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章
词来看,可以认为已经死去了;但是作为词素来看,它们还留存在现代汉语里。举例来说,古代汉语有单音词"虑"字。《论语·卫灵公》:"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诗经·小雅·无雨》:"弗虑弗图"。但是,在现代汉语里,"虑"字只作为词素留存在"顾虑"、"考虑"等双音词里,或者只出现在"深谋远虑","深思熟虑"等成语里,而不能作为单词自由运用了。
汉语大部分的双音词都是经过同义词临时组合的阶段的。这就是说,在最初的时候,只是两个同义词的并列,还没有凝结成为一个整体,一个单词。这可以从两方面证明:第一,最初某些同义词的组合没有固定的形式,几个同义词可以自由组合,甚至可以颠倒。例如"险""阻""隘"(注:"隘"单用时,是狭的意思,同"险""阻"的区别较大。)是同义词,在上古常常单用,又可以互相组合。《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既有"隘而不列","阻而鼓之",又有"不以阻隘也","阻隘可也"。后两句"阻"和"隘"虽然连在一起,但显然还是两个词。在《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有:"马陵道陕(狭),而旁多阻隘","阻"和"隘"组合得紧一些。又《史记·淮yīn侯列传》:"恐吾至阻险而还",是"阻"和"险"相结合。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左传》成公十三年有"险阻"(逾越险阻),《离骚》中有"险隘"(路幽昧以险隘)。这说明三个同义词组合时,各自的独立xìng还很强,没有组成新的单一的词,还是自由组合的情况。第二,古人对於这一类同义词,常常加以区别。例如"婚姻"很早就成为复音词,《左传》成公十三年:"寡君不敢顾婚姻",但是《说文》还说"fù家为婚,婿家为姻"。"饥馑"在后代也是复音词,但是朱熹注《论语》还说"谷不熟曰饥,菜不熟曰馑。"今天,我们读古书的时候,应当把这些词当作复音词来理解,这样才能得到一个完整的概念。但是,词素的本来意义不能不管,因为分析复音词中的词素,不但能够帮助我们说明这些复音词是怎样形成的,而且可以从后代词义和本来意义不同的比较中看出复音词的完整xìng,从而把复音词和同义词区别开来。
这一类复音词的每一个词素,往往保存着一定的独立xìng。这就是说,在这个地方它是复音词的词素,在其他地方它又可以独立成为一个单音词。例如《战国策·齐策》:"齐王闻之,君臣恐惧。""恐惧"可以认为复音词,但是《论语·颜渊》:"君子不忧不惧,"《孟子·梁惠王下》:"吾甚恐。""恐"和"惧"都能独立运用。又如《左传》宣公二年:"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这里"恭敬"是复音词:但是《论语·子路》:"居处恭,执事敬",可见"恭"与"敬"又可以分开来用。又如《论语·学而》:"与朋友jiāo,而不信乎?""朋友"可以认为复音词,但是《论语·学而》又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礼记·儒行》:"其jiāo友有如此者。"这种可分可合的情况,跟单纯的复音词是大不相同的。
古代汉语中有一种复音词值得注意。这种复音词是用两个单音的近义词或反义词作为词素组成的;其中一个词素的本来意义成为这个复音词的意义,另一个词素只是作为陪衬。例如:
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墨子·非攻上)
(种树的地方叫园,种菜的叫圃。这里只"园"起作用,"圃"字无义。)
