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8 章
我也要纳那清清白白人家出来的女儿,这一个,我瞧不上!”说着转身就走,脚一伸踢倒了墙边花架,大瓷花盆砸在地上,翻了一地的泥。
这么些年,两个彼此过不到一块,他便是再木知木觉,也晓得妻子同他并不亲热,又不似吴老爷吴太太那种客气,他小时候睡在厢房,照样听见父母吵架,吴夫人的声儿还比吴老爷高着些。
柳氏跟他客气,却是真的客气,她怕他,难道他不知道?心里梗了一口气,也不再往厢房里去,连斗蓬也不穿,到了马棚骑上马往外去。
柳氏在后头吓得脸色发白天,一把扯住了嬷嬷:“这可怎么好,再不能叫婆婆知道!”他这样子跑出去,婆婆要怎么想,她白着一张脸扶住床柱子站起来,一气儿走到门边,踩了一脚的泥,一院子的丫头都看着她,柳氏只觉得五雷轰顶。
还是nǎi嬷嬷安抚住了她,把她拉回屋里,也不叫人进来扫泥,拉了她坐到床上,柳氏腮上的泪如断了线的珠子滚滚下落:“nǎi娘,我帮他纳妾,他若不高兴,换一个便是,我不嫉妒,他怎么……怎么还发这样大的脾气?”
吴少爷带了一口气骑到花街,秦淮河畔不宵禁,处处灯火明家家脂粉香,他跟着同僚也来过此地,寻个瞧得过眼的把马一停,下来就往里走,那龟公鸨母见着他眼生,可对他这身官服却眼熟,笑的嘴巴咧到耳后根。
也摸不准他的脾气,见他只是一径儿往里走,脸上含着怒气,使个眼色,请到雅间,出来一位穿红衣弹琵琶的姑娘,坐下来不说话,两只素手不住拨着琵琶弦,也不敢唱小曲儿,只一味的弹琵琶。
教坊里头消息最灵,见着是位眼生的百户,知道是新补上的,那一位的事儿,如今全城都传遍了,见他坐着只是喝酒,连眼儿都不扫过来,垂了眼帘抿抿嘴儿,把那调子一转,忽的就金戈铁马,一曲《睢阳平楚》的战曲从铮铮响在耳前。
吴少爷这才转眼过来,见这弹琵琶的女子通身火红,连琵琶上都系了红玉,偏素了一张脸,眼晴也不瞧他,转调往上,穿云裂石,如撕锦断帛之声。
一曲既罢,屋子里还似有金玉声,吴少爷挑了眉毛,隔着灯火看去,眉目如画,他把钱袋解下来,扔到桌上:“似这等曲子,再来两首。”
“谢大人除水匪之祸,今儿不论大人要听几支曲子,窈娘都赠予大人。”红衣女子浅浅一笑,抱住琵琶低头又是一曲。
☆、第141章 吴少爷负气纳妾,王老爷夜梦思乡
吴少爷半夜回来了又出去,哪里能瞒得过吴夫人,夜里下人不敢惊动了正院,回到管事嬷嬷那儿,第二日清晨,丫头才开了门端水进去,嬷嬷就赶紧往上回报。
吴夫人眉头一拧,再松快不起来,揉揉额角,洗漱起来便去儿子院里,一院子下人都跟缩了头的鹌鹑似的,见着吴夫人来一个个都贴了墙根,恨不能把肚子缩起来,不叫她瞧见。
柳氏晕沉沉一夜未眠,nǎi嬷嬷着厨房炖了汤,熬了八宝粥端上来给她,她只一味流泪,nǎi嬷嬷急得跪在床前的榻脚上:“姐儿,好歹总要吃些东西,再怎么也不能折腾自个儿的身子。”
柳氏翻转一夜还是不明白,他作甚要发这样大的脾气,原在家中,哪一样母亲不是想在前头,父亲是个持礼的,纳妾这样的话从不出口,可他房里自来便不曾断过人。
