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 章
,没有人想到我的这两位师兄。最后他们被迫无言地离开了太湖大学堂,把自己jiāo给命运去安排,却从来没有一声怨言。如果说南门有我最敬重的人,当然是这两位大居士了。
钱殇
作者:悉达多 字数:1672
在浦东曾接待过邓小平和jiāng zé mín的游轮上,伴随着窗外灯火通明的两岸夜景,自强聊起了过往。外面甲板上,他的员工正对着两岸大声唱歌,高喊公司的口号。经过几年的奋斗,他如今拥有了自己的贵金属期货jiāo易公司,办公室就设在陆家嘴的核心区域。
自强来自山东农村,上高中时家里没钱,他说服校长做了减免,老师也发起过全班的捐款,可自此每次他只要吃得稍微好一点——往往就一包方便面,同学便会指着他的鼻子说:“你也配吃方便面,你的钱都是我们捐款捐出来的。”
高考前28天,父亲由于太过担忧,长期复发的脑溢血发作,家里用所有的粮票换了1800块,做了一次引流。接下来自强的母亲求遍了村里的所有同姓亲戚,但没一个肯借钱给他们家,还施压让他们终止治疗,因为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倒下了,这代表他们已经失去了还债的能力。
不给钱,医院就不给治,自强的母亲哭得瘫了过去,弟弟吓得都不敢靠近。母亲抬起头,跟19岁的自强说:“我们不治了。”父亲回家后30天,由于无法进食和进yào,饿死在一家人面前。他当时把弟弟叫过来,跟他说,“父亲是一个好人,我们也一定要做个好人,一定要挣钱。”接着他们在墙上写下了“挣钱”两个大字。
chā图/左子
当年自强曾问自己追求过的一个校花,她的梦想是什么,她说自己想去上海。从此,上海就成了自强梦想的代名词。
在上海,他卖过房子,一天跑过100个客户的贷款,给周星驰在国际饭店当过替身;他睡朋友的地板、坐公jiāo车从后门偷偷上,一天只有5块钱生活费,每天吃麻辣烫吃得胃溃疡。可不到两年,他就注册成立了500万资本的贷款公司。这全靠当时房地产牛市的推动,尤其是温州炒房团,卖房赚了钱有时会直接给1万块小费。3年后自强的公司做成了中介贷款服务公司里全上海放款量第一,一年三十多亿,2009年最辉煌的时候,放款额高达百亿。随后国家开始打压房地产,听从一位行长的建议,他立马转行卖起了黄金产品,可第一年并不如意,亏了六百多万。
自强在上海已经有了十几套房子,老婆也准备生二胎。之前在美国,他还jiāo过一个白人女朋友,跟他回上海同居了半年。今年他才刚满30岁。
如果自强最后成魔,或者一夜之间垮掉,这会是一个典型的穷小子暴富的故事。上一代人里有很多往往能吃苦,却接不住财富暴增后的膨胀,失去了方向。可是自强却有着异于同龄人的淡定。有一次在海外上课,由于员工cāo盘失误,一不小心赔了600万,他接到电话后,一路从没跟任何人说。幼年的伤痛从自强身上滋生出了理想的种子,整个谈话中,只有这段他身体前倾,拳头攥紧,表露出了一丝情绪。
“我对财富没追求,理想还是做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我崇拜máo zé dōng。我的人生做3件事,第一件是医院,我们的医院,是先看病再收钱。第二件是学校,我们的教育机制有问题,我的好多研究生来这里都不行,要改善教育机制。你没有心态的培养,大部分人都随波逐流。第三块就是敬老院,中国的老人没有精神生活,大部分都是等死,我就是要成立一个高级敬老院。但要做成这三大块就要有政治地位,所以我的事业要做得足够大。”
