纸星期天的广告一般只相当于平时的20左右时,他惊得瞪大了眼睛,连说“哇,那太有意思了”

  十cacb版释疑与更正制度

  第三次造访纽约时报为的是重见雷恩斯。乌斯尼克安排我们于12月12日下午2:15分见面。在该报繁忙的三楼编辑部,我终于再次见到总编辑豪厄尔雷恩斯先生。我们还是坐在那猩红色天鹅绒沙发上。和上次一样,就在我拿出录音机的同时,他也取出那架袖珍采访录音机,并和我的放在一起,嘴里说着诸如上次“这录音只为留作参考”的话。于是我开了句玩笑,说:“这回我可不能把录音机放在你的机器旁边,因为你的录音机太厉害了,竟然能将我的录音消灭掉。”他听了哈哈大笑起来,让我把录音机放在另一边。

  虽然他同意再次见我的原因是录音丢失,但我不愿重复同样的话题,因为我担心这会令他兴味索然,而我也不想将这宝贵的时间花在相同的话题上。果然,当我建议谈些别的什么时,他高兴地说:“那好啊。”

  我首先拿出两份同日同版的纽约时报。它们是2001年9月24日b板块的第一版“国家面临挑战”。在该版右下方有两幅并列的彩色照片,分别表现准备赴阿富汗参战的美国士兵正在试用防毒面具和被注射乙肝疫苗,图片说明的标题是抵御生化武器威胁。不同寻常的是,这两份报纸所有内容都一样,唯独这两幅图片的位置有所不同:一份在右侧中下部为叙述方便,称为a版,另一份则位于右侧底端称为b版。我当时是在斯塔藤岛买的报纸,碰巧那天上课时身边一位美国女同学也买了一份纽约时报。课间翻阅报纸时,我注意到这两份报纸的区别,便在下课分手前向她索要了这份报纸。

  我们知道,报纸同一时间发往同一地区的本版,肯定是同时开机印刷的。这一印刷期间如要改动,必须停机和重新制版,这会拖延时间并造成经济损失。因此,除非有特别重大的差错,报社不会轻易做这样的改动。中国的报纸大都有停机改版的经历,那都是在印刷过程中发现了错误而采取的紧急措施。但这两份报纸并无任何内容上的调整,只是改变了图片位置。我仔细对照研究两个版,觉得只有一种可能,即为求得版面更加美观。这两个版上方都有4栏大幅照片全版为5栏,a版将第二组照片置于右侧中间偏下,与这幅大图片距离太近,有不相干的照片过于集中之嫌;而b版将这组照片移至右侧底端,拉大了两组图片的距离,布局显得更加匀称美观,版面也更加平衡稳定。

  但我仍不太相信纽约时报会为这一点改进而不惜大动干戈,便趁这次采访请教雷恩斯。谁知我的猜测还真对了。雷恩斯对我的提问给予了最简单的回答:“我们的报纸总是追求尽善尽美。”见我满脸疑惑,他又解释说,这个版是由版面部设计的,可能在印刷过程中有人觉得不够漂亮。这一改动很简单,无须编辑参与,印刷厂的技术人员就可以将其调整。他说:“报纸的任何差错或不妥一旦被发现,只要不影响最后出报时间,我们都会去修改。”

  由此,我也联想到纽约时报第二版那庞大的“更正”栏。纽约时报是美国传媒中地位最高的报纸,其优良的品质也体现在差错率低这一硬指标上。然而,这家报纸却每天将自己前日的差错收集归拢,在第二版这么重要的版面的中间位置开辟宽达4栏的专栏,予以集中刊出,每次多达10多条。应该说,报纸的容量越来越大,错误是难免的。按中国印刷行业万分之二的允许差错率,一份50万字的报纸就可以有100处差错。世界上没有不出差错的报纸,但如何对待自己的差错却千差万别。像纽约时报这样向读者集中展示自己“阴暗面”的做法,在中国是绝对没有的,在美国也并不多见。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衬出纽约时报的严谨作风和对读者高度负责的态度,它们与上述对版面质量近乎苛刻的要求,如出一辙。

  据了解,该报过去也和其他报纸一样,对错误的更正散见于各相关版面,而且置于不起眼的角落,尽量不让读者注意。或者,当记者接到差错投诉时,会向对方保证在下次的相关报道中予以纠正这样做比专设“更正”栏要体面得多依据我的经验,中国报纸的同行也最喜欢用后一种方式。1970年,该报总编辑阿贝罗森塔尔aber一senthal认为报纸的更正方式不妥,读者很难发现它们,很多更正很不及时,希望引起编辑部的注意。二年后,他告诉编辑们:“我觉得我们在刊登更正方面太吝啬了,我们似乎喜欢将它们埋藏起来而让人捕捉不到。”12他建议确定一种方式以便读者容易找到所有更正。到1972年6月2日,该报终于在第二版的“新闻提要”下方开辟“更正”专栏,并延续至今。

