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章
之。"既然"皆以舍为之",可见"舍"才是本字,"舍"显然是后起字。又如"尝"字,本来是从旨尚声的形声字,以旨为意符,旨的意符是甘,甘旨是美味,所以《说文》"尝"字下说"口味之也"。又因"尝"字经常用作"何尝"、"未尝"的"尝",所以人们又在"尝"字旁边加了个意符"口",用来表示"尝滋味"的"尝"。假如不了解这种情况,就会对"未尝君之羹"这类的用法发生误解。其实"尝"字的历史很短,所以一般字典没有收录,最近汉字简化,又把它给简化掉了。由此可知,所谓"本字",实际上有许多都是后起字。
我们对於古今字的态度应该是:(1)了解古今字的关系,从而掌握古书的词义;(2)承认文字发展的事实,不要厚古薄今和是古非今。从前有些文人专写"本字",不写后起字,那是应该批判的。
2.异体字
异体字跟古今字的分别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的意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相代替。
我们知道,文字是人民群众创造的,所以在字的形体方面不可能那么整齐划一。在古代,同一个词造出两个或更多的字来代表,那是难免的。例如:
弃弃 齐赍 睹睹 厩廄 诒贻 谕喻 鸡鸡 蚓螾 照照 凭凭 罪罪从前文字学家们根据《说文》,把异体字分为正体、变体、"俗体"等。《说文》所载的,被认为正体;《说文》所不载的,被认为变体或"俗体"。这种分别往往是武断的。
异体字有下列几种情况:
一、会意字与形声字之差。如"泪"是会意字,"泪"是形声字;"岩"是会意字,"严"是形声字。
二、改换意义相近的意符。如从攴束声的"敕",变成了从力束声的"敕"。从欠的"叹",变成了从口的"叹"。从糸的"绔",变成了从衣的"裤"。
三、改换声音相近的声符。如"线"从戔得声,而"线"却是从泉得声了。"裤"从夸得声,后来改成从库得声了。
四、变换各成分的位置。有的是改变声符和意符的位置,如"惭惭"、"和和"、"鹅鹅鹅"等。有的只是改变了声符或意符的写法,如"花"又写作"花"。
有一件事值得注意:有些异体字最初是完全同义的,但是后来有了分工。例如"谕喻",先秦两汉都通用:
君子喻於义,小人喻於利。(论语·里仁)
寡人谕矣!(战国策·魏策)
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史记·高祖本纪)
王好战,请以战喻。(孟子·梁惠王上)
谊追伤屈原,因以自谕。(汉书·贾谊传)前三例中的"喻"和"谕"都是懂得、晓谕的意思,后二例中的"喻"和"谕"都是比喻的意思。可见这两个字通用。但到了后代,"诏谕"、"晓谕"的"谕"不能写作"喻",而"比喻"的"喻"也不能写作"谕"。原来是异体字,后来不是异体字了。
有三种情况不能认为是异体字:
第一,有些字,虽然意义相近,后代读音也相同,但不能把它们当作异体字。例如"置"和"置",就"放置"这一意义说,二者相通,可是"置"还有一些别的意义是"置"所没有的,况且这两个字的古音也不一样,所以"置"和"置"不是异体字。同样的情况还有一些字,例如"实"和"实"。
第二,有些字,它们之间的关系jiāo错复杂,有相通之处,也有不通之处,也不能把它们看作异体字。例如"雕"、"雕"、"凋",雕的本义是鸟名(又写作雕),雕的本义是雕琢、绘饰,凋的本义是凋伤、凋零。在《说文》里,它们是分为三个字的。由於它们是同音字,所以在某一意义上常常通用。拿雕字来说,雕饰的雕可以写作雕,《左传》宣公二年:"厚敛以雕墙",一本作雕。雕琢的雕更经常写作雕,例如《文心雕龙》、"雕虫小技"等。至於凋伤一义,上古也曾写作雕,例如《国语·周语》:"民力雕尽",但后来就不通用了。拿雕字来说,它曾经和凋伤、凋零的凋通用,《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一本作雕;《荀子·子道》:"故劳苦雕瘁而能无失其政",就写作雕;但后代也很少这样通用了。再拿凋字来说,它的意义最窄,只表示凋伤、凋零,不能表示雕刻、雕饰。而凋和雕都不能表示雕鸟的雕。由此看来,这三个字之间的关系是很复杂的,它们不是异体字。其他像游和游,修和修都是这样。
第三,有些字通用是有条件的,更不能认为是异体字。例如"亡"和"无"相通,《论语·雍也》:"今也则亡"(如今就没有了)。但并不是所有用"无"的地方都可以换成"亡"。后来这种用法只限於"亡何"、"亡虑"等少数固定形式。又如"沽"和"酤",在买酒或卖酒这个意义上是相通的,看来似乎像异体字,可是酤的对象只能是酒,而沽的对象可以是酒,可以是玉,也可以是别的东西。意义广狭不同,严格地说,这不能算是异体字。
