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3 章
你要独立,要自己决定自己的事,但屡遭反对;
你要飞翔,要去寻找属于自己的世界,但又缺少勇气;
你困惑多多:为什么这个世界总和我作对?
许多同学向“知心姐姐”倾诉了自己的种种烦恼,都认为,世界上最倒霉的是自己,最不幸的是自己,最不被理解的还是自己。
中学生王行楷,原本是个学习不错的男生,进入青春期后,和父母发生了严重的冲突。一次,他和女同学通电话,妈妈说他“学习不行,就打电话行!”爸爸打了他,一气之下他离家出走,在汽车站住了两个晚上。从此,他和父母之间的冲突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他的父母打电话,向我求救:
“孩子整个变了一个人,狂躁、脾气大,甚至有点蛮横无理,有时还狂吼:‘谁也甭想管我!’谁一说他,他就跟谁吵,眼珠子瞪得老大。我们俩特伤心。现在他不和我们说话了,搬去他姨家住了。您说他怎么突然间变化这么大呢?”
我们把王行楷请到北京电视台《知心家庭谁在说》栏目的演播室。节目录制中,播放了上面一段对他父母的采访。
王行楷看了后,说:“大家看看我的眼睛,有可能瞪成那样吗?”场上的人笑了。看上去行楷的眼睛真的很小。“我跟我爸我妈根本就无法沟通。他们烦我,我也烦他们,我不想跟他们在一块儿,每天放学都在学校耗到六七点钟才回家。”行楷越说越委屈,“其实我现在也快17岁了,我爸我妈还经常打我,原先我爸打我,说是为了吓唬我,现在呢,他说不把我当小孩子。现在我们俩是成年人对成年人。”
“你爸打你,你还手了吗?”我问他。
“我是他的孩子,他生了我,养了我,我不可能还手。但是我觉得,有些事情他没法理解我,我也没法理解他。”
我怔了一下,笑笑:“你还有良心!办法总会有的,关键看你想不想与父母沟通。”
“你觉得你的爸爸妈妈还爱你吗?”。
“差不多吧!”行楷低着头回答。
“你想了解你的父母吗?”
“想。”
“回忆回忆小时候,好吗?”主持人向平笑着说。
大屏幕上,出现了记者采访行楷父母亲的镜头。
“孩子刚出生时,谁给他起的这个名字?”
“是他大舅起的。”
“为什么叫王行楷呢?”
“有两种理解,一个是形容像楷书一样潇洒,再有一个是行动的楷模。”行楷的父亲自豪地说,看来他对儿子满怀希望。
“行楷上小学五年级之前,开家长会,我特爱去。往那儿一坐,老师就说:‘全班我最喜欢的孩子就是王行楷’,表扬两人也保证有他。所有的老师对他印象都相当不错。每次我都想,哎哟,瞧瞧我的儿子多棒啊!”讲这番话时,父亲眼里含着泪水,“那时他也听话,跟现在没法比。”
说起儿子棒的地方,父亲如数家珍:“下象棋我下不过他,转呼拉圈小女孩也没他摇得好。”
谈起儿子搬出去后的感觉,父亲显得很痛苦:“我们都觉得屋里过分冷清,家里甭管有什么事,都会想起他,比如今天炒菜了,他妈就会说,孩子最爱吃这个;去商场看中一件衣服,就会想,儿子穿着肯定合适……”
“您是不是特想儿子?”
