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8节
德抓紧时间一人靠在睡榻上休息。
这时,孙乾偷偷地进房来,对刘玄德耳语道:“主公,我反复思量,总觉得让徐庶去许都将对我们大为不利。我们特意把这样的奇才送到曹操那儿,实在是极大的不智。所以我们一定要设法把他留下来,不知主公以为如何。还是趁他尚未动身之前,赶快施计挽留吧。”
刘玄德听了默然不语。
孙乾又加重语气说道:“不仅如此,徐庶对我军的兵力c内部情况等都了如指掌。”
“”
“于今之计,若想转祸为福,只有首先设法把徐庶留在这儿,然后不断加强我们的防备力量,曹操见徐庶归来无望,必须会杀害他的母亲。这时,对徐庶而言,曹操就成了杀他母亲的仇人。他一定会更加仇恨曹操,下定决心协助主公打败曹操。”
“住口”
刘玄德正气凛然地说出了自己的肺腑之言:“不行,我决不做这样的不仁不义的事情。你也不妨想一想,让其母被杀,自己又自私地利用她的儿子,这是为君之道吗即使我刘玄德为放走徐庶而招来灭亡之祸,也断然不做如此不义之事。”
刘玄德穿好衣服,早早地走出居所,对侍臣命令道:“备马”
此时,小鸟正在早晨的晴空里叽叽喳喳地鸣叫着,但是刘玄德的脸色却不像今晨的晴空那样灿烂。
关羽c张飞也跟随刘玄德一起骑马来到城外,准备在这儿为徐庶送行。众人都被他的孝母之情所感动,同时也为他能享受如此荣耀而羡慕不已。
来到郊外的长亭后,徐庶实在过意不去,一再婉谢道:“请送到这儿为止吧。”
“不如在这儿吃了饭再走。”
长亭内,又举起了饯别的酒杯。
刘玄德深情地反复说道:“与君别后,再也无法向你请教高明的谋略之道了。但是,今后你不论仕于何人,都不要改变自己的人生道路。即使你效命新的主公,也要做到尽忠尽孝,尽一个读书人的本分。”
徐庶垂泪道:“谢谢主公的金玉良言。我才疏学浅,却深受主公的厚恩,现不幸中途而别真是不胜惭愧。我素有孝养老母的拳拳之心,如果一旦效命曹操,如何才能保持臣节,徐某实在没有信心。”
“我也一样,失去了你这样的高人,心里充满着失落而又颇感无奈。甚至也产生了对现世悲观失望c不如归隐山林的念头。”
徐庶慌忙劝谏道:“主公千万不要这样想,舍弃了像我这样的庸才,一定能招来更高明的贤士,主公的气运必然更加灿烂辉煌。”
“像你这样的奇才也许当今已无法相求,也可以说天下绝对没有这样的高人了。”
刘玄德语气沉痛地说道,似乎在说如果能求得像你这样的高人,我何至于如此消沉。
在长亭外等候的关羽c张飞c赵云等大将也都是多情之人。此时他们个个含泪低首,默默无语。
徐庶从长亭里看着亭外的众人,情真意切地说道:“我走之后,希望诸君在主公身边更加严格约束自己,互相砥砺忠义节操,将来一定会流芳百世。我在许都将面对上苍为诸君的成功默默地祈祷。”
刘玄德终于忍不住呜咽起来,接着就泪如雨下,他实在不忍心就在这儿与徐庶分别。
“让我再送四五里吧。”
说着,继续并辔为徐庶送行。
“主公,送到这儿足够了。”
徐庶一再婉拒道。
“不,让我再送一程吧,今后天各一方,不知何时才能重逢。”
不知不觉地又走了十里路。徐庶终于停马对刘玄德安慰道:“如果我们有缘,这次也只是短暂的别离。所以请主公务必保重身体,等待着我徐庶再次归来吧。”
这样又走了七八里路,这儿已是离城外较远的农村了。
诸位大将顾虑到归程已远,一起停住马,对刘玄德劝谏道:“虽然情义难尽,但终须一别,还是就到这儿吧。”
刘玄德在马上,向徐庶动情地伸出手来。
徐庶也立刻伸出手去,两个人紧紧地握手。四目相对,唯见热泪潸然而下。
“请多保重”
“您也保重。”
“再见”
刘玄德紧握着徐庶的手,久久不肯松开。
随着滂沱的泪雨,他的手颤抖着仿佛也在不停地哭泣。
“这次可真的分手了。”
徐庶狠心地说着,把脸埋在马的鬃毛里,头也不回地驰马而去。
诸将一起对着徐庶远去的背影挥手大喊。
“再见”
“珍重”
他们一边喊着,一边开始调转马头,护卫着刘玄德急急地顺着原道返回。依依不舍的刘玄德仍然不时地伫马回望徐庶远去的背影。
“啊,徐庶进了那片树林的树荫中看不见了,我真恨那片遮住他身影的树林,要把那片树林全部砍光”
刘玄德说着忍不住放声大哭。