谈到自己吃的苦,他总会记起父亲。父亲出生时,身为地主的爷爷已经七十多岁,他1岁刚会走,右手就在zhà油条的锅里废了。之后闹饥荒,爷爷饿死,到他18岁时,nǎinǎi得癌症也去世了,他就出去一边要饭一边学裁剪服装,学完后回来就成了当地首富。可是90年以后没人穿中山装,牛仔裤来了,他的生意也不行了,家道就此中落。可父亲一辈子没有埋怨过社会。
自强衣锦还乡的时候,同姓的亲戚都跑来哭着道歉,他没说什么,因为他心里清楚,在这么一个地方,一分一毛都是活命钱,可关系还是就此疏远了。这就像他跟金钱的关系,如此疼痛。
生活在别处
作者:李松蔚 字数:1396
一些人开车回家,常常要坐在车里发一会儿呆,才会慢吞吞地打开车门;一些人忙完一天,明明累得不行,躺在床上忍不住还要打开手机,玩上一小时才能心甘情愿入睡;还有一些人工作的时候——哪怕是需要全神贯注的工作,就像此刻的我正在赶这篇稿子——也要打开音乐、视频,“听个响”,否则总感觉哪里缺了点什么,心气浮躁。
反映出来的是一种温和的、不易觉察的,对生活的厌倦感。
我们按部就班地工作、休息、社jiāo,持续一段时间,就会形成一个模式。一旦感到这个模式没什么意思,就忍不住想开个小差,跳脱到主线之外,哪怕只是几分钟、几小时,“生活在别处”。动静更大一点,则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有一些人——也许是今天的大多数人——是要不断以“新鲜感”喂食的:新鲜的知识、新鲜的体验、新鲜的人际关系、新鲜的故事……假如已经习惯了当前的体验,而又没有新鲜的玩意填充进来,虽然也说不出哪里不妥,但总隐约有点心神不宁。我们的社会文化也在鼓励这样的担心。人生被比喻为一场旅行,相应地,我们就在追求“风景”:人人希望在有限的行程内多看到些“不一样的风景”,只有这样才值回票价,不虚此行。
按照这个比喻,所谓生活在别处,就相当于旅行中随处可见的一种心态:
“老在这一个景点待着有什么意思?去下一个地方看看吧。”
这样的游客,适合跟团,最好跟那种“十大景点一日游”的特惠团。真正热爱旅游的人只怕不会看好这样的心态:何必那么匆忙?如果难以沉浸于一处风景,不管变换多少景点,结果都是差不多的。并非风景让人开心,而是人的心态决定了风景——同样是赤壁的月夜,苏轼可以赏玩一个通宵:“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而赶上一个xìng急的游客,也只不过是拍个照合个影。
我们常说,生活乏味让人厌倦。但乏味与其说是外物的一成不变,倒不如说是内在的一种感觉。达芬奇画鸡蛋,能从每一个鸡蛋上看出它的特别来,而许多人甚至说不出今天和昨天有什么差异。一旦陷入乏味感,一些人就很难从新鲜的角度来感知当下。
大部分的时候,依靠这个世界的丰富奇妙,这种感觉不难化解。特别是有了网络,打开电脑或拿起手机,就可以无比便利地、几乎不花成本地制造出一些新鲜体验。这一点,也不好说是幸运还是不幸,就像一个爱吃糖的小孩恰好生活在糖果的海洋里。
有看不完的电影、听不完的歌,打造出无数“新鲜的风景”;听公开课就更好了,可以不停地学习“干货”;假如不占手的话,也许还会刷刷微博,打打游戏……我们永远都可以制造出“生活在别处”的体验,以此调剂“此处”的乏味生活。看上去很美好,惟一的问题在于,这样会不会久而久之,也变成一种“乏味”,最后也产生出厌倦感呢?
