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0 章
庄公八年:"反,~屦於徒人费。"(费:人名。)
143.【翦】
翦断。诗经召南甘棠:"勿~勿伐。""翦"又用於比喻,表示削弱或消灭。左传成公十三年:"又yù阙~我公室,倾覆我社稷。"又成公二年:"余姑~灭此而朝食。"又表示"裁去"。文心雕龙熔裁:"~截浮词谓之裁。"俗作"剪"。
144.【修】(修)
(一)乾ròu。古人用来送礼。论语述而:"自行束~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束修:十块乾ròu成为一束)引申为乾。诗经王风中谷有蓷(tuī):"中谷有蓷,暵(hàn)其~矣。"
(二)培养,增进,改进,加强。左传成公十三年:"吾与女同好弃恶,复~旧德。"又桓公元年:"~好於郑。"又桓公六年:"随侯惧而~政。"论语季氏:"则~文德以来之。"
(三)修理,修葺,修饰。左传成公三年:"而帅偏师以~封疆。"左传宣公十二年:"郑人~城。"
(四)长。诗经小雅六月:"四牡~广。"战国策齐策一:"邹忌~八尺有余。"楚辞离骚:"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能。"(修能等於说长才。)引申为善,美。楚辞离骚:"老冉冉其将至兮,恐~名之不立。"
[辨]修,修。依说文,"修"是修饰,"修"是乾ròu。由於二字同音,一般可以通用;但"乾ròu"的意义决不能写作"修"。
145.【讲】
(一)讲和,和解。战国策西周策:"而秦未与魏~也。"史记项羽本纪:"业已~解。"又樗里子甘茂列传:"与魏~罢兵。""讲"本身就有"讲和"的意义,后来变为双音词"~和"。胡铨上高宗封事:"[秦]桧曰敌可~和,[孙]近亦曰可和。"
(二)谋画。左传襄公五年:"~事不令。"(不令:不善。)又为研究,商讨。论语学而:"德之不修,学之不~。"左传宣公十六年:"武子归而~求典礼。"韩愈张中丞传后序:"二公之贤,其~之精矣。"引申为讲究,重视。礼记礼运:"~信修睦。"注意:在上古汉语里,"讲"字没有现代的"讲话"的意思。礼记礼运的"讲於仁",乃是讨论,议论。
146.【设】
(一)安排,摆设,建立。礼记礼运:"以~制度,以立田里。"文心雕龙熔裁:"情理~位,文采行乎其中。"
(二)假设连词。假如,如果。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百岁后,是属宁有可信者乎?"(是属:这些人。)[~如]比如,例如,白居易与元九书:"~如'北风其凉',假风以刺威虐也。"
147.【立】
(一)站着。论语微子:"子路拱而~。"庄子养生主:"提刀而~。""立待",比喻事情很快就要到来。贾谊过秦论中:"故其亡可~而待。"引申为建立,设立,树立。战国策齐策四:"~宗庙于薛。"礼记礼运:"以设制度,以~田里。"
(二)登上帝王或诸侯的位置。贾谊过秦论下:"子婴~。"引申为使登上某一个位置。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章邯为雍王。"左传襄公三年:"将~之而卒。"
(三)副词。立刻,马上。史记项羽本纪:"沛公至军,~诛杀曹无伤。"现代变为双音词"立刻","立即"。
148.【忠】
尽力做好分内的事,尽力做好别人付托的事,对别人负责。左传庄公十年:"~之属也。"又宣公二年:"贼民之主,不~。"论语学而:"为人谋而不~乎?"注意:上古"忠"字意义很广,不限於忠君。这是阶级社会产生的一种lún理观念,后来被统治阶级利用来专指忠君。
149.【信】
(一)言语真实,不虚伪。老子八十一章:"~言不美,美言不~。"战国策楚策一:"子以我为不~。"左传庄公十年:"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加:指虚报)引申为对人的一种道德,指对人真诚,不虚伪。论语学而:"与朋友jiāo而不~乎?"又为守信,实践诺言。左传宣公二年:"弃君之命,不~。"
(二)相信,认为可靠。论语公冶长:"始吾於人也,听其言而~其行。"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也。"按:这个意义和现代汉语一样。
(三)副词。真的,的确。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蔑也今而后知吾子之~可事也。"孟子公孙丑上:"~能行此五者,则邻国之民仰之若父母矣。"
(四)使者,送信的人(后起义)。世说新语雅量:"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至,看书竟,默然无言。"注意:不但上古的"信"字不当"书信"讲,连中古的"信"字也不当"书信"讲。"书信"的意义是从送信的人的意义再引申出来的。
(五)读shēn,通"伸"。周易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也。"(尺蠖:虫名。)又:"屈~相感。"
150.【谅】
(一)形容词。诚实。论语季氏:"友直,友~,友多闻。"引申为固执(指道义方面)。论语宪问:"岂若匹夫匹fù之为~也?"
