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0 章
,霝(零)声,是灵字的异体字。楚人谓巫为灵。《楚辞·九歌·东皇太一》:"灵偃蹇兮姣服。"(偃蹇,舞蹈的样子。姣,美。女巫穿着美丽的服装舞蹈着。)一般字典灵字归入雨部。
(12)示部
示是古祇字(依徐锴说)。祇(qí)是地神,神是天神。《周礼·春官》:"大宗伯掌天神、人鬼、地示之礼。"(大宗伯,官名。)因此,凡从示的字都和神祇有关。古书上常见的示字表示视的使动用法,示是给人看(使视),所以视字常作示字用,《史记·项羽本纪》:"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汉书》作"视"。使视的示和地神的示在意义上不一定有联系。《说文》:"示,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从二(二即上字),三垂,日月星也。"那是牵强附会的说法。甲骨文示常常写作丅,既不从二(上),也不从三垂。
示部的字大致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关於神的类别,如神(天神)、衹(地神)、社(土神)等;第二类是关於祭祀的类别,如祭、祀、祠(春祭)、礿(夏祭)、禘(五年大祭)、禅(祭天,据《说文》)、祝(祷告)、祈(求福)、祷(告事求福)、祓(fú,除恶祭)、禳(祭求免灾)等;第三类是关於宗庙的,如祖(祖庙)、祏(shí,宗庙中藏神主的石屋)等;第四类是关於祸福之事的,如福、禄(福)、祥、祯(福)、祜(福)、祉(福)、祸(害)、祟(神祸)等。
下面提出两个字来讨论:
礼,从示,从豊(lǐ),豊亦声。据《说文》,礼的本义是"所以事神致福",豊则是"行礼之器"。古人对於祭祀,礼节最重,所以礼字从示。依王国维的说法,醴、礼在甲骨文里都只写作 , 表示两串玉放在器皿中。古人行礼以玉,所以豊是行礼之器。从 繁化为豊,再从豊繁化为礼。但是,尽管这个示旁是后加的,也显示了古人把礼节和祭祀联系起来。
禁,本义是禁忌。《说文》:"禁,吉凶之忌也;从示,林声。"上古时代,迷信观念很重,巫觋代表鬼神说话,禁止人做某些事情。引申为禁令的意义。《孟子·梁惠王下》:"臣始至於境,问国之大禁,然后敢入。"
(13)疒部
疒(chuáng)部,俗名疾扇儿。疒字古书中未见,我们只要知道它表示疾病就行了。疒部的字,最常见的有疾、病、痛、疽、痔、痹(麻痹)、疫、疟等。
疲和瘦都入疒部,古人把疲劳和瘦弱都看成病状。癡(痴)被看成疾病,因为上古所谓癡不是傻,而是白癡(依桂馥说)。
瘥(差)和瘉(癒、愈)都是病好了的意思。病好了也与疾病有关,所以从疒(但最初只写作差和愈)。
痕,本义是瘢痕(伤痕或疮疤),所以从疒。《通俗文》:"创瘢曰痕。"引申为痕迹的意义。
疚,本义是病,引申为心中难过。《论语·颜渊》:"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此字《说文》未收。
疒部和ròu部有相通之处,如肿又作瘇,膌又作瘠、 、 。
(14)天文方面
关於天文的部首,有日、月、风、雨等部。日部有名词旻(秋曰旻天)、星、晨、时等字,形容词明(《说文》有 部,以明为 字的古文)、暗、昭、昧、晚等字,动词有升(《说文》新附字)、晒等字;月部有朗字;雨部有云、雪、露、霜、雷等字;风部有飘、扬等字。下面提出几个字来讨论:
景,本义为日光。引申为日影,再引申为一切影子。贾谊《过秦论上》:"赢粮而景从。"
暴,本义为晒太阳。后代写作曝,从两日,重复了。《孟子·滕文公上》:"秋阳以暴之。"现代还有成语"一暴十寒"(也出自《孟子》)。
朔,本义为yīn历每月初一。《庄子·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
