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 章
柴胡 升麻 茵陈 龙胆草 黄连 黄芩 桅子 黄柏 木通 滑石 甘草
上锉剂,灯草一团,水煎服。大便实加大黄;目睛黄倍龙胆草,虚弱加人参。外用生姜捣烂,时时于黄处
擦之,其黄自退。
伤寒汗下烦热者,表里俱虚也。
竹叶石膏汤 治伤寒已经汗下,表里俱虚,津液枯竭,心烦发热,气逆yù吐,及诸烦热并宜服之。
石膏(二钱) 半夏(二钱) 麦门冬(去心) 人参 甘草(各一钱)
上锉剂,用青竹叶、生姜各五片、粳米百余粒,水煎温服。极热发狂倍知母、石膏;热呕加姜汁。
伤寒病后不眠者,心胆虚怯也。
湿胆汤 治病后虚烦不得卧及心胆虚怯,触事易惊,短气悸乏,或复自汗并治。
陈皮(去白) 半夏(姜汁炒) 茯苓(去皮) 枳实(麸炒,各二钱半) 竹茹(一钱) 酸枣仁(炒一
钱) 甘草(五分)
上锉剂,生姜三片,水煎温服。心胆虚怯,触事易惊加麦门冬、人参、柴胡、桔梗。
竹茹温胆汤 治伤寒日数过多,其热不退、梦寐不宁、心悸恍惚、烦躁多痰不眠者。
柴胡(二钱) 竹茹 桔梗 枳实(麸炒。各二钱) 黄连(五分) 人参(五钱) 陈皮 半夏 茯苓
香附(八分) 甘草(三分)
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枣一枚,水煎服。
伤寒懊 者,闷郁不舒也。其症因表症误下,正气内虚,阳邪内陷,结于其间,重则结胸也。邪在胸中宜
吐,热结在胃腑宜下。凡伤寒汗吐下后,虚烦不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 宜此。
栀豉汤 治汗吐下后,心胸满闷或痛,或头微汗,虚烦不得眠,反复颠倒,心中懊 ,乃燥热怫郁于
内而气不宣通也。
红栀子 淡豆豉
上水煎温服。烦躁者,懊 不得眠也;懊 者,郁闷不舒之貌。烦者,气也,火入于肺也;躁者,血也,
火入于肾也。故用桅子以治肺烦,豆豉以治肾躁。少气虚满加甘草;呕哕加生姜、橘红;有宿食而烦躁者加大黄
;下后胀满而烦加枳实、浓朴,下后身热而烦加甘草、干姜;瘥后劳复加枳实。
伤寒百合者,百没是处也。其病又非寒又非热,yù食不食,yù行不行,yù坐不坐,服yào即吐,小便赤。如见
此,谓之百合病。
加味柴胡汤 治百合病。
人参 半夏 柴胡 黄芩 百合 知母 甘草
上锉剂,青竹茹一团、粳米炒食盐一撮,入姜汁少许,水煎服。
伤寒痰气紧满者,宜上吐也。
瓜蒂散 治伤寒四五日,病在胸膈,痰气紧满于上不得息者,以此吐之。
甜瓜蒂(炒) 赤小豆(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一钱,豆豉煎汤调服,以吐为度。
伤寒神昏不语者,越经症也。
泻心导赤饮 治伤寒心下不痛、腹中不满、大便如常、身无寒热、渐变神昏不语,或睡中独语三旬,
目赤神焦,将水与之则咽,不与则不思,形如醉人,医者不识,便呼为死症。若以针火灸误人者多矣,殊不知
热邪传入少yīn心经也。
因火上而逼肺,所以神昏,故名越经症。