再怎么化解乏味,它仍然会深藏于我们心底。一个人马不停蹄地变换景点,最后说不定得出结论:旅行这件事本身就没意思。这时候,他所面临的就是一场更深刻的危机。他不仅知道“现在没意思”,而且知道“继续寻找新鲜刺激也没意思”。但危机也蕴含了转机。到那个时候,就只好反观厌倦本身,就地寻找出口——那便是另一层修行了。
许美静带来了什么
作者:张书玮 字数:1240
往俗了说,华语音乐并非没有乡愁,或者说,华语歌手并非只是青春期纪念那么老土。至少有的人,无关青春。回想起来,许美静的音乐没什么可以炫耀的曲风在里面,也没有惊天动地的初恋情歌搭上她,当《铁窗》闪电惊雷一样红在90年代末的城市,这真的无关谁与谁当年牵手放学一起回家。很快,整个城市都响起了许美静,谁还顾得上初恋呢?
和许美静相比,那时的事是小事,微不足道,远不如她的几首歌来得轰轰烈烈。她的歌里讲了什么?什么也没讲。“与其让你在我怀中枯萎,宁愿你犯错后悔”,现在一眼望去,全是修辞。那歌到底是说枯萎,还是说后悔?女主角没说,听众也无从问起。《铁窗》大概是第一道咒语,《遗憾》是第二道。许美静搭建起暧昧的音乐形象,堆积起含糊的情感,用简练的chéng rén情歌争取到了自己的天地。
同期的大气电波中,有方兴未艾的怨fù情歌、刚刚萌芽的华语R&B和逐渐抬头的欧西摇滚元素。许美静几边都不靠。事后想起来,我们这些一直在听歌的人简直捏把汗。当时的顺风顺水,过后来看险境重重。她唱那种来不及细想就觉得好听的歌,选美出身,就算能用技术一一剖析完全,恐怕听众真也不在乎。她唱歌摒弃了所谓的技巧,几乎可以算是朗诵,又像是在叹气。
那时,她加盟的上华唱片大手笔投入宣传,许美静是曝光率最高的女歌手之一。但她又没什么新闻。当传媒已经只关心明星的私生活、不再像过去那样专注音乐的时候,许美静几乎是无话可讲的艺人。传媒和听众来来去去都在捕风。隐隐约约的爱情故事,只能在她一首又一首情歌里找投shè。1996年,她在台湾发行了《遗憾》和《都是夜归人》,征服了台湾地区,1997年靠两首广东版新歌又把香港也征服了。
专辑文案把她写成暗处的一双眼睛,不能言明的窃窃私语。在林林总总的青春偶像中,她几乎突围而出,连形象也不用营造。传媒好事,又拿了好几个当时得令的女歌手和她对比,始终一看就不是同一类型。这大概也是造星手段的一种。可许美静一旦不发片,就切实地从视野中消失,近乎毫无音讯。下一次出现就会再得宠。1998年她没有国语唱片问世,当时不少人等得疯了。
等到的是她在唱片里越来越恣意,直至消失。那桩新闻煞有介事地登上娱乐版,几乎也结束了她的艺人生涯。很多后来的人甚至怀疑许美静是一场幻觉,因为《静电》之后她就再没发过唱片。整个流行音乐的取向也完全改变,看似网络打开了一切,茫茫乐海任你挑选,可再也没有当初那么商业化的许美静带来的愉悦。那些亲切又入耳的歌,朗朗上口,从她嘴里传来最后变成了一种态度。
所以,许美静给我带来了什么呢?所有关于她的怀念,都不是自私的。她不是一把钥匙,而是一片空间。想起许美静,就走进了这个空间。无论是她荒凉的抽象的歌,还是温暖的亲切的歌,都单纯又深刻,毫无杂念。
大爷
作者:闫晗 字数:945
想想关于我大爷,还是有一点柔软的回忆的。那是爷爷讲过多次、如数家珍的我的童年故事,妈妈买来一套10册的小人书,大爷随便拿出一本卷起来,只露出封底,我便能说出这本的主要内容。大爷提问第几页讲了什么故事,我也能准确说出。我那时只有两岁多,这种“神奇”让家里人津津乐道,反复cāo作这个实验的,就是我大爷。在我的想象中,他那时应该是笑意盈盈,脸上散发着光芒的吧。