3.繁简字
简体字可以追溯到甲骨文时代。汉代民间应用的简体字就有不少;北魏时代,乱字已经简化为乱,和现在公布的简化字相同;宋元以来简体字在广大人民群众中间又有进一步的发展。今天我国通行的简化字,绝大部分都是历代相传下来的。
我们学习古代汉语既要掌握简化字,又要掌握繁体字;因为一般古书都用的是繁体字(注:为了便於学习,我们在本书后面附有简化字与繁体字对照表,以供查阅。)。学习繁体字,要注意繁体字和简化字之间的三种关系:
第一,绝大多数的简化字跟繁体字是一对一的关系,我们只要把繁体字记住就行了。例如:
爱:爱 罢:罢 办:办 达:达 递:递 矾:矾 茧:茧 籴:籴 窃:窃 灶:灶 隶:隶 粪:粪只有少数是一对二、一对三或一对四的关系。例如:
当:当当 尽:尽尽 罗:罗罗 坛:坛坛 干:干干干 台:台台台台第二,有些简化字是可以从古书中找出根据来的。其中有些是本字,有些是异体字或通用字。例如:
舍:舍 古今字。
荐:荐 古通用。
夸:夸 古通用。
踊:踊 古通用。
启:启 开启的启本作启。
网:网 网是网的本字。
气:气 气本作气,饩本作气。
礼:礼 古异体字。
粮:粮 异体字。了解这些关系,我们可由此知道古代已经有了这些字,今天简化,只是选择了笔画较少的,放弃了笔画较繁的。我们切不要以为现在的"舍"字在古代都该是"舍",现在的"荐"字在古代都该是"荐"。这样,反而是弄错了。
第三,有些简化字和繁体字本来在词义上是毫不相干的,或显然有区别,仅仅因为是同音的关系,简化时就采用了那个笔画较简的。这就是说,在古书中,本来是有分别的两个字(或三个字),经过简化之后,混为一个了。这种情况最值得注意。如果用现在简化字所代表的那个词义去解释古书,就会发生误解。现在举些例字分别加以说明。
(1)后后 在先秦少数古籍中曾以"后"代"后",但不普遍,后代一般不再通用。至於"君主"、"皇后"的意思,决不能写作"后"。《孟子·梁惠王下》:"书曰:'蹊我后,后来其苏'!"两个"后"字都是指商汤而言。《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夏后皋之墓也"中的"后",也是指君,这些"后"字决不能写作"后"。
(2)适适 在古代汉语中"适"和"适"是根本不同的两个字。"适"音kuò,适音shì。《论语·宪问》:"南宫适问於孔子曰……"这里"适"不是"适"字。又宋代有人叫洪适。这种地方如果不知道它和"适"的区别,就会弄错了。
(3)征征 这两个字在古代汉语中,除了在征赋(税)的意义上有时相通之外,决不混同。"征"是旅行(特指在外服役)、征伐。征是证验、征兆、征辟、征求;又是音乐中的五声之一(用於这个意义时读zhǐ)。像《论语·八佾》的"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中的"征",决不能写作"征";《战国策·燕策》中的"为变征之声"的"征",决不能换成"征"。反过来看,《左传》僖公四年"昭王南征而不复"中的"征",不能改作"征";《周易》的"征夫不复",也不能写作"征夫"。
(4)余馀 "余"是第一人称代词,"馀"是剩余的意思。在古籍中两个字如果都写作"余",或都写作"馀",许多话就会无法解释。如屈原《离骚》"仆夫悲余马怀兮"中的"余",如果换成"余","余马"就不通了;杜甫"隔篱呼取尽余杯"的诗句,如果把"馀"换作"余",那就成了"尽我的杯"了。
像这种情况还非常多,我们只能举其一隅。总之,我们学习古代汉语,只有懂得了简体字与繁体字之间的这种分合关系,才能有效地掌握它们,才能正确地理解古代作品。
古汉语通论(七)
判断句,也字
判断句是以名词或名词xìng的词组为谓语,表示判断的。在现代汉语里,判断句的主语和谓语之间一般要用系词(判断词)"是"字来联系,例如"我是中国人"。但是在秦汉以前,判断句一般不用系词,而是在谓语后面用语气词"也"字来帮助判断。例如:
制,岩邑也。(左传隐公元年)
虢,虞之表也。(左传僖公五年)
董狐,古之良史也。(左传宣公二年)
而母,婢也。(战国策·赵策)
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左传隐公元年)有时候在主语后面用语气词"者"字表示提顿,然后再在谓语后面用语气词"也"字。例如:
彼秦者,弃礼义而尚首功之国也。(战国策·赵策)
彼吾君者,天子也。(战国策·赵策)
