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8 章
无不为矣。”这是向外发展。《中庸》“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正是老子家法。老子又曰:“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我们绘之为图,岂不与丁图一样?足知孔老学说,原是一贯。
仲尼祖述尧舜,尧典曰:“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绘出图来,也与丁图一样,足知孔门学说,是尧舜家法。
西人讲个人主义的,反对国家主义和社会主义。讲国家主义的,反对个人主义和社会主义。讲社会主义的,反对个人主义和国家主义。个人即所谓我,社会即所谓天下。西人之我也,国家也,天下也,三者看为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去其二。而中国之学说则不然,把此三者融合为一,细玩丁图,于三者之间,还要添一个家字,老子还要添一个乡字,看起来,并无所谓冲突。《礼记》曰:“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此种学说,何等精粹。自西人眼光看来,世界处处冲突,此强权竞争,优胜劣败之说所由来也。《中庸》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处处取平行线态度,绝无所谓冲突。所以要想世界太平,非一齐走入中国主义这条路不可。
中西人士,聪明才智是相等的,不过研究的方法,稍有不同,西人把他聪明才智用以研究物理,中国古人把他聪明才智用以研究人事,西人用仰观俯察的法子,把宇宙自然之理看出来了,创出物理上种种学说;中国古人,用仰观俯察的法子,把宇宙自然之理看出来了,创出人事上种种学说。然而物理上种种学说,逃不出力学规律,人事上种种学说,逃不出心理学。我们定出一条臆说:“心理依力学规律而变化。”即可将人事与物理沟通为一,也即是将中西学说沟通为一。
中国古人所说上行下效,父慈子孝,与夫绥之斯来,动之斯和一类话,都含磁电感应原理,社会上一切组织,看似无有条理,而实极有条理,看似不科学,而实极合科学。本书所绘甲乙丙丁四图,纯是磁场现象,厘然秩然,可说中国古人是将磁电原理运用到人事上来了,西人则父子兄弟夫fù间的权利义务,都用簿式计算,以致人与人之间,冷酷无情,必须灌注以磁电,才有一种祥和之气。
中国古人,喜欢说与天地合德、与天地同流一类话,初看去,不过是些空洞的话,而今科学昌明了,大家都知道:所谓天体,是循着力学规律走的。古人窥见了真理,他说与天地合德同流,无异说:吾人作事,要与力学规律符合。
吾人作事,根于心理,心理依力学规律而变化。水之变化,即是力之变化,古人论事,多以水作喻,可以说:都是援引力学规律。老子曰:“上善若水。”孔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孟子曰:“源泉混混。”他如:“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与夫“器方则水方,器圆则水圆。”等等说法,无一不取喻于水。孙子曰:“兵形像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形,水无常势。”故孙子十三篇,俱可以力学规律绳之。如本书第六章,举孙子所说:“吴人越人,同舟济而遇风。”韩信背水阵,引孙子语:“置之死地而后生。”俱可本力学规律,绘图说明。
宋儒子《孔记》中,特别提出《大学》、《中庸》二篇,程朱诸人,复精研易理,于真理都有所窥见。周子太极图,俨然是螺旋式的回旋状况,所以宋儒之理学,能于学术上开一新纪元。宋儒发明了理学,愈研究愈精微,到了明朝王阳明出来,他的学说风靡天下,我们只把阳明提出来研究即是了。他的学说,最重要者:(1)致良知;(2)知行合一。此二者均含有力学原理。
