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节
:keet一整理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一线心理医生倾心力作:心病谁没有全文>
内容简介:
随着工作c生活等各方面压力的增大,患有不同程度心理疾病的人群日益庞大。但由于传统观念,很多人不愿承认自己有病,不肯就医,以致病情加重,久治不愈。其实,心理疾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的观念。只有大胆说出我有病,才能真正打开心结,快乐做人。甘露春医生根据自己十多年临床经验,从众多案例入手,分析常见心理疾病的特征,介绍辨症和治疗方法,把不为人所注意的心理疾病向我们娓娓道来,并就如何树立正确的健康心理观念,如何学会正确对待心理疾病等,为我们提供一把解开心结打开心锁的金钥匙。
第一部分第1节:不要怕说“我有病”1
第一章
不要怕说“我有病”
我们的某些传统观念害人匪浅。改变我们的观念,重视和正视心理疾病,这很重要。我要强调的是,承认“我有病”,是认识心理疾病的基础。只有正确认识它,才能正确对待它。
第一章不要怕说“我有病”
心病谁没有
有人说:我的心理很正常,承受力强,永远不会得心理疾病。但我敢说:任何人,不分年龄c职业和贵贱,甚至不论性格和心态如何,在其一生之中都有罹患心理疾病的机会和可能。
过于自信的老板
6年前,一个工厂老板带一个员工来看病。在我看病的过程中,这位老板自负地说:“我已经给他做了很多心理辅导啦,他就是不听。像我这样心理承受能力强的人,绝对不会患什么心理疾病”
有道是“世事无绝对”,谁也没料到,3年后他却不得不为他的“心病”来找我。
这时的他,患了一种严重的慢性病,正在治疗中,他还必须做好换器官的思想准备。由于病,他的生意拍档与他分道扬镳;由于病,精力不济,管理不善,他的生意一落千丈;由于病,他的周转资金所剩无几;由于病,他的爱妻再也没有过去的温柔
这一切给他的打击太大,令他难以承受。他的躯体病了,心理同样也病了。他看上去双眼无神c垂头丧气,完全没了昔日的自信和洒脱。他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再没希望了,觉得这一生似乎已走到了尽头。
他灰心地告诉我:“真是天意弄人,想不到我也有今天。我真想一了百了,死了算了”
古代哲人说:世事难料,人生无常。人生在世几十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有谁能一生都一帆风顺c万事如意人生在世,有顺心遂意的日子,自然也会有艰辛难熬的时候,尤其在现代社会,压力那么大,变化那么快,任谁都有罹患心理疾病的可能。
有备,才能无患。不管你是否有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不妨抽点时间读一读这本书,学会正确对待心理疾病,掌握一些调适心理的科学方法,这对你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长久地保持自己的身心健康,是很有好处的。
奇怪的女病人
我看过最怪的心理疾病患者,当属一位30多岁的家庭妇女。
她因为左眼球不由自主阵发性往外斜,看不清东西,担心自己在驾车时会出事,所以反复看眼科医生。医生的诊断是:左眼动眼神经麻痹症。
这病她医治了一年多,时好时坏,什么方法都用过了,可仍然控制不了,还是要发作。
由于就诊时她两眼的转动并没有异常,而且我不是眼科医生,因此我劝她还是到眼科就诊为好。
第一部分第2节:不要怕说“我有病”2
她皱了皱眉,叹了口气,看起来很失望。突然,她左眼咕噜一下转到左上方定住了,没办法转回原位。她使劲挤了挤眼,然后闭上眼睛,用左手食指一推,那眼球才复了位。
经详细询问才得知,原来从两年前开始,她丈夫经常半夜不归,回来后也不愿意向她解释原因。她每天晚上一上床就开始担心害怕,没办法入睡,睁着两只眼睛,盼着丈夫早点回来。长期这样,造成了她眼肌疲劳,神经传导障碍,得了这种怪病。
这种怪病产生的原因她自己和眼科大夫没想到,我这个心理医生也差一点被蒙过。这其实就是一种心理疾病焦虑症。
经过两周的治疗,她的症状终于消失了。
“心结”产生的诱因五花八门,“心病”的表现无奇不有。日常我们遇到许多症状古怪c老治不好的奇难杂症,殊不知,其中有很多就是心理疾病。所以,无论是大众读者还是临床医生,对此都应有所警惕。
