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 章
的事物。如果你具有积极的心态,你把你的目标定得愈高,你的成就也将愈
大。
(3)在任何事情上要想取得成功,都有必要懂得那些事情的发展规律,
并了解如何应用这种规律。还有必要定期从事建设xìng的思考、研究、学习和
计划。
阿赛姆相信这些原则,并用行动亲自实践这些原则。他研究他的公司的
销售手册,并且实习他在实际销售中所学到的东西。他确定了他的高目标,
力争达到。每天早晨他都对自己说:“我觉得健康!我觉得愉快!我觉得大
有作为!”他的确是健康、愉快和大有作为的,而他的销售结果也的确很可
观。
当阿赛姆确信他对销售工作很熟练的时候,他就把一群售货员召集到自
己的身边,把他所学到的经验教给他们,井用他的公司的训练手册中所提出
的最新、最好的销售方法,训练他们。他让他们树立高销售目标,并用积极
的心态去达到这个目标。
每天早晨阿赛姆小组都聚会一次,热情地同声背诵:“我觉得健康!我
觉得愉快!我觉得大有作为!”然后他们一起笑,互相拍拍背,祝贺一天的
好运气,然后各人干自己的活,去完成他们当天的销售定额。他们每人都定
了一个目标,目标之高,以致使美洲大陆上年龄较大和经验较丰富的销售员
和销售经理都感到吃惊。
每逢周未,每个销售员都递jiāo一份销售报告,这使得阿赛姆的机构的总
经理和销售经理都乐得合不拢嘴。
阿赛姆和他所领导的销售员真的很愉快,真的对他们的工作很满意吗?
你可以相信这一点,其主要的理由在于:
(1)他们已经对自己的工作非常熟练,他们了解和掌握了自己工作的
规律和技术,以及如何应用这些规律,所以他们做每件事都能得心应手。
(2)他们定期确定目标,而且相信能达到目标。他们知道:只要用积
极的心态去干,他们就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3)他们能应用自我激励警句,以便持续地保持积极的心态。
(4)他们能享受随着圆满完成工作而俱来的快乐。
“我觉得健康!我觉得愉快!我觉得大有作为!”
阿赛姆的同事中还有一位青年售货员,使用阿赛姆的自我激励警句,以
控制自己的心态。他是一个18岁的大学生,只在暑假期间到这家公司担任出
售保险单的销售员。在两周的理论训练期间,他学到了不少东西,其中有:
(1)一位销售员在离开销售学校后的最初两周内所养成的习惯,应在
他的事业中保持不变。
(2)当你有了一个销售目标时,你就要不断努力,直到达到这个目标
为止。
(3)力争上进。
(4)在你需要的时刻,要用自我激励警句,如“我觉得健康!我觉得
愉快!我觉得大有作为!”去激励你自己朝着预定的方向前进。
在他有了一些销售经验之后,他就定了一个特殊的目标——获奖。要想
做到这一点,他至少要在一周内销售100次。
到那一周星期五的晚上,他已经成功地销售了80次,离要求还差20次。
这位年轻人痛下决心:什么也不能阻止他达到目标。他相信他所受到的教育:
人的心理所能设想和相信的东西,人就能用积极的心态去获得它。虽然他那
一组的另一位销售员在星期五就结束了一周的工作,他却在星期六的早晨又
回到了工作岗位。
到了下午三点钟,他还没有做成一次买卖。他受过这样的教育:jiāo易可
能发生在销售员的态度上——不在销售员的希望上。
这时,他记起了阿赛姆的自励警句,热情地把它重复五次:我觉得健康!
我觉得愉快!我觉得大有作为!
大约在那天下午五点钟,他作了三次jiāo易。这距他的目标只差17次了。
他记起了:成功是由那些肯努力的人所取得的,并为那些应用积极心态而不
断努力的人所保持的。他又热情地再重复几次:我觉得健康!我觉得愉快!
我觉得大有作为!大约在那天夜里11点钟时,他疲倦了,但他是愉快的:那
天他做成了20次jiāo易!他达到了他的目标,赢得了奖品,并学到一条道理:
不断的努力能把失败转变为成功。
心理态度可以造成差别
情况就是这样:正是积极的心态激励阿赛姆及他所领导的销售员去发现
他们工作中令人满意的事情,正是受人控制的积极心态帮助了这位年轻的学
生获得了奖励。
且看看你的周围,注视一下那些喜爱他们工作的人和那些不喜爱他们工
作的人。在他们中间有什么不同呢?