栀子 黄芩 麦门冬 滑石 人参 犀角 知母 茯苓 黄连(姜汁炒) 甘草
上锉一剂,生姜一片、枣二枚、灯芯二十根,水煎。临服入新生地黄汁二匙同服。
伤寒阳症似yīn者,是火极似水也。自热以至温,由温乃至厥,是传经之邪。轻则宜四逆散合小柴胡汤,
如渴,用白虎汤合解dú汤;重则宜六一顺气汤。
四逆散 柴胡 芍yào 枳实 甘草
上锉剂,生姜一片,水煎服。
伤寒yīn症似阳者,水极似火也。自得病手足便逆冷而不温者。
四逆汤(方见中寒。)根据本方加参、附。
伤寒狐惑者,唇口生疮声哑也。其症四肢沉重,恶闻食气,默默yù卧,目闭舌白,面目间黑色变异无常。
蚀下部为狐,而唇下有疮,其咽干;虫蚀其脏为惑,上唇有疮声哑。治慝二者并用。
黄连犀角汤∶
黄连 犀角 乌梅 木香 桃仁
上锉,水煎服。
伤寒吐蛔者,手足冷,胃空虚也。宜安蛔汤。
安蛔汤
人参(七分) 白术 茯苓(各一钱) 干姜(炒黑,五分) 乌梅(二个) 花椒(去目,三分)
上锉剂,水煎服。治蛔不可用甘草甜物,盖蛔得甘则动于上,得酸则静,见若则安,得辛辣则头伏于下。
如合丸,用乌梅浸烂蒸熟捣如泥,入前yào再捣如泥,每服十丸,米汤吞
下。伤寒吐蛔,虽有大热,忌用凉yào,犯之必死,先当用温剂以定蛔,后用凉剂以退热,小柴胡汤之类。
伤寒汗下后,昏闷不省人事者,元气大虚也。
夺命独参汤 治伤寒汗后,终日昏闷不省人事、发热发躁似有狂言,一切危急之症宜此。服后,额
上鼻尖有微汗,是其应也。
楝参(去芦,一两)
上锉作一剂,水煎,不拘时服。渣再煎服。
病后劳复者,宜养血气也。
益气养神汤 治伤寒新瘥,方起劳动应事,或多言劳神而微复动热者日劳复,宜服此。
人参 当归 白芍(酒炒) 麦门冬(去心) 知母(去毛) 桅子(炒。各一钱) 白茯神(去皮)
前胡(各七分) 陈皮(五分) 升麻 生甘草(各三分)
上锉剂,枣一枚,水煎,食远温服。
伤寒瘥后,jiāo接复发yù死,眼不开,不能言语及热病新瘥早起及多食复发。
山栀(三十枚) 锉碎,水煎服。
劳力感寒者,内伤外感也。其症头疼身热、恶寒微渴、 然汗出、身痛、腰腿酸痛、沉困无力、脉空浮无
力,名曰劳力感寒,不可误作正伤寒,大发其汗。故经云∶劳者温之,温能除大热,正此之谓也。宜加味益气
汤;若有下症者,大柴胡汤下之。
加味益气汤 治体怯弱兼之劳,而染感冒伤寒,头痛发热者。
黄 人参(各一钱) 白术 陈皮 当归(各七分) 柴胡(一钱) 升麻(三分) 黄柏(酒炒,七分)
羌活(一钱半) 防风 甘草(五分)
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水煎热服。冬月加细辛三分,如热甚,脉滞有力加黄芩酒炒三分。
伤寒产后禁忌歌∶
新瘥须当自保持,勿将酒ròu口中肥;
清宵静睡无思想,用意烦劳最忌之;
节食寡言须晏起,寒暄冬暖减添衣;
勿忌房室yīn阳易,悔误难追已噬脐。
补遗秘方。
神仙救苦丸 专治四时伤寒,不论日期远近、yīn阳表里、内外虚实、半表半里、男女老幼并皆治之。
麻黄(去节,研细,热水浸取汁) 甘草(炙,去皮,温水浸,取汁。以上各四两) 赤芍(洗去土,温
