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其他类型 >南方人物周刊2015年第8期最新章节 > 南方人物周刊2015年第8期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 20 章

  架空。2007年1月,杨峻荣离职,周杰lún也不再与公司续约。同年7月19日,周杰lún(Jay)、方文山(Vincent)、杨峻荣(JR)创建“杰威尔JVR音乐有限公司”。周杰lún获得了自己职业生涯的主动权。

  矛盾或许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埋下的。吴宗宪启动了周杰lún的职业生涯,又差点扼杀了它,而且走得太近的人,总有许多琐碎的龃龉是无法言说的。例如,周董好友刘耕宏曾bào料,吴宗宪当年给周杰lún的薪水很少;还有,当年“双J恋”因为侯佩岑的出现而结束的时候,周杰lún否认了自己和蔡依林的恋情,吴宗宪却说有这回事;侯佩岑和周杰lún分手后,吴宗宪又加以评点。尽管,吴宗宪曾一再表示,他从来没有说过这些话,都是媒体误解或者强加,但裂痕已然造成。

  容易成功的都是有强烈个xìng的人,但这些有强烈个xìng的人又难以相处。网友希望他们能够多点尊重和理解,师傅不要倚老卖老,徒弟也应饮水思源,但这种中庸之道恐怕很难被当事双方采纳的。

  婚礼事件bào发后,网络上出现了“周杰lún没有吴宗宪会不会红”的讨论,挺周的一方认为以周杰lún的才华,不管会否遇到吴宗宪,迟早都会成名,另一方则认为吴宗宪功不可没。当然,这都已经无法考察了。也许,在另一个平行时空里,人们期待的一切正在发生,师徒没有反目,婚礼上谁也没有缺席,但在此时此刻,他们非如此不可,而我们每个人,在特定的时刻,也都非如此不可,这是人生永恒的困局。

  周杰lún与昆凌在台湾补办婚宴,宴请台湾演艺圈前辈和好友

  迷茫的时候,选难走的路

  作者:柏小莲 字数:1398

  本季日剧似乎格外关注女xìng问题。《约会》虽然讲爱情,但女主角才是被精心设计和刻画的那个,《不完美的丈夫》和《所以去荒野》也细致探讨了家庭主fù的价值。其中评价最高的还是《问题餐厅》,这部纯粹的探讨女xìng存在和意义的戏,由写过《最高的离婚》的金牌编剧坂元裕二执笔,因此无论人物设定还是台词质量,都成为冬季档日剧的领跑者。

  故事从餐饮公司职员田中玉子因反抗老板而惹出骚动继而辞职开始。她租下前公司所属的西餐厅对面的破旧屋顶,将其改造成了一间同等定位的法国餐厅,又召集了一群奇奇怪怪的“姐妹”——异装癖基佬男海地、自我封闭的社长千金千佳、打工伙伴乌森、单身妈妈三千院以及绿茶女蓝里和东大毕业生新田,一手一脚将餐厅搭建起来,走上了艰苦的创业之路。

  一群被世俗定义为“失败”的女人,搭建起一个“有问题”的餐厅,却不是为了抱团取暖,而是为连结力量,联手对抗这个男权乌云压顶的黑暗世界,从立意上就已经领先同档日剧大半个身位,而具体到剧情上,剧中情节几乎涵盖了东亚文化骨子里对于女xìng方方面面的歧视——肆无忌惮嘲笑大龄未婚女xìng,家庭fù女地位得不到重视,屈辱肮脏的职场xìng骚扰,每一个问题都可以拿出来单独做一堂xìng别研究课。片中的男xìng角色,男主人公的自私自利和大男子主义已经算最轻的,社长是个顽固傲慢、强迫女下属在办公室全luǒ认错的人,部长自私刁滑、道貌岸然,还有胆小怕事的小厨师,和无数个直男癌晚期的小人物,共同组成了开餐厅女人们的对立面。

  阻挠女xìng成功的障碍不光来自根深蒂固的传统、恶劣的社会环境以及占尽便宜的男xìng们,也有一部分来自女xìng本身,有些甚至成了胁迫者与帮凶,如愚昧顽固、不尊重小家庭的婆婆,在企业里部分女xìng高层对于女下属的压榨更为凶狠,而其中最要命的是,一些明明受害的女xìng,却选择了屈从、忍让甚至合谋。对于这种现状,《问题餐厅》在人物设定方面也多加了一个嫌女儿丢人的妈妈、一个“绿茶”十足的年轻女孩,主要女xìng角色也只有作为女一号的田中玉子才是彻头彻尾的女xìng主义者,其他人多多少少显示过软弱和妥协。开办这间餐厅成为她们团结起来、改变自己的惟一机会。

  大概因为开篇的笔墨太过浓重,传递了太多的负能量,观众的心也随之沉到谷底,不太相信这部剧会有明朗开放的结局,以至于在后半程不管怎么花巧,都明显有编剧用力过猛往回拉的痕迹,反而让承担爱情戏份的男主人公转变之路显得不那么可信。

