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节
程如同玩游戏一般,能否按最理想的价格订到较好的酒店,需要一定的估算能力,而在15分钟的等待消息的过程中,总是伴随着一些悬念。最重要的是,我用这种方式订到了不少好的酒店,频频尝到甜头。此次由东向西c再向北c再向东c然后向南的一大圈旅途,我全部从网上预定酒店,且运气出奇的好,大多数酒店不仅按照我开的低价成交,而且高于我提议的酒店级别。例如去芝加哥中途拟停靠美国历史较久的工业重镇克里夫兰市,为节省成本,我以网上出示的平均价的半价订克里夫兰市区的一星级酒店,出价40美元,试试而已。没想到,15分钟后接到来函称:
“祝贺您晓进辜,您得到了克里夫兰市一家酒店的一间客房,且按您出的40美元价格成交。不仅如此,我们找到了一家愿意接受您价格的二星级酒店,也即我们按您的出价给了您更高标准的客房。下面是该酒店的地址c方位及您的收据,请查收。请注意将此页打印出来并将其随身携带在酒店登记时出示。”
此函后面附的是酒店地址c电话c入住和离开时间c登记名称c确认号码c实收价格c佣金c总价c信用卡最后4位数密码等信息以及一大段关于该酒店的介绍文字。读到这里,我不禁喜出望外。后来我还在芝加哥c底特律等地以低廉价格订到希尔顿c喜来登等高档酒店,所以说此行运气不错。
大部分酒店订好后,还需确定具体的行车路线。aaa标示的只是粗略的旅行线路,这路线不可能涵盖后来确定的具体酒店位置。不过不用急,美国发达的资讯轻易就解决了问题仍向互联网求助。在美国,通过雅虎等网站上的驾车站点,只要输入任何两地的地址和邮政编码,网上便会出现由a地至b地详细路线,包括所有途经的公路c各公路的转折c各段公路上的里程c总共行驶时间及起始地的地图。这种两地交通信息,可以长达数千英里,也可以在一个城市一个区甚至邻里之间。这种点对点的联系是无穷多的,真难以想象美国这样的基础信息库是多么庞大不管怎么说,将这些信息打印下来放在车上,出门完全不用担心找不到地方。我南行数千公里,几乎不用问路就能在完全陌生的城市找到预定的酒店或报社,靠的就是这网络资讯。
8月10日是星期五,我一早即驱车出行。尽管直到这时底特律的报纸还没有任何回音,但我不能因此而耽误与其他各报约定的采访,照样如期启程。去芝加哥的路线比较简单,沿78号高速公路出斯塔藤岛进入95号州际高速公路往北,再经过280号高速公路往西,就进入漫长的80号州际高速公路了。芝加哥及中途停靠站克里夫兰都在这条路上。在这条路上的大部分时间,我都按高于限速5英里的速度锁定在“巡航”位置,然后在宽阔的高速公路上信马由缰,快速驰骋,连油门也不用踩。
我经过新泽西州,再横穿宾州的山区,进入俄亥俄州,700公里的路程下午5时前就完成了。住的酒店也是一个连锁店,名叫“书本伍德家庭式庄园”h一steadvilbeach一一d。这家酒店环境和条件非常好,院内开满了鲜花,楼房的窗口也装点着红花绿叶。屋内设施齐全,除彩电c冰箱c空调c微波炉以外,还有一套可烧饭炒菜的宽大煤气炉具,另配有全套餐具c调味品和一个餐桌。这样,只要开车去附近超市买点东西,就完全可以自己动手做饭了。在台灯和电话上各有一个上网插口,我将手提电脑接上,就可以继续与各报社联系。这样的酒店连佣金加税不到60元,很值。
剩下到芝加哥的路途不到一半,所以第二天上午走马观花地游览了一下市容。克里夫兰市位于俄亥俄州境内美加五大湖之一的伊利湖畔,是建市于1796年的美国北部老城,也是美国最早开通地铁的工业城市之一。就我个人兴趣而言,克里夫兰交响乐团是美国五大交响乐团之一,水平堪称世界一流。就青少年的兴趣而言,这里有世界最高的过山车,坐一次需要相当大的胆量。我上了号称世界25座最高楼之一的56层高的“公众广场”,看了看市容和近处的伊利湖。