怀怒未发,休祲降於天。(战国策·魏策)
("休",吉兆;"祲",妖气。这里只"祲"起作用,"休"字无义。)
多人,不能无生得失。(史记·刺客列传)
(人多了,不能无失。"得"字无义。)
骂其妻曰,生子不生男,有缓急,非有益也。
(史记·文帝纪)(有急,"缓"字无义。)有人把这种复音词叫做"偏义复词"。
有些从词组变来的固定组合,如果拆开来讲与整体的意义完全不同,那也应该认为是复合词。这一类词有"天下"、"足下"、"君子"、"小人"、"先生"、"将军"等。
真正单纯的复音词在古代汉语里比较少见,但也占一定的数量。
单纯的复音词,绝大部分是连绵字。例如"倜傥"、"忸怩"、"造次"、"镃基"、"抑郁"、"徘徊"、"觳觫"、"逡巡"、"逍遥"、"须臾"等。连绵字中的两个字仅仅代表单纯复音词的两个音节,古代注释家有时把这种连绵字拆成两个词,当作词组加以解释,那是绝大的错误。例如"披靡"是草木随风偃仆的样子,也用来比喻军队的溃败。《史记·项羽本纪》:"汉军皆披靡",张守节正义云:"靡,言精体低垂。"又如"辟易"是倒退的样子。《史记·项羽本纪》:"人马俱惊,辟易数里",张守节正义云:"言人马俱惊,开张易旧处,乃至数里。"单讲"靡"字,则"披"字没有着落;"辟"字当"辟"字讲(开张),"易"字当"更易"讲,这是望文生义。这些都是不对的。
总而言之,当我们阅读古书的时候,遇着同义词连用时,不要轻易地看成复音词;遇着连绵字时,千万不要拆开来讲。
* * * *
上面我们叙述了关于单音词和复音词的关系中的一些问题,下面再简单谈谈有关辨析同义词方面的几个问题。
古代汉语里,同义词很多。《说文解字》一书,主要是以同义词来解释字义。但是,绝大多数同义词的意义都不是完全相等的;同义词彼此之间,有同也有异,或者含义有差别,或者使用范围有宽有窄,或者使用条件有所不同。
同义词的辨析,对我们正确理解古书有很大的帮助。本书在常用词部分,一般是用同义词间的相互对比相互辨别来解释同义词的词义的。例如"畏"和"惧"是同义词,《老子》:"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论语·颜渊》:"君子不忧不惧"。《左传》僖公二十二年:"犹有惧焉。"《战国策·楚策》:"犹百兽之畏虎也。"它们都作怕或害怕讲。但是它们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条件有所不同,意义也不完全相等。它们的差别是:"畏"字多用作及物动词,"惧"字多用作不及物动词;"惧"字用作及物动词时,往往是使动用法(使……畏),"畏"字很少有使动用法;"畏"字有敬服的意思,"惧"字没有这种意义。又如"能"和"得",古代都表示可能的意义,都用作助动词,但它们的使用条件有所不同。"能"字用於表示能力所及,《论语·八佾》:"夏礼,吾能言之。""得"字则用於表示客观条件的容许,《论语·微子》:"孔子下,yù与之言,趋而避之,不得与之言。"这两个句子里,"能"与"得"不能互换。我们阅读古书,要注意同义词间这种细微的差别;否则,对古汉语的理解,就会比较肤浅。
古代汉语中有些词用於泛指和用於特指,意义是不同的。《诗经·豳风·七月》:"十月纳禾稼,""禾"是泛指谷类;但是在"禾麻菽麦"一句中,"禾"是专指粟而言。"稻"字也有泛指和特指的分别:泛指则包括黏者(糯米)不黏者(粳米);特指则专指黏者,与秔(粳米)相对。泛指则"禾"与"谷"是同义词;特指则不是同义词。特指则"稻"与"稬"(糯)是同义词;泛指则不是同义词。泛指,段玉裁叫做"浑言";特指,段玉裁叫做"析言"。一般来说,这类同义词连用时是泛指的意义,对举时是特指的意义。例如"恭"和"敬",《论语·子路》:"居处恭,执事敬。"用於特指,意义有分别。朱熹注:"恭主容,敬主事,恭见于外,敬主乎中。"指出了二者的分别:"恭"着重在外貌,"敬"着重在内心。连用时,如《左传》宣公二年:"不忘恭敬,民之主也。"就用不着区别了。这样看古汉语的词汇,才是全面的。