(二)动词。相信别人的真实。诗经鄘风柏舟:"母也天只,不~人只!"引申为原谅。又引申为料想(后起义)。如"~不见怪"。
151.【正】
(一)不偏,跟"偏"相对;不斜,跟"斜"、"邪"相对(邪就是斜)。论语乡党:"席不~不坐。"引申为正当,合适。论语子路:"名不~则言不顺。"又为作风正派。论语宪问:"齐桓公~而不谲。"(谲jué:jiān诈。)用如动词时,表示使正。论语尧曰:"君子~其衣冠。"
(二)主管人,长(zhǎng)。如古代乐官之长称"乐~"。仪礼大shè:"乐~命大师曰。"后世有"村~","里~"。
(三)副词。恰好。论语述而:"~唯弟子不能学也。"
(四)读zhēng。yīn历每年的第一个月叫"~月"。左传隐公十年:"十年春王~月,公会齐侯、郑伯于中丘。"引申为指历法。尚书甘誓:"怠弃三~。"(三正:指三种历法。)杜预春秋序:"所用之厤(历),即周~也。"[~朔]每年的第一个月为"正",每月的第一日叫"朔","~朔"连用指历法。史记历书:"汉得士德,宜更元,改~朔,易服色。"后来"~朔"指帝王的年号,"奉……~朔"表示归顺某王朝。左思魏都赋:"思禀~朔,乐率贡职。"后汉书南蛮传:"前世所不至,~朔所未加。"
152.【邪】
(一)斜的。诗经小雅采菽:"~幅在下。"(邪幅:即现在所谓绑腿,因为斜绑在腿上,所以叫邪幅。)
(二)不正直,邪曲。孟子梁惠王上:"放辟~侈,无不为已。"按:"邪"与"斜"自古同音,本是通用的字。后代逐渐有了分别:於第一义写作"斜",第二义写作"邪"。
(三)读yé。疑问语气词,略等於"与"(欤)。战国策赵策三:"宁力不胜、智不若~?"又写作"耶"。战国策齐策四:"民亦无恙耶?"
