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4 章
权力大大减小了,是吗?”他叹了一口气,“平安,你太不了解权力这东西了。”
“即便是现在,我虽然是帝王,看似执掌天下,生杀予夺,但实际上真的能够做到吗?”赵璨问。
平安摇头。就算是现在,皇权也不是完全没有限制的。当然,赵璨也大可以做个昏君,荒yín无道,但是到那个时候,别说是被压榨的普通百姓,就是朝堂上的臣子,恐怕也看不过去。发动政变,除掉赵璨另立新君都不是没有可能的。
“所以,不论是在什么时候,绝对的权力都是不可能存在的。而能够有多大的话语权,不过是取决于个人的能力罢了。”
即便是在平安锁描述的那个世界之中,如果当政的人足够有能力,又足够铁腕的话,一样能够保证自己说出来的话没有人敢不听。而即便是当皇帝,如果自身能力不足,就只能被臣子压制住。
在这一点上,赵璨相当看得开。
反正他现在在朝堂上的威信已经足够高了,所以并不认为平安所说的那些改变发生之后,就能够影响自己的地位。
无非是换成更加柔和的手段罢了,不可能如同当皇帝时一样,说杀头就杀头。然而这种原本可以震慑人的权威于赵璨而言,有和没有差别并不大。
况且,“你不也说了,在那个时代,仍旧有皇权的存在,只不过权力没有那么大了。所以,就算我想让赵氏的江山千秋万代,也是有可能的,对吗?”
平安想了想,好像也的确是这样。他看着赵璨叹气,“其实在某些事情上,你看得比我还清楚。如果是你在我这个位置上的话,能够做的事情一定更多吧?”
“不,不一样。”赵璨说,“我若是站在你的位置上,或许反而就看不清这些东西了。”
也对,平安笑了起来。他跟赵璨各有自己的优势,但两个人联起手来的时候,自然就能够做成更多的事情。
解决了这个问题,平安心中的顾虑又可以少一条了。
他想了想,道,“其实现在暂时也还没到那种时候,至于将来如何,要走到那一步了才能知道。就目前而言,你身为皇帝的身份反倒能够提供很多便利,让我们做的事情更容易一些。”
底层的民众想要掀翻统治阶级并不容易,但如果这种变化自上而下,主动求变,而赵璨又能够压得住所有反对的力量的话,倒是容易得多。
所以说到底,现在仍旧还是跟相权、跟文官集团之间的争斗。
而这可是赵璨最拿手的事。
这一场谈话虽然时间并不算长,但是结束之后,平安却疲惫得浑身都没有力气了。
当然,这也有可能是因为他长久以来心上一直压着这么一块大石头,之前也不觉得怎么样,但现在石头终于被搬开了,反而后知后觉开始感觉到累。
不过,这样的放松对平安来说其实是好事。他一直将自己绷得那么紧,看上去混若无事,但是长此以往,对身体并没有什么好处。现在总算是将心病去掉,松快一番,等到休息好之后,就更有精神了。
有了赵璨的支持,水泥路的推进工作很快就得到了朝堂上下的同意。反正花的是国库的钱,而且又不是什么坏事,对于大臣们来说,并不是非要阻止的。既然赵璨强力推进,他们自然不会阻拦。
——赵璨甚至不需要像平安一样绞尽脑汁找个强有力的理由来给他们jiāo代。
这就是强权的好处。虽然平安的目的是推翻他,但也不得不承认,有时候,这玩意还真是好用啊!