那些幸福而满意的人,能控制他们的心态。他们积极地对待他们的工作。
他们总在寻找好的东西,当某种东西并不太好时,他们首先摸索是否能改进
它。他们努力学习有关自己工作的知识,以便能更加熟练地掌握工作技能,
从而使他们自己和雇主都对他们的工作感到满意。
但是,那些不愉快的人紧紧抓住他们的消极心态。真的,好像他们宁愿
处于不愉快的精神状态中。他们专事寻找他们该抱怨的每一样东西:营业时
间太长、午餐时间太短、老板太执拗、公司没有给足够的假日或奖金。有时
他们竟然会抱怨一些不相干的事,例如,舒苗每天都穿同样的衣服,会计员
约翰写字不清楚,等等。他们在工作上以及在生活中,都是不愉快的人。消
极的心态完全占有了他们。
能否发现工作中令人满意之处是与所做的工作种类无关的。如果你想有
愉快和满意的心情,你就得控制你的心态,把你的法宝从消极的心态那一面
翻转到积极的心态那一面,这样你就能找到一些方法和方式,创造幸福。
如果你能把幸福和热情带到你的工作环境中去,你就会作出少有的贡
献。如果你使得你的工作饶有趣味,你就会用微笑和多产来表达你对工作的
满意。
确定的目标使她热情洋溢
在我们的一个学习班里,我们正在讨论一个人应当如何把他的热情倾注
到工作中去,这时一位年轻的fù女在教室的后面举起手,她站起来说道:
“我是和我的丈夫一起到这里来的。你的话对于一个做生意的人说来也
许是对的,但是对于一个家庭主fù说来却没有益处。你们男子每天都有有趣
的新任务要做。但是家务劳动就无法相比了,做家务劳动的烦恼是单调乏味,
令人厌烦。”
这好像是对我们的一个真正的挑战。有许多人在做这种“单调乏味”的
工作。如果我们能找到一种方法帮助这位少fù,也许我们就能帮助许多自认
为自己的工作是单调乏味的人。
我们问她什么东西使得她的工作如此地“单调乏味”。她回答说:她刚
刚铺好床,床就马上被弄乱了;刚刚洗好碗碟,碗碟就马上被用脏了;刚刚
擦净了地板,地板就马上被弄得泥污一片。她说:“你刚刚把这些事做好,
这些事马上就会被人弄得像是未曾做过一样。”
教师说:“这真是令人扫兴。有没有fù女喜欢家务劳动?”
她说:“啊,有的,我想是有的。”
“她们在家务劳动中发现什么使得她们感到有趣、保持
热情的东西没有呢?”
少fù思考了片刻回答道:“也许在于她们的态度。她们似乎并不认为她
们的工作是禁锢,而似乎看见了超越日常工作的什么东西。”
这就是问题的症结。工作满意的秘密之一就是能“看到超越日常工作的
东西”。要知道你的工作是会取得成果的。这句话是对的,无论你是家庭主
fù、秘书、油泵站的cāo作员,或者大公司的总经理,只要你把日常琐事看作
是前进的踏脚石,你就会从中找到令人满意的地方。每项琐事都是一块踏脚
石,它通向你所选择的目标。
应用踏脚石的理论
于是给这个青年主fù的答案便是要找到一个目标,这个目标是她真正想
达到的,并且还要找到一种方法,使她的家务劳动能通向这个目标。这位青
年主fù自动提供了一个信息:她总是想带她的全家周游世界。
“很好,”教师说,“就以这为你的目标。现在,你要给自己规定一个时
间。你想什么时候实现这一目标呢?”“当我们的孩子12岁时,”她说,“也
就是六年以后。”“好的,让我们考虑一下。这需要采取一些步骤。首先你需
要筹集旅费,这是一件事,还有你的丈夫必须离开工作单位一年,你必须制
订一个旅行计划,要研究你想旅游的国家。你试想你能找到一种方式,使得
你的铺床、洗碗、做饭和擦地板都能成为你奔向这个目标的踏脚石吗?”
几个月之后,这个少fù又来看我们。当她一走进门,我们就明显地看出
她为自己的成功而感到的自豪。
她告诉我们:“令人吃惊的事是这种踏脚石的想法起的作用多好啊!我
没有发现任何一样琐事不适合这个想法!我把我的洗涤时间作为思考和计划
时间。购物时间是扩大我视野的最好时间:我有选择xìng地购买进口食品,它
们将是我们在旅游中要吃的食品。我还把吃饭的时间利用起来:如果我们要
吃中国的鸡蛋面条,我就阅读我所能找到的关于中国和中国人民的读物,在
吃饭的时候,我再把这些知识告诉家人。
“从此,家务事对我就不再是枯燥无味的事情了。我知道:由于踏脚石
理论,我的家务事也决不会再像以前那样令人厌烦了!”