午饭后继续西行。这一段路沿途都是玉米c大豆等庄稼,没有什么变化,是我在美国长途旅行见到的最枯燥的景色。穿过印第安那州,进入伊利诺伊州,于8月11日下午7时到达美国北部最大城市芝加哥,行程约600公里。到达芝加哥时已是傍晚,西下的夕阳将市区高楼大厦染得金璧辉煌,为已有的大都市气派增添几许神秘色彩。但这夕阳却刺得我眼睛都睁不开,在一段长达10多英里的高速公路上几乎无法看清马路标志,戴上墨镜也无济于事,而这时我恰恰最需要根据路标决定何时出高速公路。挣扎了一阵,总算平安来到靠近俄亥俄国际机场的“双树酒店”d一ubletreeh一tel。根据aaa旅行手册,俄亥俄机场是世界最繁忙的国际机场,平均每天接送旅客18万人次,起落2,500架飞机,繁忙时刻每分钟起落6架飞机。“双树酒店”也是一家连锁店,规格是三星级,比我出价预订的一星级酒店高了两级,相当于中国的四星级酒店。根据pricele网站的介绍,其所谓一星级酒店,是“设施齐全而不奢侈”的酒店,比那些汽车旅馆虽然很多条件也不错要高一个级别,可见较高。这个酒店附近还有很多大酒店,虽在郊区,但高楼林立,车来车往很热闹。
二c密歇根大街两对头
从aaa的资料上看,芝加哥市区人口278万。美国所谓市区人口,其实是个很狭窄的概念,主要指市中心区域的人口,相当于北京市的二环路以内。前述奥兰多c圣彼得堡的人口也是如此。若按中国城市人口统计口径,芝加哥的人数是绝对不止278万的。我数了一下,该市附近的机场就有9个。
芝加哥市位于美加五大湖之一的密歇根湖畔,曾经是美国第二大城市,现规模小于洛杉矶,仅次于纽约c洛杉矶而退居第三,但仍是美国内地最主要的工业c商业c金融和文化中心,尤以钢铁c电子设备c乐器等制造业和印刷业最为发达。另有芝加哥大学c西北大学c伊利诺伊理工学院等全国一流高等学府。该市有很多全美第一或最值得骄傲的记录,如1886年5月1日,芝加哥曾爆发20万工人大罢工,要求实行8小时工作制,国际劳动节即由此而来;1942年芝加哥大学一群物理学家在著名科学家恩赖克弗米enrifer的带领下,成功进行了一系列核反应试验,其突破性的成果导致原子弹的诞生,进而迫使日本于1945年投降;1955年,后来驰名世界的美国快餐麦当劳在此诞生,导致快餐业的一次革命;这里还有世界最高银行大楼“全国第一银行”大厦,有110层高1353英尺的美国最高楼西尔斯大厦总部设在芝加哥的西尔斯也是美国著名的全国大型连锁零售企业,911袭击事件的当天,该大厦员工全部撤离,因为有传言称恐怖分子下一个目标就是这座全国最高楼,有100层高1127英尺的美国第二高楼约翰汉考克大厦,等等。
当晚住下无话。第二天是星期天,我来到市中心的密歇根湖畔。直到这时,我才体会到美国“五大湖”之大。密歇根湖看上去就是大海,一望无际,辽阔无垠。与海的区别一是没有浪,二是颜色不像海水那么深,而更接近蓝天的色彩,因而极目远眺才真正体会到什么是“海天一色”。芝加哥城完全依湖而建,沿湖形成一条由马路c绿化带和风景名胜组成的观光带,相信至少有数十公里长。我站在风景如画的“大公园”grantpark风景区,由此向东可欣赏密歇根湖及湖上无数白色游艇,往西则领略到高楼鳞次栉比的大都市风采,两边的距离都很近。相对纽约而言,芝加哥愈显整洁c漂亮。
从大公园步行不到10分钟,就来到芝加哥最繁华的马路密歇根大道。这条大道并不宽,两边高楼大厦摩肩接踵,此起彼伏,使路上行人感到压抑。但人们想不到1871年一把“芝加哥大火”曾将包括密歇根大道在内的数条大街上的几乎所有建筑化为灰烬,密歇根大道幸存的只有一个教堂和一个老水厂。现在的大道下面还有多条马路纵向穿过,所以密歇根大道在很多地段给人以高架路的感觉。芝加哥最大的两家报纸及全国目前排行第二的报业集团就座落在这条大道的中心地段,可谓芝加哥城中心的中心。