古汉语通论(四)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所谓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的意义。汉语的历史是非常悠久的,在汉字未产生以前,远古汉语的词可能还有更原始的意义,但是我们现在已经无从考证了。今天我们所能谈的只是上古文献史料所能证明的本义。了解这种本义,对我们阅读古书有很大的帮助。
一个词往往不只具有一个意义。当它们有两个以上的意义的时候,其中应该有一个是本义(注:有些词的本义已经消失,如"试"字。详见古汉语通论(五)163页。),另外还有一个或一些引申义。所谓引申义,是从本义"引申"出来的,即从本义发展出来的。举例来说,"向"字的本义是"向北的窗户"(《说文》:"向,北出牖也"),《诗经·豳风·七月》:"塞向墐户"。(塞好朝北的窗子,用泥涂好柴门。)由朝北的窗户这个本义,引申为"朝着"或"对着"。又如"道"字,它的本义是"路",《诗经·秦风·蒹葭》:"道阻且长"。引申为达到道德标准的途径,《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又引申为正当的手段,《论语·里仁》:"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等等。
词义的引申和词义的更替应该区别开来。词义的更替是指某词在产生新的意义的时候同时排斥了旧的意义,例如"脚"字的本义是"小腿"(《说文》:"脚,胫也"),后来"脚"字变为指"足",也就不再指小腿了。词义的引申是指某词产生了新的意义以后,并不排除原始意义。例如"道"字虽然产生了一些新义,但是路的意义一直保存到现代汉语里。这类情况很多,也最重要。一方面,这增强了语言的稳固xìng,使语言不至於面目全非;另一方面,这使语言丰富化了。
清代的文字学家如段玉裁、朱骏声等,都非常重视本义和引申义的关系,因为这种研究方法对於彻底了解词义是一种以简驭繁的科学方法。试看段玉裁对"理"字的解释(注:见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玉部。):
战国策:"郑人谓玉之未理者为璞",是理为剖析也。玉虽至坚而治之得其理,以成器不难,谓之理。凡天下一事一物,必推其情至于无憾,而后即安,是之谓天理,是之谓善治,此引申之义也。戴先生(指戴震)孟子字义疏证曰:"理者,察之而几微,必区以别之名也,是故谓之分理。在物之质曰肌理,曰腠理,曰文理。得其分则有条而不紊,谓之条理。"郑(玄)注乐记曰:"理者分也。"许叔重(慎)曰:"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古人之言天理何谓也?曰:"理也者,情之不爽失也,未有情不得而理得者也。天理云者,言乎自然之分理也。自然之分理,以我之情,絜人之情,而无不得其平是也。"
这样抓住本义去说明各种引申义,就会处处都通,而且令人明白:虽然一个词有许多意义,但是它们之间是互相联系着的,而且往往是环绕着一个中心。比如:朝拜、朝廷、朝向的"朝"就都是从朝见的"朝"引申出来的。也有的是一环套一环,几个引申义同本义之间的距离有远近之分。仍以"朝"字为例,它的本义是早晨的意思(《说文》:"朝,旦也"),引申为朝见,由朝见再引申为朝廷,由朝廷又引申为朝代。
近的引申义很容易令人意识到;例如长短的"长"引申为长久的"长",尊长的"长"引申为首长的"长"。远的引申义就不容易令人意识到,例如长短的"长"引申为首长的"长",不但意义远了,连读音都改变了。其实长短的"长"和滋长的"长",意义还是相当近的,因为草木滋长(zhǎng)是越来越长(cháng)了。然后滋长的"长"引申为长幼的"长",再引申为首长的"长"。本书在讲常用词的时候,近的引申义不另立一义,较远的引申义则另立一义,以便学习。