153.【辟】
(一)读bì,法。诗经小雅雨无正:"~言不信。"(法度之言,而不听信。)
(二)君,君主。诗经大雅文王有声:"皇王维~。"又棫朴:"济济~王。"(济济:容貌美的样子。)现代有双音词"复~"。
(三)征召。后汉书黄宪传:"宪初举孝廉,又~公府。"又徐稚传:"屡~公府,不起。"又:"稚尝为太尉黄琼所~。"
(四)读pì,刑,刑法。尚书吕刑:"墨~疑,赦;其罚百锾。"(墨:古代五刑之一,即脸上刺字。锾huán:古代度量单位,六两为锾。)又:"劓~疑,赦;其罚惟倍。"(劓yì:五刑之一。割去鼻子。)[大~]古代五刑之一。死刑。尚书吕刑:"大~疑,赦;其罚千锾。"礼记文王世子:"其死罪,则曰某之罪在大~。"
(五)躲避。左传隐公元年:"姜氏yù之,焉~害?"又成公二年:"旦~左右。"这个意义后来写作"避"。
(六)开辟。孟子梁惠王上:"yù~土地,朝秦楚。"又离娄上:"~草莱任土地者次之。"这个意义后来写作"辟"。
(七)不正。孟子梁惠王上:"放~邪侈。"这个意义后来作"僻"。
(八)卑贱而得宠的。论语季氏:"友便~,友善柔,友便佞,损矣!"战国策齐策四:"王使人为冠,不使左右便~。"(便辟:善於迎合人意而得宠的小人。)这个意义后来写作"嬖"。
154.【好】
(一)貌美。战国策赵策三:"鬼侯有子而~。"古乐府陌上桑:"秦氏有~女。"礼记大学:"如好~色。"
(二)美好,良好。跟"恶"(è)相对。诗经郑风缁衣:"缁衣之~兮。"论语子张:"窥见室家之~。"
(三)读hào,去声。友好,友爱。诗经小雅斯干:"兄及弟矣,式相~矣。"左传成公三年:"两释累囚以成其~。"
(四)也读hào,去声。动词。爱好,喜欢。跟"恶"(wù)相对。论语公冶长:"敏而~学。"
155.【恶】
(一)罪恶,不良的行为,跟"善"相对。左传宣公二年:"为法受~。"论语颜渊:"君子chéng rén之美,不chéng rén之~。"
(二)貌丑。跟"好"(hǎo)相对,又跟"美"相对。战国策赵策三:"鬼侯有子而好,故人之於纣。纣以为~。"孟子离娄下:"虽有~人,齐戒沐浴,则可以祀上帝。"引申为不好。论语里仁:"士志於道,而耻~衣~食者,未足与议也。"又乡党:"色~不食,臭~不食。"(臭:气味。)
(三)读wù,去声。动词。讨厌,不喜欢。跟"好"(hào)相对。左传隐公元年:"故名曰寤生,遂~之。"礼记礼运:"货~其弃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其不出於身也,不必为己。"
(四)读wū,平声。疑问代词作状语。哪里。战国策赵策三:"先生又~能使秦王烹醢梁王?"[~乎]等於说"於何"。论语里仁:"君子去仁,~乎成名?"孟子梁惠王上:"天下~乎定?"
156.【恭】(共)
恭敬,有礼貌。左传宣公二年:"不忘~敬,民之主也。"论语颜渊:"君子敬而无失,与人~而有礼。"
157.【敬】
(一)严肃。左传宣公二年:"不忘恭~。"论语子路:"居处恭,执事~,与人忠。"
(二)动词。尊敬,尊重。论语先进:"门人不~子路。"
[辨]恭,敬。"恭"与"敬"是同义词。分开来说,"恭"着重在外貌方面,"敬"着重在内心方面。"敬"的意义比"恭"的意义广泛,往往指一种内心的修养,严肃对待自己。如论语公冶长:"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又颜渊:"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又子路:"居处恭,执事敬。"又季氏:"貌思恭,……事思敬。"这些例子都可以说明"恭"和"敬"在分用时是有区别的。
158.【慎】
小心。论语学而:"敏於事而~於言。"特指警惕自己。礼记大学:"故君子必~其独也。"
159.【苟】
(一)苟且,不严肃。跟"敬"相对。论语子路:"无所~而已矣。"礼记曲礼上:"临财毋~得,临难毋~免。"今有成语"一丝不~"。
(二)如果。战国策齐策四:"~无岁,何以有民?~无民,何以有君?"论语颜渊:"~子之不yù,虽赏之不窃。"贾谊论积贮疏:"~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
160.【显】
动词。放光明。形容词。光明的。一般只用於抽象意义。诗经大雅大明:"不~其光。"孟子滕文公下:"书曰:'丕~哉,文王谟!'"引申为显贵,在社会上层。战国策齐策四:"百乘,~使也。"孟子离娄下:"而未尝有~者来。"
161.【著】
