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其他类型 >吟诵关中最新章节 > 吟诵关中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 49 章

  本相,而不是我们见惯了的、某些作品故意宣示的那种怪异。还有生产形态,那个时代的农民怎么种地,写得太逼真了。譬如书中对种植罂粟的精细描写,对罂粟熬制大烟再到销售渠道的准确叙述,真是令我大开眼界,我惊讶作家对生活了解的深度。读到这儿我都有自愧弗如的感觉。作为一个作家,阅读别人的作品,受感动的地方,总能联系到自己的写作。我写作《白鹿原》的时候,也涉及到种植大烟、熬制大烟,我仅仅只能写到那么粗略的程度,因为我在乡村找到80岁的老人,他们只能说到这种程度。孙见喜比我的了解深刻得多、精细得多。作品提供的那个时代人与人之间的生活形态,包括礼尚往来,婚丧娶嫁,人际jiāo往,喝酒饮茶吃饭等等民风民俗,这些东西描写得非常精到,展示了中国封建制度解体以后到新的政权建立的这几十年间,中国乡村的社会结构形态和生活运动的形态,是怎么运动过来的;我们的上两代人经历了怎样的生活,经历了怎样的精神剥离和心理结构的重建,才到了1949年共和国成立。阅读并感受这个过程,应该说这部小说是我读过的同类题材的小说中,非常优秀的一部。我不想用史诗这种话来说,但它确实是非常优秀的。涉及到上述这些社会形态,感受过去了的那个历史时段,《山匪》让人能体味到丰富而不尽的内涵,达到了一定的深度和高度。

  有几点我特别感受深刻:从封建帝制到新的社会诞生过程中的痛苦,不是商洛人独有的,而是我们整个民族共同的;这个历史过程中的时代风貌,我在阅读中既能感觉到一种原生态的陌生,又能感觉到一种原生态的熟悉;既有一种艺术形态的陌生,又有一种艺术形态的熟悉。这种感受好像很矛盾,原生形态的历史的这种陌生,主要是它和我们今天的生活距离拉得太久远。之所以让我又感受到一种原生形态的熟悉,是因为作家所描绘的生活事项和社会状况,是建立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之上,这就最容易触发读者记忆里最敏感最软弱的那根神经。要让读者对一种陌生的、原生形态的生活发生这种熟悉的似曾经见的阅读效应,最基本的一个条件是真实。我敢肯定孙见喜为获取那种久远而陌生的生活形态下了很多工夫,完成了深入生活调查研究的过程,没有这个过程绝对不可能展示出如此真切如此生动的生活图像,我强烈的阅读感受,完全出自自身写作的切实体验,生活的真实和编造的虚假是难得混同的。我也常在某些作品中能看到作家在生活描写上的捉襟见肘,硬是把那一点点自以为有趣的细节无节制地显夸,这恰恰显露出作者生活体验的浮浅乃至生活的匮乏。孙见喜对这些生活形态拥有的丰富、内蕴体味的稔熟,令我确实感到惊讶。关于艺术形态的陌生,这一时段的生活形态,不少作品已经涉猎过,但触及到这样深的程度、真实的程度,呈现出一派陌生的艺术景致,艺术对生活提升的巨大效果,是别开洞天令人惊讶的新奇,前所未见的陌生,是艺术新景观的前提。可以肯定孙见喜在这一点上有重大突破!之所以说又是一种艺术形态的熟悉,这种艺术熟悉感,具备了优秀长篇小说的基本规范。我们读世界名著,他靠什么跟中国读者沟通?美国人的生活形态跟我们差异太大了,拉美的人差异更大,我们阅读那些作品为什么没有隔阂?在于他们对那些生活形态的描写,沟通的是人类心灵里共同的情感。见喜笔下艺术形态的这种熟悉感,使《山匪》这部小说远远地挣脱了一些表现地域xìng生活形态的作品常常令人遗憾的局限,具备了沟通更大空间读者的品格。我对《山匪》里的人物,像十八娃、孙老者、陈八卦,这些人物自身xìng格的发展,是从他们的命运机遇里的情感变化过程中完成沟通的。我感觉不到“隔”,反过来说,如果让一个中国作家感到“隔”,异族外国的读者就很难读了。小说达到艺术熟悉的境界,是难得的大突破。