所以你的工作不论如何单调乏味或令人厌烦,如果你能看到在这个工作
的末了,就是你所想望的目标,那么这个工作就能给你带来满意。这是各行
各业中的许多人都会面临的情况。才能往往与工作种类没有什么因果关系。
一位很聪颖、雄心勃勃的青年人可能崛起于出售苏打水供应器、刷洗汽车或
当清洁工等职业中。当然,这类工作并没有给他提供挑战或激励。它仅仅是
一种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然而,因为他知道他正在走向他所向往的目标,
对他说来,无论工作怎样辛劳,只要有助于他取得最终的成果,他就会满意
地接受。
然而,有时一个人要付出很高的代价,才能达到向往的目标。因为,如
果你对你的工作感到不愉快,这种不满的dú害就会扩展到你生活的各个方
面,增加你达到目标的难度。
如果你的工作值得你付出代价,你就要激励斗志,永不满足。不满可能
是积极的或消极的,好的或坏的,这完全决定于你的心态。
激励斗志,永不满足
富兰克林人寿保险公司前总经理贝克说:“我敦劝你们要永不满足。不
满足的含意不是心灰意懒,而是上进xìng的不满足。这种不满足在全世界的历
史中已经产生了很多真正的进步和改革。我希望你们绝不要满足。我希望你
们永远迫切感到不仅需要改进和提高你们自己,而且需要改进和提高你们周
围的世界。”
不满足能激励人们从弱者变成强者,从失败走向成功,从苦难走向幸福,
从贫穷走向富裕。
当你犯了错误时,你该怎样办呢?当事情出了问题时,当他人对你产生
了误解时,当你遭遇到失败时,当一切似乎都是暗淡无光时,当你的问题看
起来好似不可能有令人满意的解决途径时,你又该怎样做呢?
难道你能无所作为,听任困难压倒你吗?难道你就束手无策,逃之夭夭
吗?
面对困难你能激励斗志,把不利条件转变为有利条件吗?你能确定你需
要什么吗?当你认识到你所向往的目标能够并将要实现时,你能应用切实而
清醒的思考并积极行动起来吗?
拿破仑·希尔说:“每种逆境都含有等量利益的种子。”你想想:在过去
有些事情似乎有巨大的困难或不幸的经历,它们却鼓舞着你取得了成功和幸
福;没有这些东西,你反而不会取得这种成功和幸福。你想想:这种情况难
道不是真实的吗?
永不满足能够激励你取得成功。爱因斯坦是不满足的,因为牛顿的定律
不能解答他的一切问题。所以他不断地探究自然和高等数学,终于提出了相
对论。根据这种理论,人们找到了击破原子的方法,懂得了质量与能量互相
转换的关系,并成功地征服了空间和解决了许多令人费神的问题。如果爱因
斯坦没有这种永不满足的精神,这些成就不可能取得。
当然,我们并非都是爱因斯坦,我们的奋斗结果不一定能改变客观世界,
但它却能改变我们的主观世界,使我们能沿着我们所要走的道路前进。现在,
让我们告诉你:当兰泽对他的工作感到不满足以后,发生了什么事。
这值得做吗?
那时兰泽在俄亥俄州东北坎顿城已经当了好几年的电车售票员。他越来
越不喜欢他的工作,甚至对他的工作感到厌烦。他的不满几乎变成了一种摆
脱不了的执念。
但是,兰泽进了成功学——积极的心态学习班,学习使他懂得:如果一
个人想要愉快的话,他做任何工作都可以很愉快,关键是要有积极的心态。
根据这个原则,兰泽明智地估量了一下形势,看看他在这种形势中究竟
能做些什么事。他问自己:“我怎样才能对这个工作感到愉快呢?”
