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0节
面对母亲。刚刚被误会是皇帝微服私访,多少有沾沾自喜,这下全没了。
聊了几句,转入正题,谈起李诗诗。
不知怎么,秦朝不想隐瞒王闰之,一切都实言相告。王闰之不相信李诗诗去了苏州,瞧秦朝的神态和语气,却又觉得他不像是在说谎,这么说很没水平,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秦朝见她真不懂武功,比王语嫣还不懂,心中感慨良多,一时也不知说什么好。或者不该说她不懂,而是像读武侠小说般看懂,像学文一样学懂。
活在这高武的世界,最不懂,能比过去的自己不懂
懂与不懂的标准不同,更多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王闰之在感情上一时难以接受,在理智上却又不得不信,拿不定主意,请他稍等片刻,忙着去找苏轼商量。秦朝是谁外面那些人知道都要装作不知道,王闰之不用。
秦朝见王闰之大失从容,心里有种说不出地成就感,却又觉十分不该。念头一转,按理说苏轼最忙都该腾出身来见上一面,他该不会是想借机观察,顺便考验一下自己的人品
另一边,苏轼从妻子嘴里得知李诗诗的奇遇,整个人全傻了,半晌才回过神,喃喃自语道:“从汴梁到苏州走直线通运河都有三千余里路,早知道武功有这么神奇,就不该一心只扑在文学上,弄得现在百无一用是书生,不如拿把刀上沙场杀敌”
“苏家做文坛领袖还不够,难道还想争武林至尊”王闰之这话像一盆冰水浇在苏轼头上,让苏轼打了个冷颤,一下子完全清醒。
满脸感激道:“惭愧惭愧若非夫人提醒。险些又酿下大错。”
心想:学武学不到最高不如不学重文轻武的内中情由,老百姓可以不懂装懂,我可以要没有太祖皇帝立下不杀士大夫的规矩,有一百颗脑袋都砍了。没了脑袋,要武功何用
“早说过,苏家不做文坛领袖,夫君便不会如此多灾多难,时而被打压,时而被提拔,一手大棒。一手萝卜,不吃不行,吃了后,以前有最大抱负,也都早被磨平了。”
苏轼一双耳朵被夫人弄得左痒右痒,也只有强忍,听完转身道:“夫人所言甚是。但这次回朝,为夫心里是高兴居多,拼了老命也要多实现一些理想。多伸展一些抱负。”
王闰之做了个隔墙有耳的手势,两人不再谈论朝政,一边说着家里的琐事,一边走向秦朝所在客房。却不知这一切都被秦朝看在眼里。听在耳里,一句不漏,一字不差。夫妇俩虽然已经很小心谨慎,但毕竟都没怎么亲身体验过武功的神奇。
隔山如隔山。
面对着年纪比自己大一c两代。辈分却不知大了多少代的东坡先生苏轼,秦朝感慨良多,嘴里滔滔不绝。有时连他自己都不知说了些什么,直到苏轼说少年老成,才回过神。
秦朝用北冥版金刚不坏体神功表演了一轮又一轮青年之身c童子之身c少年之身用这摆在眼前的事实说上几轮,说服力远胜用嘴说上几天几夜,省时不省力。
苏轼c王闰之震惊之余,百感交集,特别是想起武功有强身健体之效。这些年,夫妻俩都劳心劳力过多,身体常常感到吃不消。
按秦朝所知的历史,王闰之就在这三年内早逝,苏轼大致死于十年后。
苏轼夫妇虽然一直都重视养生,但养生以养气为主,事业不顺气如何能顺再精于养生也无力翻天。如今亲眼见识到如此神奇的武功,远超平日里了解,不由生出新的希望。
苏轼突然道:“武功不到家难免伤身,入了味是能延年益寿,但文学入了味就不能延年益寿吗修身c齐家c治国c平天下,修身养性是基本功,却也因此排第一。”
秦朝猜这不过是话引,认为苏轼主要是想听听自己在武学上有什么高见,就像自己很想听听他在文学上有什么高见。却不知该怎么问,难道直接问他怎么写诗怎么写词
下人早摆好酒席,坐着的只有苏轼夫妇和秦朝,允许在旁边站着的只有一个侍妾王朝云。苏轼不想因顾及被下人听去而尽说些官场套话,只好委屈王朝云在一旁侍候。
以此时的社会风气,在接待贵客的时候,一般都如此,别说用侍妾陪酒c端菜c歌舞c娱乐,就连侍寝都很正常。只因苏轼与王朝云感情比一般的夫妇还好,才觉得有些委屈王朝云。
