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 章
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
也。是尚友也。”尚,上同。言进而上也。颂,诵通。论其世,论其当世行
事之迹也。言既观其言,则不可以不知其为人之实,是以又考其行也。夫能
友天下之善士,其所友众矣,犹以为未足,又进而取于古人。是能进其取友
之道,而非止为一世之士矣。
齐宣王问卿。孟子曰:“王何卿之问也?”王曰:“卿不同乎?”曰:“不
同。有贵戚之卿,有异姓之卿。”王曰:“请问贵戚之卿。”曰:“君有大过则
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大过,谓足以亡其国者。易位,易君之位,
更立亲戚之贤者。盖与君有亲亲之恩,无可去之义。以宗庙为重,不忍坐视
其亡,故不得已而至于此也。王勃然变乎色。勃然,变色貌。曰:“王勿异
也。王问臣,臣不敢不以正对。”孟子言也。王色定,然后请问异姓之卿。
曰:“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去。”君臣义合,不合则去。此章言大
臣之义,亲疏不同,守经行权,各有其分。贵戚之卿,小过非不谏也,但必
大过而不听,乃可易位。异姓之卿,大过非不谏也,虽小过而不听,已可去
矣。然三仁贵戚,不能行之于约;而霍光异姓,乃能行之于昌邑。此又委任
权力之不同,不可以执一论也。
卷十一 告子章句上
凡二十章。
告子曰:“xìng,犹杞柳也;义,犹桮桊也。以人xìng为仁义,犹以杞柳为
桮桊。”桮,音杯。桊,丘圆反。xìng者,人生所?之天理也。杞柳,柜柳。桮
桊,屈木所为,若卮匜之属。告子言人xìng本无仁义,必待矫揉而后成,如荀
子xìng恶之说也。孟子曰:“子能顺杞柳之xìng而以为桮桊乎?将戕贼杞柳而后
以为桮桊也?如将戕贼杞柳而以为桮桊,则亦将戕贼人以为仁义与?率天下
之人而祸仁义者,必子之言夫!”戕,音墙。与,平声。夫,音扶。言如此,
则天下之人皆以仁义为害xìng而不肯为,是因子之言而为仁义之祸也。
告子曰:“xìng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袂诸西方则西流。人xìng之无
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湍,他端反。湍,波流潆回之貌也。
告子因前说而小变之,近于扬子善恶混之说。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
无分于上下乎?人xìng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言
水诚不分东西矣,然岂不分上下乎?xìng即天理,未有不善者也。今夫水,搏
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xìng哉?其势则然也。人
之可使为不善,其xìng亦犹是也。”夫,音扶。搏,补各反。搏,击也。跃,
跳也。颡,额也。水之过额在山,皆不就下也。然其本xìng未尝不就下,但为
博激所使而逆其xìng耳。此章言xìng本善,故顺之而无不善;本无恶,故反之而
后为恶,非本无定体,而可以无所不为也。
告子曰:“生之谓xìng。”生,指人物之所以知觉运动者而言。告子论xìng,
前后四章,语虽不同,然其大指不外乎此,与近世佛氏所谓作用是xìng者略相
似。孟子曰:“生之谓xìng也,犹白之谓白与?”曰:“然。”“白羽之白也,犹
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与?”曰:“然。”与,平声。下同。白之
谓白,犹言凡物之白者,同谓之白,更无差别也。白羽以下,孟子再问而告
子曰然,则是谓凡有生者同是一xìng矣。“然则犬之xìng,犹牛之xìng;牛之xìng,
犹人之xìng与?”孟子又言若果如此,则犬牛与人皆有知觉,皆能运动,其xìng
皆无以异矣,于是告子自知其说之非而不能对也。愚按:xìng者,人之所得于
天之理也;生者,人之所得于天之气也。xìng,形而上者也;气,形而下者也。
人物之生,莫不有是xìng,亦莫不有是气。然以气言之,则知觉运动,人与物
若不异也;以理言之,则仁义礼智之?岂物之所得而全哉?此人之xìng所以无
不善,而为万物之灵也。告子不知xìng之为理,而以所谓气者当之,是以杞柳
湍水之喻,食色无善无不善之说,纵横缪戾,纷纭舛错,而此章之误乃其本
根。所以然者,盖徒知知觉运动之蠢然者,人与物同;而不知仁义礼智之粹
然者,人与物异也。孟子以是折之,其义精矣。
告子曰:“食色,xìng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告