他得到了一个极好的答案。他认定如果他能使别人愉快,他自己就会更
愉快。
现在他可以使许多人很愉快,因为他每天都在电车上遇到许多人。他本
来就是那种能够使他的朋友们感到高兴的人,所以他想:“我要利用我的这
个特点使得每天搭我的电车的人都感到愉快。”
乘客们认为兰泽的计划是极好的。他们非常喜欢他那殷勤周到的接待和
愉快亲切的问好。由于他的殷勤和体谅。乘客们感到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大。
(3)在任何事情上要想取得成功,都有必要懂得那些事情的发展规律,
并了解如何应用这种规律。还有必要定期从事建设xìng的思考、研究、学习和
计划。
阿赛姆相信这些原则,并用行动亲自实践这些原则。他研究他的公司的
销售手册,并且实习他在实际销售中所学到的东西。他确定了他的高目标,
力争达到。每天早晨他都对自己说:“我觉得健康!我觉得愉快!我觉得大
有作为!”他的确是健康、愉快和大有作为的,而他的销售结果也的确很可
观。
当阿赛姆确信他对销售工作很熟练的时候,他就把一群售货员召集到自
己的身边,把他所学到的经验教给他们,井用他的公司的训练手册中所提出
的最新、最好的销售方法,训练他们。他让他们树立高销售目标,并用积极
的心态去达到这个目标。
每天早晨阿赛姆小组都聚会一次,热情地同声背诵:“我觉得健康!我
觉得愉快!我觉得大有作为!”然后他们一起笑,互相拍拍背,祝贺一天的
好运气,然后各人干自己的活,去完成他们当天的销售定额。他们每人都定
了一个目标,目标之高,以致使美洲大陆上年龄较大和经验较丰富的销售员
和销售经理都感到吃惊。
每逢周未,每个销售员都递jiāo一份销售报告,这使得阿赛姆的机构的总
经理和销售经理都乐得合不拢嘴。
阿赛姆和他所领导的销售员真的很愉快,真的对他们的工作很满意吗?
你可以相信这一点,其主要的理由在于:
(1)他们已经对自己的工作非常熟练,他们了解和掌握了自己工作的
规律和技术,以及如何应用这些规律,所以他们做每件事都能得心应手。
(2)他们定期确定目标,而且相信能达到目标。他们知道:只要用积
极的心态去干,他们就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3)他们能应用自我激励警句,以便持续地保持积极的心态。
(4)他们能享受随着圆满完成工作而俱来的快乐。
“我觉得健康!我觉得愉快!我觉得大有作为!”
阿赛姆的同事中还有一位青年售货员,使用阿赛姆的自我激励警句,以
控制自己的心态。他是一个18岁的大学生,只在暑假期间到这家公司担任出
售保险单的销售员。在两周的理论训练期间,他学到了不少东西,其中有:
(1)一位销售员在离开销售学校后的最初两周内所养成的习惯,应在
他的事业中保持不变。
(2)当你有了一个销售目标时,你就要不断努力,直到达到这个目标
为止。
(3)力争上进。
(4)在你需要的时刻,要用自我激励警句,如“我觉得健康!我觉得
愉快!我觉得大有作为!”去激励你自己朝着预定的方向前进。
在他有了一些销售经验之后,他就定了一个特殊的目标——获奖。要想
做到这一点,他至少要在一周内销售100次。
到那一周星期五的晚上,他已经成功地销售了80次,离要求还差20次。
这位年轻人痛下决心:什么也不能阻止他达到目标。他相信他所受到的教育:
人的心理所能设想和相信的东西,人就能用积极的心态去获得它。虽然他那
一组的另一位销售员在星期五就结束了一周的工作,他却在星期六的早晨又
回到了工作岗位。
到了下午三点钟,他还没有做成一次买卖。他受过这样的教育:jiāo易可
能发生在销售员的态度上——不在销售员的希望上。
这时,他记起了阿赛姆的自励警句,热情地把它重复五次:我觉得健康!
我觉得愉快!我觉得大有作为!
大约在那天下午五点钟,他作了三次jiāo易。这距他的目标只差17次了。
他记起了:成功是由那些肯努力的人所取得的,并为那些应用积极心态而不
断努力的人所保持的。他又热情地再重复几次:我觉得健康!我觉得愉快!
我觉得大有作为!大约在那天夜里11点钟时,他疲倦了,但他是愉快的:那
天他做成了20次jiāo易!他达到了他的目标,赢得了奖品,并学到一条道理:
不断的努力能把失败转变为成功。
心理态度可以造成差别
情况就是这样:正是积极的心态激励阿赛姆及他所领导的销售员去发现
他们工作中令人满意的事情,正是受人控制的积极心态帮助了这位年轻的学
生获得了奖励。
且看看你的周围,注视一下那些喜爱他们工作的人和那些不喜爱他们工
作的人。在他们中间有什么不同呢?
