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节
皆美材也。
〔6〕樲,音贰。樲棘,小枣,非美材也。
〔7〕狼善顾,疾则不能,故以为失肩背之喻。
〔8〕饮食之人,专养口腹者也。
〔9〕为,去声。
〔10〕此言若使专养口腹,而能不失其大体,则口腹之养,躯命所关,不但为尺寸之肤而已。但养小之人,无不失其大者,故口腹虽所当养,而终不可以小害大c贱害贵也。
公都子问曰:“钧〔1〕是人也,或为大人,或为小人,何也”孟子曰:“从〔2〕其大体〔3〕,为大人。从其小体〔4〕,为小人。”曰:“钧是人也,或从其大体,或从其小体,何也”曰:“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弗能夺也。此为大人而已矣。〔5〕”
〔1〕钧,同也。
〔2〕从,随也。
〔3〕大体,心也。
〔4〕小体,耳目之类也。
〔5〕官之力言司也。耳司听,目司视,各有所职而不能思,是以蔽于外物。既不能思而蔽于外物,则亦一物而已。又以外物交于此物,其引之而去不难矣。心则能思,而以思为职。凡事物之来,心得其职,则得其理。而物不能蔽;失其职,则不得其理,而物来蔽之。此三者,皆天之所以与我者,而心为大。若能有以立之;则事无不思,而耳目立欲不能夺之矣。此所以为大人也。然“此天”之此,旧本多作比,而赵注亦以“比方”释之。今本既多作“此”,而注亦作“此”,乃未详孰是。但作“比方”,于义为短,故且从今本云。范浚心箴曰:“茫茫堪舆,俯仰无垠。人于其间,眇然有身。是身之微,太仓稊米。参为三才,曰惟心耳。往古来今,孰无此心心为形役,乃兽乃禽。惟口耳目,手足动静。投闲抵隙,为厥心病。一心之微,众欲攻之。其与存者,呜呼幾希君子存诚,克念克敬。天君泰然,百体从今。”
孟子曰:“有天爵〔1〕者,有人爵者。仁c义c忠c信,乐〔2〕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3〕。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既得人爵而弃其天爵。则惑之甚者也,终亦必亡而已矣。〔4〕”
〔1〕天爵者,德义可尊,自然之贵也。
〔2〕乐,音洛。
〔3〕修其天爵,以为吾分之所当然者耳。人爵从之,盖不待求之而自至也。
〔4〕要,音邀,求也。修天爵以要人爵,其心固已惑矣。得人爵而弃天爵,则其惑又甚焉,终必并其所得之人爵而亡之也。者耳。人爵从之,盖不待求之而自至也。
〔2〕者,非良〔3〕贵也。赵孟之所贵,赵孟能贱之〔4〕。诗〔5〕云,
既醉以酒,既饱以德。言饱乎仁义也,所以不愿人之膏粱之味也。令闻
广誉施于身,所以不愿人之文绣也。〔6〕”
〔1〕贵于己者,谓天爵也。
〔2〕人之所贵,谓人以爵位加己而后贵也。
〔3〕良者,本然之
善也。
〔4〕赵孟,晋卿也。能以爵禄与人而使之贵。则亦能夺之而使之贱矣。若良贵,则人
安得而贱之哉
〔5〕诗,大雅既醉之篇。
〔6〕饱,充足也。愿,欲也。膏,肥肉。粱,美穀。令,善也。闻,去声,亦誉也。仁义充足而闻誉彰著,皆所谓良贵也。文绣,衣之美者也。尹氏曰:“言在我者重,则外物轻。”
孟子曰:“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侧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1〕。亦终必亡而已矣〔2〕”
〔1〕与,犹助也。仁之能胜不仁,必然之理也。但为之不力,则无以胜不仁,而人遂以为真
不能胜,是我之所为,有以深助于不仁者也。
〔2〕言此人之心,亦且自怠于为仁,终必并
与其所为而亡之。赵氏曰:“言为仁不至,而不反诸己也。”
孟子曰:“五穀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1〕
〔1〕荑,音蹄。稗,蒲卖反。夫,音扶。荑稗,草之似穀者,其实亦可食,然不能如五穀之
美也。但五穀不熟,则反不如荑稗之熟,犹为仁而不熟,则反不如为他道之有成。是以为仁必贵乎熟,而不可徒恃其种之美,又不可以仁之难熟而甘为他道之有成也。尹民曰:“日新而不已,则熟。”
孟子曰:“羿〔1〕之教人射,必志〔2〕于彀〔3〕;学〔4〕者亦必志于彀。大匠〔5〕诲人,必以规矩〔6〕;学者亦必以规矩。”〔7〕