子以人之知觉运动者为xìng,故言人之甘食悦色者即其xìng。故仁爱之心生于内,
而事物之宜由乎外。学者但当用力于仁,而不必求合于义也。孟子曰:“何
以谓仁内义外也?”曰:“彼长而我长之,非有长于我也;犹彼白而我白之,
从其白于外也,故谓之外也。”长,上声,下同。我长之,我以彼为长也;
我白之,我以彼为白也。曰:“异于白马之白也,无以异于白人之白也;不
识长马之长也,无以异于长人之长与?且谓长者义乎?长之者义乎?”与,
平声,下同。张氏曰:“上异于二字疑衍。”李氏曰:“或有阙文焉。”愚按:
白马白人,所谓彼白而我白之也;长马长人,所谓彼长而我长之也。白马白
人不异,而长马长人不同,是乃所谓义也。义不在彼之长,而在我长之之心,
则义之非外明矣。曰:“吾弟则爱之,秦人之弟则不爱也,是以我为悦者也,
故谓之内。长楚人之长,亦长吾之长,是以长为悦者也,故谓之外也。”言
爱主于我,故仁在内;敬主于长,故义在外。曰:“耆秦人之炙,无以异于
耆吾炙。夫物则亦有然者也,然则耆炙亦有外与?”耆,与嗜同。夫,音扶。
言长之耆之,皆出于心也。林氏曰:“告子以食色为xìng,故因其所明者而通
之。”自篇首至此四章,告子之辩屡屈,而屡变其说以求胜,卒不闻其能自
反而有所疑也。此正其所谓不得于言勿求于心者,所以卒于卤莽而不得其正
也。
孟季子问公都子曰:“何以谓义内也?”孟季子,疑孟仲子之弟也。盖
闻孟子之言而未达,故私论之。曰:“行吾敬,故谓之内也。”所敬之人虽在
外,然知其当敬而行吾心之敬以敬之,则不在外也。“乡人长于伯兄一岁,
则谁敬?”曰:“敬兄。”“酌则谁先?”曰:“先酌乡人。”“所敬在此,所长
在彼,果在外,非由内也。”长,上声。伯,长也。酌,酌酒也。此皆季子
问、公都子答,而季子又言,如此则敬长之心,果不由中出也。公都子不能
答,以告孟子。孟子曰:“敬叔父乎?敬弟乎?彼将曰‘敬叔父’。曰:‘弟
为尸,则谁敬?’彼将曰‘敬弟。’子曰:‘恶在其敬叔父也?’彼将曰‘在
位故也。’子亦曰:‘在位故也。庸敬在兄,斯须之敬在乡人。’”恶,平声。
尸,祭祀所主以象神,虽子弟为之,然敬之当如祖考也。在位,弟在尸位,
乡人在宾客之位也。庸,常也。斯须,暂时也。言因时制宜,皆由中出也。
季子闻之曰:“敬叔父则敬,敬弟则敬,果在外,非由内也。”公都子曰:“冬
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然则饮食亦在外也?”此亦上章耆炙之意。范氏曰:
“二章问答,大指略同,皆反复譬喻以晓当世,使明仁义之在内,则知人之
xìng善,而皆可以为尧舜矣。”公都子曰:“告子曰:‘xìng无善无不善也。’此亦
“生之谓xìng、食色xìng也”之意,近世苏氏、胡氏之说盖如此。或曰:‘xìng可
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好,
去声。此即湍水之说也。或曰:‘有xìng善,有xìng不善;是故以尧为君而有象,
以瞽瞍为父而有舜;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有微子启、王子比干。’韩
子xìng有三品之说盖如此。按此文,则微子、比干皆纣之叔父,而书称微子为
商王元子,疑此或有误字。今曰‘xìng善’,然则彼皆非与?”与,平声。孟
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乃若,发语辞。情者,xìng
之动也。人之情,本但可以为善而不可以为恶,则xìng之本善可知矣。若夫为
不善,非才之罪也。夫,音扶。才,犹材质,人之能也。人有是xìng,则有是
才,xìng既善则才亦善。人之为不善,乃物yù陷溺而然,非其才之罪也。恻隐
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
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
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
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恶,去声。舍,上
声。蓰,音师。恭者,敬之发于外者也;敬者,恭之主于中者也。铄,以火
销金之名,自外以至内也。算,数也。言四者之心人所固有,但人自不思而
求之耳,所以善恶相去之远,由不思不求而不能扩充以尽其才也。前篇言是
四者为仁义礼智之端,而此不言端者,彼yù其扩而充之,此直因用以着其本
体,故言有不同耳。诗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夷,好是懿德。’
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则,民之秉夷也,故好是懿德。’”