吴夫人还未进门就看见地上倒落的花盆,泥土白石残枝蔫叶铺了一地,知道儿子这气撒得不小,抬步往里,nǎi嬷嬷还在絮絮着劝柳氏起来。
“扶我穿衣,我还须得去婆婆屋里请罪。”柳氏这句一说完,又是一阵哽咽,吴夫人听了却大皱眉头,从帘子后面进来:“说甚个请罪不请罪的,是不是他驴脾气又发了。”
柳氏赶紧抹了泪站起来,吴夫人看看她,肚里叹一回气,原当这个媳fù老成持重,同自家儿子的xìng情正是互补,哪知道却怎么也拼对不上。
“是媳fù,媳fù不知相公心意,给的人,约摸他不喜欢。”思想了半夜,便只这一条了,男人碍着脸面不好说,院子里又都是她带回来的丫头,想要收用也得她来开口,都已经单分了一间屋出来,难不着是那丫头惹了他生气。
“哪一种是可心的?”吴夫人反问一句,晓得这个媳fù老实,哪知道老实的似块石头,这回却是真个叹息出声,走过去拉她的手,把她带到床沿边坐下:“纳妾抬通房,俱是小事,敢作反的打发了便是,你来问过我,可曾问过他?”
柳氏一怔,纳妾这样的事,就该女子料理,若是去问,岂不显让人觉得她是假意抬人,样样都安排好了,爷们家只需要抬抬腿便是,她娘家那许多妾,可没一个是柳老爷开口求来的,只须眼睛扫一扫,娘亲便知他心意。
见她还懵懂,吴夫人叹息更重,拍了她的手:“他那个脾气得顺着,你这样子也不必请安了,叫人烧水洗漱,到我屋里来。”响锣不用重锤,可这个儿媳fù,别说是锣了,倒是个没皮面的鼓,便是她手里拿了锤子都不晓得往哪处去敲。
只图她规矩,不成想死板,原儿子不着家,回来也只那几日,吴夫人哪里知道这对儿竟是半点不jiāo心,还是得有个孩子,有了孩子没话也有话说了。
可她一个婆婆,怎么好问媳fù的房里事,一出了门便去看身边的陈嬷嬷,陈嬷嬷赶紧点了头:“我把宋嬷嬷寻过来。”宋嬷嬷便是柳氏的nǎi娘,一个不透,另一个得透,话都说明白,只看她自家行事,男人嘛,哄着便是,难不成每对结亲的人,掀了盖头就知是天造地设。
才行到院门口,就见两个小厮架着人往这边来,吴夫人定晴一看,可不就是那发脾气的儿子,一路迎上去,还没走到身前就闻着一鼻子的脂粉味儿,吃得颠颠倒倒的往前,看见吴夫人还认得出是娘,给她问安。
吴夫人气不打一处来,点了小厮叫把儿子抬到她院里的厢房里去,一路跟着一路生气,陈嬷嬷觑着她的脸色劝她:“太太,少爷就是这付脾气,气过便好了。”
吴夫人跟上去又给儿子抹脸又是给儿子擦身,脱了鞋子袜子,从腰上搜出一个荷包来,一看就晓是不是柳氏给他做的,大红的缎面儿,绣了两只水鸳鸯,也不知道是哪门子里的姐儿塞给他的,吴夫人拿起来荷包的绦条抽了儿子一下。
吴少爷哪里觉得出疼来,吃了这一下,还迷迷糊糊翻身,嘴里呓语几句,打起呼噜来。吴夫人料理好了儿子,到厅前叫过门房,问少爷是从哪儿来的,那门房老实回道,是从教坊司回来的,他醉的骑不得马,那边雇了大车,马还在那院里呢。
