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5 章
墨子名翟,战国初鲁国人。约生於公元前480年,死於公元前420年。他是一位出身於小生产者阶层的哲学家,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墨子认为人类一切罪恶的根源是"不相爱",因而提倡"兼爱"。墨子同情人民的疾苦,他认为给人民带来灾难的,莫过於统治者为了争权夺利而发动的战争。因此他反对不义的战争,提倡"非攻"。他还反对统治者挥霍浪费,所以又提出"节用""节葬""非乐"等主张,希望限制王公贵族的奢侈,减轻人民的负担。他还提出"尚贤""尚同"等主张。这在当时来说,都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墨子也有落后的一面,如他提倡迷信,相信鬼神等。
《墨子》一书是墨翟的门徒们根据他的遗教编纂而成的,现存五十三篇。最通行的本子目前只有孙诒让的《墨子闲诂》。
非攻[1]
今有一人,入人园圃[2],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3],上为政者得则罚之[4]。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5]。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6]。是何故也?以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7],罪益厚[8]。至入人栏厩[9],取人马牛者,其不仁又甚攘人犬豕鸡豚。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10],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至杀不辜人也[11],扡其衣裘[12],取戈剑者,其不义又甚入人栏厩,取人马牛。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当此[13],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攻国[14],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
[1]《非攻》共有上中下三篇。这里选的是上篇。
[2]种树的地方叫园,种菜的地方叫圃。这里园圃是偏义复词,圃字无义。
[3]非,非难,责备。
[4]为政者,执政的人。得,得到,这里指捕获。
[5]以,因为。
[6]至,至於。攘,见《孟子·攘鸡》注。豚(tún),小猪。
[7]兹,通滋,更。
[8]厚,这里当"重"讲。
[9]栏,古时称牛马的圈。厩,马棚。这里栏厩泛指牛马的圈。
[10]苟,假如。
[11]辜(gū),罪。也,语气词,引起下文。
[12]扡(tuō),同拖,这里指拽(zhuài)下来。
[13]当此,对此。
[14]为,动词。"攻国"是动宾词组作宾语用。
杀一人,谓之不义,必有一死罪矣[1]。若以此说往[2],杀十人,十重不义[3],必有十死罪矣;杀百人,百重不义,必有百死罪矣。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情不知其不义也[4],故书其言以遗后世[5];若知其不义也,夫奚说书其不义以遗后世哉[6]?
[1]一,一重(chóng)。
[2]假如按照这种解释类推。若,假如。此说,指"杀一人,必有一死罪"的道理。往,这只是习惯说法,没有"去"的意义,而只表示类推。
[3]十重(chóng),即十倍。
[4]情,诚,实在。
[5]所以把称赞攻国的话记载下来遗留给后世。
[6]奚说,怎样解释。
今有人於此,少见黑曰黑,多见黑曰白,则以此人不知白黑之辩矣[1];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辩矣。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也,辩义与不义之乱也[2]。
[1]辩,通辨,下同。
[2]乱,混乱,指混为一谈。
老子
关於老子这个人,历来说法不一。有人以为他就是春秋时楚国人老聃(dān),和孔子同时而年长於孔子。并说他"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但是《老子》一书的思想,具有浓厚的战国时代的色彩。它不可能是春秋时代的产物。大概是老子的后学者根据他的学说加以发挥补充而成的,成书於战国时代。
老子的哲学思想基本上是客观唯心主义的。他用虚无的本体"道"代替商周以来的天命观,同时否定客观世界的物质本源。老子的哲学思想也含有朴素的辩证法的因素,提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等命题,并且讲到"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等祸福依一定条件互相转化的道理。
