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其他类型 >贫农大魔师最新章节 > 贫农大魔师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 217 章

  “亲家姥爷,我们祖祖辈辈都是这么干下来的,也没见生病,您就别担心了。”姚满仓憨憨一笑道,“呸呸……”原来一咧嘴这冰冰碴子进到嘴里了。

  姚长海不好搞特殊,摘下脸上的口罩,直接塞进了兜里。

  妮儿尽管气的脸通红却也没有当场说让他在戴上的话语,哼哼!晚上回家咱们再说。

  年轻力壮的劳力锛冰。年纪较大的社员和fù女会担筐子,把刨出来的粪挑在牛车上装运的地方,再送到田里等距离堆放后用土埋好。初春把送到地里的粪大伙会认真细致地用耙子滤碎,然后用筐子等距离倒小堆,然后再撒开做耕地的底肥。

  挑粪也是辛苦活,年轻力壮的劳力就要挑担子,从早干到晚,一天要担一百多次,松软的耕地挑着装满百十来斤粪的筐子,一会儿浑身就湿透了。

  如此辛苦这些年轻朴实的汉子依然是笑容满面。因为辛苦种下去的是希望。

  刘姥爷和妮儿站在田埂上感慨道,“妮儿,农村劳作艰辛。农民生活清苦,农业也是所有产业中最脆弱、最低收的产业。”

  “民以食为天!”妮儿紧绷着小脸严肃道。

  “也是谁也离不开的,和人们休戚相关的。”刘姥爷笑道。

  “不能用大铁牛吗?”其实妮儿更想说的是机械化,姚湾村的地可不止梯田,还有一望无际的平整沃野。

  大型的机械想用也买不起,但精巧实用的小型农用机械可是非常实用的,也可以减少劳动强度。

  “小傻瓜,大铁牛只能耕地,运输。想要用在别处,对于机械我还真不懂耶!”刘姥爷挠挠头不好意思道。

  “不过这个可以问问小孙。等博远回来再说。”刘姥爷道,现在不着急。着急也没用,就是做好了,估计也赶不上这一次春耕了。

  到了傍晚刘姥爷去了农场,如今孙国强一间土坯房大变样,不在是冷冷清清的,而多了许多工具,其中一台老掉牙的车床最显眼。

  两人嘀嘀咕咕一会儿,但听孙国强道,“行,我做做看。我会尽力的,在农场待了两年,我也知道农业有多苦。”他挠着头不好意思道,“只是这材料,嘿嘿……”

  “我明儿给你送来。”刘姥爷保证道,不就是铁桦木嘛!

  当然这事少不了要经过孟场长知道,他当然大力支持,能提高劳动效率,又减少劳动强度,他是巴不得呢!

  别看是一场之长,春灌时节,虽然比不得西北、东北天寒地冻,但依然还是很冷的。孟场长经常打着赤脚手拿铁锹站在冷的水中,夏天戴一顶草帽仍然打着赤脚扛着铁锹在田里巡视,夏收的时候,厂里的收麦队伍来了,他又在为大家准备伙食,真是一头勤勤恳恳的老黄牛。

  &*&

  到了第二天姚长海终于戴上了口罩,全家人威胁,无奈的他只好戴上了。不然妮儿不给抱抱。

  见识了春耕,原来没有最辛苦,只有更辛苦。

  让人最累的活是跟着播种豆类牛犋时的抓点粪。五、六十斤的粪簸箩吊在胸前,两把手抓好粪,一边走一边jiāo替着把粪扔在豆籽上,扔完了还要蹲下去再装满,并要保证跟上犁地的牛犋,不能有遗漏,肩膀上被绳子吊的地方会留下深深的血烙印。

  而一些未婚的姑娘则要跟着畜力拉犁的翻耕者撒肥料也是浑身泥土与汗水。

  妮儿知道他们撒的是农家肥,如果是化肥的话估计这手会被蚀得直褪皮。

  从春起,天还是漆黑一片的时候,老梆子的梆子声,已经敲起上工的号角。

  年纪较大的社员已经在呼喊着青壮年人牵牛背犁。清晨,妮儿和大黄一群孩子从村里出去给大人们送饭,那弯弯曲曲的田埂上,到处摇响了送粪车那隐约的骡铃。

  送完饭,孩子们才去背上书包去上学。

  妮儿站在梯田高处,从上往下望去,四野里移动着一些细碎的黑点,有吆牛的声音微弱地传来。春耕苦,抓粪点种的人肩上挎着粪笸箩,顶在肚子上,两手不停地把粪和要种均匀地点进墒沟,从天亮一直走到天黑。牛累得大喘粗气,直吐白沫,姚致远见天得给它们煮黑豆,要不全累趴下了。

  妮儿跑牛棚也跑的紧,犒劳这些大家伙,刘淑英也变着法做好吃的给姚家人补充体力。

  真是牛马一样的劳作,世代的农民就是这样干活的。

  &*&

  把各种肥粪送到了地里,并滤、撒结束后,就要耕地,除豆子翻耕时就下种外,小麦需要人工点种和挖沟播种,大量的谷子等秸杆类作物还需要用耧播种,并用三眼石砘拉碾。

  这又是一项重活,好想都少不了姚长海的身影。凡是重活,那肯定是有这便宜老爹的事。

  刘姥爷道,“姚姑爷凡是必须亲力亲为吗?”