好,去声。诗大雅烝民之篇。蒸,诗作烝,众也。物,事也。则,法也。夷,
诗作彝,常也。懿,美也。有物必有法:如有耳目,则有聪明之德;有父子,
则有慈孝之心,是民所秉执之常xìng也,故人之情无不好此懿德者。以此观之,
则人xìng之善可见,而公都子所问之三说,皆不辩而自明矣。程子曰:“xìng即
理也,理则尧舜至于涂人一也。才?于气,气有清浊,?其清者为贤,?其浊
者为愚。学而知之,则气无清浊,皆可至于善而复xìng之本,汤武身之是也。
孔子所言下愚不移者,则自暴自弃之人也。”又曰:“论xìng不论气,不备;论
气不论xìng,不明,二之则不是。”张子曰:“形而后有气质之xìng,善反之则天
地之xìng存焉。故气质之xìng,君子有弗xìng者焉。”愚按:程子此说才字,与孟
子本文小异。盖孟子专指其发于xìng者言之,故以为才无不善;程子兼指其?
于气者言之,则人之才固有昏明强弱之不同矣,张子所谓气质之xìng是也。二
说虽殊,各有所当,然以事理考之,程子为密。盖气质所?虽有不善,而不
害xìng之本善;xìng虽本善,而不可以无省察矫揉之功,学者所当深玩也。
孟子曰:“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
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富岁,丰年也。赖,借也。丰年衣食饶足,故有所顾
借而为善;凶年衣食不足,故有以陷溺其心而为暴。今夫麰麦,播种而耰之,
其地同,树之时又同,浡然而生,至于日至之时,皆熟矣。虽有不同,则地
有肥硗,雨露之养,人事之不齐也。夫,音扶。麰,音牟。耰,音忧。硗,
苦jiāo反。麰,大麦也。耰,覆种也。日至之时,谓当成熟之期也。硗,瘠薄
也。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圣人与我同类者。圣人亦
人耳,其xìng之善,无不同也。故龙子曰:‘不知足而为屦,我知其不为蒉也。’
屦之相似,天下之足同也。蒉,音匮。蒉,草器也。不知人足之大小而为之
屦,虽未必适中,然必似足形,不至成蒉也。口之于味,有同耆也。易牙先
得我口之所耆者也。如使口之于味也,其xìng与人殊,若犬马之与我不同类也,
则天下何耆皆从易牙之于味也?至于味,天下期于易牙,是天下之口相似也
耆,与嗜同,下同。易牙,古之知味者。言易牙所调之味,则天下皆以为美
也。惟耳亦然。至于声,天下期于师旷,是天下之耳相似也。师旷,能审音
者也。言师旷所和之音,则天下皆以为美也。惟目亦然。至于子都,天下莫
不知其姣也。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姣,古卯反。子都,古之美人也。
妏,好也。故曰: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
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
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然,
犹可也。草食曰刍,牛羊是也;谷食曰豢,犬豕是也。程子曰:“在物为理,
处物为义,体用之谓也。孟子言人心无不悦理义者,但圣人则先知先觉乎此
耳,非有以异于人也。”程子又曰:“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此语
亲切有味。须实体察得理义之悦心,真犹刍豢之悦口,始得。”孟子曰:“牛
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
雨露之所润,非无萌櫱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人见其
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xìng也哉?櫱,五割反。牛山,齐之东南
山也。邑外谓之郊,言牛山之木,前此固尝美矣,今为大国之郊,伐之者众,
故失其美耳。息,生长也。日夜之所息,谓气化流行未尝间断,故日夜之闲,
凡物皆有所生长也,萌,芽也。櫱,芽之旁出者也。濯濯,光洁之貌。材,
材木也。言山木虽伐,犹有萌櫱,而牛羊又从而害之,是以至于光洁而无草
木也。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
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其好恶与人相近
也者几希,则其旦昼之所为,有梏亡之矣。梏之反复,则其夜气不足以存;
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人见其禽兽也,而以为未尝有才焉者,
