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6 章
进贤的,叫他们干脆把田淹了,改稻为桑也就成了。淹了田,丝绸大户给买过去,改种成桑苗,再等几个月,有了蚕丝,丝绸也就成了。”
“马远的那份供状你亲眼看见了?”
杨金山心里咯噔一下,赶紧回到:“回主子,钱宁当时叫奴婢跟何进贤但奴婢跟他都没有”
“你觉得,钱宁这么做是为了什么?”纱帐里的声音突然又有些高,而且问的这个问题再次让杨金山一背的冷汗,皇上怎么会问自己一个奴婢这么个问题?这个问题可不好答啊!若是答好了皇上满意,却得罪了钱宁,难不成回去了他会给自己小鞋穿,织造局在宫里还算有些地位,可在地方什么都不是!可皇上对钱宁是个什么态度最为关键!若是一个答不好得罪了皇上,自己这颗脑袋倒还不算啥,老祖宗可就完了!
于是他不禁向一边的魏朝魏朝却不紧不慢地道:“有什么就说什么!”
“是。”这个时候杨金山也顾不得再考虑什么了,他也提到了声音道:“回主子,奴婢觉得钱宁这么做至少有三个心思。”
“哪三个心思?”纱帐里紧接着问道,似乎有些急迫。
“回主子。第一,钱宁的肩上担子重,前两年的提前征收税赋,已经让浙江的民心动摇,他必须要维持住浙江的稳定,安抚百姓的情绪,怕老百姓失了地再一闹事,我大明的半壁江山便要陷入混乱,因此不得已而为之;第二,李化龙在他的身边,他多少会受到些影响,更何况京师卫所的朱千户也在他身边,朱千户一到浙江,便一头扎进锦衣卫浙江卫,整个浙江顿时遍布锦衣卫的探子……”
话没说完,一旁传来了魏朝的轻咳声,杨金山蓦然惊醒,赶紧闭住了嘴。
“魏朝!让他说!”纱帐的里声音顿时显得yīn沉压迫,魏朝顺势跪到了地上,再也不看杨金山一眼。
杨金山不得不接口道:“大堤决口,抗洪救灾的任务便要落到军队的身上,朱千户的身上。可事实证明,朱千户确是一心为民的,他亲自带着众军士跳进了决口堵口子,若不是他,损失只怕会更大,钱宁身为浙江的父母官,自然更会多为百姓着想,也必然会受到他的影响;第三,内阁的话钱宁还是会听的,只是对他们做事的方法有些不同的意见而已,大家都是为了浙江的好,大明的好,毕竟他在浙江为官多年,论起对浙江的熟悉,还是他最有发言权。”
纱帐里半天没有回应,杨金山的心一到了嗓子眼,皇上到底是满意还是不满意呢?怎么突然又没音了?他的头上瞬间出现了豆大的汗珠,顺着腮帮子往下流着。
“魏朝。”终于,纱帐里再度传来了熟悉而又陌生的声音,魏朝应声掀开纱帐走了进去,杨金山眼睛也不敢抬,死死地盯着自己膝盖下跪着的大青石地板。耳朵却支楞了起来,想听他下面准备说些什么。
“你用的这个杨金山还是得力的,明里不要赏他,暗里奖点什么吧!”
“是。”接着是魏朝的回答声。杨金山全身的力气仿佛在那一刻都被抽空了,有些摇摇yù坠,他赶紧暗提了一口气,强撑住自己的身子,千万不能在皇上面前丢人!紧接着就激动起来,皇上居然在老祖宗的面前夸自己了!这可真是上辈子祖坟上烧高香了啊!皇上居然还要赏自己!这得是多少年才能修来的福分?老祖宗这回可算是长脸了!