深厚的君臣之情溢于言表。也许诸位大将都以为刘玄德对徐庶太过痴情,于是一起劝道:“主公不能总是这样无谓地感叹,还是赶快回去吧。”
约走了六七里路,忽听到身后传来“喂喂”的叫喊声。
众人回头一看,只见一人挥鞭策马飞驰而来。也不知怎么回事,来者竟是徐庶。
这不是徐庶吗难道他不回去了
也许他不忍与大家相别,终于改变初衷回来了
众人凭着自己的直觉猜测着,并一起兴奋地高声叫着迎了上去。
徐庶赶紧靠近刘玄德的坐骑,勒住马急急地说道:“昨晚以来,我心乱如麻,有一件重要的大事忘了告诉主公。在襄阳西去二十里的地方有一个叫隆中的村庄,那儿有一位大贤人。主公不要再叹息了,您一定要把那位高士请出来。这是我徐庶临别送给主公的礼物。”
徐庶说罢调转马头,再次顺着原道策马而去。
隆中。
襄阳以西二十里的小村庄。
就在那么近的地方
刘玄德深感疑惑。
听了徐庶的介绍,刘玄德还是一头雾水,陷入了茫然之中。
此时,徐庶的身影已逐渐远去。
刘玄德终于缓过神来,不由得举手高喊:“徐庶徐庶请等一下,等一下”
徐庶闻声后立即再次调转马头。刘玄德急忙纵马迎上去,谨慎地问道:“你说隆中有位大贤人,我至今还没听说过,这是真的吗”
徐庶答道:“此人极其淡泊名利,交往的人十分有限,所以知道他贤名的人很少。再说,主公到新野的时间也不长,接触的对象不是荆州的武将就是都县的俗吏,所以不知道这个人也是很自然的。”
“先生和那人是什么关系”
“多年的道友。”
“若论经纶济世之才,你能否和他相比”
“像我这种人是不能和他相比的,而且今日世间也难以找到能与他相提并论的人。若以古人而论,我想周朝的姜太公和汉朝的张良也许能与之比肩。”
“如果他和先生是道中的朋友,我倒有个不情之请。先生能否延期一天,替我把那人请到新野来好吗”
“不行。”徐庶冷冷地摇头拒绝道,“主公为何要我去把他请到新野来呢只有主公亲自去叩他的柴门,亲切地延揽他出山,才有可能成功。”
听徐庶这么一说,刘玄德喜形于色地问道:“希望你能告诉我那人的姓名,请先生讲得详细一点。”
徐庶道:“听说他出生于琅琊阳都今山东泰山南方,是汉朝司隶校尉诸葛丰的后代。其父叫诸葛珪,曾担任过泰山的郡丞,可惜英年早逝。所以他只得跟随叔父诸葛玄,兄弟几个都迁居到叔父的去处。其后,他和一个弟弟一起到隆中结草庐而居,时而耕作时而读书,喜好吟诵梁父吟。在他的居所附近有一道山冈,乡人称之为卧龙冈,因此也称其为卧龙先生。他名诸葛亮,字孔明。就我所知,天下奇才唯其一人而已,无有能出其右者。”
“啊,我想起来了。”
刘玄德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进而问道:“我想起一件事,再想请教一下,上次我在司马徽的山庄住了一夜。当时司马徽亲口对我说过,只要得到卧龙c凤雏二人中的一人就足以得天下。我几次问他卧龙c凤雏的真名实姓,他只是回答我好好两个字,所以我到现在也没搞明白。莫非先生所说的诸葛孔明就是其人吗”
“是的,卧龙就是我说的孔明。”
“那么凤雏就是先生你吗”
“不,不,”徐庶慌忙摇手否认道,“所谓凤雏就是襄阳的庞统,字士元。像我这样的人是没有这种美誉的。”
刘玄德闻之大喜,仰天叹道:“我现在才第一次搞清楚有关卧龙c凤雏的疑问。啊,原来我是多么的孤陋寡闻现在才知道,我居住的这片山河里竟然隐居着这样的大贤人”
“那就请主公务必前去拜访孔明的草庐。”
徐庶最后拜别了刘玄德。他快马加鞭,飞快地朝着许都方向疾驰而去。
二十三诸葛氏一家
孔明的一家兄弟,即诸葛氏一族,在以后三国鼎立的时代,分别在蜀c吴c魏三国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并且推动了时代的发展。所以,在此首先了解诸葛氏的家人和孔明的为人是很有必要的。但这些毕竟都是一千七百多年前的事了,关于孔明的家系难免存在着很多疑点。
现在能大致明了的是先前徐庶对刘玄德介绍的相关情况。我们就从他们的祖先诸葛丰说起。
诸葛丰在汉元帝时曾任司隶校尉之职。他性格刚直,凡触犯法律者,不管是何种特权阶级,他都绝不宽赦。
有一个事例足以证明此言不虚。
