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 章
非,撤回上书,相安无事。或者让韩非再向秦王面奏,将上书所言作一更正。李斯感到很为难,说:"韩非生xìng耿直,言之既出断然不会更正。他此次上书定是经过深思熟虑,若出尔反尔,将会失信于王,他岂能做这等傻事?"
姚贾听罢,苦涩地点了点头,暗道:"难道我姚贾三年奔波之功就要断送在韩非之手吗?"
李斯道:"依我看来,足下也不要过于惊慌,待大王有召,足下可如实禀报,大王最恨说假话,最喜坦dàng直言。足下若如实以对,力陈忠诚,或许会化险为夷。兵法云,置之死地而后生,足下不妨一试。"
事既如此,姚贾确实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可想了,只得表示就照李斯的话去办。
李斯给姚贾出这个主意,主要是为了回报姚贾的友好之情。但也怀有坐山观虎斗的yīn暗心理:他二人针锋相对,或必有一伤,或两败俱伤。不管是何结果,对自己都有利无弊,因为他们都已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所以,姑且来个釜底添薪,观二虎相斗,坐收渔人之利。
姚贾是在拜访李斯的当天下午被宣召的。秦王政见到姚贾,开口便问:
"听说你以寡人之财,jiāo结诸侯,可有此事?"
姚贾努力镇定着自己的情绪,平静地倾听着秦王的发问。他深知,这是一次至关自身命运的召见,若罪名成立,不仅到手的爵位将被剥夺,还会有xìng命的危险。于是,他答道:
"确有此事。"
秦王面有愠色:"你有何面目复见寡人?"
姚贾道:"曾参孝敬其亲,天下愿以为子;伍子胥忠于其君,天下愿以为臣;贞洁贤淑之女,天下愿以为妃。今臣忠于王而王不知,实令臣寒心。设使臣不忠于王岂会历尽艰险奔波游说,为王效命?桀纣听谗言而杀良将,至使身死国亡。如今大王听信谗言,恐朝中将无忠臣矣!"
秦王怒气稍缓,道:"如此说来,你jiāo结诸侯未谋私利?"
姚贾道:"臣只知为国谋利,从未敢损国而肥私。臣以珍珠宝物jiāo结诸侯,意在买通敌国重臣,寻找内应,以成就统一大业,难道大王夙夜cāo劳不正是为此么?臣若谋私,出使时所带资车百乘、金千斤,足可富贵终生,安会赠予外人?"
秦王政觉得有道理,沉思有顷。问:
"听说你是监门卒之子,魏之大盗,赵之逐臣,此事当真?"
姚贾坦率地说:"当真。臣出身微贱,确有过一些不光彩的经历。但大王难道就不信任臣吗?姜太公吕尚望在齐国时曾被老fù赶出,在朝歌卖过臭ròu,又曾被子良赶走,钓鱼鱼不得食饵,卖庸作又不能自售;管仲也出身贫贱,曾在鲁国被囚,百里奚曾以五张羊皮被卖,咎犯则曾在中山为盗。但这四人都被明主所用,且皆立有大功。明主不究其过,不计其非,用其所长,放手让他们效劳立功,他们也果然未负明主之望。大王既有并吞天下之心,效法明君之志,怎可以出身尊卑定高下,以一时一事论是非呢?臣虽微贱,但愿竭诚报王,大王岂可拒而弃之?"
听了姚贾这番话,秦王政很受感动。心想:大凡徇私者皆掩其私,为非者讳言其非,姚贾如此坦白诚恳,足见其心底无私,看来是误会了他,于是说道:"卿襟怀坦dàng,直言不讳,忠心为国,大可嘉奖,误信人言,忠jiān不辩,寡人之过也!"
姚贾"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热泪盈眶地说道:"大王不疑臣?"
"寡人历来主张: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姚贾再也止不住激动的泪水,涕泗jiāo流地说:"既蒙大王信任,臣披肝沥胆,誓报大王!"
秦王政道:"爱卿快快请起,寡人不疑卿,卿也勿负寡人!"
姚贾再拜稽首:"谨遵圣命!"