  纽约时报的“更正”起初的确让记者们感到难堪。一位名叫理查德f谢泼德richardfshepard的老记者在一篇回忆文字中说:“这种更正方式无疑方便了读者并引起他们的兴趣,但对记者来说却是既羞且恼。我和其他记者一样,不仅恨自己出错,更恨这些错误被张扬在醒目的位置。事实上只有那些从来不写报道的人才有可能不出差错。可惜当医生们可以通过花言巧语掩盖他们的错误时,我们却要将自己的错误挂起来给所有人看。”但是罗森塔尔一再强调:“这种勇于认错的原则应当成为我们一般性的原则。”13后来,该报对更正的文字不断规范化,使之更加清晰准确。直到1993年7月,该报一位副总编还在电脑备忘录中,专门对以前更正稿件的写作模式进行修订。他指出,为了帮助一般读者了解更正项目新闻内容的错失,应在此项目中扼要地先写出错误人名c日期c数字或事实,接着说明正确的部分,并重复说明并非所刊出的事实。只有这样,才能较好地实现“更正”的意义。

  纽约时报的更正项目可长可短,视其重要性而定,有时并不限于第二版,必要时可上一版显要位置。如1987年7月13日一则更正就不同寻常:它是一篇长长的需要转版的文章,刊于头版正上方顶部位置,占据两栏,题为更正:本报关于秘密基金证词的报道有误上校未在听证会上说总统想把项目掩藏起来。这是该报迄今最显要的更正。7年后,1994年10月15日,该报再次在一版用两栏标题刊出更正,但位置在左下方,篇幅也较上次短多了。该报发行人庞奇苏兹贝格有一次在写给编辑部的备忘录中说:“我不认为我们会因为承认错误而失去什么,相反,我们这样做只会进一步加强我们的地位。”14纽约时报的做法在美国新闻界引起了良好的示范效应,一些严肃的大型报纸也开始效仿该报,每天在固定位置刊登更正记录,以方便读者查找。美国前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夜间主播沃尔特克朗凯特曾说:“凡是固定刊登更正新闻栏的报纸,便是最负责的报纸。”15

  下面让我们以2001年12月13日即笔者第三次访问该报的第二天的报纸为例,看看纽约时报的“更正”究竟包含哪些内容。这一天该报共有9条更正,第一条全文如下:

  “昨天头版一篇关于首宗与9月11日袭击事件有关的罪案诉讼的文章中,部分报纸指已发出去而未得到改正的部分报纸笔者遗漏了一个人的名字,而在23位嫌疑犯名单中将一位男士的名字重复了一次,只是在姓氏拼写上略有不同。raibalshibh这位也门人被有关部门指称为未遂的劫机犯,应当列入这个23人名单中。一位被指控为开设银行帐户参与袭击阴谋的男士名为stafaahdalhai。”16

  其他8条更正的大致内容分别是:昨天一则图片说明地址有错;前天一幅图片用错,应以今天的图片为准;报道残骸辨认时将一位遇难者的姓氏拼写及与一位亲人的关系弄错;昨天一则消息遗漏了公司负责人的姓名,此人与一起案件有关;一则图片说明的陈述有误;4日财经版一则消息事实有误;两位曲棍球运动员在全国的排名不是第一和第二,应是第三和第四;上周五一则影评涉及的电影名称有误。

  在9条更正之后,还有如下字样:

  “本报欢迎各类批评c建议以及对错误的举报。来稿可用电子邮件寄至nytnees或者通过免费电话1888nytnes与本报联系。”

  十一c大受欢迎的讣闻报道

  接着,我和雷恩斯谈起了纽约时报的教育工程,前面已有涉及,这里不再赘述。然后,我们谈到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即纽约时报的“死亡报道”,或曰“讣闻报道”一bituaries。

  这类报道实际上是美国几乎所有报纸的家常菜。在中国,只有那些名人或有一定级别的领导去世,才有可能见诸报端。上世纪80年代光明日报曾作出副高职称以上人员逝世才可见报的规定。即使有资格见报的人,除去那些名人,也按官阶大小给予不同的篇幅,大多数也只是简单的生平介绍,千篇一律,枯燥而单调。而美国却不同,报纸对一个人的过世,不论是名家显贵还是平民百姓,只要他或她的一生有特色c有亮点,都可成为报道的对象。这样算来,每天可见诸报端的人物就很可观了,因此每天耗费一二个版报道已故人物,是很多报纸的通常做法。但当获悉纽约时报有5个讣闻记者时,我还是觉得稀奇。于是我问雷恩斯:“贵报为什么安排这样强大的死亡报道阵容”