现实中我熟悉的大爷,没有这般可亲。他日益发胖,眸子浑浊,很少流露笑意。我考上大学那年,他不冷不热评论了一句:上大学有什么用啊,新闻上说北大毕业的还卖猪ròu呢。我毕业在北京工作,他又说:能养活自己吗,房价那么高。他并无恶意,但就是习惯说不讨喜的话,以显示自己的不羁。村里过年分鱼,爸爸让他把爷爷那份也拿走,他这样陈述:也没啥好东西,给了几条臭带鱼。每当别人出于善意给他些什么,他都是不屑的语气:我用不着,东西也不咋地嘛。
年轻时大爷当过兵,复员后在家务农。他曾经和别人合伙买了个小货车,一起倒腾海鲜卖,但生意并不好,许多卖不出去的蛤蜊就带回家煮熟,再晒干自己吃。以大爷浑不吝的xìng格,终于没有发达。六十多岁的他现在在村里干些杂活,一天15块钱,他觉得挺好,知足是他最大的优点。
上次回老家,见到他腆着肚子,皮带扎到肚脐眼以上。他从不寒暄,一开口就抱怨他爸爸——我爷爷,先是说他老从外面捡瓶子,院里堆了好多破烂。我讪讪地不知说什么好,觉得爷爷年纪那么大,爱怎样就由他去吧。但的确是住在同村的大爷在天气暖和的季节每天进爷爷的院子送饭(天冷的时候,爷爷就住到爸爸或姑姑家),他想抱怨,我就该听着。
大爷接着数落爷爷在院子里乱种东西,有一种植物,个个长得脸盆那么大,把厕所的砖墙都快压塌了。我的思绪渐渐飘远:爷爷的院子里盛放着我童年的天空,那里土壤真肥沃,年近九十的爷爷胡乱撒下些种子,居然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你说,谁有工夫给他修院墙?”大爷背着手,越说越激动。现在人们个个忙得理直气壮,月收入上万和月收入450元的人都忙,大爷的儿子——我堂哥也没空来看大爷。
大爷身体不好,收入不多,我无端觉得亏欠他什么,可每次相见,送他钱或物,过程却不太愉快。或许生活本来就是这样荒诞。
姜大夫
作者:蒋霖 字数:917
“姜大夫走了。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钱殇
作者:悉达多 字数:1672
在浦东曾接待过邓小平和jiāng zé mín的游轮上,伴随着窗外灯火通明的两岸夜景,自强聊起了过往。外面甲板上,他的员工正对着两岸大声唱歌,高喊公司的口号。经过几年的奋斗,他如今拥有了自己的贵金属期货jiāo易公司,办公室就设在陆家嘴的核心区域。
自强来自山东农村,上高中时家里没钱,他说服校长做了减免,老师也发起过全班的捐款,可自此每次他只要吃得稍微好一点——往往就一包方便面,同学便会指着他的鼻子说:“你也配吃方便面,你的钱都是我们捐款捐出来的。”
高考前28天,父亲由于太过担忧,长期复发的脑溢血发作,家里用所有的粮票换了1800块,做了一次引流。接下来自强的母亲求遍了村里的所有同姓亲戚,但没一个肯借钱给他们家,还施压让他们终止治疗,因为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倒下了,这代表他们已经失去了还债的能力。
不给钱,医院就不给治,自强的母亲哭得瘫了过去,弟弟吓得都不敢靠近。母亲抬起头,跟19岁的自强说:“我们不治了。”父亲回家后30天,由于无法进食和进yào,饿死在一家人面前。他当时把弟弟叫过来,跟他说,“父亲是一个好人,我们也一定要做个好人,一定要挣钱。”接着他们在墙上写下了“挣钱”两个大字。
chā图/左子
当年自强曾问自己追求过的一个校花,她的梦想是什么,她说自己想去上海。从此,上海就成了自强梦想的代名词。