芝加哥市有若干家日报,但最大并在全国享有盛名的报纸只有两家:一是发行量全国排行第七的芝加哥论坛报,在密歇根大道的东侧;二是发行量全国排行第十三的芝加哥太阳时报,在大道的西侧紧挨密歇根大道的一条马路上正门虽然开在这条马路上,但大楼上es的大字却写在大楼一侧面向密歇根大道的方向,使进出芝加哥论坛报的人很容易看到。两家报纸分属两家著名报业集团,竞争激烈,办公大楼相距不到200米远,是真正的冤家对头。在他们之外还有一家重要日报叫做每日先驱报dailyherald,发行量在该市排行第三。
我“踏勘”了两家报社,核对了它们在地图上的位置,为明后天的采访做好准备。这两家报社离我住处大约20公里远。此次我在芝加哥计划住5天,采访4家单位,它们是:芝加哥太阳时报,芝加哥论坛报,论坛公司,西北大学媒体管理中心。时间分别约定为13c14和15日。
三c布莱克的美国旗舰
2001年8月13日下午2时45分,我如约来到位于瓦伯西大道北401号的芝加哥太阳时报大楼,开始对霍林格国际公司h一llrteati一nalc旗下最大的美国报纸进行访问。
芝加哥太阳时报的老板就是大名鼎鼎的康拉德莱克nradbck,国际报界的一个传奇人物。布莱克1944年出生于加拿大一个富裕家庭,父亲曾任国内最大啤酒公司的总裁。布莱克大学期间主修新闻和历史,据传曾于22岁那年从新闻系一位同学手中以一加币的价格买下一份小报,自己负责编辑c排版c发行c销售等一切办报业务,开始了自己第一次办报经历。后来他还写了很多文章,包括出版一部人物传记和自己的传记,同时对收购报纸产生极大兴趣,与别人合伙成立了一个报业公司,到1976年拥有的报纸总量已达18家。不过,尽管他父亲很有钱,他自己并不具备购买多家报纸的实力。他的伎俩是:收购报纸前先让对方同意预付一半费用,其余一半费用以后再付;而这预付的一半也不是布莱克及其合伙人自己的钱,而是银行的贷款。报纸到手后,他们就千方百计压缩成本和裁减人员,从中牟利。这样“东方不亮西方亮”,多数报纸总有钱赚。有的报纸遇到好价钱,就及时出手,换取更多的利润。所以说,布莱克与其说是办报纸,不如说是以资本经营的方式在做报纸交易。就靠这种出色的经营策略,他在40岁以前已经拥有一亿美元的资产。
布莱克引起世界注意的第一个举动,是于1985年以6700万加币购买了英国每日电讯报thedailytelegraph51的股权,居绝对控股地位。1987年布莱克正式就任该报董事长。每日电讯报是英国老牌报纸,发行量曾居英国高尚日报之首,但70年代以来经济不景,到1985年亏损近900万英镑。该报经布莱克经营后,短短两年就扭亏为盈,1989年盈利4150万英镑。有报道说,布莱克对这笔交易大为满意,称其为“一生中只能有一次的交易”。还有评论家们说他是“用有史以来最小的钩,钓到有史以来最大的鱼。”传媒巨子默多克曾表示,每日电讯报如果出售,值10亿英镑。
这次巨大成功,为布莱克积累了收购和经营著名报纸的经验和资本。1989年,布莱克的霍林格国际公司以1750万美元竞购成功,买下了中东最大报纸c以色列耶路撒冷邮报80的股权。1991年,布莱克又以16亿澳元的价格收购澳大利亚费尔法克斯报业集团。就在酝酿购买耶路撒冷邮报thejerale一st期间,布莱克同时插手其垂涎已久的美国市场,注册成立美国出版集团前几年改名为霍林格国际公司,大量收购美国报纸。到1995年,美国出版集团已拥有105份美国日报,数量居美国报业集团前茅。不过,这些报纸绝大多数是发行量在4,000份至25,000份的小型地方日报,唯有芝加哥太阳时报2001年平均发行量达到48万多份,居全国报纸发行量第十三位。