  “社员看干部!”一句话堵住了他们的嘴,接着又道,“姥爷、妈,我年轻,有力气,放心吧!我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刘淑英无奈道,“这大队长还不如不干呢!去年也没见你这么累。”

  白天干了一天了,晚上也不歇晌,还得统筹安排后续的农活。

  “姥爷,跟你商量个事!”姚长海不好意思道。

  “吞吞吐吐的干什么?有话就说。”刘姥爷笑道。

  “是这样,见识了姥爷吹笛子,我想着,村里的小学没有音乐老师,能不能一个星期上一堂课。让孩子们也见识见识。”姚长海直接说道。

  “那是不是也要加上画画课!”刘淑英做在一旁笑道。

  “那更好了!我怎么把这茬给忘了。”姚长海一拍大腿道,姥爷修补古书画他可是亲眼看见的。

  “你倒是贪心,妮儿谁看。”刘姥爷笑道。

  “一个星期就一堂课,四十分钟。姥爷。”姚长海请求道。

  “那乐器呢!”连幼梅轻笑道。

  “咱挨着竹林,还少得了乐器。”姚长海食指指向竹林的位置道。

  “我好像不答应也不行。”刘姥爷摇头失笑道。

  “太姥爷您还会吹笛子啊!”钟小猫眨巴眨巴古井般深邃地双眸好奇地问道。

  “你们呀!就慢慢的见识什么叫知识渊博,什么叫博学多才。”刘淑英眉眼含笑道。

  “哼哼!太姥爷不会机械制造!”妮儿仰起娇俏的鼻子不客气地说道。

  众人一愣,随即“哈哈……”笑了起来。

  认真说来,他所学的跟农事还真不沾边。刘姥爷摊开双手道,“这可真是说到点子上了,这些实际的太姥爷还真不会,不过太姥爷给你们带来精神世界的享受。”

  就这样刘姥爷走马上任了,先给孩子们制造乐器,这个慢慢来不急。

  这只是春耕春播中的一个chā曲。

  姚湾村的壮劳力们依然不厌其烦的劳作在田间地头。

  播种谷子依然是人力,要拉石砘也很有讲究,头遍砘是最辛苦的,铁犁铧翻过的耕地很疏松,还有翻起上年作物的根茬,走起来很吃力。用三垄沟的木耧播种谷子等作物时,天气还很凉,穿着鞋紧跟在摇耧者的后面,走不长距离土就灌满了鞋,顶的脚很疼,一倒土就和摇耧者拉开了距离,就需要奋力追赶,如此这般,浑身大汗,一天下来社员们的后背的衣服就结出了碱花。

  ☆、第323章

  当然拉砘每张耧安排三个壮劳力,一个摇耧,另两个人既傍耧又拉砘,一替一回轮流着干。

  就这也是累,始终得下力气,你出多少力,它就出多少功,半点儿做不了假。

  傍耧就是牵引大牲畜走直线,除第一次开耧外,要保证走在上一回播种的外侧犁沟里,缰绳的距离要松紧适度把握准确,摇耧播种者都是村里的种田老把式,摇得节奏要保证把谷子等种子播均匀,既不浪费种子,也不影响出苗,谁播种的哪块地大家都记得。

  菜鸟们一般都很想摇耧,这个轻省,这种田的老把式,也会倾囊相授,绝不藏私告诉新进的社员要领,示范后让孩子们也试试,熟练了,播种谷子时也会替顶着摇几个来回。

  播种的耧上有叮当作响的摇铃,随着两手紧握耧把,左右胳膊均匀的来回用力,伴随着对畜力的吆喝,田里一道亮丽的风景。

  播种好的谷子还要再拉两遍三眼砘,一遍比一遍省些力气,原因就是耕播种过得地经拉头遍砘和人踩后有了一定的板结,好走了。二遍、三遍砘要一天拉8-15亩左右,才可以记满工分。

  实际上拉砘就是针对北方春季干旱的特点,碾压垄沟保墒使种子能顺利发芽出土。当然,用畜力犁种的豆子地或者用铁锹直接点种的豆子、玉米地还要进行磨地,用筋巴条编好的耱,人站在上面,赶着大牲畜依次碾磨。有谚语“耕地不磨地,好比蒸饭走了气”,长期的农田种植使农民积累下了许多约定俗成的农事程序。

