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其他类型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最新章节 >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 16 章

  全相同,文言的语调与语言很有差异,这些都得讲明,学生才会明白。于是根据从前所受的教养,又翻检了《辞源》与《康熙字典》一类的工具书,到教室里去当个翻译。把一篇文章翻译完毕,任务也就完毕了。至于语体文,在他们看来,与口头的语言差不多,即使他们并非国语区域里的人,也觉得语体文很少有需要翻检《辞源》与《康熙字典》的地方,那还有什么可讲呢?于是遇到教本里来一篇语体文的时候,就说:“这一篇是语体文,没有什么讲头,你们自己看看好了。把这一篇翻过去,讲下一篇文言。”为称说便利起见,咱们称这种教师为第一种教师。

  有些国文教师喜欢发挥,可是发挥不一定集中在所讲的那篇文章。如讲《孟子?许行章》,或者说孟子把社会中人分作劳心劳力两类,“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是天经地义,千古不易的原则。谁敢反对这个原则,就是非圣无法,大逆不道。以下蔓延开来,慨叹现在人心不占,乱说什么劳工神圣,还可以有一大套。或者说孟子作这样主张,使我国社会走入不平等的途径,以后的君主专制,平民吃苦,都受的他这番话的影响。所以孟子实在是我国社会的大罪人。以下蔓延开来,说孟子是儒家,儒家既是社会的大罪人,儒家的学术思想还要得吗?这样也可以有一大套。又如某篇文章提到北平,就说北平地方,从前曾经到过。刮起大凤来,真是飞沙走石,难受难当。可是北平的房子太舒服了,裱糊得没有一丝儿缝,寒天生起炉子,住在里面,如江南三四月间那样暖和。北平的果子多,苹果、梨、杏子、桃子,你可以吃一个够。北平的花多,海棠、丁香、芍yào、牡丹,你可以看一个饱。诸如此类,滔滔不绝。又如选文的作者是梁启超,就说梁启超的演说,从前曾经听过。他的头顶秃了,亮亮地发光,上唇有一撮灰白的短须,他的说话带着广东音,不容易听清楚,只看他那气昂昂的神态,知道他是抱着一腔热诚来演说的。他的儿子梁思成,现在是我国建筑学专家。他的女儿梁令娴,是个很有文才的女子。诸如此类,也滔滔不绝。学生听这样的发挥,常常觉得很有滋味,正在张开嘴静听,忽然下课铃响起来了,不免嫌摇铃的校工有点杀风景。这是第二种教师。

  有些国文教师忧世的心情很切,把学生的一切道德训练都担在自己肩膀上。而道德训练的方法,他们认为只须熟读若干篇文章,学生把若干篇文章熟读了,也就具有一切道德了。从这种认识出发,他们的讲解自然偏重在文章的内容方面。如讲一篇传记,所记的人物是廉洁的,就发挥廉活对于立身处世怎样重要。讲一首诗歌,是表现安贫乐道的情绪的,就发挥贪慕富贵怎样卑鄙不足道。他们的热诚是很可敬佩的,见学生不肯用心读文章,就皱着眉头说:“你们这样不求长进,将来怎么能做个堂堂的人了”见学生偶尔回答得出一句中肯的话,就欣然含笑说:“你说得很有道理,很有道理。”仿佛那学生当前就是道德的完人了。这是第三种教师。

  有些国文教师喜欢称赞选文,未讲以前,先来一阵称赞,讲过以后,又是一阵称赞,而所用的称赞语无非一些形容词或形容语,如“好”,“美”,“流利”,“明彻”,“典丽皇”,“雅洁高古”,“运思人妙”,“出人意表”,“情文相生”,“气完神足”之类。为什么“好”?因为它是“好”。你读了之后,不觉得它“好”吗?为什么“美”了因为它是“美”。你读了之后,不觉得它“美”吗,这是他们的逻辑。学生听了这种称赞,有时也约略可以体会出这些形容词或形容语与选文之间的关系,有时却只落得个莫名其妙。虽然莫名其妙,而笔记簿上总有可记的材料了,听说是“好”就记下“好”字,听说是“美”就记下“美”字。这是第四种教师。