在本国加拿大,布莱克也摆出一副咄咄逼人的姿态,蚕食报业资源。本来,加拿大的三大报业集团中,霍林格国际公司居第三位,龙头老大是索瑟姆公司uthanail在内的9家日报和一批周报。霍林格国际公司在90年代初时只拥有14家日报,发行总量居第三。但1996年5月霍林格公司收购索瑟姆公司41的股份,此后又大肆兼并其他报纸,至1998年已拥有27家日报和大量周报,并控制了索瑟姆公司58的股份,因而实际拥有了全国105份日报中的59份,一跃成为加拿大报业老大。
迄今,布莱克仍对买卖报纸的游戏乐此不疲。他领导的霍林格公司经多年的收购积累,一度拥有或合股经营世界范围的日报总数超过500家。1999年,集团在加拿大购入45家日报c180家周报和106家杂志,花费3亿多美元,但同年又以46亿美元的价格卖掉45家美国社区报纸。据美联社去年8月1日报道,霍林格公司于2000年以227亿美元价格又将其在加拿大的大多数报纸出售,其中18亿美元的报纸卖给了加拿大最大的媒体集团西部环球传播公司unitygr一up的大部分报纸以215亿美元价格出售给4家买主,这些报纸包括11份日报c3份周报和31份免费发行的周报。尽管如此,至笔者访问时为止,布莱克拥有的日报总数仍有约200家,其中英国每日电讯报c芝加哥太阳时报和耶路撒冷邮报是其三大旗舰。
但英国每日电讯报近年的发行量有下降趋势,去年的平均发行量为958万份,较上年减少7万份,较5年前少了20多万份,但仍是英国高尚报纸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仅次于太阳报和镜报两家小报。布莱克在美国的最大报纸芝加哥太阳时报的发行量近年却小幅上涨,去年的平均发行量超过48万份,较上年增长9,008份。这家报纸其实是一份4开报纸,只不过内容和风格较为正统,与太阳报等不属同类报纸。
芝加哥太阳时报的头版版式,与我所见到过的大部分美国4开报纸有所不同。大多数美国4开报纸和英国的太阳报类似,都是一幅大图片,若干大标题,头版基本不登正文或只有一篇正文的一个开头。芝加哥太阳时报的头版图片不像其他4开报纸那样大,而腾出位置刊发两至三条新闻。该报平日刊大约130页,售价35美分。我访问该报的当天,该报共128页,按次序分别为要闻c新闻特写c本市新闻c国内新闻c国际新闻c天气预报c评论c艺术与休闲c经济c讣闻c分类广告c体育c汽车时代等。这些内容的页码都是连续的,因而没有明显的板块区分。
该报星期天刊的份量较平日刊多一倍。以我访问前一天8月12日,星期天的报纸为例,共240页,其中40页为对开报纸,售价150元,共分4叠:a叠为新闻板块,包括要闻c本市新闻c国内新闻c国际新闻周回顾c评论c经济c天气预报c理财c证券行情c体育c汽车时代c讣闻等,共140页;b叠为“星期天卡通”,是对开6页的彩色卡通画;c叠为“家庭生活”,内含10个版的房地产广告,也是对开,共16页;d叠为“精品柜”,包括音乐c电影c时尚c书评等内容,对开18页;e叠为一周电视杂志,16开60页。
据该报老总后来介绍,经权威咨询机构统计,该报平均每天拥有读者170万,相当于每份报纸3~4人阅读。这个读者量居芝加哥市之首,局全国第四。
四c编前会后访老总