可现在除了王朝云,苏轼实在找不出一个信用可用之人。虽然有担心秦朝看上王朝云,不好拒绝,却不想失礼。一个是文坛第一人,一个是武林第一人,这还是第一次见
即便不谈武,只谈文,只一本寻秦记,苏轼都认真翻阅过好几遍。却也因此,看出秦朝的思想与行动有太多不同,至少在他书中不禁女色的思想很明显。
从书面了解,很难相信他能一直戒色戒杀,言行如一。
秦朝早就听说过王朝云的大名,确是很喜欢和敬重。
记忆里,在千年之后关于她的简介,现在依然清晰如初:王朝云因家境清寒,自幼沦落在歌舞班中,为西湖名妓。宋神宗熙宁四年,苏轼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被贬为杭州通判。一日,他与几位文友同游西湖,宴饮时招来王朝云所在的歌舞班助兴,悠扬的丝竹声中,数名舞女浓妆艳抹,长袖徐舒,轻盈曼舞,而舞在中央的王朝云又以其艳丽的姿色和高超的舞技,特别引人注目。
舞罢,众舞女入座侍酒,王朝云恰转到苏轼身边,这时的王朝云已换了另一种装束:洗净浓装,黛眉轻扫,朱唇微点,一身素净衣裙,清丽淡雅,楚楚可人,别有一番韵致,仿佛一股空谷幽兰的清香,沁入苏东坡因世事变迁而黯淡的心。此时,本是丽阳普照,波光潋滟的西湖,由于天气突变,阴云敝日,山水迷蒙,成了另一种景色。
湖山佳人,相映成趣,苏轼灵感顿至,挥毫写下了传颂千古的描写西湖佳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诗明写西湖旖旎风光,而实际上寄寓了苏轼初遇王朝云时为之心动的感受。
朝云时年十二岁,虽然年幼,却聪慧机敏,由于十分仰慕东坡先生的才华,且受到苏轼夫妇善待,十分庆幸自己与苏家的缘份,决意追随东坡先生终身。朝云与苏轼的关系很奇特。她与苏轼共同生活了二十多年,特别是陪伴苏轼度过了贬谪黄州和贬谪惠州两段艰难岁月,但一直没有苏轼夫人或妻子的名号,只是到了黄州后才由侍女改为侍妾。
苏轼在杭州三年,之后官迁密州c徐州c湖州,颠沛不已,甚至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副使,这期间,王朝云始终紧紧相随,无怨无悔。
在黄州时,他们的生活十分清苦,王朝云甘愿与苏轼共度患难,布衣荆钗,悉心为苏轼调理生活起居,她用黄州廉价的肥猪肉,微火慢嫩,烘出香糯滑软,肥而不腻的肉块,作为苏轼常食的佐餐妙品,这就是后来闻名遐迩的“东坡肉”。
眼下王朝云与记忆里的合在一起,给秦朝带来一阵特别强烈的冲击,神色随之不由自主发生了一连串不小的变化。苏轼见了,不由更不安,后悔不已。
过了一阵,见秦朝彬彬有礼,才稍感放心。
王闰之细察各人神色,自己心思跟着变化万千,到底是什么滋味,自己也说不清,只知以酸楚居多。这么多年这么努力做一个贤淑的好妻子,也只能做一个好妻子,不能像王朝云那样,做苏轼的红颜知已。性格不同c出身不同c才貌不同c缘份不同c身份不同,种种不同皆不能强求融合为一。明知如此,却不甘如此,到底有想些什么
自己也很想知道。
王朝云察言观色,不懂秦朝的目光为何如此熟悉而古怪
大起疑心:“他好像已经认识我很久很久,可我为什么对他毫无印象难道是假装有这必要吗若不是假装,我自怎会半点都想不起来倘若真的很熟悉,又该怎么办怎么办我的记性一向很好,这次怎么了是了,才第一次见面,他给我的感觉就像多年的兄妹一样,很亲近。难道他是我的亲弟弟不可能呀这是怎么了”
过了半天,秦朝才暂时抚平了心湖,耳边传来苏轼对文武之道的疑问。
秦朝稍微斟酌了一会,才不急不缓道:“文武之道亦属阴阳之道,缺一不可。但阴阳之间不是不能转化,白天是太阳,晚上变月亮,女人能生出男人。文学高了对练武既有益,也有害,关键在于能否找到更好的转化之道。文学上有文学障,武学上有武学障,文武之间有文武障。突破文武障的难度和好处,可能远远大于纯粹的文学障c武学障。”
第八章是有意却似无意