在上海,他卖过房子,一天跑过100个客户的贷款,给周星驰在国际饭店当过替身;他睡朋友的地板、坐公jiāo车从后门偷偷上,一天只有5块钱生活费,每天吃麻辣烫吃得胃溃疡。可不到两年,他就注册成立了500万资本的贷款公司。这全靠当时房地产牛市的推动,尤其是温州炒房团,卖房赚了钱有时会直接给1万块小费。3年后自强的公司做成了中介贷款服务公司里全上海放款量第一,一年三十多亿,2009年最辉煌的时候,放款额高达百亿。随后国家开始打压房地产,听从一位行长的建议,他立马转行卖起了黄金产品,可第一年并不如意,亏了六百多万。
自强在上海已经有了十几套房子,老婆也准备生二胎。之前在美国,他还jiāo过一个白人女朋友,跟他回上海同居了半年。今年他才刚满30岁。
如果自强最后成魔,或者一夜之间垮掉,这会是一个典型的穷小子暴富的故事。上一代人里有很多往往能吃苦,却接不住财富暴增后的膨胀,失去了方向。可是自强却有着异于同龄人的淡定。有一次在海外上课,由于员工cāo盘失误,一不小心赔了600万,他接到电话后,一路从没跟任何人说。幼年的伤痛从自强身上滋生出了理想的种子,整个谈话中,只有这段他身体前倾,拳头攥紧,表露出了一丝情绪。
“我对财富没追求,理想还是做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我崇拜máo zé dōng。我的人生做3件事,第一件是医院,我们的医院,是先看病再收钱。第二件是学校,我们的教育机制有问题,我的好多研究生来这里都不行,要改善教育机制。你没有心态的培养,大部分人都随波逐流。第三块就是敬老院,中国的老人没有精神生活,大部分都是等死,我就是要成立一个高级敬老院。但要做成这三大块就要有政治地位,所以我的事业要做得足够大。”
谈到自己吃的苦,他总会记起父亲。父亲出生时,身为地主的爷爷已经七十多岁,他1岁刚会走,右手就在zhà油条的锅里废了。之后闹饥荒,爷爷饿死,到他18岁时,nǎinǎi得癌症也去世了,他就出去一边要饭一边学裁剪服装,学完后回来就成了当地首富。可是90年以后没人穿中山装,牛仔裤来了,他的生意也不行了,家道就此中落。可父亲一辈子没有埋怨过社会。
自强衣锦还乡的时候,同姓的亲戚都跑来哭着道歉,他没说什么,因为他心里清楚,在这么一个地方,一分一毛都是活命钱,可关系还是就此疏远了。这就像他跟金钱的关系,如此疼痛。
生活在别处
作者:李松蔚 字数:1396
一些人开车回家,常常要坐在车里发一会儿呆,才会慢吞吞地打开车门;一些人忙完一天,明明累得不行,躺在床上忍不住还要打开手机,玩上一小时才能心甘情愿入睡;还有一些人工作的时候——哪怕是需要全神贯注的工作,就像此刻的我正在赶这篇稿子——也要打开音乐、视频,“听个响”,否则总感觉哪里缺了点什么,心气浮躁。
反映出来的是一种温和的、不易觉察的,对生活的厌倦感。
我们按部就班地工作、休息、社jiāo,持续一段时间,就会形成一个模式。一旦感到这个模式没什么意思,就忍不住想开个小差,跳脱到主线之外,哪怕只是几分钟、几小时,“生活在别处”。动静更大一点,则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有一些人——也许是今天的大多数人——是要不断以“新鲜感”喂食的:新鲜的知识、新鲜的体验、新鲜的人际关系、新鲜的故事……假如已经习惯了当前的体验,而又没有新鲜的玩意填充进来,虽然也说不出哪里不妥,但总隐约有点心神不宁。我们的社会文化也在鼓励这样的担心。人生被比喻为一场旅行,相应地,我们就在追求“风景”:人人希望在有限的行程内多看到些“不一样的风景”,只有这样才值回票价,不虚此行。