〔1〕羿,善射者也。
〔2〕志,犹期也。
〔3〕彀,古侯反,弓满也。满而后发,射之法也。
〔4〕学,谓学射。
〔5〕大匠,工师也。
〔6〕规矩,匠之法也。
〔7〕此章言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师舍是则无以教,弟子舍是则无以学。曲艺且然,况圣人之道乎
告子章句下
任〔1〕人有问屋庐子〔2〕曰:“礼与食孰重”曰:“礼重。”“色与礼孰重〔3〕”曰:“礼重。”曰:“以礼食,则饥而死;不以礼食,则得食,必以礼乎亲迎〔4〕,则不得妻;不亲迎,则得妻,必亲迎乎”屋庐子不能对,明日之邹,以告孟子。孟子曰:“於〔5〕答是也何有〔6〕不揣其本而齐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楼〔7〕。金重于羽者,岂谓一钩金与一舆羽之谓哉〔8〕取食之重者与礼之轻者而比之,奚翅食重取色之重者与礼之轻者而比之,奚翅色重〔9〕”往应之曰:“紾兄之臂而夺之食,则得食;不紾则不得食,则将紾之乎逾东家墙而搂其处子,则得妻;不搂则不得妻,则将搂之乎〔10〕”
〔1〕任,平声,国名。
〔2〕屋庐子,名连,孟子弟子也。
〔3〕任人复问也。
〔4〕迎,去声。
〔5〕於,如字。
〔6〕何有,不难也。
〔7〕揣,初委反。本,谓下。末,谓上。方寸之木,至卑,喻食c色。岑楼,楼之高锐似山者,至高,喻礼。若不取其下之平,而升寸木于岑楼之上,则寸木反高,岑楼反卑多。
〔8〕钩,带钩也。金本重而带钧小,故轻,喻礼有轻于食c色者。羽本轻而一舆多,故重,喻食c色有重于礼者。
〔9〕翅,与啻同,古字通用,施智反。奚翅,犹言何但。礼食c亲迎,礼之轻者也。饥而死以灭其性,不得妻而废人伦,食c色之重者也。言其相去悬绝,不但有轻重之差而已。
〔10〕紾,音轸,戾也。搂,音娄,牵也。处子,处女也。此二者,礼与食c色皆其重者,而以之紾较,则礼为尤重也。此章言义理事物,其轻重固有大分。然于其中,又各自有轻重之别。圣贤于此错综斟酌,毫髮不差,固不肯枉尺而直寻,亦未尝胶柱而调瑟,所以断之一视于理之当然而已矣。
曹交〔1〕问曰:“人皆可以为尧,舜〔2〕,有诸”孟子曰:“然。”“交闻文王十尺,汤九尺,今交九尺四寸以长〔3〕,食粟而已〔4〕,如何则可〔5〕”曰:“奚有于是亦为之而已矣。有人于此,力不能胜〔6〕一匹〔7〕雏,则为无力人矣。今曰举百钧,则为有力人矣。然则举乌获〔8〕之任,是亦为乌获而已矣。夫人岂以不胜为患哉弗为耳。徐行后长者谓之弟,疾行先长者谓之不弟。夫徐行者,岂人所不能哉所不为也。尧c舜之道,孝弟而已矣〔9〕。子服尧之服,诵尧之言,行尧之行,是尧而已矣。子服尧之服,诵桀之言,行桀之行,是桀而已矣。〔10〕”曰:“交得见〔11〕于邹君,可以假馆,愿留而受业于门。〔12〕”曰:“夫〔13〕道,若大路然,岂难知哉人病不求耳。子归而求之,有馀师。”〔14〕
〔1〕赵氏曰:“曹交,曹君之弟也。”
〔2〕“人皆可以为尧c舜”,疑古语,或孟子所尝言也。
〔3〕句。
〔4〕食粟而已,言无他材能也。
〔5〕曹交问也。
〔6〕胜,平声。
〔7〕匹,字本作鸥,鸭也。从省作匹。礼记说匹为鹜,是也。
〔8〕乌获,古之有力人也,能举移于钧。
〔9〕后,去声。长,上声。先,去声。夫,音扶。陈氏曰:“孝弟者,人之良知良能,自然之性也。尧c舜人伦之至,亦率是性而已,岂能加毫未于是哉”杨氏曰:“尧c舜之道大矣,而所以为之,乃在夫行止疾徐之间,非有甚高难行之事也。百姓盖日用而不知耳。”〔10〕“之行”二“行”,并去声。言为善为恶,皆在我而已。详曹交之问,浅陋粗率,必其进见之时,礼貌c衣冠c言动之间多不循礼,故孟子告之如此两节云。
〔11〕见,音现。〔12〕假馆而后受业,又可见其求道之不笃。
〔13〕夫,音扶。
〔14〕言道不难知,若归而求之事亲敬长之间,则性分之内万理皆备,随处发见,无不可师,不必留此而受业也。
〔1〕高子,齐人也。
〔2〕弁,音盘。小弁,小雅篇名。周幽王娶申后,生太子宜臼。又得褒姒,生伯服,而黜申后,废宜臼。于是宜臼主傅为作此诗,以叙其哀痛迫切之情也。
〔3〕固,谓执滞不通也。
〔4〕为,犹治也。
〔5〕越,蛮夷国名。
〔6〕关,与弯同。
〔7〕射,食亦反。
〔8〕道,语也。
〔9〕亲亲之心,仁之发也。
〔10〕夫,音扶。