是岂人之情也哉?好、恶,并去声。良心者,本然之善心,即所谓仁义之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也。是尚友也。”尚,上同。言进而上也。颂,诵通。论其世,论其当世行
事之迹也。言既观其言,则不可以不知其为人之实,是以又考其行也。夫能
友天下之善士,其所友众矣,犹以为未足,又进而取于古人。是能进其取友
之道,而非止为一世之士矣。
齐宣王问卿。孟子曰:“王何卿之问也?”王曰:“卿不同乎?”曰:“不
同。有贵戚之卿,有异姓之卿。”王曰:“请问贵戚之卿。”曰:“君有大过则
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大过,谓足以亡其国者。易位,易君之位,
更立亲戚之贤者。盖与君有亲亲之恩,无可去之义。以宗庙为重,不忍坐视
其亡,故不得已而至于此也。王勃然变乎色。勃然,变色貌。曰:“王勿异
也。王问臣,臣不敢不以正对。”孟子言也。王色定,然后请问异姓之卿。
曰:“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去。”君臣义合,不合则去。此章言大
臣之义,亲疏不同,守经行权,各有其分。贵戚之卿,小过非不谏也,但必
大过而不听,乃可易位。异姓之卿,大过非不谏也,虽小过而不听,已可去
矣。然三仁贵戚,不能行之于约;而霍光异姓,乃能行之于昌邑。此又委任
权力之不同,不可以执一论也。
卷十一 告子章句上
凡二十章。
告子曰:“xìng,犹杞柳也;义,犹桮桊也。以人xìng为仁义,犹以杞柳为
桮桊。”桮,音杯。桊,丘圆反。xìng者,人生所?之天理也。杞柳,柜柳。桮
桊,屈木所为,若卮匜之属。告子言人xìng本无仁义,必待矫揉而后成,如荀
子xìng恶之说也。孟子曰:“子能顺杞柳之xìng而以为桮桊乎?将戕贼杞柳而后
以为桮桊也?如将戕贼杞柳而以为桮桊,则亦将戕贼人以为仁义与?率天下
之人而祸仁义者,必子之言夫!”戕,音墙。与,平声。夫,音扶。言如此,
则天下之人皆以仁义为害xìng而不肯为,是因子之言而为仁义之祸也。
告子曰:“xìng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袂诸西方则西流。人xìng之无
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湍,他端反。湍,波流潆回之貌也。
告子因前说而小变之,近于扬子善恶混之说。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
无分于上下乎?人xìng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言
水诚不分东西矣,然岂不分上下乎?xìng即天理,未有不善者也。今夫水,搏
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xìng哉?其势则然也。人
之可使为不善,其xìng亦犹是也。”夫,音扶。搏,补各反。搏,击也。跃,
跳也。颡,额也。水之过额在山,皆不就下也。然其本xìng未尝不就下,但为
博激所使而逆其xìng耳。此章言xìng本善,故顺之而无不善;本无恶,故反之而
后为恶,非本无定体,而可以无所不为也。
告子曰:“生之谓xìng。”生,指人物之所以知觉运动者而言。告子论xìng,
前后四章,语虽不同,然其大指不外乎此,与近世佛氏所谓作用是xìng者略相
似。孟子曰:“生之谓xìng也,犹白之谓白与?”曰:“然。”“白羽之白也,犹
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与?”曰:“然。”与,平声。下同。白之
谓白,犹言凡物之白者,同谓之白,更无差别也。白羽以下,孟子再问而告
子曰然,则是谓凡有生者同是一xìng矣。“然则犬之xìng,犹牛之xìng;牛之xìng,
犹人之xìng与?”孟子又言若果如此,则犬牛与人皆有知觉,皆能运动,其xìng
皆无以异矣,于是告子自知其说之非而不能对也。愚按:xìng者,人之所得于
天之理也;生者,人之所得于天之气也。xìng,形而上者也;气,形而下者也。
人物之生,莫不有是xìng,亦莫不有是气。然以气言之,则知觉运动,人与物
若不异也;以理言之,则仁义礼智之?岂物之所得而全哉?此人之xìng所以无
不善,而为万物之灵也。告子不知xìng之为理,而以所谓气者当之,是以杞柳
湍水之喻,食色无善无不善之说,纵横缪戾,纷纭舛错,而此章之误乃其本
根。所以然者,盖徒知知觉运动之蠢然者,人与物同;而不知仁义礼智之粹
然者,人与物异也。孟子以是折之,其义精矣。
告子曰:“食色,xìng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告
子以人之知觉运动者为xìng,故言人之甘食悦色者即其xìng。故仁爱之心生于内,