“小不点”怎么了
有人以为心理疾病只有大人才有,只有工作或生活压力大的人才有。其实不然,什么人都会得心理疾病。我见过不少只有两三岁的心理病人,你可千万别不信。
“小不点”只有3岁。有一次,他在沙发上睡觉,醒后一睁眼,看见电视中有一个精灵哇的闪将出来,把他吓呆了。自此,他就惊恐得再也不能入睡了。
此后,只要大人一开电视,他就找遥控器关掉,不准大人看电视,害怕再有精灵跳出来。
一到晚上,大人一睡觉,他就悄悄爬起来,四处翻抽屉,怎么哄也不听,抱上床一会儿他又下来了。大人被他折磨得没法生活c工作,费尽周折,找到了我。
我向这个“小不点”保证:“我一定把精灵赶走,但你要答应,以后不能半夜起来了。其他小朋友晚上都不起来,那会很丑的。”
他眼睛一瞪:“我不丑。”
“小不点”患的是儿童焦虑症。我用3元钱的非那根糖浆就把他治好了。
小孩心智稚嫩,受刺激c惊骇容易失常,身为父母要特别注意。见小孩表现失常,有些家长认为是“撞邪”,于是去烧香拜神,赶鬼驱邪。这是愚昧的做法,很容易将小事拖延成大事,搞不好把小孩给害了。所以,小孩表现失常时,家长最好还是带小孩到医院寻求诊治。
我也患过心理疾病
大多数“心病”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刺激的结果。一个处在正常状态的人,很难想象患了心理疾病会是怎么样的,就如同没有吃过榴莲的人想象不出榴莲的滋味一样。那种生不如死的感觉,只有真正患过心理疾病的人,才能切身感受,才有发言权。我之所以这么了解心理疾病和患者的心理,是因为我曾患过多种心理疾病,对心理疾病有着极其深刻的感受。
第一部分第3节:不要怕说“我有病”3
我有许多人难得一遇的经历:幼年生活动荡,不停地换学校;割过牛草,做过筑路工c建筑工c铁工c木工;读过6个高考补习班,参加了4次马拉松似的高考;遭遇过恐吓c诈骗c抢劫c偷窃c亲人分别c移民c经济困扰。我不是钢筋铁骨,在这么多事情的刺激下,我能不患一点心理疾病吗
回想我的过去:少年时期天真和无知,青年时期悲哀c苦闷c忧郁c沮丧c狂妄和固执,我的内心世界从单纯变得混乱。我几岁时就患恐惧症,1719岁时患过抑郁症。我见识过广泛性焦虑症,感受过惊恐发作的痛苦,甚至想过自杀。
袒露心扉,揭自己的短,我以前也没这个勇气。但现在我的观念改变了,我可以坦言我也曾患过心理疾病。我觉得它们是我的良师益友,教会了我如何面对现实,如何思考人生。
反思自己的经历,我可以说:没有患过心理疾病,就没有我的今天。
心理疾病并不可怕。对多数人来说,心理疾病并不是什么不治之症,它不过是我们人生经历中的一片云翳,说不定它还是我们人生飞跃的前奏曲。它可以让我们在焦虑c忧郁c苦闷和彷徨之中学会反思,让我们在失败中变得像冰晶一样明明白白,推动我们走向成功。
我想强调的是:心理疾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的观念
现代人与心病
身心协调,人与自然环境c社会环境的协调,是心理健康的基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与急剧转变,使许多人难以适应,心理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面对压力,如果处理不善,就容易罹患心理疾病。
协调的意义
人的身心需要协调,同时人与自然环境c社会环境也需要协调,这样我们的身心健康才会有保障。
身心的协调人的机体本身就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无论是心理活动与躯体运作,还是自身心理方面的平衡,机体各组织器官都必须相互协调,这样人才能保持健康,而不至于患病。
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人是自然界的产物,并受其支配。古人有“天人合一”的说法。“天”指人类赖以生存的宇宙c客观世界,包括气候条件c自然环境,等等。“天人合一”指的是只有与外部环境协调,人才能正常生活,任何一方面失调都会引起不良反应,从而导致疾病的产生。
地球本来就是一个平衡统一的世界。无论是植物与植物c动物与动物c动物与植物之间,还是人与动物c植物之间,皆保持着某种平衡关系。这种关系得以延续的关键就在于其以食物链的形式存在,并相互依赖,协调发展。而食物链的断裂,意味着整体环境素质的下降。
