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其他类型 >汉武大帝最新章节 > 汉武大帝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 69 章

  俳优畜之。唯严助与寿王特见任用,而助最先进。]

  发布招募“使月氏勇士榜文。”

  郎官张骞应募出使西域。

  [何按:张骞此行主要使命是寻找大月氏,并探查西域之地理人文情况。为打击匈奴作外jiāo准备。]

  新建期门军,以卫青统帅之。

  [何按:此又一件大事也。更改军制,任命卫青建立起一支忠于自己的新军。至此,表明刘彻已开始谋求恢复其对国家权力的全面控制。]

  [《汉武帝内史》:“建元三年,仲春,太后王氏偕帝登长乐宫游台,帝感极而泣,慷慨作歌。”

  武帝自初即位,招选天下文学才智之士,待以不次之位。四方士多上书言得失,自炫者以千计。上择其优异者宠用之。此后立为辟察举制,实际是有意培养一个平民出身的士人阶层,以事功封侯,形成后来之庶民封侯,布衣卿相。从此之后,读书士人出身之官僚阶层,乃形成古典社会中一个新阶级,而与世官世禄之贵族阶级成为制衡。]

  [西汉初年,汉帝国之统治集团即汉初军功受益阶层。这个社会阶层,是由创建西汉王朝的刘邦政治军事集团转化而来的,其主要成员,乃是刘邦军事集团的将校吏卒及其家属。这个社会阶层的中坚约有60万人,合其家属约300万人,占当时人口总数的20%左右。由于高帝五年诏等一系列优待军吏卒的法令之颁布及实行,他们得到了大量的爵位、田宅财产及特权,形成了一个以军功爵名为基础的,拥有强大的政治势力,雄厚的经济力量,高等的社会身份的新的统治阶层。

  汉武帝生平大事年表(13)

  导演:胡玫 编剧:江奇涛

  连载:汉武大帝  出版社:  作者:导演:胡玫 编剧:江奇涛

  汉代行政为郡国制。西汉初年,以旧秦国之领土(关中)为基础的汉王朝与关东各诸侯王国并立,共同组成一种四级制联合帝国。中央政府所在的汉王朝,其政治权力的重心,在以丞相为中心的政府,即所谓三公九卿。诸侯王国亦皆各有其政府,其政治的运作,则以王及国相为中心。此以下,汉王朝及各王国之地方行政,皆为郡县制。各郡以郡太守为中心行政,其下则为县乡亭里。

  从高帝到文帝末年的近五十年间,汉初军功受益阶层支配着汉朝政权。据统计,其间,汉初军功受益阶层在三公九卿、王国相及郡太守三者之和中的占有率,均在50%以上,即高帝期的97%、惠吕期的81%、文帝期的50%。

  汉初军功受益阶层之势力,乃随时间之推移而逐渐衰退。其衰退,大体取一种自下而上的渐进方式,即变动首先发生于政权下部,渐次波及于上。具体而言,该阶层支配汉朝中央政府最为稳固长久,直到景帝末尚占46%。在郡守中的占有率,开始就较低,衰退速度则较快,高帝期88%,惠吕期60%,至文帝期间,下降至40%,可以说已经不居支配地位。诸侯王国的状况比较特殊,文帝期间,该阶层在王国相中所占之比率突然下降(86-29%),这种突变反映了其间汉王朝之政策有重大变动。就其整体及部分的变动幅度而言,都以文帝期间较为引人注目。

  秦有以军功为吏——即以有军功的军人补充吏员之制度。此种军吏与文吏相互补充的制度,皆为汉所继承。汉初,长年战乱之后,不仅中央、王国、郡之主要职位由军吏担任,县之主要职位,乃至郡县掾史乡亭里之吏也以军人出身者为多,应是没有多大疑问的。汉初之文职官吏常可世袭。

  《汉书》卷八十六王嘉传所载王嘉上疏中说,“孝文时,吏居官者或长子孙,以官为氏,仓氏,库氏则仓库吏之后也。”

  景帝期,军功受益阶层出身者已从郡太守一职中消失,稍早于此,在文帝后期左右,他们就可能已经失去了对县及县以下的官职的支配。

  汉初军功受益阶层,乃是在汉初的政治和社会中占有主导地位的社会集团。

  一个很自然的问题是,随着该社会阶层的衷退而出现的政治真空,将由谁来填补?汉武帝设立地方推选贤良及中央考试制度,以儒学经义立为取士之标准,培养了一个出身儒家的士人官僚集团。

  汉代官僚,从其来源,即所以出仕任官的途径而言,不外亲缘型和贤能型这两种类型,即所谓“亲亲”、“贤贤”二途。亲缘型,即凭借与皇室的血缘婚姻关系而出仕任官的类型。进一步可分为两类,即宗亲(皇室外戚)和宦官(拟亲缘)。贤能型,即凭借个人能力而出仕任官的类型。个人赖以出仕任官的能力,就汉代而言,从选举类的名目当中,如从军、明法、明经、德行、文学、出使、治河、shè策等,即可见一斑。