当然,既然要避免触动对方的神经,那么人口普查这件事,就只能私底下想办法来做了。在这件事情上,赵璨决定引入新的力量来进行。
而在朝堂上,天然就有一股跟整个文官集团对立,但是又被打压得厉害的势力——武将体系。
虽说文人相轻,但他们却是将对方当做自己人的。实际上文人真正看不起的,是那些大字不是一个,只知道打打杀杀的粗人将士。所以明明军队保家卫国,地位不可小觑,但是在朝堂上却始终会遭到文臣的打压。
当然,这其实也得到了皇帝的支持。因为武将手握兵权,天然就拥有强大的力量,如果再不制衡一下的话,那皇位岂不总是岌岌可危?在这样的情况下,武将遭到来自两方面的配合打压,自然总是低人一头。
不过在平安看来,虽然理由他也能理解,但是这种做法未免太过偏激了。忌惮军队,想要让他们接受辖制,只能从军队本身入手,光是想着将他们的地位压下去,并没有什么用处。
譬如说重文轻武最严重的宋朝,为什么会积贫积弱,三面受敌,最后亡了国?就是因为武将地位太低,别管是文官还是太监,都能够对他们指手画脚。
真正指挥军队的人是什么都不懂的人,怎么可能打胜仗?而打输了之后需要承担责任的人,又变成武将了。长此以往,自然离心离德,战斗力一盘散沙。纵然有心抗敌,但结果显然不能如愿。
而现在的大楚正在从封闭之中走向世界,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强力的军队。平安已经开始打算对军队进行缓慢的渗透和改建,将来他们会是不弱于文官集团的一大势力。
所以这个时候,这件不方便让官员来做的事情,引入军队就是个不错的选择。
正好,武学那边第一批入学的将官们已经上了两年的课,他们本身就是经验丰富的将官,能够教的东西已经差不多了,而训练也基本上有了个结果。现在,是时候检验一下教学成果了。
俗称实习。
平安来到武学,跟冯玉堂商量了一下这件事。
冯玉堂这个人,实际上现在已经对皇权没有什么敬畏之心了。他认识平安的时候年纪不大,懂得的事情也不多,很多东西都是从平安这里学到的。所以到现在,就算两人之间没有了从属关系,他也始终称呼平安为“大人”。
在他心里,平安的地位恐怕比所谓皇帝要高得多。
而且他跟文官集团,更是完全没有任何关系。这件事情jiāo给他来安排,平安再放心不过。
听说要让第一届学生出去实习,而且实习要求也挺有挑战xìng和考验xìng,冯玉堂自然没有不赞成的道理。所以很快,他就将这件事情通报了下去。
而对于那些将官来说,在武学里憋了两年,因为学校是在皇宫里,平日里进出都是有限制的,被关在这么一小片地方,他们早就已经受不了了,要不是因为训练强度大,加上几位教官的拳头够狠,早就压不住他们了。
现在听说能够出去,他们才不管任务是什么,反正立刻欢欣鼓舞起来。
就连比他们晚进来的学生,听说这件事之后,都满脸羡慕,很是期待自己将来也能够出去实习。
不得不说,有了这个奔头之后,他们的积极xìng又提高了许多。
当然,既然是实习,不可能只让他们去调查人口数量,这跟他们的学习没有任何关系。所以平安跟冯玉堂商量之后,将这个任务改头换面了一下。
所以最后定下来的实习任务,是要求学员们探查该地的山川地理,河流水文,人口分布,气象变化等等……然后再假设这里是自己的驻地,该如何防守,假设这里是自己要攻打的地方,又要用什么办法进攻,这些东西最终形成一项报告书,就是他们的实习结果。
这样一来,就跟他们在武学里学习到的东西想呼应了,也算是一点粗浅的实践。
当然,因为学员人数少,而且建筑公司那边修路也不可能那么快,所以今年给他们划分的探查范围只是其中一片地方。反正这件事并不着急,而武学每年都有新生入学,总有能将整个大楚都探查完毕的那一天。
另外这个任务并不容易,需要分工合作,所以学员也采取组队的方式。完成任务,最后按照整体计成绩。
平安对这个安排很满意。他一直对古代的地图不是很喜欢,就算是皇室珍藏的地图,也简单得基本上看不出什么来。打仗的时候讲解战术都没有对比图可用。
不过等到这些内容侦查完毕之后,就能够绘制出全新的大楚地图了。到时候许多东西都会被标明,以后作战就能事先对当地的情况有个了解。
安排好了武学那边之后,平安又收到了一个好消息。
之前他曾借着宗室子弟入宫读书的理由,让图书馆那边编纂出一套初级启蒙教材。而现在,这项工作已经完成了。
三本教材被送到了本初殿,平安跟赵璨一起看了看,觉得内容倒也算得上是详实丰富。根据平安的要求,三本书被分为了文科,算科和自然科三个方面。其实也就是平安小时候的语文数学和自然。其中自然课本包含了了许多现在正在探索的新科目的内容,能够增加不少见识,知道一些基础的道理。
总而言之,将这三本书学完之后,基本上就脱离了文盲的范畴,能够识字、计算并且懂得一些粗浅的生活原理。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这些已经足够用了。
所以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将这三本书普及下去,让所有人都有机会学习到他们。
之所以不是肯定让所有人都脱离文盲阶段,是因为平安很清楚,那是做不到的。他可以改变客观条件,但观念的转变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即便是在平安生活的年代,也仍旧有人会持“读书无用论”,他们见识有限,认为人学会的东西只要能够负责自己的生活就可以了,没必要花费那么多的时间和钱财去进行更加深入的深造。所以即使学习的机会摆在面前,也还是会拒绝。
九年义务教育普及了那么多年,还是有不少农村孩子根本没有念完就辍学了。何况是如今呢?