《老子》凡八十一章,约五千字,基本上是韵文。其较重要的注本是魏时王弼的《老子注》和后人假托题作"汉河上公撰"的《老子章句》。今人对《老子》作了不少整理研究工作,如马叙lún的《老子校诂》、高亨的《老子正诂》,都可参考。 (一)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1];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2],难易相成[3],长短相形[4],高下相倾[5],音声相和[6],前后相随[7]。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8],行不言之教[9],万物作焉而不辞[10],生而不有[11],为而不恃[12],功成而弗居[13]。夫唯不居,是以不去[14]。
[1]如果天下的人都知道美好的东西是美的,就显露出丑来了。斯,则。恶,丑。已,通矣。
[2]生,存。相生,等於说互相依存。
[3]成,成就,即"相反相成"的"成"。
[4]形,表现,显现。一本作"较"。长短是相对的,有了长才显出短来。今人还有"相形见绌"的说法。
[5]倾,倾斜,等於说依靠。
[6]音,单音。声,和声。和,和协。
[7]这几句是说正反两方面都是互相依存的,不能分割开,即相反相成的意思。这种相对观念是合乎辩证法的。
[8]处事,等於说"行事"。处无为之事,就是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的意思。
[9]施行不用言词说教的教化,实际上是采取放任主义。
[10]作,兴起。"不辞"二字不好懂。魏源解作"万物作焉而后应之不辞耳,此因应无为之道也"。"不辞"就是不拒绝。完全随应万物,也就是无为而治的意思。(见《老子本义》)
[11]有,据为私有。
[12]有所施为,但是不倚靠,这是说不求达到什么目的。
[13]这句也是指顺着自然,并不自己居功。
[14]正因为不自居〔功〕,所以也离不开〔功〕。去与居是反义词,有居然后有去,没有居哪里还有去?老子是说,不居功的人正是有功的人。 (二)
三十辐共一毂[1];当其无,有车之用[2]。埏埴以为器[3];当其无,有器之用[4]。凿户牖以为室[5];当其无,有室之用[6]。故有之以为利[7],无之以为用。
[1]本章说明"有""无"的依存关系和相互作用。辐,车的辐条。毂(gǔ),车轮中心有圆孔的圆木,里边贯轴,外边承辐。
[2]就在於它的无,才有了车子的作用。无,指毂中空处。
[3]埏(shān),造陶器的模子,这里用如动词。埴(zhí),黏土。埏埴,把黏土放到模子里。
[4]这里的"无",指器中空。
[5]户,户门。牖(yǒu),窗子。
[6]这里的"无"指室中空。
[7]这里的"有"和下文的"无"都是抽象了的哲学概念。利,实利。 (三)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1]?高者抑之,下者举之[2];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3]: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4]。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5]。其不yù见贤邪[6]!
[1]道,这里相当於现在所说的规律。其,表测度的语气词。张弓,把弦安在弓上。
[2]抑,指把弦压低。举,指把弦升高。
[3]人之道,指社会上通常奉行的法则。
[4]奉,供给。有道者,有德的人。
[5]处,居,参见(一)"功成而弗居"注。
[6]见(xiàn),表现出。一本无"邪"字。 (四)
小国寡民[1]。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2],使民重死而不远徙[3]。虽有舟舆,无所乘之[4];虽有甲兵,无所陈之[5];使民复结绳而用之[6]。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7]。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1]小、寡,都用如动词,使动用法。本章反映了老子"小国寡民"的思想,他主张毁掉一切文明,回到原始共产社会中去。
[2]什,十倍;伯,通佰,百倍。什伯之器,效用十倍百倍的工具。
[3]重死,以死为重,即爱惜生命。"重"是意动用法。
[4]这是说虽然有船有车,也没有乘坐的必要。
[5]陈,陈列。
[6]复,重新。结绳,相传在文字出现以前人们记事的方法。"民"一本作"人"。
[7]甘,美,意动用法,以......为美。"美""安""乐"同此。
庄子
庄子名周,战国时蒙(在今河南商邱县)人。生卒年月不详,大约和孟子同时或稍后。庄子曾做过蒙漆园吏,是一个小官,一生过着穷苦的生活。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和老子同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老庄。