“让赵志高明天就带着钱宁进宫吧,还有,叫陈于壁一起来。”
回了司礼监自己住房的杨金山,顾不得洗漱,一头便倒在了床上呼呼大睡起来。
第226章
。“停轿。”
随着钱宁在轿子内的一声吩咐,大轿还有他的亲随在距离陈于壁府门外三十余丈的地方停了下来。他掀开轿帘,在轿子外站定,深深地望着这个自己曾无比熟悉的府第。这会儿也就戌时初,天色也才刚黑,他连晚饭也没吃,在贤良祠换了一身便服,就来到了这儿。
府门廊檐下那四盏大红灯笼上,“陈府”两个颜体大字依然如故。世事沧桑,二十年前刚中进士的时候,陈于壁在这里召见自己的情形依然历历在目,仿佛就发生在昨天,可今天,前面不过三十余丈的距离,却让他觉得是那样地遥远。他决定一个人徒步走完这段距离,面对即将纷至沓来的责难和无法预知的谋局,也需要他完成最后的心里准备。
“你们就在这里侯着罢。”说着,他从随从的手里接过四方包袱,一个人向着大门走去。
“钱大人?好久不见了。”那个门房显然也是故人,一见是钱宁就笑了起来。从这声招呼里钱宁听出一丝久违的亲切,可这亲切中也透着些许的陌生。
“老师还好吧?”钱宁也面带微笑地向他点了点头。
“还好还好!大人也一直记着您呢!”门房并未让钱宁进门,而是站在了门里,跟他打着寒暄。
“烦请带我去见老人家吧!”钱宁也不急,用手指了指里面。
门房低头沉吟了片刻,这才对他说道:“真不好跟钱大人说这句话,下午的时候大人就有吩咐,钱大人是皇上召见的,一进了京却先到陈府来,未免有旁人说闲话,对皇上也不尊重。他不宜先见你,说是等您先见了皇上再说。”
钱宁猛地一怔。他已经完全想象到,自己到了陈府会面对怎样的尴尬与难堪,可怎么也没想到,陈于壁竟然会不见他。他心里突然涌出一种难言的心酸,沉默了好一阵子,才对门房诚恳地说道:“烦请你去禀告大人,于公于私,我都应该先见他老人家。”
那门房显然是极为犹豫,片刻之后,他点了点头道:“那大人还请稍等片刻。”说着转身就进了府内。
由于长期不在京师,钱宁已经不知道不了解京师的情况了。由于之前消极避世的态度影响,赵志高在朝内表面上看起来还是内阁首辅,可实际上权利已经被内阁的几个人给瓜分一空,更何况谁也没有总揽全局的能力和精力,各自在朝中暗地里斗争不休。下面的人想上位,内阁的人想独霸全局,大明朝仅有的一丝精力,全都消耗在了这无休止的内斗之中。
赵志高不愿意直接chā手这其中,只是当情况出现危急的时候才出来平衡左右,这若是在他强权的情况下尚且有效,可长此以往却渐渐地失去了效果。陈于壁表面上对他恭恭敬敬,可无论如何不能抵挡首辅这个位置对他的诱惑,都是年事已高的老人了,他还想再往上拱一拱,就算是上不去了,最起码也能保自己的后代一个平安。再加上朝中有什么事情,往往是陈于壁先顶在前面,实在是搞不定了赵志高才出面,这也导致了朝中人人只知有次辅,而不知有首辅的局面。钱宁到了京师,当然也只能先见陈于壁,再由陈于壁带着他去见赵志高了。
不让钱宁进府自然是陈于壁的吩咐,门房也只能去找陈于壁。
门房站在门口,犹犹豫豫地小声道:“大人……”
陈于壁在房间里来回走着,一边口述,王珉则在书案前飞快地写着,连看也不看王珉一眼,陈于壁继续口述道:“臣既不能上体圣忧,又不能下苏民困。臣之罪已不能以昏聩名之,误国误民,其何堪封疆之任?倘蒙圣恩,准臣革去浙江布政使兼浙江巡抚之职,则臣不胜感激涕零直至。臣钱宁叩首再拜。”
说完了这句,他才背着手转向了门房:“可是钱宁来了?”