元帝时有个名叫许章的外戚是皇帝的宠臣,他一贯为非作歹,根本不把法律放在眼里,诸葛丰非常痛恨他这种不法的行为,发誓终有一天要让许章明白什么叫国法的威严。不久之后,许章又干了一件犯法的事情。
“立即逮捕”诸葛丰一声令下,他亲自带人去抓捕许章。这时,许章正好从宫里出来,一见到诸葛丰的身影,慌忙躲到宫里。
他自恃皇帝的恩宠,企图在皇帝的庇护下躲过法律的制裁。但是诸葛丰以国法不容歪曲为由,严词拒绝对许章的宽宥,结果受到天子的憎恨,被降职为城门校尉。
接着,又因为他时常不肯宽恕那些犯禁的大官们的违法行为,终于惨遭他们的排挤打击,最后被彻底免职,不得不白发苍苍地返回乡里成为一介平民。
孔明祖先的回乡之地是否为琅琊,目前尚不明确。
有史可稽的是孔明的父亲诸葛珪在世时,已从山东琅琊郡的诸城县迁徙到阳都今沂水以南成家立业。
诸葛这个姓氏最初也许只是单姓“葛”。因为当时来往于诸国的汉人中鲜有复姓。
有一种说法是原先单姓的葛氏家族从诸城县迁徙到阳都县时,为了区别阳都县城中原先的葛姓家族,特意在自己的姓氏前加上原住地诸城县的诸字,改为“诸葛”这个复姓。
孔明的父亲诸葛珪曾经担任过泰山的郡丞,叔父诸葛玄是豫章的太守,当时的家庭境况可以说是相当好的。
孔明共有兄妹四人,三男一女。他是诸葛珪的次子。长兄诸葛瑾,很早就进了洛阳的太学,过着游学的生活。
期间,他们的生母不幸去世,父亲又娶了继母。
谁知没过多久,他们的父亲就撇下自己的续弦和四个子女去世了。
那时孔明只有十四岁左右。
“怎么办呢”
正当继母章氏带着三名幼子走投无路的时候,长子诸葛瑾太学毕业后从洛阳回来了。
诸葛瑾告诉继母和弟妹们洛阳发生大乱的消息。
他对继母建议道:“原先也不知道世上发生动乱是怎样的情况,但这次黄巾之乱引起各州大乱,甚至把战火引入到了洛阳。整个中原将变为战乱的战场。我们还是暂且逃到南方,去投奔江东的叔父吧。”
长子诸葛瑾不同于普通的秀才,他忠厚老实,特别是对继母的尽心孝养,与侍奉亲生母亲没有两样,所以受到世人的广泛赞誉。
只要有战乱,就逃向没有战乱的地方;只要有饥馑和洪灾,就逃向没有灾难的地方。幸亏大陆有着广阔的天地,所以大陆的百姓们已经习惯了流离漂泊的生活。
“到南方去吧。”
当诸葛氏的一家开始从华北向南方避难时,正是黄巾之乱后的社会大混乱时期。到处战祸频仍,谁都无法预测何时平息。
“向南”
“去南方”
华北c山东一带的农民们就像水往低处流那样,各自带着生活的全部家当,拖儿带女地大量逃向江东地区。当时还只有十三四岁的孔明亲眼目睹了流离失所的难民和饥民的人潮,他们悲惨的生活情景在少年清纯的心灵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避难的人们是多么的可怜啊”孔明的内心中留下了抹不去的烙印。
“为何我们的人民要过着这样悲惨的生活难道他们是为了苦难才出生的吗为何他们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呢”
孔明也经常思考着这样的问题。
十三四岁的孔明正是学习史书c经书的时候,他进而想道:“这个社会不应该是这样。只要人世间出现一个伟人,无数可怜的百姓就不会再出现绝望的眼神和瘦削的面容。就像天上有日月那样,人类社会中也必须有日月。如果没有这种伟人,就会出现小人结党c万恶俱出c社会混乱的局面。最可怜的还是什么都不知情c整天东奔西逃的万亿百姓。”
少年孔明的内心,已不知不觉地酝酿出拯救万民的志向。
萌生这样的志向并非偶然。孔明一家在刚从太学毕业俨然已成为家庭顶梁柱的大哥诸葛瑾的带领下,开始了南下的大逃难。一辆破车载着全部的家产和继母,孔明和弟弟诸葛均还有妹妹互相鼓励着,走上了艰辛的南下之路。在少数几个家仆的护送下,他们一家老小混杂在难民的队伍里,每天在旷野和河川中持续着没有止境的逃亡之旅。
旅途的生活极其艰辛,而且常常还有生命危险。此外,大自然的暴虐也让难民们吃尽苦头,沙尘c豪雨c炎热等灾害不时地肆虐,而野兽c毒虫也时常威胁着那些无助的难民。
二十岁的长兄,十三四岁的孔明,还有下面的弟妹正是在这样艰难的时候学会了最有用的“生存能力”。