  我特别喜欢《山匪》的语言,一接触文本我便产生了耳目一新的真实感觉,用一句话概括:这是一部显示着耀眼的语言魅力的小说。孙见喜把生活语言变成作家主体的叙述语言,我作为一个作家,从写作实践来体会,是很见语言功力的,是很难掌握的一种叙述方式和叙事本领。小说的语言有描写语言和叙述语言。叙述语言也有各种叙述形态,单从叙述形态就能明显感觉到一个作家成熟的成色。孙见喜在这部小说写作中,不是我们常见的某些作品如生硬地塞进一些生僻少见的土语方言,这不仅产生不了美感,反而觉得别扭,而孙见喜对大量的生动鲜活的民间生活语言不仅完成了提炼,更难得的是他驾轻就熟地进入直接的叙事,这种语言是形象化的叙述,这当是语言的至高境界。打一个比方,既有钢的硬度又有麻绳的韧xìng的一种极富弹xìng的语言。我从写作中感受到,这是作家孙见喜完成了语言上质的飞跃,而且对话语言达到令人叫绝的准确、生动和个xìng化,其精彩纷呈,常常叫人忍俊不禁而拍案击掌,读者感受的是一种纯粹的语言的魅力。我是从写作的角度去理解,不是从评论家的角度上理解的。在这种形象化叙述的文本里,我处处感知一种语言智慧,他不猎奇xìng地挑拣那些比较古怪的民间生活语言,更不是完全地照搬。他把民间创造的富于智慧的语言淘采出来,也显示出作家自己的语言智慧,这是不类同于任何文本的鲜活一枝。再是见喜这种叙述语言的密度相当大。阅读中间能感觉到他在浓缩,然而又不仅是浓缩,是严格把握着每一个句子的内涵和质量,既是形象的,又是鲜活的,更含蕴着丰富的意指,几乎感觉不到任何语言的虚意卖弄,对人物和具体场景的描述恰到好处。能把这样密度的语言保持始终,几十万字不泄气不松动地持续到最后一行,真是不易。

  作家在生活的拥有量上非常丰富,我在阅读时感觉有些东西还可以再展开,就内容来说,恐怕远远不是现在这个字数的小说,弄到50万字,仍然不会感觉到累赘,可见作家在斟词酌句上确实下了很多工夫。

  作为一个同代作家,读完《山匪》颇有一种感慨和感动,已经成为历史的上世纪前半叶的生活,已经冷寂到令后半叶出生的人如闻神话,然而却是这个民族艰难踯躅的真实过程。《山匪》不仅把那一过程重现给今天和未来的读者,而且达到一个生活和艺术的真实,这是一个作家的成功,也是一个作家的责任和道义,让他同代的和后代的读者,可以信赖无虞地去品咂自己先祖的生活形态和心灵历程。

  2006.3.23草 5.6修订于雍村

  第92章 筛选自己

  我向来不热心给自己要出版的书作序。出头一本书《乡村》,收揽了新时期文艺复兴头三年创作的短篇小说,那种不可抑制的兴奋是不可名状的。责编再三鼓励我作一个序,也是出于一本书对一个习作者的庄严感。刚jiāo上上世纪的80年代,文学创作和青年作家这些名词不仅笼罩着五彩光环,还有一种庄严和神圣的气象。我理解责编的文学之心,然而还是没有自叙,只写了千把字的后记,留下对平生出版的第一本著作的感动之情。后来这二十余年里,我出版过30余种选本,写过几次序文,都是专题系列书籍规定的统一条例,我不敢破例,免得造成别扭执拗不合套的坏印象,于是就写了。我是出于这样一个基本理念:作家把自己的作品拢集出版,其生活体验、生命体验和艺术用心,都展示在一页一页一行一行的文字里,读者会一目了然的,作者就无需再嗦什么了。自叙在我看来就是多余的嗦,包括后记之类。退一步说,如果作品文字里呈现不出作者原本的创意,企图以自叙和后记来弥补,恐怕是于事无补的。当然,那些纯属介绍该书创作和出版机关事项的自叙和后记,有利于读者了解相关背景,意不在阐释乃至自我标榜,另当别论,是为有用。

  这回编选这本《自选集》,要求编入短篇小说、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选章,还要编散文、随笔和对话,几乎把我试验过的文体都包容进去了,而且规模很大,容纳70余万字,是至今我出版过的集子中最厚的一本了。这样,我就重新把今年以前的几乎所有作品筛选了一遍,倒有了一些纯属自家的启示。