按照这个比喻,所谓生活在别处,就相当于旅行中随处可见的一种心态:
“老在这一个景点待着有什么意思?去下一个地方看看吧。”
这样的游客,适合跟团,最好跟那种“十大景点一日游”的特惠团。真正热爱旅游的人只怕不会看好这样的心态:何必那么匆忙?如果难以沉浸于一处风景,不管变换多少景点,结果都是差不多的。并非风景让人开心,而是人的心态决定了风景——同样是赤壁的月夜,苏轼可以赏玩一个通宵:“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而赶上一个xìng急的游客,也只不过是拍个照合个影。
我们常说,生活乏味让人厌倦。但乏味与其说是外物的一成不变,倒不如说是内在的一种感觉。达芬奇画鸡蛋,能从每一个鸡蛋上看出它的特别来,而许多人甚至说不出今天和昨天有什么差异。一旦陷入乏味感,一些人就很难从新鲜的角度来感知当下。
大部分的时候,依靠这个世界的丰富奇妙,这种感觉不难化解。特别是有了网络,打开电脑或拿起手机,就可以无比便利地、几乎不花成本地制造出一些新鲜体验。这一点,也不好说是幸运还是不幸,就像一个爱吃糖的小孩恰好生活在糖果的海洋里。
有看不完的电影、听不完的歌,打造出无数“新鲜的风景”;听公开课就更好了,可以不停地学习“干货”;假如不占手的话,也许还会刷刷微博,打打游戏……我们永远都可以制造出“生活在别处”的体验,以此调剂“此处”的乏味生活。看上去很美好,惟一的问题在于,这样会不会久而久之,也变成一种“乏味”,最后也产生出厌倦感呢?
再怎么化解乏味,它仍然会深藏于我们心底。一个人马不停蹄地变换景点,最后说不定得出结论:旅行这件事本身就没意思。这时候,他所面临的就是一场更深刻的危机。他不仅知道“现在没意思”,而且知道“继续寻找新鲜刺激也没意思”。但危机也蕴含了转机。到那个时候,就只好反观厌倦本身,就地寻找出口——那便是另一层修行了。
许美静带来了什么
作者:张书玮 字数:1240
往俗了说,华语音乐并非没有乡愁,或者说,华语歌手并非只是青春期纪念那么老土。至少有的人,无关青春。回想起来,许美静的音乐没什么可以炫耀的曲风在里面,也没有惊天动地的初恋情歌搭上她,当《铁窗》闪电惊雷一样红在90年代末的城市,这真的无关谁与谁当年牵手放学一起回家。很快,整个城市都响起了许美静,谁还顾得上初恋呢?
和许美静相比,那时的事是小事,微不足道,远不如她的几首歌来得轰轰烈烈。她的歌里讲了什么?什么也没讲。“与其让你在我怀中枯萎,宁愿你犯错后悔”,现在一眼望去,全是修辞。那歌到底是说枯萎,还是说后悔?女主角没说,听众也无从问起。《铁窗》大概是第一道咒语,《遗憾》是第二道。许美静搭建起暧昧的音乐形象,堆积起含糊的情感,用简练的chéng rén情歌争取到了自己的天地。
同期的大气电波中,有方兴未艾的怨fù情歌、刚刚萌芽的华语R&B和逐渐抬头的欧西摇滚元素。许美静几边都不靠。事后想起来,我们这些一直在听歌的人简直捏把汗。当时的顺风顺水,过后来看险境重重。她唱那种来不及细想就觉得好听的歌,选美出身,就算能用技术一一剖析完全,恐怕听众真也不在乎。她唱歌摒弃了所谓的技巧,几乎可以算是朗诵,又像是在叹气。
那时,她加盟的上华唱片大手笔投入宣传,许美静是曝光率最高的女歌手之一。但她又没什么新闻。当传媒已经只关心明星的私生活、不再像过去那样专注音乐的时候,许美静几乎是无话可讲的艺人。传媒和听众来来去去都在捕风。隐隐约约的爱情故事,只能在她一首又一首情歌里找投shè。1996年,她在台湾发行了《遗憾》和《都是夜归人》,征服了台湾地区,1997年靠两首广东版新歌又把香港也征服了。