南冥者,天池也。(庄子·逍遥游)
臣之所好者,道也。(庄子·养生主)这种用"也"字煞句和用"者""也"照应的句子,是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典型结构。
在先秦时代,有些"是"字容易被人误解为系词,实际上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或谓语。例如:
是吾师也。(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是社稷之臣也。(论语·季氏)在这两个例子里,"是"字用作主语,"吾师""社稷之臣"是谓语。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战国策·魏策)
(今天就是这样。)
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孟子·梁惠王下) 汤之问棘也是已[1]"是已"略等於"是也","已"字也是语气词。①。(庄子·逍遥游)在这三个例子里,"是"字用作谓语,"今日""武王""汤之问棘"是主语。
在判断句中,人们所判断的不限於人或物,有时候是一件事情,这件事情在前面叙述过了,然后用指示代词"是"字或"此"字复指,使意义更为明确。例如: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左传僖公三十年)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虎兕出於柙,龟玉毁於椟中,是谁之过与?(论语·季氏)
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庄子·逍遥游)在第一个例句里,"是"字复指"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这件事情,其馀由此类推。
但是,在古代汉语里,这种用来复指的指示代词往往不用。这样,好像不是判断句,其实仍是判断句。例如:
君惠徼福於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是)寡君之愿也。(左传僖公四年)
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是)君之所知也。(左传僖公三十年)
执事不以衅鼓,使归即戮,(是)君之惠也。(左传成公三年)在第一个例子里,"君惠徼福於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是主语,"寡君之愿也"是谓语,其馀由此类推。
有些判断句由於主语所指的人或事物已经在上文出现,所以省略主语,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对话里。例如:
对曰:"翳桑之饿人也。"(左传宣公二年)
子曰:"隐者也。"(论语·微子)
子曰:"非吾徒也[1]"非"字是否定副词,下文就要谈到。①。……"(论语·先进)
古代汉语判断句的谓语前面常用副词"乃"字来加强肯定,用副词"非"字来表示否定。先看用"乃"字的判断句:
吾乃梁人也。(战国策·赵策)
是乃仁术也。(孟子·梁惠王上)
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战国策·齐策)从上面这些例句里,我们不难看出,判断句用"乃"字,肯定的意味强,而且往往带有辩白或申明的口气。"吾乃梁人也",这意味着"吾非燕人""吾非赵人"等等。这种用法的"乃"字相当於现代汉语的"便(是)""就(是)",因此在现代汉语的书面语言里,"乃"字还可以加在"是"字的前面,说成"乃是"。
再看用"非"字的判断句:
是非君子之言也。(礼记·檀弓上)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战国策·魏策)
管仲非仁者与?(论语·宪问)这种用法的"非"字虽然可以译成现代汉语的"不是",但是,严格地说,它的语法作用是作为一个否定副词来否定谓语的,它不是否定xìng的系词,不是"不"和"是"的结合体。
在讨论古代汉语判断句的时候,有一个"为"字值得提出来说一说:
吾乃今日而知先生为天下之士也!(战国策·赵策)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论语·微子)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论语·微子)这类句子里的"为"字,很像现代汉语的系词"是"。其实古代汉语的"为"字是一个涵义非常广泛的动词[1]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我们对於古今字的态度应该是:(1)了解古今字的关系,从而掌握古书的词义;(2)承认文字发展的事实,不要厚古薄今和是古非今。从前有些文人专写"本字",不写后起字,那是应该批判的。
2.异体字
异体字跟古今字的分别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的意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相代替。
我们知道,文字是人民群众创造的,所以在字的形体方面不可能那么整齐划一。在古代,同一个词造出两个或更多的字来代表,那是难免的。例如:
弃弃 齐赍 睹睹 厩廄 诒贻 谕喻 鸡鸡 蚓螾 照照 凭凭 罪罪从前文字学家们根据《说文》,把异体字分为正体、变体、"俗体"等。《说文》所载的,被认为正体;《说文》所不载的,被认为变体或"俗体"。这种分别往往是武断的。
异体字有下列几种情况:
一、会意字与形声字之差。如"泪"是会意字,"泪"是形声字;"岩"是会意字,"严"是形声字。
二、改换意义相近的意符。如从攴束声的"敕",变成了从力束声的"敕"。从欠的"叹",变成了从口的"叹"。从糸的"绔",变成了从衣的"裤"。
三、改换声音相近的声符。如"线"从戔得声,而"线"却是从泉得声了。"裤"从夸得声,后来改成从库得声了。
四、变换各成分的位置。有的是改变声符和意符的位置,如"惭惭"、"和和"、"鹅鹅鹅"等。有的只是改变了声符或意符的写法,如"花"又写作"花"。
有一件事值得注意:有些异体字最初是完全同义的,但是后来有了分工。例如"谕喻",先秦两汉都通用:
君子喻於义,小人喻於利。(论语·里仁)
寡人谕矣!(战国策·魏策)
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史记·高祖本纪)
王好战,请以战喻。(孟子·梁惠王上)
谊追伤屈原,因以自谕。(汉书·贾谊传)前三例中的"喻"和"谕"都是懂得、晓谕的意思,后二例中的"喻"和"谕"都是比喻的意思。可见这两个字通用。但到了后代,"诏谕"、"晓谕"的"谕"不能写作"喻",而"比喻"的"喻"也不能写作"谕"。原来是异体字,后来不是异体字了。
有三种情况不能认为是异体字:
第一,有些字,虽然意义相近,后代读音也相同,但不能把它们当作异体字。例如"置"和"置",就"放置"这一意义说,二者相通,可是"置"还有一些别的意义是"置"所没有的,况且这两个字的古音也不一样,所以"置"和"置"不是异体字。同样的情况还有一些字,例如"实"和"实"。
第二,有些字,它们之间的关系jiāo错复杂,有相通之处,也有不通之处,也不能把它们看作异体字。例如"雕"、"雕"、"凋",雕的本义是鸟名(又写作雕),雕的本义是雕琢、绘饰,凋的本义是凋伤、凋零。在《说文》里,它们是分为三个字的。由於它们是同音字,所以在某一意义上常常通用。拿雕字来说,雕饰的雕可以写作雕,《左传》宣公二年:"厚敛以雕墙",一本作雕。雕琢的雕更经常写作雕,例如《文心雕龙》、"雕虫小技"等。至於凋伤一义,上古也曾写作雕,例如《国语·周语》:"民力雕尽",但后来就不通用了。拿雕字来说,它曾经和凋伤、凋零的凋通用,《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一本作雕;《荀子·子道》:"故劳苦雕瘁而能无失其政",就写作雕;但后代也很少这样通用了。再拿凋字来说,它的意义最窄,只表示凋伤、凋零,不能表示雕刻、雕饰。而凋和雕都不能表示雕鸟的雕。由此看来,这三个字之间的关系是很复杂的,它们不是异体字。其他像游和游,修和修都是这样。
第三,有些字通用是有条件的,更不能认为是异体字。例如"亡"和"无"相通,《论语·雍也》:"今也则亡"(如今就没有了)。但并不是所有用"无"的地方都可以换成"亡"。后来这种用法只限於"亡何"、"亡虑"等少数固定形式。又如"沽"和"酤",在买酒或卖酒这个意义上是相通的,看来似乎像异体字,可是酤的对象只能是酒,而沽的对象可以是酒,可以是玉,也可以是别的东西。意义广狭不同,严格地说,这不能算是异体字。
3.繁简字
简体字可以追溯到甲骨文时代。汉代民间应用的简体字就有不少;北魏时代,乱字已经简化为乱,和现在公布的简化字相同;宋元以来简体字在广大人民群众中间又有进一步的发展。今天我国通行的简化字,绝大部分都是历代相传下来的。