“回大人的话,是钱宁来了。”门房头也不敢抬地道。
“我教你对他说的那些话,你没有说吗?”陈于壁的眼中现出一丝厉色。
“……奴婢说了,他却说让我禀告大人,于公于私都应该先来看看大人……”门房低声道。
陈于壁拿起王珉代写的那分辞呈,边看边应道:“去告诉他,不论公事私事,他今天晚上来陈府都不方便;公事,明天上了朝堂再说;私事……他钱宁若是还记得自己是谁的学生,还嫌给自己老师添的麻烦少了吗?”说道这里,他的心里也有一丝痛楚,这个钱宁,是当初自己跟申时行强烈推荐,才把他放到浙江去的。当时他还不过是吏部的主事而已,只是因为看到钱宁的惊为天人,不惜一切也要帮这个才高八斗心中有雄才伟略之人上位。果然,钱宁是个知恩图报的文人,在浙江圆滑低调,居然也跟那些人打成了一片,而且申时行的走人也并未影响到他。赵志高上了位,他依旧当他的浙江布政使,可浙江所有人都知道,有他的老师陈于壁在内阁,赵志高罩着他,谁也不能轻易地把他怎么样。
万历十六年的时候,赵志高刚刚上位,什么都还没来得及做,就在自己的力荐之下,让钱宁兼了浙江巡抚一职。陈于壁自问,对他钱宁可以说是仁至义尽了,可谁也没有想到,在改稻为桑这件事情上,钱宁怎么就非要跟自己过不去呢?
“可……可……可这么说,会不会太伤他……”门房是跟着陈于壁多年的老人了,对于丝毫没有架子对谁都客客气气的钱宁印象极好,前些年他每次来陈府,给门口的上上下下都备的有小礼物,并不值几个钱,却表达了自己的心意。所以当钱宁苦心哀求他,让自己见老师一面,他也实在是不忍心。
“伤你娘的头!”陈于壁的儿子,陈才,抓起桌子上的砚台就砸了过去,门房吓的一躲,赶紧往外面跑去:“奴婢这就去说……”
陈于壁的这个儿子,陈府上下谁都知道,那就是个混世魔王,都快二十的人了,也不读书也不参加科举,成天在家里以小霸王自居,是个标准的官二代。他爹平时骂他,陈才权当放屁,骂完了还是老样子。陈于壁的老婆身体弱,也就生了这么一个儿子,他又不是那种三妻四妾的人,到现在为止还是一个老婆,对于这么一个独苗也是心疼的紧。见状也只是吼了一声:“滚到一边去!这等国家大事没事你少参乎!”他心里也知道,自己这个儿子算是废了,之所以想在往上拱一拱全是因为他!
让陈才走仕途那是根本不可能的,陈于壁也只想要求他别把陈家给败了,多给他留一点后路,不然又怎么会一把年纪了还这么拼命?陈才委屈地梗着脖子道:“爹!那钱宁就是个白眼狼!他把自己当成什么了?老师的话也敢不听?他就是咱们陈家的一条狗!现在眼瞅着要落难,反而跑到家门口去求人,当初他干什么去了?!”
陈于壁忽地转身看着陈才,眼中厉色越来越重,陈才见状吓坏了,从来没见爹对自己是这幅表情,赶紧乖巧地跪了下去。陈于壁久久地看着自己的儿子,心里轻叹一声,钱宁不是翅膀硬了,而是因为他就是太有主见,在这件事情上有自己的看法,可是他难道不知道,他跟陈家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么?做了这么多年的官,怎么还跟朝里那些清流一样,感情用事?