该报编辑部在4楼,接待我的是行政助理瑞琪小姐可惜忘了她的全名。她简单介绍了一下报纸情况后,就领我到一个会议室,参加将于3时举行的编前会。这时离会议还有近10分钟,会议室没人。我便走出会议室与编辑部大厅紧靠会议室的一位记者聊了几句。这位记者正在一个外壳为透明有机玻璃的新型电脑上写稿,但看上去很乐意与我说话。原来这位小伙子去年曾访问过中国,他说回来后写了很多有关中国的稿件,但他没有去过深圳。我告诉他我服务的报社,并给了他一个网址让他试试。他兴致勃勃地在电脑上查到了深圳特区报业集团的主页,并进入集团所属的英文深圳日报shenzhendaily的网页,仔细阅读起来。我回头见会议室人已陆续到齐,便中断和他的谈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祝贺您晓进辜,您得到了克里夫兰市一家酒店的一间客房,且按您出的40美元价格成交。不仅如此,我们找到了一家愿意接受您价格的二星级酒店,也即我们按您的出价给了您更高标准的客房。下面是该酒店的地址c方位及您的收据,请查收。请注意将此页打印出来并将其随身携带在酒店登记时出示。”
此函后面附的是酒店地址c电话c入住和离开时间c登记名称c确认号码c实收价格c佣金c总价c信用卡最后4位数密码等信息以及一大段关于该酒店的介绍文字。读到这里,我不禁喜出望外。后来我还在芝加哥c底特律等地以低廉价格订到希尔顿c喜来登等高档酒店,所以说此行运气不错。
大部分酒店订好后,还需确定具体的行车路线。aaa标示的只是粗略的旅行线路,这路线不可能涵盖后来确定的具体酒店位置。不过不用急,美国发达的资讯轻易就解决了问题仍向互联网求助。在美国,通过雅虎等网站上的驾车站点,只要输入任何两地的地址和邮政编码,网上便会出现由a地至b地详细路线,包括所有途经的公路c各公路的转折c各段公路上的里程c总共行驶时间及起始地的地图。这种两地交通信息,可以长达数千英里,也可以在一个城市一个区甚至邻里之间。这种点对点的联系是无穷多的,真难以想象美国这样的基础信息库是多么庞大不管怎么说,将这些信息打印下来放在车上,出门完全不用担心找不到地方。我南行数千公里,几乎不用问路就能在完全陌生的城市找到预定的酒店或报社,靠的就是这网络资讯。
8月10日是星期五,我一早即驱车出行。尽管直到这时底特律的报纸还没有任何回音,但我不能因此而耽误与其他各报约定的采访,照样如期启程。去芝加哥的路线比较简单,沿78号高速公路出斯塔藤岛进入95号州际高速公路往北,再经过280号高速公路往西,就进入漫长的80号州际高速公路了。芝加哥及中途停靠站克里夫兰都在这条路上。在这条路上的大部分时间,我都按高于限速5英里的速度锁定在“巡航”位置,然后在宽阔的高速公路上信马由缰,快速驰骋,连油门也不用踩。
我经过新泽西州,再横穿宾州的山区,进入俄亥俄州,700公里的路程下午5时前就完成了。住的酒店也是一个连锁店,名叫“书本伍德家庭式庄园”h一steadvilbeach一一d。这家酒店环境和条件非常好,院内开满了鲜花,楼房的窗口也装点着红花绿叶。屋内设施齐全,除彩电c冰箱c空调c微波炉以外,还有一套可烧饭炒菜的宽大煤气炉具,另配有全套餐具c调味品和一个餐桌。这样,只要开车去附近超市买点东西,就完全可以自己动手做饭了。在台灯和电话上各有一个上网插口,我将手提电脑接上,就可以继续与各报社联系。这样的酒店连佣金加税不到60元,很值。
剩下到芝加哥的路途不到一半,所以第二天上午走马观花地游览了一下市容。克里夫兰市位于俄亥俄州境内美加五大湖之一的伊利湖畔,是建市于1796年的美国北部老城,也是美国最早开通地铁的工业城市之一。就我个人兴趣而言,克里夫兰交响乐团是美国五大交响乐团之一,水平堪称世界一流。就青少年的兴趣而言,这里有世界最高的过山车,坐一次需要相当大的胆量。我上了号称世界25座最高楼之一的56层高的“公众广场”,看了看市容和近处的伊利湖。
