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其他类型 >古代汉语最新章节 > 古代汉语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 61 章

  ,这里泛指鱼ròu。

  [2]旨,味美。

  [3]至,好到极点的。

  [4]是故,因此。知不足,知道自己有不够之处。

  [5]知困,知道自己有搞不通之处。困,不通。

  [6]自反,反求之於自己。

  [7]自强(qiǎng),自己督促自己。

  [8]教学相长,教和学是互相推进的。长(zhǎng),这里指推进。

  [9]兑(yuè)命,即说(yuè)命,《尚书》的一个篇名。学学半,前一学字音xiào,指教人。后一学字音xué,指向人学。今《尚书》作"斅学半"。意思是说教占学的一半。

  [10]参看《左传·郑伯克段于鄢》"其是之谓乎"注。

  博学(中庸)

  博学之[1],审问之[2],慎思之[3],明辨之[4],笃行之[5]。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6]。有弗问,问之弗知[7],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8],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9];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10],虽愚必明[11],虽柔必强[12]。

  [1]博学,多方面地学。博,宽广。之,指学的对象。

  [2]审问,详细地问。之,指问的对象。

  [3]慎思,慎重地考虑。之,指思的对象。

  [4]明辨,明确地分辨。之,指辨的对象。

  [5]笃行,踏踏实实地实行。之,指行的对象。

  [6]大意是:除非不学,学了就一定要学会,学不会,不罢休。"有弗学",按字面讲是"有不学的时候"或"有不学的东西",实际应了解为"不学则已"(依朱熹说)。措,放下。以下四句仿此。

  [7]知,懂。

  [8]弗得,指不得结果。

  [9]别人学它一次就会,我却要学它一百次(多下功夫,精益求精)。下句仿此。

  [10]果真能实行这个方法。道,方法。

  [11]愚,糊涂。

  [12]柔,脆弱,这里指意志脆弱。强,坚强,这里指意志坚强。

  诚意(大学)

  所谓诚其意者[1],毋自欺也,如恶恶臭[2],如好好色[3]。此之谓自谦[4]。故君子必慎其独也[5]。

  小人闲居为不善[6],无所不至[7],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8]。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9],则何益矣[10]?此谓诚於中,形於外[11]。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12]!"

  富润屋[13],德润身,心广体胖[14]。故君子必诚其意。

  [1]诚,用如动词,使动用法,"使……诚实"。意,意念,念头。

  [2]恶(wù),动词,厌恶。臭,气味。恶(è)臭(xiù),不好闻的气味。

  [3]好(hào),动词,爱好。好(hǎo)色,指美女。色,颜色,容貌,特指女子的颜色。

  [4]大意是把这个叫作自己不亏心。此,代词,指"诚其意,毋自欺"。谦,同慊(qiè),满足。自谦,指"自我满足",不是为了别人才要求诚意(参用朱熹说)。

  [5]所以君子对独居[这件事]必须谨慎。

  [6]闲(xián)居,独居。

  [7]没有什么达不到的。意思是说坏事做尽。

  [8]厌然,掩藏的样子。揜,同掩。著其善,显示他的好的[德行]。

  [9如……然,像……的样子。

  [10]那么有什么好处呢?则,那么。何益,这里有"有什么好处"的意思。

  [11]诚於中,里边有实在的东西。这里指心中藏着恶念。形,用如动词,露出原形。

  [12]十目十手,甚言监视的人之多。严,严肃可畏。

  [13]富足了就能使屋子光彩。润,用如动词,即"使……润"。这里指"使……光彩"。

  [14]广,宽。胖(pán),安泰舒坦。注意:"胖"与现代汉语的"胖"音义都不同。

  第四单元  文选

  孟子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县)人。约生於公元前372年,死於公元前289年。他受业於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弟子,继承了孔子的政治思想体系,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一位大师。

  孟子处於列国诸侯混战最激烈的时代,他提出了"民贵君轻"、对人民作一定的让步、反对掠夺xìng的战争等主张。他以"平治天下"为己任,游说诸侯,反对"霸道",提倡以"仁""义"为中心的所谓"仁政"、"王道"。他发展了孔子的"宗周"思想,希望在诸侯中选出一个能够王天下的君主。当时各国诸侯正热中於征伐混战,认为他的主张迂阔不切实际,都不采纳,於是他退而与弟子著书,就是留传到现在的《孟子》。