“是呀,有时他放学时该回来没回来,我就坐立不安。有时进院子一瞧灯亮了,知道儿子在屋里,心里踏实了;一瞧灯没亮,知道儿子不在,真着急也闹心,可儿子要是真进了屋,我这火又蹭一下子上来了。我跟老师说,我就怕学校给我打电话,jiāo通队给我打电话我都不害怕,顶多是让车撞死了,可没想到老师把这话跟孩子说了,这是气话,哪是真话呀!”父亲说着说着流下了眼泪。
“您想在电视机前和儿子说句话吗?”主持人问。
这位执拗父亲竟对着镜头,一字一句地倾诉了真情:“行楷,过去我们可能在言谈举止中对你有些伤害,今天我在这里说声‘对不起’,希望咱们今后能够互相理解,互相原谅,这家是咱们三个人的家。”
场上静静的,行楷和场上的观众一起在看大屏幕,听爸爸说话。可他怎么也没想到倔强的父母会说出这样柔情的话,他更没想到,父母会亲自来到现场。分别一个月的父母与儿子在演播现场相见了。行楷十分意外,但他没有去和父母拥抱,也没说一句道歉的话,可是看得出他态度开始缓和了。
节目结束前,我谈了自己的看法:“今天我很激动,爸爸妈妈把话说出来了,儿子也讲了真心话。什么叫沟通呢?沟通就是把话说出来。我想先对行楷的父母说说,不要太在乎孩子。你们和所有的父母一样,把孩子一点一滴的成长都记在心中了,但是当孩子长大的时候,他需要一个自由的空间,如果你们还像小时候那样待他,呵护他,很在乎他,他就会觉得不自由,就会觉得难受。”
我接着又对王行楷说:“作为一个男孩子,你不愿意表露自己内心的东西,对于父母,你内心是在乎的,但你表达出来的是不在乎。父母可以忘记他们在你成长中的付出,但你应该记得并在乎,人都是有良心的。一只小猫或小狗长大了走丢了,它们的主人都会非常着急,何况一个人呢!孩子是父母辛辛苦苦养大的,你一定要在乎父母的爱和付出,我相信你能做到。”
我理解和行楷一样处在青春期的同学,你们今天要长大,要自由,要独立,应不应该?应该!但是如果你缺少两个字,就可能是盲目的,这两个字就是“思考”。青春期需要的就是思考。会思考和不会思考,情况会完全不同。
毕业于哈佛大学的刘轩,也和你们一样经历过“叛逆年代”!如果你看了他写的《叛逆年代》这本书,你会发现不论是中国少年还是美国少年,不论是在普通大学还是名牌大学,蓝天下的少年,虽有着不同的生活环境,但有着一样的烦恼,经历着一样的叛逆年代。
这就是成长的规律。叛逆期,是成长中的少年不可回避的时期。
所不同的是,同样处于叛逆年代,有的人奋起,有的人沉沦;有的能把握自己,有的却放纵自己;有的正在思考,有的仍在迷茫之中。
刘轩能顺利地度过青春期,度过叛逆年代,是因为他在闯世界、寻找自己时,头脑是清醒的,他能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用自己的大脑思考世界;用自己的语言表述世界,于是找到了真正的自我,找到了自己在这个灿烂星空中的位置,找到了自己对世界的一份责任。
思考是金。
“叛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会思考。刘轩同样面对青春期少年常常遇到的对异xìng的爱恋、xìng的冲动、dú品的诱惑、与父母的冲突,但他也思考了其中的利与弊。
如果你清醒地经历,经历便成为一种财富;如果盲目地经历,经历往往成为一种悔恨。
我劝那些困惑的少年们去读一读刘轩那本《叛逆年代》。
当然,我也希望父母们能读读这本书,学会让孩子自己寻找自己。正像刘轩的爸爸刘墉所说的:“我们做父母、师长的,常忘记自己的孩子和学生已经长大,大到不再需要我们喝斥与监督。他们不再喜欢我们带着走,而要他们自己走。他们要寻找自己!”
面对叛逆,你要冷静思考,绝不要为自己一时痛快而伤害别人,损坏自己的形象。该表现时就表现,该克制时就克制,对于各种矛盾冲突,勇敢去面对,勇敢去经历,任何经历都是人生的财富,大胆地去寻找自己,找到的,才是自己的。
面对世界祖国比什么都重要
我就是中国!
“你热爱祖国吗?”
听我这样问,你一定会特不屑地说:“您这话问得也太没水平了!谁不热爱自己的祖国呀!”
可是,热爱祖国,你又是怎样做的呢?