“对某些特殊的人,文武双全或许并不难。但我能断定,大幸之后便是不幸,这些人将来都有比文武障更大的大劫要克服,否则下场很不好。为什么会这样用一句话可以概括,那就是修行。而这正是我目前刚接触不久的境界。至于是对还是错,现在很难说得准。你们还愿意相信,我就继续说。不相信,我也懒得再多说。”
苏轼哈哈一笑道:“这番话很有意思,很发人深省咱不琢磨个十天半月,说了都白说,尽属空谈。当然也谈不上什么对错,谈不上相信与否,秦公子以为呢”
“东坡先生这手太极推得可真妙比姑苏慕容的斗转星移还厉害。”秦朝哑然失笑,“我的话说得最好,十天半月后多少能看到些对错,东坡先生的话就算再过十年百年,照样挑不出毛病。无错即对,正合无为而治。可惜人活着终究不能事事无为。如何在无为有为之间转化如何保持有为无为之间的平衡保持新旧观念的平衡”
苏轼神情一怔,小声道:“左右不是人,吃力不讨好。”
这时连旁边两女都知道他这话的真正意思是说,他夹在新党和旧党之间很难做人。
说着,说着,说到书中乔峰的故事,秦朝大讲乔峰如何夹在宋辽之间c恩仇之间c亲友之间,如何仁义无双c武功无双c酒量无双,如何左右不是人,吃力不讨好,救人难救已
无奈,最后选择了自尽。听得苏轼都老泪纵横,两女都哭疼了眼。天下第一大帮帮主乔峰的事迹他们早就听说过不少,但之前从未因乔峰而感动过。
只有这次,感触特别地深刻。像是中了邪般不能自己。
虽知其中有不少与事实不合,但这也让人更方便抛开现实中众多顾虑去感动。苏轼将功名利禄抛一边,豪气干云道:“契丹人中竟也有这样的英雄恨不能一见,与之彻夜长谈。”
王闰之抽泣道:“阿朱妹子好可怜阿紫想代替姐姐很正常,乔峰却不是真男人。阿紫再怎么坏,乔峰可以打她骂她,就算真的把阿紫当小孩,也应该好好教育才是。”
她这话说得苏轼好尴尬
苏轼是她姐夫,她是姐姐死后嫁给苏轼,不难想象她因而对阿紫分外同情。
同病相怜王闰之最怎么努力。一直不能代替姐姐在丈夫心目中的地位。
见阿紫最怎么努力都不能代替阿朱在乔峰心目中的地位,能不心情激荡吗
王朝云嘴里不说,心里却想:阿紫只顾着自己,阿朱只顾着乔峰,愿意为乔峰死。我和阿朱一样,愿意为夫君死。乔峰迟早能明白阿朱的好,夫君也迟早能明白小妾的好。
长吁短叹了一阵,秦朝承认那故事里面的很多事情还未发生,是自己瞎编。大家才开始渐渐从故事里脱身。苏轼夫妇和王朝云不是想不到,是不想深入追究,不想这么快揭开。
真相被秦朝揭开,便再难再像之前那么沉浸在里面。再难找回之前那些心动。
大家心里都还有很多话想说,也都知道说得太久,秦朝也知道,于是趁着这话题结束主动告辞。苏轼客套了一番。直到秦朝离开很远,才望着王朝云大松一口气。
不然也不用说这么久,生怕离开时秦朝看上王朝云。不管是讨要,还是交换或侍寝,即便以此时的社会风气,都难免深感为难,拒不拒绝都不好。
事实上,秦朝离开时脑子里想的大半是苏轼揣摩上意的功夫炉火纯青,顺乎自然,几乎不露痕迹。是有意,却似无意。不只是文章写得好,马屁也拍到了高太后的心窝里。
人一到了高太后这年纪,最怎么清高也只会比苏轼更关心养生。
王朝云暗笑秦朝,养生堂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是有意,却似无意,不只歌曲这样写得好。第一要钓的是京城第一人c大宋第一人c当世第一女强人高太后。
也知他这么做还一举多得,具体却还很难说。
医馆新命名养生堂自然是秦朝第一个说。
王闰之打开秦朝送的礼盒一看,不由笑弯了腰。
苏轼走过来一看,也禁不住笑了,摇头晃脑道:“秦道友这手字味道着实不错,基本功怎会这么差劲奇哉怪哉只怕还不如普通十岁小孩,至少在这附近找不到。”
又道:“武人有这么能写已是非常不错,可他也算是武人吗”
一本正经道:“这可得好好收藏,千金不换。”
苏轼不知秦朝写毛笔字的基本功是在另一个世界打下,各种坏习惯自小就深入骨髓,能有这个样子已经很不错。王朝云好奇心大起,抢过一看,顿时笑得合不拢嘴。