过去的教训告诉我们,人类发展必须和自然环境相协调。任何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都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人类不顾后果发展的大工业所带来的“温室效应”就是最好的佐证。
第一部分第4节:不要怕说“我有病”4
只有尊重自然法则,才能保持人与自然环境的平衡,才能减少疾病的发生;只有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人类的发展才能得以长久。
人与社会环境的协调我们将身处的社会分为“大社会”和“小社会”。人都是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没有谁能脱离社会而存在,因此,每个人都会遇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
1大社会
“大社会”由政治c经济c文化等元素所构成,包括政治信仰c道德标准c审美观念c人文景观c城市面貌c交通设施c经济往来,等等。
每个生活在社会中的人都必须遵从“大社会”的基本运作方式,受到国家法律c法规和具体行为规范的约束。人的活动都应在这一范围内进行,并能够为他人所接受。也就是人与“大社会”相协调,包括人与国家的政治气候相协调,与公共道德标准c大众审美观念及生活方式保持一致。
人与“大社会”如果不协调,其生存权利将会受到挑战。由此产生的生理和心理压力将会大于一般人,而矛盾带来的冲击会导致其产生一系列的不适应,心理学上称为社会适应不良。严重的社会适应不良可以导致心理障碍,甚至精神病。
2小社会
“小社会”就像一个个人体细胞,由家庭c单位c学校等元素构成,拥有相对的结构和功能。我们的社会就是由千千万万个“小社会”组成的。
“小社会”是人生存的基础环境,并受“大社会”环境的制约。作为生活中的个体,人的行为方式必须与“小社会”环境相协调。在现实社会中,这一条并不易做到,因为一个人的行为方式与他的道德修养c社会理解能力c做人的态度c意志品质c心理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一复杂因素决定了我们各自的人生经历,不管是悲剧还是喜剧,不管是轰轰烈烈还是平淡无奇,都反映了“小社会”的具体内容。
然而,在与“小社会”相统一的过程中,人们只能坚持自己的方向,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才能避免社会发展带来的冲击。
别人成功的人生经历是无法复制的,我们只能作为参考。就好像穿着打扮一样,别人穿着好看的,你不一定合适;你穿着好看的,别人也不一定合适。
3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指社会人群中因交往而构成的相互联系的社会关系,也被称为“人际交往”,包括亲属关系c朋友关系c学友同学关系c师生关系c雇佣关系c战友关系c同事及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等等。
在众多关系中,家庭关系是最值得我们重视的一种关系。俗话说“家和万事兴”,良好的家庭关系,有利于提高家庭生活质素,有利于身心健康。
第一部分第5节:不要怕说“我有病”5
在中国,由于受传统文化及生活方式等的影响,人们对家庭的依赖性很大,如果家庭内部发生矛盾冲突,受伤害最大的就是家庭成员。
如何处理好家庭关系,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这里有几点建议供参考:
建立平等的成员关系,有利于巩固家庭;
发扬互助负责的精神,有利于家庭团结;
习惯聆听对方的倾诉,有利于化解矛盾;
多鼓励少批评,有利于增强生活的信心;
适当的休闲浪漫,有利于调节身心健康。
同事关系c同学关系等在我们的生活中同样不可忽视。融洽协调的关系建立在相互理解c相互帮助c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建立协调的同事关系c同学关系,有利于事业发展。否则,将会对当事人双方造成心理伤害。
社会发展的影响
人类经过漫长的发展,完成从猿到人的进化。在不断创造c实践和积累的过程中,人类不仅掌握了开荒耕作c饲养牲畜c兴修土木等技术,还创造了语言文字等。