即使对一个普通的难民子女来说,这样的环境也是磨炼其心志的客观条件。但是,一个人如果没有很高的素质,艰难对他来说只是毫无意义的艰难。所幸的是诸葛家的子女们不但经受了天赐艰难的磨炼,更培养了后天生成的卓越见识和高尚品质,这也为他们在乱世中笑傲群雄的基础和源泉。
他们一家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达江东,投靠了叔父诸葛玄。
但是,初平四年秋天,也就是董卓在长安被杀从而引起大乱的第二年,孔明一家才安顿下来半年左右,叔父诸葛玄因与荆州的刘表私交甚笃,应邀去荆州刘表手下担任官职。
孔明和诸葛均随叔父的家人一起移居荆州。而长兄诸葛瑾借此机会提出:“我也该为一家的生计谋出路了。”于是,他告别了叔父,陪同继母章氏乘船沿着长江南下,去东吴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在当时,凡是对将来抱有远大理想的年轻人都以开发南方为目标,并对此充满着理想的希冀和奋斗的热情。
汉民族为了躲避华北的战乱而不断向南方迁徙,舍弃了北方丰饶的物产和广袤的沃土,很快就在南方开始了新的经营和耕耘。
南下的难民大部分以奴婢和普通的百姓为主体,但是如诸葛氏一家的士大夫和学者等知识阶层也不在少数。他们各自择地而居,并积极参与了新社会的形成和新文化的建设工作。其主要分布的区域为:南方的沿海地带,主要包括江苏c安徽c浙江;长江沿岸则主要包括荆州湖南c湖北以及由此上溯的益州四川等地。
陪同继母避难的诸葛瑾之所以远下江南,是因为他看好东吴将来的发展前景,这不愧是当时一个知识青年睿智的选择。
来到东吴第七个年头,正是吴主孙策亡故,新主孙权继位的时候,他因鲁肃的介绍,走上了报效东吴c荣任官职的仕途,详情已如前述,在此不再赘言。
但是,另一方面,跟随着叔父诸葛玄及其家人一起迁移荆州的孔明和他的弟弟诸葛均,以后的命运却和兄长诸葛瑾完全相反。人生道路的坎坷,迅速地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出现在生活中,使少年孔明不断地得到锻炼和考验。
“荆州是一个很大的都市,那儿有很多你们从没见过的东西。你的叔父和荆州的刘表是朋友。由于刘表叫他务必过来做官,所以就应邀而去。在城里我们将有豪华高大的房子,你们也会有很多的家仆侍候,年纪轻轻的,得多留心自己的品行。”
听到叔父c叔母的一再叮嘱,少年孔明的心中无比激动。
他好奇地瞪大眼睛,想亲眼看看荆州的风土文化。
但是,他们在荆州居住不到一年,叔父诸葛玄又接到了刘表的命令:“派去治理豫章的周术病故了,由你去接管那里吧”
诸葛玄只得奉命转任,去担当周术的后任治理豫章。
他这次去担任当地的太守,可谓荣升官职。但是去了任所南昌后,才感到此官并不好当。当地居民文化水平很低,而且民情复杂,当地不服新太守的势力勾结在一起,极难对付。更棘手的问题是,地方势力扬言:“诸葛玄不是朝廷派来的命官,我们没有理由服从这个走关系的地方官。”于是反对诸葛玄的声浪日益高涨。
不仅如此,有个叫朱皓的人自称持有朝廷颁发的委任状,公然来到任所,抢先坐上了太守的位置,由于鸠占鹊巢,诸葛玄甚至不能进入城内。
两人之间发生了激烈的争论。
“我是豫章的太守。”
“不,我才是正牌的太守。”
争论的结果演变成一场战争。
由于朱皓得了笮融c刘繇等当地豪族的支持,所以诸葛玄很快就落败,并被逐出南昌城。
少年孔明和弟弟诸葛均这时才第一次体会到战争就发生在自己身边。
他们和叔父一家混在乱军中,屯驻在城外的远郊,企图再度起兵。但是一天晚上,他们突然遭到叛乱的乡民袭击。叔父诸葛玄壮志未酬,却被叛民们砍下了首级。
孔明一边安抚着年幼的弟弟,一边和丧魂落魄的败兵们一起溃逃。当时周围都是些陌生的士兵,所以他也无法打听到叔母及其随从被叛民所杀的消息。
正当这时,颍川的大儒石韬游历诸州后来到了荆州。