《庄子》一书,包括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共三十三篇。一向认为内篇大体是庄周自著,外篇、杂篇则是庄周后学所作。
庄子认为一切事物经常在变化着,人对这种变化是无可奈何的,只有服从。因此他主张"无为",放弃生活中的一切斗争。又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连人的认识也是如此。因此他否定知识,否定一切事物的质的差别,说什么大小、贵贱、寿夭、生死、是非、善恶、得失、荣辱等都是一样的,要求人们在无是非、无得失、无荣辱的虚无飘渺的境界中逍遥漫游。他极力否定现实,主张消极地逃避现实,脱离社会。在政治上,他反对人间的一切措施,要求社会毁掉一切文明,回到最原始的时代。这些思想对后世起了使人消极颓废的作用。
不过庄子的思想也有他积极的一面。他痛恨并无情地揭露了当时那个"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不合理的社会,他拒绝和统治者合作,鄙视富贵利禄,并辛辣地嘲笑那些追求名利的人。这对以后封建社会里某些知识分子的反礼教、反封建统治,起了一定的作用。
庄子的文章,想像力很强,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影响很大。
古人给《庄子》作注的有晋代的司马彪、孟氏、崔撰、向秀、郭象五家,现存的只有郭注本十卷。唐代有成玄英为郭象注作疏。清代有王先谦的《庄子集解》和郭庆藩的《庄子集解》。今人刘武的《庄子集解内篇补正》对王先谦的集解有不少的纠正和补充,也值得参考。
北冥有鱼(逍遥游)[1]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2]。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3],其翼若垂天之云[4]。是鸟也,海运则将徙於南冥[5]。南冥者,天池也[6]。齐谐者[7],志怪者也[8]。谐之言曰:"鹏之徙於南冥也,水击三千里[9],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10],去以六月息者也[11]。"野马也[12],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13]。天之苍苍[14],其正色邪[15]?其远而无所至极邪[16]?其视下也[17],亦若是则已矣[18]。且夫水之积也不厚[19],则其负大舟也无力[20]。覆杯水於坳堂之上[21],则芥为之舟[22]。置杯焉则胶[23],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24],而后乃今培风[25];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26],而后乃今将图南[27]。蜩与学鸠笑之曰[28]:"我决起而飞[29],抢榆枋[30],时则不至[31],而控於地而已矣[32],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33]?"适莽苍者[34],三餐而反[35],腹犹果然[36];适百里者,宿舂粮[37];适千里者,三月聚粮[38]。之二虫又何知[39]?小知不及大知[40],小年不及大年[41]。奚以知其然也[42]?朝菌不知晦朔[43],蟪蛄不知春秋[44]: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45],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46],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47],众人匹之[48],不亦悲乎?
[1]《逍遥游》,是《庄子·内篇》中的第一篇,这里只节录了前半篇。"北冥有鱼"这个标题是编者加的。庄子在这段文章里阐述了他的无所待的思想。他认为万物如有所待才能运行,就不能真正达到逍遥游的境界,S泻廖匏待,才能逍遥自得。他所说的无所待,实际是要人们一切任其自然,与万物混为一体,超脱现实,与世无争,取消人在社会中的一切作用。
[2]冥,通溟。北冥,北方的海。鲲(KūN),传说中的大鱼。
[3]怒,振奋,这里是指鼓起翅膀。
[4]若垂天之云,好像天边的云彩。
[5]海运,指在大海上运行。南冥,南方的海。
[6]天池,天然形成的池,所以叫天池。
[7]齐谐,人名。
[8]志,记载。后来写作"誌"。怪,指怪异的事。
[9]水击,指鹏初飞时,距水面还近,翅膀在水面上扇动。
[10]抟(TUáN),环绕着飞向上空。扶摇,旋风。
[11]鹏离开北海用六个月的时间飞到南海才休息。去,离开。息,休息。
[12]野马,指春日野外林泽中的雾气,蒸腾如奔马,所以叫做野马。
[13]息,气息,呼吸时进出的气。连前是说野马、尘埃的动dàng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比起鹏之高飞远扬,大小之差虽然悬殊,但都是纯任自然而动。
[14]苍苍,深蓝色。