在此基础上,人类在精神上更是突飞猛进,开始研究天文c地理c军事c政治c经济c文化等,强调团结合作,总结成败得失。可以说人类得以成为地球主宰的根本原因,就是精神世界的进步。
然而,人类并没有满足。近一百年来,人类将科学文明推向计算机技术c航天技术c原子技术c生物遗传工程c通讯科技等高速发展。这一切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及行为,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毫不夸张地说,人类在地球其他生物眼中早已变成“太空人”。归根到底,这都是人脑的功绩。
然而,事物总是相对的。人类社会发生巨大变化,伴随而来的问题也相应增加。据研究报告:全球每年100万人自杀,30来自中国。而与心理因素相关的死亡数字更是不可估量。“当今世界上已死亡的人当中,有70与各种精神折磨相关”美国一些心理学家是这样描述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正在急剧变化,人们面临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导致精神心理方面的疾病迅速增长。
0我们遇到的问题
我们所说的心理疾病,就是人的心理活动产生障碍,导致感知觉c情感c思维c行为c意志的不协调,引起人的注意障碍c记忆力减退等一类疾病。
要想清楚地认识心理疾病,我们就必须先了解产生心理疾病的背景。可以说导致心理疾病发生的因素多种多样,它的产生与人类生活的环境密切相关,包括社会背景c生活环境c人际关系等,既有物质上的,也有精神上的。
社会发展对人的陈旧思想观念产生巨大冲击,动摇人的世界观,改变人的生活方式。
第一部分第6节:不要怕说“我有病”6
几十年来,中国在改革开放方针政策的指引下,各行各业力争上游,人们运用知识c技能c物力等资源全力竞争,推动社会向前发展改革c兼并c重组c合资c转产c收购c破产c移民c下岗c再就业等新名词c新概念的出现,无一不对生活在这一伟大时代中的人产生深刻的影响。
在这些大潮冲击下,随之而来的是社会地位的改变c经济利益的分化。社会提倡高效率c高技能c高强度,使工作变得越来越紧张,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这种形势迫使我们不断学习c更新和开拓,迫使我们节省时间c抓紧时间,甚至争分夺秒。
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能体验到时代的紧迫感c挤压感
因此,在这个躁动的变革时代,人的心理早已不再像过去那样平静。无论家庭关系还是社会关系,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受功c名c利c欲的驱动,各种社会矛盾日渐尖锐,人际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张,生活c工作c学习变得越来越困难。
由此,人的心理发生扭曲,产生的心理问题愈加普遍:各种明争暗斗c消极怠工c无故弃学c离婚c弃子c包二奶,甚至连吸毒贩毒c抢劫杀人c敲诈勒索c贪污盗窃c行贿受贿c买官卖官c卖淫嫖娼等犯罪问题也应运而生。
心理障碍已经成了我们前进道路中的绊脚石。社会要想发展就不可忽视人的心理健康
社会环境的急剧转变,使一部分人因此失去原有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同时也使一些人受到刺激,变得心浮气躁,如果不能对他们的情绪及时进行疏导,就会让其形成心结,从而诱发心理疾病。
改变旧观念
我们对“神经病”c“疯子”这类词特别敏感和忌讳,对精神病患者特别鄙视和排斥,这种愚昧c陈腐的旧观念,直接或间接害苦了很多人,酿成了许多人间悲剧。我们必须改变这种旧观念。
浑然不知,不予重视
我们对于身体疾病所反映的病情c症状,比如头痛c发热c乏力c食欲不振等,一般都有最直接c最具体的感受。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文化水平的提高,在医疗保健方面,人人都称得上是半个医生,而对于心理疾病,则远没有那么具体c清晰c透彻的认识,也没那么容易理解和接受。