半晌才缓过气,抑扬顿挫地念了起来:“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念完后,不住感叹。三人围着这首词谈了许久,才恋恋不舍停下。
王朝云决定一有空就给这首词配曲,心想:一定得创出一首经典曲子,才勉强配得上这首绝妙好词。此词一出,其它词恐怕都得黯然失色很长一段时间。
又想:有才真不在年高,就他这年纪,见识也如此广博,武功又如此高深莫测,词一首还看今朝,日月都见之失色却毫无架子。若不是见了他写的这手字,还以为他是千年难得一见的全才。
苏轼心想:“把这首词呈给太后,不知会怎么想这样的人才,会不会舍得留给皇上用”
想了会,仍不得要领,暗道:“算了,不管他们怎么想,做好臣子的本分就是,给皇上和太后都呈一份吧”
不及深想,熟悉的马蹄声响起,急速远去。
正自担心,一杯茶的功夫不到,马蹄声就转了回来。
“爹,你一定要帮女儿报这大仇”
苏轼见大女儿苏旨哭红了眼,心中不怒反笑。
“怎么了”王闰之强忍住笑。
这女儿连皇帝赵煦都敢欺负,还有谁会欺负她
“他只说了句回去吧,黑玫瑰转身就跑,再不肯听我话了。一直跑回家,才才才,”才了半天,脸都才红了。
苏轼扑哧一笑,“就你这三脚猫功夫,看都看不懂了吧哈哈”
秦朝一脸轻松愉快,走进家门。家中多了十一个新成员,都是十四五岁大的花季少女。卖家说她们都很老实c勤快,而且身家绝对清白。李嬷嬷请示秦朝之后,按百家姓里面的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给她们起了套方便易记的名字:赵小丫c钱小丫c孙小丫c李小丫c周小丫c吴小丫c郑小丫褚丫头。
秦朝一看赵小丫面相,便知她出身很好。
不由暗叹:“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心想李嬷嬷挑选太仔细,原本连牙齿都不放过。现在知道自己这主人一向懒得刷牙,既知有多不好看,自然不好再那么挑剔。不然这赵小丫的出身最好,李嬷嬷也看不上。
考虑了一会,这次再没烧掉卖身契,也没自己留下,转手把它们都交给了李嬷嬷。没再像以前那样说上一大堆人人平等的话,也没再许下三个月内都可自由来往的承诺。
过去那些做法确实太不合时宜,不如改换成实际的好处:一道有钱都买不到的北冥真气,一两白花花的银子。
这是否也是被这封建社会给同化
同化不同化,药铺里都开始充满欢声笑语,丫环们个个变得干劲十足。都觉得遇上了个特别好的主子,从此脱离了苦难。秦朝不再像以前那样,越费劲解释越吃力不讨好。
对自由,不由又多了一层感悟:心里想的自由未必是自由,嘴里说的自由未必是自由,行动上的自由未必是自由。自由能拥有多种选择,自由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她们不喜欢的自由,我给她们最多也只是我的自由,而不是她们的自由。她们喜欢的自由,给的再少也能让她们开心。她们不喜欢的自由,我给的再多也是在浪费,彼此都不快乐。
第二天中午,慕容阿碧c苏晓晓不早不晚地到了。
苏晓晓弄了块养生堂的大匾,字是她自己所写。
秦朝在大门口树了两根双人合抱的大石柱,挥手在上面刻下:穷者一日一免先病先医,
富者一月一个不死不医。
众多官府的手续都没办,江湖上的同道都没理,养生堂便直接开张营业。
接连几天不见有一个客人,既不见江湖上的人来闹事,也不见半个官府中人上门,秦朝却毫不在乎,除了拿出些时间背医书和炼丹外,仍过着与在苏州时相仿的生活。
第九章补元丹汤远吴知
慕容阿碧只一间绣房都忙得不亦乐乎,音乐c歌舞,医学c武学全不能放下。
苏晓晓不忙也担心忙不过来,于是,养生堂又多了个新成员向问闲。
一天,苏轼带了个重病难医的老家仆上门拜访,秦朝传了道北冥真气给那老仆,附送一颗由苏晓晓自观自学炼制的补元丹,那老仆立即变得生龙活虎,让苏轼又惊又喜。
第二天,鸡还未叫,店门未开,病人就接二连三到来。大半过不了向问闲那一关,过了还有苏晓晓把关,医完后介绍了个体质最虚的给秦朝,免费传北冥真气一道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聊了几句,转入正题,谈起李诗诗。
