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大明崛起 第七卷 第五章 蒸汽火车
送走了施维拉,朱慈炅突然间想起了铁矿石运输的问题,海上还好说,有施维拉自己的商船送过来,但是到了天津卫的港口以后就必须用马车转运到京城了。
京城到天津卫的港口距离不远,大约是两百五十里左右,快马加鞭的话三个多时辰就能到,但问题是马车拉着货可不能快马加鞭,只能慢慢走,所以马车拉满货从天津赶到京城最少需要两天时间,算上装车和卸货的时间,差不多就是三天。
而且像明朝这种泥土路,一辆马车最多就能拉一千斤左右,再多的话,路给碾烂了不说,马车轮子还经常陷进泥土坑里,拉都拉不出来。
这样算下来,两百万斤铁矿石就需要两千辆马车拉三天时间,做成武器之后再发往辽东走水路的话又差不多是两千辆马车三天时间,还有四十万大军的粮草辎重饷银,光这些来回转运,两千辆马车一个月到头基本上没得休息。
这还只是军用物资的运输,如果经济发展起来了,货物的运输量那才叫一个恐怖呢,怕不得几万人,弄几万辆马车来回不停的转运,那样的话人吃马嚼的再加上饷银和损耗,一个月下来光运输就要花上十万两!
怎么办呢?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研制蒸汽动力火车,那样的话,做几个火车头,每个拉几节货运车厢,只要十来个人来开火车,完全可以着他抽出一张白纸,在纸上面画了个草图,就是四个轮子一块平板。然后他解释道:“这是平板车,轮子是铁的,如果拉单个炮管的话可以做小一点,然后在上面装个半人高的把手,拉着走就行了不用抬起来。如果拉一堆炮管的话就做大一点,不过石板地面估计承受不了这么大的重量,必须在地上埋两块方形的铁条,然后这个轮子的内面突出一点,不让平板车轮子脱离铁条,明白了吗?”
宋应星仔细的看了看,点头道:“微臣明白了,不过请恕微臣愚钝,这个平板要用多厚的,铁板还是木板,还有这个铁条用多粗的?”
朱慈炅大概回想了一下,答复道:“用两寸厚的木板就行了,你总不会在上面堆几十万斤东西吧,至于这个铁条,几万斤的东西用两寸见方的铁条就够了。”
宋应星有点跃跃欲试的道:“不知皇上还有什么事没,如若没有那微臣现在就去做。”
朱慈炅挥手道:“去吧,做好了,试一试再来告诉朕效果如何。”
宋应星立马急匆匆的告退了,其实这个问题他也想过,奈何古代还很少有用纯铁做车轮的,所以一开始他的方向就错了,四轮车他也做过,推起来的确不怎么费劲,但那车轮的大小和承重能力就决定了那四轮车不适合在车间使用。要知道古代的木制车轮差不多都是直径一米多的大轮子,四个轮子的车最少有三米长一米多宽,而且还只能运一两根炮管,多了轮子就承受不起了。他现在一批可是铸造一百根炮管,所以车间里面最少要做五十辆这样的大车子,那样的话,过道基本就被堵住了,反而影响效率,所以他试了试就放弃了,费劲就费劲吧,总比把车间堵住好。
这次就不一样了,按皇上的说话,推一两根炮管的小车做四个巴掌大的铁轮子就行了,这样做个一米多长刚好能把炮管放下就行了,就算是五十辆也占不了多少地方,至于大的轨道平板车,好像按皇上的说法,一次放上去四五十根炮管也是可以的,就是不知道到时候推不推的动。
宋应星本来就对这些有助于提高生产力的东西感兴趣,要不他就不会去编什么《天工开物》了,所以皇上提出这个方案以后,他就迫不及待的跑回去试验起来。
车轮和方铁这些东西都很简单,铸个大概的外形,然后去车几刀,铣几刀基本就成型了,两寸厚的木板也不难找,轴承也有现成的,所以第二天他就把东西全准备好了,组装是有点麻烦,毕竟第一次做,在各部件的连接上总会出现一点小问题。不过这个难不倒他,谁叫他床子多,人也多呢,所以第三天他就把小平板车和轨道平板车都做出来了。
他首先试了试小平板车,一根一千来斤的四一七式榴弹炮管一个人拉起来竟然不怎么费劲,两根的话一个人拉就比较费劲了,但拉还是勉强拉的动的,那种四个木轮子的大车就不一样了,一根炮管一个人勉强拉的动,两根炮管就必须两个人,在这两个方面四个铁轮子的小车都完胜,再加上他小巧的体积,宋应星决定,这种小推车,所有车间都配上。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京城到天津卫的港口距离不远,大约是两百五十里左右,快马加鞭的话三个多时辰就能到,但问题是马车拉着货可不能快马加鞭,只能慢慢走,所以马车拉满货从天津赶到京城最少需要两天时间,算上装车和卸货的时间,差不多就是三天。
而且像明朝这种泥土路,一辆马车最多就能拉一千斤左右,再多的话,路给碾烂了不说,马车轮子还经常陷进泥土坑里,拉都拉不出来。
这样算下来,两百万斤铁矿石就需要两千辆马车拉三天时间,做成武器之后再发往辽东走水路的话又差不多是两千辆马车三天时间,还有四十万大军的粮草辎重饷银,光这些来回转运,两千辆马车一个月到头基本上没得休息。
这还只是军用物资的运输,如果经济发展起来了,货物的运输量那才叫一个恐怖呢,怕不得几万人,弄几万辆马车来回不停的转运,那样的话人吃马嚼的再加上饷银和损耗,一个月下来光运输就要花上十万两!