况且——平安并没有忘记,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种东西,叫做xìng别歧视。
家长们总是希望能够给孩子更好的条件,只要有这个能力。所以只要平安能够掌控好度,不让这个条件太难达到,那么即便是村子里的男孩子,也多半会来上学。但女孩就不一定了。
就算免费不要钱,还会有人认为耽搁了家里的一个劳动力呢!
所以要将这些书本印刷出来,送到每一个村子并不难,难的是要如何让百姓们自己去学,送孩子去学。
平安根本没敢想什么九年义务教育,就连小学六年估计也不可能。
所以平安目前初步的设想,是定下一年的速成班和三年的高级班。速成班教几百个常用字和基本的加减乘除就可以了,高级班更深入一些,将课本上的内容都讲到。如果上完了还想继续,就可以去读私塾或者书院。
但即便如此,要面对的困难也不少,最大的问题是:老师从哪里来,学费由谁来出?
如果全都由国库来出钱的话,根本不可能支撑得起那么庞大的数量。朝廷这边最多只能承担所有的书费。这些书爱惜一点可以循环利用,还不至于负担太重。
但如果让百姓们自己出,条件好些的或许会同意,那些本来就十分穷困的,根本拿不出钱来。
如果他们不来,这一条政策就没什么用处了。
这个问题困扰着平安,跟赵璨商量了几次,也不得要领,只能暂时搁置。
好在现在书本还在印刷之中,而且平安觉得也不需要这么着急,等到水泥路修好了,百姓们的眼界开阔一些再进行,或许会容易许多。所以他决定这项政策的推行,就跟在水泥路后面,进度靠后一些就可以了。
现在建筑队才刚刚出发,距离修好路还要很长时间,暂时还不算太过急切。
转眼冬去春来,又是一年。
安平三年的春天来得很早,从春节过后,便开始陆续有士子往京城聚集。
他们都是来为明年的春闱做准备的。
因为许多人的家乡很远,所以为了确保能够赶得上,总要提前很久出发。而且来到这里之后,他们也可以暂时住下,熟悉一下京城的氛围,跟其他的同年们jiāo游一番,在这样的气氛之中比较容易有所进益,或许能提高一下自己的水平。
当然,也有些人来到京城之后,便被这繁华地界迷花了眼睛,眠花宿柳,抛洒金钱,完全将自己本来的打算忘记。那些古代的话本小说可不都是杜撰,艺术总是来源于生活嘛!
平安照旧按照自己的习惯,出宫去逛了一圈,观察了一番这些年轻士子们。不过就在这个过程之中,他忽然生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念头来。
不是发愁找不到老师吗?眼前这些全都是!
回宫之后,平安就去跟赵璨商量这件事,“我已经想到办法了,不如往后让取得秀才或者举人功名的士子,必须要到村子里去当一年的先生,积累经验,然后才能参加进士考试。你觉得如何?”
“怎么忽然想到这个办法?”赵璨有些惊讶,不过仔细想想,倒也不是没有可cāo作xìng。
平安说,“让这些人去当先生,学费就可以不用付了。一下子解决两个问题,岂不很好?”