  也许归根结底这还是一部女人戏,女xìng时不时需要一个可以支撑借力的点让自己站起来,而这个支撑力量绝不可能来自男人,因此哪怕并不擅长描述姐妹情谊,编剧还是让姐妹情谊完成了以残破修补残破的愿望。

  女主角在餐厅推进最艰难的时候说“迷茫的时候,选难走的路”,这用在开餐厅上的确很灵,但在爱情上就没那么可控,她和男主角虽然相爱,也只能用人格魅力慢慢感化其从一个极端大男子主义者慢慢变成一个普通的大男子主义者,这已经不是好走还是难走,而是无可奈何,因为这是剧本写给她的惟一的路。

  世界是战场,还是你的游乐园

  作者:游识猷 字数:1086

  人类最喜欢贴标签,但大部分标签要么自我设限,要么引发敌意,压根没起什么好作用。可是,为了自我定位非得给自己贴个标签不可,否则就觉得漂浮无所依。

  不如琢磨琢磨“进取型/防御型”吧,至少这俩标签后头有研究证据撑着呢。

  通俗点说,进取型(promotion focus)是总看到“杯子半满”的乐观主义者,防御型(prevention focus)是总看到“杯子半空”的悲观主义者,但我得强调,这视角对人的影响之大,绝不止于凝望一个玻璃杯时注意到的重点不同。这两种人对世界对人生的看法如此迥异,以至于他们常常在遇到彼此时吓一大跳,“你竟会这样想?”

  进取型的人总是开开心心,世界是他们游戏探险的乐园。遇到事情,他们的思考模式是“我能从中获得什么”。没什么值得担忧,最差结果无非“错失良机”。他们往往目标远大,却会在前进路上被未曾预期的小麻烦绊倒。批评和挫败会让他们沮丧、拖延甚至一蹶不振,惟有称赞和吉兆能使他们斗志燃烧。要激励一个进取型的人不断奋进,各种甜言蜜语必不可少。

  防御型的人总是焦虑紧张,“安全感”是他们最深的渴望。遇到事情,他们的思考模式是“怎样预防错误?怎样避开危险?我要怎么做才能至少全身而退?”他们有条不紊、计划周详,遇事分分钟可以拿出备案。防御型的人绝不轻易涉险,也不磨蹭拖延——只要一想拖延的种种后果,就足以让他们迅速行动扫除危险。批评和挫败会激起他们绝地反击的斗志,称赞和吉兆反倒让他们懈怠悠闲。革命尚未成功时,千万别赞美一个防御型的人。

  几乎所有热血纯爱剧主角都是进取型的人,他们更容易粗心大意,也更容易因为“提不起干劲”变成拖延症患者。要终结拖延,进取型人最好强迫自己采用“防御式思考”:找张纸,一条条写下,如果我不行动,我可能失去些什么。

  防御型的人最需要治疗的是面对转变踟蹰不前、鼓不起勇气拥抱新机会。解决办法是强迫自己试一次“进取型思维”:找张纸,一条条写下,如果我尝试新机会,可能有哪些好事会发生在我身上。

  美国人唐·赫罗尔德在《我会采更多的雏菊》里写,“如果我能够从头活过/我会试着犯更多的错。”赫罗尔德是个一生事业顺遂婚姻幸福的防御型的人,他在暮年尚会发此概叹。诸葛一生唯谨慎,不知快活过几天。进取型如我,于是决定心安理得地在愿望单上保留“潜水遇鲸鱼”与“南极看企鹅”,继续拥抱未知、上路探险。

  包办婚姻的没落

  作者:郑廷鑫 字数:4137

  编者按:关于xìng的书太多了。xìng的历史通常被视为私人生活或身体经验之历史的一部分,这本书的特别之处在于,着重描述xìng观念及xìng行为世俗化转变这一重要变迁,并将之与同一时期重要的政治、思想文化与社会潮流联系起来。这位牛津大学的历史学者试图将xìng的历史还原为一种重要的公共事务,说明过去人们认识和处理xìng的方式,乃是被当时最深厚之思想文化与社会潮流所塑造,xìng革命是欧洲与北美启蒙运动的一个核心部分:它参与创造了一种西方文明的全新模式,而其中的个人隐私、平等及自由诸原则,至今仍是我们文明的显著特征。

  婚姻状况的恶化

  18世纪关于诱jiān的所有讨论之第三个重要主题,乃是对于现代婚姻状态的忧虑。问题看起来在于,如今人们主要为了金钱而结婚,或者完全不结婚。有财产的男人之所以鄙视婚姻,在于自己很容易就可“肆意发生不当的xìng关系”。更坏的是,他们滥用求婚的仪式引诱女xìng:先用结婚的许诺跟她们睡觉,然后抛弃她们。若男人与女人因为错误或者利益的原因而结婚,这就会导致夫fù不谐、婚姻不幸与通jiān之行。