〔11〕凯风,邶风篇名。卫有七子之母,不能安其室,七子作此以自责也。
〔12〕矶,音机,水激石也。不可矶,言微激之而遽怒也。
〔13〕言舜犹怨慕,小弁之怨不为不孝也。赵氏曰:“生之膝下,一体而分。喘息呼吸,气通于亲。当亲而疏,怨慕号天。是以小弁之怨,未足为愆也。”
宋硁〔1〕将之楚。孟子遇于石丘〔2〕,曰:”先生〔3〕将何之”曰:“吾闻秦c楚构兵,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楚王不悦,我将见秦王说而罢之〔4〕。二王我将有所遇〔5〕焉。”曰:“轲也请无问其详,愿闻其指。说之将何如”曰:“我将言其不利也。”曰:“先生之志则大矣,先生之号则不可〔6〕。先生以利说秦c楚之王,秦c楚之王悦于利,以罢三军之师,是三军之士乐〔7〕罢而悦于利也。为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为人于者,怀利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利以事其兄:是君臣c父子c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先生以仁义说秦c楚之王,秦c楚之王悦于仁义而罢三军之师,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仁义也。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于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是君臣c父子c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8〕者,未之有也。何必曰利”〔9〕
〔1〕宋,姓。,名,口茎反。
〔2〕石丘,地名。
〔3〕赵氏曰:“学士年长者,故谓之先生。”
〔4〕说,音税。时宋方欲见楚王,恐其不悦,则将见秦王也。按庄子书有宋
者,禁攻寝兵,救世之战,上说下教,强聒不舍。疏云:“齐宣王时人。”以事考之,疑即此人边。
〔5〕遇,合也。
〔6〕徐氏曰:“能于战国扰攘之中,而以罢兵息民为说,其志
可谓大矣。然以利为名,则不可也。”
〔7〕乐,音洛,下同。
〔8〕王,去声。
〔9〕此章言休兵息民,为事则一,然其心有义利之殊,而其效有兴亡之异,学者所当深察而明辨之也。
孟子居邹。季任为任处守,以币交,受之而不报。处于平陆,储子为相,以币交,受之而不报〔1〕。他日由邹之任,见季子;由平陆之齐,不见储子。屋庐子喜曰:“连得间矣〔2〕。”问曰:“夫子之任见季子,之齐不见储子,为其为相与〔3〕”曰:“非也。书〔4〕曰:享多仪,仪不及物,曰不享,惟不役志于享。〔5〕为其不成享也。〔6〕”屋庐子悦。或问之,屋庐子曰:“季子不得之邹,储子得之平陆。”〔7〕
〔1〕任,平声。相,去声,下同,赵氏曰:“季任,任君之弟。任君朝会于邻国,季任为之
居守其国也。储子,齐相也。”不报者,来见则当报之,但以币交,则不必报也。
〔2〕屋庐子知孟子之处此必有义理,故喜得其间隙而问之。
〔3〕“为其”之为,去声,下同。与,平声。言储子但为齐相,不若季子摄守君位,故轻之邪
〔4〕书,周书洛诰之篇。
淳于髡曰:“先名实者,为人也。后名实者,自为也〔1〕。夫子在三卿之中,名实未加于上下〔2〕而去之,仁者固如此乎”孟子曰:“居下位,不以贤事不肖者,伯夷也。五就汤,五就桀者,伊尹也〔3〕。不恶污君,不辞小官者,柳下惠也。三子者不同道,其趋〔4〕一也。一者何也曰:仁〔5〕也。君子亦仁而已矣,何必同”曰:“鲁缪公之时,公仪子〔6〕为政,子柳〔7〕c子思为臣,鲁之削〔8〕也滋甚。若是乎贤者之无益于国也〔9〕”曰:“虞不用百里奚〔10〕而亡,秦穆公用之而霸。不用贤则亡,削何可得与〔11〕”曰“昔者王豹〔12〕处于淇〔13〕,而河西善讴。绵驹〔14〕处于高唐〔15〕,而齐右善歌。华周c杞梁之妻善哭其夫,而变国俗〔16〕。有诸内必形诸外。为其事而无其功者,髡未尝睹之也。是故无贤者也,有则髡必识之。〔17〕”曰:“孔子为鲁司寇,不用;从而祭,燔肉不至。不税冕而行。不知者以为为肉也,其知者以为为无礼也。乃孔子则欲以微罪行,不欲为苟去。君子之所为,众人固不识也。”〔18〕