文字学家凭什么辨别本义呢?主要是凭字形。分析字形,能说明字的本义,从而有助於了解词的本义。许慎的《说文》主要是凭字形来说明字的本义。现在有了甲骨文和金文,在字形的辨认上又有所补充。试就上文所举的"向、道、理、长"四个字加以讨论。《说文》:"向,北出牖也,从宀(mián),从口"(注:楷书"向"字的宀变为了。)。诗曰:'塞向瑾户。'"宀"表示房子,房子开一个口,就是窗。但是,甲骨文比篆文更能说明问题。"向"字在甲骨文里是铮分明书的是房子和窗口。《说文》:"道,所行道也,从辵(chuò),从首。一达谓之道。"朱骏声订正说:"按从辵,首声。"辵表示走路,因此可以证明道的本义和走路有关。《说文》:"理,治玉也。从玉,里声。""理"字左边的王就是玉字,因此可以证明"理"的本义与玉有关。"长"字的问题比较复杂。《说文》:"长(穑,久远也,从兀,从匕。亾声。兀者高远意也;久则变化。裾叩雇鲆病"《说文》这个说法显然是穿凿附会。按甲骨文"长"作颍像人头上的长发。我们认为可能是当初造字的人用蛘飧鲎掷幢曛居镅灾谐ざ痰某ふ飧龃省3ぞ谜飧鲆庖迨怯沙ざ陶飧鲆庖宸⒄钩隼吹模不可能是本义。
为了充分证明字形和词义的关系,我们再举出下面的几个列子:
(1)引。《说文》:"开弓也,从弓丨。"《孟子·尽心下》:"君子引而不发。"开弓像是把弓弦拉长了,所以"引"有延长的意义。《诗经·小雅·楚茨》:"子子孙孙,勿替引之(勿替,不废)。"《周易·系辞》:"引而伸之。"开弓是把箭导向后方,所以"引"又有"导"的意义。《诗经·大雅·行苇》:"以引以翼(引,导;翼,扶助)。"开弓既是向后拉,所以"引"又有引退的意义。《战国策·赵策》:"秦军引而去"。
(2)发。《说文》:"shè发也,从弓,癹pō声。"《诗经·召南·驺虞》:"壹发五?br> 。"shè发是箭离弦,所以引申为出发、发出等意义。
(3)解。《说文》:"判也,从刀判牛角(按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汉语大部分的双音词都是经过同义词临时组合的阶段的。这就是说,在最初的时候,只是两个同义词的并列,还没有凝结成为一个整体,一个单词。这可以从两方面证明:第一,最初某些同义词的组合没有固定的形式,几个同义词可以自由组合,甚至可以颠倒。例如"险""阻""隘"(注:"隘"单用时,是狭的意思,同"险""阻"的区别较大。)是同义词,在上古常常单用,又可以互相组合。《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既有"隘而不列","阻而鼓之",又有"不以阻隘也","阻隘可也"。后两句"阻"和"隘"虽然连在一起,但显然还是两个词。在《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有:"马陵道陕(狭),而旁多阻隘","阻"和"隘"组合得紧一些。又《史记·淮yīn侯列传》:"恐吾至阻险而还",是"阻"和"险"相结合。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左传》成公十三年有"险阻"(逾越险阻),《离骚》中有"险隘"(路幽昧以险隘)。这说明三个同义词组合时,各自的独立xìng还很强,没有组成新的单一的词,还是自由组合的情况。第二,古人对於这一类同义词,常常加以区别。例如"婚姻"很早就成为复音词,《左传》成公十三年:"寡君不敢顾婚姻",但是《说文》还说"fù家为婚,婿家为姻"。"饥馑"在后代也是复音词,但是朱熹注《论语》还说"谷不熟曰饥,菜不熟曰馑。"今天,我们读古书的时候,应当把这些词当作复音词来理解,这样才能得到一个完整的概念。但是,词素的本来意义不能不管,因为分析复音词中的词素,不但能够帮助我们说明这些复音词是怎样形成的,而且可以从后代词义和本来意义不同的比较中看出复音词的完整xìng,从而把复音词和同义词区别开来。
