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穿越小说 >走进美国大报最新章节 > 走进美国大报TXT下载
错误举报

正文 第19节

  绘图。说着,还向我出示了一幅彩色人物肖像,看上去像是水彩画,她说这也是在电脑上画的。我问该报有多少美术设计员,芭芭拉说有14或15位。在相邻的摄影部,一位摄影主编在回答我的问题时说,该报的摄影记者大多数用了数码相机,像素为500万,有一些传统相机仍在使用,因为胶片的独特作用暂不可替代。

  访问今日美国前,在同学程晓鸿小姐的引荐下,我与该报经济部的记者詹姆斯考克斯jasx联系上,并约好在采访总编辑后见个面。于是,参观完编辑部,我便向芭芭拉告别,说我还要见一位记者。热心的芭芭拉一直将我领到考克斯跟前。

  考克斯看上去约30来岁后来我知道他今年已42岁,是今日美国国际经济新闻的首席记者,一见我就热情地招呼坐下。他正在写一篇东西,但愿意停下活和我谈话。我从程晓鸿那里知道他曾在中国工作,便先介绍了自己的情况,然后请他谈谈在中国的经历和现在的工作。他说:

  “我现在的工作是报道国际经济新闻,但说是经济新闻,其实包括了各类国际新闻。比如这个星期我就负责写阿富汗方面的新闻,同时也做一些编辑工作。我非常谨慎地为老板指部主任笔者工作。我们很幸运有这样好的工作环境。我为这位老板说着他向不远处一位大胡子男子招了招手,看来那就是他的老板了,他也向我招手笑笑干了很多年,因此我知道他的立场和好恶。最大的报纸应该有最多的版面,所以我们必须写最多的稿件。我们这里鼓励你写各类国际新闻和国际经济新闻稿件,越多越好,只要那些事件对世界有较大影响。你问我为什么坐在财经新闻部因为我现在主要报道经济新闻。除了在香港工作4年及那以前的年月,我大多数时间都为财经部干活。

  “我1986年到今日美国之前在印第安那州一家报纸工作,我太太也在那家报社干。其实我在上高中时就为当地的报纸干活,那时我才十五六岁,如今我已42岁了。我对深圳很熟悉,你们报社的大楼我也见过。我猜你不是深圳人,对吗我说不是。因为据我所知,很多深圳白领都不是本地人。我还记得邓小平关于白猫和黑猫的高论。但我不太确切他第一次去深圳是哪一年我说1979年。谢谢。那座城市真是发展太快了。我几乎走过那里每一寸土地。我大概几十次经过罗湖桥,那里很拥挤,但现在好多了,因为靠近香港一方的口岸重新修建了。我1993年起参与北京记者站的筹备并在那里工作了两年。1995年我就到香港工作,直至1998年。香港的工作和北京的工作是紧密相连的。我最后一次在深圳是2000年。我到过当地的公证处,那个机构正好就在你们报社的楼下。好像一楼还有一个证券交易市场,很多人跑到大屏幕跟前看股票是升还是跌。我告诉他那是我们原先的办公楼,现在的办公楼很高大。”

  在访问美国各报老总时,我常常问的一个问题是记者有无工作定额。我得到的回答全部是“无”。他们认为,记者的工作很复杂,而且富有创造性,难以量化。纽约时报的老总还举例说:“一个跑警察局的记者一天可以写三c五条新闻,而一位跑环保的记者可能三天也写不出一篇稿,你能说后者就懒吗”他们也承认记者有懒惰和勤奋之分,也有高产和低产之别,但认为编辑清楚记者是否卖力气,不卖力气的记者肯定干不长。这次我想从眼前这位资深记者口中听到这方面的情况。他一听就明白我的意思,说:

  “我们记者的任务是发现哪些是读者们需要的或正在寻找的信息。今日美国创刊时,我才21岁。我们报纸不像纽约时报和华尔街日报那样企图成为所谓的档案记录报。我们只是努力获取最重要的新闻。我们倾全部精力c花全部时间,只是为了得到那些能影响人们生活的最重要的新闻。我们还从地方琐事中解脱出来,因为我们不是任何人的家乡报纸。我们不必要告诉读者谁结婚了c谁获得了执业资格或谁开了一家饭馆。我们不必报道任何琐碎杂事。所以我们不惹怒谁,因为所有美国人都不喜欢他们的家乡报纸。但我们没有定额。你问我一年写多少稿子我每年写将近100篇稿件。去年我写了大约90篇,有些年我写超过110篇。我写的很多稿件都是长稿。”