望,《说文》朔望的望作 (在壬部),观望的望作望(在亡部),古书一律写作望。甲骨文作 ,金文作 ,又作 ,象人望月。
朝,本义为早晨。篆文作 ,《说文》在倝(gàn)部,从倝,舟声。倝从旦, (yǎn)声。(《说文》解释倝字说:"日始出,光倝倝也。")金文朝字作 , ,字从日。甲骨文有一个 字,有人认为是朝字,像日出草丛中而月亮还没有下去;也有人认为是萌字。
震,本义为响雷。《诗经·小雅·十月之jiāo》:"烨烨震电。"(烨烨音yèyè,光盛的样子。)引申为闻雷而惊。《诗经·大雅·常武》:"如雷如霆,徐方震惊。"(霆,急雷,又当电讲。徐,国名。)
零,本义为余雨(依《说文》)。引申为落雨。《诗经·鄘风·定之方中》:"灵雨既零。"(灵雨,好雨。)又引申为凝结起来的。《诗经·郑风·野有蔓草》:"零露溥兮。"
附带讲一讲气部。气,包括人所呼出的气和空气,古书一般写作气。《荀子·王制》:"水火有气而无生......人有气,有生,有知,亦有义。"《庄子·齐物论》:"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
气字从米,气声,《说文》入米部,本义是送给人米粟刍薪之类。后人借气为气,又另造饩字以代替气字。现在气字简化为气,回到古本字,反而合理了。
(15)地理方面
关於地理的部首,有土部、邑部、山部、厂(hàn)部、石部、阜部等。
土部有名词,表示关於土的名词,如地、壤、埃等,又表示疆界的名称,如疆(《说文》田部畺的异体字)、境等(注:"境"是说文新附字。),又表示关於建筑物的名称(因上古建筑以筑土为主),如城、墉、垣、堵、堂、垒等。有形容词,表示土的xìng质,如坦、坚(《说文》入卧部)等。有动词,表示土的变化,如坼(chè,地裂,《说文》 字),又表示对土或用土的动作,如埽(扫)、填、涂(用泥,《说文》新附字)等。下面提出几个字来讨论:
基,本义为墙根。《诗经·周颂·丝衣》:"自堂徂基。"(从堂上走到堂下庙门外的墙根。)
塞,本义为边塞,因为是要害之地,所以从土。《汉书·李广传》:"使陵将五校兵随后行,至塞。"
块,《说文》 的异体字,本义为土块。《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乞食於野人,野人与之块。"
坏,本义为建筑物遭到破坏。因为建筑物的字往往从土,所以坏字也从土。《韩非子·说难》:"天雨墙坏。"
邑部,在字的右边,写作阝。邑部的字,有些是国名和邑名,如郑、邶、鄘、鄶(桧)、邓、邲、邯郸等;有些是有关国邑和行政区域的名称,如邦、郡、都、郊等。现在提出几个字来讨论:
鄙,本义为五百家(户口单位)。引申为边邑。《左传隐公元年》:"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於己。"
邻,本义为五家(户口单位)。《论语·雍也》:"以与尔邻里乡党乎!"(拿来给你的邻里乡党的人吧!郑注:"五家为邻,五邻为里,万二千五百家为乡,五百家为党。")引申为邻近的人或邻居的人。
邮,本义为传递文书的驿舍。《孟子·公孙丑上》:"德之流行,速於置邮而传命。"
郎,本义为鲁邑名。《礼记·檀弓下》:"战於郎。"
山部字有名词,表示山名,如嵩(《说文》新附字)、岱(泰山)、 ;又表示山的种类,如岳,岑(山小而高)、峦(山小而锐);又表示关於山的部分,如冈、岩、岫(xiù,山穴)等。有形容词,表示山的形状,如峻( 的异体字)、巍(《说文》入嵬部)、崔嵬、嵯峨、峥(崝)嵘(注:《说文》有崝字,无峥字,峥是后起字。)等。有动词,表示山的变化,如崩。岛字从山,因为古人以为岛是水中的小山。岸字从山,因为岸的本义是山边(依徐灏说)。
关於山部,下面只讨论一个崇字。
崇,本义为山高;从山,宗声。王羲之《兰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岭。"