(一)显露。礼记中庸:"诚则形,形则~,~则明。"又大学:"揜其不善而~其善。"成语有"见微知~"。现代有双音词"显~"。
(二)写下来。司马迁报任安书:"仆诚已~此书。"汉书杜周传:"前王所是,~为律。"这个意义又写作"箸"。
(三)读zhuó,旧读入声。附着。左传宣公四年:"~於丁宁。"(丁宁:钲,乐器名。古时行军用以节止步伐。)这个意义又写作"着"。引申为多种意义。如"~意"表示用心。宋玉九辩:"惟~意而得之。""~手"表示下手(后来表示开始做)。晋书杜预传:"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无复~手处也。""~鞭"表示马上加鞭(意指行动)。晋书刘琨传:"吾枕戈待旦,常恐祖生先吾~鞭。"(祖生:指祖逖。)"~花"表示开花。王维杂诗:"来日绮窗前,寒梅~花未?"等等。[土~]定居於一地,不是游牧的。史记西南夷列传:"其俗或土~,或移徙。"汉书张骞传:"身dú国在大夏东南,可数千里,其俗土~。"后来指世代居住本地的人("著"改读zhù)。
(四)读zhuó,旧读入声。穿[衣]。南史刘璡传:"方下床~衣立。"岑参白雪歌:"都护铁衣冷难~。"又名词。穿著。陶潜桃花源记:"男女衣~悉如外人。"
注意:(1)读zhuó的"著",近代俗写作"着",以别於读zhù的"著"。现代"著"、"着"分为二字。(2)"附着"的"著"和"着衣"的"著",旧读不同音。前者读直略切,浊音入声;后者读张略切,清音入声。今吴粤等方言里,此二义读音不同。普通话则无别。
162.【相】
(一)仔细看,审察。诗经鄘风相鼠:"~鼠有皮"。左传隐公十一年:"~时而动。"引申为辨察人的身体容色,以判断他的命运。这是封建社会的迷信。左传文公元年:"内史叔服能~人。"史记淮yīn侯列传:"~君之面,不过封侯,又危不安;~君之背,贵乃不可言。"
(二)助。尚书吕刑:"今天~民。"左传昭公四年:"晋楚唯天所~。"特指扶助盲人。论语卫灵公:"固~师之道也。"(师:指乐师,上古乐师一般以盲人充当。)又名词。扶助盲人的人。论语季氏:"危而不持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143.【翦】
翦断。诗经召南甘棠:"勿~勿伐。""翦"又用於比喻,表示削弱或消灭。左传成公十三年:"又yù阙~我公室,倾覆我社稷。"又成公二年:"余姑~灭此而朝食。"又表示"裁去"。文心雕龙熔裁:"~截浮词谓之裁。"俗作"剪"。
144.【修】(修)
(一)乾ròu。古人用来送礼。论语述而:"自行束~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束修:十块乾ròu成为一束)引申为乾。诗经王风中谷有蓷(tuī):"中谷有蓷,暵(hàn)其~矣。"
(二)培养,增进,改进,加强。左传成公十三年:"吾与女同好弃恶,复~旧德。"又桓公元年:"~好於郑。"又桓公六年:"随侯惧而~政。"论语季氏:"则~文德以来之。"
(三)修理,修葺,修饰。左传成公三年:"而帅偏师以~封疆。"左传宣公十二年:"郑人~城。"
(四)长。诗经小雅六月:"四牡~广。"战国策齐策一:"邹忌~八尺有余。"楚辞离骚:"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能。"(修能等於说长才。)引申为善,美。楚辞离骚:"老冉冉其将至兮,恐~名之不立。"
[辨]修,修。依说文,"修"是修饰,"修"是乾ròu。由於二字同音,一般可以通用;但"乾ròu"的意义决不能写作"修"。
145.【讲】
(一)讲和,和解。战国策西周策:"而秦未与魏~也。"史记项羽本纪:"业已~解。"又樗里子甘茂列传:"与魏~罢兵。""讲"本身就有"讲和"的意义,后来变为双音词"~和"。胡铨上高宗封事:"[秦]桧曰敌可~和,[孙]近亦曰可和。"
(二)谋画。左传襄公五年:"~事不令。"(不令:不善。)又为研究,商讨。论语学而:"德之不修,学之不~。"左传宣公十六年:"武子归而~求典礼。"韩愈张中丞传后序:"二公之贤,其~之精矣。"引申为讲究,重视。礼记礼运:"~信修睦。"注意:在上古汉语里,"讲"字没有现代的"讲话"的意思。礼记礼运的"讲於仁",乃是讨论,议论。
146.【设】
(一)安排,摆设,建立。礼记礼运:"以~制度,以立田里。"文心雕龙熔裁:"情理~位,文采行乎其中。"