陈才这一砸,弄的正在写字的王珉没了墨,幸好平时就习惯了这种事情,既不惊慌也不尴尬,喃喃地道:“得重新磨墨了……”
“找人来磨墨不就行了!这也要问?”陈于壁看着陈才冷哼了一声,转身走了出去。
一向笃定守静的赵志高,今晚却有些心神不宁,他躺在书房中间的躺椅上,直直地望着房顶的横梁,出神地想着什么。在他面前摆着一本老子的《道德经》,翻开的那一页上,正是皇上说的那段话。
罗金文静悄悄地走了进来,把一件薄被轻轻地盖在他的身上,却被他给挡住了:“你说,皇上说这段话,是不是在哪里听到了毁堤的风声……”
罗金文一愣,接着道:“应该不知道。现在经过这么些年的布置,现在浙江各级衙门基本上都是咱们的人,织造局市舶司那边都是魏公公的人,他们自己做事一向不跟地方商量,自然也不会泄露。别人又不知道内情,又没有证据,谁也不敢闻风传事。”
赵志高疑惑地把手指放在《道德经》上一点一点:“可你也别忘了,那个朱一刀也在浙江呢……”
罗金文笑了笑:“那个朱一刀不提也罢。他把满朝文武都给得罪了,难道还能跟浙江的官场打成一片?表面上他还是锦衣卫,可现在却是只为皇上做事。浙江的事情错综复杂,他一个外来户,又是个武官,能知道多少?皇上让他巡边,属下觉得,倒是为了镇守浙江的部队,毕竟改稻为桑这种事儿难免会有百姓闹事,浙江乱了,军队却不能乱,必要的时候还要扛起镇反的大旗。让他在浙江的卫所里,皇上心中也定一些。”
第227章
。“可是他的手中……却仍然有锦衣卫啊!又能有什么事情是他不能知道的?只要他派出探子,就能弄的清清楚楚……“赵志高眉头紧缩着,他对钱宁做事的分寸心里还是有底的,甚至包括魏朝的那个杨金山,心里都有杆秤,哪些事该做哪些话该说心里都是明明白白的,他唯独对朱一刀把握不透,这个人做事一向不以常理出牌,不可按正常来估计。
“阁老,您着相了……”罗金文再次轻笑起来,“那朱一刀为何能如此得皇上赏识,就连马上要砍头抄家都能躲过去?就是因为他太清楚什么事情该做什么话该说,什么该知道什么不该知道了。毁堤淹田这件事儿,他不可能不知道,但他也不可能把这件事儿捅给皇上。若是此事真的从他口中传到了皇上的耳朵眼里,大人您想,皇上还能容他吗?”说着意味深长地看着赵志高。
赵志高的眼中闪出了一丝精光。
不经过皇上的允许,一个小小的千户擅自跟踪监视朝廷二品大员,甚至还有司礼监的公公,这都不是件小事。以万历的帝王心术,就算是理由再怎么充分,也是犯了大忌的!今天你能擅自监视朕的臣民,明天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马远的那份供状你亲眼看见了?”
杨金山心里咯噔一下,赶紧回到:“回主子,钱宁当时叫奴婢跟何进贤但奴婢跟他都没有”
“你觉得,钱宁这么做是为了什么?”纱帐里的声音突然又有些高,而且问的这个问题再次让杨金山一背的冷汗,皇上怎么会问自己一个奴婢这么个问题?这个问题可不好答啊!若是答好了皇上满意,却得罪了钱宁,难不成回去了他会给自己小鞋穿,织造局在宫里还算有些地位,可在地方什么都不是!可皇上对钱宁是个什么态度最为关键!若是一个答不好得罪了皇上,自己这颗脑袋倒还不算啥,老祖宗可就完了!
于是他不禁向一边的魏朝魏朝却不紧不慢地道:“有什么就说什么!”
“是。”这个时候杨金山也顾不得再考虑什么了,他也提到了声音道:“回主子,奴婢觉得钱宁这么做至少有三个心思。”
“哪三个心思?”纱帐里紧接着问道,似乎有些急迫。
“回主子。第一,钱宁的肩上担子重,前两年的提前征收税赋,已经让浙江的民心动摇,他必须要维持住浙江的稳定,安抚百姓的情绪,怕老百姓失了地再一闹事,我大明的半壁江山便要陷入混乱,因此不得已而为之;第二,李化龙在他的身边,他多少会受到些影响,更何况京师卫所的朱千户也在他身边,朱千户一到浙江,便一头扎进锦衣卫浙江卫,整个浙江顿时遍布锦衣卫的探子……”
话没说完,一旁传来了魏朝的轻咳声,杨金山蓦然惊醒,赶紧闭住了嘴。
“魏朝!让他说!”纱帐的里声音顿时显得yīn沉压迫,魏朝顺势跪到了地上,再也不看杨金山一眼。
杨金山不得不接口道:“大堤决口,抗洪救灾的任务便要落到军队的身上,朱千户的身上。可事实证明,朱千户确是一心为民的,他亲自带着众军士跳进了决口堵口子,若不是他,损失只怕会更大,钱宁身为浙江的父母官,自然更会多为百姓着想,也必然会受到他的影响;第三,内阁的话钱宁还是会听的,只是对他们做事的方法有些不同的意见而已,大家都是为了浙江的好,大明的好,毕竟他在浙江为官多年,论起对浙江的熟悉,还是他最有发言权。”
纱帐里半天没有回应,杨金山的心一到了嗓子眼,皇上到底是满意还是不满意呢?怎么突然又没音了?他的头上瞬间出现了豆大的汗珠,顺着腮帮子往下流着。
“魏朝。”终于,纱帐里再度传来了熟悉而又陌生的声音,魏朝应声掀开纱帐走了进去,杨金山眼睛也不敢抬,死死地盯着自己膝盖下跪着的大青石地板。耳朵却支楞了起来,想听他下面准备说些什么。
“你用的这个杨金山还是得力的,明里不要赏他,暗里奖点什么吧!”