  有些国文教师喜欢出议论题教学生作,如关于抗战的《抗战必胜说》,《就敌我之各种情势论我国抗战之前途》,《武汉撤退以后》,《南宁之失陷无关抗战全局说》,关于历史的《论汉高项羽之成败》,《汉唐为我国历史上最光荣之时代说》,关于一般修养的《宁静致远说》,《勤以补拙说》,《君子不忧不惧说》,《礼义廉耻国之四维论》。以上所举三类题目,其实都不容易作。要论抗战前途,必须对于敌我双方有多方面的透彻的认识,这种认识,就是高中学生也还差得远,遇到这类题目,除了从报纸杂志上摘取一点意见来,别无办法。第二类题目,在大学历史系里就是两篇很要费点工夫的论文,史学家也可以著成两本专书,到中学生手里,只能根据历史教木里的一两句话,随意地扩而充之了。第三类题目,原是从生活经验社会经验得来的结论,生活经验社会经验还没有到丰富而且深切的地步,也只能根据教师的讲说与书本的议论,重说一遍罢了。归结起来,以上这些议论题并不要学生说自己想到的见到的话,只是教学生把听来的看来的话复述一遍。出题者的意思大概正是如此,他们从复述得对不对,有没有条理上,来看学生运思作文有没有功夫。为什么要出这种题目?有的没有表示,有的却说:“高中招考要出这种题目,初中就不能不练习这种题目。”或者说:“大学招考要出这种题目,高中就不能不练习这种题目。”这分明说学生辛辛苦苦练习作文,最大的目标在应付将来的人学考试,正同从前十年窗下,最大的目标在应考时候做得成几篇适合考官胃口的文章一模一样。这是第五种教师。

  有些国文教师看学生所写的文章,只觉得它不通,勾掉愈多,愈感觉满意。这种观念发展到极点,于是整段勾掉的也有,全篇不要的也有。勾掉之后,按照自己的意思在行间写上一些文字,就把练习本发还学生。为什么原文要不得?为什么一定要照改本那样说才对Y都没有说明,待学生自己去揣摩。学生接到这样的改本,见自己的文字差不多都包在向下一勾向上一勾之中,大概是不大肯去揣摩的,望了一望,就塞进抽斗里去了。然而下一回的习作jiāo上来,教师还是那一套,向下一勾,向上一勾,按照自己的意思在行间写上一些文字。这是第六种教师。

  有些国文教师看学生所写的文章,不问那个地方该用句号或该用读号,都打一个圈,表示眼光并没有在任何地方跳过。圈下去圈下去圈到完毕,事情也完毕了。或者还加一个批语在后头,如“清顺”,“畅达”,“意不完足”,“语有疵病”之类。学生接到发还的这种练习本,大概也只是望了一望,就塞进抽斗里去,因为与jiāo上去的时候并无两样,不过在语句旁边多了一些圈,或者在篇末多了一个批语而已。这是第七种教师。

  够了,咱们不能说这里已经想得周全,再想一想,也许还有第八第九种教师,但是不须多举了。咱们把教师说成七种,是为了分别的便利;事实上一个教师兼属某几种,却是常见的。现在要老实说,以上所举的匕种教师,都是不很顾到实施方法的。