〔1〕先c后c为,皆去声。名,声誉也。实,事功也。言以名实为先而为之者,是有志于救
民者也。以名实为后而不为者,是欲独善其身者也。
〔2〕名实未加于上下,言上未能正其君,下未能济其民也。
〔3〕杨氏曰:“伊尹之就汤,以三聘之勤也。其就桀也,汤进之也。汤岂有伐桀之意哉其进伊尹以事之也,欲其悔过迁善而已。伊尹既就汤,则以汤之心为心矣。及其终也,人归之,无命之,不得已而伐之耳。若汤初求伊尹,即有伐桀之心,而伊尹遂相之以伐桀,是以取天下为心也。以取天下为心,岂圣人之心哉”
〔4〕恶c趋,并去声。
〔5〕仁者,无私心而合天理之谓。
〔6〕公仪子,名休,为鲁相。
〔7〕子柳,泄柳也。
〔8〕削,地见侵夺也。
〔9〕髡讥孟子虽不去,亦未必能有为也。
〔10〕百里奚事见前篇。
〔11〕与,平声。
〔12〕王豹,卫人,善讴。
〔13〕淇,水名。
〔14〕绵驹,齐人,善歌。
〔15〕高唐,齐西邑。
〔16〕华,去声。华周c杞梁,二人皆齐臣,战死于莒。其妻哭之哀,国俗化之,皆善哭。
〔17〕髡以此讥孟子仕齐无功,朱足为贤也。
〔18〕税,音脱。“为肉”c“为无”之为,去声。按史记,“孔子为鲁司寇,摄行相事。齐人闻而惧,于是以女乐遗鲁君。季桓子与鲁君往观之,怠于政事。子路曰:夫子可以行矣。孔子曰,鲁令且郊,如致膰于大夫,则吾犹可以止。桓子卒受齐女乐,郊又不致膰俎于大夫,孔子遂行。”孟子言以为为肉者固不足道,以为为无礼,则亦未为深知孔子者。盖圣人于父母之国,不欲显其君相之失,又不欲为无故而苟去,故不以女乐去,而以膰肉行。其见幾明决而用意忠厚,固非众人所能识也。然则孟子之所为,岂髡之所能识哉尹氏曰:“淳于髡未尝知仁,亦未尝识贤也。宜平其言若是。”
孟子曰:“五霸者,三王〔1〕之罪人也。今之诸侯,五霸之罪人也。今之大夫,今之诸侯之罪人也。天子適诸侯,曰巡狩,诸侯朝〔2〕于天子,曰述职。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入其疆,土地辟〔3〕,田野治〔4〕,养老尊贤,俊杰在位,则有庆,庆以地〔5〕。入其疆,土地荒芜,遗老失贤,掊克〔6〕在位,则有让〔7〕。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8〕。是故天子讨〔9〕而不伐〔10〕,诸侯伐而不讨。五霸者c搂诸侯以伐诸侯者也〔11〕。故曰: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五霸桓公为盛。葵丘之会诸侯,束牲载书而不歃血〔12〕。初命曰:诛不孝,无易树子,无以妾为妻。〔13〕再命曰:“尊贤育才,以彰有德。三命曰:敬老慈幼,无忘宾旅。〔14〕四命曰:士无世官〔15〕,官事无摄〔16〕,取士必得〔17〕,无专杀大夫〔18〕。五命曰,无曲防〔19〕,无遏籴
〔1〕赵氏曰:“五霸,齐桓c晋文c秦穆c宋襄c楚庄也。三王,夏禹,商汤,周文c武也。”丁氏曰:“夏昆吾,商大彭c豕韦,周齐桓c晋文,谓之五霸。”
〔2〕朝,音潮。
〔3〕辟,与闢同。
〔4〕治,去声。
〔5〕庆,赏也。益其地以赏之也。
〔6〕掊克,聚敛也。
〔7〕让,责也。自“入其疆”至“则有让”,言巡狩之事。
〔8〕“移之”者,诛其人而变置之也。自“一不朝”至“六师移之”,言述职之事。
〔9〕讨者,出命以讨其罪,而使方伯c连帅帅诸侯以伐之也。
〔10〕伐者,奉天子之命,声其罪而伐之也。
〔11〕搂,牵也。五霸牵诸侯以伐诸侯,不用天子之命也。
〔12〕歃,所洽反。按春秋传:“僖公九年葵丘之会,陈牲而不杀,读书加于牲上,壹明天子之禁。”
〔13〕树,立也。已立世子,不得擅易。初命三事,所以修身正家之要也。
〔14〕宾,宾客也。旅,行旅也。皆当有以待之,不可忽忘也。
〔15〕士世禄而不世官,恐其未必贤也。
〔16〕“官事无摄”,当广求贤才以充之,不可以阙人废事也。
〔17〕“取士必得”,必得其人也。
〔18〕“无专杀大夫”,有罪则请命于天子而后杀之也。
〔19〕“无曲防”,不得曲为堤防c壅泉激水,以专小利c病邻国也。
〔20〕籴,音狄。“无遏籴”,邻国凶荒,不得闭籴也。
〔21〕“无有封而不告”者,不得专封国邑而不告天子也。
〔22〕好,去声。
〔23〕长,上声。君有过不能谏,又顺之者,长君之恶也。