姚贾走出咸阳宫的时候,像获得了一次新生,感受前所未有的畅快,他恨恨地说:韩非贼,看你如何收场!
四
姚贾的胜利对李斯来说并不感到意外。因为他知道,秦王喜欢xìng格率直的人,再说,重金游说是秦王亲自决定的,姚贾又是他亲自派出的使臣,若是否定了姚贾,岂不也否定了他自己?
李斯暂时也不希望韩非一败涂地,因为韩非既与姚贾结怨,必然会不断地产生争斗和牵制,这无疑将消耗他们的力量,自己则可乘机增强实力,将他们压倒。
这样想着,李斯既无姚贾胜利之喜,也无韩非失败之悲。他平静得很,坦然得很,他愿置身于局外,当个旁观者。当姚贾再次前来李斯府上时,李斯的这一初衷却彻底改变了。
这天,姚贾居心叵测地对李斯说:"先生可知大王在冷落你吗?"
李斯晃了晃头,说:"不知。"
姚贾道:"先生真是身处危境不知危啊!前日大王召臣入宫,又谈及重金游说之事,大王很欣赏这一计策,认为是并吞六国的又一条不可忽视的战线,并将奉命出使的使臣视为统一大业的又一支重要力量,声称可与王翦、蒙武的强兵劲卒相比。但是,大王对先生出使韩国而未完成使命则耿耿于怀,认为先生未能尽力,辜负了他的重托,愧对了他的期待!"
李斯惊问:"确有此事?"
姚贾道:"在下安敢乱说?"
李斯沉思有顷,问:"大王还说了些什么?"
姚贾道:"大王认为先生才学远在韩非之下,他说,早得韩非,岂用李斯?"
"你在诳我!"李斯怒视姚贾,"我知道,你与韩非结怨,故意挑拨我二人关系,休想!"
姚贾却一点怒色也没有,微笑着说:"在下与先生相识已非日浅,先生难道还不知我?我岂是那般挑拨离间、制造是非的小人?况且,大王之言难道我也敢编造吗?伪造君命是要以身家xìng命为代价的!我以为与先生jiāo情不薄,特来相告,想不到先生却误以我为恶人,真是冤煞我也。既然先生不愿听,我也到此为止,在下告辞!"说着,姚贾一拱手转身就要走。
李斯怒气稍息,上前拉住姚贾道:"何必急着要走?有话慢慢道来!"
姚贾笑了笑,复又坐下,煞有介事地说:"知人知面难知心,先生且莫小视了你这个同窗,仅以善意待之,以善待恶,非善也,终将为恶所害。先生重义轻利,令人景仰,然环视天下,重义轻利者却属寥寥。君不知孙膑、庞涓之事乎?"
孙膑乃古之兵家,与庞涓同拜鬼谷子为师,系同窗好友。庞涓下山早于孙膑,为魏惠王赏识,拜为将军。后孙膑经人举荐来魏,魏惠王yù拜其为副将,与庞涓共掌军权,庞涓恐孙膑超过自己,力请魏惠王拜孙膑为客卿。不久,庞涓又假造孙膑家书,陷害其暗通齐国,魏惠王大怒,责令送军府审问。庞涓奏请魏惠王先将孙膑处以刖刑,待将他的兵法弄到手再杀掉。同时又假装对孙膑表示同情。孙膑既斫去膑骨,脸上刺字,已成废人,但他却误以庞涓为救命恩人,立志刻写祖传兵书赠送庞涓。后侍者告知真相,孙膑如梦初醒,遂装疯自救,幸免于难。齐威王得知,派人秘将孙膑救回,马陵道一战,方报庞涓之仇。
讲起这一古事,姚贾感慨万端,道:"《 诗 》云:"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先生博古通今,怎可不深戒之?难道先生不惧黥刖之刑吗?"
李斯沉默有顷,对姚贾说:"韩非不义,既陷足下于死地,又构我以罪名,将准备如何动作?"
姚贾道:"他既不义,我亦不仁。我二人可一同面见秦王,参奏韩非,为国除jiān!"