  我知道他说“长稿”时内心是颇为自豪的,因为今日美国是美国唯一提倡短稿的大报,在其他报纸极难见到的数百字短稿,在今日美国的版面上却比比皆是。大图片,短稿件,正是该报的特色之一。在这种政策下,记者发的“长稿”,都是非常重要的重点报道或深度报道。能经常发长稿,可见考克斯出手不凡。

  谈话时,我被考克斯贴在桌板上的几幅中国孩子的照片吸引住了。在我的询问下,竟引出一段有趣的故事。原来,考克斯结婚多年没有生育,自己却非常喜欢孩子。在香港工作的4年间,他竟先后收养了3位中国孤儿,其中两个男孩一个女孩,第一位和第三位是在深圳市社会福利院收养的,第二位是在香港收养的。二楼编辑部的隔板用带细花纹的蓝色布料包装。在考克斯的这面蓝墙上,订着9幅放大的照片,除一幅他太太的照片和一幅风景照以外,其余7幅竟全是这些孩子的。孩子们的照片有单人的,更多的是三人合影,个个喜笑颜开。有一幅单人照片是孩子正坐在一个生日蛋糕前,乐得嘴巴张老大。其中有一张照片是3个孩子身着白色中袖无领t恤的全身照,t恤上印着他们的中文名字,老大是女孩,名叫“明月”,老二是男孩,名叫“博文”,老三是女孩,名叫“小波”,小波看上去有些先天愚型。

  考克斯告诉我,老大和老三都有残疾,3个孩子现在分别为6岁c5岁和4岁,都是被遗弃的孤儿。他说他很喜欢他们,写稿累了看看他们,就觉得很轻松,外出也常常揣着他们的照片。他给每个人都起了英语名字,老二是杰夫,老三是莫莉老大的名字我忘了。老大今年刚上小学,其余两个孩子都上幼儿园。他和深圳社会福利院的一位女士还成了朋友,每次去深圳都尽量抽出时间去看她。他说今后还会带他们回中国看看,让他们知道自己的祖国是什么样子。他还主动说起自己的家庭和婚姻,说他们过得很好,“但是但是”,连说几个“但是”,竟然说不下去,眼里闪出泪光。我不知道在“但是”后面他想说什么,但猜出他有难言之隐,也就没问下去。

  我们交谈时间虽然不长,但这位身着绿色灯芯绒长袖衬衣的记者给我留下很深印象。看得出来,他属于那种充满爱心c有责任感c为人忠厚的男人。我给了他一张名片,希望他再次来深圳时能够重聚。

  第六章斯塔藤岛前进报

  纽约老牌社区报纸

  斯塔藤岛唯我独尊

  斯塔藤岛前进报,刊于1886年,是纽约市斯塔藤岛区的地方报纸,隶属于美国著名报团纽豪斯的前进出版集团,在人口为50万的斯塔藤岛区占据绝对统治地位,是大多数本地居民必读的一份报纸。至2001年3月,日平均发行量为71,000份,星期天发行量为90,000份。

  一c接触,从促销电话开始

  “叮铃铃”我住处的电话铃响。这是2001年4月份的某个傍晚大约6点多钟。我拿起话机,立刻传来一个甜美的女声:“你好,杰弗里,我是斯塔藤岛前进报的莉萨”

  我知道她是在推销报纸。在美国,电话推销叫做telerketg,是一种普遍采用的销售方式。报纸的分类广告上每天都有招聘电话推销员的,要求嗓音动听,说话热情,吐字清晰,有一定文化程度,男女不限,但我接到的电话都是女的打来的,包括这一个。我后来从各报的访问中了解到,电话推销在报纸发行促销上的作用尤其明显,很多地方报纸都不惜花费大量人力进行这类促销活动。打电话的时间一般选在傍晚6时左右,因为这时工薪一族刚刚下班回到家,还没开始吃饭,是个什么事也干不成的间隙,对接电话不会太反感。特别是这时推销者往往会说出一串优惠措施,让你一时找不出拒绝的理由。你决定订阅,当然最好;你若觉得对方的提议还不错,但又不想这样束手就范而有些含糊其辞,那对不起,不出两天你就会开始收到报纸,再过几天,帐单也就跟着上门了。这时,你就稀里糊涂地成为了该报的订户