  孟子长於辩论,善用譬喻。他的文章气势磅礴,感情奔放,在先秦诸子散文中极为突出,对后世散文有很大的影响。

  《孟子》在宋以前,只列於诸子之林,宋始列於经部。南宋朱熹又把它编入《四书》,并为之作集注,此后研究《孟子》的人也就渐渐多起来。

  《孟子》共七篇(各篇分上下)。现在通行的注本有《十三经注疏》本(东汉赵岐注,宋孙奭疏),宋朱熹的《四书集注》,和清焦循的《孟子正义》。

  寡人之於国也(梁惠王上)[1]

  梁惠王曰:"寡人之於国也,尽心焉耳矣[2]:河内凶[3],则移其民於河东[4],移其粟於河内;河东凶亦然[5]。察邻国之政[6],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7],何也?"

  [1]孟子在这里指出了梁惠王所用的"爱民"临时措施,与邻国之政实际上是五十步与百步之比,他认为治国的根本之道是实行"仁政"。梁惠王,即魏惠王(魏是国名),姓魏名罃,因魏都大梁,故又称梁惠王。"惠"是谥号。"梁惠王"是《孟子》的一篇(后面的"公孙丑"等同),"寡人之於国也"是其中的一章,题目是编者加的,后面的"齐桓晋文之事"等同。

  [2]耳矣,等於说"已矣","耳"和"矣"都是句尾语气词,连用等於说"啦"。"尽心焉耳矣",大意是:"[总算]尽了心啦。"

  [3]河内,指黄河北岸,今河南沁阳县一带。凶,荒年。

  [4]河东,黄河以东,今山西西南部。

  [5]亦然,也是这样。

  [6]察,观察。

  [7]加,更。以上几句反映了战国时的这一社会状况:人民生活痛苦,渴望较安定的生活;劳动力的缺乏迫使有些统治者对人民做些让步以便"夺民"。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1]。填然鼓之[2],兵刃既接[3],弃甲曳兵而走[4],或百步而后止[5],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6],是亦走也[7]。"

  [1]请,请允许我。喻,比喻。

  [2]填,象声词,形容鼓声。然,词尾。鼓,用如动词,击鼓。击鼓是进军的信号。

  [3]刃,锋刃。既,已经。接,接触。兵刃既接,等於说已经jiāo锋。

  [4]弃,扔掉。曳(yè),拖着。走,跑,这里指奔逃。

  [5]或,有人。

  [6]不过不到百步罢了。直,仅,不过。

  [7]这也是逃跑啊。是,指"五十步而后止"。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於邻国也[1]。不违农时[2],谷不可胜食也[3]。数罟不入洿池[4],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5],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6]。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7]。

  "五亩之宅[8],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9]。鸡豚狗彘之畜[10],无失其时[11],七十者可以食ròu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12],申之以孝悌之义[13],颁白者不负戴於道路矣[14]。七十者衣帛食ròu,黎民不饥不寒[15],然而不王者[16],未之有也[17]。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18],涂有饿莩而不知发[19],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20]。'是何异於刺人而杀之[21],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22],斯天下之民至焉[23]。"