不知怎么,秦朝不想隐瞒王闰之,一切都实言相告。王闰之不相信李诗诗去了苏州,瞧秦朝的神态和语气,却又觉得他不像是在说谎,这么说很没水平,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秦朝见她真不懂武功,比王语嫣还不懂,心中感慨良多,一时也不知说什么好。或者不该说她不懂,而是像读武侠小说般看懂,像学文一样学懂。
活在这高武的世界,最不懂,能比过去的自己不懂
懂与不懂的标准不同,更多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王闰之在感情上一时难以接受,在理智上却又不得不信,拿不定主意,请他稍等片刻,忙着去找苏轼商量。秦朝是谁外面那些人知道都要装作不知道,王闰之不用。
秦朝见王闰之大失从容,心里有种说不出地成就感,却又觉十分不该。念头一转,按理说苏轼最忙都该腾出身来见上一面,他该不会是想借机观察,顺便考验一下自己的人品
另一边,苏轼从妻子嘴里得知李诗诗的奇遇,整个人全傻了,半晌才回过神,喃喃自语道:“从汴梁到苏州走直线通运河都有三千余里路,早知道武功有这么神奇,就不该一心只扑在文学上,弄得现在百无一用是书生,不如拿把刀上沙场杀敌”
“苏家做文坛领袖还不够,难道还想争武林至尊”王闰之这话像一盆冰水浇在苏轼头上,让苏轼打了个冷颤,一下子完全清醒。
满脸感激道:“惭愧惭愧若非夫人提醒。险些又酿下大错。”
心想:学武学不到最高不如不学重文轻武的内中情由,老百姓可以不懂装懂,我可以要没有太祖皇帝立下不杀士大夫的规矩,有一百颗脑袋都砍了。没了脑袋,要武功何用
“早说过,苏家不做文坛领袖,夫君便不会如此多灾多难,时而被打压,时而被提拔,一手大棒。一手萝卜,不吃不行,吃了后,以前有最大抱负,也都早被磨平了。”
苏轼一双耳朵被夫人弄得左痒右痒,也只有强忍,听完转身道:“夫人所言甚是。但这次回朝,为夫心里是高兴居多,拼了老命也要多实现一些理想。多伸展一些抱负。”
王闰之做了个隔墙有耳的手势,两人不再谈论朝政,一边说着家里的琐事,一边走向秦朝所在客房。却不知这一切都被秦朝看在眼里。听在耳里,一句不漏,一字不差。夫妇俩虽然已经很小心谨慎,但毕竟都没怎么亲身体验过武功的神奇。
隔山如隔山。
面对着年纪比自己大一c两代。辈分却不知大了多少代的东坡先生苏轼,秦朝感慨良多,嘴里滔滔不绝。有时连他自己都不知说了些什么,直到苏轼说少年老成,才回过神。
秦朝用北冥版金刚不坏体神功表演了一轮又一轮青年之身c童子之身c少年之身用这摆在眼前的事实说上几轮,说服力远胜用嘴说上几天几夜,省时不省力。
苏轼c王闰之震惊之余,百感交集,特别是想起武功有强身健体之效。这些年,夫妻俩都劳心劳力过多,身体常常感到吃不消。
按秦朝所知的历史,王闰之就在这三年内早逝,苏轼大致死于十年后。
苏轼夫妇虽然一直都重视养生,但养生以养气为主,事业不顺气如何能顺再精于养生也无力翻天。如今亲眼见识到如此神奇的武功,远超平日里了解,不由生出新的希望。
苏轼突然道:“武功不到家难免伤身,入了味是能延年益寿,但文学入了味就不能延年益寿吗修身c齐家c治国c平天下,修身养性是基本功,却也因此排第一。”
秦朝猜这不过是话引,认为苏轼主要是想听听自己在武学上有什么高见,就像自己很想听听他在文学上有什么高见。却不知该怎么问,难道直接问他怎么写诗怎么写词
下人早摆好酒席,坐着的只有苏轼夫妇和秦朝,允许在旁边站着的只有一个侍妾王朝云。苏轼不想因顾及被下人听去而尽说些官场套话,只好委屈王朝云在一旁侍候。
以此时的社会风气,在接待贵客的时候,一般都如此,别说用侍妾陪酒c端菜c歌舞c娱乐,就连侍寝都很正常。只因苏轼与王朝云感情比一般的夫妇还好,才觉得有些委屈王朝云。
