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 章
就把瓜都摘完了。
等刘氏见到个个身上都沾着土的一老四小时,已经懒得再说他们了:“还不去洗脸换衣裳?哎呦,我的丰姐儿,瞧瞧你的脸蛋,又花了吧!这怎么还是几道指印,谁给你抹得?”
丰姐儿摇头:“不知道。”刘氏抬头看时,几个小子已经跑得人影都不见了,无奈的看着丰姐儿:“你个傻丫头,被哥哥们欺负了都不知道!”牵着她去洗脸换衣裳了。
第二日严景安特意早早下课,从后院角门去了家塾,想看看情况。到的时候却赶上小一些的孩子们下课,只剩下一些十岁以上的孩子要继续上课。几个本家孩子和亲戚家的孩子都过来给他行礼,他一一打了招呼,问了几句,然后就让他们各自回家了。
常家那个孩子叫做常顾,等其他孩子都走了,才走上前来给他行了个礼问好。严景安温声问他可还习惯,常顾点了头,说习惯,然后就告退回家去了。
严景安径直去找毛先生说话:“怎么样,这么多孩子,还支应得过来?”
毛先生本名毛行远,字瞻广,今年已经五十有八,虽然须发皆白,说话倒还很有中气:“支应不过来,你要亲自出山么?”
“有老哥哥你在这里,哪用得着我来献丑?”严景安笑答。
“哼,我就知道你不过是白问一句。怎么,可是有什么不放心的?”
严景安摇头:“我能有什么不放心的!硬要说有什么不放心,那也是不放心你的身体,我听阿宽说,上次给你拿的燕窝,你不肯要,怎么你还跟我外道不成?”
“这不是外道不外道的事。我在你们这里教书,只拿该拿的,怎能多要你们的东西?”毛先生捋了捋自己的白须,一本正经的答。
严景安不由叹气:“你这个脾气啊!难不成你来帮我教书,咱们这些年的关系就都不作数了?朋友有通财之义,何况只是一些旁人送的补品,我们也吃不完,你何必这样客气?”
“君子之jiāo淡如水。你的好意,我自是知道的。行了,有什么话快说,我还要给孩子们上课。”毛先生明显不想再谈这事。
严景安业只得打住:“新来的这个常顾,我得跟你嘱咐几句。”就把常顾在家的光辉事迹跟毛先生讲了,“我倒不是怕别的,只怕你万一火气上来,再犯了旧疾,那可真是我的不是了!”
毛行远站起身来,伸手拍了拍严景安的肩膀:“你现在是把我当成纸糊的了,行了,我心里有数,你就放心吧!”说完就回去上课了。
严景安到底不放心,又嘱咐了严仁奇,说若学里有了什么他不能解决的事,一定要赶快传话进来,自己亲自过去处理。不料回去后一连十数日过去,家塾里并没什么事发生。
他问了严谦,严谦说新来的常顾虽然独来独往,有点不合群,但也并没有惹事欺负同窗。严景安略略放心,想着估计那孩子也是知道这不是自己家里,又事先得了嘱咐,因此不敢再放肆了。反倒嘱咐严谦看顾着点常顾,说人家孩子小,初来乍到的,别叫大孩子欺负。
这里一放了心,他就继续专心教四个孩子读书,严仁宽那里也恢复了每日去书院的惯例。这一日早上起来就下雨,严仁宽想着书院里没什么事,就没过去,早起吃过饭就去了家塾。严景安则一如既往的带着孩子们上课,快到午间的时候,严景安正在听李俊繁背他新学的功课,忽然有丫鬟在外敲门回禀:“老爷,家塾那边传话进来,说大爷请您去一趟。”
作者有话要说:下辈子一定要做个男人~~~~(>_<)~~~~
38争论
严景安到家塾的时候,里面出乎意料的安静。严仁奇迎着他往讲堂去,一边走一边低声说经过:“……常家小子吓哭了莫家两个侄女,毛先生命他认错他不肯,说那虫子只是他自己带来玩的,是莫家两姐妹自己过去和他说话,然后才吓哭的,并不是他故意吓的,凭什么要他认错。毛先生就说他来读书怎可带着虫子来玩,他就非要和先生辩,说凭什么不许带。”
说着话已经走到了讲台窗下,里面一个清脆的童音正在说话:“……虫儿又没碍着谁读书,怎么就不能带了?是谁说只有背着手才是好好读书的?读书好了不起么?”