吴夫人满面寒霜,冷笑一声:“这是打量着还要去拿马呢。”转脸就吩咐人去牵马,气的拿茶盅的手都在抖,身边跟着嬷嬷,回到厢房坐在儿子身前,眼圈儿一红:“早知道便不该惯了他!纵出这样的xìng子来。”
吴老爷跑船,吴夫人才进门不足一月他便出去了,往外一走就是大半年,吴夫人守在家中,等吴老爷人回来了,身边又已经跟着一个。
吴夫人眼见得那女人千娇百媚,咬了唇儿笑眯眯的姐姐妹叫一通,打扫了厢房给她住,又使裁缝做了一箱子的新衣,谢她在外头照顾吴老爷的苦处。
吴夫人惯的那女人只道她是个没脾气的,初二三日还伏低作小,可她在外头拿大惯了,见着大fù是个和顺的,渐渐放松下来。
也不须别个刻意去传,过不得十日,家里随处都知新进门的姨娘是个难侍候的,一日要的搭嘴点心不离口,桌上荤食不得重样,今儿吃鸭子,明儿就要鱼,比正房还更难侍候。
吴夫人也不说她,一味的纵容,不独吃食,衣裳首饰样样都挑精细的过去,她这么宽,倒叫吴老爷瞧着过意不去,吴夫人还只笑着劝:“她在外头辛苦这些时候,我只为着她好好侍候了你,哪里为她这个人。”
当时吴老夫人吴老太爷俱在,这个媳fù大半年的孝顺也瞧在眼里,不须去过问,自有人到他们跟前去说,拿着了错处,提脚打出去发卖了。
吴老爷厌她惹了父母生气,不过是个姨娘,又非是离不了她,经这一遭吴夫人才有孕,生下孩儿来jiāo给吴老夫人照管,自家跟着吴老爷出去跑船,一路艰辛不说,却拿住了子嗣,吴老爷也不是再没进过姨娘,可哪一个也没给吴老爷生下孩子来。
她跟着吴老爷山上水远的走,一年倒有半年是在水上过的,老太太疼孙子,家里只有一个女儿一个外孙在,这才把吴少爷纵成一付天不怕地不怕的xìng子,好容易安定下来,儿子已经十岁,早就不同她亲近了。
各中辛苦,便是亲儿子也不能体谅,说不上怨她,却实是同她不亲,人生在世,哪有时时如意的,总有个高低,得看捏住哪一样,后宅里头立身的根本说到底还是儿子!
吴夫人吩咐了陈嬷嬷去点醒儿媳fù,又怎么会不心疼儿子没个贴心的,等他醒了,鸡汤银丝面早就摆在床边,那汤炖得皮酥ròu烂,浮了一层荤油,吴少爷呼哧呼哧用了一碗,抹了嘴儿,还不待吴夫人说话放下碗就道:“娘,你给我寻个清白身家的姑娘,我要纳妾。”
安哥儿拜过了吴少爷,回去往王四郎跟前一说,王四郎就知道吴策讷这是上了心,冲安哥儿点头:“他是个好公义的,能帮衬必会帮衬,只他都这样说,想来要拖到秋审过后,不如先给你父亲整一付棺木要,到庙里念上七七四十九日的经。”
安哥儿自然想,无奈囊中羞涩,王四郎摆一摆手:“都是乡亲,便不是邻居上得门来我也要帮的,也不说是帮你,算是借你,甚时候宽裕甚时候还了我就是。”
安哥儿哽着喉咙应一声,回去同宁姐儿一说,宁姐儿咬咬唇儿:“是这个道理,如今咱们头顶的瓦片,身上的衣裳俱是别家的,这时候说什么图报不图报,不过白磕一回牙,得人恩果千年记,哪就急在这一时半会了。”
她今儿才同蓉姐儿说定了,养了快要一月的身子,身上已经全好,除了俞氏还用一道荤汤,她们三个的菜色,便不必上荤食荤油了。
蓉姐儿的旧衣裳哪有素的,她正是爱红的年纪,又生得皮子雪白,大红水红银红妃红,穿在她身上衬得人也喜气。