有位嫉妒心很强的女性,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一线心理医生倾心力作:心病谁没有全文>
内容简介:
随着工作c生活等各方面压力的增大,患有不同程度心理疾病的人群日益庞大。但由于传统观念,很多人不愿承认自己有病,不肯就医,以致病情加重,久治不愈。其实,心理疾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的观念。只有大胆说出我有病,才能真正打开心结,快乐做人。甘露春医生根据自己十多年临床经验,从众多案例入手,分析常见心理疾病的特征,介绍辨症和治疗方法,把不为人所注意的心理疾病向我们娓娓道来,并就如何树立正确的健康心理观念,如何学会正确对待心理疾病等,为我们提供一把解开心结打开心锁的金钥匙。
第一部分第1节:不要怕说“我有病”1
第一章
不要怕说“我有病”
我们的某些传统观念害人匪浅。改变我们的观念,重视和正视心理疾病,这很重要。我要强调的是,承认“我有病”,是认识心理疾病的基础。只有正确认识它,才能正确对待它。
第一章不要怕说“我有病”
心病谁没有
有人说:我的心理很正常,承受力强,永远不会得心理疾病。但我敢说:任何人,不分年龄c职业和贵贱,甚至不论性格和心态如何,在其一生之中都有罹患心理疾病的机会和可能。
过于自信的老板
6年前,一个工厂老板带一个员工来看病。在我看病的过程中,这位老板自负地说:“我已经给他做了很多心理辅导啦,他就是不听。像我这样心理承受能力强的人,绝对不会患什么心理疾病”
有道是“世事无绝对”,谁也没料到,3年后他却不得不为他的“心病”来找我。
这时的他,患了一种严重的慢性病,正在治疗中,他还必须做好换器官的思想准备。由于病,他的生意拍档与他分道扬镳;由于病,精力不济,管理不善,他的生意一落千丈;由于病,他的周转资金所剩无几;由于病,他的爱妻再也没有过去的温柔
这一切给他的打击太大,令他难以承受。他的躯体病了,心理同样也病了。他看上去双眼无神c垂头丧气,完全没了昔日的自信和洒脱。他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再没希望了,觉得这一生似乎已走到了尽头。
他灰心地告诉我:“真是天意弄人,想不到我也有今天。我真想一了百了,死了算了”
古代哲人说:世事难料,人生无常。人生在世几十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有谁能一生都一帆风顺c万事如意人生在世,有顺心遂意的日子,自然也会有艰辛难熬的时候,尤其在现代社会,压力那么大,变化那么快,任谁都有罹患心理疾病的可能。
有备,才能无患。不管你是否有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不妨抽点时间读一读这本书,学会正确对待心理疾病,掌握一些调适心理的科学方法,这对你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长久地保持自己的身心健康,是很有好处的。
奇怪的女病人
我看过最怪的心理疾病患者,当属一位30多岁的家庭妇女。
她因为左眼球不由自主阵发性往外斜,看不清东西,担心自己在驾车时会出事,所以反复看眼科医生。医生的诊断是:左眼动眼神经麻痹症。
这病她医治了一年多,时好时坏,什么方法都用过了,可仍然控制不了,还是要发作。
由于就诊时她两眼的转动并没有异常,而且我不是眼科医生,因此我劝她还是到眼科就诊为好。
第一部分第2节:不要怕说“我有病”2
她皱了皱眉,叹了口气,看起来很失望。突然,她左眼咕噜一下转到左上方定住了,没办法转回原位。她使劲挤了挤眼,然后闭上眼睛,用左手食指一推,那眼球才复了位。
经详细询问才得知,原来从两年前开始,她丈夫经常半夜不归,回来后也不愿意向她解释原因。她每天晚上一上床就开始担心害怕,没办法入睡,睁着两只眼睛,盼着丈夫早点回来。长期这样,造成了她眼肌疲劳,神经传导障碍,得了这种怪病。
这种怪病产生的原因她自己和眼科大夫没想到,我这个心理医生也差一点被蒙过。这其实就是一种心理疾病焦虑症。
经过两周的治疗,她的症状终于消失了。
“心结”产生的诱因五花八门,“心病”的表现无奇不有。日常我们遇到许多症状古怪c老治不好的奇难杂症,殊不知,其中有很多就是心理疾病。所以,无论是大众读者还是临床医生,对此都应有所警惕。
“小不点”怎么了
