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4 章
!"庄太后心里一阵轻快,亲亲小冰月,说:“哎呀,真香!
冰月最亲皇阿nǎi,是不是?”
玄烨在这边不高兴地搭碴儿说:“皇阿nǎi,还有我呢?"太后笑了,说:“都亲,都亲!……亏得皇阿nǎi在草原上长大,要不然,这回可真活不成了……好啦,冰月放开手,让我起来。"冰月蹙起小眉毛,摇摇头:“我不!皇阿nǎi不许死!皇阿nǎi死了,冰月怎么办,没人管啦!"太后心头一软,笑道:“好,好!皇阿nǎi不死,不死!……”
冰月这才老老实实地站在一旁。苏麻喇姑服侍太后穿上衣服,靠床坐好,一面为她梳理头发,一面说:“辅臣拟的几项谕旨已经发下,是用皇上圣谕发的……“太后听着,没有作声。那几项谕旨不能不发。面对眼前大局,她只能以辅政大臣的政见、措施,来平息前几年福临的过分行动造成的积怨。贞妃的殉葬,也平息了后宫多年的愤慨。皇帝归天没有引起动乱,内外平静,她很满意。
“方才有两件要紧折子,一件是吏部的,说江南一个叫周南的秀才,千里迢迢,专程赶来京师,上书请太后垂帘听政……”“哦?……太后垂帘听政,我朝向无此例呀!……国家政务繁杂,我已力不从心,还是专心抚育教训为好。平心而论,要不是为了这冲龄天子,我何必再留人世!……”太后说着,眼眶竟红了,声音也呜咽了。苏麻喇姑连忙劝解道:“太后千万珍重,不必再伤心了。总是佛爷的意思,谁也违拗不得的……”庄太后看了看这位从幼年就一直相伴的贴身女侍,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抚摸着梳得很光洁的鬓角,慢慢站起身,问:“还有一件呢?"苏麻喇姑心事重重地说:“是一道密折,平西王吴三桂奔丧。"庄太后一怔,又慢慢坐下。当她们谈起国事时,冰月已懂事地跑回玄烨身边。两个孩子听着苏麻喇姑和皇阿nǎi说话的口气,都感到那是一件大事。
云贵收复之后,朝廷定下三藩兵制,三藩中实力最强的平西王吴三桂,朝廷委以镇守重任,就在云南驻扎下来。其间,顺治十七年,户部和兵部鉴于云南省俸饷年需九百余万两,加上粤、闽两藩,共二千余万,天下财赋,大半耗于三藩,建议召还满兵,撤裁绿营兵五分之二。吴三桂闻信,于当年四月上奏,说是边疆未靖,兵力难减,请求带兵入缅甸灭绝南明。这本是强藩拥兵自固的老伎俩,但鞭长莫及,朝廷没有办法,反而加意笼络吴三桂,搁下了撤兵之议。后来朝中多事,三藩的事反倒顾不上了。
如今全国举丧,吴三桂以奔丧名义来到京师,骨子里究竟是什么用意?对于这样的强藩雄镇,又正值朝廷遭逢大变故之际,不能不加意提防。
太后沉思有顷,说:“呈那折子来!”