那些幸福而满意的人,能控制他们的心态。他们积极地对待他们的工作。
他们总在寻找好的东西,当某种东西并不太好时,他们首先摸索是否能改进
它。他们努力学习有关自己工作的知识,以便能更加熟练地掌握工作技能,
从而使他们自己和雇主都对他们的工作感到满意。
但是,那些不愉快的人紧紧抓住他们的消极心态。真的,好像他们宁愿
处于不愉快的精神状态中。他们专事寻找他们该抱怨的每一样东西:营业时
间太长、午餐时间太短、老板太执拗、公司没有给足够的假日或奖金。有时
他们竟然会抱怨一些不相干的事,例如,舒苗每天都穿同样的衣服,会计员
约翰写字不清楚,等等。他们在工作上以及在生活中,都是不愉快的人。消
极的心态完全占有了他们。
能否发现工作中令人满意之处是与所做的工作种类无关的。如果你想有
愉快和满意的心情,你就得控制你的心态,把你的法宝从消极的心态那一面
翻转到积极的心态那一面,这样你就能找到一些方法和方式,创造幸福。
如果你能把幸福和热情带到你的工作环境中去,你就会作出少有的贡
献。如果你使得你的工作饶有趣味,你就会用微笑和多产来表达你对工作的
满意。
确定的目标使她热情洋溢
在我们的一个学习班里,我们正在讨论一个人应当如何把他的热情倾注
到工作中去,这时一位年轻的fù女在教室的后面举起手,她站起来说道:
“我是和我的丈夫一起到这里来的。你的话对于一个做生意的人说来也
许是对的,但是对于一个家庭主fù说来却没有益处。你们男子每天都有有趣
的新任务要做。但是家务劳动就无法相比了,做家务劳动的烦恼是单调乏味,
令人厌烦。”
这好像是对我们的一个真正的挑战。有许多人在做这种“单调乏味”的
工作。如果我们能找到一种方法帮助这位少fù,也许我们就能帮助许多自认
为自己的工作是单调乏味的人。
我们问她什么东西使得她的工作如此地“单调乏味”。她回答说:她刚
刚铺好床,床就马上被弄乱了;刚刚洗好碗碟,碗碟就马上被用脏了;刚刚
擦净了地板,地板就马上被弄得泥污一片。她说:“你刚刚把这些事做好,
这些事马上就会被人弄得像是未曾做过一样。”
教师说:“这真是令人扫兴。有没有fù女喜欢家务劳动?”
她说:“啊,有的,我想是有的。”
“她们在家务劳动中发现什么使得她们感到有趣、保持
热情的东西没有呢?”
少fù思考了片刻回答道:“也许在于她们的态度。她们似乎并不认为她
们的工作是禁锢,而似乎看见了超越日常工作的什么东西。”
这就是问题的症结。工作满意的秘密之一就是能“看到超越日常工作的
东西”。要知道你的工作是会取得成果的。这句话是对的,无论你是家庭主
fù、秘书、油泵站的cāo作员,或者大公司的总经理,只要你把日常琐事看作
是前进的踏脚石,你就会从中找到令人满意的地方。每项琐事都是一块踏脚
石,它通向你所选择的目标。
应用踏脚石的理论
于是给这个青年主fù的答案便是要找到一个目标,这个目标是她真正想
达到的,并且还要找到一种方法,使她的家务劳动能通向这个目标。这位青
年主fù自动提供了一个信息:她总是想带她的全家周游世界。
“很好,”教师说,“就以这为你的目标。现在,你要给自己规定一个时
间。你想什么时候实现这一目标呢?”“当我们的孩子12岁时,”她说,“也
就是六年以后。”“好的,让我们考虑一下。这需要采取一些步骤。首先你需
要筹集旅费,这是一件事,还有你的丈夫必须离开工作单位一年,你必须制
订一个旅行计划,要研究你想旅游的国家。你试想你能找到一种方式,使得
你的铺床、洗碗、做饭和擦地板都能成为你奔向这个目标的踏脚石吗?”
几个月之后,这个少fù又来看我们。当她一走进门,我们就明显地看出
她为自己的成功而感到的自豪。
她告诉我们:“令人吃惊的事是这种踏脚石的想法起的作用多好啊!我
没有发现任何一样琐事不适合这个想法!我把我的洗涤时间作为思考和计划
时间。购物时间是扩大我视野的最好时间:我有选择xìng地购买进口食品,它
们将是我们在旅游中要吃的食品。我还把吃饭的时间利用起来:如果我们要
吃中国的鸡蛋面条,我就阅读我所能找到的关于中国和中国人民的读物,在
吃饭的时候,我再把这些知识告诉家人。
“从此,家务事对我就不再是枯燥无味的事情了。我知道:由于踏脚石
理论,我的家务事也决不会再像以前那样令人厌烦了!”