(二)假设连词。假如,如果。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百岁后,是属宁有可信者乎?"(是属:这些人。)[~如]比如,例如,白居易与元九书:"~如'北风其凉',假风以刺威虐也。"
147.【立】
(一)站着。论语微子:"子路拱而~。"庄子养生主:"提刀而~。""立待",比喻事情很快就要到来。贾谊过秦论中:"故其亡可~而待。"引申为建立,设立,树立。战国策齐策四:"~宗庙于薛。"礼记礼运:"以设制度,以~田里。"
(二)登上帝王或诸侯的位置。贾谊过秦论下:"子婴~。"引申为使登上某一个位置。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章邯为雍王。"左传襄公三年:"将~之而卒。"
(三)副词。立刻,马上。史记项羽本纪:"沛公至军,~诛杀曹无伤。"现代变为双音词"立刻","立即"。
148.【忠】
尽力做好分内的事,尽力做好别人付托的事,对别人负责。左传庄公十年:"~之属也。"又宣公二年:"贼民之主,不~。"论语学而:"为人谋而不~乎?"注意:上古"忠"字意义很广,不限於忠君。这是阶级社会产生的一种lún理观念,后来被统治阶级利用来专指忠君。
149.【信】
(一)言语真实,不虚伪。老子八十一章:"~言不美,美言不~。"战国策楚策一:"子以我为不~。"左传庄公十年:"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加:指虚报)引申为对人的一种道德,指对人真诚,不虚伪。论语学而:"与朋友jiāo而不~乎?"又为守信,实践诺言。左传宣公二年:"弃君之命,不~。"
(二)相信,认为可靠。论语公冶长:"始吾於人也,听其言而~其行。"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也。"按:这个意义和现代汉语一样。
(三)副词。真的,的确。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蔑也今而后知吾子之~可事也。"孟子公孙丑上:"~能行此五者,则邻国之民仰之若父母矣。"
(四)使者,送信的人(后起义)。世说新语雅量:"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至,看书竟,默然无言。"注意:不但上古的"信"字不当"书信"讲,连中古的"信"字也不当"书信"讲。"书信"的意义是从送信的人的意义再引申出来的。
(五)读shēn,通"伸"。周易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也。"(尺蠖:虫名。)又:"屈~相感。"
150.【谅】
(一)形容词。诚实。论语季氏:"友直,友~,友多闻。"引申为固执(指道义方面)。论语宪问:"岂若匹夫匹fù之为~也?"
(二)动词。相信别人的真实。诗经鄘风柏舟:"母也天只,不~人只!"引申为原谅。又引申为料想(后起义)。如"~不见怪"。
151.【正】
(一)不偏,跟"偏"相对;不斜,跟"斜"、"邪"相对(邪就是斜)。论语乡党:"席不~不坐。"引申为正当,合适。论语子路:"名不~则言不顺。"又为作风正派。论语宪问:"齐桓公~而不谲。"(谲jué:jiān诈。)用如动词时,表示使正。论语尧曰:"君子~其衣冠。"
(二)主管人,长(zhǎng)。如古代乐官之长称"乐~"。仪礼大shè:"乐~命大师曰。"后世有"村~","里~"。
(三)副词。恰好。论语述而:"~唯弟子不能学也。"
(四)读zhēng。yīn历每年的第一个月叫"~月"。左传隐公十年:"十年春王~月,公会齐侯、郑伯于中丘。"引申为指历法。尚书甘誓:"怠弃三~。"(三正:指三种历法。)杜预春秋序:"所用之厤(历),即周~也。"[~朔]每年的第一个月为"正",每月的第一日叫"朔","~朔"连用指历法。史记历书:"汉得士德,宜更元,改~朔,易服色。"后来"~朔"指帝王的年号,"奉……~朔"表示归顺某王朝。左思魏都赋:"思禀~朔,乐率贡职。"后汉书南蛮传:"前世所不至,~朔所未加。"
152.【邪】
(一)斜的。诗经小雅采菽:"~幅在下。"(邪幅:即现在所谓绑腿,因为斜绑在腿上,所以叫邪幅。)
(二)不正直,邪曲。孟子梁惠王上:"放辟~侈,无不为已。"按:"邪"与"斜"自古同音,本是通用的字。后代逐渐有了分别:於第一义写作"斜",第二义写作"邪"。
(三)读yé。疑问语气词,略等於"与"(欤)。战国策赵策三:"宁力不胜、智不若~?"又写作"耶"。战国策齐策四:"民亦无恙耶?"