厂(hàn)部,俗名叫"打厦儿"。厂字是山崖的意义,所以从厂的字多与山崖的意义有关。下面提出几个字来讨论:
厚,本义为山陵之厚(依《说文》)。《左传隐公元年》:"厚将崩"。(崩是山崩,厚也是山厚,以山喻人。)《说文》厚字入 部, 、厚是古今字(依徐灏说)。
原,篆文作 (厡),本义是水源,从泉出厂下。《孟子·离娄下》:"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这个意义,后代加水旁作源,而以原字作为原野的原。《说文》原字入灥(xún)部。
厉,本义是磨刀石。因为与岩石有关,所以从厂。《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使河如带,泰山若厉。"今字加石作砺。
石部是一些与石有关的字,如碑、磬、磨、硎(磨、硎二字不见於《说文》)等。现在提出几个字来讨论:
碎,本义是把石碾碎,所以从石。
破,本义是石碎,所以从石。引申为击败敌人。
研,本义是磨。后代的砚字,实际上应该是研字。
础,本义为柱下石(《说文》新附字)。《淮南子·说林》:"山云蒸,柱础润。"
阜部,在字的左边,写作阝。阜部的字一般都是与山有关的。阜字的本义是无石之山。依《说文》,有石之山为山,无石之山为阜。《诗经·小雅·天保》:"如山如阜。"下面提出几个字来讨论:
陵,本义为大阜。《左传僖公三十二年》:"淆有二陵焉。"引申为陵墓。
阿(ē),本义为大陵。《诗经·小雅·菁菁者莪》:"在彼中阿。"
陆,本义为高平地(依《说文》)。《说文》:"阜,大陆,山无石者。"可见陆是高而上平的土山。《国语·齐语》:"陆阜陵墐。"(墐,沟上道。)引申为陆地,跟水相对。
阳,本义是山南,所以从阜。《诗经·召南·殷其靁》:"在南山之阳。"
yīn,本义是山北,所以从阜。华yīn(地名)因在华山之北,故称华yīn。
隅,本义是山角。《诗经·小雅·绵蛮》:"绵蛮黄鸟,止於丘隅。"(绵蛮,鸟声。)
阻,本义是山路难行。宋玉《高唐赋》:"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指险阻之处。
险,与阻同义。《孟子·公孙丑下》:"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限,与阻同义。《战国策·秦策》:"南有巫山黔中之限。"
与高下有关的动词也多从阜,因为阜表示高处。例如陟(登)、降(走下来)、隤(即颓,坠下)、陨(从高处落下来)、陷(自高而陷入於下)等。队字的本义是从高处掉下来。《墨子·七患》:"今有负其子而汲者,队其子於井中。"(汲,打水。)后人加土作坠(注:坠是《说文》新附字。)。
阜是土山。因此,从阜的字多与高的意思有关。例如:
阶,本义为台阶,与现代义同。
除,本义为殿阶。《汉书·李广传》:"扶辇下除。"
陛,本义为自卑登高的殿阶。旧说天子之陛九级。陛下作为对天子的尊称,这是因为群臣对天子不敢直接称呼,呼陛下的人转告天子。
际,本义为两墙相合之缝,墙高,所以从阜。引申为接界处,中间。《史记》有《秦楚之际月表》。
隙,本义为壁际孔,壁高,所以从阜。《汉书·魏豹传》:"如白驹过隙。"
防,本义为堤坝,堤坝须高起,才能防水,所以从阜。《周礼·稻人》:"以防止水。"
土部与阜部有相通之处,如阶又作堦;又与石部相通,塙是确的本字(塙的本义是土坚不可拔,引申为坚定不移)。
山部与厂部有相通之处,如崖又作厓(厓、崖是古今字,《说文》分为二字,误)。
(16)宫室方面
关於宫室的部首,主要是五个:宀(mián)部,广(yǎn)部,尸部,门部,户部。
宀部俗名"宝盖儿",表示居住的所在。家、宅、室、宫(《说文》另立宫部)等字都明白地表示了这种意义。下面提出几个字来讨论:
宗,本义是祖庙。《左传成公三年》:"首其请於寡君而以戮於宗。"
宇,本义是屋檐。《诗经·豳风·七月》:"八月在宇。"
安,定,?