1990年5月,北京市中学生梁帆赴荷兰参加国际少年儿童联盟活动。当她和其他国家的少年儿童一道兴致勃勃地来到会场时,却发现会场四周悬挂着参加这次活动的各个国家的国旗,惟独不见五星红旗。
梁帆顿时如同丢失了一件最珍贵的东西,高兴劲一下子全没了。她立即向会议主办方提出抗议:“为什么这里没有悬挂中国的国旗?我是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少年儿童来参加活动的,我就代表中国!有我参加,就应该有五星红旗!”
会议主办方负责人歉意地对梁帆解释说,由于时间仓促,一时找不到中国国旗,所以没有挂;但他保证将尽快解决好这件事。梁帆对这种解释并不满意,于是拒绝拍摄缺少五星红旗作为背景的活动照片。后来,大会主办方终于找到了一面五星红旗,并把它挂在了会场上。梁帆这才面带笑容,愉快地参加了大会的活动。
你看,梁帆,一个年仅15岁的中国女孩,身处异国他乡,却时刻牢记自己是祖国的孩子,处处维护祖国的尊严,维护国旗的尊严。她心中非常明确地知道,在全世界面前,我来自中国,我就代表了中国!
15年后,又一名中国学生同样为祖国争了光。她就是我曾经提到过的上海复旦附中学生汤玫捷,2005年国内惟一一个被美国哈佛大学提前录取的中国学生。在这以前,她曾作为jiāo流学生在大洋彼岸的美国留学近10个月。通过那段时间的生活和学习,她深切地感受到:在国外,一个人所有的举止行为都会变得异常重要,因为,外国人会把你的一举一动都和你的祖国中国联系在一起。
汤玫捷告诉我说:“我刚到美国的时候,由于在我前面来的学生都不爱讲话,美国人就说了:‘中国人不爱说话。’看到我不喜欢吃甜食,他们又会说出一句貌似大悟的话来:‘原来中国人都不喜欢吃甜食。’等到发现我爱吃胡萝卜,他们更会到处宣传说:‘中国人就爱吃胡萝卜。’天啊。好像我们中国人都是兔子似的!所以我认为,在和平年代全球化的背景下,最朴实的爱国行动,就是如何做好你自己;通过你的日常行为反映好你的国家,甚至是在选择吃什么的时候也要琢磨一下。"
“我的一举一动,就代表了中国。”正是这一崇高的责任感,一直激励着身处海外的汤玫捷。
刚加入美国中学的篮球队时,汤玫捷的第一次热身跑步就是1600米山地长跑。要知道,在国内的时候,她顶多也就跑过800米(而且经常还会耍耍赖皮,偷个小懒)。这次听说居然要跑1600米,整个人差点晕过去,觉得自己肯定会“晕菜”。但是,在出发之前,她却下定决心:什么都别说,好歹也要坚持跑下来;不然,再给中国人扣上一个“不能跑步”的“罪名”,那后果才是真的很严重!就这样,她没有给自己留后路,一直跑了下来……
“世界上有一种力量叫耐力。但是,更有一种东西叫作鬼使神差。我就是这样鬼使神差地完成了树立中国人形象的第一次‘热身’。”汤玫捷打趣着回忆说。
我认为,这根本不是什么“鬼使神差”,而是一种“我就是代表了中国”的坚定信念。正是凭借着这种信念,使汤玫捷浑身充满了一种无比巨大的支持力量,更使她在美国人最自豪的运动场上,充分展示了一个中国女孩优秀的品质和才能。
在美国,体育不仅仅代表一种运动,人们更多地把它看作是一种社jiāo活动,甚至是一种精神的最好表现。所以,体育运动在整个中学教育中更是显得非常重要,学校将团队精神、爱国主义教育都融入了其中,这是汤玫捷赴美后的一个重要感悟。球类联赛前升国旗是常有的事;不分种族、不分国籍,当你参加了一个球队,就意味着一种联盟……体育,已经变成了美国文化的一部分。在国内几乎坚持不下800米赛跑的汤玫捷,却凭着一颗爱国心、一种使命感,竟然在一次美国中学生的比赛中跑完了3000米,还抢得了第四名的好成绩!