153.【辟】
(一)读bì,法。诗经小雅雨无正:"~言不信。"(法度之言,而不听信。)
(二)君,君主。诗经大雅文王有声:"皇王维~。"又棫朴:"济济~王。"(济济:容貌美的样子。)现代有双音词"复~"。
(三)征召。后汉书黄宪传:"宪初举孝廉,又~公府。"又徐稚传:"屡~公府,不起。"又:"稚尝为太尉黄琼所~。"
(四)读pì,刑,刑法。尚书吕刑:"墨~疑,赦;其罚百锾。"(墨:古代五刑之一,即脸上刺字。锾huán:古代度量单位,六两为锾。)又:"劓~疑,赦;其罚惟倍。"(劓yì:五刑之一。割去鼻子。)[大~]古代五刑之一。死刑。尚书吕刑:"大~疑,赦;其罚千锾。"礼记文王世子:"其死罪,则曰某之罪在大~。"
(五)躲避。左传隐公元年:"姜氏yù之,焉~害?"又成公二年:"旦~左右。"这个意义后来写作"避"。
(六)开辟。孟子梁惠王上:"yù~土地,朝秦楚。"又离娄上:"~草莱任土地者次之。"这个意义后来写作"辟"。
(七)不正。孟子梁惠王上:"放~邪侈。"这个意义后来作"僻"。
(八)卑贱而得宠的。论语季氏:"友便~,友善柔,友便佞,损矣!"战国策齐策四:"王使人为冠,不使左右便~。"(便辟:善於迎合人意而得宠的小人。)这个意义后来写作"嬖"。
154.【好】
(一)貌美。战国策赵策三:"鬼侯有子而~。"古乐府陌上桑:"秦氏有~女。"礼记大学:"如好~色。"
(二)美好,良好。跟"恶"(è)相对。诗经郑风缁衣:"缁衣之~兮。"论语子张:"窥见室家之~。"
(三)读hào,去声。友好,友爱。诗经小雅斯干:"兄及弟矣,式相~矣。"左传成公三年:"两释累囚以成其~。"
(四)也读hào,去声。动词。爱好,喜欢。跟"恶"(wù)相对。论语公冶长:"敏而~学。"
155.【恶】
(一)罪恶,不良的行为,跟"善"相对。左传宣公二年:"为法受~。"论语颜渊:"君子chéng rén之美,不chéng rén之~。"
(二)貌丑。跟"好"(hǎo)相对,又跟"美"相对。战国策赵策三:"鬼侯有子而好,故人之於纣。纣以为~。"孟子离娄下:"虽有~人,齐戒沐浴,则可以祀上帝。"引申为不好。论语里仁:"士志於道,而耻~衣~食者,未足与议也。"又乡党:"色~不食,臭~不食。"(臭:气味。)
(三)读wù,去声。动词。讨厌,不喜欢。跟"好"(hào)相对。左传隐公元年:"故名曰寤生,遂~之。"礼记礼运:"货~其弃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其不出於身也,不必为己。"
(四)读wū,平声。疑问代词作状语。哪里。战国策赵策三:"先生又~能使秦王烹醢梁王?"[~乎]等於说"於何"。论语里仁:"君子去仁,~乎成名?"孟子梁惠王上:"天下~乎定?"