(1)致良知。王阳明传习录说:“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草木暂不说,请问瓦石是无生之物,良知安在?我们把瓦石加以分析,除了泥沙,别无他物,细加考察,即知它有凝集力,能把泥沙分子结合拢来,对于外物有一种引力,把瓦石向空抛去,它能依力学规律向下而坠。由此知:阳明所谓良知,不外力之作用罢了。阳明所说的良知,与孟子所说的良知不同,孟子指仁爱之心而言,只是一种引力,阳明则指是非之心而言,是者自必引之使近,非者自必推之使远,具有向心离心二力之作用,故阳明学说,较孟子学说圆满。我们这样的研究,即知阳明所谓致良知者,无非把力学原理应用到事事物物而已。
(2)知行合一。阳明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他这个道理,可画根力线来说明。例如:我闻友人病重,想去看他。我心中这样想,即心中发出一根力线,直shè到友人方面,我由家起身,即是沿着这根力线一直前进,直到病人面前为止。知友人病重,是此线之起点,故曰:“知是行之始。”走到病人面前,是此线之终点,故曰:“行是知之成。”两点俱在一根直线上,故曰:“知行合一。”一闻友病,即把这根路线画定,故曰:“知是行的主意。”画定了,即沿着此线走去,故曰:“行是知的工夫。”阳明把明德亲民二者,合为一事,把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五者合为一事,把格致诚正、修齐治平八者合为一事,都是用的这个方式,都是在一根直线上,从起点说至终点。
王阳明解释《大学诚意章》“如好好色,如恶恶臭”二句,说道:“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好色时,已自好了,不是见后又立个心去好,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只闻恶臭时,已自恶了,不是闻后别立一个心去恶。”他这种说法,用磁电之理一说就明白了。“异xìng相引,同xìng相推”,是磁电的定例,能判别同xìng异xìng者,知也,引之推之者,行也。我们在讲室中试验,即知道:磁电一遇异xìng,立即相引,一遇同xìng,立即相推,并不是先把同xìng异xìng判定了,然后才去引之推之。知行二者,简直分不出来,恰是阳明所说“既知即行”的现象。
阳明说的“知行合一”乃是思想与行为合一,如把知字改为思想二字,更觉明了,因为人的行为,是受思想支配的。故阳明曰:“知是行的主意。”所以我们观察人的行为,即可窥见其心理,知道他的心理,即可预料其行为。古人说“诚于中,形于外。”又说:“中心达于面目。”又说:“根于心,见于面,盎于背,旋于四体”等语。我们下细研究,即知这些说法,很合力学规律。心中起了一个念头,力线一动,即依着直线进行的公例,达于面目,跟着即见于行事。但有时心中起了一个念头,竟未见诸实行,这是甚么缘故呢?是心中另起一种念头,把前线阻住了,犹如起身去看友人之病,行至中途,发生障故,路线被阻一般。此种现象,在阳明目中看来,仍与实行了无异,不必定要走到病人面前才算实行,只要动了看病人的念头,即等于行。故曰:知行合一。
阳明说:“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普通心理学,分知、情、意三者,这“好好色”,明明属乎情,何以谓之行呢?因为一动念,力线即shè到色字上去了,已经是行之始,故阳明把情字看作行字,他说的“知行合一”乃是“知情合一”。所以我们要想彻底了解阳明学说,必须应用力学规律,根据他所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绘出一根直线,才知他的学说不是空谈,而是很合自然之理的。
^v^v^v^v^v^v^v^v^v
厚黑原理(心理与力学)
十一 经济、政治、外jiāo三者应采用合力主义
我国古代,不但哲学家的学说,合得到力学原理。就是大政治家的政策,也合得到力学原理,以春秋战国言之,其时外jiāo上发生两大政策,第一是管仲尊周攘夷的政策,第二是苏秦合六国以抗强秦的政策;这两大政策,俱合力学规律,故当时俱生重大的影响。管仲的政策是尊周攘夷,他提出尊周二字,九合诸侯,把全国力线集中于尊周之一点,内部力线,既已统一了,然后向四面打出,伐狄,伐山戎,伐楚,遂崛起而称霸了。春秋时楚国最强,齐自襄公之乱,国力微弱,远非楚敌,召陵之役,齐合鲁宋陈卫郑许曹诸国以击楚,是合众弱国以攻打一个强国,合得到力学上的合力方式,所以能取胜。后来晋文公合齐宋秦诸国以伐楚,也是师法管仲政策,采用合力主义。