在来到美国之前,汤玫捷几乎就没听说过“曲棍球”这项运动。可是有一天,当她在运动场上散步的时候,学校的曲棍球队队长跑了过来,对她说:“我们要招收新队员了。中国女孩,加入我们吧!”汤玫捷看到这项运动特别好玩,于是很快就申请加入了。才训练学习了四天,就正好赶上一场校外比赛。作为一名新队员,汤玫捷只能坐在替补席上,看着队友们比赛。当比赛很快就要结束时,替补板凳也坐得有些发烫了,只听队长大声喊着:“中国女孩,替补上场!”谁知出乎全场观众的意料,汤玫捷一上场,就打进了关键的一个球!这一进球,让全场的美国人都兴奋了!队友们激动地跑上来搂住她又跳又叫!汤玫捷的心里更是非常地激动和自豪,因为她耳中听到,美国学生们喊的是:“中国人进球了!”那一刻,她真正地感到:“中国人了不起!中国人同样拥有顽强、自信的体育精神!代表祖国的感觉真的非常神圣!”
“当时,你的那个球是怎么打进去的呢?”我好奇地问。
“老实告诉您吧,其实我那时还不会传球呢!所以一接球我就想,与其乱打乱传,被对手截了去,倒不如自己和她们拼了!结果一路带球向前猛冲,居然被我冲到了对方的球门前。看着对方的门将杵在那里,心情就不爽,一挥杆,球便飞了出去……可做梦也没想到,这个球居然进了!哈哈,进球之后,真的开心极了,我还没忘做了个‘V’字的手势。我的美国队友们一拥而上,搂住我又喊又叫,又哭又笑,每个人都非常兴奋。校长更是激动不已,居然专门给中国大使馆打去电话报喜。中国女孩汤玫捷一战成名,从此就在美国中学校园里出了名了。”
“体育就有这样的魅力,打开了国门,也打开了你自己的成长大门。”汤玫捷讲述的故事,让我得出了这样的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你要飞翔,要去寻找属于自己的世界,但又缺少勇气;
你困惑多多:为什么这个世界总和我作对?
许多同学向“知心姐姐”倾诉了自己的种种烦恼,都认为,世界上最倒霉的是自己,最不幸的是自己,最不被理解的还是自己。
中学生王行楷,原本是个学习不错的男生,进入青春期后,和父母发生了严重的冲突。一次,他和女同学通电话,妈妈说他“学习不行,就打电话行!”爸爸打了他,一气之下他离家出走,在汽车站住了两个晚上。从此,他和父母之间的冲突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他的父母打电话,向我求救:
“孩子整个变了一个人,狂躁、脾气大,甚至有点蛮横无理,有时还狂吼:‘谁也甭想管我!’谁一说他,他就跟谁吵,眼珠子瞪得老大。我们俩特伤心。现在他不和我们说话了,搬去他姨家住了。您说他怎么突然间变化这么大呢?”
我们把王行楷请到北京电视台《知心家庭谁在说》栏目的演播室。节目录制中,播放了上面一段对他父母的采访。
王行楷看了后,说:“大家看看我的眼睛,有可能瞪成那样吗?”场上的人笑了。看上去行楷的眼睛真的很小。“我跟我爸我妈根本就无法沟通。他们烦我,我也烦他们,我不想跟他们在一块儿,每天放学都在学校耗到六七点钟才回家。”行楷越说越委屈,“其实我现在也快17岁了,我爸我妈还经常打我,原先我爸打我,说是为了吓唬我,现在呢,他说不把我当小孩子。现在我们俩是成年人对成年人。”
“你爸打你,你还手了吗?”我问他。
“我是他的孩子,他生了我,养了我,我不可能还手。但是我觉得,有些事情他没法理解我,我也没法理解他。”
我怔了一下,笑笑:“你还有良心!办法总会有的,关键看你想不想与父母沟通。”
“你觉得你的爸爸妈妈还爱你吗?”。
“差不多吧!”行楷低着头回答。
“你想了解你的父母吗?”