,(《说文》以宁为宁愿字,入丂部,丂音kào;以?
为安宁字,入宀部。经典都作宁。)本义都是平安。上古人民生活条件不好,所以能住在房子里就算平安。
宴,本义也是平安,引申为安乐。《左传闵公元年》:"宴安酖dú,不可怀也。"
官,本义是官府,所以从宀。《说文》入 (duī)部。
宿,本义是住宿。住宿必在房子里,所以从宀。寄,本义为寄宿,从宀也是这个道理。
寝(注:《说文》寝卧之寝作寑。经典多作寝。),本义是睡觉,睡觉在房子里,所以从宀。寐、寤从宀,也是这个道理。
宽,本义是屋宽大,所以从宀。
客,本义是宾客。宾客寄宿在主人家里,所以从宀。
广部和宀部一样,都是表示房屋的。府、庐、庭、库、庖、厩、厕、廛、庙都明显地表示了这种意义。下面讨论几个广部字:
序,本义是东西墙。《尚书·顾命》:"西序东向。"
廉,本义是堂的边。《仪礼·乡饮酒礼》:"设席於堂廉东上。"
废,本义是房子倾倒,没有用处了。引申为废弃,废止。
尸部的字分为xìng质很不相同的两大类。第一类等於人部的分支。尸字金文作 ,像人形。从尸的字有居(踞、蹲)、展(转身,辗转)、尻(kāo,屁股)、尾等。这一类和宫室无关,这里不详细讨论。第二类是宀部的分支,从尸等於从屋省,表示与宫室有关的事物。例如:
屋,本义为帷幕,后代写作幄。《诗经·大雅·抑》:"尚不愧於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12)示部
示是古祇字(依徐锴说)。祇(qí)是地神,神是天神。《周礼·春官》:"大宗伯掌天神、人鬼、地示之礼。"(大宗伯,官名。)因此,凡从示的字都和神祇有关。古书上常见的示字表示视的使动用法,示是给人看(使视),所以视字常作示字用,《史记·项羽本纪》:"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汉书》作"视"。使视的示和地神的示在意义上不一定有联系。《说文》:"示,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从二(二即上字),三垂,日月星也。"那是牵强附会的说法。甲骨文示常常写作丅,既不从二(上),也不从三垂。
示部的字大致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关於神的类别,如神(天神)、衹(地神)、社(土神)等;第二类是关於祭祀的类别,如祭、祀、祠(春祭)、礿(夏祭)、禘(五年大祭)、禅(祭天,据《说文》)、祝(祷告)、祈(求福)、祷(告事求福)、祓(fú,除恶祭)、禳(祭求免灾)等;第三类是关於宗庙的,如祖(祖庙)、祏(shí,宗庙中藏神主的石屋)等;第四类是关於祸福之事的,如福、禄(福)、祥、祯(福)、祜(福)、祉(福)、祸(害)、祟(神祸)等。
下面提出两个字来讨论:
礼,从示,从豊(lǐ),豊亦声。据《说文》,礼的本义是"所以事神致福",豊则是"行礼之器"。古人对於祭祀,礼节最重,所以礼字从示。依王国维的说法,醴、礼在甲骨文里都只写作 , 表示两串玉放在器皿中。古人行礼以玉,所以豊是行礼之器。从 繁化为豊,再从豊繁化为礼。但是,尽管这个示旁是后加的,也显示了古人把礼节和祭祀联系起来。
禁,本义是禁忌。《说文》:"禁,吉凶之忌也;从示,林声。"上古时代,迷信观念很重,巫觋代表鬼神说话,禁止人做某些事情。引申为禁令的意义。《孟子·梁惠王下》:"臣始至於境,问国之大禁,然后敢入。"
(13)疒部
疒(chuáng)部,俗名疾扇儿。疒字古书中未见,我们只要知道它表示疾病就行了。疒部的字,最常见的有疾、病、痛、疽、痔、痹(麻痹)、疫、疟等。