苏秦合六国以攻强秦,这是齐楚燕赵韩魏六国各发出一根力线,集中于攻打强秦之一点,其政策名曰合纵,是合六根力线,从纵的方向向强秦攻去,也是一种合力主义,故他的政策实行后,秦人不敢出关者十五年。
诸葛孔明,是三代下第一个政治家,他的外jiāo政策,是联吴伐魏,合两个弱国,攻打一个强国。史称:“孔明自比管仲乐毅。”孔明治蜀,略似管仲治齐,以之自比,尚属相似,请问孔明生平哪一点像乐毅,为甚以之自比?我们考《战国策》:燕昭王以乐毅为上将军,率燕赵楚魏宋五国之兵以伐齐;孔明的《隆中对》,主张西和诸戎,南抚夷越,东联孙权,然后北伐曹魏,与乐毅和燕昭王那篇议论完全相似,可知孔明自比管乐,全是取他合众弱国以攻打强国这一点。这是孔明在南阳同诸名士研讨出来的政策,不过古史简略,只载“自比管仲乐毅”一句,未及详言之耳。后来孔明的政策成功,曹cāo听说孙权把荆州借与刘备,二人实际联合了,他正在写字,手中之笔都落了,由此知合力主义之利害。
大凡列国纷争之际,弱小国之惟一办法,是采用合力主义,合众弱国以攻打强国,已经成了历史上铁则。而强国对付之惟一办法,是破坏他的合力主义,设法解散弱国之联盟,故六国联盟成功,秦即遣张仪出来挑拨离间,吴蜀联盟成功,曹cāo即设法使孙权败盟。
弱国能否战胜强国,以弱国之合力主义能否贯到彻底为断。齐合八国之师以伐楚,晋合四国之师以伐楚,燕合五国之师以伐齐,是合力到底,故能成功。苏秦合六国以抗秦,而六国自相冲突,故归失败;吴蜀联盟,中经孙权败盟,关羽被杀,后来虽重行联合,而势力大为衰减,故仍不能成功。
合力主义,不但施之外jiāo,且应施之内政。齐桓之能够称霸,是由管仲作内政,寄军令,内部力线是一致的;孔明治蜀,内部力线也是一致,故魏人畏之如虎。秦自商鞅而后,内部事事一致,六国既彼此相冲突,而各国内部复不讲内政,故秦兴而六国灭。管仲与宁鲍诸人,同心一德,合得到合力主义,故成功;苏秦有一个好友张仪,反千方百计,驱之入秦,违反合力主义,故失败。
主持国家大计,贵在把全国力线,根根都发展出来,集中于中央政府,用以对外,自然绰有馀裕,所以身负国家重责的人,必须有笼罩万有的气象。古人云:“万方有罪,罪在联躬。”即是此种气象,秦囗曰:“如有一介臣,断断猗,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如自其口出。”也是此种气象。刘邦豁达大度,能把敌人方面的韩信、陈平、黥布、彭越等诸人收己用,智者尽其谋,勇者尽其力。项羽则局量狭小,不惟韩彭诸人容留不住,连一个忠心耿耿的范增也不能用。刘邦用众人之力,项羽用一己之力,故汉兴而楚灭。
武王曰:“纣有臣亿万,惟亿万心。”这是违反了合力主义。“予有臣三千,惟一心。”这是合乎合力主义,故武王兴而殷纣灭。他如光武之推心置腹,诸葛孔明之集思广益,都可谓之实行合力主义。
互竞主义,力线是横的,彼此相互冲突;互助主义,彼此虽不冲突,然力线仍是横的,成立不起政府,不得不流而为无政府主义。若行合力主义,则力线是纵的,可以成立政府,而力线则根根直达中央,彼此不相冲突。讲尼采的超人主义,其弊流于你死我活,讲托尔斯泰的不抵抗主义,其弊流于你活我死,最好是行合力主义,你与我大家都活。
我国治国之术,有主张用仁义感化的,其说出于孟子一派的儒家,是建筑在xìng善说上面,xìng善说是一偏之见,故纯用仁义感化有流弊;有主张用法律制裁的,其说出于申韩一派的法家,是建筑在xìng恶说上面,xìng恶说是一偏之见,故纯用法律制裁,也有流弊。我们知道:心理依力学规律而变化,无所谓善,无所谓恶,这是把xìng善说和xìng恶说合而为一,施之治国,则一面用仁义感化,等于治水者之疏瀹,使之向下流去,一面用法律制裁,等于治水者之筑堤,不使其横流。治水者,既是疏瀹与筑堤并行不悖,所以治国者仁义法律亦可并行不悖。水之变化,即是力之变化,用治水之法治民,断不会错。
世界之所以纷争不已者,实由互相反对之两说,同时并行之故,而此互相反对之两说,大都一则建筑在xìng善说上,一则建筑在xìng恶说上。例如:个人主义经济学之鼻祖是斯密士,他说:“人类皆有自私自利之心,利用这种自私自利之心,就可把人世利源尽量开发出来。”因主张营业自由。故知《原富》一书,是建筑在xìng恶说上。社会主义经济学之倡始者,是圣西门诸人,他们都说:“人xìng是善良的,上帝造人类,并莫有给人类罪恶痛苦,人类罪恶痛苦,都是恶社会制成的。”故知共产诸书,是建筑在xìng善说上,xìng善说与xìng恶说既两相冲突,故社会主义与个人主义就两相冲突。民主主义的学说,发源于卢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仲尼祖述尧舜,尧典曰:“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绘出图来,也与丁图一样,足知孔门学说,是尧舜家法。