不多时,慈宁宫总管捧着折匣进来了,先跪安道:“奴才给老佛爷请安!"玄烨即位,已经尊庄太后为太皇太后,所以太监们都改了称呼。加上驱逐大批宦官,留下的人对老太后自然感恩戴德,态度格外恭敬。
苏麻喇姑接过折匣,打开后将折子呈给庄太后。她立即埋头看了下去。折子上禀告说:吴三桂奔丧岂不一般,他是提兵远道、络绎而行的,本人还在湖广,他的前驱已到了畿南,人马塞途,居民走匿,引起了各处的骚乱。请朝廷及早准备,以防不测。
很明显,这次吴三桂前来京师察看情势,很怕朝廷借机把他留下,所以故弄了一番狡狯。那么,要不要将计就计,把他扣在京师呢?……不妥,要是那样,当下就会激出变乱,况且还有闽、粤两藩呢?眼前只有隐忍了。
庄太后拿定主意,对苏麻喇姑和总管说:“平西王及其部下,远途劳累,人马众多,不必入城,以免引起误会,惊扰百姓。但该王忠诚可嘉,命其在京城外搭棚设祭,成礼后便可归去。”“是。"两人连忙回答,看上去苏麻喇姑是松了一大口气。
那边两个娃娃非常注意地听着、看着。大人们的表情和对话,那忧虑重重的气氛,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太后慢慢坐回到长榻上,玄烨和冰月这才跑到她跟前。冰月在说短道长地为她解闷,而她却一直目不转睛地注视着玄烨。她终于沉声问道:“你登基已经二十多天了。你打算怎样当这皇帝呢?"听了祖母的询问,玄烨变得庄重了。他望着祖母憔悴的、满是病容的脸,恭恭敬敬地说:“孙儿无他愿,唯愿天下平安,生民乐业,共享太平之福。"听到这么聪慧懂事的、不是一般孩子所想的孩子话,庄太后一阵心酸,搂住了玄烨,落泪道:“留给你的,可是一副重担子埃要是你不能自强不息,不肯深思得众得国之道,那,这大清天下……”她语音哽咽,说不下去了,默默地闭起了眼睛。她觉得自己仿佛在向高空飞升,升得很高很高,俯视大地,白茫茫的一片,东南西北几万里,处外设祭,处处飞幡,处处冒烟,处处哭声,宣誓的声浪在每个角落起伏……这广大的华夏帝国的土地啊!你埋藏着多少忧患和悲痛,又潜伏着多少可怕的动乱!……人们的目光集中到京师,京师的目光又集中到紫禁城,而在冷冷清清的紫禁城里,此刻,一个穿黑袍丧服的老祖母,搂着她的穿一身孝服的七岁小孙子,正在孤寂冷清地流着眼泪……
(全文完)
------------------
作品鉴赏
长篇小说《少年天子》描写了大清朝入关后第一个皇帝顺治入主中原后所采取的一系列改革,与满洲贵族势力的矛盾和斗争,同时也描写了顺治帝——福临与皇贵妃乌云珠的dàng气回肠的爱情故事。这部小说成功处之一就是对人物的描写,文学的本意就是人学,因此作者在创作《少年天子》过程中始终以这位少年天子顺治皇帝福临为创作中心。全书的所有人物、情节、各条线索,都围绕着他、都是为了写他的;而正是通过他的命运、他的奋斗和成败,又力图反映出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基本面貌和特征。因此作者在这部长达700页的长篇小说中有明确的主题:极力描写福临这一处在满汉jiāo界处的皇帝。而作者的手法是成功的,尽力调用了一切能够使用的艺术手段去完成这一人物的形象。既写帝王的威仪也写人xìng;既写政治斗争也写如火的情感;既写外表的音容笑貌也写内心世界;既写庄太后、董鄂妃、康妃、安亲王、简亲王、汤若望以及满汉大臣、士人平民等各阶层人物眼里的顺治帝,又写顺治帝和各类人物jiāo往相处时的不同表现,多角度地反映福临的xìng格的各个侧面,因此构成福临xìng格特征的有两对重要矛盾:自尊与自卑;刚愎自用与脆弱。多重xìng格造成了福临既是一个锐意求治、具有雄心大志。但又暴戾自尊、喜怒无常的至高无上的皇帝,又是一个聪明好学,温文尔雅,热烈多情的少年男子。而作者是怎样在创作中使这种矛盾在主人公身上达到自然和谐的统一呢?我们以金陵事变这一节为例:入关前,满族社会正经历着从氏族社会到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化的过程,经济文化都很落后。入关后,他们竟要统治一个有数千年历史、经济发达、文化渊博,人口众多的汉族,这对满族统治者来说,不能不是一个沉重的心理负担,也即顺治帝自卑的由来。不过,自卑一向是被征服者的高傲和帝王威严压制着的,在福临心里只是潜意识,他决不会承认,甚至不曾想过。郑成功围困金陵的消息传到时,正值后官借“对食”事件陷害乌云珠,使福临处于心理不平衡之际,加上长期存在的潜意识突然触发,平日就喜怒无常的福临一下子控制不住自己,自卑心理大暴露,竟吓得跑到母亲那儿大喊大叫,要逃出关外。庄太后的斥骂,大大损伤了福临那极为敏感的自尊心,激起他的暴怒,突然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不顾一切地御驾亲征。他要用亲征的英雄形象挽回面子,洗刷“胆小鬼”的耻辱。此后,他力劈宝座,威吓rǔ母,不听任何人劝阻的种种过分的,刚愎自用的表现,都是对母亲斥骂的自尊的反应。福临是聪明人,心里当然明白逃跑和亲征都不对,但直到声望地位都是够高的汤若望出面劝阻,他才肯借机下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康妃一句不逃回辽东的劝谏,又揭了福临的短处,他勃然大怒,竟暴戾地要刀斩康妃,以至引发简亲王的政变。政变虽然被粉碎,福临却感到雄心壮志的幻灭,感到身心极度软弱,于是想遁入空门寻求解脱。他要求玉林和尚赐法名,“必得拣一个最丑的字才好”,正是此时的心理反应。最后,在重病的乌云珠面前,他的剖白,终于倾吐了心底的自卑和脆弱……这样写人物的思想逻辑和心理过程比较合理,比较能求得矛盾xìng格的有机统一,使福临的形象较为丰满、完整。