这小小的孩童,口气倒大得很!只听里面一个苍老的声音响起:“读书之道首要便是正心诚意,你来学堂读书,身上还带着玩物,如何能一心一意的用功?读书并没什么了不起,只是,若不读书必致无知。严谦,你把《神童诗》1背来。”
接着就听见桌椅挪动的声音,然后严谦的声音传来:“是。《神童诗》: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学乃身之宝,儒为席上珍;君看为宰相,必用读书人。莫道儒冠误,诗书不负人;达而相天下,穷则善其身……”
“好,就背到这吧!”毛先生开口打断,又对常顾说:“这是前人之言,你可听明白了?”
那小子依旧口气狂妄:“这有什么不明白的?就说只有读书才能做官做宰相么,那么这个写诗的人,是做了宰相了么?”
里面一时哑然,连窗外的严景安都失笑,这小子够刁钻的,于是故意咳嗽了一声,推门而入。里面严仁宽正要出言相帮毛先生,就看见父亲推门走了进来,心里松了口气。毛先生忽然和这个顽童较起真来,自己劝不了他,只得把父亲请来。
毛行远看见严景安进来,也站了起来:“怎么还惊动了你?”
“什么叫惊动?我是听说你们这里在谈读书之道,一时耐不住,也想来凑个热闹,正好赶上了。对了,阿奇,你过我们家去,跟你婶婶说,接了你侄子侄女们来,一处听听。”严景安笑呵呵的,将这次顽童闹事归到了读书之道的学术讨论头上。
说完了请毛先生坐,又叫严仁宽倒两杯茶来,这才转头看学童们。就见一个身穿宝蓝色绸衫的男孩站在一群坐着的孩子当中,十分显眼,他又转头低声问毛先生:“几个女学生呢?”
“阿宽叫下人带到厢房去了。”毛行远答。
严景安点头,又对端着茶回来的严仁宽低声说:“你叫人把几个女孩子送到你母亲那里去,好好哄一哄,别真的吓着了。”严仁宽应了出去。
严景安这才对常顾说话:“你也坐下吧。”
常顾不肯:“先生还没答我。”
“你先坐,等人到齐了,再答你的话,可好?”严景安也不恼,还是和颜悦色的说。常顾犹豫了一下,看了看毛行远,然后终于坐下了。
严景安劝着毛行远喝了一杯茶,严仁宽就带着李俊繁、黄悫、严诚和丰姐儿回来了。给几个孩子各自安排了座位,严景安才开口:“这个《神童诗》的作者名叫汪洙,并没有做过宰相。不过他诗里说的是:‘君看为宰相,必用读书人’,却没说:‘凡为读书人,必能为宰相’。”
常顾琢磨了半晌,说:“宰相一共才几个人能做,其他的官儿可不一定都是读书人了吧?我爹也没怎么读书,还不是一样做了官儿?”又看了一眼旁边的毛行远,“先生们倒读了许多书,却也只能在这里教书,既是如此,做什么还要我们从小辛辛苦苦的读书?”
还不等里面的人发作,窗外忽然传来一声断喝:“你个小畜生!谁准你在这里胡说八道的!”讲堂的门砰地一声开了,门外闪进来一个人,冲着常顾就冲过来了。
还不等严景安等人反应,常顾那孩子就腿脚麻利的窜到了严景安身后:“是严先生说要谈读书之道的!严先生快救我,我爹又要打我!”原来冲进来的那一位正是常顾的父亲常怀安。
当时几个女学生被吓得哭了,毛行远要常顾认错,他拒不认错的时候,常家下人怕这位小爷又惹祸,赶忙就跑回去通知了常怀安。常怀安听说这事,旁的也顾不得了,快马加鞭的就赶到了严家私塾,刚走到窗下就听见自家儿子说了那一番混账话,如何能不生气?