  [1]无,通勿,不要。下文"王无罪岁"的"无"同。

  [2]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意思是说春夏秋不让人民服役。

  [3]粮食吃不完。胜(shēng),尽。

  [4]数(cù),密。罟(gǔ),纲。洿(wū),浊水不流。洿池,即池塘。据说上古不许用密纲捕鱼,不满一尺的鱼不得食用,以免有碍鱼的生长繁殖。

  [5]斤,砍树的斧子。以时,按照一定的时候,指草木凋落的时候,那时生长的季节已过。

  [6]养生,供养活着的人。丧死,为死了的人办丧事。憾,遗憾。

  [7]王道,孟子理想中的政治。孟子认为"养生丧死"只是王道的开端。

  [8]五亩,合现在一亩二分多。宅,宅院,人们居住的房舍。一夫一fù受宅五亩、田百亩,这是当时儒家的理想。

  [9]衣(yì),用如动词。帛,丝织品。据说古代一般人到了五十岁,如果养蚕,就可以衣帛,否则只能衣麻。

  [10]豚(tún),小猪。彘(zhì),猪。畜(xù),养,指养育。

  [11]无,通毋。时,指繁殖的时机。

  [12]谨,谨慎,这里指谨慎从事。庠(xiáng)序,都是学校。殷代叫序,周代叫庠。教,教化。

  [13]用孝悌之义反复地修"庠序之教"。申,重复,指反复进行。孝,顺从并奉养父母。悌(tì),敬爱兄长。义,道理。

  [14]颁,通斑。颁白,头发半白。负,背(bēi)。戴,指把东西顶在头上。

  [15]黎,众。

  [16]然,这样,指上两句所说。王(wàng),统一天下而称王。

  [17]之,代词,宾语提前。

  [18]食人食,吃人所吃的东西。检,通敛,收积、储藏。

  [19]涂,通途。饿莩(piǎo),饿死的人。发,指开仓济民。

  [20]岁,年成。

  [21]是,代词,指上述情况。何,疑问副词,等於说有什么。异,不同。杀,指致人於死地。

  [22]罪岁,归罪於岁。

  [23]斯,则。

  齐桓晋文之事(梁惠王上)[1]

  齐宣王问曰[2]:"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3],是以后世无传焉[4],臣未之闻也[5]。无以,则王乎[6]?"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7]。"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8]?"曰:"可。"曰:"何由知吾可也[9]?"曰:"臣闻之胡齕曰[10]:'王坐於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11]?"对曰:"将以衅钟[12]。"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13],若无罪而就死地[14]。"对曰:"然则废衅钟与[15]?"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16]?"曰:"有之。"曰:"是心足以王矣[17]。百姓皆以王为爱也[18],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1]从本章中可以看出,孟子认为"王道"之未行,不是由於统治者的"不能",而是由於他们"不为"。在他看来,只要统治者把不忍之心推广到百姓身上(即推恩),就可以王天下。齐桓,齐桓公。晋文,晋文公。

  [2]齐宣王,姓田名辟疆。其祖先为春秋时姜姓齐国的大夫,后放逐齐康公夺得齐国政权。齐宣王是田氏齐国的第四代君。

  [3]道,说。儒家学派称道尧舜禹汤文武等"先王之道",不主张"霸道",所以孟子这样说。

  [4]传,传述。

  [5]未之闻,结构同前篇的"未之有"。

  [6]无以,即无已,不停止(依朱熹说)。意思是说,您如果一定要谈一谈。则王(wàng),意思是说,那么就谈谈王天下的道理吧。

  [7]保,安。御,阻挡。指阻挡他王天下。

  [8]若,像。乎哉,两个疑问语气词连用,加强疑问语气,略等於"吗"。

  [9]何由,从哪里。

  [10]我从胡齕那里听说。之,指下面一番话。胡齕(hé),齐宣王左右的近臣。

  [11]]之,动词,到……去。

  [12]"以"后面省略了宾语"此"(指"牛")。衅,见《左传·楚归晋知罃》"衅"字注。

  [13]觳觫(húsù),恐惧的样子。

  [14]好像没有罪过的人,平白地走向杀场(参用孙奭说)。若,好像。就,走向。

  [15]然则,既然如此,那么就。

  [16]识,知道。诸,"之乎"的合音。

  [17]是,代词,这种。足以王(wàng),足够用来王天下。

  [18]爱,吝啬,吝惜。

  王曰:"然[1]。诚有百姓者[2]。齐国虽褊小[3],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曰:"王无异於百姓之以王为爱也[4]。以小易大,彼恶知之[5]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6],则牛羊何择焉[7]?"王笑曰:"是诚何心哉[8]?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9]。"曰:"无伤也[10]。是乃仁术也[11],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於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ròu。是以君子远庖厨也[12]。"

  [1]是的。

  [2]的确有像百姓所说的情况。

  [3]褊(biǎn),狭窄。

  [4]异,动词,奇怪。

  [5]彼,代词,他们,指百姓。恶(wū),何,哪里。

  [6]隐,心里难过,可怜。

  [7]牛和羊挑选什么呢?孟子是说牛和羊没有什么可挑选的,都是无罪而就死地,同样要杀的。

  [8]这(指以小易大)真是什么想法呢?是,指示代词。下文"是乃仁术也"的"是"同此。

  [9]宜,应当。乎,在这里表感叹。"百姓之谓我爱也"是"宜乎"的主语。之,介词。

  [10]无伤,没有损害,等於说"没有关系"。

  [11]仁术,仁道,行仁政的途径。

  [12]远,用如动词,使……远。庖厨,厨房。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