一直以来,荆州c襄阳等地好学之风盛行。当时流行着一种新的政治学说,试图对上代的儒学加以新的阐释,以解答当下的军事c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这时,孙乾偷偷地进房来,对刘玄德耳语道:“主公,我反复思量,总觉得让徐庶去许都将对我们大为不利。我们特意把这样的奇才送到曹操那儿,实在是极大的不智。所以我们一定要设法把他留下来,不知主公以为如何。还是趁他尚未动身之前,赶快施计挽留吧。”
刘玄德听了默然不语。
孙乾又加重语气说道:“不仅如此,徐庶对我军的兵力c内部情况等都了如指掌。”
“”
“于今之计,若想转祸为福,只有首先设法把徐庶留在这儿,然后不断加强我们的防备力量,曹操见徐庶归来无望,必须会杀害他的母亲。这时,对徐庶而言,曹操就成了杀他母亲的仇人。他一定会更加仇恨曹操,下定决心协助主公打败曹操。”
“住口”
刘玄德正气凛然地说出了自己的肺腑之言:“不行,我决不做这样的不仁不义的事情。你也不妨想一想,让其母被杀,自己又自私地利用她的儿子,这是为君之道吗即使我刘玄德为放走徐庶而招来灭亡之祸,也断然不做如此不义之事。”
刘玄德穿好衣服,早早地走出居所,对侍臣命令道:“备马”
此时,小鸟正在早晨的晴空里叽叽喳喳地鸣叫着,但是刘玄德的脸色却不像今晨的晴空那样灿烂。
关羽c张飞也跟随刘玄德一起骑马来到城外,准备在这儿为徐庶送行。众人都被他的孝母之情所感动,同时也为他能享受如此荣耀而羡慕不已。
来到郊外的长亭后,徐庶实在过意不去,一再婉谢道:“请送到这儿为止吧。”
“不如在这儿吃了饭再走。”
长亭内,又举起了饯别的酒杯。
刘玄德深情地反复说道:“与君别后,再也无法向你请教高明的谋略之道了。但是,今后你不论仕于何人,都不要改变自己的人生道路。即使你效命新的主公,也要做到尽忠尽孝,尽一个读书人的本分。”
徐庶垂泪道:“谢谢主公的金玉良言。我才疏学浅,却深受主公的厚恩,现不幸中途而别真是不胜惭愧。我素有孝养老母的拳拳之心,如果一旦效命曹操,如何才能保持臣节,徐某实在没有信心。”
“我也一样,失去了你这样的高人,心里充满着失落而又颇感无奈。甚至也产生了对现世悲观失望c不如归隐山林的念头。”
徐庶慌忙劝谏道:“主公千万不要这样想,舍弃了像我这样的庸才,一定能招来更高明的贤士,主公的气运必然更加灿烂辉煌。”
“像你这样的奇才也许当今已无法相求,也可以说天下绝对没有这样的高人了。”
刘玄德语气沉痛地说道,似乎在说如果能求得像你这样的高人,我何至于如此消沉。
在长亭外等候的关羽c张飞c赵云等大将也都是多情之人。此时他们个个含泪低首,默默无语。
徐庶从长亭里看着亭外的众人,情真意切地说道:“我走之后,希望诸君在主公身边更加严格约束自己,互相砥砺忠义节操,将来一定会流芳百世。我在许都将面对上苍为诸君的成功默默地祈祷。”
刘玄德终于忍不住呜咽起来,接着就泪如雨下,他实在不忍心就在这儿与徐庶分别。
“让我再送四五里吧。”
说着,继续并辔为徐庶送行。
“主公,送到这儿足够了。”
徐庶一再婉拒道。
“不,让我再送一程吧,今后天各一方,不知何时才能重逢。”
不知不觉地又走了十里路。徐庶终于停马对刘玄德安慰道:“如果我们有缘,这次也只是短暂的别离。所以请主公务必保重身体,等待着我徐庶再次归来吧。”
这样又走了七八里路,这儿已是离城外较远的农村了。
诸位大将顾虑到归程已远,一起停住马,对刘玄德劝谏道:“虽然情义难尽,但终须一别,还是就到这儿吧。”
刘玄德在马上,向徐庶动情地伸出手来。
徐庶也立刻伸出手去,两个人紧紧地握手。四目相对,唯见热泪潸然而下。
“请多保重”
“您也保重。”
“再见”
刘玄德紧握着徐庶的手,久久不肯松开。
随着滂沱的泪雨,他的手颤抖着仿佛也在不停地哭泣。
“这次可真的分手了。”
徐庶狠心地说着,把脸埋在马的鬃毛里,头也不回地驰马而去。
诸将一起对着徐庶远去的背影挥手大喊。
“再见”
“珍重”
他们一边喊着,一边开始调转马头,护卫着刘玄德急急地顺着原道返回。依依不舍的刘玄德仍然不时地伫马回望徐庶远去的背影。
“啊,徐庶进了那片树林的树荫中看不见了,我真恨那片遮住他身影的树林,要把那片树林全部砍光”
刘玄德说着忍不住放声大哭。