〔24〕君之过未萌,而先意导之者,逢君之恶也。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6〕樲,音贰。樲棘,小枣,非美材也。
〔7〕狼善顾,疾则不能,故以为失肩背之喻。
〔8〕饮食之人,专养口腹者也。
〔9〕为,去声。
〔10〕此言若使专养口腹,而能不失其大体,则口腹之养,躯命所关,不但为尺寸之肤而已。但养小之人,无不失其大者,故口腹虽所当养,而终不可以小害大c贱害贵也。
公都子问曰:“钧〔1〕是人也,或为大人,或为小人,何也”孟子曰:“从〔2〕其大体〔3〕,为大人。从其小体〔4〕,为小人。”曰:“钧是人也,或从其大体,或从其小体,何也”曰:“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弗能夺也。此为大人而已矣。〔5〕”
〔1〕钧,同也。
〔2〕从,随也。
〔3〕大体,心也。
〔4〕小体,耳目之类也。
〔5〕官之力言司也。耳司听,目司视,各有所职而不能思,是以蔽于外物。既不能思而蔽于外物,则亦一物而已。又以外物交于此物,其引之而去不难矣。心则能思,而以思为职。凡事物之来,心得其职,则得其理。而物不能蔽;失其职,则不得其理,而物来蔽之。此三者,皆天之所以与我者,而心为大。若能有以立之;则事无不思,而耳目立欲不能夺之矣。此所以为大人也。然“此天”之此,旧本多作比,而赵注亦以“比方”释之。今本既多作“此”,而注亦作“此”,乃未详孰是。但作“比方”,于义为短,故且从今本云。范浚心箴曰:“茫茫堪舆,俯仰无垠。人于其间,眇然有身。是身之微,太仓稊米。参为三才,曰惟心耳。往古来今,孰无此心心为形役,乃兽乃禽。惟口耳目,手足动静。投闲抵隙,为厥心病。一心之微,众欲攻之。其与存者,呜呼幾希君子存诚,克念克敬。天君泰然,百体从今。”
孟子曰:“有天爵〔1〕者,有人爵者。仁c义c忠c信,乐〔2〕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3〕。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既得人爵而弃其天爵。则惑之甚者也,终亦必亡而已矣。〔4〕”
〔1〕天爵者,德义可尊,自然之贵也。
〔2〕乐,音洛。
〔3〕修其天爵,以为吾分之所当然者耳。人爵从之,盖不待求之而自至也。
〔4〕要,音邀,求也。修天爵以要人爵,其心固已惑矣。得人爵而弃天爵,则其惑又甚焉,终必并其所得之人爵而亡之也。者耳。人爵从之,盖不待求之而自至也。
〔2〕者,非良〔3〕贵也。赵孟之所贵,赵孟能贱之〔4〕。诗〔5〕云,
既醉以酒,既饱以德。言饱乎仁义也,所以不愿人之膏粱之味也。令闻
广誉施于身,所以不愿人之文绣也。〔6〕”
〔1〕贵于己者,谓天爵也。
〔2〕人之所贵,谓人以爵位加己而后贵也。
〔3〕良者,本然之
善也。
〔4〕赵孟,晋卿也。能以爵禄与人而使之贵。则亦能夺之而使之贱矣。若良贵,则人
安得而贱之哉
〔5〕诗,大雅既醉之篇。
〔6〕饱,充足也。愿,欲也。膏,肥肉。粱,美穀。令,善也。闻,去声,亦誉也。仁义充足而闻誉彰著,皆所谓良贵也。文绣,衣之美者也。尹氏曰:“言在我者重,则外物轻。”
孟子曰:“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侧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1〕。亦终必亡而已矣〔2〕”
〔1〕与,犹助也。仁之能胜不仁,必然之理也。但为之不力,则无以胜不仁,而人遂以为真
不能胜,是我之所为,有以深助于不仁者也。
〔2〕言此人之心,亦且自怠于为仁,终必并
与其所为而亡之。赵氏曰:“言为仁不至,而不反诸己也。”
孟子曰:“五穀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1〕
〔1〕荑,音蹄。稗,蒲卖反。夫,音扶。荑稗,草之似穀者,其实亦可食,然不能如五穀之
美也。但五穀不熟,则反不如荑稗之熟,犹为仁而不熟,则反不如为他道之有成。是以为仁必贵乎熟,而不可徒恃其种之美,又不可以仁之难熟而甘为他道之有成也。尹民曰:“日新而不已,则熟。”
孟子曰:“羿〔1〕之教人射,必志〔2〕于彀〔3〕;学〔4〕者亦必志于彀。大匠〔5〕诲人,必以规矩〔6〕;学者亦必以规矩。”〔7〕
〔1〕羿,善射者也。
〔2〕志,犹期也。