衣裳箱子翻出来没几件宁姐儿能穿的,她比蓉姐儿大,身量也高些,到了春日又是王家做衣裳的时候,秀娘厚道,把陈家守孝的衣裳一并做了。
可她是客居,哪里好穿重孝,只捡了素色花样做了两条白绢裙子,又挑了浅丁香的月白的两样做上衫,绸庄里哪会送葛布过来,一色俱是绢的绸的,宁姐儿只借口哥哥要上柜,哪有伙计穿绸,给他做了两身葛布衣裳。
自宁姐儿来了,蓉姐儿倒比原来更懂事,秀娘叫她挑衣裳,略捡了两件就不再上手了,原来一季岂止四身,家里开着绸庄质铺,什么好的不往她面前拿,捡合心意的花样儿就做,她那屋里光是衣裳便塞了满柜。
秀娘看见女儿懂事,心里安慰,又搂了她劝:“宁姐儿要守孝才穿得素,你还在攒嫁妆呢,这些做的,往后都要抬到夫家去,四十八抬箱子chā不进手去才是好的。”她自个儿成亲连压箱钱都无,如今轮着女儿,哪里肯委屈了她。
蓉姐儿急急跟秀娘使眼色,宁姐儿扑哧一声笑出来,走上去给她挑了一匹蜜合色织金线合欢的料子,比到她身上:“这个做裙子定然好看,上边拿颜色重的压一压,外头如今都时兴六幅裙了。”
秀娘喜欢她大方不作态,又怜惜她小小年纪就知道进退,吩咐柜上又给再做了几身,也好有个替换,又拉了她的手:“晓得这事你不好开口,你娘又病着,我已是吩咐了人,就在栖霞寺作法事,清明前便往寺里去。”
宁姐儿正要谢,秀娘拦了她:“也不独你家,也给蓉姐儿故去的nǎinǎi做一场。”
王老爷的一直不见大好,医yào不知道用了多少,还是时好时坏,夜里又发起梦来,早上一醒就请了儿子过去,说要回乡。
他人不在泺水,朱氏头几月还松快,后头便咂过味来,没了王老爷,甚样事体都做不成,满以为他等个半年也就回来了,转眼又过了年,他若再不回来,桃姐儿该怎么发嫁。
朱氏在泺水名声不好,桃姐儿婚事艰难,朱氏又给媒人立了个白身不嫁的规矩,从及笄拖到十六,王老爷自江州回到泺水,亲自挑了个殷实人家,给桃姐儿定下亲事来。
那边已经在催,十七在如今算是正当年,泺水因着丝坊绸坊兴起,哪家不想把能养家的女儿多留着几年,婚时越拖越晚,原是十五,如今便是十七八也没人说嘴,又有甚个好说,那蚕娘织娘,进门就是带财的。
桃姐儿又不一样,她既不纺丝又不织绸,还叫别个等着,那家里便不乐意,王老爷从县丞位上卸了下来,茶早就凉了,哪里还等,信自泺水寄到了金陵。
朱氏只当王四郎把信全按下不表,这一回便做了一件厚厚冬衣送去,把那信缝在衣裳里头,王老爷穿起来时才觉出里头有东西,一摸簇簇作响,拆了线一看是一封信。
这倒是小人之心,那头来的信俱是直送到王老爷屋里的,他拆开一看,宝妞都已经定了亲,眼看着要发嫁,桃姐儿可不能再等了。
他自生病,便觉少梦多,这些日子呆在儿子家中,竟梦到了原配妻子,醒来想一回,夜里睡去,又再梦见,心里思量怕是那场迁坟法事把魂儿招了来,使了王四郎在栖霞寺里点了长明灯。
