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一章 高参高见廷中对
盛则修史,如今北魏平西夏、占统万,创历代先王所未创之不世功绩。拓跋焘得意之余,命令尚书郎邓渊撰写《国记》,以记其功。邓渊受命行动,刚刚撰写北魏的史书十余卷,未完成就辍笔——因为此时的军事行动大于政治行动——拓跋焘此时决定趁热打铁,率兵征伐柔然。
四月初夏,雪化草青,气候宜人,正是漠北采取军事行动的最佳时期,拓跋焘命令部队集结,在平城南郊检阅步、骑、辎重三军,并举行盛大的祭天传檄仪式。
阅兵仪式后,尽管已决定对柔然动武,但什么时候动武,在什么地方动武,拓跋焘还是在出兵前征求各方的意见。他这人就是这样,不动则已,动则必有所成。
而大臣们都认为征战统万城后,士兵厌战情绪滋涨,应该休养生息,不宜再次展开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就连被视若母亲的保太后窦艳也劝阻拓跋焘说:“兵者,利器也,双刃相向,一边伤人,一边害己,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切记不可轻动。”
保太后是皇帝的养母,她的话对拓跋焘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弄得这个英明一世的君王对征伐行战都没了自己的主意,一连几天焦燥不安。
然而,要阻止皇帝的杀伐,这是很不容易办到的事。拓跋焘这个人的性格就喜戏杀伐,是典型的职业军人,三天不摸刀剑心里就憋得慌。尚书令刘吉见拓跋焘又要采取大规模军事行动,就指使太史令张渊、徐辩二人向皇帝进言。
徐辩按刘吉的意思说了一大通不宜动武的话。徐辩刚刚说完,尚书郎邓渊接着说:“而今已巳日临近,已巳,三阴之岁,况且,岁星袭月,太白在西方,不可举兵,否则,北伐必然失利,即便是取胜,也于圣上不利。”
群臣都赞同邓渊的观点。刘吉见拓跋焘仍犹豫不决,就解释说:“邓渊那年曾劝苻坚不要南伐东晋,苻坚不听,率意而行,结果导致失败。邓渊的预测,言无不中,请圣上不要违背邓渊的话。”
拓跋焘沉思良久,仍无法决策,不得不召见崔浩,要他就征伐一事与邓渊展开辩论。
崔浩的辩才,久未得到施展,早就嘴痒痒了,此时哪里舍得卖萌的机会。于是在朝堂之上侃侃而谈:“阴阳为地,天之在网,阳为德,阴为刑,所以日食修德,月食修刑。今圣上出兵,以德政讨有罪,所以为修刑。依邓渊之言,微臣也夜观天相,近年以来,月行掩昂星。至今犹然。占卜的结果是:三年内天子将大破旄头之国。这柔然,高车等国,就是旄头之众,愿陛下不要再有疑虑。”
邓渊张口结舌,一时竟无语反驳。太史令徐辩赶忙站出来,诘难崔浩:“据微臣所知:柔然荒外无用之物,得其地荒沙砺石不可耕种,虏其民愚昧无知不可役使;况且民众反复无常,轻信猜疑,很难制服。这样的地域民情,有什么值得我王轻动刀兵,劳神费力去讨伐呢?”徐辩的诘难之辞,迎得满堂喝彩。
崔浩微笑着点头说:“邓、徐二人的话,实在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本是太史官,上奏天相星图,本是职责所在,知天文而不晓地理,这不怪他们。至于刚才所言的地域风俗,更是‘大荒经’时代的老生常谈,放在今天再来评论柔然、高车已经很不合事宜了。为啥呢,柔然本来是我国北边的臣服之国,因时因势叛离而去,今圣上出兵讨伐其元凶,收服其良民,恢复往时的劳役,怎么能说其无用呢?大臣们都称赞邓渊、徐辩等人精通数术,善知阴阳,明决成败,预知未来,那么,我请问二位先生:在统万城未征服之前,可有败亡的征象显现,若你们不知道,便是不学无术;若是知道,而又从未言及、进谏,这便是对圣上的不忠!”