  但我此刻却感到奇怪。“杰弗里”是我在美国大学校园里使用的英语名字。我的中文名,美国人发音十分困难,于是我以名字里的“进”为音头,请一位美国老师起了这个名字。但在我的住处,特别是与包括电话公司c银行在内的一切外界往来邮件中,我一律用中国名的拼音,与护照上的名字完全一致。在申请电话时用的也是汉语拼音,因此电话黄页上只可见到我的中国名拼音。所以我不知道这位素不相识的莉萨小姐是怎么知道我的外国名字的。

  对于我的疑惑,对方直咯咯笑着,却不回答,然后一口气说出订阅报纸的好处和报社正在开展的优惠措施,语速极快,你根本插不上嘴。她的这个措施也的确很有诱惑力:在订阅的最初3个月,可以收到美国人所说的“库邦”up一n,即购物的优惠券或折扣券。向上门收费的报童交纳一张“库邦”,即可少交一半订费,相当于半价订阅。老订户或3个月以后不再享受这一优惠。3个月以后如不愿续订,可立即终止。

  在这颇具诱惑力的声音和措施的感染下,我有些动心,但还是告诉她,纽约的报纸很多,我正在选择一份最适合自己的报纸,希望给几天考虑时间。其实,我对该报已经很熟悉了。刚到纽约那会儿,为了找房子,我就经常买这报纸,从分类广告上找合适的地点和价格,然后给房东们打电话c看房。我进修的学校之一,就是纽约市立大学的斯塔藤岛学院,而要想在斯塔藤岛上居住,斯塔藤岛前进报是唯一可以获得较多租房资讯的当地报纸。所以当3天后这位小姐再次打来电话时,我二话不说即答应了。这个电话后的第三天,我即开始每天在门前见到这份报纸。又过了几天,竟收到该报发行部经理理查德赛勒诺richardsale一的来信,全文如下:

  亲爱的杰弗里:

  欢迎走进我们斯塔藤岛前进报的每日天地。您做出了一个明智的选择,在连续12个星期的日子里,您每星期只花15美元,即可收到7天的斯塔藤岛前进报。您一下省了18美元。当然,您还得到一个375x7英寸的库邦塑料皮夹。

  既然您已经同意接受我们给予的优惠,您应该在收到这封信之前即已收到我们的报纸。随信奉上免费的库邦夹,里面装有12张属于您的库邦,每张库邦价值15美元。那么请从本周起,在向投递员交纳每周15美元订报款的同时,也给他一张库邦。这些库邦上印有第一周c第二周等字样,希望您按编号顺序给他。

  12个星期之后,您也只需付3美元一星期,那比在街头零售便宜15美元。实际上您得到的何止10倍于此您会从我们的报纸上获得大量其他购物库邦和减价销售广告信息。

  因此,祝贺您做出如此明智的抉择。如有任何问题,请打电话到我们的订户服务中心。电话是:816390。每周一至周五上午9时至下午8时,星期六上午7时至中午12时,星期天上午8时至下午1时30分。

  您忠诚的

  理查德赛勒诺签名

  发行部经理

  斯塔藤岛前进报

  看得出来,这是一封例行公事的来信,不过信中确实附了一叠绿色的类似电影票的库邦,而且每张库邦上面竟然都印有我的名字和住址,比较个性化。

  这就是我与斯塔藤岛前进报的早期接触。但后来当我决定访问该报而与之联系时,一切都很陌生,很不顺利。赛勒诺先生直到和我见面,也记不得他曾给我寄过一封信和12张库邦。显然那都是下面员工代劳的。我在美国访问的第一家报纸,并没有因为我是其订户而享有任何方便,实际上是费了不少周折的,这一点已在绪言中说过,不必再提。

  二c几乎家家必订的报纸

  去年11月,深圳某报一位朋友在电话中向我通报了一个信息,说深圳的南山区正在筹办一个社区报纸,叫做南山日报,已有正式刊号。我一听挺有兴趣,说在深圳可以尝试办一张中国最好的社区报纸。我说这番话的时候,其实心里想着的是斯塔藤岛前进报。这份报纸的优良品质,让我觉得中国这样的社区报纸太少,办得好的更少。

  一段时间下来,我对斯塔藤岛前进报已有很好的印象。该报是一份晚报。美国晚报很多,在所有日报中,晚报长期占据绝对多数。美国最早创办的日报几乎都是晚报。在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间,晚报占全部日报的比例一直在80左右。但后来晚报开始减少,到90年代中期已降至60。2000年,美国晚报占日报总数的487,历史上首次低于半数。有人甚至推断,晚报的消亡是迟早的事。晚报式微的主要原因是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导致工厂向郊区搬迁,另外大多数晚报都是所在城市的第二类报纸,随着报纸垄断的加剧,广告商总是垂青各城市居第一的报纸,晚报日子渐渐难过。再加上美国的晚报从形式到内容都和晨报无异,不像中国的晚报那样有自己特色如大量刊登社会新闻,迎合小市民兴趣等,难以和晨报竞争。但斯塔藤岛前进报是个例外,它在本区是第一位的报纸,在当地无人能与其争锋,更重要的是他办出了一份社区大报品质,能较好地满足当地居民的需要。