“是。”接着是魏朝的回答声。杨金山全身的力气仿佛在那一刻都被抽空了,有些摇摇yù坠,他赶紧暗提了一口气,强撑住自己的身子,千万不能在皇上面前丢人!紧接着就激动起来,皇上居然在老祖宗的面前夸自己了!这可真是上辈子祖坟上烧高香了啊!皇上居然还要赏自己!这得是多少年才能修来的福分?老祖宗这回可算是长脸了!
“让赵志高明天就带着钱宁进宫吧,还有,叫陈于壁一起来。”
回了司礼监自己住房的杨金山,顾不得洗漱,一头便倒在了床上呼呼大睡起来。
第226章
。“停轿。”
随着钱宁在轿子内的一声吩咐,大轿还有他的亲随在距离陈于壁府门外三十余丈的地方停了下来。他掀开轿帘,在轿子外站定,深深地望着这个自己曾无比熟悉的府第。这会儿也就戌时初,天色也才刚黑,他连晚饭也没吃,在贤良祠换了一身便服,就来到了这儿。
府门廊檐下那四盏大红灯笼上,“陈府”两个颜体大字依然如故。世事沧桑,二十年前刚中进士的时候,陈于壁在这里召见自己的情形依然历历在目,仿佛就发生在昨天,可今天,前面不过三十余丈的距离,却让他觉得是那样地遥远。他决定一个人徒步走完这段距离,面对即将纷至沓来的责难和无法预知的谋局,也需要他完成最后的心里准备。
“你们就在这里侯着罢。”说着,他从随从的手里接过四方包袱,一个人向着大门走去。
“钱大人?好久不见了。”那个门房显然也是故人,一见是钱宁就笑了起来。从这声招呼里钱宁听出一丝久违的亲切,可这亲切中也透着些许的陌生。
“老师还好吧?”钱宁也面带微笑地向他点了点头。
“还好还好!大人也一直记着您呢!”门房并未让钱宁进门,而是站在了门里,跟他打着寒暄。
“烦请带我去见老人家吧!”钱宁也不急,用手指了指里面。
门房低头沉吟了片刻,这才对他说道:“真不好跟钱大人说这句话,下午的时候大人就有吩咐,钱大人是皇上召见的,一进了京却先到陈府来,未免有旁人说闲话,对皇上也不尊重。他不宜先见你,说是等您先见了皇上再说。”
钱宁猛地一怔。他已经完全想象到,自己到了陈府会面对怎样的尴尬与难堪,可怎么也没想到,陈于壁竟然会不见他。他心里突然涌出一种难言的心酸,沉默了好一阵子,才对门房诚恳地说道:“烦请你去禀告大人,于公于私,我都应该先见他老人家。”
那门房显然是极为犹豫,片刻之后,他点了点头道:“那大人还请稍等片刻。”说着转身就进了府内。
由于长期不在京师,钱宁已经不知道不了解京师的情况了。由于之前消极避世的态度影响,赵志高在朝内表面上看起来还是内阁首辅,可实际上权利已经被内阁的几个人给瓜分一空,更何况谁也没有总揽全局的能力和精力,各自在朝中暗地里斗争不休。下面的人想上位,内阁的人想独霸全局,大明朝仅有的一丝精力,全都消耗在了这无休止的内斗之中。
赵志高不愿意直接chā手这其中,只是当情况出现危急的时候才出来平衡左右,这若是在他强权的情况下尚且有效,可长此以往却渐渐地失去了效果。陈于壁表面上对他恭恭敬敬,可无论如何不能抵挡首辅这个位置对他的诱惑,都是年事已高的老人了,他还想再往上拱一拱,就算是上不去了,最起码也能保自己的后代一个平安。再加上朝中有什么事情,往往是陈于壁先顶在前面,实在是搞不定了赵志高才出面,这也导致了朝中人人只知有次辅,而不知有首辅的局面。钱宁到了京师,当然也只能先见陈于壁,再由陈于壁带着他去见赵志高了。