水浸,取汁,四两) 朱砂(一两五钱,红大颗者研细,水飞过) 雄黄(去夹石,红朗大颗者研细,水飞过,
一两五钱) 升麻(微炒,研细,温水浸取汁) 人参(去芦研碎,温水浸取汁) 当归(用身,研细,水浸
取汁) 柴胡(研碎,温水浸取汁。以上各一两。) 春夏用石膏(研细,水淘净) 枳实(研细,温水浸取
汁,此二味另放一处,临合时入众yào内。各五钱) 秋冬用桂枝(研细,温水浸取汁) 细辛(研细,温水浸
取汁,此二yào另收一处,临合入众yào。各五钱)
上为细末,根据前法修制,各yīn干择庚申日共成一处,用温水搅匀,以细绢滤过三遍,将汁盛于瓷罐内,上
以绵纸固之,置之不近湿、不通风处,仍yīn干取下细末,择甲子停分两处,一半入春夏yào,一半入秋冬yào,醋
糊为丸如黍米大,每服一丸。好鲜明雄黄五分于碗内研细,入井花凉水研同yào送下。水洗雄黄,务要吃尽,焚
香三寸,自然汗出立愈。如伤寒汗后变为杂症者,应服二丸;内外兼表,仍出汗自愈;若干霍乱等疾,即当内
解,有起死回生之功不能尽述。
yīn阳散 治伤寒三五日,或近期、或初觉无汗,服此。
麻黄(一两六钱) 绿豆粉(二钱) 川芎 白芷 石膏 甘草 苏叶(各一钱)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凉水调服。吃水二三次,待汗出来方止水。盖被出汗足,以身凉为度。二三日勿出
门见风,食淡饭。
伤寒昏迷不省人事,皂角末捻纸烧烟入鼻,有嚏可治,无则不治,肺气上绝也。可治者,随用皂角、半夏、
生白矾共一钱五分为末,入姜汁调服。探吐,痰去苏醒,效。
一人伤寒头疼,发热憎寒、身痛发渴、谵语、日久不出汗。余以大梨一个、生姜一块,同捣取汁,入童便一
碗,重汤煮热服之,汗出如水即愈。
太守云亭刘公患伤寒,发热面红唇赤、面壁蜷身而卧,诸医以小柴胡汤、解dú汤之类,数剂弗效。余诊六脉
浮大无力,此命门无火也。以人参、附子、沉香,一服立愈,三服全安。
一老妪,年七旬,患伤寒初起头疼身痛,发热憎寒,诸医以yào发散,数剂弗效。淹延旬日,惭而饮食不下,
昏沉不省,口不能言,眼不能开,咽喉有微气,似yù绝之意,诸医潜退。一家彷徨,召余察之,元气耗绝,即
以人参五钱煎汤,徐徐灌之。须臾稍省,yù饮水,又煎渣服之,顿愈。又逾十年而卒。夫人参回元气于无何有
之乡,果有起死回生之效,信哉不诬。
卷之二
中寒
属xìng:脉∶中寒紧涩,yīn阳俱盛,法当无汗,有汗伤命。中寒者,寒邪直中三yīn经也。(此伤寒尤甚,若不急治,
死在旦夕。)
回阳救急汤 治伤寒初起,无头痛、无身热,便就怕寒,
四肢厥冷,或过于肘膝,或腹痛吐泻,或口吐白沫,或流冷涎,或战栗、面如刀刮、引衣蜷卧、不渴,脉来沉
迟无力,即是寒中yīn经真寒症。不从阳经传来。
人参(去芦) 白术(去芦) 茯苓(去皮) 陈皮 半夏(姜汁制) 干姜 ròu桂 大附子(煨去皮脐)
五味子 甘草(炙) 呕吐涎沫,或小腹痛加盐炒茱萸,无脉加猪胆汁一匙,泄泻不止加黄 、升麻;呕吐不止
加生姜汁。