西人讲个人主义的,反对国家主义和社会主义。讲国家主义的,反对个人主义和社会主义。讲社会主义的,反对个人主义和国家主义。个人即所谓我,社会即所谓天下。西人之我也,国家也,天下也,三者看为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去其二。而中国之学说则不然,把此三者融合为一,细玩丁图,于三者之间,还要添一个家字,老子还要添一个乡字,看起来,并无所谓冲突。《礼记》曰:“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此种学说,何等精粹。自西人眼光看来,世界处处冲突,此强权竞争,优胜劣败之说所由来也。《中庸》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处处取平行线态度,绝无所谓冲突。所以要想世界太平,非一齐走入中国主义这条路不可。
中西人士,聪明才智是相等的,不过研究的方法,稍有不同,西人把他聪明才智用以研究物理,中国古人把他聪明才智用以研究人事,西人用仰观俯察的法子,把宇宙自然之理看出来了,创出物理上种种学说;中国古人,用仰观俯察的法子,把宇宙自然之理看出来了,创出人事上种种学说。然而物理上种种学说,逃不出力学规律,人事上种种学说,逃不出心理学。我们定出一条臆说:“心理依力学规律而变化。”即可将人事与物理沟通为一,也即是将中西学说沟通为一。
中国古人所说上行下效,父慈子孝,与夫绥之斯来,动之斯和一类话,都含磁电感应原理,社会上一切组织,看似无有条理,而实极有条理,看似不科学,而实极合科学。本书所绘甲乙丙丁四图,纯是磁场现象,厘然秩然,可说中国古人是将磁电原理运用到人事上来了,西人则父子兄弟夫fù间的权利义务,都用簿式计算,以致人与人之间,冷酷无情,必须灌注以磁电,才有一种祥和之气。
中国古人,喜欢说与天地合德、与天地同流一类话,初看去,不过是些空洞的话,而今科学昌明了,大家都知道:所谓天体,是循着力学规律走的。古人窥见了真理,他说与天地合德同流,无异说:吾人作事,要与力学规律符合。
吾人作事,根于心理,心理依力学规律而变化。水之变化,即是力之变化,古人论事,多以水作喻,可以说:都是援引力学规律。老子曰:“上善若水。”孔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孟子曰:“源泉混混。”他如:“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与夫“器方则水方,器圆则水圆。”等等说法,无一不取喻于水。孙子曰:“兵形像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形,水无常势。”故孙子十三篇,俱可以力学规律绳之。如本书第六章,举孙子所说:“吴人越人,同舟济而遇风。”韩信背水阵,引孙子语:“置之死地而后生。”俱可本力学规律,绘图说明。
宋儒子《孔记》中,特别提出《大学》、《中庸》二篇,程朱诸人,复精研易理,于真理都有所窥见。周子太极图,俨然是螺旋式的回旋状况,所以宋儒之理学,能于学术上开一新纪元。宋儒发明了理学,愈研究愈精微,到了明朝王阳明出来,他的学说风靡天下,我们只把阳明提出来研究即是了。他的学说,最重要者:(1)致良知;(2)知行合一。此二者均含有力学原理。
(1)致良知。王阳明传习录说:“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草木暂不说,请问瓦石是无生之物,良知安在?我们把瓦石加以分析,除了泥沙,别无他物,细加考察,即知它有凝集力,能把泥沙分子结合拢来,对于外物有一种引力,把瓦石向空抛去,它能依力学规律向下而坠。由此知:阳明所谓良知,不外力之作用罢了。阳明所说的良知,与孟子所说的良知不同,孟子指仁爱之心而言,只是一种引力,阳明则指是非之心而言,是者自必引之使近,非者自必推之使远,具有向心离心二力之作用,故阳明学说,较孟子学说圆满。我们这样的研究,即知阳明所谓致良知者,无非把力学原理应用到事事物物而已。