李斯见姚贾如此坚定,先前即埋于心底的猜疑和嫉恨一下子上升到顶点,韩非的形象在他的眼前越来越变得狰狞可怖。在此之前,他曾试图在姚、韩相斗中扮演旁观者角色,准备坐收渔利,但现在,他却下决心参与其间,与姚贾站到一起了。因为姚贾已成乌眼鸡,恨不得将韩非吃掉,如果和他携手,定可将韩非搞垮。这样的结果对自己也不是什么坏事,减少了一个敌手就清除了一个障碍,何乐而不为?至于与韩非的关系大可不必在意,先师早有明论:只讲利害,不叙友情!古来能臣皆残忍,为人不残忍,岂能成大事?
想到这里,李斯打定主意:借姚贾之手,除掉韩非!
当即,二人议定,先由姚贾出面,劾奏韩非不忠,尔后,李斯再面见秦王,力证确有其事,一唱一和,置韩非于死地。李斯说:"大王素来多疑,若我二人一同面奏,恐大王疑我为朋党,合谋构陷他人,这样,事情反会搞坏。如此相继入奏,既可解除大王疑心,又可增强劾奏的分量,造成一种接续进攻之势。"
姚贾以为然,当天,姚贾便去觐见秦王政,参奏说:"韩非乃韩国公子,韩王使臣,素爱其国,忠其君。今人虽入秦,未必真心归顺。大王难道不记得其救韩图存之上书么?其措辞何其急切,对韩何其忠诚?如今其离韩归秦,顿改初衷,不过是数日之事,大王难道真的相信他会有如此迅速的改变?自古以来,两国jiāo兵,不厌其诈,频频用间,屡见不鲜。当今大王正锐意图强,志在扫平诸侯,兼并天下,怎可收留一个敌国jiān细,坏我大事?"
秦王政对姚贾这番话,既相信,又不全信,但是,他头脑中的韩非的形象却不知不觉地蒙上了一层yīn影。
秦王政正狐疑不决,李斯又来到了咸阳宫。他见秦王政双眉紧锁,知道正为韩非事犯疑,便故作不知地问:"大王因何事烦恼?"
秦王政便把姚贾的劾奏向李斯说了一遍,并用探询的口吻说:"卿与韩非为同窗,你以为此人如何?"
李斯道:"我知韩非,韩非也知我。若论韩非其文,堪称上乘,其《 五蠹 》、《 孤愤 》大王早已读过,勿庸赘述,若论韩非其人,臣却不敢妄说,恐有不义之嫌。"
"但说无妨!"
李斯仍面有难色。他见秦王正以咄咄逼人的目光注视着他,故意低头不语。过了好一会儿,才叹了口气,说:"韩非其人,不足道也!他xìng情狭隘,嫉贤害能,对人也是以邻为壑。昔时臣与他从师于荀卿,臣视他为知己,他却暗怀心腹事,不肯吐真言。由此观之,他此番来秦,也未必出以真心,对大王未必真心依附。其身在秦而心在韩也未可知!"
"你是说他为人jiān诈,表里不一,口是心非?"
"臣以为如此。"李斯点了点头。
此时,秦王政的眉宇间已拧成了个疙瘩,愤然道:"如此说来,寡人看错了人?"
李斯没有应声,他只是注视着秦王政的神情,倾听着秦王政的决断。
忽然,秦王政雷霆大作:"来人,将韩非下狱拘问!"