而事物之宜由乎外。学者但当用力于仁,而不必求合于义也。孟子曰:“何
以谓仁内义外也?”曰:“彼长而我长之,非有长于我也;犹彼白而我白之,
从其白于外也,故谓之外也。”长,上声,下同。我长之,我以彼为长也;
我白之,我以彼为白也。曰:“异于白马之白也,无以异于白人之白也;不
识长马之长也,无以异于长人之长与?且谓长者义乎?长之者义乎?”与,
平声,下同。张氏曰:“上异于二字疑衍。”李氏曰:“或有阙文焉。”愚按:
白马白人,所谓彼白而我白之也;长马长人,所谓彼长而我长之也。白马白
人不异,而长马长人不同,是乃所谓义也。义不在彼之长,而在我长之之心,
则义之非外明矣。曰:“吾弟则爱之,秦人之弟则不爱也,是以我为悦者也,
故谓之内。长楚人之长,亦长吾之长,是以长为悦者也,故谓之外也。”言
爱主于我,故仁在内;敬主于长,故义在外。曰:“耆秦人之炙,无以异于
耆吾炙。夫物则亦有然者也,然则耆炙亦有外与?”耆,与嗜同。夫,音扶。
言长之耆之,皆出于心也。林氏曰:“告子以食色为xìng,故因其所明者而通
之。”自篇首至此四章,告子之辩屡屈,而屡变其说以求胜,卒不闻其能自
反而有所疑也。此正其所谓不得于言勿求于心者,所以卒于卤莽而不得其正
也。
孟季子问公都子曰:“何以谓义内也?”孟季子,疑孟仲子之弟也。盖
闻孟子之言而未达,故私论之。曰:“行吾敬,故谓之内也。”所敬之人虽在
外,然知其当敬而行吾心之敬以敬之,则不在外也。“乡人长于伯兄一岁,
则谁敬?”曰:“敬兄。”“酌则谁先?”曰:“先酌乡人。”“所敬在此,所长
在彼,果在外,非由内也。”长,上声。伯,长也。酌,酌酒也。此皆季子
问、公都子答,而季子又言,如此则敬长之心,果不由中出也。公都子不能
答,以告孟子。孟子曰:“敬叔父乎?敬弟乎?彼将曰‘敬叔父’。曰:‘弟
为尸,则谁敬?’彼将曰‘敬弟。’子曰:‘恶在其敬叔父也?’彼将曰‘在
位故也。’子亦曰:‘在位故也。庸敬在兄,斯须之敬在乡人。’”恶,平声。
尸,祭祀所主以象神,虽子弟为之,然敬之当如祖考也。在位,弟在尸位,
乡人在宾客之位也。庸,常也。斯须,暂时也。言因时制宜,皆由中出也。
季子闻之曰:“敬叔父则敬,敬弟则敬,果在外,非由内也。”公都子曰:“冬
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然则饮食亦在外也?”此亦上章耆炙之意。范氏曰:
“二章问答,大指略同,皆反复譬喻以晓当世,使明仁义之在内,则知人之
xìng善,而皆可以为尧舜矣。”公都子曰:“告子曰:‘xìng无善无不善也。’此亦
“生之谓xìng、食色xìng也”之意,近世苏氏、胡氏之说盖如此。或曰:‘xìng可
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好,
去声。此即湍水之说也。或曰:‘有xìng善,有xìng不善;是故以尧为君而有象,
以瞽瞍为父而有舜;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有微子启、王子比干。’韩
子xìng有三品之说盖如此。按此文,则微子、比干皆纣之叔父,而书称微子为
商王元子,疑此或有误字。今曰‘xìng善’,然则彼皆非与?”与,平声。孟
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乃若,发语辞。情者,xìng
之动也。人之情,本但可以为善而不可以为恶,则xìng之本善可知矣。若夫为
不善,非才之罪也。夫,音扶。才,犹材质,人之能也。人有是xìng,则有是
才,xìng既善则才亦善。人之为不善,乃物yù陷溺而然,非其才之罪也。恻隐
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
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
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
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恶,去声。舍,上
声。蓰,音师。恭者,敬之发于外者也;敬者,恭之主于中者也。铄,以火
销金之名,自外以至内也。算,数也。言四者之心人所固有,但人自不思而
求之耳,所以善恶相去之远,由不思不求而不能扩充以尽其才也。前篇言是
四者为仁义礼智之端,而此不言端者,彼yù其扩而充之,此直因用以着其本
体,故言有不同耳。诗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夷,好是懿德。’
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则,民之秉夷也,故好是懿德。’”
好,去声。诗大雅烝民之篇。蒸,诗作烝,众也。物,事也。则,法也。夷,
诗作彝,常也。懿,美也。有物必有法:如有耳目,则有聪明之德;有父子,