  持有各种可赖以出仕之术学的人,称之为士,贤能型官僚则简称为士吏。汉代士吏之中,主要有三大子类,即军吏、法吏、儒吏。]

  东瓯王广武侯望率其众四万余人归降,处庐江郡。オ

  建元四年(B137,甲辰)20岁

  南越王赵佗死,孙赵胡立。

  六月,大旱,有风赤如血。オ

  建元五年(B136,乙巳)21岁

  置《五经》博士(五经:易、诗、书、礼、春秋)。

  (置“五经博士”。表明武帝再度推行重儒政策也。)

  [何按:五帝所立五经,皆为今文。经文释义,本于子夏、荀子一派学说。不久,复有古文经书及传授出,形成古文学派。

  儒家经典,内容复杂,不是成于一人之手,不是成于一个时代,很容易引起争论。到两汉末年,争论逐渐达到高峰,有所谓经今文派和经古文派。今文派和古文派中,又各自有派,尤其是古文派中的小派特别多。就经今文和经古文两大派而言,历来有学者加以研究。]

  [武帝提出独尊儒家,罢黜诸子百家。从表面上看,好象是由于董仲舒上疏要独尊儒家,实际上,是由于当时政治上的要求。

  经学在当时都是口耳相传的,没有写本(因为除了《易经》之外,其余的经书都被烧光了),因此,只有记忆力强的人才能记得住。在传述过程中,由于记忆不准确或口音听不清等等原因,错误很多。

  秦焚书,书藏民间。至汉初,经书在民间的传述者:田何传《易》,伏生(伏胜)传《书经》。《书经》是古代语言,与汉代语言已相差很远。关于《书经》的记述,有两种,一本《书经》是口传的。景帝叫晁错去跟伏生学《书经》,伏生是济南人,而晃错是河南人,口音不同,记错不少。另一本是鲁恭王在孔子故居中发现的古文传本。

  申培传《诗》,高堂生传《礼》,《春秋》的传者有公羊、谷梁两家。这些书是口传后用隶书写的(隶书等于当时的简笔字),故叫今文经。汉时、各经都立博士。博士类似乎顾问。秦时博士很多,汉初也有博士,但皇帝从来不去问他们。博士是有学问、能通一经的人。伏牛传的《书经》立了三家博士:欧阳氏、大夏侯氏、小夏侯氏。《诗经》博士也有三家:鲁诗、齐诗(辕固生)、韩诗(燕人韩婴),传礼的有三家:大戴、小戴、庆氏。《周礼》,从王莽到太平天国都有很大影响。《周礼》从河间献王出,他收集到了古文书《周礼》。但他所收集到的《周礼》缺了《冬官》篇,他用《考工记》补进去,是为《周礼》。《春秋》,汉初时由邹氏、夹氏所传,《左传》由张苍茫所传。《公羊》、《谷梁》两传都写成书,邹氏、夹氏所传的:后来都丧失了。《左传》由张苍传给贾谊,《春秋》只有《公羊》、《谷梁》立博士。

  汉武帝生平大事年表(14)

  导演:胡玫 编剧:江奇涛

  连载:汉武大帝  出版社:  作者:导演:胡玫 编剧:江奇涛

  汉朝的博士,类似现代国立大学中国家所聘请的教授。数目有多有少,一般是十四人:

  《易》博士三:施氏(施雠)、孟氏(孟喜)、梁丘氏(梁丘贺)。

  《书》博士三:欧阳(欧阳生)、大夏侯(夏侯胜)、小夏侯(夏侯建)。

  《诗》博士三:鲁(申培)、齐(辕固生)、韩(韩婴)。

  《礼》博士三:大戴(戴德)、小戴(戴圣)、庆氏(庆普)。

  《春秋》博士二:颜氏(颜安乐)、严氏(严彭祖)。

  这许多书都立了博士,但最重要的是《公羊传》。汉武帝特别重视《公羊传》,这是有原因的。一方面,武帝在政治上需要利用孔子的名义来进行自己的统一工作,《公羊》第一句即讲“大一统”。“元年春王正月”,“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王正月”,本来井没有别的意义,春秋时,各国历法不同,有建子(以十一月为岁之始)、有建丑(以十二月为岁之始)、有建寅(以正月为岁之始)、各不统一;“王正月。”