人在气盛时意气行事,到老了思想起来,才觉得对她不住,叹一回道:“这回家去,把该办的事儿办了,你在乡下盖的那个院子也无人住,我还是叶落归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这么些年,两个彼此过不到一块,他便是再木知木觉,也晓得妻子同他并不亲热,又不似吴老爷吴太太那种客气,他小时候睡在厢房,照样听见父母吵架,吴夫人的声儿还比吴老爷高着些。
柳氏跟他客气,却是真的客气,她怕他,难道他不知道?心里梗了一口气,也不再往厢房里去,连斗蓬也不穿,到了马棚骑上马往外去。
柳氏在后头吓得脸色发白天,一把扯住了嬷嬷:“这可怎么好,再不能叫婆婆知道!”他这样子跑出去,婆婆要怎么想,她白着一张脸扶住床柱子站起来,一气儿走到门边,踩了一脚的泥,一院子的丫头都看着她,柳氏只觉得五雷轰顶。
还是nǎi嬷嬷安抚住了她,把她拉回屋里,也不叫人进来扫泥,拉了她坐到床上,柳氏腮上的泪如断了线的珠子滚滚下落:“nǎi娘,我帮他纳妾,他若不高兴,换一个便是,我不嫉妒,他怎么……怎么还发这样大的脾气?”
吴少爷带了一口气骑到花街,秦淮河畔不宵禁,处处灯火明家家脂粉香,他跟着同僚也来过此地,寻个瞧得过眼的把马一停,下来就往里走,那龟公鸨母见着他眼生,可对他这身官服却眼熟,笑的嘴巴咧到耳后根。
也摸不准他的脾气,见他只是一径儿往里走,脸上含着怒气,使个眼色,请到雅间,出来一位穿红衣弹琵琶的姑娘,坐下来不说话,两只素手不住拨着琵琶弦,也不敢唱小曲儿,只一味的弹琵琶。
教坊里头消息最灵,见着是位眼生的百户,知道是新补上的,那一位的事儿,如今全城都传遍了,见他坐着只是喝酒,连眼儿都不扫过来,垂了眼帘抿抿嘴儿,把那调子一转,忽的就金戈铁马,一曲《睢阳平楚》的战曲从铮铮响在耳前。
吴少爷这才转眼过来,见这弹琵琶的女子通身火红,连琵琶上都系了红玉,偏素了一张脸,眼晴也不瞧他,转调往上,穿云裂石,如撕锦断帛之声。
一曲既罢,屋子里还似有金玉声,吴少爷挑了眉毛,隔着灯火看去,眉目如画,他把钱袋解下来,扔到桌上:“似这等曲子,再来两首。”
“谢大人除水匪之祸,今儿不论大人要听几支曲子,窈娘都赠予大人。”红衣女子浅浅一笑,抱住琵琶低头又是一曲。
☆、第141章 吴少爷负气纳妾,王老爷夜梦思乡
吴少爷半夜回来了又出去,哪里能瞒得过吴夫人,夜里下人不敢惊动了正院,回到管事嬷嬷那儿,第二日清晨,丫头才开了门端水进去,嬷嬷就赶紧往上回报。
吴夫人眉头一拧,再松快不起来,揉揉额角,洗漱起来便去儿子院里,一院子下人都跟缩了头的鹌鹑似的,见着吴夫人来一个个都贴了墙根,恨不能把肚子缩起来,不叫她瞧见。
柳氏晕沉沉一夜未眠,nǎi嬷嬷着厨房炖了汤,熬了八宝粥端上来给她,她只一味流泪,nǎi嬷嬷急得跪在床前的榻脚上:“姐儿,好歹总要吃些东西,再怎么也不能折腾自个儿的身子。”
柳氏翻转一夜还是不明白,他作甚要发这样大的脾气,原在家中,哪一样母亲不是想在前头,父亲是个持礼的,纳妾这样的话从不出口,可他房里自来便不曾断过人。