怎么办呢?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研制蒸汽动力火车,那样的话,做几个火车头,每个拉几节货运车厢,只要十来个人来开火车,完全可以着他抽出一张白纸,在纸上面画了个草图,就是四个轮子一块平板。然后他解释道:“这是平板车,轮子是铁的,如果拉单个炮管的话可以做小一点,然后在上面装个半人高的把手,拉着走就行了不用抬起来。如果拉一堆炮管的话就做大一点,不过石板地面估计承受不了这么大的重量,必须在地上埋两块方形的铁条,然后这个轮子的内面突出一点,不让平板车轮子脱离铁条,明白了吗?”
宋应星仔细的看了看,点头道:“微臣明白了,不过请恕微臣愚钝,这个平板要用多厚的,铁板还是木板,还有这个铁条用多粗的?”
朱慈炅大概回想了一下,答复道:“用两寸厚的木板就行了,你总不会在上面堆几十万斤东西吧,至于这个铁条,几万斤的东西用两寸见方的铁条就够了。”
宋应星有点跃跃欲试的道:“不知皇上还有什么事没,如若没有那微臣现在就去做。”
朱慈炅挥手道:“去吧,做好了,试一试再来告诉朕效果如何。”
宋应星立马急匆匆的告退了,其实这个问题他也想过,奈何古代还很少有用纯铁做车轮的,所以一开始他的方向就错了,四轮车他也做过,推起来的确不怎么费劲,但那车轮的大小和承重能力就决定了那四轮车不适合在车间使用。要知道古代的木制车轮差不多都是直径一米多的大轮子,四个轮子的车最少有三米长一米多宽,而且还只能运一两根炮管,多了轮子就承受不起了。他现在一批可是铸造一百根炮管,所以车间里面最少要做五十辆这样的大车子,那样的话,过道基本就被堵住了,反而影响效率,所以他试了试就放弃了,费劲就费劲吧,总比把车间堵住好。
这次就不一样了,按皇上的说话,推一两根炮管的小车做四个巴掌大的铁轮子就行了,这样做个一米多长刚好能把炮管放下就行了,就算是五十辆也占不了多少地方,至于大的轨道平板车,好像按皇上的说法,一次放上去四五十根炮管也是可以的,就是不知道到时候推不推的动。
宋应星本来就对这些有助于提高生产力的东西感兴趣,要不他就不会去编什么《天工开物》了,所以皇上提出这个方案以后,他就迫不及待的跑回去试验起来。
车轮和方铁这些东西都很简单,铸个大概的外形,然后去车几刀,铣几刀基本就成型了,两寸厚的木板也不难找,轴承也有现成的,所以第二天他就把东西全准备好了,组装是有点麻烦,毕竟第一次做,在各部件的连接上总会出现一点小问题。不过这个难不倒他,谁叫他床子多,人也多呢,所以第三天他就把小平板车和轨道平板车都做出来了。
他首先试了试小平板车,一根一千来斤的四一七式榴弹炮管一个人拉起来竟然不怎么费劲,两根的话一个人拉就比较费劲了,但拉还是勉强拉的动的,那种四个木轮子的大车就不一样了,一根炮管一个人勉强拉的动,两根炮管就必须两个人,在这两个方面四个铁轮子的小车都完胜,再加上他小巧的体积,宋应星决定,这种小推车,所有车间都配上。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