深厚的君臣之情溢于言表。也许诸位大将都以为刘玄德对徐庶太过痴情,于是一起劝道:“主公不能总是这样无谓地感叹,还是赶快回去吧。”
约走了六七里路,忽听到身后传来“喂喂”的叫喊声。
众人回头一看,只见一人挥鞭策马飞驰而来。也不知怎么回事,来者竟是徐庶。
这不是徐庶吗难道他不回去了
也许他不忍与大家相别,终于改变初衷回来了
众人凭着自己的直觉猜测着,并一起兴奋地高声叫着迎了上去。
徐庶赶紧靠近刘玄德的坐骑,勒住马急急地说道:“昨晚以来,我心乱如麻,有一件重要的大事忘了告诉主公。在襄阳西去二十里的地方有一个叫隆中的村庄,那儿有一位大贤人。主公不要再叹息了,您一定要把那位高士请出来。这是我徐庶临别送给主公的礼物。”
徐庶说罢调转马头,再次顺着原道策马而去。
隆中。
襄阳以西二十里的小村庄。
就在那么近的地方
刘玄德深感疑惑。
听了徐庶的介绍,刘玄德还是一头雾水,陷入了茫然之中。
此时,徐庶的身影已逐渐远去。
刘玄德终于缓过神来,不由得举手高喊:“徐庶徐庶请等一下,等一下”
徐庶闻声后立即再次调转马头。刘玄德急忙纵马迎上去,谨慎地问道:“你说隆中有位大贤人,我至今还没听说过,这是真的吗”
徐庶答道:“此人极其淡泊名利,交往的人十分有限,所以知道他贤名的人很少。再说,主公到新野的时间也不长,接触的对象不是荆州的武将就是都县的俗吏,所以不知道这个人也是很自然的。”
“先生和那人是什么关系”
“多年的道友。”
“若论经纶济世之才,你能否和他相比”
“像我这种人是不能和他相比的,而且今日世间也难以找到能与他相提并论的人。若以古人而论,我想周朝的姜太公和汉朝的张良也许能与之比肩。”
“如果他和先生是道中的朋友,我倒有个不情之请。先生能否延期一天,替我把那人请到新野来好吗”
“不行。”徐庶冷冷地摇头拒绝道,“主公为何要我去把他请到新野来呢只有主公亲自去叩他的柴门,亲切地延揽他出山,才有可能成功。”
听徐庶这么一说,刘玄德喜形于色地问道:“希望你能告诉我那人的姓名,请先生讲得详细一点。”
徐庶道:“听说他出生于琅琊阳都今山东泰山南方,是汉朝司隶校尉诸葛丰的后代。其父叫诸葛珪,曾担任过泰山的郡丞,可惜英年早逝。所以他只得跟随叔父诸葛玄,兄弟几个都迁居到叔父的去处。其后,他和一个弟弟一起到隆中结草庐而居,时而耕作时而读书,喜好吟诵梁父吟。在他的居所附近有一道山冈,乡人称之为卧龙冈,因此也称其为卧龙先生。他名诸葛亮,字孔明。就我所知,天下奇才唯其一人而已,无有能出其右者。”
“啊,我想起来了。”
刘玄德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进而问道:“我想起一件事,再想请教一下,上次我在司马徽的山庄住了一夜。当时司马徽亲口对我说过,只要得到卧龙c凤雏二人中的一人就足以得天下。我几次问他卧龙c凤雏的真名实姓,他只是回答我好好两个字,所以我到现在也没搞明白。莫非先生所说的诸葛孔明就是其人吗”
“是的,卧龙就是我说的孔明。”
“那么凤雏就是先生你吗”
“不,不,”徐庶慌忙摇手否认道,“所谓凤雏就是襄阳的庞统,字士元。像我这样的人是没有这种美誉的。”
刘玄德闻之大喜,仰天叹道:“我现在才第一次搞清楚有关卧龙c凤雏的疑问。啊,原来我是多么的孤陋寡闻现在才知道,我居住的这片山河里竟然隐居着这样的大贤人”
“那就请主公务必前去拜访孔明的草庐。”
徐庶最后拜别了刘玄德。他快马加鞭,飞快地朝着许都方向疾驰而去。
二十三诸葛氏一家
孔明的一家兄弟,即诸葛氏一族,在以后三国鼎立的时代,分别在蜀c吴c魏三国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并且推动了时代的发展。所以,在此首先了解诸葛氏的家人和孔明的为人是很有必要的。但这些毕竟都是一千七百多年前的事了,关于孔明的家系难免存在着很多疑点。
现在能大致明了的是先前徐庶对刘玄德介绍的相关情况。我们就从他们的祖先诸葛丰说起。
诸葛丰在汉元帝时曾任司隶校尉之职。他性格刚直,凡触犯法律者,不管是何种特权阶级,他都绝不宽赦。
有一个事例足以证明此言不虚。