吴夫人还未进门就看见地上倒落的花盆,泥土白石残枝蔫叶铺了一地,知道儿子这气撒得不小,抬步往里,nǎi嬷嬷还在絮絮着劝柳氏起来。
“扶我穿衣,我还须得去婆婆屋里请罪。”柳氏这句一说完,又是一阵哽咽,吴夫人听了却大皱眉头,从帘子后面进来:“说甚个请罪不请罪的,是不是他驴脾气又发了。”
柳氏赶紧抹了泪站起来,吴夫人看看她,肚里叹一回气,原当这个媳fù老成持重,同自家儿子的xìng情正是互补,哪知道却怎么也拼对不上。
“是媳fù,媳fù不知相公心意,给的人,约摸他不喜欢。”思想了半夜,便只这一条了,男人碍着脸面不好说,院子里又都是她带回来的丫头,想要收用也得她来开口,都已经单分了一间屋出来,难不着是那丫头惹了他生气。
“哪一种是可心的?”吴夫人反问一句,晓得这个媳fù老实,哪知道老实的似块石头,这回却是真个叹息出声,走过去拉她的手,把她带到床沿边坐下:“纳妾抬通房,俱是小事,敢作反的打发了便是,你来问过我,可曾问过他?”
柳氏一怔,纳妾这样的事,就该女子料理,若是去问,岂不显让人觉得她是假意抬人,样样都安排好了,爷们家只需要抬抬腿便是,她娘家那许多妾,可没一个是柳老爷开口求来的,只须眼睛扫一扫,娘亲便知他心意。
见她还懵懂,吴夫人叹息更重,拍了她的手:“他那个脾气得顺着,你这样子也不必请安了,叫人烧水洗漱,到我屋里来。”响锣不用重锤,可这个儿媳fù,别说是锣了,倒是个没皮面的鼓,便是她手里拿了锤子都不晓得往哪处去敲。
只图她规矩,不成想死板,原儿子不着家,回来也只那几日,吴夫人哪里知道这对儿竟是半点不jiāo心,还是得有个孩子,有了孩子没话也有话说了。
可她一个婆婆,怎么好问媳fù的房里事,一出了门便去看身边的陈嬷嬷,陈嬷嬷赶紧点了头:“我把宋嬷嬷寻过来。”宋嬷嬷便是柳氏的nǎi娘,一个不透,另一个得透,话都说明白,只看她自家行事,男人嘛,哄着便是,难不成每对结亲的人,掀了盖头就知是天造地设。
才行到院门口,就见两个小厮架着人往这边来,吴夫人定晴一看,可不就是那发脾气的儿子,一路迎上去,还没走到身前就闻着一鼻子的脂粉味儿,吃得颠颠倒倒的往前,看见吴夫人还认得出是娘,给她问安。
吴夫人气不打一处来,点了小厮叫把儿子抬到她院里的厢房里去,一路跟着一路生气,陈嬷嬷觑着她的脸色劝她:“太太,少爷就是这付脾气,气过便好了。”
吴夫人跟上去又给儿子抹脸又是给儿子擦身,脱了鞋子袜子,从腰上搜出一个荷包来,一看就晓是不是柳氏给他做的,大红的缎面儿,绣了两只水鸳鸯,也不知道是哪门子里的姐儿塞给他的,吴夫人拿起来荷包的绦条抽了儿子一下。
吴少爷哪里觉得出疼来,吃了这一下,还迷迷糊糊翻身,嘴里呓语几句,打起呼噜来。吴夫人料理好了儿子,到厅前叫过门房,问少爷是从哪儿来的,那门房老实回道,是从教坊司回来的,他醉的骑不得马,那边雇了大车,马还在那院里呢。
吴夫人满面寒霜,冷笑一声:“这是打量着还要去拿马呢。”转脸就吩咐人去牵马,气的拿茶盅的手都在抖,身边跟着嬷嬷,回到厢房坐在儿子身前,眼圈儿一红:“早知道便不该惯了他!纵出这样的xìng子来。”