反正现在的读书人本来就是国家养着的,只要考上的秀才,就能成为廪生,自家土地和商铺尽皆免税不说,每个月从官府那里领到足够度日的钱粮。
白白养着这些人也没有用,还不如给他们找点儿事情来做。
这也算是朝廷出钱的一种方式了。果然一举两得。
第186章
听到平安这个理由,赵璨一时竟也想不出有什么反驳的话。
的确,朝廷每年花费大量的米粮养活这些读书人,指望他们将来报效国家。但实际上,其中有很大一批人终身都没有考中进士做官的可能,所以这些钱花了也是白花。
当然,从投资风险的角度来看,这种“白花”的钱也是有必要的。若非如此,很多人根本不可能将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即便是现在,我虽然是帝王,看似执掌天下,生杀予夺,但实际上真的能够做到吗?”赵璨问。
平安摇头。就算是现在,皇权也不是完全没有限制的。当然,赵璨也大可以做个昏君,荒yín无道,但是到那个时候,别说是被压榨的普通百姓,就是朝堂上的臣子,恐怕也看不过去。发动政变,除掉赵璨另立新君都不是没有可能的。
“所以,不论是在什么时候,绝对的权力都是不可能存在的。而能够有多大的话语权,不过是取决于个人的能力罢了。”
即便是在平安锁描述的那个世界之中,如果当政的人足够有能力,又足够铁腕的话,一样能够保证自己说出来的话没有人敢不听。而即便是当皇帝,如果自身能力不足,就只能被臣子压制住。
在这一点上,赵璨相当看得开。
反正他现在在朝堂上的威信已经足够高了,所以并不认为平安所说的那些改变发生之后,就能够影响自己的地位。
无非是换成更加柔和的手段罢了,不可能如同当皇帝时一样,说杀头就杀头。然而这种原本可以震慑人的权威于赵璨而言,有和没有差别并不大。
况且,“你不也说了,在那个时代,仍旧有皇权的存在,只不过权力没有那么大了。所以,就算我想让赵氏的江山千秋万代,也是有可能的,对吗?”
平安想了想,好像也的确是这样。他看着赵璨叹气,“其实在某些事情上,你看得比我还清楚。如果是你在我这个位置上的话,能够做的事情一定更多吧?”
“不,不一样。”赵璨说,“我若是站在你的位置上,或许反而就看不清这些东西了。”
也对,平安笑了起来。他跟赵璨各有自己的优势,但两个人联起手来的时候,自然就能够做成更多的事情。
解决了这个问题,平安心中的顾虑又可以少一条了。
他想了想,道,“其实现在暂时也还没到那种时候,至于将来如何,要走到那一步了才能知道。就目前而言,你身为皇帝的身份反倒能够提供很多便利,让我们做的事情更容易一些。”
底层的民众想要掀翻统治阶级并不容易,但如果这种变化自上而下,主动求变,而赵璨又能够压得住所有反对的力量的话,倒是容易得多。
所以说到底,现在仍旧还是跟相权、跟文官集团之间的争斗。
而这可是赵璨最拿手的事。
这一场谈话虽然时间并不算长,但是结束之后,平安却疲惫得浑身都没有力气了。
当然,这也有可能是因为他长久以来心上一直压着这么一块大石头,之前也不觉得怎么样,但现在石头终于被搬开了,反而后知后觉开始感觉到累。
不过,这样的放松对平安来说其实是好事。他一直将自己绷得那么紧,看上去混若无事,但是长此以往,对身体并没有什么好处。现在总算是将心病去掉,松快一番,等到休息好之后,就更有精神了。
有了赵璨的支持,水泥路的推进工作很快就得到了朝堂上下的同意。反正花的是国库的钱,而且又不是什么坏事,对于大臣们来说,并不是非要阻止的。既然赵璨强力推进,他们自然不会阻拦。
——赵璨甚至不需要像平安一样绞尽脑汁找个强有力的理由来给他们jiāo代。
这就是强权的好处。虽然平安的目的是推翻他,但也不得不承认,有时候,这玩意还真是好用啊!