崔浩一连串雷阵雨似的倾洒,特别是此时抛出的二难命题,弄得徐、邓二人陷入了两难的境地,脸红无语。拓跋焘听了朝堂上的这番辩论,非常高兴,更坚定了讨伐柔然的决心。
会议休息间隙,北平王长孙嵩紧追几步,拉着崔浩的衣袖说:“崔公,你怎么敢鼓动圣上北伐呢?今南方有刘裕宋国窥视,我们却率兵北伐柔然,若柔然远远逃遁,我们将一无所获,而我国后方空虚,若遭受强寇宋国的攻击,那又怎么办呢?”
崔浩笑着说:“不会的,今天若不先破柔然,则无法修边备,严阵以待南寇。刘宋一国听说我军克服统万城战役,内心十分恐惧,故意放出风声要北伐,其实是为了自保,坚守淮北。等我们破了柔然,班师回国,南寇仍然不会有一点行动。况且,南寇是步兵,我军是骑兵,他们能北上,我军就更能南下,南方往北征,是爬坡上坎,可说非常困难;我骑兵从北方高原俯冲而下,可说是不费吹灰之力,况且南北水陆情况不同,风俗各异,北人擅骑,南人擅舟,就是我国将河南的地域让给他南寇,刘宋国照样守护不住。为啥可以这样藐视他呢?想当年,刘裕一代雄杰,吞并关中地区以后,为返回建康篡位,留下其爱子守护关中地区,辅以良将,给以精兵数万,照样没能守住关中地区,以至全军覆没,号哭之声,至今犹在耳畔。何况,刘义隆今天的君臣将校,已远非刘裕时代可比。而我大魏,主上英武,士马精强,刘宋如果真敢北上侵犯,简直就是驱马驹牛犊与虎狼相斗,我们何必惧怕他!现在,我再来分析柔然的情况。柔然自恃离我们甚远,考虑到我国武力根本无法将其制服,放宽心态放牧蓄草,会和往常一样,夏季则散众放畜,秋天羊群肥硕才又聚集一起,像候鸟一样的背寒向温,凭此南下搔扰、抢掠边境。今我以初夏时节出兵征伐,正是掩其不备,打他个措手不及,柔然必然会因惊骇而四散逃逸,这样的时节,雄马贪恋牝马,牝马贪恋马驹,驱使驶骋都很困难;马群逃逸,得不到水草滋养,不过数日,自己都会聚拢在水美草肥的地方,我们就可一举而消灭柔然。暂劳而获永逸,时不可失也!我担心就担心圣上没有北伐的意思,今天,既然圣上已决意举兵北伐,你们为什么还要找理由来阻止这行动呢?”
休息十分钟,会议继续。就在这时,出使刘宋的使臣进殿来汇报外交情况,报告拓跋焘说,南方的刘义隆发了狠话,要魏国归还占有的河南地域给刘宋,不然,将举全国之力予以征伐。
拓跋焘此时听了崔浩的分析,正是豪情万丈,雄心勃勃的,听了使臣的报告,朗然大笑,对群臣说:“刘义隆乃龟鳖小竖,此时自顾不暇,居然说大话吹牛皮要向我大魏宣战。而今我若不先灭柔然,而坐待刘宋前来,那才真是有腹背受敌之困,我决意出兵北伐!”
崔浩面对长孙嵩所说那一番有理有据的阐述,全面系统地分析了西南方两国的具体情况,被说服的不只是拓跋焘,连群臣都无不叹服崔浩的眼光远大,鞭劈入理。
散朝之后,各大臣都按皇帝的布置去做好自己的准备工作,倒是好朋友道士寇谦之不放心了,悄悄地跟上前来,追问崔浩:“此战果然能剿灭柔然吗?”
崔浩没想到好朋友居然会对自己的预言产生怀疑,更加肯定地说:“必然能克服柔然。只是,我看朝中群臣都萎萎琐琐的,一副顾虑重重的样子,这次即便获胜,恐怕也不会乘胜深入追击,我叹息此次还是不能将其全歼!”