上锉剂,生姜煎服。仓卒无yào不便,可用葱熨法,或艾灸关元、气海二三十壮,使热气通其内,逼邪出
于外,以复阳气。稍待苏醒,灌入姜汁,煎服回阳汤。
寒中太yīn者,则中脘疼痛也。
理中汤 治即病太yīn,自利不渴、寒多而呕、腹痛下利、鸭溏,蛔厥,霍乱等症。
人参 白术 干姜 甘草(各二钱半)
上锉一剂,水二钟煎至八分,去渣温服。如肾气动急,去白术加ròu桂二钱,如吐多者,去白术加生姜三钱;
如下多倍白术、人参,添水煎,寒多者加干姜一钱半,腹痛满、下利、脉沉迟而微者加pào附子二钱;如伤冷中寒
,脉弱气虚变为yīn疸,本方中加茵陈蒿二钱,如霍乱转筋加石膏五钱火 ,如痞满而胃寒,或霍乱吐泻不渴,胸
满未成结胸者,或厥yīn饥不能食、食吐蛔者,用理中丸。以本方yào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
用白汤半盏化下。
寒中少yīn者,则脐腹疼痛也。
五积散 治中寒及感冒寒邪,头疼身痛、腰背拘急、恶寒、呕吐、腹痛,不问外感风寒、内伤生冷、
寒湿客于经络,腰背酸疼及fù人经脉不通并治。
白芷 当归 川芎 陈皮 浓朴(姜汁炒) 苍术(米泔浸) 白芍(炒) 枳壳(麸炒) 桔梗(去芦)
半夏(姜制。各一钱) 干姜 官桂(各五分) 麻黄(八分) 甘草(三分)
上锉剂,生姜三片、大枣一枚,水煎温服。
寒中厥yīn者,则小腹疼痛也。
四逆汤 治即病太yīn,自利不渴及三yīn症脉微yù绝、手足厥冷。四逆名者,即四肢厥冷也。大附子(一
个,去皮脐,破入片,生用) 甘草(炙,六钱) 干姜(五钱)
上锉三剂,水煎温服,取少汗乃愈。
灸yīn症法 气海穴在脐下一寸五分,丹田在脐下二寸,关元在脐下三寸,用艾火灸二七壮,但手足温
暖、脉至知人事,无汗要有汗,汗出即生。不暖不省者死。
蒸脐法 用麝香、半夏、皂荚各一字为末填脐中,用生姜切薄片贴脐上,放大艾火灸姜片上蒸,灸二
七壮,灸关元、气海二七壮。热气通于内,寒气逼于外,yīn自退而阳自复矣。
熨脐法 用葱头缚一把,切去叶留白根,切饼二寸许,连缚四五饼,先将麝香、硫黄二字填于脐中,
放葱饼于脐上,以熨斗盛火于葱饼上熨之。如饼烂,再换饼再熨,热气入腹。以通阳气,如大小便不通,以利即止。
揉脐法 用吴茱萸二三合、麸皮一升、食盐一合,拌匀热炒,以绢包之,于腹上下热揉熨之,自然有效也。
卷之二
瘟疫
属xìng:脉∶瘟脉无名,随见诸经,未汗宜强,虚缓伤生。众人病一般者,乃天行时疫也。
辟邪丹 虎头骨(二两) 朱砂 雄黄 雌黄 鬼臼 芜荑 鬼箭 藜芦(各一两)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囊盛一丸,男左女右,系于背上。或常病者,户内烧之,一切邪鬼不敢进。
兼治fù人与鬼魅jiāo通。
五瘟丹 治四时瘟疫流行、伤寒发热并诸疟热病。
黄连(属火,戊癸之年为君) 黄柏(属水,丙辛之年为君) 黄芩(属金,乙庚之年为君) 甘草(属土,
甲己之年为君) 紫苏,香附(以上各一两,以直年yào为君者倍一两)