(2)知行合一。阳明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他这个道理,可画根力线来说明。例如:我闻友人病重,想去看他。我心中这样想,即心中发出一根力线,直shè到友人方面,我由家起身,即是沿着这根力线一直前进,直到病人面前为止。知友人病重,是此线之起点,故曰:“知是行之始。”走到病人面前,是此线之终点,故曰:“行是知之成。”两点俱在一根直线上,故曰:“知行合一。”一闻友病,即把这根路线画定,故曰:“知是行的主意。”画定了,即沿着此线走去,故曰:“行是知的工夫。”阳明把明德亲民二者,合为一事,把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五者合为一事,把格致诚正、修齐治平八者合为一事,都是用的这个方式,都是在一根直线上,从起点说至终点。
王阳明解释《大学诚意章》“如好好色,如恶恶臭”二句,说道:“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好色时,已自好了,不是见后又立个心去好,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只闻恶臭时,已自恶了,不是闻后别立一个心去恶。”他这种说法,用磁电之理一说就明白了。“异xìng相引,同xìng相推”,是磁电的定例,能判别同xìng异xìng者,知也,引之推之者,行也。我们在讲室中试验,即知道:磁电一遇异xìng,立即相引,一遇同xìng,立即相推,并不是先把同xìng异xìng判定了,然后才去引之推之。知行二者,简直分不出来,恰是阳明所说“既知即行”的现象。
阳明说的“知行合一”乃是思想与行为合一,如把知字改为思想二字,更觉明了,因为人的行为,是受思想支配的。故阳明曰:“知是行的主意。”所以我们观察人的行为,即可窥见其心理,知道他的心理,即可预料其行为。古人说“诚于中,形于外。”又说:“中心达于面目。”又说:“根于心,见于面,盎于背,旋于四体”等语。我们下细研究,即知这些说法,很合力学规律。心中起了一个念头,力线一动,即依着直线进行的公例,达于面目,跟着即见于行事。但有时心中起了一个念头,竟未见诸实行,这是甚么缘故呢?是心中另起一种念头,把前线阻住了,犹如起身去看友人之病,行至中途,发生障故,路线被阻一般。此种现象,在阳明目中看来,仍与实行了无异,不必定要走到病人面前才算实行,只要动了看病人的念头,即等于行。故曰:知行合一。
阳明说:“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普通心理学,分知、情、意三者,这“好好色”,明明属乎情,何以谓之行呢?因为一动念,力线即shè到色字上去了,已经是行之始,故阳明把情字看作行字,他说的“知行合一”乃是“知情合一”。所以我们要想彻底了解阳明学说,必须应用力学规律,根据他所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绘出一根直线,才知他的学说不是空谈,而是很合自然之理的。
^v^v^v^v^v^v^v^v^v
厚黑原理(心理与力学)
十一 经济、政治、外jiāo三者应采用合力主义
我国古代,不但哲学家的学说,合得到力学原理。就是大政治家的政策,也合得到力学原理,以春秋战国言之,其时外jiāo上发生两大政策,第一是管仲尊周攘夷的政策,第二是苏秦合六国以抗强秦的政策;这两大政策,俱合力学规律,故当时俱生重大的影响。管仲的政策是尊周攘夷,他提出尊周二字,九合诸侯,把全国力线集中于尊周之一点,内部力线,既已统一了,然后向四面打出,伐狄,伐山戎,伐楚,遂崛起而称霸了。春秋时楚国最强,齐自襄公之乱,国力微弱,远非楚敌,召陵之役,齐合鲁宋陈卫郑许曹诸国以击楚,是合众弱国以攻打一个强国,合得到力学上的合力方式,所以能取胜。后来晋文公合齐宋秦诸国以伐楚,也是师法管仲政策,采用合力主义。
苏秦合六国以攻强秦,这是齐楚燕赵韩魏六国各发出一根力线,集中于攻打强秦之一点,其政策名曰合纵,是合六根力线,从纵的方向向强秦攻去,也是一种合力主义,故他的政策实行后,秦人不敢出关者十五年。