[15]其,语气词,表委婉语气,略等於现代汉语的"大概"。下句的"其"同。正色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墨子认为人类一切罪恶的根源是"不相爱",因而提倡"兼爱"。墨子同情人民的疾苦,他认为给人民带来灾难的,莫过於统治者为了争权夺利而发动的战争。因此他反对不义的战争,提倡"非攻"。他还反对统治者挥霍浪费,所以又提出"节用""节葬""非乐"等主张,希望限制王公贵族的奢侈,减轻人民的负担。他还提出"尚贤""尚同"等主张。这在当时来说,都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墨子也有落后的一面,如他提倡迷信,相信鬼神等。
《墨子》一书是墨翟的门徒们根据他的遗教编纂而成的,现存五十三篇。最通行的本子目前只有孙诒让的《墨子闲诂》。
非攻[1]
今有一人,入人园圃[2],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3],上为政者得则罚之[4]。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5]。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6]。是何故也?以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7],罪益厚[8]。至入人栏厩[9],取人马牛者,其不仁又甚攘人犬豕鸡豚。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10],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至杀不辜人也[11],扡其衣裘[12],取戈剑者,其不义又甚入人栏厩,取人马牛。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当此[13],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攻国[14],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
[1]《非攻》共有上中下三篇。这里选的是上篇。
[2]种树的地方叫园,种菜的地方叫圃。这里园圃是偏义复词,圃字无义。
[3]非,非难,责备。
[4]为政者,执政的人。得,得到,这里指捕获。
[5]以,因为。
[6]至,至於。攘,见《孟子·攘鸡》注。豚(tún),小猪。
[7]兹,通滋,更。
[8]厚,这里当"重"讲。
[9]栏,古时称牛马的圈。厩,马棚。这里栏厩泛指牛马的圈。
[10]苟,假如。
[11]辜(gū),罪。也,语气词,引起下文。
[12]扡(tuō),同拖,这里指拽(zhuài)下来。
[13]当此,对此。
[14]为,动词。"攻国"是动宾词组作宾语用。
杀一人,谓之不义,必有一死罪矣[1]。若以此说往[2],杀十人,十重不义[3],必有十死罪矣;杀百人,百重不义,必有百死罪矣。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情不知其不义也[4],故书其言以遗后世[5];若知其不义也,夫奚说书其不义以遗后世哉[6]?
[1]一,一重(chóng)。
[2]假如按照这种解释类推。若,假如。此说,指"杀一人,必有一死罪"的道理。往,这只是习惯说法,没有"去"的意义,而只表示类推。
[3]十重(chóng),即十倍。
[4]情,诚,实在。
[5]所以把称赞攻国的话记载下来遗留给后世。
[6]奚说,怎样解释。
今有人於此,少见黑曰黑,多见黑曰白,则以此人不知白黑之辩矣[1];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辩矣。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也,辩义与不义之乱也[2]。
[1]辩,通辨,下同。
[2]乱,混乱,指混为一谈。
老子
关於老子这个人,历来说法不一。有人以为他就是春秋时楚国人老聃(dān),和孔子同时而年长於孔子。并说他"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但是《老子》一书的思想,具有浓厚的战国时代的色彩。它不可能是春秋时代的产物。大概是老子的后学者根据他的学说加以发挥补充而成的,成书於战国时代。
老子的哲学思想基本上是客观唯心主义的。他用虚无的本体"道"代替商周以来的天命观,同时否定客观世界的物质本源。老子的哲学思想也含有朴素的辩证法的因素,提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等命题,并且讲到"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等祸福依一定条件互相转化的道理。