听到这一决定,李斯暗自得意。他庆幸自己的高明,神采飞扬地离开了咸阳宫。
秦王政的一道诏令将座上宾的韩非打成阶下囚。这一骤然变故,使韩非猝不及防,他甚至没闹清是怎么回事,便被押入狱中。
惊魂始定之后,韩非想到了他的怨敌姚贾。他想,一定是姚贾进行报复,在秦王面前进行诬陷,他很后悔自己前些时候谏阻封赏姚贾的上书。自己刚刚来秦,立足未稳,何必多言多语,这不是自找麻烦吗?俗话云,除恶务尽。我既未能参倒姚贾,今日被其所害,也就不足为怪了。
然而,韩非却不甘如此。他的宏图大志还未实现,他还想在秦国干一番事业!他也认为秦王是一时听信了谗言,草率地作出了决定,只要讲明真情,秦王会回心转意的。于是,他向狱卒要来笔墨,撕下一块锦袍,写道:"臣自入秦,备受恩遇,多有封赏,臣铭记于心,没齿难忘,誓效死以报。今有小人诬构,使臣身陷囹圄,冤哉痛哉!大王独不念臣恭献混一之策乎?独不记法、术、势之论乎?此皆臣肺腑之言,一片忠心,苍天可鉴,望大王明察,勿为妖言所惑……"
韩非写罢,将身上所带的一些"半两"铜钱送给狱卒,托他将此信带出狱外,设法jiāo给李斯,请李斯代为呈上。同时,又解下腰间系着的写有"永"字的青石片,也托狱卒转jiāo。他让狱卒捎话给李斯,请他念及同窗之好,速速前来解救。
韩非身在异乡,举目无亲,所知者唯有李斯,他相信李斯其人,相信他们的友情。
韩非的上书捎出以后,心里踏实了。眼前似乎出现了希望之光。然而使韩非大为失望且惊愕不已的是:他没有等来解救之人,却等来了一壶dú酒!
这是李斯派人送来的。原来,李斯见到狱卒辗转捎来的上书之后,唯恐秦王反悔,所以没有上呈秦王,而是再次请求秦王当机立断,斩草除根。秦王政听信了李斯的话,下令将韩非处死,李斯于是马上令人准备了dú酒,送到狱中!
韩非见到御赐dú酒,顿时天旋地转,思维一片混乱。他问自己:难道就这样了却此生吗?早知如此,何必来秦!
然而,他已经没有了别的选择,只能饮下这壶dú酒。
他晃晃悠悠地站起身来,仰天长叹:苍天啊,何以摧折贤良!公理啊,何以颠倒至此!李斯学弟,何不前来救我?……他呼喊着,踉跄着,不多时便仆倒在地,殷红的鲜血从嘴角上溢出……
韩非服dú自杀后,秦王政忽觉韩非之罪尚无证据,将其下狱有失草率,便下诏赦免韩非,但可惜的是,诏书传至狱中,一代才子却含着奇冤草草结束了生命。这一年,他四十二岁。
韩非的死讯传来之时,李斯正在自家的厅堂里悠然闲坐。他拿出当年韩非送给他的佩玉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姚贾听罢,苦涩地点了点头,暗道:"难道我姚贾三年奔波之功就要断送在韩非之手吗?"
李斯道:"依我看来,足下也不要过于惊慌,待大王有召,足下可如实禀报,大王最恨说假话,最喜坦dàng直言。足下若如实以对,力陈忠诚,或许会化险为夷。兵法云,置之死地而后生,足下不妨一试。"
事既如此,姚贾确实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可想了,只得表示就照李斯的话去办。
李斯给姚贾出这个主意,主要是为了回报姚贾的友好之情。但也怀有坐山观虎斗的yīn暗心理:他二人针锋相对,或必有一伤,或两败俱伤。不管是何结果,对自己都有利无弊,因为他们都已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所以,姑且来个釜底添薪,观二虎相斗,坐收渔人之利。
姚贾是在拜访李斯的当天下午被宣召的。秦王政见到姚贾,开口便问:
"听说你以寡人之财,jiāo结诸侯,可有此事?"
姚贾努力镇定着自己的情绪,平静地倾听着秦王的发问。他深知,这是一次至关自身命运的召见,若罪名成立,不仅到手的爵位将被剥夺,还会有xìng命的危险。于是,他答道:
"确有此事。"
秦王面有愠色:"你有何面目复见寡人?"
姚贾道:"曾参孝敬其亲,天下愿以为子;伍子胥忠于其君,天下愿以为臣;贞洁贤淑之女,天下愿以为妃。今臣忠于王而王不知,实令臣寒心。设使臣不忠于王岂会历尽艰险奔波游说,为王效命?桀纣听谗言而杀良将,至使身死国亡。如今大王听信谗言,恐朝中将无忠臣矣!"
秦王怒气稍缓,道:"如此说来,你jiāo结诸侯未谋私利?"