则有慈孝之心,是民所秉执之常xìng也,故人之情无不好此懿德者。以此观之,
则人xìng之善可见,而公都子所问之三说,皆不辩而自明矣。程子曰:“xìng即
理也,理则尧舜至于涂人一也。才?于气,气有清浊,?其清者为贤,?其浊
者为愚。学而知之,则气无清浊,皆可至于善而复xìng之本,汤武身之是也。
孔子所言下愚不移者,则自暴自弃之人也。”又曰:“论xìng不论气,不备;论
气不论xìng,不明,二之则不是。”张子曰:“形而后有气质之xìng,善反之则天
地之xìng存焉。故气质之xìng,君子有弗xìng者焉。”愚按:程子此说才字,与孟
子本文小异。盖孟子专指其发于xìng者言之,故以为才无不善;程子兼指其?
于气者言之,则人之才固有昏明强弱之不同矣,张子所谓气质之xìng是也。二
说虽殊,各有所当,然以事理考之,程子为密。盖气质所?虽有不善,而不
害xìng之本善;xìng虽本善,而不可以无省察矫揉之功,学者所当深玩也。
孟子曰:“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
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富岁,丰年也。赖,借也。丰年衣食饶足,故有所顾
借而为善;凶年衣食不足,故有以陷溺其心而为暴。今夫麰麦,播种而耰之,
其地同,树之时又同,浡然而生,至于日至之时,皆熟矣。虽有不同,则地
有肥硗,雨露之养,人事之不齐也。夫,音扶。麰,音牟。耰,音忧。硗,
苦jiāo反。麰,大麦也。耰,覆种也。日至之时,谓当成熟之期也。硗,瘠薄
也。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圣人与我同类者。圣人亦
人耳,其xìng之善,无不同也。故龙子曰:‘不知足而为屦,我知其不为蒉也。’
屦之相似,天下之足同也。蒉,音匮。蒉,草器也。不知人足之大小而为之
屦,虽未必适中,然必似足形,不至成蒉也。口之于味,有同耆也。易牙先
得我口之所耆者也。如使口之于味也,其xìng与人殊,若犬马之与我不同类也,
则天下何耆皆从易牙之于味也?至于味,天下期于易牙,是天下之口相似也
耆,与嗜同,下同。易牙,古之知味者。言易牙所调之味,则天下皆以为美
也。惟耳亦然。至于声,天下期于师旷,是天下之耳相似也。师旷,能审音
者也。言师旷所和之音,则天下皆以为美也。惟目亦然。至于子都,天下莫
不知其姣也。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姣,古卯反。子都,古之美人也。
妏,好也。故曰: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
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
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然,
犹可也。草食曰刍,牛羊是也;谷食曰豢,犬豕是也。程子曰:“在物为理,
处物为义,体用之谓也。孟子言人心无不悦理义者,但圣人则先知先觉乎此
耳,非有以异于人也。”程子又曰:“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此语
亲切有味。须实体察得理义之悦心,真犹刍豢之悦口,始得。”孟子曰:“牛
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
雨露之所润,非无萌櫱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人见其
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xìng也哉?櫱,五割反。牛山,齐之东南
山也。邑外谓之郊,言牛山之木,前此固尝美矣,今为大国之郊,伐之者众,
故失其美耳。息,生长也。日夜之所息,谓气化流行未尝间断,故日夜之闲,
凡物皆有所生长也,萌,芽也。櫱,芽之旁出者也。濯濯,光洁之貌。材,
材木也。言山木虽伐,犹有萌櫱,而牛羊又从而害之,是以至于光洁而无草
木也。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
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其好恶与人相近
也者几希,则其旦昼之所为,有梏亡之矣。梏之反复,则其夜气不足以存;
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人见其禽兽也,而以为未尝有才焉者,
是岂人之情也哉?好、恶,并去声。良心者,本然之善心,即所谓仁义之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