〔3〕彀,古侯反,弓满也。满而后发,射之法也。
〔4〕学,谓学射。
〔5〕大匠,工师也。
〔6〕规矩,匠之法也。
〔7〕此章言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师舍是则无以教,弟子舍是则无以学。曲艺且然,况圣人之道乎
告子章句下
任〔1〕人有问屋庐子〔2〕曰:“礼与食孰重”曰:“礼重。”“色与礼孰重〔3〕”曰:“礼重。”曰:“以礼食,则饥而死;不以礼食,则得食,必以礼乎亲迎〔4〕,则不得妻;不亲迎,则得妻,必亲迎乎”屋庐子不能对,明日之邹,以告孟子。孟子曰:“於〔5〕答是也何有〔6〕不揣其本而齐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楼〔7〕。金重于羽者,岂谓一钩金与一舆羽之谓哉〔8〕取食之重者与礼之轻者而比之,奚翅食重取色之重者与礼之轻者而比之,奚翅色重〔9〕”往应之曰:“紾兄之臂而夺之食,则得食;不紾则不得食,则将紾之乎逾东家墙而搂其处子,则得妻;不搂则不得妻,则将搂之乎〔10〕”
〔1〕任,平声,国名。
〔2〕屋庐子,名连,孟子弟子也。
〔3〕任人复问也。
〔4〕迎,去声。
〔5〕於,如字。
〔6〕何有,不难也。
〔7〕揣,初委反。本,谓下。末,谓上。方寸之木,至卑,喻食c色。岑楼,楼之高锐似山者,至高,喻礼。若不取其下之平,而升寸木于岑楼之上,则寸木反高,岑楼反卑多。
〔8〕钩,带钩也。金本重而带钧小,故轻,喻礼有轻于食c色者。羽本轻而一舆多,故重,喻食c色有重于礼者。
〔9〕翅,与啻同,古字通用,施智反。奚翅,犹言何但。礼食c亲迎,礼之轻者也。饥而死以灭其性,不得妻而废人伦,食c色之重者也。言其相去悬绝,不但有轻重之差而已。
〔10〕紾,音轸,戾也。搂,音娄,牵也。处子,处女也。此二者,礼与食c色皆其重者,而以之紾较,则礼为尤重也。此章言义理事物,其轻重固有大分。然于其中,又各自有轻重之别。圣贤于此错综斟酌,毫髮不差,固不肯枉尺而直寻,亦未尝胶柱而调瑟,所以断之一视于理之当然而已矣。
曹交〔1〕问曰:“人皆可以为尧,舜〔2〕,有诸”孟子曰:“然。”“交闻文王十尺,汤九尺,今交九尺四寸以长〔3〕,食粟而已〔4〕,如何则可〔5〕”曰:“奚有于是亦为之而已矣。有人于此,力不能胜〔6〕一匹〔7〕雏,则为无力人矣。今曰举百钧,则为有力人矣。然则举乌获〔8〕之任,是亦为乌获而已矣。夫人岂以不胜为患哉弗为耳。徐行后长者谓之弟,疾行先长者谓之不弟。夫徐行者,岂人所不能哉所不为也。尧c舜之道,孝弟而已矣〔9〕。子服尧之服,诵尧之言,行尧之行,是尧而已矣。子服尧之服,诵桀之言,行桀之行,是桀而已矣。〔10〕”曰:“交得见〔11〕于邹君,可以假馆,愿留而受业于门。〔12〕”曰:“夫〔13〕道,若大路然,岂难知哉人病不求耳。子归而求之,有馀师。”〔14〕
〔1〕赵氏曰:“曹交,曹君之弟也。”
〔2〕“人皆可以为尧c舜”,疑古语,或孟子所尝言也。
〔3〕句。
〔4〕食粟而已,言无他材能也。
〔5〕曹交问也。
〔6〕胜,平声。
〔7〕匹,字本作鸥,鸭也。从省作匹。礼记说匹为鹜,是也。
〔8〕乌获,古之有力人也,能举移于钧。
〔9〕后,去声。长,上声。先,去声。夫,音扶。陈氏曰:“孝弟者,人之良知良能,自然之性也。尧c舜人伦之至,亦率是性而已,岂能加毫未于是哉”杨氏曰:“尧c舜之道大矣,而所以为之,乃在夫行止疾徐之间,非有甚高难行之事也。百姓盖日用而不知耳。”〔10〕“之行”二“行”,并去声。言为善为恶,皆在我而已。详曹交之问,浅陋粗率,必其进见之时,礼貌c衣冠c言动之间多不循礼,故孟子告之如此两节云。
〔11〕见,音现。〔12〕假馆而后受业,又可见其求道之不笃。
〔13〕夫,音扶。
〔14〕言道不难知,若归而求之事亲敬长之间,则性分之内万理皆备,随处发见,无不可师,不必留此而受业也。
〔1〕高子,齐人也。
〔2〕弁,音盘。小弁,小雅篇名。周幽王娶申后,生太子宜臼。又得褒姒,生伯服,而黜申后,废宜臼。于是宜臼主傅为作此诗,以叙其哀痛迫切之情也。
〔3〕固,谓执滞不通也。
〔4〕为,犹治也。
〔5〕越,蛮夷国名。
〔6〕关,与弯同。
〔7〕射,食亦反。
〔8〕道,语也。
〔9〕亲亲之心,仁之发也。
〔10〕夫,音扶。
〔11〕凯风,邶风篇名。卫有七子之母,不能安其室,七子作此以自责也。