姚贾道:"臣只知为国谋利,从未敢损国而肥私。臣以珍珠宝物jiāo结诸侯,意在买通敌国重臣,寻找内应,以成就统一大业,难道大王夙夜cāo劳不正是为此么?臣若谋私,出使时所带资车百乘、金千斤,足可富贵终生,安会赠予外人?"
秦王政觉得有道理,沉思有顷。问:
"听说你是监门卒之子,魏之大盗,赵之逐臣,此事当真?"
姚贾坦率地说:"当真。臣出身微贱,确有过一些不光彩的经历。但大王难道就不信任臣吗?姜太公吕尚望在齐国时曾被老fù赶出,在朝歌卖过臭ròu,又曾被子良赶走,钓鱼鱼不得食饵,卖庸作又不能自售;管仲也出身贫贱,曾在鲁国被囚,百里奚曾以五张羊皮被卖,咎犯则曾在中山为盗。但这四人都被明主所用,且皆立有大功。明主不究其过,不计其非,用其所长,放手让他们效劳立功,他们也果然未负明主之望。大王既有并吞天下之心,效法明君之志,怎可以出身尊卑定高下,以一时一事论是非呢?臣虽微贱,但愿竭诚报王,大王岂可拒而弃之?"
听了姚贾这番话,秦王政很受感动。心想:大凡徇私者皆掩其私,为非者讳言其非,姚贾如此坦白诚恳,足见其心底无私,看来是误会了他,于是说道:"卿襟怀坦dàng,直言不讳,忠心为国,大可嘉奖,误信人言,忠jiān不辩,寡人之过也!"
姚贾"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热泪盈眶地说道:"大王不疑臣?"
"寡人历来主张: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姚贾再也止不住激动的泪水,涕泗jiāo流地说:"既蒙大王信任,臣披肝沥胆,誓报大王!"
秦王政道:"爱卿快快请起,寡人不疑卿,卿也勿负寡人!"
姚贾再拜稽首:"谨遵圣命!"
姚贾走出咸阳宫的时候,像获得了一次新生,感受前所未有的畅快,他恨恨地说:韩非贼,看你如何收场!
四
姚贾的胜利对李斯来说并不感到意外。因为他知道,秦王喜欢xìng格率直的人,再说,重金游说是秦王亲自决定的,姚贾又是他亲自派出的使臣,若是否定了姚贾,岂不也否定了他自己?
李斯暂时也不希望韩非一败涂地,因为韩非既与姚贾结怨,必然会不断地产生争斗和牵制,这无疑将消耗他们的力量,自己则可乘机增强实力,将他们压倒。
这样想着,李斯既无姚贾胜利之喜,也无韩非失败之悲。他平静得很,坦然得很,他愿置身于局外,当个旁观者。当姚贾再次前来李斯府上时,李斯的这一初衷却彻底改变了。
这天,姚贾居心叵测地对李斯说:"先生可知大王在冷落你吗?"
李斯晃了晃头,说:"不知。"
姚贾道:"先生真是身处危境不知危啊!前日大王召臣入宫,又谈及重金游说之事,大王很欣赏这一计策,认为是并吞六国的又一条不可忽视的战线,并将奉命出使的使臣视为统一大业的又一支重要力量,声称可与王翦、蒙武的强兵劲卒相比。但是,大王对先生出使韩国而未完成使命则耿耿于怀,认为先生未能尽力,辜负了他的重托,愧对了他的期待!"
李斯惊问:"确有此事?"
姚贾道:"在下安敢乱说?"
李斯沉思有顷,问:"大王还说了些什么?"
姚贾道:"大王认为先生才学远在韩非之下,他说,早得韩非,岂用李斯?"
"你在诳我!"李斯怒视姚贾,"我知道,你与韩非结怨,故意挑拨我二人关系,休想!"
姚贾却一点怒色也没有,微笑着说:"在下与先生相识已非日浅,先生难道还不知我?我岂是那般挑拨离间、制造是非的小人?况且,大王之言难道我也敢编造吗?伪造君命是要以身家xìng命为代价的!我以为与先生jiāo情不薄,特来相告,想不到先生却误以我为恶人,真是冤煞我也。既然先生不愿听,我也到此为止,在下告辞!"说着,姚贾一拱手转身就要走。
李斯怒气稍息,上前拉住姚贾道:"何必急着要走?有话慢慢道来!"