这一类复音词的每一个词素,往往保存着一定的独立xìng。这就是说,在这个地方它是复音词的词素,在其他地方它又可以独立成为一个单音词。例如《战国策·齐策》:"齐王闻之,君臣恐惧。""恐惧"可以认为复音词,但是《论语·颜渊》:"君子不忧不惧,"《孟子·梁惠王下》:"吾甚恐。""恐"和"惧"都能独立运用。又如《左传》宣公二年:"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这里"恭敬"是复音词:但是《论语·子路》:"居处恭,执事敬",可见"恭"与"敬"又可以分开来用。又如《论语·学而》:"与朋友jiāo,而不信乎?""朋友"可以认为复音词,但是《论语·学而》又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礼记·儒行》:"其jiāo友有如此者。"这种可分可合的情况,跟单纯的复音词是大不相同的。
古代汉语中有一种复音词值得注意。这种复音词是用两个单音的近义词或反义词作为词素组成的;其中一个词素的本来意义成为这个复音词的意义,另一个词素只是作为陪衬。例如:
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墨子·非攻上)
(种树的地方叫园,种菜的叫圃。这里只"园"起作用,"圃"字无义。)
怀怒未发,休祲降於天。(战国策·魏策)
("休",吉兆;"祲",妖气。这里只"祲"起作用,"休"字无义。)
多人,不能无生得失。(史记·刺客列传)
(人多了,不能无失。"得"字无义。)
骂其妻曰,生子不生男,有缓急,非有益也。
(史记·文帝纪)(有急,"缓"字无义。)有人把这种复音词叫做"偏义复词"。
有些从词组变来的固定组合,如果拆开来讲与整体的意义完全不同,那也应该认为是复合词。这一类词有"天下"、"足下"、"君子"、"小人"、"先生"、"将军"等。
真正单纯的复音词在古代汉语里比较少见,但也占一定的数量。
单纯的复音词,绝大部分是连绵字。例如"倜傥"、"忸怩"、"造次"、"镃基"、"抑郁"、"徘徊"、"觳觫"、"逡巡"、"逍遥"、"须臾"等。连绵字中的两个字仅仅代表单纯复音词的两个音节,古代注释家有时把这种连绵字拆成两个词,当作词组加以解释,那是绝大的错误。例如"披靡"是草木随风偃仆的样子,也用来比喻军队的溃败。《史记·项羽本纪》:"汉军皆披靡",张守节正义云:"靡,言精体低垂。"又如"辟易"是倒退的样子。《史记·项羽本纪》:"人马俱惊,辟易数里",张守节正义云:"言人马俱惊,开张易旧处,乃至数里。"单讲"靡"字,则"披"字没有着落;"辟"字当"辟"字讲(开张),"易"字当"更易"讲,这是望文生义。这些都是不对的。
总而言之,当我们阅读古书的时候,遇着同义词连用时,不要轻易地看成复音词;遇着连绵字时,千万不要拆开来讲。
* * * *
上面我们叙述了关于单音词和复音词的关系中的一些问题,下面再简单谈谈有关辨析同义词方面的几个问题。
古代汉语里,同义词很多。《说文解字》一书,主要是以同义词来解释字义。但是,绝大多数同义词的意义都不是完全相等的;同义词彼此之间,有同也有异,或者含义有差别,或者使用范围有宽有窄,或者使用条件有所不同。