《老子》凡八十一章,约五千字,基本上是韵文。其较重要的注本是魏时王弼的《老子注》和后人假托题作"汉河上公撰"的《老子章句》。今人对《老子》作了不少整理研究工作,如马叙lún的《老子校诂》、高亨的《老子正诂》,都可参考。 (一)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1];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2],难易相成[3],长短相形[4],高下相倾[5],音声相和[6],前后相随[7]。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8],行不言之教[9],万物作焉而不辞[10],生而不有[11],为而不恃[12],功成而弗居[13]。夫唯不居,是以不去[14]。
[1]如果天下的人都知道美好的东西是美的,就显露出丑来了。斯,则。恶,丑。已,通矣。
[2]生,存。相生,等於说互相依存。
[3]成,成就,即"相反相成"的"成"。
[4]形,表现,显现。一本作"较"。长短是相对的,有了长才显出短来。今人还有"相形见绌"的说法。
[5]倾,倾斜,等於说依靠。
[6]音,单音。声,和声。和,和协。
[7]这几句是说正反两方面都是互相依存的,不能分割开,即相反相成的意思。这种相对观念是合乎辩证法的。
[8]处事,等於说"行事"。处无为之事,就是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的意思。
[9]施行不用言词说教的教化,实际上是采取放任主义。
[10]作,兴起。"不辞"二字不好懂。魏源解作"万物作焉而后应之不辞耳,此因应无为之道也"。"不辞"就是不拒绝。完全随应万物,也就是无为而治的意思。(见《老子本义》)
[11]有,据为私有。
[12]有所施为,但是不倚靠,这是说不求达到什么目的。
[13]这句也是指顺着自然,并不自己居功。
[14]正因为不自居〔功〕,所以也离不开〔功〕。去与居是反义词,有居然后有去,没有居哪里还有去?老子是说,不居功的人正是有功的人。 (二)
三十辐共一毂[1];当其无,有车之用[2]。埏埴以为器[3];当其无,有器之用[4]。凿户牖以为室[5];当其无,有室之用[6]。故有之以为利[7],无之以为用。
[1]本章说明"有""无"的依存关系和相互作用。辐,车的辐条。毂(gǔ),车轮中心有圆孔的圆木,里边贯轴,外边承辐。
[2]就在於它的无,才有了车子的作用。无,指毂中空处。
[3]埏(shān),造陶器的模子,这里用如动词。埴(zhí),黏土。埏埴,把黏土放到模子里。
[4]这里的"无",指器中空。
[5]户,户门。牖(yǒu),窗子。
[6]这里的"无"指室中空。
[7]这里的"有"和下文的"无"都是抽象了的哲学概念。利,实利。 (三)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1]?高者抑之,下者举之[2];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3]: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4]。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5]。其不yù见贤邪[6]!
[1]道,这里相当於现在所说的规律。其,表测度的语气词。张弓,把弦安在弓上。
[2]抑,指把弦压低。举,指把弦升高。
[3]人之道,指社会上通常奉行的法则。
[4]奉,供给。有道者,有德的人。
[5]处,居,参见(一)"功成而弗居"注。
[6]见(xiàn),表现出。一本无"邪"字。 (四)
小国寡民[1]。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2],使民重死而不远徙[3]。虽有舟舆,无所乘之[4];虽有甲兵,无所陈之[5];使民复结绳而用之[6]。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7]。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1]小、寡,都用如动词,使动用法。本章反映了老子"小国寡民"的思想,他主张毁掉一切文明,回到原始共产社会中去。
[2]什,十倍;伯,通佰,百倍。什伯之器,效用十倍百倍的工具。
[3]重死,以死为重,即爱惜生命。"重"是意动用法。
[4]这是说虽然有船有车,也没有乘坐的必要。
[5]陈,陈列。
[6]复,重新。结绳,相传在文字出现以前人们记事的方法。"民"一本作"人"。
[7]甘,美,意动用法,以......为美。"美""安""乐"同此。
庄子
庄子名周,战国时蒙(在今河南商邱县)人。生卒年月不详,大约和孟子同时或稍后。庄子曾做过蒙漆园吏,是一个小官,一生过着穷苦的生活。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和老子同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老庄。
《庄子》一书,包括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共三十三篇。一向认为内篇大体是庄周自著,外篇、杂篇则是庄周后学所作。