上七味皆生用,于冬至日制为末,用锦纹大黄三两浓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上锉剂,灯草一团,水煎服。大便实加大黄;目睛黄倍龙胆草,虚弱加人参。外用生姜捣烂,时时于黄处
擦之,其黄自退。
伤寒汗下烦热者,表里俱虚也。
竹叶石膏汤 治伤寒已经汗下,表里俱虚,津液枯竭,心烦发热,气逆yù吐,及诸烦热并宜服之。
石膏(二钱) 半夏(二钱) 麦门冬(去心) 人参 甘草(各一钱)
上锉剂,用青竹叶、生姜各五片、粳米百余粒,水煎温服。极热发狂倍知母、石膏;热呕加姜汁。
伤寒病后不眠者,心胆虚怯也。
湿胆汤 治病后虚烦不得卧及心胆虚怯,触事易惊,短气悸乏,或复自汗并治。
陈皮(去白) 半夏(姜汁炒) 茯苓(去皮) 枳实(麸炒,各二钱半) 竹茹(一钱) 酸枣仁(炒一
钱) 甘草(五分)
上锉剂,生姜三片,水煎温服。心胆虚怯,触事易惊加麦门冬、人参、柴胡、桔梗。
竹茹温胆汤 治伤寒日数过多,其热不退、梦寐不宁、心悸恍惚、烦躁多痰不眠者。
柴胡(二钱) 竹茹 桔梗 枳实(麸炒。各二钱) 黄连(五分) 人参(五钱) 陈皮 半夏 茯苓
香附(八分) 甘草(三分)
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枣一枚,水煎服。
伤寒懊 者,闷郁不舒也。其症因表症误下,正气内虚,阳邪内陷,结于其间,重则结胸也。邪在胸中宜
吐,热结在胃腑宜下。凡伤寒汗吐下后,虚烦不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 宜此。
栀豉汤 治汗吐下后,心胸满闷或痛,或头微汗,虚烦不得眠,反复颠倒,心中懊 ,乃燥热怫郁于
内而气不宣通也。
红栀子 淡豆豉
上水煎温服。烦躁者,懊 不得眠也;懊 者,郁闷不舒之貌。烦者,气也,火入于肺也;躁者,血也,
火入于肾也。故用桅子以治肺烦,豆豉以治肾躁。少气虚满加甘草;呕哕加生姜、橘红;有宿食而烦躁者加大黄
;下后胀满而烦加枳实、浓朴,下后身热而烦加甘草、干姜;瘥后劳复加枳实。
伤寒百合者,百没是处也。其病又非寒又非热,yù食不食,yù行不行,yù坐不坐,服yào即吐,小便赤。如见
此,谓之百合病。
加味柴胡汤 治百合病。
人参 半夏 柴胡 黄芩 百合 知母 甘草
上锉剂,青竹茹一团、粳米炒食盐一撮,入姜汁少许,水煎服。
伤寒痰气紧满者,宜上吐也。
瓜蒂散 治伤寒四五日,病在胸膈,痰气紧满于上不得息者,以此吐之。
甜瓜蒂(炒) 赤小豆(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一钱,豆豉煎汤调服,以吐为度。
伤寒神昏不语者,越经症也。
泻心导赤饮 治伤寒心下不痛、腹中不满、大便如常、身无寒热、渐变神昏不语,或睡中独语三旬,
目赤神焦,将水与之则咽,不与则不思,形如醉人,医者不识,便呼为死症。若以针火灸误人者多矣,殊不知
热邪传入少yīn心经也。
因火上而逼肺,所以神昏,故名越经症。
栀子 黄芩 麦门冬 滑石 人参 犀角 知母 茯苓 黄连(姜汁炒) 甘草