“想。”
“回忆回忆小时候,好吗?”主持人向平笑着说。
大屏幕上,出现了记者采访行楷父母亲的镜头。
“孩子刚出生时,谁给他起的这个名字?”
“是他大舅起的。”
“为什么叫王行楷呢?”
“有两种理解,一个是形容像楷书一样潇洒,再有一个是行动的楷模。”行楷的父亲自豪地说,看来他对儿子满怀希望。
“行楷上小学五年级之前,开家长会,我特爱去。往那儿一坐,老师就说:‘全班我最喜欢的孩子就是王行楷’,表扬两人也保证有他。所有的老师对他印象都相当不错。每次我都想,哎哟,瞧瞧我的儿子多棒啊!”讲这番话时,父亲眼里含着泪水,“那时他也听话,跟现在没法比。”
说起儿子棒的地方,父亲如数家珍:“下象棋我下不过他,转呼拉圈小女孩也没他摇得好。”
谈起儿子搬出去后的感觉,父亲显得很痛苦:“我们都觉得屋里过分冷清,家里甭管有什么事,都会想起他,比如今天炒菜了,他妈就会说,孩子最爱吃这个;去商场看中一件衣服,就会想,儿子穿着肯定合适……”
“您是不是特想儿子?”
“是呀,有时他放学时该回来没回来,我就坐立不安。有时进院子一瞧灯亮了,知道儿子在屋里,心里踏实了;一瞧灯没亮,知道儿子不在,真着急也闹心,可儿子要是真进了屋,我这火又蹭一下子上来了。我跟老师说,我就怕学校给我打电话,jiāo通队给我打电话我都不害怕,顶多是让车撞死了,可没想到老师把这话跟孩子说了,这是气话,哪是真话呀!”父亲说着说着流下了眼泪。
“您想在电视机前和儿子说句话吗?”主持人问。
这位执拗父亲竟对着镜头,一字一句地倾诉了真情:“行楷,过去我们可能在言谈举止中对你有些伤害,今天我在这里说声‘对不起’,希望咱们今后能够互相理解,互相原谅,这家是咱们三个人的家。”
场上静静的,行楷和场上的观众一起在看大屏幕,听爸爸说话。可他怎么也没想到倔强的父母会说出这样柔情的话,他更没想到,父母会亲自来到现场。分别一个月的父母与儿子在演播现场相见了。行楷十分意外,但他没有去和父母拥抱,也没说一句道歉的话,可是看得出他态度开始缓和了。
节目结束前,我谈了自己的看法:“今天我很激动,爸爸妈妈把话说出来了,儿子也讲了真心话。什么叫沟通呢?沟通就是把话说出来。我想先对行楷的父母说说,不要太在乎孩子。你们和所有的父母一样,把孩子一点一滴的成长都记在心中了,但是当孩子长大的时候,他需要一个自由的空间,如果你们还像小时候那样待他,呵护他,很在乎他,他就会觉得不自由,就会觉得难受。”
我接着又对王行楷说:“作为一个男孩子,你不愿意表露自己内心的东西,对于父母,你内心是在乎的,但你表达出来的是不在乎。父母可以忘记他们在你成长中的付出,但你应该记得并在乎,人都是有良心的。一只小猫或小狗长大了走丢了,它们的主人都会非常着急,何况一个人呢!孩子是父母辛辛苦苦养大的,你一定要在乎父母的爱和付出,我相信你能做到。”
我理解和行楷一样处在青春期的同学,你们今天要长大,要自由,要独立,应不应该?应该!但是如果你缺少两个字,就可能是盲目的,这两个字就是“思考”。青春期需要的就是思考。会思考和不会思考,情况会完全不同。