疲和瘦都入疒部,古人把疲劳和瘦弱都看成病状。癡(痴)被看成疾病,因为上古所谓癡不是傻,而是白癡(依桂馥说)。
瘥(差)和瘉(癒、愈)都是病好了的意思。病好了也与疾病有关,所以从疒(但最初只写作差和愈)。
痕,本义是瘢痕(伤痕或疮疤),所以从疒。《通俗文》:"创瘢曰痕。"引申为痕迹的意义。
疚,本义是病,引申为心中难过。《论语·颜渊》:"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此字《说文》未收。
疒部和ròu部有相通之处,如肿又作瘇,膌又作瘠、 、 。
(14)天文方面
关於天文的部首,有日、月、风、雨等部。日部有名词旻(秋曰旻天)、星、晨、时等字,形容词明(《说文》有 部,以明为 字的古文)、暗、昭、昧、晚等字,动词有升(《说文》新附字)、晒等字;月部有朗字;雨部有云、雪、露、霜、雷等字;风部有飘、扬等字。下面提出几个字来讨论:
景,本义为日光。引申为日影,再引申为一切影子。贾谊《过秦论上》:"赢粮而景从。"
暴,本义为晒太阳。后代写作曝,从两日,重复了。《孟子·滕文公上》:"秋阳以暴之。"现代还有成语"一暴十寒"(也出自《孟子》)。
朔,本义为yīn历每月初一。《庄子·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
望,《说文》朔望的望作 (在壬部),观望的望作望(在亡部),古书一律写作望。甲骨文作 ,金文作 ,又作 ,象人望月。
朝,本义为早晨。篆文作 ,《说文》在倝(gàn)部,从倝,舟声。倝从旦, (yǎn)声。(《说文》解释倝字说:"日始出,光倝倝也。")金文朝字作 , ,字从日。甲骨文有一个 字,有人认为是朝字,像日出草丛中而月亮还没有下去;也有人认为是萌字。
震,本义为响雷。《诗经·小雅·十月之jiāo》:"烨烨震电。"(烨烨音yèyè,光盛的样子。)引申为闻雷而惊。《诗经·大雅·常武》:"如雷如霆,徐方震惊。"(霆,急雷,又当电讲。徐,国名。)
零,本义为余雨(依《说文》)。引申为落雨。《诗经·鄘风·定之方中》:"灵雨既零。"(灵雨,好雨。)又引申为凝结起来的。《诗经·郑风·野有蔓草》:"零露溥兮。"
附带讲一讲气部。气,包括人所呼出的气和空气,古书一般写作气。《荀子·王制》:"水火有气而无生......人有气,有生,有知,亦有义。"《庄子·齐物论》:"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
气字从米,气声,《说文》入米部,本义是送给人米粟刍薪之类。后人借气为气,又另造饩字以代替气字。现在气字简化为气,回到古本字,反而合理了。
(15)地理方面
关於地理的部首,有土部、邑部、山部、厂(hàn)部、石部、阜部等。
土部有名词,表示关於土的名词,如地、壤、埃等,又表示疆界的名称,如疆(《说文》田部畺的异体字)、境等(注:"境"是说文新附字。),又表示关於建筑物的名称(因上古建筑以筑土为主),如城、墉、垣、堵、堂、垒等。有形容词,表示土的xìng质,如坦、坚(《说文》入卧部)等。有动词,表示土的变化,如坼(chè,地裂,《说文》 字),又表示对土或用土的动作,如埽(扫)、填、涂(用泥,《说文》新附字)等。下面提出几个字来讨论:
基,本义为墙根。《诗经·周颂·丝衣》:"自堂徂基。"(从堂上走到堂下庙门外的墙根。)
塞,本义为边塞,因为是要害之地,所以从土。《汉书·李广传》:"使陵将五校兵随后行,至塞。"