午饭后继续西行。这一段路沿途都是玉米c大豆等庄稼,没有什么变化,是我在美国长途旅行见到的最枯燥的景色。穿过印第安那州,进入伊利诺伊州,于8月11日下午7时到达美国北部最大城市芝加哥,行程约600公里。到达芝加哥时已是傍晚,西下的夕阳将市区高楼大厦染得金璧辉煌,为已有的大都市气派增添几许神秘色彩。但这夕阳却刺得我眼睛都睁不开,在一段长达10多英里的高速公路上几乎无法看清马路标志,戴上墨镜也无济于事,而这时我恰恰最需要根据路标决定何时出高速公路。挣扎了一阵,总算平安来到靠近俄亥俄国际机场的“双树酒店”d一ubletreeh一tel。根据aaa旅行手册,俄亥俄机场是世界最繁忙的国际机场,平均每天接送旅客18万人次,起落2,500架飞机,繁忙时刻每分钟起落6架飞机。“双树酒店”也是一家连锁店,规格是三星级,比我出价预订的一星级酒店高了两级,相当于中国的四星级酒店。根据pricele网站的介绍,其所谓一星级酒店,是“设施齐全而不奢侈”的酒店,比那些汽车旅馆虽然很多条件也不错要高一个级别,可见较高。这个酒店附近还有很多大酒店,虽在郊区,但高楼林立,车来车往很热闹。
二c密歇根大街两对头
从aaa的资料上看,芝加哥市区人口278万。美国所谓市区人口,其实是个很狭窄的概念,主要指市中心区域的人口,相当于北京市的二环路以内。前述奥兰多c圣彼得堡的人口也是如此。若按中国城市人口统计口径,芝加哥的人数是绝对不止278万的。我数了一下,该市附近的机场就有9个。
芝加哥市位于美加五大湖之一的密歇根湖畔,曾经是美国第二大城市,现规模小于洛杉矶,仅次于纽约c洛杉矶而退居第三,但仍是美国内地最主要的工业c商业c金融和文化中心,尤以钢铁c电子设备c乐器等制造业和印刷业最为发达。另有芝加哥大学c西北大学c伊利诺伊理工学院等全国一流高等学府。该市有很多全美第一或最值得骄傲的记录,如1886年5月1日,芝加哥曾爆发20万工人大罢工,要求实行8小时工作制,国际劳动节即由此而来;1942年芝加哥大学一群物理学家在著名科学家恩赖克弗米enrifer的带领下,成功进行了一系列核反应试验,其突破性的成果导致原子弹的诞生,进而迫使日本于1945年投降;1955年,后来驰名世界的美国快餐麦当劳在此诞生,导致快餐业的一次革命;这里还有世界最高银行大楼“全国第一银行”大厦,有110层高1353英尺的美国最高楼西尔斯大厦总部设在芝加哥的西尔斯也是美国著名的全国大型连锁零售企业,911袭击事件的当天,该大厦员工全部撤离,因为有传言称恐怖分子下一个目标就是这座全国最高楼,有100层高1127英尺的美国第二高楼约翰汉考克大厦,等等。
当晚住下无话。第二天是星期天,我来到市中心的密歇根湖畔。直到这时,我才体会到美国“五大湖”之大。密歇根湖看上去就是大海,一望无际,辽阔无垠。与海的区别一是没有浪,二是颜色不像海水那么深,而更接近蓝天的色彩,因而极目远眺才真正体会到什么是“海天一色”。芝加哥城完全依湖而建,沿湖形成一条由马路c绿化带和风景名胜组成的观光带,相信至少有数十公里长。我站在风景如画的“大公园”grantpark风景区,由此向东可欣赏密歇根湖及湖上无数白色游艇,往西则领略到高楼鳞次栉比的大都市风采,两边的距离都很近。相对纽约而言,芝加哥愈显整洁c漂亮。
从大公园步行不到10分钟,就来到芝加哥最繁华的马路密歇根大道。这条大道并不宽,两边高楼大厦摩肩接踵,此起彼伏,使路上行人感到压抑。但人们想不到1871年一把“芝加哥大火”曾将包括密歇根大道在内的数条大街上的几乎所有建筑化为灰烬,密歇根大道幸存的只有一个教堂和一个老水厂。现在的大道下面还有多条马路纵向穿过,所以密歇根大道在很多地段给人以高架路的感觉。芝加哥最大的两家报纸及全国目前排行第二的报业集团就座落在这条大道的中心地段,可谓芝加哥城中心的中心。