当然,既然要避免触动对方的神经,那么人口普查这件事,就只能私底下想办法来做了。在这件事情上,赵璨决定引入新的力量来进行。
而在朝堂上,天然就有一股跟整个文官集团对立,但是又被打压得厉害的势力——武将体系。
虽说文人相轻,但他们却是将对方当做自己人的。实际上文人真正看不起的,是那些大字不是一个,只知道打打杀杀的粗人将士。所以明明军队保家卫国,地位不可小觑,但是在朝堂上却始终会遭到文臣的打压。
当然,这其实也得到了皇帝的支持。因为武将手握兵权,天然就拥有强大的力量,如果再不制衡一下的话,那皇位岂不总是岌岌可危?在这样的情况下,武将遭到来自两方面的配合打压,自然总是低人一头。
不过在平安看来,虽然理由他也能理解,但是这种做法未免太过偏激了。忌惮军队,想要让他们接受辖制,只能从军队本身入手,光是想着将他们的地位压下去,并没有什么用处。
譬如说重文轻武最严重的宋朝,为什么会积贫积弱,三面受敌,最后亡了国?就是因为武将地位太低,别管是文官还是太监,都能够对他们指手画脚。
真正指挥军队的人是什么都不懂的人,怎么可能打胜仗?而打输了之后需要承担责任的人,又变成武将了。长此以往,自然离心离德,战斗力一盘散沙。纵然有心抗敌,但结果显然不能如愿。
而现在的大楚正在从封闭之中走向世界,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强力的军队。平安已经开始打算对军队进行缓慢的渗透和改建,将来他们会是不弱于文官集团的一大势力。
所以这个时候,这件不方便让官员来做的事情,引入军队就是个不错的选择。
正好,武学那边第一批入学的将官们已经上了两年的课,他们本身就是经验丰富的将官,能够教的东西已经差不多了,而训练也基本上有了个结果。现在,是时候检验一下教学成果了。
俗称实习。
平安来到武学,跟冯玉堂商量了一下这件事。
冯玉堂这个人,实际上现在已经对皇权没有什么敬畏之心了。他认识平安的时候年纪不大,懂得的事情也不多,很多东西都是从平安这里学到的。所以到现在,就算两人之间没有了从属关系,他也始终称呼平安为“大人”。
在他心里,平安的地位恐怕比所谓皇帝要高得多。
而且他跟文官集团,更是完全没有任何关系。这件事情jiāo给他来安排,平安再放心不过。
听说要让第一届学生出去实习,而且实习要求也挺有挑战xìng和考验xìng,冯玉堂自然没有不赞成的道理。所以很快,他就将这件事情通报了下去。
而对于那些将官来说,在武学里憋了两年,因为学校是在皇宫里,平日里进出都是有限制的,被关在这么一小片地方,他们早就已经受不了了,要不是因为训练强度大,加上几位教官的拳头够狠,早就压不住他们了。
现在听说能够出去,他们才不管任务是什么,反正立刻欢欣鼓舞起来。
就连比他们晚进来的学生,听说这件事之后,都满脸羡慕,很是期待自己将来也能够出去实习。
不得不说,有了这个奔头之后,他们的积极xìng又提高了许多。
当然,既然是实习,不可能只让他们去调查人口数量,这跟他们的学习没有任何关系。所以平安跟冯玉堂商量之后,将这个任务改头换面了一下。
所以最后定下来的实习任务,是要求学员们探查该地的山川地理,河流水文,人口分布,气象变化等等……然后再假设这里是自己的驻地,该如何防守,假设这里是自己要攻打的地方,又要用什么办法进攻,这些东西最终形成一项报告书,就是他们的实习结果。
这样一来,就跟他们在武学里学习到的东西想呼应了,也算是一点粗浅的实践。
当然,因为学员人数少,而且建筑公司那边修路也不可能那么快,所以今年给他们划分的探查范围只是其中一片地方。反正这件事并不着急,而武学每年都有新生入学,总有能将整个大楚都探查完毕的那一天。
另外这个任务并不容易,需要分工合作,所以学员也采取组队的方式。完成任务,最后按照整体计成绩。
平安对这个安排很满意。他一直对古代的地图不是很喜欢,就算是皇室珍藏的地图,也简单得基本上看不出什么来。打仗的时候讲解战术都没有对比图可用。
不过等到这些内容侦查完毕之后,就能够绘制出全新的大楚地图了。到时候许多东西都会被标明,以后作战就能事先对当地的情况有个了解。
安排好了武学那边之后,平安又收到了一个好消息。
之前他曾借着宗室子弟入宫读书的理由,让图书馆那边编纂出一套初级启蒙教材。而现在,这项工作已经完成了。
三本教材被送到了本初殿,平安跟赵璨一起看了看,觉得内容倒也算得上是详实丰富。根据平安的要求,三本书被分为了文科,算科和自然科三个方面。其实也就是平安小时候的语文数学和自然。其中自然课本包含了了许多现在正在探索的新科目的内容,能够增加不少见识,知道一些基础的道理。
总而言之,将这三本书学完之后,基本上就脱离了文盲的范畴,能够识字、计算并且懂得一些粗浅的生活原理。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这些已经足够用了。
所以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将这三本书普及下去,让所有人都有机会学习到他们。
之所以不是肯定让所有人都脱离文盲阶段,是因为平安很清楚,那是做不到的。他可以改变客观条件,但观念的转变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即便是在平安生活的年代,也仍旧有人会持“读书无用论”,他们见识有限,认为人学会的东西只要能够负责自己的生活就可以了,没必要花费那么多的时间和钱财去进行更加深入的深造。所以即使学习的机会摆在面前,也还是会拒绝。
九年义务教育普及了那么多年,还是有不少农村孩子根本没有念完就辍学了。何况是如今呢?