上锉一剂,生姜一片、枣二枚、灯芯二十根,水煎。临服入新生地黄汁二匙同服。
伤寒阳症似yīn者,是火极似水也。自热以至温,由温乃至厥,是传经之邪。轻则宜四逆散合小柴胡汤,
如渴,用白虎汤合解dú汤;重则宜六一顺气汤。
四逆散 柴胡 芍yào 枳实 甘草
上锉剂,生姜一片,水煎服。
伤寒yīn症似阳者,水极似火也。自得病手足便逆冷而不温者。
四逆汤(方见中寒。)根据本方加参、附。
伤寒狐惑者,唇口生疮声哑也。其症四肢沉重,恶闻食气,默默yù卧,目闭舌白,面目间黑色变异无常。
蚀下部为狐,而唇下有疮,其咽干;虫蚀其脏为惑,上唇有疮声哑。治慝二者并用。
黄连犀角汤∶
黄连 犀角 乌梅 木香 桃仁
上锉,水煎服。
伤寒吐蛔者,手足冷,胃空虚也。宜安蛔汤。
安蛔汤
人参(七分) 白术 茯苓(各一钱) 干姜(炒黑,五分) 乌梅(二个) 花椒(去目,三分)
上锉剂,水煎服。治蛔不可用甘草甜物,盖蛔得甘则动于上,得酸则静,见若则安,得辛辣则头伏于下。
如合丸,用乌梅浸烂蒸熟捣如泥,入前yào再捣如泥,每服十丸,米汤吞
下。伤寒吐蛔,虽有大热,忌用凉yào,犯之必死,先当用温剂以定蛔,后用凉剂以退热,小柴胡汤之类。
伤寒汗下后,昏闷不省人事者,元气大虚也。
夺命独参汤 治伤寒汗后,终日昏闷不省人事、发热发躁似有狂言,一切危急之症宜此。服后,额
上鼻尖有微汗,是其应也。
楝参(去芦,一两)
上锉作一剂,水煎,不拘时服。渣再煎服。
病后劳复者,宜养血气也。
益气养神汤 治伤寒新瘥,方起劳动应事,或多言劳神而微复动热者日劳复,宜服此。
人参 当归 白芍(酒炒) 麦门冬(去心) 知母(去毛) 桅子(炒。各一钱) 白茯神(去皮)
前胡(各七分) 陈皮(五分) 升麻 生甘草(各三分)
上锉剂,枣一枚,水煎,食远温服。
伤寒瘥后,jiāo接复发yù死,眼不开,不能言语及热病新瘥早起及多食复发。
山栀(三十枚) 锉碎,水煎服。
劳力感寒者,内伤外感也。其症头疼身热、恶寒微渴、 然汗出、身痛、腰腿酸痛、沉困无力、脉空浮无
力,名曰劳力感寒,不可误作正伤寒,大发其汗。故经云∶劳者温之,温能除大热,正此之谓也。宜加味益气
汤;若有下症者,大柴胡汤下之。
加味益气汤 治体怯弱兼之劳,而染感冒伤寒,头痛发热者。
黄 人参(各一钱) 白术 陈皮 当归(各七分) 柴胡(一钱) 升麻(三分) 黄柏(酒炒,七分)
羌活(一钱半) 防风 甘草(五分)
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水煎热服。冬月加细辛三分,如热甚,脉滞有力加黄芩酒炒三分。
伤寒产后禁忌歌∶
新瘥须当自保持,勿将酒ròu口中肥;
清宵静睡无思想,用意烦劳最忌之;
节食寡言须晏起,寒暄冬暖减添衣;
勿忌房室yīn阳易,悔误难追已噬脐。
补遗秘方。
神仙救苦丸 专治四时伤寒,不论日期远近、yīn阳表里、内外虚实、半表半里、男女老幼并皆治之。
麻黄(去节,研细,热水浸取汁) 甘草(炙,去皮,温水浸,取汁。以上各四两) 赤芍(洗去土,温
水浸,取汁,四两) 朱砂(一两五钱,红大颗者研细,水飞过) 雄黄(去夹石,红朗大颗者研细,水飞过,