同义词的辨析,对我们正确理解古书有很大的帮助。本书在常用词部分,一般是用同义词间的相互对比相互辨别来解释同义词的词义的。例如"畏"和"惧"是同义词,《老子》:"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论语·颜渊》:"君子不忧不惧"。《左传》僖公二十二年:"犹有惧焉。"《战国策·楚策》:"犹百兽之畏虎也。"它们都作怕或害怕讲。但是它们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条件有所不同,意义也不完全相等。它们的差别是:"畏"字多用作及物动词,"惧"字多用作不及物动词;"惧"字用作及物动词时,往往是使动用法(使……畏),"畏"字很少有使动用法;"畏"字有敬服的意思,"惧"字没有这种意义。又如"能"和"得",古代都表示可能的意义,都用作助动词,但它们的使用条件有所不同。"能"字用於表示能力所及,《论语·八佾》:"夏礼,吾能言之。""得"字则用於表示客观条件的容许,《论语·微子》:"孔子下,yù与之言,趋而避之,不得与之言。"这两个句子里,"能"与"得"不能互换。我们阅读古书,要注意同义词间这种细微的差别;否则,对古汉语的理解,就会比较肤浅。
古代汉语中有些词用於泛指和用於特指,意义是不同的。《诗经·豳风·七月》:"十月纳禾稼,""禾"是泛指谷类;但是在"禾麻菽麦"一句中,"禾"是专指粟而言。"稻"字也有泛指和特指的分别:泛指则包括黏者(糯米)不黏者(粳米);特指则专指黏者,与秔(粳米)相对。泛指则"禾"与"谷"是同义词;特指则不是同义词。特指则"稻"与"稬"(糯)是同义词;泛指则不是同义词。泛指,段玉裁叫做"浑言";特指,段玉裁叫做"析言"。一般来说,这类同义词连用时是泛指的意义,对举时是特指的意义。例如"恭"和"敬",《论语·子路》:"居处恭,执事敬。"用於特指,意义有分别。朱熹注:"恭主容,敬主事,恭见于外,敬主乎中。"指出了二者的分别:"恭"着重在外貌,"敬"着重在内心。连用时,如《左传》宣公二年:"不忘恭敬,民之主也。"就用不着区别了。这样看古汉语的词汇,才是全面的。
古汉语通论(四)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所谓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的意义。汉语的历史是非常悠久的,在汉字未产生以前,远古汉语的词可能还有更原始的意义,但是我们现在已经无从考证了。今天我们所能谈的只是上古文献史料所能证明的本义。了解这种本义,对我们阅读古书有很大的帮助。
一个词往往不只具有一个意义。当它们有两个以上的意义的时候,其中应该有一个是本义(注:有些词的本义已经消失,如"试"字。详见古汉语通论(五)163页。),另外还有一个或一些引申义。所谓引申义,是从本义"引申"出来的,即从本义发展出来的。举例来说,"向"字的本义是"向北的窗户"(《说文》:"向,北出牖也"),《诗经·豳风·七月》:"塞向墐户"。(塞好朝北的窗子,用泥涂好柴门。)由朝北的窗户这个本义,引申为"朝着"或"对着"。又如"道"字,它的本义是"路",《诗经·秦风·蒹葭》:"道阻且长"。引申为达到道德标准的途径,《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又引申为正当的手段,《论语·里仁》:"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等等。
词义的引申和词义的更替应该区别开来。词义的更替是指某词在产生新的意义的时候同时排斥了旧的意义,例如"脚"字的本义是"小腿"(《说文》:"脚,胫也"),后来"脚"字变为指"足",也就不再指小腿了。词义的引申是指某词产生了新的意义以后,并不排除原始意义。例如"道"字虽然产生了一些新义,但是路的意义一直保存到现代汉语里。这类情况很多,也最重要。一方面,这增强了语言的稳固xìng,使语言不至於面目全非;另一方面,这使语言丰富化了。
清代的文字学家如段玉裁、朱骏声等,都非常重视本义和引申义的关系,因为这种研究方法对於彻底了解词义是一种以简驭繁的科学方法。试看段玉裁对"理"字的解释(注:见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玉部。):