  该报平日刊一般对开40至50版,分3至4叠,售价50美分。3叠的内容分别是:a叠12页,是新闻版,包括国内新闻c本岛新闻c社论c邻近市镇新闻c丧事新闻和天气预报等;b叠14页,是副刊,包括娱乐c电视c卡通画等;c叠是体育,14页,包括体育和四五个版的分类广告。该报的星期天刊就厚多了,通常240多页,共10多叠,内容应有尽有,包括平日刊不太关注的国际新闻和经济新闻。

  该报的最大特点,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不求面面俱到,但求服务到位。以平日刊而论,该报40个版已不算少了,但比起近在咫尺的纽约时报c纽约每日新闻等报纸来说还是单薄些。因此该报只在头版覆盖最重要的国际和经济新闻,内页不再设太多版面,而将空间省下来刊登详细的社区新闻c本地资讯和服务性新闻,注重贴近性。以我回国前读到的最后一期该报2002年1月26日,星期六为例,本区新闻就占了5个版,不乏生动有趣的本地新闻;社论版也分为“我们的意见”即社论c“你们的意见”即社外评论,还包括一个“历史上的今天”栏目;丧事新闻的头条是一位91岁的环卫工人去世,上面着重提到他曾获业余拳击冠军;天气版报告了本岛未来5天天气情况c全国天气图c全国70个城市和世界35个城市昨天和今天天气情况c本岛昨日气温用以和今日比较c附近地区天气走势等;副刊报道很多有趣的结婚c订婚消息,还配了图;少年儿童版报道当地孩子的校园活动;分类广告则大量刊登当地招聘c售物c售车c卖房c旧货交易等信息。该报的星期天刊更注重向读者提供各类实用信息。

  再以去年4月29日星期天我订阅的该报为例,其g叠刊出厚达92页的2001年指南。这个指南在头版有一行小字:一切新来者或本地居民都应知道的本岛事宜。指南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我们是谁”,介绍本岛历史资料c人口资料c经济状况c宗教情况c宠物医院c广告商名录等;第二部分是交通情况,包括渡口c桥梁c运输等情况该岛与曼哈顿分别有渡轮c隧道c桥梁相通,这些设施与岛上居民关系密切;第三部分是警务服务,包括警察c医院c消防c社区服务机构等;第三部分是教育和政府,包括大学教育c中小学教育c图书馆及分布图c公墓及分布图c政府部门以及从总统到地方议员c州长c市长c区长等各级官员的照片c办公地址c电话c邮编等信息。报纸上这样一份厚厚的指南,对于我这样一个新来者说,是绝好的帮手,对当地居民来说也是值得保留的宝贵资料。

  让家庭主妇高兴的是,该报还附送大量超市c酒店c快餐c商场等零售企业的插页式促销广告,里面降价或优惠信息比比皆是,还有美国人特别喜爱的库邦。我到商店购物时,总是见很多顾客手里拿着从报上剪下来的库邦,或手中拿着报纸广告按图索骥地去货架上寻找降价物品。很多美国人是不看到报纸不上街。只有从报纸上获得有用信息或进行了一番货比三家后,才开车去购物。仍以4月29日这一天的报纸为例,该星期天刊夹有tart,jennifer,theark等20多家大型连锁超市或商场的广告插页约350页,广告大都标有价格,很吸引人,这些商场分布在本岛各处,开车过去并不太远。

  读者从该报可以获得大量其他报纸所不能提供的信息,难怪该报在岛上的订户数量庞大而稳定。斯塔藤岛大约50万人口,其中成人30多万,该报的发行量为平日刊7万份c星期天刊9万份,有82的成人阅读该报,90的家庭订阅该报。该报的广告量也很大。从这个意义上说,这家社区报纸办得相当成功。

  三c七百报童大军

  6月11日下午3时,我开车来到该报,采访发行部经理赛勒诺。和他通了多次电话和eil,这次还是第一次见面。这是一位和蔼可亲的高个男子,从其花白的头发看年纪应在50岁以上。

  对美国报纸的发行情况,过去只略有耳闻,这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