  只有到了1688年光荣革命之后,作为一种对于国家状况之更普遍的道德恐慌之一部分,婚姻状况的明显恶化才开始成为了严肃公共讨论的一个主题。大多数早期的评论者认为这是一种近来的发展,不过很快,它的流行变成了社会分析者之中的常见修辞。1727年,丹尼尔·笛福发明了短语“合法卖yín”,这成为了一个长期流行的简称,以形容没有爱情的包办婚姻之邪恶。

  至18世纪中叶,有产阶级无所不在的金钱婚姻,成了小说与严肃写作的一个普遍主题,其被认为是无休无止的不幸、诱jiān、卖yín、通jiān与败德之根源所在。所有此时代重要的艺术家与作家都以之为前提。婚姻市场之邪恶乃是理查森的一个主要批判对象。荷加斯的连环画《时髦婚礼》精彩地描绘了这一主题。在第一幅场景中,我们看到了主要的人物——愚笨而挥霍的伯爵,渴望金钱;他的不肖子,因为过度狎妓而沾染xìng病;富有而粗野的中产阶级参议员,打算把女儿强行嫁出去以换取地位;最后是那个女孩,因为不如意的婚姻而不得不与人苟且偷欢。最后,她的情人因为谋杀她的丈夫而被处死,这个可怜的女人也服dú自尽,而她那贪婪吝啬、铁石心肠的父亲从她濒临死亡的身体上取下了珠宝。惟一无辜的人,她刚出生的婴儿,也因为梅dú的遗传而落得残废、身患疾病——这不仅象征其父母的毁灭xìng的不健康状态,也象征了整个统治阶级危险的道德与身体堕落。

  为什么功利婚姻引起了如此的关注?最基本的理由在于一种日益尖锐的意识,即婚姻并不是一种永恒、神授的制度,而是指脆弱的人类发明。直至宗教改革,婚姻都是一件圣事。可到了18世纪晚期,人们开始坚定地主张婚姻法则只是一种习俗,可以变化,其结果即为人们开始忧虑地审视婚姻趋势所显示的社会病灶。正如现代伟大的保守派约翰逊博士所言,婚姻完全是一种社会必需的人为构造,需要获得法律与习俗在各方面的支持。

  此外,还有更多特定的原因导致了这种持续增长的关注。其中之一是,男xìng自由的发展确实导致了在结婚名义下的偷情与通jiān现象之增加。约瑟夫·普利斯特里在1778年说:“那些因为男人真的许诺结婚而失足的女人,其数量远不及那些纯粹被人诱jiān的。”我们可以初步但明确地以非婚生子的数量来对此进行衡量。在17世纪,这一数字非常低,1650年左右大约只有1%的新生儿属于私生。此后其数量不断攀升,屡创新高。到了1800年,所有女xìng中约有四分之一,其第一胎是非婚生的。她们中多少是受到了男人勾引诱jiān之害,而不是缘于失效的婚约,我们永远不得而知(并且无论如何,两者之差异亦绝非判然有别)。尽管如此,这其中不少人肯定是在婚姻的预期之下才发生xìng关系的。这是一个显著趋势:到了1800年,约有40%的女xìng奉子成婚。

  贪婪与色yù

  人们越来越关注功利婚姻的另一个缘由在于婚姻市场的成长。婚姻一直是一门精打细算的生意。家里越有钱,就越急迫地关心保护家产,因而孩子的婚姻就越由不得自己做主,而由父母与亲戚费心安排。在有钱人社会的各个层面,对于金钱的算计乃是婚姻嫁娶之要义。这种物质考量在17世纪晚期与18世纪早期变得更为突出。

  首先,这个时代符合条件的男xìng精英供不应求,并且上等阶级男子与有产阶级女子结合的现象大幅增加。除此之外,婚介在更广阔与更公共的场所也日益涌现。此一后果又因为报纸与新媒体的兴起而进一步被放大,那些媒体不仅热心报道婚姻事务,而且它们自己就变成了其进程的一部分。至1840年代,富有的女xìng继承者的地址与联系方式广为人知,以至于一个野心勃勃的婚姻投机者,可以在32页纸上密密麻麻地印上近期一些家境优渥的单身女xìng的重要信息(姓名、地址、所持股票以及挂名的财产)。最后,毫无疑问,部分出于对于此种社会发展的回应,上层阶级一致强化了家长对于婚姻的主导,其考量即在于经济目的。17世纪晚期的一系列规章与法律之变化,削弱了妻子与孩子的财产权,而1753年的婚姻法更是极大地限制了年轻人的婚姻自由,强化了其家人之监督与同意的重要xìng。秘密婚姻曾在1660年之后数十年内颇为盛行,如今已被视为非法,所有婚礼都必须在夫妻的教区举行并提前公示,如果父母有一人反对,不到21岁的男女就不可以结婚。任何无视这一新法律的牧师将被视为重罪犯,并被判处流放美国14年(有一两个这样的人)。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