所以你的工作不论如何单调乏味或令人厌烦,如果你能看到在这个工作
的末了,就是你所想望的目标,那么这个工作就能给你带来满意。这是各行
各业中的许多人都会面临的情况。才能往往与工作种类没有什么因果关系。
一位很聪颖、雄心勃勃的青年人可能崛起于出售苏打水供应器、刷洗汽车或
当清洁工等职业中。当然,这类工作并没有给他提供挑战或激励。它仅仅是
一种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然而,因为他知道他正在走向他所向往的目标,
对他说来,无论工作怎样辛劳,只要有助于他取得最终的成果,他就会满意
地接受。
然而,有时一个人要付出很高的代价,才能达到向往的目标。因为,如
果你对你的工作感到不愉快,这种不满的dú害就会扩展到你生活的各个方
面,增加你达到目标的难度。
如果你的工作值得你付出代价,你就要激励斗志,永不满足。不满可能
是积极的或消极的,好的或坏的,这完全决定于你的心态。
激励斗志,永不满足
富兰克林人寿保险公司前总经理贝克说:“我敦劝你们要永不满足。不
满足的含意不是心灰意懒,而是上进xìng的不满足。这种不满足在全世界的历
史中已经产生了很多真正的进步和改革。我希望你们绝不要满足。我希望你
们永远迫切感到不仅需要改进和提高你们自己,而且需要改进和提高你们周
围的世界。”
不满足能激励人们从弱者变成强者,从失败走向成功,从苦难走向幸福,
从贫穷走向富裕。
当你犯了错误时,你该怎样办呢?当事情出了问题时,当他人对你产生
了误解时,当你遭遇到失败时,当一切似乎都是暗淡无光时,当你的问题看
起来好似不可能有令人满意的解决途径时,你又该怎样做呢?
难道你能无所作为,听任困难压倒你吗?难道你就束手无策,逃之夭夭
吗?
面对困难你能激励斗志,把不利条件转变为有利条件吗?你能确定你需
要什么吗?当你认识到你所向往的目标能够并将要实现时,你能应用切实而
清醒的思考并积极行动起来吗?
拿破仑·希尔说:“每种逆境都含有等量利益的种子。”你想想:在过去
有些事情似乎有巨大的困难或不幸的经历,它们却鼓舞着你取得了成功和幸
福;没有这些东西,你反而不会取得这种成功和幸福。你想想:这种情况难
道不是真实的吗?
永不满足能够激励你取得成功。爱因斯坦是不满足的,因为牛顿的定律
不能解答他的一切问题。所以他不断地探究自然和高等数学,终于提出了相
对论。根据这种理论,人们找到了击破原子的方法,懂得了质量与能量互相
转换的关系,并成功地征服了空间和解决了许多令人费神的问题。如果爱因
斯坦没有这种永不满足的精神,这些成就不可能取得。
当然,我们并非都是爱因斯坦,我们的奋斗结果不一定能改变客观世界,
但它却能改变我们的主观世界,使我们能沿着我们所要走的道路前进。现在,
让我们告诉你:当兰泽对他的工作感到不满足以后,发生了什么事。
这值得做吗?
那时兰泽在俄亥俄州东北坎顿城已经当了好几年的电车售票员。他越来
越不喜欢他的工作,甚至对他的工作感到厌烦。他的不满几乎变成了一种摆
脱不了的执念。
但是,兰泽进了成功学——积极的心态学习班,学习使他懂得:如果一
个人想要愉快的话,他做任何工作都可以很愉快,关键是要有积极的心态。
根据这个原则,兰泽明智地估量了一下形势,看看他在这种形势中究竟
能做些什么事。他问自己:“我怎样才能对这个工作感到愉快呢?”
他得到了一个极好的答案。他认定如果他能使别人愉快,他自己就会更
愉快。
现在他可以使许多人很愉快,因为他每天都在电车上遇到许多人。他本
来就是那种能够使他的朋友们感到高兴的人,所以他想:“我要利用我的这
个特点使得每天搭我的电车的人都感到愉快。”
乘客们认为兰泽的计划是极好的。他们非常喜欢他那殷勤周到的接待和
愉快亲切的问好。由于他的殷勤和体谅。乘客们感到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