诸葛孔明,是三代下第一个政治家,他的外jiāo政策,是联吴伐魏,合两个弱国,攻打一个强国。史称:“孔明自比管仲乐毅。”孔明治蜀,略似管仲治齐,以之自比,尚属相似,请问孔明生平哪一点像乐毅,为甚以之自比?我们考《战国策》:燕昭王以乐毅为上将军,率燕赵楚魏宋五国之兵以伐齐;孔明的《隆中对》,主张西和诸戎,南抚夷越,东联孙权,然后北伐曹魏,与乐毅和燕昭王那篇议论完全相似,可知孔明自比管乐,全是取他合众弱国以攻打强国这一点。这是孔明在南阳同诸名士研讨出来的政策,不过古史简略,只载“自比管仲乐毅”一句,未及详言之耳。后来孔明的政策成功,曹cāo听说孙权把荆州借与刘备,二人实际联合了,他正在写字,手中之笔都落了,由此知合力主义之利害。
大凡列国纷争之际,弱小国之惟一办法,是采用合力主义,合众弱国以攻打强国,已经成了历史上铁则。而强国对付之惟一办法,是破坏他的合力主义,设法解散弱国之联盟,故六国联盟成功,秦即遣张仪出来挑拨离间,吴蜀联盟成功,曹cāo即设法使孙权败盟。
弱国能否战胜强国,以弱国之合力主义能否贯到彻底为断。齐合八国之师以伐楚,晋合四国之师以伐楚,燕合五国之师以伐齐,是合力到底,故能成功。苏秦合六国以抗秦,而六国自相冲突,故归失败;吴蜀联盟,中经孙权败盟,关羽被杀,后来虽重行联合,而势力大为衰减,故仍不能成功。
合力主义,不但施之外jiāo,且应施之内政。齐桓之能够称霸,是由管仲作内政,寄军令,内部力线是一致的;孔明治蜀,内部力线也是一致,故魏人畏之如虎。秦自商鞅而后,内部事事一致,六国既彼此相冲突,而各国内部复不讲内政,故秦兴而六国灭。管仲与宁鲍诸人,同心一德,合得到合力主义,故成功;苏秦有一个好友张仪,反千方百计,驱之入秦,违反合力主义,故失败。
主持国家大计,贵在把全国力线,根根都发展出来,集中于中央政府,用以对外,自然绰有馀裕,所以身负国家重责的人,必须有笼罩万有的气象。古人云:“万方有罪,罪在联躬。”即是此种气象,秦囗曰:“如有一介臣,断断猗,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如自其口出。”也是此种气象。刘邦豁达大度,能把敌人方面的韩信、陈平、黥布、彭越等诸人收己用,智者尽其谋,勇者尽其力。项羽则局量狭小,不惟韩彭诸人容留不住,连一个忠心耿耿的范增也不能用。刘邦用众人之力,项羽用一己之力,故汉兴而楚灭。
武王曰:“纣有臣亿万,惟亿万心。”这是违反了合力主义。“予有臣三千,惟一心。”这是合乎合力主义,故武王兴而殷纣灭。他如光武之推心置腹,诸葛孔明之集思广益,都可谓之实行合力主义。
互竞主义,力线是横的,彼此相互冲突;互助主义,彼此虽不冲突,然力线仍是横的,成立不起政府,不得不流而为无政府主义。若行合力主义,则力线是纵的,可以成立政府,而力线则根根直达中央,彼此不相冲突。讲尼采的超人主义,其弊流于你死我活,讲托尔斯泰的不抵抗主义,其弊流于你活我死,最好是行合力主义,你与我大家都活。
我国治国之术,有主张用仁义感化的,其说出于孟子一派的儒家,是建筑在xìng善说上面,xìng善说是一偏之见,故纯用仁义感化有流弊;有主张用法律制裁的,其说出于申韩一派的法家,是建筑在xìng恶说上面,xìng恶说是一偏之见,故纯用法律制裁,也有流弊。我们知道:心理依力学规律而变化,无所谓善,无所谓恶,这是把xìng善说和xìng恶说合而为一,施之治国,则一面用仁义感化,等于治水者之疏瀹,使之向下流去,一面用法律制裁,等于治水者之筑堤,不使其横流。治水者,既是疏瀹与筑堤并行不悖,所以治国者仁义法律亦可并行不悖。水之变化,即是力之变化,用治水之法治民,断不会错。
世界之所以纷争不已者,实由互相反对之两说,同时并行之故,而此互相反对之两说,大都一则建筑在xìng善说上,一则建筑在xìng恶说上。例如:个人主义经济学之鼻祖是斯密士,他说:“人类皆有自私自利之心,利用这种自私自利之心,就可把人世利源尽量开发出来。”因主张营业自由。故知《原富》一书,是建筑在xìng恶说上。社会主义经济学之倡始者,是圣西门诸人,他们都说:“人xìng是善良的,上帝造人类,并莫有给人类罪恶痛苦,人类罪恶痛苦,都是恶社会制成的。”故知共产诸书,是建筑在xìng善说上,xìng善说与xìng恶说既两相冲突,故社会主义与个人主义就两相冲突。民主主义的学说,发源于卢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