有人以为心理疾病只有大人才有,只有工作或生活压力大的人才有。其实不然,什么人都会得心理疾病。我见过不少只有两三岁的心理病人,你可千万别不信。
“小不点”只有3岁。有一次,他在沙发上睡觉,醒后一睁眼,看见电视中有一个精灵哇的闪将出来,把他吓呆了。自此,他就惊恐得再也不能入睡了。
此后,只要大人一开电视,他就找遥控器关掉,不准大人看电视,害怕再有精灵跳出来。
一到晚上,大人一睡觉,他就悄悄爬起来,四处翻抽屉,怎么哄也不听,抱上床一会儿他又下来了。大人被他折磨得没法生活c工作,费尽周折,找到了我。
我向这个“小不点”保证:“我一定把精灵赶走,但你要答应,以后不能半夜起来了。其他小朋友晚上都不起来,那会很丑的。”
他眼睛一瞪:“我不丑。”
“小不点”患的是儿童焦虑症。我用3元钱的非那根糖浆就把他治好了。
小孩心智稚嫩,受刺激c惊骇容易失常,身为父母要特别注意。见小孩表现失常,有些家长认为是“撞邪”,于是去烧香拜神,赶鬼驱邪。这是愚昧的做法,很容易将小事拖延成大事,搞不好把小孩给害了。所以,小孩表现失常时,家长最好还是带小孩到医院寻求诊治。
我也患过心理疾病
大多数“心病”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刺激的结果。一个处在正常状态的人,很难想象患了心理疾病会是怎么样的,就如同没有吃过榴莲的人想象不出榴莲的滋味一样。那种生不如死的感觉,只有真正患过心理疾病的人,才能切身感受,才有发言权。我之所以这么了解心理疾病和患者的心理,是因为我曾患过多种心理疾病,对心理疾病有着极其深刻的感受。
第一部分第3节:不要怕说“我有病”3
我有许多人难得一遇的经历:幼年生活动荡,不停地换学校;割过牛草,做过筑路工c建筑工c铁工c木工;读过6个高考补习班,参加了4次马拉松似的高考;遭遇过恐吓c诈骗c抢劫c偷窃c亲人分别c移民c经济困扰。我不是钢筋铁骨,在这么多事情的刺激下,我能不患一点心理疾病吗
回想我的过去:少年时期天真和无知,青年时期悲哀c苦闷c忧郁c沮丧c狂妄和固执,我的内心世界从单纯变得混乱。我几岁时就患恐惧症,1719岁时患过抑郁症。我见识过广泛性焦虑症,感受过惊恐发作的痛苦,甚至想过自杀。
袒露心扉,揭自己的短,我以前也没这个勇气。但现在我的观念改变了,我可以坦言我也曾患过心理疾病。我觉得它们是我的良师益友,教会了我如何面对现实,如何思考人生。
反思自己的经历,我可以说:没有患过心理疾病,就没有我的今天。
心理疾病并不可怕。对多数人来说,心理疾病并不是什么不治之症,它不过是我们人生经历中的一片云翳,说不定它还是我们人生飞跃的前奏曲。它可以让我们在焦虑c忧郁c苦闷和彷徨之中学会反思,让我们在失败中变得像冰晶一样明明白白,推动我们走向成功。
我想强调的是:心理疾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的观念
现代人与心病
身心协调,人与自然环境c社会环境的协调,是心理健康的基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与急剧转变,使许多人难以适应,心理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面对压力,如果处理不善,就容易罹患心理疾病。
协调的意义
人的身心需要协调,同时人与自然环境c社会环境也需要协调,这样我们的身心健康才会有保障。
身心的协调人的机体本身就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无论是心理活动与躯体运作,还是自身心理方面的平衡,机体各组织器官都必须相互协调,这样人才能保持健康,而不至于患病。
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人是自然界的产物,并受其支配。古人有“天人合一”的说法。“天”指人类赖以生存的宇宙c客观世界,包括气候条件c自然环境,等等。“天人合一”指的是只有与外部环境协调,人才能正常生活,任何一方面失调都会引起不良反应,从而导致疾病的产生。
地球本来就是一个平衡统一的世界。无论是植物与植物c动物与动物c动物与植物之间,还是人与动物c植物之间,皆保持着某种平衡关系。这种关系得以延续的关键就在于其以食物链的形式存在,并相互依赖,协调发展。而食物链的断裂,意味着整体环境素质的下降。