吴老爷跑船,吴夫人才进门不足一月他便出去了,往外一走就是大半年,吴夫人守在家中,等吴老爷人回来了,身边又已经跟着一个。
吴夫人眼见得那女人千娇百媚,咬了唇儿笑眯眯的姐姐妹叫一通,打扫了厢房给她住,又使裁缝做了一箱子的新衣,谢她在外头照顾吴老爷的苦处。
吴夫人惯的那女人只道她是个没脾气的,初二三日还伏低作小,可她在外头拿大惯了,见着大fù是个和顺的,渐渐放松下来。
也不须别个刻意去传,过不得十日,家里随处都知新进门的姨娘是个难侍候的,一日要的搭嘴点心不离口,桌上荤食不得重样,今儿吃鸭子,明儿就要鱼,比正房还更难侍候。
吴夫人也不说她,一味的纵容,不独吃食,衣裳首饰样样都挑精细的过去,她这么宽,倒叫吴老爷瞧着过意不去,吴夫人还只笑着劝:“她在外头辛苦这些时候,我只为着她好好侍候了你,哪里为她这个人。”
当时吴老夫人吴老太爷俱在,这个媳fù大半年的孝顺也瞧在眼里,不须去过问,自有人到他们跟前去说,拿着了错处,提脚打出去发卖了。
吴老爷厌她惹了父母生气,不过是个姨娘,又非是离不了她,经这一遭吴夫人才有孕,生下孩儿来jiāo给吴老夫人照管,自家跟着吴老爷出去跑船,一路艰辛不说,却拿住了子嗣,吴老爷也不是再没进过姨娘,可哪一个也没给吴老爷生下孩子来。
她跟着吴老爷山上水远的走,一年倒有半年是在水上过的,老太太疼孙子,家里只有一个女儿一个外孙在,这才把吴少爷纵成一付天不怕地不怕的xìng子,好容易安定下来,儿子已经十岁,早就不同她亲近了。
各中辛苦,便是亲儿子也不能体谅,说不上怨她,却实是同她不亲,人生在世,哪有时时如意的,总有个高低,得看捏住哪一样,后宅里头立身的根本说到底还是儿子!
吴夫人吩咐了陈嬷嬷去点醒儿媳fù,又怎么会不心疼儿子没个贴心的,等他醒了,鸡汤银丝面早就摆在床边,那汤炖得皮酥ròu烂,浮了一层荤油,吴少爷呼哧呼哧用了一碗,抹了嘴儿,还不待吴夫人说话放下碗就道:“娘,你给我寻个清白身家的姑娘,我要纳妾。”
安哥儿拜过了吴少爷,回去往王四郎跟前一说,王四郎就知道吴策讷这是上了心,冲安哥儿点头:“他是个好公义的,能帮衬必会帮衬,只他都这样说,想来要拖到秋审过后,不如先给你父亲整一付棺木要,到庙里念上七七四十九日的经。”
安哥儿自然想,无奈囊中羞涩,王四郎摆一摆手:“都是乡亲,便不是邻居上得门来我也要帮的,也不说是帮你,算是借你,甚时候宽裕甚时候还了我就是。”
安哥儿哽着喉咙应一声,回去同宁姐儿一说,宁姐儿咬咬唇儿:“是这个道理,如今咱们头顶的瓦片,身上的衣裳俱是别家的,这时候说什么图报不图报,不过白磕一回牙,得人恩果千年记,哪就急在这一时半会了。”
她今儿才同蓉姐儿说定了,养了快要一月的身子,身上已经全好,除了俞氏还用一道荤汤,她们三个的菜色,便不必上荤食荤油了。
蓉姐儿的旧衣裳哪有素的,她正是爱红的年纪,又生得皮子雪白,大红水红银红妃红,穿在她身上衬得人也喜气。
衣裳箱子翻出来没几件宁姐儿能穿的,她比蓉姐儿大,身量也高些,到了春日又是王家做衣裳的时候,秀娘厚道,把陈家守孝的衣裳一并做了。