块,《说文》 的异体字,本义为土块。《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乞食於野人,野人与之块。"
坏,本义为建筑物遭到破坏。因为建筑物的字往往从土,所以坏字也从土。《韩非子·说难》:"天雨墙坏。"
邑部,在字的右边,写作阝。邑部的字,有些是国名和邑名,如郑、邶、鄘、鄶(桧)、邓、邲、邯郸等;有些是有关国邑和行政区域的名称,如邦、郡、都、郊等。现在提出几个字来讨论:
鄙,本义为五百家(户口单位)。引申为边邑。《左传隐公元年》:"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於己。"
邻,本义为五家(户口单位)。《论语·雍也》:"以与尔邻里乡党乎!"(拿来给你的邻里乡党的人吧!郑注:"五家为邻,五邻为里,万二千五百家为乡,五百家为党。")引申为邻近的人或邻居的人。
邮,本义为传递文书的驿舍。《孟子·公孙丑上》:"德之流行,速於置邮而传命。"
郎,本义为鲁邑名。《礼记·檀弓下》:"战於郎。"
山部字有名词,表示山名,如嵩(《说文》新附字)、岱(泰山)、 ;又表示山的种类,如岳,岑(山小而高)、峦(山小而锐);又表示关於山的部分,如冈、岩、岫(xiù,山穴)等。有形容词,表示山的形状,如峻( 的异体字)、巍(《说文》入嵬部)、崔嵬、嵯峨、峥(崝)嵘(注:《说文》有崝字,无峥字,峥是后起字。)等。有动词,表示山的变化,如崩。岛字从山,因为古人以为岛是水中的小山。岸字从山,因为岸的本义是山边(依徐灏说)。
关於山部,下面只讨论一个崇字。
崇,本义为山高;从山,宗声。王羲之《兰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岭。"
厂(hàn)部,俗名叫"打厦儿"。厂字是山崖的意义,所以从厂的字多与山崖的意义有关。下面提出几个字来讨论:
厚,本义为山陵之厚(依《说文》)。《左传隐公元年》:"厚将崩"。(崩是山崩,厚也是山厚,以山喻人。)《说文》厚字入 部, 、厚是古今字(依徐灏说)。
原,篆文作 (厡),本义是水源,从泉出厂下。《孟子·离娄下》:"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这个意义,后代加水旁作源,而以原字作为原野的原。《说文》原字入灥(xún)部。
厉,本义是磨刀石。因为与岩石有关,所以从厂。《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使河如带,泰山若厉。"今字加石作砺。
石部是一些与石有关的字,如碑、磬、磨、硎(磨、硎二字不见於《说文》)等。现在提出几个字来讨论:
碎,本义是把石碾碎,所以从石。
破,本义是石碎,所以从石。引申为击败敌人。
研,本义是磨。后代的砚字,实际上应该是研字。
础,本义为柱下石(《说文》新附字)。《淮南子·说林》:"山云蒸,柱础润。"
阜部,在字的左边,写作阝。阜部的字一般都是与山有关的。阜字的本义是无石之山。依《说文》,有石之山为山,无石之山为阜。《诗经·小雅·天保》:"如山如阜。"下面提出几个字来讨论:
陵,本义为大阜。《左传僖公三十二年》:"淆有二陵焉。"引申为陵墓。
阿(ē),本义为大陵。《诗经·小雅·菁菁者莪》:"在彼中阿。"
陆,本义为高平地(依《说文》)。《说文》:"阜,大陆,山无石者。"可见陆是高而上平的土山。《国语·齐语》:"陆阜陵墐。"(墐,沟上道。)引申为陆地,跟水相对。
阳,本义是山南,所以从阜。《诗经·召南·殷其靁》:"在南山之阳。"