过去的教训告诉我们,人类发展必须和自然环境相协调。任何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都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人类不顾后果发展的大工业所带来的“温室效应”就是最好的佐证。
第一部分第4节:不要怕说“我有病”4
只有尊重自然法则,才能保持人与自然环境的平衡,才能减少疾病的发生;只有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人类的发展才能得以长久。
人与社会环境的协调我们将身处的社会分为“大社会”和“小社会”。人都是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没有谁能脱离社会而存在,因此,每个人都会遇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
1大社会
“大社会”由政治c经济c文化等元素所构成,包括政治信仰c道德标准c审美观念c人文景观c城市面貌c交通设施c经济往来,等等。
每个生活在社会中的人都必须遵从“大社会”的基本运作方式,受到国家法律c法规和具体行为规范的约束。人的活动都应在这一范围内进行,并能够为他人所接受。也就是人与“大社会”相协调,包括人与国家的政治气候相协调,与公共道德标准c大众审美观念及生活方式保持一致。
人与“大社会”如果不协调,其生存权利将会受到挑战。由此产生的生理和心理压力将会大于一般人,而矛盾带来的冲击会导致其产生一系列的不适应,心理学上称为社会适应不良。严重的社会适应不良可以导致心理障碍,甚至精神病。
2小社会
“小社会”就像一个个人体细胞,由家庭c单位c学校等元素构成,拥有相对的结构和功能。我们的社会就是由千千万万个“小社会”组成的。
“小社会”是人生存的基础环境,并受“大社会”环境的制约。作为生活中的个体,人的行为方式必须与“小社会”环境相协调。在现实社会中,这一条并不易做到,因为一个人的行为方式与他的道德修养c社会理解能力c做人的态度c意志品质c心理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一复杂因素决定了我们各自的人生经历,不管是悲剧还是喜剧,不管是轰轰烈烈还是平淡无奇,都反映了“小社会”的具体内容。
然而,在与“小社会”相统一的过程中,人们只能坚持自己的方向,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才能避免社会发展带来的冲击。
别人成功的人生经历是无法复制的,我们只能作为参考。就好像穿着打扮一样,别人穿着好看的,你不一定合适;你穿着好看的,别人也不一定合适。
3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指社会人群中因交往而构成的相互联系的社会关系,也被称为“人际交往”,包括亲属关系c朋友关系c学友同学关系c师生关系c雇佣关系c战友关系c同事及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等等。
在众多关系中,家庭关系是最值得我们重视的一种关系。俗话说“家和万事兴”,良好的家庭关系,有利于提高家庭生活质素,有利于身心健康。
第一部分第5节:不要怕说“我有病”5
在中国,由于受传统文化及生活方式等的影响,人们对家庭的依赖性很大,如果家庭内部发生矛盾冲突,受伤害最大的就是家庭成员。
如何处理好家庭关系,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这里有几点建议供参考:
建立平等的成员关系,有利于巩固家庭;
发扬互助负责的精神,有利于家庭团结;
习惯聆听对方的倾诉,有利于化解矛盾;
多鼓励少批评,有利于增强生活的信心;
适当的休闲浪漫,有利于调节身心健康。
同事关系c同学关系等在我们的生活中同样不可忽视。融洽协调的关系建立在相互理解c相互帮助c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建立协调的同事关系c同学关系,有利于事业发展。否则,将会对当事人双方造成心理伤害。
社会发展的影响
人类经过漫长的发展,完成从猿到人的进化。在不断创造c实践和积累的过程中,人类不仅掌握了开荒耕作c饲养牲畜c兴修土木等技术,还创造了语言文字等。