四月末,拓跋焘命平阳王长孙翰率领骑兵部队,自西道进攻大峨山;拓跋焘自己率领骑兵部队,自东道进攻黑山。北魏两路进攻,决定在柔然的后方会合。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四月初夏,雪化草青,气候宜人,正是漠北采取军事行动的最佳时期,拓跋焘命令部队集结,在平城南郊检阅步、骑、辎重三军,并举行盛大的祭天传檄仪式。
阅兵仪式后,尽管已决定对柔然动武,但什么时候动武,在什么地方动武,拓跋焘还是在出兵前征求各方的意见。他这人就是这样,不动则已,动则必有所成。
而大臣们都认为征战统万城后,士兵厌战情绪滋涨,应该休养生息,不宜再次展开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就连被视若母亲的保太后窦艳也劝阻拓跋焘说:“兵者,利器也,双刃相向,一边伤人,一边害己,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切记不可轻动。”
保太后是皇帝的养母,她的话对拓跋焘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弄得这个英明一世的君王对征伐行战都没了自己的主意,一连几天焦燥不安。
然而,要阻止皇帝的杀伐,这是很不容易办到的事。拓跋焘这个人的性格就喜戏杀伐,是典型的职业军人,三天不摸刀剑心里就憋得慌。尚书令刘吉见拓跋焘又要采取大规模军事行动,就指使太史令张渊、徐辩二人向皇帝进言。
徐辩按刘吉的意思说了一大通不宜动武的话。徐辩刚刚说完,尚书郎邓渊接着说:“而今已巳日临近,已巳,三阴之岁,况且,岁星袭月,太白在西方,不可举兵,否则,北伐必然失利,即便是取胜,也于圣上不利。”
群臣都赞同邓渊的观点。刘吉见拓跋焘仍犹豫不决,就解释说:“邓渊那年曾劝苻坚不要南伐东晋,苻坚不听,率意而行,结果导致失败。邓渊的预测,言无不中,请圣上不要违背邓渊的话。”
拓跋焘沉思良久,仍无法决策,不得不召见崔浩,要他就征伐一事与邓渊展开辩论。
崔浩的辩才,久未得到施展,早就嘴痒痒了,此时哪里舍得卖萌的机会。于是在朝堂之上侃侃而谈:“阴阳为地,天之在网,阳为德,阴为刑,所以日食修德,月食修刑。今圣上出兵,以德政讨有罪,所以为修刑。依邓渊之言,微臣也夜观天相,近年以来,月行掩昂星。至今犹然。占卜的结果是:三年内天子将大破旄头之国。这柔然,高车等国,就是旄头之众,愿陛下不要再有疑虑。”
邓渊张口结舌,一时竟无语反驳。太史令徐辩赶忙站出来,诘难崔浩:“据微臣所知:柔然荒外无用之物,得其地荒沙砺石不可耕种,虏其民愚昧无知不可役使;况且民众反复无常,轻信猜疑,很难制服。这样的地域民情,有什么值得我王轻动刀兵,劳神费力去讨伐呢?”徐辩的诘难之辞,迎得满堂喝彩。
崔浩微笑着点头说:“邓、徐二人的话,实在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本是太史官,上奏天相星图,本是职责所在,知天文而不晓地理,这不怪他们。至于刚才所言的地域风俗,更是‘大荒经’时代的老生常谈,放在今天再来评论柔然、高车已经很不合事宜了。为啥呢,柔然本来是我国北边的臣服之国,因时因势叛离而去,今圣上出兵讨伐其元凶,收服其良民,恢复往时的劳役,怎么能说其无用呢?大臣们都称赞邓渊、徐辩等人精通数术,善知阴阳,明决成败,预知未来,那么,我请问二位先生:在统万城未征服之前,可有败亡的征象显现,若你们不知道,便是不学无术;若是知道,而又从未言及、进谏,这便是对圣上的不忠!”