他走到严景安身前先深施一礼:“都是晚辈教子无方,实在惭愧……”
严景安伸手扶起了他:“常佥事不必如此,咱们这里确实是在探讨读书之道,无论所言为何,都无分对错,只为探明真意、答疑解惑罢了。来,你且坐下听听。”让严仁宽拉着常怀安也坐下来,然后才回身拉着常顾的手,“快回你的位子去吧。”常顾这才回了自己的座位上坐下。
“常顾刚才这几句问的很好,你们这些顽童们,只怕每个心里都曾想过,为何大人们总是要我们读书读书,不让我们出去玩耍,不许我们多睡,却要我们刻苦读书?读书就只为做官么?”严景安捋了捋胡子,忽然点名:“严谦,你说说,读书是为了什么而读的?”
严谦肚里有现成的话答:“读书可以知诗书、达礼义,能修身养xìng,以立高德。”这是昨天刚跟祖父学的,总没错。
严景安失笑,严仁宽不明所以,还很欣慰儿子能答得出来这句话。严景安不置可否,让他坐了,又点名:“秉忠,你是怎么想的?”
“读书才能通古今,明事理。”王秉忠站起来答道。
严景安点头让他坐,又问了几个孩子,有答“人不学,不知义”2的,有答“书中自有千钟粟”3的,还有人答“苟不学,曷为人”4的,严景安都未做评价,最后问家里过来的几个。
李俊繁正色答:“不读书何以知万千世界、究万事万物?”
“不读书不知自己之无知偏狭。”这是黄悫。
严诚一直在思索,见轮到自己了,答曰:“师兄们说的都很有理,孙儿自己是想读书修习,将来有一日能凭自己的本事报效国家社稷。”此言一出,几个大人都是一惊,盯着严诚看了好一会。
最后一个丰姐儿是最实诚的:“因为书中有很多有趣儿的事呀!不读书不就不能知道了吗?”她这天真烂漫的话一说完,在座的大人又都笑了。
严景安依旧不做评价,却说起自己的故事:“我在你们这么大的时候,也跟你们一样,心里觉得整日读书背功课,一点趣味也没有,还不如出去凫水划船,哪怕去田埂上跑一圈也是好的。有一次下了学我就偷着溜出去玩,只玩到天快黑了才回家,功课也没写。
我父亲就问我:你觉得邻居卫二叔如何?我想了想,答:卫二叔没有本事,只会出去玩耍,还要卫二婶养着,实在有点没有男子气概。我父亲就说:你若不好好读书,每日只知出去玩耍,等你长大了便会如他一样,没有本事,连家小都养不起。你要是实在不喜欢读书,不如就去下田种地吧,好歹将来能养活自己。
我那时想,下田就下田,总比只能闷在屋子里背功课强,于是就跟着家人去田里劳作。去了两天,我就回家对我父亲说:父亲,我要回去读书。”他讲故事的时候,总是会配合情境改变语调,说到最后要回去读书的时候,声音里有一点尴尬和羞意,把学童们都逗笑了。
常怀安听得大为惊奇,他从来没见过这样的读书人!这位曾经给皇子做过老师的前翰林院掌院学士,竟是这样一个言语通俗有趣的人,丝毫没有读书人的清高和孤傲不说,而且还能拿自己打趣,只为了教导孩子们好好读书。他深深觉得自己把孩子送这来是送对了,不论如何,一定不能让人家把孩子给退回来!