一两五钱) 升麻(微炒,研细,温水浸取汁) 人参(去芦研碎,温水浸取汁) 当归(用身,研细,水浸
取汁) 柴胡(研碎,温水浸取汁。以上各一两。) 春夏用石膏(研细,水淘净) 枳实(研细,温水浸取
汁,此二味另放一处,临合时入众yào内。各五钱) 秋冬用桂枝(研细,温水浸取汁) 细辛(研细,温水浸
取汁,此二yào另收一处,临合入众yào。各五钱)
上为细末,根据前法修制,各yīn干择庚申日共成一处,用温水搅匀,以细绢滤过三遍,将汁盛于瓷罐内,上
以绵纸固之,置之不近湿、不通风处,仍yīn干取下细末,择甲子停分两处,一半入春夏yào,一半入秋冬yào,醋
糊为丸如黍米大,每服一丸。好鲜明雄黄五分于碗内研细,入井花凉水研同yào送下。水洗雄黄,务要吃尽,焚
香三寸,自然汗出立愈。如伤寒汗后变为杂症者,应服二丸;内外兼表,仍出汗自愈;若干霍乱等疾,即当内
解,有起死回生之功不能尽述。
yīn阳散 治伤寒三五日,或近期、或初觉无汗,服此。
麻黄(一两六钱) 绿豆粉(二钱) 川芎 白芷 石膏 甘草 苏叶(各一钱)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凉水调服。吃水二三次,待汗出来方止水。盖被出汗足,以身凉为度。二三日勿出
门见风,食淡饭。
伤寒昏迷不省人事,皂角末捻纸烧烟入鼻,有嚏可治,无则不治,肺气上绝也。可治者,随用皂角、半夏、
生白矾共一钱五分为末,入姜汁调服。探吐,痰去苏醒,效。
一人伤寒头疼,发热憎寒、身痛发渴、谵语、日久不出汗。余以大梨一个、生姜一块,同捣取汁,入童便一
碗,重汤煮热服之,汗出如水即愈。
太守云亭刘公患伤寒,发热面红唇赤、面壁蜷身而卧,诸医以小柴胡汤、解dú汤之类,数剂弗效。余诊六脉
浮大无力,此命门无火也。以人参、附子、沉香,一服立愈,三服全安。
一老妪,年七旬,患伤寒初起头疼身痛,发热憎寒,诸医以yào发散,数剂弗效。淹延旬日,惭而饮食不下,
昏沉不省,口不能言,眼不能开,咽喉有微气,似yù绝之意,诸医潜退。一家彷徨,召余察之,元气耗绝,即
以人参五钱煎汤,徐徐灌之。须臾稍省,yù饮水,又煎渣服之,顿愈。又逾十年而卒。夫人参回元气于无何有
之乡,果有起死回生之效,信哉不诬。
卷之二
中寒
属xìng:脉∶中寒紧涩,yīn阳俱盛,法当无汗,有汗伤命。中寒者,寒邪直中三yīn经也。(此伤寒尤甚,若不急治,
死在旦夕。)
回阳救急汤 治伤寒初起,无头痛、无身热,便就怕寒,
四肢厥冷,或过于肘膝,或腹痛吐泻,或口吐白沫,或流冷涎,或战栗、面如刀刮、引衣蜷卧、不渴,脉来沉
迟无力,即是寒中yīn经真寒症。不从阳经传来。
人参(去芦) 白术(去芦) 茯苓(去皮) 陈皮 半夏(姜汁制) 干姜 ròu桂 大附子(煨去皮脐)
五味子 甘草(炙) 呕吐涎沫,或小腹痛加盐炒茱萸,无脉加猪胆汁一匙,泄泻不止加黄 、升麻;呕吐不止
加生姜汁。
上锉剂,生姜煎服。仓卒无yào不便,可用葱熨法,或艾灸关元、气海二三十壮,使热气通其内,逼邪出
于外,以复阳气。稍待苏醒,灌入姜汁,煎服回阳汤。