战国策:"郑人谓玉之未理者为璞",是理为剖析也。玉虽至坚而治之得其理,以成器不难,谓之理。凡天下一事一物,必推其情至于无憾,而后即安,是之谓天理,是之谓善治,此引申之义也。戴先生(指戴震)孟子字义疏证曰:"理者,察之而几微,必区以别之名也,是故谓之分理。在物之质曰肌理,曰腠理,曰文理。得其分则有条而不紊,谓之条理。"郑(玄)注乐记曰:"理者分也。"许叔重(慎)曰:"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古人之言天理何谓也?曰:"理也者,情之不爽失也,未有情不得而理得者也。天理云者,言乎自然之分理也。自然之分理,以我之情,絜人之情,而无不得其平是也。"
这样抓住本义去说明各种引申义,就会处处都通,而且令人明白:虽然一个词有许多意义,但是它们之间是互相联系着的,而且往往是环绕着一个中心。比如:朝拜、朝廷、朝向的"朝"就都是从朝见的"朝"引申出来的。也有的是一环套一环,几个引申义同本义之间的距离有远近之分。仍以"朝"字为例,它的本义是早晨的意思(《说文》:"朝,旦也"),引申为朝见,由朝见再引申为朝廷,由朝廷又引申为朝代。
近的引申义很容易令人意识到;例如长短的"长"引申为长久的"长",尊长的"长"引申为首长的"长"。远的引申义就不容易令人意识到,例如长短的"长"引申为首长的"长",不但意义远了,连读音都改变了。其实长短的"长"和滋长的"长",意义还是相当近的,因为草木滋长(zhǎng)是越来越长(cháng)了。然后滋长的"长"引申为长幼的"长",再引申为首长的"长"。本书在讲常用词的时候,近的引申义不另立一义,较远的引申义则另立一义,以便学习。
文字学家凭什么辨别本义呢?主要是凭字形。分析字形,能说明字的本义,从而有助於了解词的本义。许慎的《说文》主要是凭字形来说明字的本义。现在有了甲骨文和金文,在字形的辨认上又有所补充。试就上文所举的"向、道、理、长"四个字加以讨论。《说文》:"向,北出牖也,从宀(mián),从口"(注:楷书"向"字的宀变为了。)。诗曰:'塞向瑾户。'"宀"表示房子,房子开一个口,就是窗。但是,甲骨文比篆文更能说明问题。"向"字在甲骨文里是铮分明书的是房子和窗口。《说文》:"道,所行道也,从辵(chuò),从首。一达谓之道。"朱骏声订正说:"按从辵,首声。"辵表示走路,因此可以证明道的本义和走路有关。《说文》:"理,治玉也。从玉,里声。""理"字左边的王就是玉字,因此可以证明"理"的本义与玉有关。"长"字的问题比较复杂。《说文》:"长(穑,久远也,从兀,从匕。亾声。兀者高远意也;久则变化。裾叩雇鲆病"《说文》这个说法显然是穿凿附会。按甲骨文"长"作颍像人头上的长发。我们认为可能是当初造字的人用蛘飧鲎掷幢曛居镅灾谐ざ痰某ふ飧龃省3ぞ谜飧鲆庖迨怯沙ざ陶飧鲆庖宸⒄钩隼吹模不可能是本义。
为了充分证明字形和词义的关系,我们再举出下面的几个列子:
(1)引。《说文》:"开弓也,从弓丨。"《孟子·尽心下》:"君子引而不发。"开弓像是把弓弦拉长了,所以"引"有延长的意义。《诗经·小雅·楚茨》:"子子孙孙,勿替引之(勿替,不废)。"《周易·系辞》:"引而伸之。"开弓是把箭导向后方,所以"引"又有"导"的意义。《诗经·大雅·行苇》:"以引以翼(引,导;翼,扶助)。"开弓既是向后拉,所以"引"又有引退的意义。《战国策·赵策》:"秦军引而去"。
(2)发。《说文》:"shè发也,从弓,癹pō声。"《诗经·召南·驺虞》:"壹发五?br> 。"shè发是箭离弦,所以引申为出发、发出等意义。
(3)解。《说文》:"判也,从刀判牛角(按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