可现在除了王朝云,苏轼实在找不出一个信用可用之人。虽然有担心秦朝看上王朝云,不好拒绝,却不想失礼。一个是文坛第一人,一个是武林第一人,这还是第一次见
即便不谈武,只谈文,只一本寻秦记,苏轼都认真翻阅过好几遍。却也因此,看出秦朝的思想与行动有太多不同,至少在他书中不禁女色的思想很明显。
从书面了解,很难相信他能一直戒色戒杀,言行如一。
秦朝早就听说过王朝云的大名,确是很喜欢和敬重。
记忆里,在千年之后关于她的简介,现在依然清晰如初:王朝云因家境清寒,自幼沦落在歌舞班中,为西湖名妓。宋神宗熙宁四年,苏轼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被贬为杭州通判。一日,他与几位文友同游西湖,宴饮时招来王朝云所在的歌舞班助兴,悠扬的丝竹声中,数名舞女浓妆艳抹,长袖徐舒,轻盈曼舞,而舞在中央的王朝云又以其艳丽的姿色和高超的舞技,特别引人注目。
舞罢,众舞女入座侍酒,王朝云恰转到苏轼身边,这时的王朝云已换了另一种装束:洗净浓装,黛眉轻扫,朱唇微点,一身素净衣裙,清丽淡雅,楚楚可人,别有一番韵致,仿佛一股空谷幽兰的清香,沁入苏东坡因世事变迁而黯淡的心。此时,本是丽阳普照,波光潋滟的西湖,由于天气突变,阴云敝日,山水迷蒙,成了另一种景色。
湖山佳人,相映成趣,苏轼灵感顿至,挥毫写下了传颂千古的描写西湖佳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诗明写西湖旖旎风光,而实际上寄寓了苏轼初遇王朝云时为之心动的感受。
朝云时年十二岁,虽然年幼,却聪慧机敏,由于十分仰慕东坡先生的才华,且受到苏轼夫妇善待,十分庆幸自己与苏家的缘份,决意追随东坡先生终身。朝云与苏轼的关系很奇特。她与苏轼共同生活了二十多年,特别是陪伴苏轼度过了贬谪黄州和贬谪惠州两段艰难岁月,但一直没有苏轼夫人或妻子的名号,只是到了黄州后才由侍女改为侍妾。
苏轼在杭州三年,之后官迁密州c徐州c湖州,颠沛不已,甚至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副使,这期间,王朝云始终紧紧相随,无怨无悔。
在黄州时,他们的生活十分清苦,王朝云甘愿与苏轼共度患难,布衣荆钗,悉心为苏轼调理生活起居,她用黄州廉价的肥猪肉,微火慢嫩,烘出香糯滑软,肥而不腻的肉块,作为苏轼常食的佐餐妙品,这就是后来闻名遐迩的“东坡肉”。
眼下王朝云与记忆里的合在一起,给秦朝带来一阵特别强烈的冲击,神色随之不由自主发生了一连串不小的变化。苏轼见了,不由更不安,后悔不已。
过了一阵,见秦朝彬彬有礼,才稍感放心。
王闰之细察各人神色,自己心思跟着变化万千,到底是什么滋味,自己也说不清,只知以酸楚居多。这么多年这么努力做一个贤淑的好妻子,也只能做一个好妻子,不能像王朝云那样,做苏轼的红颜知已。性格不同c出身不同c才貌不同c缘份不同c身份不同,种种不同皆不能强求融合为一。明知如此,却不甘如此,到底有想些什么
自己也很想知道。
王朝云察言观色,不懂秦朝的目光为何如此熟悉而古怪
大起疑心:“他好像已经认识我很久很久,可我为什么对他毫无印象难道是假装有这必要吗若不是假装,我自怎会半点都想不起来倘若真的很熟悉,又该怎么办怎么办我的记性一向很好,这次怎么了是了,才第一次见面,他给我的感觉就像多年的兄妹一样,很亲近。难道他是我的亲弟弟不可能呀这是怎么了”
过了半天,秦朝才暂时抚平了心湖,耳边传来苏轼对文武之道的疑问。
秦朝稍微斟酌了一会,才不急不缓道:“文武之道亦属阴阳之道,缺一不可。但阴阳之间不是不能转化,白天是太阳,晚上变月亮,女人能生出男人。文学高了对练武既有益,也有害,关键在于能否找到更好的转化之道。文学上有文学障,武学上有武学障,文武之间有文武障。突破文武障的难度和好处,可能远远大于纯粹的文学障c武学障。”
第八章是有意却似无意