寒中太yīn者,则中脘疼痛也。
理中汤 治即病太yīn,自利不渴、寒多而呕、腹痛下利、鸭溏,蛔厥,霍乱等症。
人参 白术 干姜 甘草(各二钱半)
上锉一剂,水二钟煎至八分,去渣温服。如肾气动急,去白术加ròu桂二钱,如吐多者,去白术加生姜三钱;
如下多倍白术、人参,添水煎,寒多者加干姜一钱半,腹痛满、下利、脉沉迟而微者加pào附子二钱;如伤冷中寒
,脉弱气虚变为yīn疸,本方中加茵陈蒿二钱,如霍乱转筋加石膏五钱火 ,如痞满而胃寒,或霍乱吐泻不渴,胸
满未成结胸者,或厥yīn饥不能食、食吐蛔者,用理中丸。以本方yào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
用白汤半盏化下。
寒中少yīn者,则脐腹疼痛也。
五积散 治中寒及感冒寒邪,头疼身痛、腰背拘急、恶寒、呕吐、腹痛,不问外感风寒、内伤生冷、
寒湿客于经络,腰背酸疼及fù人经脉不通并治。
白芷 当归 川芎 陈皮 浓朴(姜汁炒) 苍术(米泔浸) 白芍(炒) 枳壳(麸炒) 桔梗(去芦)
半夏(姜制。各一钱) 干姜 官桂(各五分) 麻黄(八分) 甘草(三分)
上锉剂,生姜三片、大枣一枚,水煎温服。
寒中厥yīn者,则小腹疼痛也。
四逆汤 治即病太yīn,自利不渴及三yīn症脉微yù绝、手足厥冷。四逆名者,即四肢厥冷也。大附子(一
个,去皮脐,破入片,生用) 甘草(炙,六钱) 干姜(五钱)
上锉三剂,水煎温服,取少汗乃愈。
灸yīn症法 气海穴在脐下一寸五分,丹田在脐下二寸,关元在脐下三寸,用艾火灸二七壮,但手足温
暖、脉至知人事,无汗要有汗,汗出即生。不暖不省者死。
蒸脐法 用麝香、半夏、皂荚各一字为末填脐中,用生姜切薄片贴脐上,放大艾火灸姜片上蒸,灸二
七壮,灸关元、气海二七壮。热气通于内,寒气逼于外,yīn自退而阳自复矣。
熨脐法 用葱头缚一把,切去叶留白根,切饼二寸许,连缚四五饼,先将麝香、硫黄二字填于脐中,
放葱饼于脐上,以熨斗盛火于葱饼上熨之。如饼烂,再换饼再熨,热气入腹。以通阳气,如大小便不通,以利即止。
揉脐法 用吴茱萸二三合、麸皮一升、食盐一合,拌匀热炒,以绢包之,于腹上下热揉熨之,自然有效也。
卷之二
瘟疫
属xìng:脉∶瘟脉无名,随见诸经,未汗宜强,虚缓伤生。众人病一般者,乃天行时疫也。
辟邪丹 虎头骨(二两) 朱砂 雄黄 雌黄 鬼臼 芜荑 鬼箭 藜芦(各一两)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囊盛一丸,男左女右,系于背上。或常病者,户内烧之,一切邪鬼不敢进。
兼治fù人与鬼魅jiāo通。
五瘟丹 治四时瘟疫流行、伤寒发热并诸疟热病。
黄连(属火,戊癸之年为君) 黄柏(属水,丙辛之年为君) 黄芩(属金,乙庚之年为君) 甘草(属土,
甲己之年为君) 紫苏,香附(以上各一两,以直年yào为君者倍一两)
上七味皆生用,于冬至日制为末,用锦纹大黄三两浓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