崔浩一连串雷阵雨似的倾洒,特别是此时抛出的二难命题,弄得徐、邓二人陷入了两难的境地,脸红无语。拓跋焘听了朝堂上的这番辩论,非常高兴,更坚定了讨伐柔然的决心。
会议休息间隙,北平王长孙嵩紧追几步,拉着崔浩的衣袖说:“崔公,你怎么敢鼓动圣上北伐呢?今南方有刘裕宋国窥视,我们却率兵北伐柔然,若柔然远远逃遁,我们将一无所获,而我国后方空虚,若遭受强寇宋国的攻击,那又怎么办呢?”
崔浩笑着说:“不会的,今天若不先破柔然,则无法修边备,严阵以待南寇。刘宋一国听说我军克服统万城战役,内心十分恐惧,故意放出风声要北伐,其实是为了自保,坚守淮北。等我们破了柔然,班师回国,南寇仍然不会有一点行动。况且,南寇是步兵,我军是骑兵,他们能北上,我军就更能南下,南方往北征,是爬坡上坎,可说非常困难;我骑兵从北方高原俯冲而下,可说是不费吹灰之力,况且南北水陆情况不同,风俗各异,北人擅骑,南人擅舟,就是我国将河南的地域让给他南寇,刘宋国照样守护不住。为啥可以这样藐视他呢?想当年,刘裕一代雄杰,吞并关中地区以后,为返回建康篡位,留下其爱子守护关中地区,辅以良将,给以精兵数万,照样没能守住关中地区,以至全军覆没,号哭之声,至今犹在耳畔。何况,刘义隆今天的君臣将校,已远非刘裕时代可比。而我大魏,主上英武,士马精强,刘宋如果真敢北上侵犯,简直就是驱马驹牛犊与虎狼相斗,我们何必惧怕他!现在,我再来分析柔然的情况。柔然自恃离我们甚远,考虑到我国武力根本无法将其制服,放宽心态放牧蓄草,会和往常一样,夏季则散众放畜,秋天羊群肥硕才又聚集一起,像候鸟一样的背寒向温,凭此南下搔扰、抢掠边境。今我以初夏时节出兵征伐,正是掩其不备,打他个措手不及,柔然必然会因惊骇而四散逃逸,这样的时节,雄马贪恋牝马,牝马贪恋马驹,驱使驶骋都很困难;马群逃逸,得不到水草滋养,不过数日,自己都会聚拢在水美草肥的地方,我们就可一举而消灭柔然。暂劳而获永逸,时不可失也!我担心就担心圣上没有北伐的意思,今天,既然圣上已决意举兵北伐,你们为什么还要找理由来阻止这行动呢?”
休息十分钟,会议继续。就在这时,出使刘宋的使臣进殿来汇报外交情况,报告拓跋焘说,南方的刘义隆发了狠话,要魏国归还占有的河南地域给刘宋,不然,将举全国之力予以征伐。
拓跋焘此时听了崔浩的分析,正是豪情万丈,雄心勃勃的,听了使臣的报告,朗然大笑,对群臣说:“刘义隆乃龟鳖小竖,此时自顾不暇,居然说大话吹牛皮要向我大魏宣战。而今我若不先灭柔然,而坐待刘宋前来,那才真是有腹背受敌之困,我决意出兵北伐!”
崔浩面对长孙嵩所说那一番有理有据的阐述,全面系统地分析了西南方两国的具体情况,被说服的不只是拓跋焘,连群臣都无不叹服崔浩的眼光远大,鞭劈入理。
散朝之后,各大臣都按皇帝的布置去做好自己的准备工作,倒是好朋友道士寇谦之不放心了,悄悄地跟上前来,追问崔浩:“此战果然能剿灭柔然吗?”
崔浩没想到好朋友居然会对自己的预言产生怀疑,更加肯定地说:“必然能克服柔然。只是,我看朝中群臣都萎萎琐琐的,一副顾虑重重的样子,这次即便获胜,恐怕也不会乘胜深入追击,我叹息此次还是不能将其全歼!”
四月末,拓跋焘命平阳王长孙翰率领骑兵部队,自西道进攻大峨山;拓跋焘自己率领骑兵部队,自东道进攻黑山。北魏两路进攻,决定在柔然的后方会合。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