元帝时有个名叫许章的外戚是皇帝的宠臣,他一贯为非作歹,根本不把法律放在眼里,诸葛丰非常痛恨他这种不法的行为,发誓终有一天要让许章明白什么叫国法的威严。不久之后,许章又干了一件犯法的事情。
“立即逮捕”诸葛丰一声令下,他亲自带人去抓捕许章。这时,许章正好从宫里出来,一见到诸葛丰的身影,慌忙躲到宫里。
他自恃皇帝的恩宠,企图在皇帝的庇护下躲过法律的制裁。但是诸葛丰以国法不容歪曲为由,严词拒绝对许章的宽宥,结果受到天子的憎恨,被降职为城门校尉。
接着,又因为他时常不肯宽恕那些犯禁的大官们的违法行为,终于惨遭他们的排挤打击,最后被彻底免职,不得不白发苍苍地返回乡里成为一介平民。
孔明祖先的回乡之地是否为琅琊,目前尚不明确。
有史可稽的是孔明的父亲诸葛珪在世时,已从山东琅琊郡的诸城县迁徙到阳都今沂水以南成家立业。
诸葛这个姓氏最初也许只是单姓“葛”。因为当时来往于诸国的汉人中鲜有复姓。
有一种说法是原先单姓的葛氏家族从诸城县迁徙到阳都县时,为了区别阳都县城中原先的葛姓家族,特意在自己的姓氏前加上原住地诸城县的诸字,改为“诸葛”这个复姓。
孔明的父亲诸葛珪曾经担任过泰山的郡丞,叔父诸葛玄是豫章的太守,当时的家庭境况可以说是相当好的。
孔明共有兄妹四人,三男一女。他是诸葛珪的次子。长兄诸葛瑾,很早就进了洛阳的太学,过着游学的生活。
期间,他们的生母不幸去世,父亲又娶了继母。
谁知没过多久,他们的父亲就撇下自己的续弦和四个子女去世了。
那时孔明只有十四岁左右。
“怎么办呢”
正当继母章氏带着三名幼子走投无路的时候,长子诸葛瑾太学毕业后从洛阳回来了。
诸葛瑾告诉继母和弟妹们洛阳发生大乱的消息。
他对继母建议道:“原先也不知道世上发生动乱是怎样的情况,但这次黄巾之乱引起各州大乱,甚至把战火引入到了洛阳。整个中原将变为战乱的战场。我们还是暂且逃到南方,去投奔江东的叔父吧。”
长子诸葛瑾不同于普通的秀才,他忠厚老实,特别是对继母的尽心孝养,与侍奉亲生母亲没有两样,所以受到世人的广泛赞誉。
只要有战乱,就逃向没有战乱的地方;只要有饥馑和洪灾,就逃向没有灾难的地方。幸亏大陆有着广阔的天地,所以大陆的百姓们已经习惯了流离漂泊的生活。
“到南方去吧。”
当诸葛氏的一家开始从华北向南方避难时,正是黄巾之乱后的社会大混乱时期。到处战祸频仍,谁都无法预测何时平息。
“向南”
“去南方”
华北c山东一带的农民们就像水往低处流那样,各自带着生活的全部家当,拖儿带女地大量逃向江东地区。当时还只有十三四岁的孔明亲眼目睹了流离失所的难民和饥民的人潮,他们悲惨的生活情景在少年清纯的心灵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避难的人们是多么的可怜啊”孔明的内心中留下了抹不去的烙印。
“为何我们的人民要过着这样悲惨的生活难道他们是为了苦难才出生的吗为何他们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呢”
孔明也经常思考着这样的问题。
十三四岁的孔明正是学习史书c经书的时候,他进而想道:“这个社会不应该是这样。只要人世间出现一个伟人,无数可怜的百姓就不会再出现绝望的眼神和瘦削的面容。就像天上有日月那样,人类社会中也必须有日月。如果没有这种伟人,就会出现小人结党c万恶俱出c社会混乱的局面。最可怜的还是什么都不知情c整天东奔西逃的万亿百姓。”
少年孔明的内心,已不知不觉地酝酿出拯救万民的志向。
萌生这样的志向并非偶然。孔明一家在刚从太学毕业俨然已成为家庭顶梁柱的大哥诸葛瑾的带领下,开始了南下的大逃难。一辆破车载着全部的家产和继母,孔明和弟弟诸葛均还有妹妹互相鼓励着,走上了艰辛的南下之路。在少数几个家仆的护送下,他们一家老小混杂在难民的队伍里,每天在旷野和河川中持续着没有止境的逃亡之旅。
旅途的生活极其艰辛,而且常常还有生命危险。此外,大自然的暴虐也让难民们吃尽苦头,沙尘c豪雨c炎热等灾害不时地肆虐,而野兽c毒虫也时常威胁着那些无助的难民。
二十岁的长兄,十三四岁的孔明,还有下面的弟妹正是在这样艰难的时候学会了最有用的“生存能力”。