156.【恭】(共)
恭敬,有礼貌。左传宣公二年:"不忘~敬,民之主也。"论语颜渊:"君子敬而无失,与人~而有礼。"
157.【敬】
(一)严肃。左传宣公二年:"不忘恭~。"论语子路:"居处恭,执事~,与人忠。"
(二)动词。尊敬,尊重。论语先进:"门人不~子路。"
[辨]恭,敬。"恭"与"敬"是同义词。分开来说,"恭"着重在外貌方面,"敬"着重在内心方面。"敬"的意义比"恭"的意义广泛,往往指一种内心的修养,严肃对待自己。如论语公冶长:"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又颜渊:"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又子路:"居处恭,执事敬。"又季氏:"貌思恭,……事思敬。"这些例子都可以说明"恭"和"敬"在分用时是有区别的。
158.【慎】
小心。论语学而:"敏於事而~於言。"特指警惕自己。礼记大学:"故君子必~其独也。"
159.【苟】
(一)苟且,不严肃。跟"敬"相对。论语子路:"无所~而已矣。"礼记曲礼上:"临财毋~得,临难毋~免。"今有成语"一丝不~"。
(二)如果。战国策齐策四:"~无岁,何以有民?~无民,何以有君?"论语颜渊:"~子之不yù,虽赏之不窃。"贾谊论积贮疏:"~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
160.【显】
动词。放光明。形容词。光明的。一般只用於抽象意义。诗经大雅大明:"不~其光。"孟子滕文公下:"书曰:'丕~哉,文王谟!'"引申为显贵,在社会上层。战国策齐策四:"百乘,~使也。"孟子离娄下:"而未尝有~者来。"
161.【著】
(一)显露。礼记中庸:"诚则形,形则~,~则明。"又大学:"揜其不善而~其善。"成语有"见微知~"。现代有双音词"显~"。
(二)写下来。司马迁报任安书:"仆诚已~此书。"汉书杜周传:"前王所是,~为律。"这个意义又写作"箸"。
(三)读zhuó,旧读入声。附着。左传宣公四年:"~於丁宁。"(丁宁:钲,乐器名。古时行军用以节止步伐。)这个意义又写作"着"。引申为多种意义。如"~意"表示用心。宋玉九辩:"惟~意而得之。""~手"表示下手(后来表示开始做)。晋书杜预传:"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无复~手处也。""~鞭"表示马上加鞭(意指行动)。晋书刘琨传:"吾枕戈待旦,常恐祖生先吾~鞭。"(祖生:指祖逖。)"~花"表示开花。王维杂诗:"来日绮窗前,寒梅~花未?"等等。[土~]定居於一地,不是游牧的。史记西南夷列传:"其俗或土~,或移徙。"汉书张骞传:"身dú国在大夏东南,可数千里,其俗土~。"后来指世代居住本地的人("著"改读zhù)。
(四)读zhuó,旧读入声。穿[衣]。南史刘璡传:"方下床~衣立。"岑参白雪歌:"都护铁衣冷难~。"又名词。穿著。陶潜桃花源记:"男女衣~悉如外人。"
注意:(1)读zhuó的"著",近代俗写作"着",以别於读zhù的"著"。现代"著"、"着"分为二字。(2)"附着"的"著"和"着衣"的"著",旧读不同音。前者读直略切,浊音入声;后者读张略切,清音入声。今吴粤等方言里,此二义读音不同。普通话则无别。
162.【相】
(一)仔细看,审察。诗经鄘风相鼠:"~鼠有皮"。左传隐公十一年:"~时而动。"引申为辨察人的身体容色,以判断他的命运。这是封建社会的迷信。左传文公元年:"内史叔服能~人。"史记淮yīn侯列传:"~君之面,不过封侯,又危不安;~君之背,贵乃不可言。"
(二)助。尚书吕刑:"今天~民。"左传昭公四年:"晋楚唯天所~。"特指扶助盲人。论语卫灵公:"固~师之道也。"(师:指乐师,上古乐师一般以盲人充当。)又名词。扶助盲人的人。论语季氏:"危而不持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