庄子认为一切事物经常在变化着,人对这种变化是无可奈何的,只有服从。因此他主张"无为",放弃生活中的一切斗争。又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连人的认识也是如此。因此他否定知识,否定一切事物的质的差别,说什么大小、贵贱、寿夭、生死、是非、善恶、得失、荣辱等都是一样的,要求人们在无是非、无得失、无荣辱的虚无飘渺的境界中逍遥漫游。他极力否定现实,主张消极地逃避现实,脱离社会。在政治上,他反对人间的一切措施,要求社会毁掉一切文明,回到最原始的时代。这些思想对后世起了使人消极颓废的作用。
不过庄子的思想也有他积极的一面。他痛恨并无情地揭露了当时那个"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不合理的社会,他拒绝和统治者合作,鄙视富贵利禄,并辛辣地嘲笑那些追求名利的人。这对以后封建社会里某些知识分子的反礼教、反封建统治,起了一定的作用。
庄子的文章,想像力很强,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影响很大。
古人给《庄子》作注的有晋代的司马彪、孟氏、崔撰、向秀、郭象五家,现存的只有郭注本十卷。唐代有成玄英为郭象注作疏。清代有王先谦的《庄子集解》和郭庆藩的《庄子集解》。今人刘武的《庄子集解内篇补正》对王先谦的集解有不少的纠正和补充,也值得参考。
北冥有鱼(逍遥游)[1]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2]。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3],其翼若垂天之云[4]。是鸟也,海运则将徙於南冥[5]。南冥者,天池也[6]。齐谐者[7],志怪者也[8]。谐之言曰:"鹏之徙於南冥也,水击三千里[9],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10],去以六月息者也[11]。"野马也[12],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13]。天之苍苍[14],其正色邪[15]?其远而无所至极邪[16]?其视下也[17],亦若是则已矣[18]。且夫水之积也不厚[19],则其负大舟也无力[20]。覆杯水於坳堂之上[21],则芥为之舟[22]。置杯焉则胶[23],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24],而后乃今培风[25];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26],而后乃今将图南[27]。蜩与学鸠笑之曰[28]:"我决起而飞[29],抢榆枋[30],时则不至[31],而控於地而已矣[32],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33]?"适莽苍者[34],三餐而反[35],腹犹果然[36];适百里者,宿舂粮[37];适千里者,三月聚粮[38]。之二虫又何知[39]?小知不及大知[40],小年不及大年[41]。奚以知其然也[42]?朝菌不知晦朔[43],蟪蛄不知春秋[44]: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45],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46],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47],众人匹之[48],不亦悲乎?
[1]《逍遥游》,是《庄子·内篇》中的第一篇,这里只节录了前半篇。"北冥有鱼"这个标题是编者加的。庄子在这段文章里阐述了他的无所待的思想。他认为万物如有所待才能运行,就不能真正达到逍遥游的境界,S泻廖匏待,才能逍遥自得。他所说的无所待,实际是要人们一切任其自然,与万物混为一体,超脱现实,与世无争,取消人在社会中的一切作用。
[2]冥,通溟。北冥,北方的海。鲲(KūN),传说中的大鱼。
[3]怒,振奋,这里是指鼓起翅膀。
[4]若垂天之云,好像天边的云彩。
[5]海运,指在大海上运行。南冥,南方的海。
[6]天池,天然形成的池,所以叫天池。
[7]齐谐,人名。
[8]志,记载。后来写作"誌"。怪,指怪异的事。
[9]水击,指鹏初飞时,距水面还近,翅膀在水面上扇动。
[10]抟(TUáN),环绕着飞向上空。扶摇,旋风。
[11]鹏离开北海用六个月的时间飞到南海才休息。去,离开。息,休息。
[12]野马,指春日野外林泽中的雾气,蒸腾如奔马,所以叫做野马。
[13]息,气息,呼吸时进出的气。连前是说野马、尘埃的动dàng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比起鹏之高飞远扬,大小之差虽然悬殊,但都是纯任自然而动。
[14]苍苍,深蓝色。
[15]其,语气词,表委婉语气,略等於现代汉语的"大概"。下句的"其"同。正色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