“对某些特殊的人,文武双全或许并不难。但我能断定,大幸之后便是不幸,这些人将来都有比文武障更大的大劫要克服,否则下场很不好。为什么会这样用一句话可以概括,那就是修行。而这正是我目前刚接触不久的境界。至于是对还是错,现在很难说得准。你们还愿意相信,我就继续说。不相信,我也懒得再多说。”
苏轼哈哈一笑道:“这番话很有意思,很发人深省咱不琢磨个十天半月,说了都白说,尽属空谈。当然也谈不上什么对错,谈不上相信与否,秦公子以为呢”
“东坡先生这手太极推得可真妙比姑苏慕容的斗转星移还厉害。”秦朝哑然失笑,“我的话说得最好,十天半月后多少能看到些对错,东坡先生的话就算再过十年百年,照样挑不出毛病。无错即对,正合无为而治。可惜人活着终究不能事事无为。如何在无为有为之间转化如何保持有为无为之间的平衡保持新旧观念的平衡”
苏轼神情一怔,小声道:“左右不是人,吃力不讨好。”
这时连旁边两女都知道他这话的真正意思是说,他夹在新党和旧党之间很难做人。
说着,说着,说到书中乔峰的故事,秦朝大讲乔峰如何夹在宋辽之间c恩仇之间c亲友之间,如何仁义无双c武功无双c酒量无双,如何左右不是人,吃力不讨好,救人难救已
无奈,最后选择了自尽。听得苏轼都老泪纵横,两女都哭疼了眼。天下第一大帮帮主乔峰的事迹他们早就听说过不少,但之前从未因乔峰而感动过。
只有这次,感触特别地深刻。像是中了邪般不能自己。
虽知其中有不少与事实不合,但这也让人更方便抛开现实中众多顾虑去感动。苏轼将功名利禄抛一边,豪气干云道:“契丹人中竟也有这样的英雄恨不能一见,与之彻夜长谈。”
王闰之抽泣道:“阿朱妹子好可怜阿紫想代替姐姐很正常,乔峰却不是真男人。阿紫再怎么坏,乔峰可以打她骂她,就算真的把阿紫当小孩,也应该好好教育才是。”
她这话说得苏轼好尴尬
苏轼是她姐夫,她是姐姐死后嫁给苏轼,不难想象她因而对阿紫分外同情。
同病相怜王闰之最怎么努力。一直不能代替姐姐在丈夫心目中的地位。
见阿紫最怎么努力都不能代替阿朱在乔峰心目中的地位,能不心情激荡吗
王朝云嘴里不说,心里却想:阿紫只顾着自己,阿朱只顾着乔峰,愿意为乔峰死。我和阿朱一样,愿意为夫君死。乔峰迟早能明白阿朱的好,夫君也迟早能明白小妾的好。
长吁短叹了一阵,秦朝承认那故事里面的很多事情还未发生,是自己瞎编。大家才开始渐渐从故事里脱身。苏轼夫妇和王朝云不是想不到,是不想深入追究,不想这么快揭开。
真相被秦朝揭开,便再难再像之前那么沉浸在里面。再难找回之前那些心动。
大家心里都还有很多话想说,也都知道说得太久,秦朝也知道,于是趁着这话题结束主动告辞。苏轼客套了一番。直到秦朝离开很远,才望着王朝云大松一口气。
不然也不用说这么久,生怕离开时秦朝看上王朝云。不管是讨要,还是交换或侍寝,即便以此时的社会风气,都难免深感为难,拒不拒绝都不好。
事实上,秦朝离开时脑子里想的大半是苏轼揣摩上意的功夫炉火纯青,顺乎自然,几乎不露痕迹。是有意,却似无意。不只是文章写得好,马屁也拍到了高太后的心窝里。
人一到了高太后这年纪,最怎么清高也只会比苏轼更关心养生。
王朝云暗笑秦朝,养生堂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是有意,却似无意,不只歌曲这样写得好。第一要钓的是京城第一人c大宋第一人c当世第一女强人高太后。
也知他这么做还一举多得,具体却还很难说。
医馆新命名养生堂自然是秦朝第一个说。
王闰之打开秦朝送的礼盒一看,不由笑弯了腰。
苏轼走过来一看,也禁不住笑了,摇头晃脑道:“秦道友这手字味道着实不错,基本功怎会这么差劲奇哉怪哉只怕还不如普通十岁小孩,至少在这附近找不到。”
又道:“武人有这么能写已是非常不错,可他也算是武人吗”
一本正经道:“这可得好好收藏,千金不换。”
苏轼不知秦朝写毛笔字的基本功是在另一个世界打下,各种坏习惯自小就深入骨髓,能有这个样子已经很不错。王朝云好奇心大起,抢过一看,顿时笑得合不拢嘴。
半晌才缓过气,抑扬顿挫地念了起来:“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念完后,不住感叹。三人围着这首词谈了许久,才恋恋不舍停下。