芝加哥市有若干家日报,但最大并在全国享有盛名的报纸只有两家:一是发行量全国排行第七的芝加哥论坛报,在密歇根大道的东侧;二是发行量全国排行第十三的芝加哥太阳时报,在大道的西侧紧挨密歇根大道的一条马路上正门虽然开在这条马路上,但大楼上es的大字却写在大楼一侧面向密歇根大道的方向,使进出芝加哥论坛报的人很容易看到。两家报纸分属两家著名报业集团,竞争激烈,办公大楼相距不到200米远,是真正的冤家对头。在他们之外还有一家重要日报叫做每日先驱报dailyherald,发行量在该市排行第三。
我“踏勘”了两家报社,核对了它们在地图上的位置,为明后天的采访做好准备。这两家报社离我住处大约20公里远。此次我在芝加哥计划住5天,采访4家单位,它们是:芝加哥太阳时报,芝加哥论坛报,论坛公司,西北大学媒体管理中心。时间分别约定为13c14和15日。
三c布莱克的美国旗舰
2001年8月13日下午2时45分,我如约来到位于瓦伯西大道北401号的芝加哥太阳时报大楼,开始对霍林格国际公司h一llrteati一nalc旗下最大的美国报纸进行访问。
芝加哥太阳时报的老板就是大名鼎鼎的康拉德莱克nradbck,国际报界的一个传奇人物。布莱克1944年出生于加拿大一个富裕家庭,父亲曾任国内最大啤酒公司的总裁。布莱克大学期间主修新闻和历史,据传曾于22岁那年从新闻系一位同学手中以一加币的价格买下一份小报,自己负责编辑c排版c发行c销售等一切办报业务,开始了自己第一次办报经历。后来他还写了很多文章,包括出版一部人物传记和自己的传记,同时对收购报纸产生极大兴趣,与别人合伙成立了一个报业公司,到1976年拥有的报纸总量已达18家。不过,尽管他父亲很有钱,他自己并不具备购买多家报纸的实力。他的伎俩是:收购报纸前先让对方同意预付一半费用,其余一半费用以后再付;而这预付的一半也不是布莱克及其合伙人自己的钱,而是银行的贷款。报纸到手后,他们就千方百计压缩成本和裁减人员,从中牟利。这样“东方不亮西方亮”,多数报纸总有钱赚。有的报纸遇到好价钱,就及时出手,换取更多的利润。所以说,布莱克与其说是办报纸,不如说是以资本经营的方式在做报纸交易。就靠这种出色的经营策略,他在40岁以前已经拥有一亿美元的资产。
布莱克引起世界注意的第一个举动,是于1985年以6700万加币购买了英国每日电讯报thedailytelegraph51的股权,居绝对控股地位。1987年布莱克正式就任该报董事长。每日电讯报是英国老牌报纸,发行量曾居英国高尚日报之首,但70年代以来经济不景,到1985年亏损近900万英镑。该报经布莱克经营后,短短两年就扭亏为盈,1989年盈利4150万英镑。有报道说,布莱克对这笔交易大为满意,称其为“一生中只能有一次的交易”。还有评论家们说他是“用有史以来最小的钩,钓到有史以来最大的鱼。”传媒巨子默多克曾表示,每日电讯报如果出售,值10亿英镑。
这次巨大成功,为布莱克积累了收购和经营著名报纸的经验和资本。1989年,布莱克的霍林格国际公司以1750万美元竞购成功,买下了中东最大报纸c以色列耶路撒冷邮报80的股权。1991年,布莱克又以16亿澳元的价格收购澳大利亚费尔法克斯报业集团。就在酝酿购买耶路撒冷邮报thejerale一st期间,布莱克同时插手其垂涎已久的美国市场,注册成立美国出版集团前几年改名为霍林格国际公司,大量收购美国报纸。到1995年,美国出版集团已拥有105份美国日报,数量居美国报业集团前茅。不过,这些报纸绝大多数是发行量在4,000份至25,000份的小型地方日报,唯有芝加哥太阳时报2001年平均发行量达到48万多份,居全国报纸发行量第十三位。
在本国加拿大,布莱克也摆出一副咄咄逼人的姿态,蚕食报业资源。本来,加拿大的三大报业集团中,霍林格国际公司居第三位,龙头老大是索瑟姆公司uthanail在内的9家日报和一批周报。霍林格国际公司在90年代初时只拥有14家日报,发行总量居第三。但1996年5月霍林格公司收购索瑟姆公司41的股份,此后又大肆兼并其他报纸,至1998年已拥有27家日报和大量周报,并控制了索瑟姆公司58的股份,因而实际拥有了全国105份日报中的59份,一跃成为加拿大报业老大。