不让钱宁进府自然是陈于壁的吩咐,门房也只能去找陈于壁。
门房站在门口,犹犹豫豫地小声道:“大人……”
陈于壁在房间里来回走着,一边口述,王珉则在书案前飞快地写着,连看也不看王珉一眼,陈于壁继续口述道:“臣既不能上体圣忧,又不能下苏民困。臣之罪已不能以昏聩名之,误国误民,其何堪封疆之任?倘蒙圣恩,准臣革去浙江布政使兼浙江巡抚之职,则臣不胜感激涕零直至。臣钱宁叩首再拜。”
说完了这句,他才背着手转向了门房:“可是钱宁来了?”
“回大人的话,是钱宁来了。”门房头也不敢抬地道。
“我教你对他说的那些话,你没有说吗?”陈于壁的眼中现出一丝厉色。
“……奴婢说了,他却说让我禀告大人,于公于私都应该先来看看大人……”门房低声道。
陈于壁拿起王珉代写的那分辞呈,边看边应道:“去告诉他,不论公事私事,他今天晚上来陈府都不方便;公事,明天上了朝堂再说;私事……他钱宁若是还记得自己是谁的学生,还嫌给自己老师添的麻烦少了吗?”说道这里,他的心里也有一丝痛楚,这个钱宁,是当初自己跟申时行强烈推荐,才把他放到浙江去的。当时他还不过是吏部的主事而已,只是因为看到钱宁的惊为天人,不惜一切也要帮这个才高八斗心中有雄才伟略之人上位。果然,钱宁是个知恩图报的文人,在浙江圆滑低调,居然也跟那些人打成了一片,而且申时行的走人也并未影响到他。赵志高上了位,他依旧当他的浙江布政使,可浙江所有人都知道,有他的老师陈于壁在内阁,赵志高罩着他,谁也不能轻易地把他怎么样。
万历十六年的时候,赵志高刚刚上位,什么都还没来得及做,就在自己的力荐之下,让钱宁兼了浙江巡抚一职。陈于壁自问,对他钱宁可以说是仁至义尽了,可谁也没有想到,在改稻为桑这件事情上,钱宁怎么就非要跟自己过不去呢?
“可……可……可这么说,会不会太伤他……”门房是跟着陈于壁多年的老人了,对于丝毫没有架子对谁都客客气气的钱宁印象极好,前些年他每次来陈府,给门口的上上下下都备的有小礼物,并不值几个钱,却表达了自己的心意。所以当钱宁苦心哀求他,让自己见老师一面,他也实在是不忍心。
“伤你娘的头!”陈于壁的儿子,陈才,抓起桌子上的砚台就砸了过去,门房吓的一躲,赶紧往外面跑去:“奴婢这就去说……”
陈于壁的这个儿子,陈府上下谁都知道,那就是个混世魔王,都快二十的人了,也不读书也不参加科举,成天在家里以小霸王自居,是个标准的官二代。他爹平时骂他,陈才权当放屁,骂完了还是老样子。陈于壁的老婆身体弱,也就生了这么一个儿子,他又不是那种三妻四妾的人,到现在为止还是一个老婆,对于这么一个独苗也是心疼的紧。见状也只是吼了一声:“滚到一边去!这等国家大事没事你少参乎!”他心里也知道,自己这个儿子算是废了,之所以想在往上拱一拱全是因为他!