作者有话要说:唔,晒晒萌物们~~都到我碗里来
洒洒成为了您的小萌物达成时间:2013-07-2515:46:56
圆润娘成为了您的小萌物达成时间:2013-07-0321:41:34
nǎi黄包唧唧成为了您的小萌物达成时间:2013-06-2821:56:05
-------------------------------------------
注:1作者:汪洙,宋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中进土,授明州教授,著有《春秋训诂》,历官至观文殿大学士,提举台州崇道观,筑室西山,召集诸儒讲学,乡人称其室为“崇儒馆”
24皆出自三字经
3出自宋皇帝真宗赵恒
39解惑
“你们下过田没有?”严景安问,看着大部分孩子摇头,“我去田里可不是像你们想的那样,去扶个犁瞧瞧热闹就罢了,是真的要锄草、chā秧的。我悄悄的告诉你们,其实我第一天晚上就后悔了,读书虽辛苦,却也苦不过种田。但是碍于颜面,还是又忍了一天。”孩子们都听得笑嘻嘻的。
严景安端起茶碗喝了一口茶,又说:“后来我拜入我恩师方先生门下,说起年幼无知时的往事,方先生摇头说,你以为种田就不需要学问了么?什么样的地该当种什么谷物,怎样种才能产出更多,甚而用什么法子能防虫害,如何进行灌溉,这里面的学问可深着哩!
我知道有许许多多的人把读书当做进身之阶,都盼着有朝一日鱼跃龙门、光宗耀祖,这无可厚非。但读书之道并非只通一途,做官是一条,为文也是一条,”指了指旁边的毛先生和严仁宽,“传道授业又是一条。更甚至于像常顾父亲常大人这样的将兵之官,也需多读兵书阵法,以备战时一用。”
“所谓书,《说文》中有云:书,箸也,著于竹帛谓之书。前人将所见所闻所感尽述于书,千百年流传下来,就成为今人之财富。而读书,正是为了让人知道书中之奥义,像你们刚才各自答得那样,知诗书、达礼义、明是非、辨曲直,还能知晓哪怕千百年之前、千万里之外的风俗趣闻,这不是挺好么?”严景安说完,笑眯眯的看着常顾。
常顾跟同龄的孩子比起来略矮,尤其这样坐着的时候更加明显。两边脸颊圆圆鼓鼓的,一双黑眼睛骨碌碌的乱转,透着几分机灵,他眼睛转了几圈之后,偷偷瞄了瞄旁边盯着他的父亲,才起身开口:“严先生,是不是今日无论学生问什么,都不算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等刘氏见到个个身上都沾着土的一老四小时,已经懒得再说他们了:“还不去洗脸换衣裳?哎呦,我的丰姐儿,瞧瞧你的脸蛋,又花了吧!这怎么还是几道指印,谁给你抹得?”
丰姐儿摇头:“不知道。”刘氏抬头看时,几个小子已经跑得人影都不见了,无奈的看着丰姐儿:“你个傻丫头,被哥哥们欺负了都不知道!”牵着她去洗脸换衣裳了。
第二日严景安特意早早下课,从后院角门去了家塾,想看看情况。到的时候却赶上小一些的孩子们下课,只剩下一些十岁以上的孩子要继续上课。几个本家孩子和亲戚家的孩子都过来给他行礼,他一一打了招呼,问了几句,然后就让他们各自回家了。
常家那个孩子叫做常顾,等其他孩子都走了,才走上前来给他行了个礼问好。严景安温声问他可还习惯,常顾点了头,说习惯,然后就告退回家去了。
严景安径直去找毛先生说话:“怎么样,这么多孩子,还支应得过来?”
毛先生本名毛行远,字瞻广,今年已经五十有八,虽然须发皆白,说话倒还很有中气:“支应不过来,你要亲自出山么?”
“有老哥哥你在这里,哪用得着我来献丑?”严景安笑答。
“哼,我就知道你不过是白问一句。怎么,可是有什么不放心的?”
严景安摇头:“我能有什么不放心的!硬要说有什么不放心,那也是不放心你的身体,我听阿宽说,上次给你拿的燕窝,你不肯要,怎么你还跟我外道不成?”