〔12〕矶,音机,水激石也。不可矶,言微激之而遽怒也。
〔13〕言舜犹怨慕,小弁之怨不为不孝也。赵氏曰:“生之膝下,一体而分。喘息呼吸,气通于亲。当亲而疏,怨慕号天。是以小弁之怨,未足为愆也。”
宋硁〔1〕将之楚。孟子遇于石丘〔2〕,曰:”先生〔3〕将何之”曰:“吾闻秦c楚构兵,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楚王不悦,我将见秦王说而罢之〔4〕。二王我将有所遇〔5〕焉。”曰:“轲也请无问其详,愿闻其指。说之将何如”曰:“我将言其不利也。”曰:“先生之志则大矣,先生之号则不可〔6〕。先生以利说秦c楚之王,秦c楚之王悦于利,以罢三军之师,是三军之士乐〔7〕罢而悦于利也。为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为人于者,怀利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利以事其兄:是君臣c父子c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先生以仁义说秦c楚之王,秦c楚之王悦于仁义而罢三军之师,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仁义也。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于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是君臣c父子c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8〕者,未之有也。何必曰利”〔9〕
〔1〕宋,姓。,名,口茎反。
〔2〕石丘,地名。
〔3〕赵氏曰:“学士年长者,故谓之先生。”
〔4〕说,音税。时宋方欲见楚王,恐其不悦,则将见秦王也。按庄子书有宋
者,禁攻寝兵,救世之战,上说下教,强聒不舍。疏云:“齐宣王时人。”以事考之,疑即此人边。
〔5〕遇,合也。
〔6〕徐氏曰:“能于战国扰攘之中,而以罢兵息民为说,其志
可谓大矣。然以利为名,则不可也。”
〔7〕乐,音洛,下同。
〔8〕王,去声。
〔9〕此章言休兵息民,为事则一,然其心有义利之殊,而其效有兴亡之异,学者所当深察而明辨之也。
孟子居邹。季任为任处守,以币交,受之而不报。处于平陆,储子为相,以币交,受之而不报〔1〕。他日由邹之任,见季子;由平陆之齐,不见储子。屋庐子喜曰:“连得间矣〔2〕。”问曰:“夫子之任见季子,之齐不见储子,为其为相与〔3〕”曰:“非也。书〔4〕曰:享多仪,仪不及物,曰不享,惟不役志于享。〔5〕为其不成享也。〔6〕”屋庐子悦。或问之,屋庐子曰:“季子不得之邹,储子得之平陆。”〔7〕
〔1〕任,平声。相,去声,下同,赵氏曰:“季任,任君之弟。任君朝会于邻国,季任为之
居守其国也。储子,齐相也。”不报者,来见则当报之,但以币交,则不必报也。
〔2〕屋庐子知孟子之处此必有义理,故喜得其间隙而问之。
〔3〕“为其”之为,去声,下同。与,平声。言储子但为齐相,不若季子摄守君位,故轻之邪
〔4〕书,周书洛诰之篇。
淳于髡曰:“先名实者,为人也。后名实者,自为也〔1〕。夫子在三卿之中,名实未加于上下〔2〕而去之,仁者固如此乎”孟子曰:“居下位,不以贤事不肖者,伯夷也。五就汤,五就桀者,伊尹也〔3〕。不恶污君,不辞小官者,柳下惠也。三子者不同道,其趋〔4〕一也。一者何也曰:仁〔5〕也。君子亦仁而已矣,何必同”曰:“鲁缪公之时,公仪子〔6〕为政,子柳〔7〕c子思为臣,鲁之削〔8〕也滋甚。若是乎贤者之无益于国也〔9〕”曰:“虞不用百里奚〔10〕而亡,秦穆公用之而霸。不用贤则亡,削何可得与〔11〕”曰“昔者王豹〔12〕处于淇〔13〕,而河西善讴。绵驹〔14〕处于高唐〔15〕,而齐右善歌。华周c杞梁之妻善哭其夫,而变国俗〔16〕。有诸内必形诸外。为其事而无其功者,髡未尝睹之也。是故无贤者也,有则髡必识之。〔17〕”曰:“孔子为鲁司寇,不用;从而祭,燔肉不至。不税冕而行。不知者以为为肉也,其知者以为为无礼也。乃孔子则欲以微罪行,不欲为苟去。君子之所为,众人固不识也。”〔18〕
〔1〕先c后c为,皆去声。名,声誉也。实,事功也。言以名实为先而为之者,是有志于救