  他回答说,死亡报道读者很爱读,平时的工作量也很大,有些报道可立刻见诸报端,有些则需要预先写好放在那里,并不断更新内容,如最近去世的斯特恩美国著名小提琴家,多次来中国,于2001年去世,享年82岁笔者注,我们很快可以推出8个版的报道,就是因为早有准备。他认为,讣闻是十分重要的新闻,很多人的一生是丰富多彩的,但直到去世仍知者甚少,其经历也湮没不彰,这对死者本人和读者来说都是不公平的。读者从这些有趣的人生经历读到的并不仅仅是眼泪,更多的是欢乐,他们为自己身边曾经有过如此动人的生命而感到欣慰。

  后来,在阅读了许多讣闻报道后,我完全赞成雷恩斯的观点。事实上,纽约时报在讣闻报道方面有着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悠久历史,在报道的采编上也做得十分出色。

  理查德f谢泼德在报纸档案paperspapers中说:“讣闻报道是纽约时报最重要的报道内容之一,公众对这类报道有着非同寻常的兴趣。因此编辑们对此高度重视,有时连发行人也会亲自过问。讣闻报道的写作,或长或短,实际上都是对死者生平及形象的描述,它们所组成的版面往往是时报中最引人入胜的。”他接着说:“纽约时报所储备的讣闻报道超过美国任何一家报纸。我在数十年漫长的记者生涯中就曾作过讣闻记者,1986年还当过一年讣闻编辑。总编辑马克斯弗兰克尔xfrankel和执行总编阿瑟盖尔布arthurlb将这一我并不想要的荣耀交给我时解释说,本报需要一位有着良好记忆并在社会新闻组工作过多年的资深记者担任此职。”17

  据他回忆,他当讣闻编辑时,有3位优秀记者负责预写重要人物的讣闻报道即在这些人物的有生之年为其准备后事报道笔者,另有3至4位记者负责日常的讣闻报道。讣闻记者要求很高,必须有开阔的眼界,敏锐的洞察力,善于捕捉细节,且文笔优美。讣闻预写有时会耗费数月时间用于查阅资料和档案。有的人直到自己退休后多年,当年预写的讣闻报道还存储在一版稿库里,未曾派上用场。该报的讣闻预稿库由警卫把守,一般人员不得入内。库内通常存储有近2000人的稿件,其中大多数需经常更新。这些报道的主人公包括国内外的国家元首c重要政治家c工商巨头c文化名人。

  按我们中国人传统的思维模式,你在别人还活着时就写下他们的死亡报道,岂不是诅咒人家吗那是很不道德的。但美国报人的思维恰恰相反,他们认为预写的讣闻看上去总是在祈祷被报道者长寿。谢泼德1981年得知一位名人生病后即预写了他的报道,结果这位名人到1987年才去世。另一位名人病情严重住院开刀时他写了报道,但“幸亏我的预写报道,他多活了好多年”。纽约时报发行人阿瑟海斯苏兹贝格athurhayssulzberr1962年卸任后曾对一位朋友说起早已被预写过讣闻报道的格林鲍姆将军:“我很高兴地告诉你,他正处于最健康状态。预写讣闻对他而言是促使他长寿的最佳途径”18

  纽约时报的讣闻报道也有很多规矩,有的规矩执行时间很长,有的没多久就消失或被修改了。保留下来的规矩包括:不在讣闻报道中提及葬礼的细节,除非死者知名度很高,葬礼细节建议在付费的讣闻广告中刊登;自杀身亡和死于突发事故者一般不在讣闻报道之列他们可以包容在其他突发新闻报道中;预写新闻绝对不得向外界透露由此可见美国人对预写的死亡报道还是有所顾忌的,内部人士未经许可也不得查阅这些报道。罗森塔尔总编有一次半开玩笑地对朋友说:“如果你不可避免地要死去的话,最好死在本报,而且,你应当意识到时间十分重要。我曾劝告我的所有朋友,最好死在星期一至星期五之间,在一天当中的时间越早越好,中午之前最为完美。”19他这番话的意思是便于讣闻及时见报,以便为大众所周知。

  纽约时报最著名的讣闻记者当属罗伯特麦吉托马斯r一bertg,托马斯常用这个署名笔者这样的名字已经耳熟能详。这些作品将生命中哪怕是昙花一现的绚丽火花以天才的笔法摘取给了读者,无意中也为那些寻常或不寻常的生命注入了托马斯的印记。纽约时报这些年来收到无数读者来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