即使对一个普通的难民子女来说,这样的环境也是磨炼其心志的客观条件。但是,一个人如果没有很高的素质,艰难对他来说只是毫无意义的艰难。所幸的是诸葛家的子女们不但经受了天赐艰难的磨炼,更培养了后天生成的卓越见识和高尚品质,这也为他们在乱世中笑傲群雄的基础和源泉。
他们一家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达江东,投靠了叔父诸葛玄。
但是,初平四年秋天,也就是董卓在长安被杀从而引起大乱的第二年,孔明一家才安顿下来半年左右,叔父诸葛玄因与荆州的刘表私交甚笃,应邀去荆州刘表手下担任官职。
孔明和诸葛均随叔父的家人一起移居荆州。而长兄诸葛瑾借此机会提出:“我也该为一家的生计谋出路了。”于是,他告别了叔父,陪同继母章氏乘船沿着长江南下,去东吴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在当时,凡是对将来抱有远大理想的年轻人都以开发南方为目标,并对此充满着理想的希冀和奋斗的热情。
汉民族为了躲避华北的战乱而不断向南方迁徙,舍弃了北方丰饶的物产和广袤的沃土,很快就在南方开始了新的经营和耕耘。
南下的难民大部分以奴婢和普通的百姓为主体,但是如诸葛氏一家的士大夫和学者等知识阶层也不在少数。他们各自择地而居,并积极参与了新社会的形成和新文化的建设工作。其主要分布的区域为:南方的沿海地带,主要包括江苏c安徽c浙江;长江沿岸则主要包括荆州湖南c湖北以及由此上溯的益州四川等地。
陪同继母避难的诸葛瑾之所以远下江南,是因为他看好东吴将来的发展前景,这不愧是当时一个知识青年睿智的选择。
来到东吴第七个年头,正是吴主孙策亡故,新主孙权继位的时候,他因鲁肃的介绍,走上了报效东吴c荣任官职的仕途,详情已如前述,在此不再赘言。
但是,另一方面,跟随着叔父诸葛玄及其家人一起迁移荆州的孔明和他的弟弟诸葛均,以后的命运却和兄长诸葛瑾完全相反。人生道路的坎坷,迅速地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出现在生活中,使少年孔明不断地得到锻炼和考验。
“荆州是一个很大的都市,那儿有很多你们从没见过的东西。你的叔父和荆州的刘表是朋友。由于刘表叫他务必过来做官,所以就应邀而去。在城里我们将有豪华高大的房子,你们也会有很多的家仆侍候,年纪轻轻的,得多留心自己的品行。”
听到叔父c叔母的一再叮嘱,少年孔明的心中无比激动。
他好奇地瞪大眼睛,想亲眼看看荆州的风土文化。
但是,他们在荆州居住不到一年,叔父诸葛玄又接到了刘表的命令:“派去治理豫章的周术病故了,由你去接管那里吧”
诸葛玄只得奉命转任,去担当周术的后任治理豫章。
他这次去担任当地的太守,可谓荣升官职。但是去了任所南昌后,才感到此官并不好当。当地居民文化水平很低,而且民情复杂,当地不服新太守的势力勾结在一起,极难对付。更棘手的问题是,地方势力扬言:“诸葛玄不是朝廷派来的命官,我们没有理由服从这个走关系的地方官。”于是反对诸葛玄的声浪日益高涨。
不仅如此,有个叫朱皓的人自称持有朝廷颁发的委任状,公然来到任所,抢先坐上了太守的位置,由于鸠占鹊巢,诸葛玄甚至不能进入城内。
两人之间发生了激烈的争论。
“我是豫章的太守。”
“不,我才是正牌的太守。”
争论的结果演变成一场战争。
由于朱皓得了笮融c刘繇等当地豪族的支持,所以诸葛玄很快就落败,并被逐出南昌城。
少年孔明和弟弟诸葛均这时才第一次体会到战争就发生在自己身边。
他们和叔父一家混在乱军中,屯驻在城外的远郊,企图再度起兵。但是一天晚上,他们突然遭到叛乱的乡民袭击。叔父诸葛玄壮志未酬,却被叛民们砍下了首级。
孔明一边安抚着年幼的弟弟,一边和丧魂落魄的败兵们一起溃逃。当时周围都是些陌生的士兵,所以他也无法打听到叔母及其随从被叛民所杀的消息。
正当这时,颍川的大儒石韬游历诸州后来到了荆州。
一直以来,荆州c襄阳等地好学之风盛行。当时流行着一种新的政治学说,试图对上代的儒学加以新的阐释,以解答当下的军事c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