小说第二特点,即成功之处在于结构严谨,不横出枝蔓,不喧宾夺主。全书的主要线索,是以福临为代表的君权与满洲贵族势力的矛盾和斗争,也就是变革派与保守派的矛盾和斗争。福临的命运和xìng格发展,就贯穿在这主要线索上,主线之外,又写了宫廷内部的派系斗争;满洲贵族内部的矛盾,朝廷内满汉朝臣之间的矛盾;汉人中入仕官宦与在野人士间的矛盾;满汉两民族间的矛盾;统治者与平民百姓间的矛盾等等。但无论各种矛盾如何变化多端,结构作品时,始终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所有其他矛盾都依附于主要矛盾,随主要矛盾的起伏变化而起伏变化,随主要矛盾的尖锐、激化、缓和、放松而各自变化矛盾的形态和程度。这样结构整个作品,比较符合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下人际关系的客观规律,因为小说的主人公是皇帝而使这种结构特别有利。就全篇而言,福临的事业是循着追求-成功-奋斗-失败-再奋斗-再失败-消沉-幻灭的道路发展的。第三特点是,小说有较高的审美价值,不仅有金戈铁马也有琴棋书画,爱情的描写使小说有一种悲剧的美。同时作者对乌云珠,庄太后等一系列人物,都刻画得较深刻。《少年天子》是一篇较好地忠实史实又高于史实的历史人物小说。
(执笔 陈力)
小说下载尽在http://www.16sy.com---松语文学整理@txtnovel.com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
访问小说分享者(赤列卓玛)的书库,阅读更多TA分享的书籍!
地址:http://www.16sy.com/u?id=14389
也可以百度搜索松语文学或者访问www.16sy.com
-------------------------------------------------------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冰月最亲皇阿nǎi,是不是?”
玄烨在这边不高兴地搭碴儿说:“皇阿nǎi,还有我呢?"太后笑了,说:“都亲,都亲!……亏得皇阿nǎi在草原上长大,要不然,这回可真活不成了……好啦,冰月放开手,让我起来。"冰月蹙起小眉毛,摇摇头:“我不!皇阿nǎi不许死!皇阿nǎi死了,冰月怎么办,没人管啦!"太后心头一软,笑道:“好,好!皇阿nǎi不死,不死!……”
冰月这才老老实实地站在一旁。苏麻喇姑服侍太后穿上衣服,靠床坐好,一面为她梳理头发,一面说:“辅臣拟的几项谕旨已经发下,是用皇上圣谕发的……“太后听着,没有作声。那几项谕旨不能不发。面对眼前大局,她只能以辅政大臣的政见、措施,来平息前几年福临的过分行动造成的积怨。贞妃的殉葬,也平息了后宫多年的愤慨。皇帝归天没有引起动乱,内外平静,她很满意。
“方才有两件要紧折子,一件是吏部的,说江南一个叫周南的秀才,千里迢迢,专程赶来京师,上书请太后垂帘听政……”“哦?……太后垂帘听政,我朝向无此例呀!……国家政务繁杂,我已力不从心,还是专心抚育教训为好。平心而论,要不是为了这冲龄天子,我何必再留人世!……”太后说着,眼眶竟红了,声音也呜咽了。苏麻喇姑连忙劝解道:“太后千万珍重,不必再伤心了。总是佛爷的意思,谁也违拗不得的……”庄太后看了看这位从幼年就一直相伴的贴身女侍,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抚摸着梳得很光洁的鬓角,慢慢站起身,问:“还有一件呢?"苏麻喇姑心事重重地说:“是一道密折,平西王吴三桂奔丧。"庄太后一怔,又慢慢坐下。当她们谈起国事时,冰月已懂事地跑回玄烨身边。两个孩子听着苏麻喇姑和皇阿nǎi说话的口气,都感到那是一件大事。
云贵收复之后,朝廷定下三藩兵制,三藩中实力最强的平西王吴三桂,朝廷委以镇守重任,就在云南驻扎下来。其间,顺治十七年,户部和兵部鉴于云南省俸饷年需九百余万两,加上粤、闽两藩,共二千余万,天下财赋,大半耗于三藩,建议召还满兵,撤裁绿营兵五分之二。吴三桂闻信,于当年四月上奏,说是边疆未靖,兵力难减,请求带兵入缅甸灭绝南明。这本是强藩拥兵自固的老伎俩,但鞭长莫及,朝廷没有办法,反而加意笼络吴三桂,搁下了撤兵之议。后来朝中多事,三藩的事反倒顾不上了。
如今全国举丧,吴三桂以奔丧名义来到京师,骨子里究竟是什么用意?对于这样的强藩雄镇,又正值朝廷遭逢大变故之际,不能不加意提防。
太后沉思有顷,说:“呈那折子来!”