迄今,布莱克仍对买卖报纸的游戏乐此不疲。他领导的霍林格公司经多年的收购积累,一度拥有或合股经营世界范围的日报总数超过500家。1999年,集团在加拿大购入45家日报c180家周报和106家杂志,花费3亿多美元,但同年又以46亿美元的价格卖掉45家美国社区报纸。据美联社去年8月1日报道,霍林格公司于2000年以227亿美元价格又将其在加拿大的大多数报纸出售,其中18亿美元的报纸卖给了加拿大最大的媒体集团西部环球传播公司unitygr一up的大部分报纸以215亿美元价格出售给4家买主,这些报纸包括11份日报c3份周报和31份免费发行的周报。尽管如此,至笔者访问时为止,布莱克拥有的日报总数仍有约200家,其中英国每日电讯报c芝加哥太阳时报和耶路撒冷邮报是其三大旗舰。
但英国每日电讯报近年的发行量有下降趋势,去年的平均发行量为958万份,较上年减少7万份,较5年前少了20多万份,但仍是英国高尚报纸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仅次于太阳报和镜报两家小报。布莱克在美国的最大报纸芝加哥太阳时报的发行量近年却小幅上涨,去年的平均发行量超过48万份,较上年增长9,008份。这家报纸其实是一份4开报纸,只不过内容和风格较为正统,与太阳报等不属同类报纸。
芝加哥太阳时报的头版版式,与我所见到过的大部分美国4开报纸有所不同。大多数美国4开报纸和英国的太阳报类似,都是一幅大图片,若干大标题,头版基本不登正文或只有一篇正文的一个开头。芝加哥太阳时报的头版图片不像其他4开报纸那样大,而腾出位置刊发两至三条新闻。该报平日刊大约130页,售价35美分。我访问该报的当天,该报共128页,按次序分别为要闻c新闻特写c本市新闻c国内新闻c国际新闻c天气预报c评论c艺术与休闲c经济c讣闻c分类广告c体育c汽车时代等。这些内容的页码都是连续的,因而没有明显的板块区分。
该报星期天刊的份量较平日刊多一倍。以我访问前一天8月12日,星期天的报纸为例,共240页,其中40页为对开报纸,售价150元,共分4叠:a叠为新闻板块,包括要闻c本市新闻c国内新闻c国际新闻周回顾c评论c经济c天气预报c理财c证券行情c体育c汽车时代c讣闻等,共140页;b叠为“星期天卡通”,是对开6页的彩色卡通画;c叠为“家庭生活”,内含10个版的房地产广告,也是对开,共16页;d叠为“精品柜”,包括音乐c电影c时尚c书评等内容,对开18页;e叠为一周电视杂志,16开60页。
据该报老总后来介绍,经权威咨询机构统计,该报平均每天拥有读者170万,相当于每份报纸3~4人阅读。这个读者量居芝加哥市之首,局全国第四。
四c编前会后访老总
该报编辑部在4楼,接待我的是行政助理瑞琪小姐可惜忘了她的全名。她简单介绍了一下报纸情况后,就领我到一个会议室,参加将于3时举行的编前会。这时离会议还有近10分钟,会议室没人。我便走出会议室与编辑部大厅紧靠会议室的一位记者聊了几句。这位记者正在一个外壳为透明有机玻璃的新型电脑上写稿,但看上去很乐意与我说话。原来这位小伙子去年曾访问过中国,他说回来后写了很多有关中国的稿件,但他没有去过深圳。我告诉他我服务的报社,并给了他一个网址让他试试。他兴致勃勃地在电脑上查到了深圳特区报业集团的主页,并进入集团所属的英文深圳日报shenzhendaily的网页,仔细阅读起来。我回头见会议室人已陆续到齐,便中断和他的谈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