姚贾笑了笑,复又坐下,煞有介事地说:"知人知面难知心,先生且莫小视了你这个同窗,仅以善意待之,以善待恶,非善也,终将为恶所害。先生重义轻利,令人景仰,然环视天下,重义轻利者却属寥寥。君不知孙膑、庞涓之事乎?"
孙膑乃古之兵家,与庞涓同拜鬼谷子为师,系同窗好友。庞涓下山早于孙膑,为魏惠王赏识,拜为将军。后孙膑经人举荐来魏,魏惠王yù拜其为副将,与庞涓共掌军权,庞涓恐孙膑超过自己,力请魏惠王拜孙膑为客卿。不久,庞涓又假造孙膑家书,陷害其暗通齐国,魏惠王大怒,责令送军府审问。庞涓奏请魏惠王先将孙膑处以刖刑,待将他的兵法弄到手再杀掉。同时又假装对孙膑表示同情。孙膑既斫去膑骨,脸上刺字,已成废人,但他却误以庞涓为救命恩人,立志刻写祖传兵书赠送庞涓。后侍者告知真相,孙膑如梦初醒,遂装疯自救,幸免于难。齐威王得知,派人秘将孙膑救回,马陵道一战,方报庞涓之仇。
讲起这一古事,姚贾感慨万端,道:"《 诗 》云:"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先生博古通今,怎可不深戒之?难道先生不惧黥刖之刑吗?"
李斯沉默有顷,对姚贾说:"韩非不义,既陷足下于死地,又构我以罪名,将准备如何动作?"
姚贾道:"他既不义,我亦不仁。我二人可一同面见秦王,参奏韩非,为国除jiān!"
李斯见姚贾如此坚定,先前即埋于心底的猜疑和嫉恨一下子上升到顶点,韩非的形象在他的眼前越来越变得狰狞可怖。在此之前,他曾试图在姚、韩相斗中扮演旁观者角色,准备坐收渔利,但现在,他却下决心参与其间,与姚贾站到一起了。因为姚贾已成乌眼鸡,恨不得将韩非吃掉,如果和他携手,定可将韩非搞垮。这样的结果对自己也不是什么坏事,减少了一个敌手就清除了一个障碍,何乐而不为?至于与韩非的关系大可不必在意,先师早有明论:只讲利害,不叙友情!古来能臣皆残忍,为人不残忍,岂能成大事?
想到这里,李斯打定主意:借姚贾之手,除掉韩非!
当即,二人议定,先由姚贾出面,劾奏韩非不忠,尔后,李斯再面见秦王,力证确有其事,一唱一和,置韩非于死地。李斯说:"大王素来多疑,若我二人一同面奏,恐大王疑我为朋党,合谋构陷他人,这样,事情反会搞坏。如此相继入奏,既可解除大王疑心,又可增强劾奏的分量,造成一种接续进攻之势。"
姚贾以为然,当天,姚贾便去觐见秦王政,参奏说:"韩非乃韩国公子,韩王使臣,素爱其国,忠其君。今人虽入秦,未必真心归顺。大王难道不记得其救韩图存之上书么?其措辞何其急切,对韩何其忠诚?如今其离韩归秦,顿改初衷,不过是数日之事,大王难道真的相信他会有如此迅速的改变?自古以来,两国jiāo兵,不厌其诈,频频用间,屡见不鲜。当今大王正锐意图强,志在扫平诸侯,兼并天下,怎可收留一个敌国jiān细,坏我大事?"
秦王政对姚贾这番话,既相信,又不全信,但是,他头脑中的韩非的形象却不知不觉地蒙上了一层yīn影。
秦王政正狐疑不决,李斯又来到了咸阳宫。他见秦王政双眉紧锁,知道正为韩非事犯疑,便故作不知地问:"大王因何事烦恼?"
秦王政便把姚贾的劾奏向李斯说了一遍,并用探询的口吻说:"卿与韩非为同窗,你以为此人如何?"