毕业于哈佛大学的刘轩,也和你们一样经历过“叛逆年代”!如果你看了他写的《叛逆年代》这本书,你会发现不论是中国少年还是美国少年,不论是在普通大学还是名牌大学,蓝天下的少年,虽有着不同的生活环境,但有着一样的烦恼,经历着一样的叛逆年代。
这就是成长的规律。叛逆期,是成长中的少年不可回避的时期。
所不同的是,同样处于叛逆年代,有的人奋起,有的人沉沦;有的能把握自己,有的却放纵自己;有的正在思考,有的仍在迷茫之中。
刘轩能顺利地度过青春期,度过叛逆年代,是因为他在闯世界、寻找自己时,头脑是清醒的,他能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用自己的大脑思考世界;用自己的语言表述世界,于是找到了真正的自我,找到了自己在这个灿烂星空中的位置,找到了自己对世界的一份责任。
思考是金。
“叛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会思考。刘轩同样面对青春期少年常常遇到的对异xìng的爱恋、xìng的冲动、dú品的诱惑、与父母的冲突,但他也思考了其中的利与弊。
如果你清醒地经历,经历便成为一种财富;如果盲目地经历,经历往往成为一种悔恨。
我劝那些困惑的少年们去读一读刘轩那本《叛逆年代》。
当然,我也希望父母们能读读这本书,学会让孩子自己寻找自己。正像刘轩的爸爸刘墉所说的:“我们做父母、师长的,常忘记自己的孩子和学生已经长大,大到不再需要我们喝斥与监督。他们不再喜欢我们带着走,而要他们自己走。他们要寻找自己!”
面对叛逆,你要冷静思考,绝不要为自己一时痛快而伤害别人,损坏自己的形象。该表现时就表现,该克制时就克制,对于各种矛盾冲突,勇敢去面对,勇敢去经历,任何经历都是人生的财富,大胆地去寻找自己,找到的,才是自己的。
面对世界祖国比什么都重要
我就是中国!
“你热爱祖国吗?”
听我这样问,你一定会特不屑地说:“您这话问得也太没水平了!谁不热爱自己的祖国呀!”
可是,热爱祖国,你又是怎样做的呢?
1990年5月,北京市中学生梁帆赴荷兰参加国际少年儿童联盟活动。当她和其他国家的少年儿童一道兴致勃勃地来到会场时,却发现会场四周悬挂着参加这次活动的各个国家的国旗,惟独不见五星红旗。
梁帆顿时如同丢失了一件最珍贵的东西,高兴劲一下子全没了。她立即向会议主办方提出抗议:“为什么这里没有悬挂中国的国旗?我是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少年儿童来参加活动的,我就代表中国!有我参加,就应该有五星红旗!”
会议主办方负责人歉意地对梁帆解释说,由于时间仓促,一时找不到中国国旗,所以没有挂;但他保证将尽快解决好这件事。梁帆对这种解释并不满意,于是拒绝拍摄缺少五星红旗作为背景的活动照片。后来,大会主办方终于找到了一面五星红旗,并把它挂在了会场上。梁帆这才面带笑容,愉快地参加了大会的活动。
你看,梁帆,一个年仅15岁的中国女孩,身处异国他乡,却时刻牢记自己是祖国的孩子,处处维护祖国的尊严,维护国旗的尊严。她心中非常明确地知道,在全世界面前,我来自中国,我就代表了中国!