  散文和短篇小说,是我不自觉地坚持始终写作的两种文体。我发表的处女作是散文《夜过流沙沟》,这是40多年前的事了;40多年来一直没有中断过散文写作。差别不过是某几年写得少些某几年又多写了几篇:最近几年竟以散文随笔写作为主了。我大约在发表过十数篇散文之后,才有了第一个短篇小说的写作和发表,算来也有三十余年了。我早期的散文多是乡村记事,有些就是生活特写,意料不到的好处,不仅练习文字基本功,也在不断锤炼观察生活捕捉生活的眼力,歪打正着倒是成为进入小说创作最实用的途径。从后往前看过去,长篇小说只写了一部《白鹿原》,中篇小说写过九部,都是80年代的作品,只有短篇小说的写作断断续续延伸到现在还在写着。尽管是60多岁的老作者了,每有一个短篇小说出手,不管评论家如何看怎么品评,自己往往颇为得意,愉悦之情丝毫不弱于当年处女作发表的情景。由此,我便明白,散文和短篇小说,有意无意间已成为我最喜欢也得心应手的写作样式:我同时也明白,我的神经系统最敏感的兴奋点,还是写作,即使一个短篇小说或一篇散文完成,都兴奋得不亦乐乎。无论大小长短,都是对社会、人生的感受和理解,所谓一得,又一鸣也。有得能鸣,才得我的人生至乐。

  这次筛选过程,使我清楚而又清醒地看到当初的幼稚和肤浅,自然也能看出循序渐进的提升,从最初出手时的紧张和局促,到逐渐演变的舒展和自如,还有看取人生和世事的视觉和转换。我便能够清醒地面对自己,属于学而知之演练而进的一类,绝非天才。以此来把握自己,更确信适宜本身继续探索前行的途径。

  这本《自选集》,在编选时偏重中后期的作品,也挑选了新时期文学复兴初期少量篇章,在于让人看到社会生活近30年来演变的声响,除长篇《白鹿原》之外的几乎各类体裁的作品,我都是感应着生活脚步写作的,多少可以看见生活经历者的心理流程;也可以让读者审视我写作探索和逐渐演进的笔痕,求得批评和指向;更在于使自己保持一种基本的清醒。

  2006.8.10 二府庄

  第93章 少年已知情滋味禹治夏诗文印象

  近几年来,有意无意中接触过一些中学生写作者的作品,有的是报纸和刊物举办的写作征文征选的佳作,有的则是熟人朋友的已经迷恋文学写作的孩子的诗文。前者是要我做阅读后的评判意见,后者则是要我给予指点,看看孩子的创作如何发展。然而,我每一次阅读,都有不同程度的惊讶和抑制不住的欣喜,今天的中学生里偏爱文学的学生的文字表述,看取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由此自然联想到新的一代人的新鲜视觉和独特个xìng,便强烈地对照着生活演变社会进步在不同年代人的心里和眼里的巨大差异。我读禹治夏的诗歌和散文,还有小说,同样敏感到这种冲击。

  禹治夏的散文和小说,多取之于他正在进行着也体验着的学校生活,又不局限在校园和课桌之间,已经旁及家庭,尤其是社会生活。在这个少年眼里触及的社会生活,某些现象和不可或缺的矛盾,心里的感受和理想,生动而逼真,显然区别于成年人的视角和感受,让我看到未成年人开始进入社会和尚未进入社会这个时空里的心灵世界,已经呈现出个人独特的体验和理解,已经向社会和生活发出自己的鸣叫。如同小鸟的第一声歌唱或公鸡第一声啼鸣的叫声,小鸟类和人类都会以欣然惊喜做出欢呼,而且坚信不疑会嘹亮起来婉转起来昂扬起来。

  我在禹治夏的文字里意料不及地感到某些惊讶,他在少小年纪开始理解人与社会和人与人相处过程中的基本关系,这是许多成年人半生乃至到老都意识不到更做不到的境界。作者写道:“我会试着体谅他人,因为我也需要他人的体谅。我们相互体谅对方,再大的误解也会解开。”“我想,能多为人着想,自己也会受益无穷吧!”这是一个十多岁的中学生对人对世界的基本姿态。话语看似平常,没有华丽的词藻,却说出了人xìng里至美的一个内涵,可以看出一个少年健康健全的心理建构和个xìng里的品相。尤其在当今纷繁的生活世相里,种种利己害人危及生活的赤luǒluǒ的言论和丑行,应该在这个少年的语言里感到害羞,以至矫正。我们的社会生活能有这样众多的健康健全的心灵作为基本构成,当会和谐发展,于一个民族的未来希望,也是最基本的构成和营造。

  人生历程中初踏上路的人共同具有的现象,就是情感世界的敏感和萌动。禹治夏许是因受了文学阅读的熏陶,似乎尤为敏感。我自然不会缺乏常识地去猜测,这些散文小说里的人和事和作者的真实关系。即使从纯粹的文学创作虚构的本意上来看,禹治夏写少男少女朦朦胧胧的情感流动的作品的数量,也就可以看出人生这个年龄区段萌动爱情是人类共xìng。《当海风吹来时》里的贝儿和虾儿,两个家庭社会地位物质财富的巨大差别,尚不能影响两个少男少女纯如水晶洁如花苞的友情,论不上物质价值的贝类赠品,亦是对chéng rén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