  《公羊》传又说“复五世之仇”,这也很合汉武帝借口替高祖复仇而要打匈奴的口味。《公羊》兴起的另一原因,是《公羊》家出了一位大师董仲舒。董仲舒非常好学,用功读书“三年不窥园”。董仲舒的同学胡母生,把《春秋》经义系统化。由于他们两人的关系,《公羊》成了五经中地位最高的一位。汉武帝独尊儒家,归根到底是尊《公羊》。]

  行三铢钱,行新铸半两钱,以此统一币制。(《史记》将相名臣年表谓本年行三分钱。“集解”徐广曰:“《汉书》云半两,四分曰两。”)

  [何按:汉初诸侯国有铜者皆可自铸钱,富民亦可私铸。币制混乱,轻重不一。至此国家收回金融权,统一币制。]

  5月,大蝗。

  秋8月,广川王、诸河王薨,国除。オ

  建元六年(B135,丙午)22岁

  彗星见。

  太皇太后病危。

  淮南王刘安见彗星以为“兵当大起”。乃私“治军械,积金粟”,yù乘天下有乱而起兵。

  春3月乙末,辽东高庙灾。夏四月壬子,高庙便殿灾。上畏惧,为之斋戒素服五日。

  5月丁亥,窦氏太皇太后崩,合葬霸陵。

  6月癸巳,免许昌丞相职,以田蚡为丞相。

  (“武安君田蚡为丞相,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学儒者以百数。”)

  [“窦太后崩,丞相昌,御史大夫青翟坐丧事不办,免。]

  [田蚡聚财揽权,多任私属为重臣。上乃曰:君除吏已尽未,吾亦yù除吏。尝请考工地益宅,帝怒曰:“君何不遂取武库?乃稍逊。]

  8月,闽越击南越。南越使求汉援助,武帝命大行令王恢等将兵出豫章,大司农韩安国出会稽,击之。

  闽越王弟杀其王骆郢,汉兵还。

  淮南王上书反对武帝用兵闽越。

  遣司马相如入蜀告谕宣民。

  [司马相如,蜀人。妻卓文君。卓氏先祖,蜀中之巨富,以盐铁致富。

  蜀卓氏之先,赵人也。用铁冶富。秦破赵,迁卓氏,乃求远迁。致之临邛,大喜。即铁山鼓铸,富至僮千人。]

  是岁,以汲黯为主爵都尉(司授爵事)。

  [黯为人耿直,武帝为太子时,曾任太子洗马。曾当面责武帝“内多yù而外施仁义”,岂可得乎?]

  任韩安国为御史大夫。

  封东越王。命唐蒙入夜郎。

  [汉武帝建元六年,唐蒙奉命出使夜郎,招抚多同。多同的夜郎原处于闭塞的地理环境中,对中原不甚了解。问特使“汉孰与我大”?其实夜郎仅有汉一州之地那么大,后人遂以“夜郎自大”比喻人妄自大。

  唐蒙对多同晓喻大汉“威德”,并赠送丰厚礼品,双方约定在此地依汉制置吏。唐蒙回长安后,汉朝就在此设置犍为郡,汉对西南夷的管理也从此开始。]オ

  元光元年(B134,丁未)23岁

  夏4月,赦天下,赐民丧子者(无子者)爵一级。复七国宗室前绝属者。诏天下献书。命郡国举孝廉者为吏。每岁由诸州举秀才,成为常制。

  [刘歆《七略》:“武帝广开献书之路,百年之间,书积如丘山。故外有太史博士之藏,内则延阁广纳秘室之府。]

  5月,诏贤良曰:“受策察问,咸以书对,著之于篇,朕亲览焉。”于是董仲舒、公孙弘等出焉。

  [董仲舒,汉惠帝三年(公元前192年)生,广川董故庄,(即今河北省景县河渠乡大董故庄村人)。“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土。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

  复诏举贤良、文学,亲策之。绌黄老刑名百家之言不得仕。延文学儒者数百人。

  [武帝诏曰:

  “今朕获奉宗庙,夙兴以求,夜寐以思,若涉渊水,未知所济。何行可以率先帝之洪业休德?咸以书对,著之于篇,朕亲览焉”。(略引)

  《武帝纪》:于是董仲舒、公孙弘等出焉。仲舒,广州人也。景帝时为博士。“及其去位居家,绝不问家产业,以修学著书为事。朝廷有大议,使者就其家而问之,国家大议多仲舒发生。”

  汉武帝生平大事年表(15)

  导演:胡玫 编剧:江奇涛

  连载:汉武大帝  出版社:  作者:导演:胡玫 编剧:江奇涛

  董氏传详录此次对策谈话。略曰:“朕之不敏,不能远德,此子大夫之所睹闻也。贤良明于古今主事之体,受策察问,咸以书对,著之于篇,朕亲览焉。(于是董仲舒公孙弘复出焉。)](董仲舒对策事,一曰在建元初年(通鉴),一曰在元光五年(《汉书》),考见王先谦《汉书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