  在春耕播种的农活中,赶牛车跟皮车送粪拉庄稼、耕耙磨地、刮地、保墒、种菜、打畦等农活。

  下地的社员们每天回来都是一身的土。蹲在水井边上洗三遍脸漱好多遍口后,才能脸上干净和嘴里的泥土。

  春耕春播期间,可不能忘了最重要的一项冬小麦。天气转暖,小麦由南向北陆续进入返青、起身、拔节期。

  冬小麦是农民的第一chā农作物。提高冬小麦产量,抓好春季田间管理是关键。

  查看墒情是否充足,这就需要刘姥爷这个天气预报了,都说春雨贵如油,今年入春以来,雨水有但同比常年要少,所以就要浇水保苗,抗旱防冻。

  这就显现出去年一冬整修农田水利的好处了。总算没有渴着小麦了。

  不过这梯田上可就要挑水浇地了,这又是一项重活,妮儿纳闷山上有那么竹子,为什么不用滴灌技术。

  她可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要真是凡事都想得到,何至于这般辛苦劳作还要饿肚子。

  早春土壤返浆或下雨后,趁水追肥。还要防控病虫,及时拔草。没有化学yào剂除草,都是人力除草。

  而这杀虫剂,就得请刘姥爷出马了。他熬煮出来的杀虫剂喷洒后,金蚊子、弓腰虫、红蜘蛛、毛虫、钻心虫、吐丝虫、牙虫、窦天娥、棉灵虫等的杀死率达95%以上,对虫卵杀死率达75%以上。对土壤中的钻地虫杀死率达60%以上,适用大田各种作物、蔬菜、瓜果、花卉、树木的杀虫,不污染环境,无dú副作用,绝对是一种绿色杀虫剂。?

  剩下来的5%孩子们就统统把害虫杀死!

  至于这配方所用的yào草随处可见,即使去yào材收购站购买,也极其便宜。

  所以一经推出不但姚湾村使用,这农场孟场长和十里村的殷铁柱是不请自来,拿着就跑。

  当然受益可不止这两家。有姚满耕这个主抓农业生产的,辐shè去的范围就大了。

  姚长海做好统筹安排。加强分类指导,因时因地因墒因苗落实好田管措施。促进苗情转化升级。

  &*&

  姚湾村的春耕、春播工作自立春开始以来,一直持续到四月底五月初,农业生产的重心已转向田管工作。

  斜晖残照,清风吹过初夏的味道,柔和的风暖洋洋的,带着一缕香甜,又闻到槐花香了。每年五月初,是槐花开花的时候,因为槐花是并不起眼的小小白花,所以总是先闻到花香,才看到花开。

  姚家人坐槐树下,桃树、葡萄树被割了尾巴,所以这小院中只有补种榆树和槐树了。

  槐树的叶色呈墨绿色,远看槐树的树冠的如同一团墨绿浓云,“槐与“怀”同音,有怀念远方来人,适宜人们乘荫纳凉,也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后人用三槐比喻三公,成为三公宰辅官位的象征。

  在门前、院中栽植有祈望子孙位列三公之意。民间流传“门前一棵槐,财源滚滚来”的民谣,有祈望生财致富之意。

  这才是该被破的,不过普通老百姓可不知道槐树的寓意,只知道五月槐花香。

  “姥爷要是早些来村里住我们杀虫就不会那么苦喽!”姚长海笑道,“有大铁牛帮忙,又有您的杀虫剂,今年算是稍微轻松的一年了。”

  刘姥爷只是笑了笑,转移话题道,“都种完了。”

  “种完了。”姚长海应道。

  说话当中,就听见哨鸣声,闻声而去,只见院子空地上妮儿如蝴蝶般在踢毽子,不时的踢出“雾里看花”、“苏秦背剑”、“倒挂紫金冠”、“外磕还龙”、“朝天一炷香”等等,头顶、后背、脚跟、脚面等部位,毽子上滚下翻,滴溜儿乱转。

  “姥爷谢谢你。”姚长海真诚地说道,“没有你妮儿不可能这般健康的成长。”

  “瞧你又说这话,我可不爱听,妮儿自己努力的结果。”刘姥爷挥手笑道,看向妮儿的眼神温柔慈爱能滴出水来。

  姚长海笑而不语,有些事不说不代表不知道,老实说,他可没有妮儿有毅力,听声辩位不只是这简单的四个字。

  这里面妮儿付出的艰辛不足为外道也,光是毽子踢坏的就数不清了。

  “啪啪……”突如其来的掌声也打断了哨声,妮儿依旧ròu呼呼的手接住了毽子,看向来人,“狗剩哥!”

  “妮儿真乖。”狗剩捏捏妮儿ròu呼呼的包子脸。

  妮儿常去牛棚所以跟他很熟悉了。

  “太姥爷,长海叔!小猫!”狗剩叫道。

  “狗剩来了坐。”姚长海指着石凳道。

  “我爹让我通知你,明儿早上八点公社开会,各村的大队长都得去。”狗剩直接说出来意。

  “知道什么事吗?”姚长海随口问了一句道。

  “好像是关于改造分子的安置问题。”狗剩把自己听到了说了一下。

  姚长海心里有数了,“我知道了,我明天一早就去。”

  “对了,我爹说让你驾着马车去。”狗剩又道。

  “知道了。”姚长海点头道。

  “没别的事我走了。”狗剩笑道。

  “狗剩来了!”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