况且——平安并没有忘记,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种东西,叫做xìng别歧视。
家长们总是希望能够给孩子更好的条件,只要有这个能力。所以只要平安能够掌控好度,不让这个条件太难达到,那么即便是村子里的男孩子,也多半会来上学。但女孩就不一定了。
就算免费不要钱,还会有人认为耽搁了家里的一个劳动力呢!
所以要将这些书本印刷出来,送到每一个村子并不难,难的是要如何让百姓们自己去学,送孩子去学。
平安根本没敢想什么九年义务教育,就连小学六年估计也不可能。
所以平安目前初步的设想,是定下一年的速成班和三年的高级班。速成班教几百个常用字和基本的加减乘除就可以了,高级班更深入一些,将课本上的内容都讲到。如果上完了还想继续,就可以去读私塾或者书院。
但即便如此,要面对的困难也不少,最大的问题是:老师从哪里来,学费由谁来出?
如果全都由国库来出钱的话,根本不可能支撑得起那么庞大的数量。朝廷这边最多只能承担所有的书费。这些书爱惜一点可以循环利用,还不至于负担太重。
但如果让百姓们自己出,条件好些的或许会同意,那些本来就十分穷困的,根本拿不出钱来。
如果他们不来,这一条政策就没什么用处了。
这个问题困扰着平安,跟赵璨商量了几次,也不得要领,只能暂时搁置。
好在现在书本还在印刷之中,而且平安觉得也不需要这么着急,等到水泥路修好了,百姓们的眼界开阔一些再进行,或许会容易许多。所以他决定这项政策的推行,就跟在水泥路后面,进度靠后一些就可以了。
现在建筑队才刚刚出发,距离修好路还要很长时间,暂时还不算太过急切。
转眼冬去春来,又是一年。
安平三年的春天来得很早,从春节过后,便开始陆续有士子往京城聚集。
他们都是来为明年的春闱做准备的。
因为许多人的家乡很远,所以为了确保能够赶得上,总要提前很久出发。而且来到这里之后,他们也可以暂时住下,熟悉一下京城的氛围,跟其他的同年们jiāo游一番,在这样的气氛之中比较容易有所进益,或许能提高一下自己的水平。
当然,也有些人来到京城之后,便被这繁华地界迷花了眼睛,眠花宿柳,抛洒金钱,完全将自己本来的打算忘记。那些古代的话本小说可不都是杜撰,艺术总是来源于生活嘛!
平安照旧按照自己的习惯,出宫去逛了一圈,观察了一番这些年轻士子们。不过就在这个过程之中,他忽然生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念头来。
不是发愁找不到老师吗?眼前这些全都是!
回宫之后,平安就去跟赵璨商量这件事,“我已经想到办法了,不如往后让取得秀才或者举人功名的士子,必须要到村子里去当一年的先生,积累经验,然后才能参加进士考试。你觉得如何?”
“怎么忽然想到这个办法?”赵璨有些惊讶,不过仔细想想,倒也不是没有可cāo作xìng。
平安说,“让这些人去当先生,学费就可以不用付了。一下子解决两个问题,岂不很好?”
反正现在的读书人本来就是国家养着的,只要考上的秀才,就能成为廪生,自家土地和商铺尽皆免税不说,每个月从官府那里领到足够度日的钱粮。
白白养着这些人也没有用,还不如给他们找点儿事情来做。
这也算是朝廷出钱的一种方式了。果然一举两得。
第186章
听到平安这个理由,赵璨一时竟也想不出有什么反驳的话。
的确,朝廷每年花费大量的米粮养活这些读书人,指望他们将来报效国家。但实际上,其中有很大一批人终身都没有考中进士做官的可能,所以这些钱花了也是白花。
当然,从投资风险的角度来看,这种“白花”的钱也是有必要的。若非如此,很多人根本不可能将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