不多时,慈宁宫总管捧着折匣进来了,先跪安道:“奴才给老佛爷请安!"玄烨即位,已经尊庄太后为太皇太后,所以太监们都改了称呼。加上驱逐大批宦官,留下的人对老太后自然感恩戴德,态度格外恭敬。
苏麻喇姑接过折匣,打开后将折子呈给庄太后。她立即埋头看了下去。折子上禀告说:吴三桂奔丧岂不一般,他是提兵远道、络绎而行的,本人还在湖广,他的前驱已到了畿南,人马塞途,居民走匿,引起了各处的骚乱。请朝廷及早准备,以防不测。
很明显,这次吴三桂前来京师察看情势,很怕朝廷借机把他留下,所以故弄了一番狡狯。那么,要不要将计就计,把他扣在京师呢?……不妥,要是那样,当下就会激出变乱,况且还有闽、粤两藩呢?眼前只有隐忍了。
庄太后拿定主意,对苏麻喇姑和总管说:“平西王及其部下,远途劳累,人马众多,不必入城,以免引起误会,惊扰百姓。但该王忠诚可嘉,命其在京城外搭棚设祭,成礼后便可归去。”“是。"两人连忙回答,看上去苏麻喇姑是松了一大口气。
那边两个娃娃非常注意地听着、看着。大人们的表情和对话,那忧虑重重的气氛,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太后慢慢坐回到长榻上,玄烨和冰月这才跑到她跟前。冰月在说短道长地为她解闷,而她却一直目不转睛地注视着玄烨。她终于沉声问道:“你登基已经二十多天了。你打算怎样当这皇帝呢?"听了祖母的询问,玄烨变得庄重了。他望着祖母憔悴的、满是病容的脸,恭恭敬敬地说:“孙儿无他愿,唯愿天下平安,生民乐业,共享太平之福。"听到这么聪慧懂事的、不是一般孩子所想的孩子话,庄太后一阵心酸,搂住了玄烨,落泪道:“留给你的,可是一副重担子埃要是你不能自强不息,不肯深思得众得国之道,那,这大清天下……”她语音哽咽,说不下去了,默默地闭起了眼睛。她觉得自己仿佛在向高空飞升,升得很高很高,俯视大地,白茫茫的一片,东南西北几万里,处外设祭,处处飞幡,处处冒烟,处处哭声,宣誓的声浪在每个角落起伏……这广大的华夏帝国的土地啊!你埋藏着多少忧患和悲痛,又潜伏着多少可怕的动乱!……人们的目光集中到京师,京师的目光又集中到紫禁城,而在冷冷清清的紫禁城里,此刻,一个穿黑袍丧服的老祖母,搂着她的穿一身孝服的七岁小孙子,正在孤寂冷清地流着眼泪……
(全文完)
------------------
作品鉴赏
长篇小说《少年天子》描写了大清朝入关后第一个皇帝顺治入主中原后所采取的一系列改革,与满洲贵族势力的矛盾和斗争,同时也描写了顺治帝——福临与皇贵妃乌云珠的dàng气回肠的爱情故事。这部小说成功处之一就是对人物的描写,文学的本意就是人学,因此作者在创作《少年天子》过程中始终以这位少年天子顺治皇帝福临为创作中心。全书的所有人物、情节、各条线索,都围绕着他、都是为了写他的;而正是通过他的命运、他的奋斗和成败,又力图反映出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基本面貌和特征。因此作者在这部长达700页的长篇小说中有明确的主题:极力描写福临这一处在满汉jiāo界处的皇帝。而作者的手法是成功的,尽力调用了一切能够使用的艺术手段去完成这一人物的形象。既写帝王的威仪也写人xìng;既写政治斗争也写如火的情感;既写外表的音容笑貌也写内心世界;既写庄太后、董鄂妃、康妃、安亲王、简亲王、汤若望以及满汉大臣、士人平民等各阶层人物眼里的顺治帝,又写顺治帝和各类人物jiāo往相处时的不同表现,多角度地反映福临的xìng格的各个侧面,因此构成福临xìng格特征的有两对重要矛盾:自尊与自卑;刚愎自用与脆弱。多重xìng格造成了福临既是一个锐意求治、具有雄心大志。但又暴戾自尊、喜怒无常的至高无上的皇帝,又是一个聪明好学,温文尔雅,热烈多情的少年男子。而作者是怎样在创作中使这种矛盾在主人公身上达到自然和谐的统一呢?