可她是客居,哪里好穿重孝,只捡了素色花样做了两条白绢裙子,又挑了浅丁香的月白的两样做上衫,绸庄里哪会送葛布过来,一色俱是绢的绸的,宁姐儿只借口哥哥要上柜,哪有伙计穿绸,给他做了两身葛布衣裳。
自宁姐儿来了,蓉姐儿倒比原来更懂事,秀娘叫她挑衣裳,略捡了两件就不再上手了,原来一季岂止四身,家里开着绸庄质铺,什么好的不往她面前拿,捡合心意的花样儿就做,她那屋里光是衣裳便塞了满柜。
秀娘看见女儿懂事,心里安慰,又搂了她劝:“宁姐儿要守孝才穿得素,你还在攒嫁妆呢,这些做的,往后都要抬到夫家去,四十八抬箱子chā不进手去才是好的。”她自个儿成亲连压箱钱都无,如今轮着女儿,哪里肯委屈了她。
蓉姐儿急急跟秀娘使眼色,宁姐儿扑哧一声笑出来,走上去给她挑了一匹蜜合色织金线合欢的料子,比到她身上:“这个做裙子定然好看,上边拿颜色重的压一压,外头如今都时兴六幅裙了。”
秀娘喜欢她大方不作态,又怜惜她小小年纪就知道进退,吩咐柜上又给再做了几身,也好有个替换,又拉了她的手:“晓得这事你不好开口,你娘又病着,我已是吩咐了人,就在栖霞寺作法事,清明前便往寺里去。”
宁姐儿正要谢,秀娘拦了她:“也不独你家,也给蓉姐儿故去的nǎinǎi做一场。”
王老爷的一直不见大好,医yào不知道用了多少,还是时好时坏,夜里又发起梦来,早上一醒就请了儿子过去,说要回乡。
他人不在泺水,朱氏头几月还松快,后头便咂过味来,没了王老爷,甚样事体都做不成,满以为他等个半年也就回来了,转眼又过了年,他若再不回来,桃姐儿该怎么发嫁。
朱氏在泺水名声不好,桃姐儿婚事艰难,朱氏又给媒人立了个白身不嫁的规矩,从及笄拖到十六,王老爷自江州回到泺水,亲自挑了个殷实人家,给桃姐儿定下亲事来。
那边已经在催,十七在如今算是正当年,泺水因着丝坊绸坊兴起,哪家不想把能养家的女儿多留着几年,婚时越拖越晚,原是十五,如今便是十七八也没人说嘴,又有甚个好说,那蚕娘织娘,进门就是带财的。
桃姐儿又不一样,她既不纺丝又不织绸,还叫别个等着,那家里便不乐意,王老爷从县丞位上卸了下来,茶早就凉了,哪里还等,信自泺水寄到了金陵。
朱氏只当王四郎把信全按下不表,这一回便做了一件厚厚冬衣送去,把那信缝在衣裳里头,王老爷穿起来时才觉出里头有东西,一摸簇簇作响,拆了线一看是一封信。
这倒是小人之心,那头来的信俱是直送到王老爷屋里的,他拆开一看,宝妞都已经定了亲,眼看着要发嫁,桃姐儿可不能再等了。
他自生病,便觉少梦多,这些日子呆在儿子家中,竟梦到了原配妻子,醒来想一回,夜里睡去,又再梦见,心里思量怕是那场迁坟法事把魂儿招了来,使了王四郎在栖霞寺里点了长明灯。
人在气盛时意气行事,到老了思想起来,才觉得对她不住,叹一回道:“这回家去,把该办的事儿办了,你在乡下盖的那个院子也无人住,我还是叶落归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