专辑文案把她写成暗处的一双眼睛,不能言明的窃窃私语。在林林总总的青春偶像中,她几乎突围而出,连形象也不用营造。传媒好事,又拿了好几个当时得令的女歌手和她对比,始终一看就不是同一类型。这大概也是造星手段的一种。可许美静一旦不发片,就切实地从视野中消失,近乎毫无音讯。下一次出现就会再得宠。1998年她没有国语唱片问世,当时不少人等得疯了。
等到的是她在唱片里越来越恣意,直至消失。那桩新闻煞有介事地登上娱乐版,几乎也结束了她的艺人生涯。很多后来的人甚至怀疑许美静是一场幻觉,因为《静电》之后她就再没发过唱片。整个流行音乐的取向也完全改变,看似网络打开了一切,茫茫乐海任你挑选,可再也没有当初那么商业化的许美静带来的愉悦。那些亲切又入耳的歌,朗朗上口,从她嘴里传来最后变成了一种态度。
所以,许美静给我带来了什么呢?所有关于她的怀念,都不是自私的。她不是一把钥匙,而是一片空间。想起许美静,就走进了这个空间。无论是她荒凉的抽象的歌,还是温暖的亲切的歌,都单纯又深刻,毫无杂念。
大爷
作者:闫晗 字数:945
想想关于我大爷,还是有一点柔软的回忆的。那是爷爷讲过多次、如数家珍的我的童年故事,妈妈买来一套10册的小人书,大爷随便拿出一本卷起来,只露出封底,我便能说出这本的主要内容。大爷提问第几页讲了什么故事,我也能准确说出。我那时只有两岁多,这种“神奇”让家里人津津乐道,反复cāo作这个实验的,就是我大爷。在我的想象中,他那时应该是笑意盈盈,脸上散发着光芒的吧。
现实中我熟悉的大爷,没有这般可亲。他日益发胖,眸子浑浊,很少流露笑意。我考上大学那年,他不冷不热评论了一句:上大学有什么用啊,新闻上说北大毕业的还卖猪ròu呢。我毕业在北京工作,他又说:能养活自己吗,房价那么高。他并无恶意,但就是习惯说不讨喜的话,以显示自己的不羁。村里过年分鱼,爸爸让他把爷爷那份也拿走,他这样陈述:也没啥好东西,给了几条臭带鱼。每当别人出于善意给他些什么,他都是不屑的语气:我用不着,东西也不咋地嘛。
年轻时大爷当过兵,复员后在家务农。他曾经和别人合伙买了个小货车,一起倒腾海鲜卖,但生意并不好,许多卖不出去的蛤蜊就带回家煮熟,再晒干自己吃。以大爷浑不吝的xìng格,终于没有发达。六十多岁的他现在在村里干些杂活,一天15块钱,他觉得挺好,知足是他最大的优点。
上次回老家,见到他腆着肚子,皮带扎到肚脐眼以上。他从不寒暄,一开口就抱怨他爸爸——我爷爷,先是说他老从外面捡瓶子,院里堆了好多破烂。我讪讪地不知说什么好,觉得爷爷年纪那么大,爱怎样就由他去吧。但的确是住在同村的大爷在天气暖和的季节每天进爷爷的院子送饭(天冷的时候,爷爷就住到爸爸或姑姑家),他想抱怨,我就该听着。
大爷接着数落爷爷在院子里乱种东西,有一种植物,个个长得脸盆那么大,把厕所的砖墙都快压塌了。我的思绪渐渐飘远:爷爷的院子里盛放着我童年的天空,那里土壤真肥沃,年近九十的爷爷胡乱撒下些种子,居然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你说,谁有工夫给他修院墙?”大爷背着手,越说越激动。现在人们个个忙得理直气壮,月收入上万和月收入450元的人都忙,大爷的儿子——我堂哥也没空来看大爷。
大爷身体不好,收入不多,我无端觉得亏欠他什么,可每次相见,送他钱或物,过程却不太愉快。或许生活本来就是这样荒诞。
姜大夫
作者:蒋霖 字数:917
“姜大夫走了。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