在此基础上,人类在精神上更是突飞猛进,开始研究天文c地理c军事c政治c经济c文化等,强调团结合作,总结成败得失。可以说人类得以成为地球主宰的根本原因,就是精神世界的进步。
然而,人类并没有满足。近一百年来,人类将科学文明推向计算机技术c航天技术c原子技术c生物遗传工程c通讯科技等高速发展。这一切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及行为,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毫不夸张地说,人类在地球其他生物眼中早已变成“太空人”。归根到底,这都是人脑的功绩。
然而,事物总是相对的。人类社会发生巨大变化,伴随而来的问题也相应增加。据研究报告:全球每年100万人自杀,30来自中国。而与心理因素相关的死亡数字更是不可估量。“当今世界上已死亡的人当中,有70与各种精神折磨相关”美国一些心理学家是这样描述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正在急剧变化,人们面临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导致精神心理方面的疾病迅速增长。
0我们遇到的问题
我们所说的心理疾病,就是人的心理活动产生障碍,导致感知觉c情感c思维c行为c意志的不协调,引起人的注意障碍c记忆力减退等一类疾病。
要想清楚地认识心理疾病,我们就必须先了解产生心理疾病的背景。可以说导致心理疾病发生的因素多种多样,它的产生与人类生活的环境密切相关,包括社会背景c生活环境c人际关系等,既有物质上的,也有精神上的。
社会发展对人的陈旧思想观念产生巨大冲击,动摇人的世界观,改变人的生活方式。
第一部分第6节:不要怕说“我有病”6
几十年来,中国在改革开放方针政策的指引下,各行各业力争上游,人们运用知识c技能c物力等资源全力竞争,推动社会向前发展改革c兼并c重组c合资c转产c收购c破产c移民c下岗c再就业等新名词c新概念的出现,无一不对生活在这一伟大时代中的人产生深刻的影响。
在这些大潮冲击下,随之而来的是社会地位的改变c经济利益的分化。社会提倡高效率c高技能c高强度,使工作变得越来越紧张,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这种形势迫使我们不断学习c更新和开拓,迫使我们节省时间c抓紧时间,甚至争分夺秒。
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能体验到时代的紧迫感c挤压感
因此,在这个躁动的变革时代,人的心理早已不再像过去那样平静。无论家庭关系还是社会关系,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受功c名c利c欲的驱动,各种社会矛盾日渐尖锐,人际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张,生活c工作c学习变得越来越困难。
由此,人的心理发生扭曲,产生的心理问题愈加普遍:各种明争暗斗c消极怠工c无故弃学c离婚c弃子c包二奶,甚至连吸毒贩毒c抢劫杀人c敲诈勒索c贪污盗窃c行贿受贿c买官卖官c卖淫嫖娼等犯罪问题也应运而生。
心理障碍已经成了我们前进道路中的绊脚石。社会要想发展就不可忽视人的心理健康
社会环境的急剧转变,使一部分人因此失去原有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同时也使一些人受到刺激,变得心浮气躁,如果不能对他们的情绪及时进行疏导,就会让其形成心结,从而诱发心理疾病。
改变旧观念
我们对“神经病”c“疯子”这类词特别敏感和忌讳,对精神病患者特别鄙视和排斥,这种愚昧c陈腐的旧观念,直接或间接害苦了很多人,酿成了许多人间悲剧。我们必须改变这种旧观念。
浑然不知,不予重视
我们对于身体疾病所反映的病情c症状,比如头痛c发热c乏力c食欲不振等,一般都有最直接c最具体的感受。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文化水平的提高,在医疗保健方面,人人都称得上是半个医生,而对于心理疾病,则远没有那么具体c清晰c透彻的认识,也没那么容易理解和接受。
有位嫉妒心很强的女性,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