王朝云决定一有空就给这首词配曲,心想:一定得创出一首经典曲子,才勉强配得上这首绝妙好词。此词一出,其它词恐怕都得黯然失色很长一段时间。
又想:有才真不在年高,就他这年纪,见识也如此广博,武功又如此高深莫测,词一首还看今朝,日月都见之失色却毫无架子。若不是见了他写的这手字,还以为他是千年难得一见的全才。
苏轼心想:“把这首词呈给太后,不知会怎么想这样的人才,会不会舍得留给皇上用”
想了会,仍不得要领,暗道:“算了,不管他们怎么想,做好臣子的本分就是,给皇上和太后都呈一份吧”
不及深想,熟悉的马蹄声响起,急速远去。
正自担心,一杯茶的功夫不到,马蹄声就转了回来。
“爹,你一定要帮女儿报这大仇”
苏轼见大女儿苏旨哭红了眼,心中不怒反笑。
“怎么了”王闰之强忍住笑。
这女儿连皇帝赵煦都敢欺负,还有谁会欺负她
“他只说了句回去吧,黑玫瑰转身就跑,再不肯听我话了。一直跑回家,才才才,”才了半天,脸都才红了。
苏轼扑哧一笑,“就你这三脚猫功夫,看都看不懂了吧哈哈”
秦朝一脸轻松愉快,走进家门。家中多了十一个新成员,都是十四五岁大的花季少女。卖家说她们都很老实c勤快,而且身家绝对清白。李嬷嬷请示秦朝之后,按百家姓里面的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给她们起了套方便易记的名字:赵小丫c钱小丫c孙小丫c李小丫c周小丫c吴小丫c郑小丫褚丫头。
秦朝一看赵小丫面相,便知她出身很好。
不由暗叹:“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心想李嬷嬷挑选太仔细,原本连牙齿都不放过。现在知道自己这主人一向懒得刷牙,既知有多不好看,自然不好再那么挑剔。不然这赵小丫的出身最好,李嬷嬷也看不上。
考虑了一会,这次再没烧掉卖身契,也没自己留下,转手把它们都交给了李嬷嬷。没再像以前那样说上一大堆人人平等的话,也没再许下三个月内都可自由来往的承诺。
过去那些做法确实太不合时宜,不如改换成实际的好处:一道有钱都买不到的北冥真气,一两白花花的银子。
这是否也是被这封建社会给同化
同化不同化,药铺里都开始充满欢声笑语,丫环们个个变得干劲十足。都觉得遇上了个特别好的主子,从此脱离了苦难。秦朝不再像以前那样,越费劲解释越吃力不讨好。
对自由,不由又多了一层感悟:心里想的自由未必是自由,嘴里说的自由未必是自由,行动上的自由未必是自由。自由能拥有多种选择,自由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她们不喜欢的自由,我给她们最多也只是我的自由,而不是她们的自由。她们喜欢的自由,给的再少也能让她们开心。她们不喜欢的自由,我给的再多也是在浪费,彼此都不快乐。
第二天中午,慕容阿碧c苏晓晓不早不晚地到了。
苏晓晓弄了块养生堂的大匾,字是她自己所写。
秦朝在大门口树了两根双人合抱的大石柱,挥手在上面刻下:穷者一日一免先病先医,
富者一月一个不死不医。
众多官府的手续都没办,江湖上的同道都没理,养生堂便直接开张营业。
接连几天不见有一个客人,既不见江湖上的人来闹事,也不见半个官府中人上门,秦朝却毫不在乎,除了拿出些时间背医书和炼丹外,仍过着与在苏州时相仿的生活。
第九章补元丹汤远吴知
慕容阿碧只一间绣房都忙得不亦乐乎,音乐c歌舞,医学c武学全不能放下。
苏晓晓不忙也担心忙不过来,于是,养生堂又多了个新成员向问闲。
一天,苏轼带了个重病难医的老家仆上门拜访,秦朝传了道北冥真气给那老仆,附送一颗由苏晓晓自观自学炼制的补元丹,那老仆立即变得生龙活虎,让苏轼又惊又喜。
第二天,鸡还未叫,店门未开,病人就接二连三到来。大半过不了向问闲那一关,过了还有苏晓晓把关,医完后介绍了个体质最虚的给秦朝,免费传北冥真气一道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