让陈才走仕途那是根本不可能的,陈于壁也只想要求他别把陈家给败了,多给他留一点后路,不然又怎么会一把年纪了还这么拼命?陈才委屈地梗着脖子道:“爹!那钱宁就是个白眼狼!他把自己当成什么了?老师的话也敢不听?他就是咱们陈家的一条狗!现在眼瞅着要落难,反而跑到家门口去求人,当初他干什么去了?!”
陈于壁忽地转身看着陈才,眼中厉色越来越重,陈才见状吓坏了,从来没见爹对自己是这幅表情,赶紧乖巧地跪了下去。陈于壁久久地看着自己的儿子,心里轻叹一声,钱宁不是翅膀硬了,而是因为他就是太有主见,在这件事情上有自己的看法,可是他难道不知道,他跟陈家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么?做了这么多年的官,怎么还跟朝里那些清流一样,感情用事?
陈才这一砸,弄的正在写字的王珉没了墨,幸好平时就习惯了这种事情,既不惊慌也不尴尬,喃喃地道:“得重新磨墨了……”
“找人来磨墨不就行了!这也要问?”陈于壁看着陈才冷哼了一声,转身走了出去。
一向笃定守静的赵志高,今晚却有些心神不宁,他躺在书房中间的躺椅上,直直地望着房顶的横梁,出神地想着什么。在他面前摆着一本老子的《道德经》,翻开的那一页上,正是皇上说的那段话。
罗金文静悄悄地走了进来,把一件薄被轻轻地盖在他的身上,却被他给挡住了:“你说,皇上说这段话,是不是在哪里听到了毁堤的风声……”
罗金文一愣,接着道:“应该不知道。现在经过这么些年的布置,现在浙江各级衙门基本上都是咱们的人,织造局市舶司那边都是魏公公的人,他们自己做事一向不跟地方商量,自然也不会泄露。别人又不知道内情,又没有证据,谁也不敢闻风传事。”
赵志高疑惑地把手指放在《道德经》上一点一点:“可你也别忘了,那个朱一刀也在浙江呢……”
罗金文笑了笑:“那个朱一刀不提也罢。他把满朝文武都给得罪了,难道还能跟浙江的官场打成一片?表面上他还是锦衣卫,可现在却是只为皇上做事。浙江的事情错综复杂,他一个外来户,又是个武官,能知道多少?皇上让他巡边,属下觉得,倒是为了镇守浙江的部队,毕竟改稻为桑这种事儿难免会有百姓闹事,浙江乱了,军队却不能乱,必要的时候还要扛起镇反的大旗。让他在浙江的卫所里,皇上心中也定一些。”
第227章
。“可是他的手中……却仍然有锦衣卫啊!又能有什么事情是他不能知道的?只要他派出探子,就能弄的清清楚楚……“赵志高眉头紧缩着,他对钱宁做事的分寸心里还是有底的,甚至包括魏朝的那个杨金山,心里都有杆秤,哪些事该做哪些话该说心里都是明明白白的,他唯独对朱一刀把握不透,这个人做事一向不以常理出牌,不可按正常来估计。
“阁老,您着相了……”罗金文再次轻笑起来,“那朱一刀为何能如此得皇上赏识,就连马上要砍头抄家都能躲过去?就是因为他太清楚什么事情该做什么话该说,什么该知道什么不该知道了。毁堤淹田这件事儿,他不可能不知道,但他也不可能把这件事儿捅给皇上。若是此事真的从他口中传到了皇上的耳朵眼里,大人您想,皇上还能容他吗?”说着意味深长地看着赵志高。
赵志高的眼中闪出了一丝精光。
不经过皇上的允许,一个小小的千户擅自跟踪监视朝廷二品大员,甚至还有司礼监的公公,这都不是件小事。以万历的帝王心术,就算是理由再怎么充分,也是犯了大忌的!今天你能擅自监视朕的臣民,明天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