我们学习古代汉语既要掌握简化字,又要掌握繁体字;因为一般古书都用的是繁体字(注:为了便於学习,我们在本书后面附有简化字与繁体字对照表,以供查阅。)。学习繁体字,要注意繁体字和简化字之间的三种关系:
第一,绝大多数的简化字跟繁体字是一对一的关系,我们只要把繁体字记住就行了。例如:
爱:爱 罢:罢 办:办 达:达 递:递 矾:矾 茧:茧 籴:籴 窃:窃 灶:灶 隶:隶 粪:粪只有少数是一对二、一对三或一对四的关系。例如:
当:当当 尽:尽尽 罗:罗罗 坛:坛坛 干:干干干 台:台台台台第二,有些简化字是可以从古书中找出根据来的。其中有些是本字,有些是异体字或通用字。例如:
舍:舍 古今字。
荐:荐 古通用。
夸:夸 古通用。
踊:踊 古通用。
启:启 开启的启本作启。
网:网 网是网的本字。
气:气 气本作气,饩本作气。
礼:礼 古异体字。
粮:粮 异体字。了解这些关系,我们可由此知道古代已经有了这些字,今天简化,只是选择了笔画较少的,放弃了笔画较繁的。我们切不要以为现在的"舍"字在古代都该是"舍",现在的"荐"字在古代都该是"荐"。这样,反而是弄错了。
第三,有些简化字和繁体字本来在词义上是毫不相干的,或显然有区别,仅仅因为是同音的关系,简化时就采用了那个笔画较简的。这就是说,在古书中,本来是有分别的两个字(或三个字),经过简化之后,混为一个了。这种情况最值得注意。如果用现在简化字所代表的那个词义去解释古书,就会发生误解。现在举些例字分别加以说明。
(1)后后 在先秦少数古籍中曾以"后"代"后",但不普遍,后代一般不再通用。至於"君主"、"皇后"的意思,决不能写作"后"。《孟子·梁惠王下》:"书曰:'蹊我后,后来其苏'!"两个"后"字都是指商汤而言。《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夏后皋之墓也"中的"后",也是指君,这些"后"字决不能写作"后"。
(2)适适 在古代汉语中"适"和"适"是根本不同的两个字。"适"音kuò,适音shì。《论语·宪问》:"南宫适问於孔子曰……"这里"适"不是"适"字。又宋代有人叫洪适。这种地方如果不知道它和"适"的区别,就会弄错了。
(3)征征 这两个字在古代汉语中,除了在征赋(税)的意义上有时相通之外,决不混同。"征"是旅行(特指在外服役)、征伐。征是证验、征兆、征辟、征求;又是音乐中的五声之一(用於这个意义时读zhǐ)。像《论语·八佾》的"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中的"征",决不能写作"征";《战国策·燕策》中的"为变征之声"的"征",决不能换成"征"。反过来看,《左传》僖公四年"昭王南征而不复"中的"征",不能改作"征";《周易》的"征夫不复",也不能写作"征夫"。
(4)余馀 "余"是第一人称代词,"馀"是剩余的意思。在古籍中两个字如果都写作"余",或都写作"馀",许多话就会无法解释。如屈原《离骚》"仆夫悲余马怀兮"中的"余",如果换成"余","余马"就不通了;杜甫"隔篱呼取尽余杯"的诗句,如果把"馀"换作"余",那就成了"尽我的杯"了。
像这种情况还非常多,我们只能举其一隅。总之,我们学习古代汉语,只有懂得了简体字与繁体字之间的这种分合关系,才能有效地掌握它们,才能正确地理解古代作品。
古汉语通论(七)
判断句,也字
判断句是以名词或名词xìng的词组为谓语,表示判断的。在现代汉语里,判断句的主语和谓语之间一般要用系词(判断词)"是"字来联系,例如"我是中国人"。但是在秦汉以前,判断句一般不用系词,而是在谓语后面用语气词"也"字来帮助判断。例如:
制,岩邑也。(左传隐公元年)
虢,虞之表也。(左传僖公五年)
董狐,古之良史也。(左传宣公二年)
而母,婢也。(战国策·赵策)
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左传隐公元年)有时候在主语后面用语气词"者"字表示提顿,然后再在谓语后面用语气词"也"字。例如:
彼秦者,弃礼义而尚首功之国也。(战国策·赵策)
彼吾君者,天子也。(战国策·赵策)
南冥者,天池也。(庄子·逍遥游)
臣之所好者,道也。(庄子·养生主)这种用"也"字煞句和用"者""也"照应的句子,是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典型结构。