15年后,又一名中国学生同样为祖国争了光。她就是我曾经提到过的上海复旦附中学生汤玫捷,2005年国内惟一一个被美国哈佛大学提前录取的中国学生。在这以前,她曾作为jiāo流学生在大洋彼岸的美国留学近10个月。通过那段时间的生活和学习,她深切地感受到:在国外,一个人所有的举止行为都会变得异常重要,因为,外国人会把你的一举一动都和你的祖国中国联系在一起。
汤玫捷告诉我说:“我刚到美国的时候,由于在我前面来的学生都不爱讲话,美国人就说了:‘中国人不爱说话。’看到我不喜欢吃甜食,他们又会说出一句貌似大悟的话来:‘原来中国人都不喜欢吃甜食。’等到发现我爱吃胡萝卜,他们更会到处宣传说:‘中国人就爱吃胡萝卜。’天啊。好像我们中国人都是兔子似的!所以我认为,在和平年代全球化的背景下,最朴实的爱国行动,就是如何做好你自己;通过你的日常行为反映好你的国家,甚至是在选择吃什么的时候也要琢磨一下。"
“我的一举一动,就代表了中国。”正是这一崇高的责任感,一直激励着身处海外的汤玫捷。
刚加入美国中学的篮球队时,汤玫捷的第一次热身跑步就是1600米山地长跑。要知道,在国内的时候,她顶多也就跑过800米(而且经常还会耍耍赖皮,偷个小懒)。这次听说居然要跑1600米,整个人差点晕过去,觉得自己肯定会“晕菜”。但是,在出发之前,她却下定决心:什么都别说,好歹也要坚持跑下来;不然,再给中国人扣上一个“不能跑步”的“罪名”,那后果才是真的很严重!就这样,她没有给自己留后路,一直跑了下来……
“世界上有一种力量叫耐力。但是,更有一种东西叫作鬼使神差。我就是这样鬼使神差地完成了树立中国人形象的第一次‘热身’。”汤玫捷打趣着回忆说。
我认为,这根本不是什么“鬼使神差”,而是一种“我就是代表了中国”的坚定信念。正是凭借着这种信念,使汤玫捷浑身充满了一种无比巨大的支持力量,更使她在美国人最自豪的运动场上,充分展示了一个中国女孩优秀的品质和才能。
在美国,体育不仅仅代表一种运动,人们更多地把它看作是一种社jiāo活动,甚至是一种精神的最好表现。所以,体育运动在整个中学教育中更是显得非常重要,学校将团队精神、爱国主义教育都融入了其中,这是汤玫捷赴美后的一个重要感悟。球类联赛前升国旗是常有的事;不分种族、不分国籍,当你参加了一个球队,就意味着一种联盟……体育,已经变成了美国文化的一部分。在国内几乎坚持不下800米赛跑的汤玫捷,却凭着一颗爱国心、一种使命感,竟然在一次美国中学生的比赛中跑完了3000米,还抢得了第四名的好成绩!
在来到美国之前,汤玫捷几乎就没听说过“曲棍球”这项运动。可是有一天,当她在运动场上散步的时候,学校的曲棍球队队长跑了过来,对她说:“我们要招收新队员了。中国女孩,加入我们吧!”汤玫捷看到这项运动特别好玩,于是很快就申请加入了。才训练学习了四天,就正好赶上一场校外比赛。作为一名新队员,汤玫捷只能坐在替补席上,看着队友们比赛。当比赛很快就要结束时,替补板凳也坐得有些发烫了,只听队长大声喊着:“中国女孩,替补上场!”谁知出乎全场观众的意料,汤玫捷一上场,就打进了关键的一个球!这一进球,让全场的美国人都兴奋了!队友们激动地跑上来搂住她又跳又叫!汤玫捷的心里更是非常地激动和自豪,因为她耳中听到,美国学生们喊的是:“中国人进球了!”那一刻,她真正地感到:“中国人了不起!中国人同样拥有顽强、自信的体育精神!代表祖国的感觉真的非常神圣!”
“当时,你的那个球是怎么打进去的呢?”我好奇地问。
“老实告诉您吧,其实我那时还不会传球呢!所以一接球我就想,与其乱打乱传,被对手截了去,倒不如自己和她们拼了!结果一路带球向前猛冲,居然被我冲到了对方的球门前。看着对方的门将杵在那里,心情就不爽,一挥杆,球便飞了出去……可做梦也没想到,这个球居然进了!哈哈,进球之后,真的开心极了,我还没忘做了个‘V’字的手势。我的美国队友们一拥而上,搂住我又喊又叫,又哭又笑,每个人都非常兴奋。校长更是激动不已,居然专门给中国大使馆打去电话报喜。中国女孩汤玫捷一战成名,从此就在美国中学校园里出了名了。”
“体育就有这样的魅力,打开了国门,也打开了你自己的成长大门。”汤玫捷讲述的故事,让我得出了这样的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