我们以金陵事变这一节为例:入关前,满族社会正经历着从氏族社会到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化的过程,经济文化都很落后。入关后,他们竟要统治一个有数千年历史、经济发达、文化渊博,人口众多的汉族,这对满族统治者来说,不能不是一个沉重的心理负担,也即顺治帝自卑的由来。不过,自卑一向是被征服者的高傲和帝王威严压制着的,在福临心里只是潜意识,他决不会承认,甚至不曾想过。郑成功围困金陵的消息传到时,正值后官借“对食”事件陷害乌云珠,使福临处于心理不平衡之际,加上长期存在的潜意识突然触发,平日就喜怒无常的福临一下子控制不住自己,自卑心理大暴露,竟吓得跑到母亲那儿大喊大叫,要逃出关外。庄太后的斥骂,大大损伤了福临那极为敏感的自尊心,激起他的暴怒,突然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不顾一切地御驾亲征。他要用亲征的英雄形象挽回面子,洗刷“胆小鬼”的耻辱。此后,他力劈宝座,威吓rǔ母,不听任何人劝阻的种种过分的,刚愎自用的表现,都是对母亲斥骂的自尊的反应。福临是聪明人,心里当然明白逃跑和亲征都不对,但直到声望地位都是够高的汤若望出面劝阻,他才肯借机下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康妃一句不逃回辽东的劝谏,又揭了福临的短处,他勃然大怒,竟暴戾地要刀斩康妃,以至引发简亲王的政变。政变虽然被粉碎,福临却感到雄心壮志的幻灭,感到身心极度软弱,于是想遁入空门寻求解脱。他要求玉林和尚赐法名,“必得拣一个最丑的字才好”,正是此时的心理反应。最后,在重病的乌云珠面前,他的剖白,终于倾吐了心底的自卑和脆弱……这样写人物的思想逻辑和心理过程比较合理,比较能求得矛盾xìng格的有机统一,使福临的形象较为丰满、完整。
小说第二特点,即成功之处在于结构严谨,不横出枝蔓,不喧宾夺主。全书的主要线索,是以福临为代表的君权与满洲贵族势力的矛盾和斗争,也就是变革派与保守派的矛盾和斗争。福临的命运和xìng格发展,就贯穿在这主要线索上,主线之外,又写了宫廷内部的派系斗争;满洲贵族内部的矛盾,朝廷内满汉朝臣之间的矛盾;汉人中入仕官宦与在野人士间的矛盾;满汉两民族间的矛盾;统治者与平民百姓间的矛盾等等。但无论各种矛盾如何变化多端,结构作品时,始终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所有其他矛盾都依附于主要矛盾,随主要矛盾的起伏变化而起伏变化,随主要矛盾的尖锐、激化、缓和、放松而各自变化矛盾的形态和程度。这样结构整个作品,比较符合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下人际关系的客观规律,因为小说的主人公是皇帝而使这种结构特别有利。就全篇而言,福临的事业是循着追求-成功-奋斗-失败-再奋斗-再失败-消沉-幻灭的道路发展的。第三特点是,小说有较高的审美价值,不仅有金戈铁马也有琴棋书画,爱情的描写使小说有一种悲剧的美。同时作者对乌云珠,庄太后等一系列人物,都刻画得较深刻。《少年天子》是一篇较好地忠实史实又高于史实的历史人物小说。
(执笔 陈力)
小说下载尽在http://www.16sy.com---松语文学整理@txtnovel.com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
访问小说分享者(赤列卓玛)的书库,阅读更多TA分享的书籍!
地址:http://www.16sy.com/u?id=14389
也可以百度搜索松语文学或者访问www.16sy.com
-------------------------------------------------------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