在先秦时代,有些"是"字容易被人误解为系词,实际上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或谓语。例如:
是吾师也。(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是社稷之臣也。(论语·季氏)在这两个例子里,"是"字用作主语,"吾师""社稷之臣"是谓语。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战国策·魏策)
(今天就是这样。)
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孟子·梁惠王下) 汤之问棘也是已[1]"是已"略等於"是也","已"字也是语气词。①。(庄子·逍遥游)在这三个例子里,"是"字用作谓语,"今日""武王""汤之问棘"是主语。
在判断句中,人们所判断的不限於人或物,有时候是一件事情,这件事情在前面叙述过了,然后用指示代词"是"字或"此"字复指,使意义更为明确。例如: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左传僖公三十年)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虎兕出於柙,龟玉毁於椟中,是谁之过与?(论语·季氏)
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庄子·逍遥游)在第一个例句里,"是"字复指"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这件事情,其馀由此类推。
但是,在古代汉语里,这种用来复指的指示代词往往不用。这样,好像不是判断句,其实仍是判断句。例如:
君惠徼福於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是)寡君之愿也。(左传僖公四年)
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是)君之所知也。(左传僖公三十年)
执事不以衅鼓,使归即戮,(是)君之惠也。(左传成公三年)在第一个例子里,"君惠徼福於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是主语,"寡君之愿也"是谓语,其馀由此类推。
有些判断句由於主语所指的人或事物已经在上文出现,所以省略主语,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对话里。例如:
对曰:"翳桑之饿人也。"(左传宣公二年)
子曰:"隐者也。"(论语·微子)
子曰:"非吾徒也[1]"非"字是否定副词,下文就要谈到。①。……"(论语·先进)
古代汉语判断句的谓语前面常用副词"乃"字来加强肯定,用副词"非"字来表示否定。先看用"乃"字的判断句:
吾乃梁人也。(战国策·赵策)
是乃仁术也。(孟子·梁惠王上)
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战国策·齐策)从上面这些例句里,我们不难看出,判断句用"乃"字,肯定的意味强,而且往往带有辩白或申明的口气。"吾乃梁人也",这意味着"吾非燕人""吾非赵人"等等。这种用法的"乃"字相当於现代汉语的"便(是)""就(是)",因此在现代汉语的书面语言里,"乃"字还可以加在"是"字的前面,说成"乃是"。
再看用"非"字的判断句:
是非君子之言也。(礼记·檀弓上)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战国策·魏策)
管仲非仁者与?(论语·宪问)这种用法的"非"字虽然可以译成现代汉语的"不是",但是,严格地说,它的语法作用是作为一个否定副词来否定谓语的,它不是否定xìng的系词,不是"不"和"是"的结合体。
在讨论古代汉语判断句的时候,有一个"为"字值得提出来说一说:
吾乃今日而知先生为天下之士也!(战国策·赵策)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论语·微子)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论语·微子)这类句子里的"为"字,很像现代汉语的系词"是"。其实古代汉语的"为"字是一个涵义非常广泛的动词[1]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