民者也。以名实为后而不为者,是欲独善其身者也。
〔2〕名实未加于上下,言上未能正其君,下未能济其民也。
〔3〕杨氏曰:“伊尹之就汤,以三聘之勤也。其就桀也,汤进之也。汤岂有伐桀之意哉其进伊尹以事之也,欲其悔过迁善而已。伊尹既就汤,则以汤之心为心矣。及其终也,人归之,无命之,不得已而伐之耳。若汤初求伊尹,即有伐桀之心,而伊尹遂相之以伐桀,是以取天下为心也。以取天下为心,岂圣人之心哉”
〔4〕恶c趋,并去声。
〔5〕仁者,无私心而合天理之谓。
〔6〕公仪子,名休,为鲁相。
〔7〕子柳,泄柳也。
〔8〕削,地见侵夺也。
〔9〕髡讥孟子虽不去,亦未必能有为也。
〔10〕百里奚事见前篇。
〔11〕与,平声。
〔12〕王豹,卫人,善讴。
〔13〕淇,水名。
〔14〕绵驹,齐人,善歌。
〔15〕高唐,齐西邑。
〔16〕华,去声。华周c杞梁,二人皆齐臣,战死于莒。其妻哭之哀,国俗化之,皆善哭。
〔17〕髡以此讥孟子仕齐无功,朱足为贤也。
〔18〕税,音脱。“为肉”c“为无”之为,去声。按史记,“孔子为鲁司寇,摄行相事。齐人闻而惧,于是以女乐遗鲁君。季桓子与鲁君往观之,怠于政事。子路曰:夫子可以行矣。孔子曰,鲁令且郊,如致膰于大夫,则吾犹可以止。桓子卒受齐女乐,郊又不致膰俎于大夫,孔子遂行。”孟子言以为为肉者固不足道,以为为无礼,则亦未为深知孔子者。盖圣人于父母之国,不欲显其君相之失,又不欲为无故而苟去,故不以女乐去,而以膰肉行。其见幾明决而用意忠厚,固非众人所能识也。然则孟子之所为,岂髡之所能识哉尹氏曰:“淳于髡未尝知仁,亦未尝识贤也。宜平其言若是。”
孟子曰:“五霸者,三王〔1〕之罪人也。今之诸侯,五霸之罪人也。今之大夫,今之诸侯之罪人也。天子適诸侯,曰巡狩,诸侯朝〔2〕于天子,曰述职。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入其疆,土地辟〔3〕,田野治〔4〕,养老尊贤,俊杰在位,则有庆,庆以地〔5〕。入其疆,土地荒芜,遗老失贤,掊克〔6〕在位,则有让〔7〕。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8〕。是故天子讨〔9〕而不伐〔10〕,诸侯伐而不讨。五霸者c搂诸侯以伐诸侯者也〔11〕。故曰: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五霸桓公为盛。葵丘之会诸侯,束牲载书而不歃血〔12〕。初命曰:诛不孝,无易树子,无以妾为妻。〔13〕再命曰:“尊贤育才,以彰有德。三命曰:敬老慈幼,无忘宾旅。〔14〕四命曰:士无世官〔15〕,官事无摄〔16〕,取士必得〔17〕,无专杀大夫〔18〕。五命曰,无曲防〔19〕,无遏籴
〔1〕赵氏曰:“五霸,齐桓c晋文c秦穆c宋襄c楚庄也。三王,夏禹,商汤,周文c武也。”丁氏曰:“夏昆吾,商大彭c豕韦,周齐桓c晋文,谓之五霸。”
〔2〕朝,音潮。
〔3〕辟,与闢同。
〔4〕治,去声。
〔5〕庆,赏也。益其地以赏之也。
〔6〕掊克,聚敛也。
〔7〕让,责也。自“入其疆”至“则有让”,言巡狩之事。
〔8〕“移之”者,诛其人而变置之也。自“一不朝”至“六师移之”,言述职之事。
〔9〕讨者,出命以讨其罪,而使方伯c连帅帅诸侯以伐之也。
〔10〕伐者,奉天子之命,声其罪而伐之也。
〔11〕搂,牵也。五霸牵诸侯以伐诸侯,不用天子之命也。
〔12〕歃,所洽反。按春秋传:“僖公九年葵丘之会,陈牲而不杀,读书加于牲上,壹明天子之禁。”
〔13〕树,立也。已立世子,不得擅易。初命三事,所以修身正家之要也。
〔14〕宾,宾客也。旅,行旅也。皆当有以待之,不可忽忘也。
〔15〕士世禄而不世官,恐其未必贤也。
〔16〕“官事无摄”,当广求贤才以充之,不可以阙人废事也。
〔17〕“取士必得”,必得其人也。
〔18〕“无专杀大夫”,有罪则请命于天子而后杀之也。
〔19〕“无曲防”,不得曲为堤防c壅泉激水,以专小利c病邻国也。
〔20〕籴,音狄。“无遏籴”,邻国凶荒,不得闭籴也。
〔21〕“无有封而不告”者,不得专封国邑而不告天子也。
〔22〕好,去声。
〔23〕长,上声。君有过不能谏,又顺之者,长君之恶也。
〔24〕君之过未萌,而先意导之者,逢君之恶也。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