yīn,本义是山北,所以从阜。华yīn(地名)因在华山之北,故称华yīn。
隅,本义是山角。《诗经·小雅·绵蛮》:"绵蛮黄鸟,止於丘隅。"(绵蛮,鸟声。)
阻,本义是山路难行。宋玉《高唐赋》:"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指险阻之处。
险,与阻同义。《孟子·公孙丑下》:"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限,与阻同义。《战国策·秦策》:"南有巫山黔中之限。"
与高下有关的动词也多从阜,因为阜表示高处。例如陟(登)、降(走下来)、隤(即颓,坠下)、陨(从高处落下来)、陷(自高而陷入於下)等。队字的本义是从高处掉下来。《墨子·七患》:"今有负其子而汲者,队其子於井中。"(汲,打水。)后人加土作坠(注:坠是《说文》新附字。)。
阜是土山。因此,从阜的字多与高的意思有关。例如:
阶,本义为台阶,与现代义同。
除,本义为殿阶。《汉书·李广传》:"扶辇下除。"
陛,本义为自卑登高的殿阶。旧说天子之陛九级。陛下作为对天子的尊称,这是因为群臣对天子不敢直接称呼,呼陛下的人转告天子。
际,本义为两墙相合之缝,墙高,所以从阜。引申为接界处,中间。《史记》有《秦楚之际月表》。
隙,本义为壁际孔,壁高,所以从阜。《汉书·魏豹传》:"如白驹过隙。"
防,本义为堤坝,堤坝须高起,才能防水,所以从阜。《周礼·稻人》:"以防止水。"
土部与阜部有相通之处,如阶又作堦;又与石部相通,塙是确的本字(塙的本义是土坚不可拔,引申为坚定不移)。
山部与厂部有相通之处,如崖又作厓(厓、崖是古今字,《说文》分为二字,误)。
(16)宫室方面
关於宫室的部首,主要是五个:宀(mián)部,广(yǎn)部,尸部,门部,户部。
宀部俗名"宝盖儿",表示居住的所在。家、宅、室、宫(《说文》另立宫部)等字都明白地表示了这种意义。下面提出几个字来讨论:
宗,本义是祖庙。《左传成公三年》:"首其请於寡君而以戮於宗。"
宇,本义是屋檐。《诗经·豳风·七月》:"八月在宇。"
安,定,?
,(《说文》以宁为宁愿字,入丂部,丂音kào;以?
为安宁字,入宀部。经典都作宁。)本义都是平安。上古人民生活条件不好,所以能住在房子里就算平安。
宴,本义也是平安,引申为安乐。《左传闵公元年》:"宴安酖dú,不可怀也。"
官,本义是官府,所以从宀。《说文》入 (duī)部。
宿,本义是住宿。住宿必在房子里,所以从宀。寄,本义为寄宿,从宀也是这个道理。
寝(注:《说文》寝卧之寝作寑。经典多作寝。),本义是睡觉,睡觉在房子里,所以从宀。寐、寤从宀,也是这个道理。
宽,本义是屋宽大,所以从宀。
客,本义是宾客。宾客寄宿在主人家里,所以从宀。
广部和宀部一样,都是表示房屋的。府、庐、庭、库、庖、厩、厕、廛、庙都明显地表示了这种意义。下面讨论几个广部字:
序,本义是东西墙。《尚书·顾命》:"西序东向。"
廉,本义是堂的边。《仪礼·乡饮酒礼》:"设席於堂廉东上。"
废,本义是房子倾倒,没有用处了。引申为废弃,废止。
尸部的字分为xìng质很不相同的两大类。第一类等於人部的分支。尸字金文作 ,像人形。从尸的字有居(踞、蹲)、展(转身,辗转)、尻(kāo,屁股)、尾等。这一类和宫室无关,这里不详细讨论。第二类是宀部的分支,从尸等於从屋省,表示与宫室有关的事物。例如:
屋,本义为帷幕,后代写作幄。《诗经·大雅·抑》:"尚不愧於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