李斯道:"我知韩非,韩非也知我。若论韩非其文,堪称上乘,其《 五蠹 》、《 孤愤 》大王早已读过,勿庸赘述,若论韩非其人,臣却不敢妄说,恐有不义之嫌。"
"但说无妨!"
李斯仍面有难色。他见秦王正以咄咄逼人的目光注视着他,故意低头不语。过了好一会儿,才叹了口气,说:"韩非其人,不足道也!他xìng情狭隘,嫉贤害能,对人也是以邻为壑。昔时臣与他从师于荀卿,臣视他为知己,他却暗怀心腹事,不肯吐真言。由此观之,他此番来秦,也未必出以真心,对大王未必真心依附。其身在秦而心在韩也未可知!"
"你是说他为人jiān诈,表里不一,口是心非?"
"臣以为如此。"李斯点了点头。
此时,秦王政的眉宇间已拧成了个疙瘩,愤然道:"如此说来,寡人看错了人?"
李斯没有应声,他只是注视着秦王政的神情,倾听着秦王政的决断。
忽然,秦王政雷霆大作:"来人,将韩非下狱拘问!"
听到这一决定,李斯暗自得意。他庆幸自己的高明,神采飞扬地离开了咸阳宫。
秦王政的一道诏令将座上宾的韩非打成阶下囚。这一骤然变故,使韩非猝不及防,他甚至没闹清是怎么回事,便被押入狱中。
惊魂始定之后,韩非想到了他的怨敌姚贾。他想,一定是姚贾进行报复,在秦王面前进行诬陷,他很后悔自己前些时候谏阻封赏姚贾的上书。自己刚刚来秦,立足未稳,何必多言多语,这不是自找麻烦吗?俗话云,除恶务尽。我既未能参倒姚贾,今日被其所害,也就不足为怪了。
然而,韩非却不甘如此。他的宏图大志还未实现,他还想在秦国干一番事业!他也认为秦王是一时听信了谗言,草率地作出了决定,只要讲明真情,秦王会回心转意的。于是,他向狱卒要来笔墨,撕下一块锦袍,写道:"臣自入秦,备受恩遇,多有封赏,臣铭记于心,没齿难忘,誓效死以报。今有小人诬构,使臣身陷囹圄,冤哉痛哉!大王独不念臣恭献混一之策乎?独不记法、术、势之论乎?此皆臣肺腑之言,一片忠心,苍天可鉴,望大王明察,勿为妖言所惑……"
韩非写罢,将身上所带的一些"半两"铜钱送给狱卒,托他将此信带出狱外,设法jiāo给李斯,请李斯代为呈上。同时,又解下腰间系着的写有"永"字的青石片,也托狱卒转jiāo。他让狱卒捎话给李斯,请他念及同窗之好,速速前来解救。
韩非身在异乡,举目无亲,所知者唯有李斯,他相信李斯其人,相信他们的友情。
韩非的上书捎出以后,心里踏实了。眼前似乎出现了希望之光。然而使韩非大为失望且惊愕不已的是:他没有等来解救之人,却等来了一壶dú酒!
这是李斯派人送来的。原来,李斯见到狱卒辗转捎来的上书之后,唯恐秦王反悔,所以没有上呈秦王,而是再次请求秦王当机立断,斩草除根。秦王政听信了李斯的话,下令将韩非处死,李斯于是马上令人准备了dú酒,送到狱中!
韩非见到御赐dú酒,顿时天旋地转,思维一片混乱。他问自己:难道就这样了却此生吗?早知如此,何必来秦!
然而,他已经没有了别的选择,只能饮下这壶dú酒。
他晃晃悠悠地站起身来,仰天长叹:苍天啊,何以摧折贤良!公理啊,何以颠倒至此!李斯学弟,何不前来救我?……他呼喊着,踉跄着,不多时便仆倒在地,殷红的鲜血从嘴角上溢出……
韩非服dú自杀后,秦王政忽觉韩非之罪尚无证据,将其下狱有失草率,便下诏赦免韩非,但可惜的是,诏书传至狱中,一代才子却含着奇冤草草结束了生命。这一年,他四十二岁。
韩非的死讯传来之时,李斯正在自家的厅堂里悠然闲坐。他拿出当年韩非送给他的佩玉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