  第一种教师只知道把纸面的文句翻译成口头的语言,这在讲解文言的时候,固然是一种必要的工作,然而也不是唯一的工作。因为按照初中课程标准“实施方法概要”项下的第二目“教祛要点”,课前是要使学生预习的,翻检工具书,试解生字难句,都是学生预习时候的工作。教师只须纠正他们的错误,补充他们的缺漏,不该嫌麻烦,由白己一手包办。讲说的时候,“对于选文应抽绎其作法要项指示学生,使其领悟文章之内容、体裁、作法及其背景,并注意引起其自学之动机。”讲说过后,又“应指导学生分析、综合、比较之研究,务使透彻了解,或提出问题,令学生课外自行研究。”对于这两项工作,第一种教师也没有做。所以单就文言教材说,他们的教法也只做了若干工作中的一项。至于语体文,说它没有什么讲头,简直一点工作都不做了。咱们看课程标准里所定的方法,课前要使学生预习,课内要“引起其自学之动机”,指导学生作种种的研究,课后又要“令学生自行研究”(高中课程标准里所举的方法,意义大致相同),可见上课是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工作,而共同工作的方式该如寻常集会那样的讨论,教师仿佛集会的主席。第一种教师把共同工作误认作单独工作,又把单独工作的范围限得很窄,于是学生只有静听翻译文言的份儿了。(第二、三、四三种教师同样把共同工作认作单独工作,现在在这里提一句,以下不再说了。)第二种教师把讲说推广到相当限度以外去,虽然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但是蔓延得愈广,对于选文本身忽略得愈多。并且,从选文中摘出几个词几句句子来大加发挥,是不能使学生了解整篇的各方面的。第三种教师显然把国文科认作公民科了。即使是公民科,教学的收效也不在学生熟读公民教本,而在学生能够按照公民教本所讲的来实践。说国文科绝对不含道德训练的意义,固然不通,但是说国文科的意义就在道德训练,那也忘记了国文立科的本旨了。第四种教师对选文一律称赞,也有理由。如果不值得称赞,为什么要选它读它呢?然而专用形容词形容语来称赞一件东西,表白自己的印象的作用多,指导人家去体会的作用少。要人家真实体会,也从心里头说出一个“好”字一个“美”字来,必须精细剖析,指明“好”在哪里,“美”在何处才行。不然,人家听你说“好”也说“好”,听你说“美”也说“美”,那是鹦鹉了,还说得上体会吗?第五种教师教学生把听来的看来的话复述一遍,诚然也是一种练习的方法,可不是切要的方法。学生为什么要练习作文呢?一方面为要练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另一方面也为生活上有记载知闻与表白情意的必要,时时练习,时时把知闻记载下来,情意表白出来,这才成了习惯,才可以终身受用。根据这一层,作文题最好适合学生的经验与思想,让他们拿出自己的东西来,不宜使他们高攀,作一些非中学生能够下手的题目。不能下手而硬要下手,自然只得复述听来的看来的话了。复述惯了,拿出自己的东西来的途径便渐渐阻塞,这已经得不偿失;如果复述又不清不楚,或者前后脱节,或者违反原意,简直把头脑搅糊涂了,这更是重大的损害。对于这一点,第五种教师似乎没有顾虑到。至于认为练习作文在应付将来的入学考试,可以说完全没有明了练习作文的本旨。现在高中与大学的入学考试,国文题目往往有不很适合投考学生的经验与思想的,是事实。然而这是高中与大学方面的不对,他们应当改善。为了他们的不对,却化费了初中高中练习作文的全部工夫去迁就他们,这成什么话呢?第六第七两种教师对于学生的习作的看法是相反的,然而他们有个共通之点,就是没有评判的标准。学生作文,无论好坏,总有他们的思路。认清他们的思路,看这样说法合不合理,是一个标准。看这样说法能不能使人明白,又是一个标准。合不合理是逻辑的问题,能不能使人明白是文法的问题,所以评判的标准,简单说来,就是逻辑与文法。不合逻辑不合文法的地方才给修改,其余都得留着,因为作文是学生拿出自己的东西来,只要合于逻辑与文法,你没有理由不许他们这样说,定要他们那样说。整段整篇地勾掉,再按照自己的意思在行间写上一些文字,这办法是不很妥当的。从另一方面说,一般人作文也常常会不合逻辑不合文法,报纸杂志的文章,作者的国文程度该比中学生高一点,细心的读者还常常可以发见这两方面的毛病,难道中学生的习作会完全没有毛病?可见打圈打到底的办法也不很妥当。至于发还改本,不给说明,待学生自己去揣摩,这会做到教师学生各用各的心思,可是始终不接头。学生猜不透教师的心思,那么,把作文本缴上去,不也多此一举吗?

  这几种教师不很顾到实施方法,也不能说他们对于学生全无帮助,只能说帮助不会很多就是了。他们所以如此,大概由于对国文教学的认识差一点。可是国文教学并不是一件深奥难知的事情,只要不存成见,不忘实际,从学生为什么要学习国文这一层仔细想想,就是不看什么课程标准,也自然会想出种种的实施方法来的。读者如果遇到这样的国文教师,正不必失望,很可以从积极方面希望:他们的认识该会有转变的一天吧。现在对于国文教学的讨论渐渐多起来了。谁不愿意择善而从全他们的转变在事实上是可能的。

  摘录:

  有些国文教师以为教学国文就是把文章一句一句讲明,而讲明就是把纸面的文句翻译成口头的语言。

  有些国文教师喜欢发挥,可是发挥不一定集中在所讲的那篇文章。

  有些国文教师忧世的心情很切,把学生的一切道德训练都担在自己肩膀上。

  有些国文教师喜欢称赞选文,未讲以前,先来一阵称赞,讲过以后,又是一阵称赞,而所用的称赞语无非一些形容词或形容语,如“好”,“美”,“流利”,“明彻”,“典丽皇”,“雅洁高古”,“运思人妙”,“出人意表”,“情文相生”,“气完神足”之类。

  有些国文教师喜欢出议论题教学生作。

  有些国文教师看学生所写的文章,只觉得它不通,勾掉愈多,愈感觉满意。这种观念发展到极点,于是整段勾掉的也有,全篇不要的也有。

  有些国文教师看学生所写的文章,不问那个地方该用句号或该用读号,都打一个圈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