“这不是外道不外道的事。我在你们这里教书,只拿该拿的,怎能多要你们的东西?”毛先生捋了捋自己的白须,一本正经的答。
严景安不由叹气:“你这个脾气啊!难不成你来帮我教书,咱们这些年的关系就都不作数了?朋友有通财之义,何况只是一些旁人送的补品,我们也吃不完,你何必这样客气?”
“君子之jiāo淡如水。你的好意,我自是知道的。行了,有什么话快说,我还要给孩子们上课。”毛先生明显不想再谈这事。
严景安业只得打住:“新来的这个常顾,我得跟你嘱咐几句。”就把常顾在家的光辉事迹跟毛先生讲了,“我倒不是怕别的,只怕你万一火气上来,再犯了旧疾,那可真是我的不是了!”
毛行远站起身来,伸手拍了拍严景安的肩膀:“你现在是把我当成纸糊的了,行了,我心里有数,你就放心吧!”说完就回去上课了。
严景安到底不放心,又嘱咐了严仁奇,说若学里有了什么他不能解决的事,一定要赶快传话进来,自己亲自过去处理。不料回去后一连十数日过去,家塾里并没什么事发生。
他问了严谦,严谦说新来的常顾虽然独来独往,有点不合群,但也并没有惹事欺负同窗。严景安略略放心,想着估计那孩子也是知道这不是自己家里,又事先得了嘱咐,因此不敢再放肆了。反倒嘱咐严谦看顾着点常顾,说人家孩子小,初来乍到的,别叫大孩子欺负。
这里一放了心,他就继续专心教四个孩子读书,严仁宽那里也恢复了每日去书院的惯例。这一日早上起来就下雨,严仁宽想着书院里没什么事,就没过去,早起吃过饭就去了家塾。严景安则一如既往的带着孩子们上课,快到午间的时候,严景安正在听李俊繁背他新学的功课,忽然有丫鬟在外敲门回禀:“老爷,家塾那边传话进来,说大爷请您去一趟。”
作者有话要说:下辈子一定要做个男人~~~~(>_<)~~~~
38争论
严景安到家塾的时候,里面出乎意料的安静。严仁奇迎着他往讲堂去,一边走一边低声说经过:“……常家小子吓哭了莫家两个侄女,毛先生命他认错他不肯,说那虫子只是他自己带来玩的,是莫家两姐妹自己过去和他说话,然后才吓哭的,并不是他故意吓的,凭什么要他认错。毛先生就说他来读书怎可带着虫子来玩,他就非要和先生辩,说凭什么不许带。”
说着话已经走到了讲台窗下,里面一个清脆的童音正在说话:“……虫儿又没碍着谁读书,怎么就不能带了?是谁说只有背着手才是好好读书的?读书好了不起么?”
这小小的孩童,口气倒大得很!只听里面一个苍老的声音响起:“读书之道首要便是正心诚意,你来学堂读书,身上还带着玩物,如何能一心一意的用功?读书并没什么了不起,只是,若不读书必致无知。严谦,你把《神童诗》1背来。”
接着就听见桌椅挪动的声音,然后严谦的声音传来:“是。《神童诗》: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学乃身之宝,儒为席上珍;君看为宰相,必用读书人。莫道儒冠误,诗书不负人;达而相天下,穷则善其身……”
“好,就背到这吧!”毛先生开口打断,又对常顾说:“这是前人之言,你可听明白了?”
那小子依旧口气狂妄:“这有什么不明白的?就说只有读书才能做官做宰相么,那么这个写诗的人,是做了宰相了么?”
里面一时哑然,连窗外的严景安都失笑,这小子够刁钻的,于是故意咳嗽了一声,推门而入。里面严仁宽正要出言相帮毛先生,就看见父亲推门走了进来,心里松了口气。毛先生忽然和这个顽童较起真来,自己劝不了他,只得把父亲请来。
毛行远看见严景安进来,也站了起来:“怎么还惊动了你?”
“什么叫惊动?我是听说你们这里在谈读书之道,一时耐不住,也想来凑个热闹,正好赶上了。对了,阿奇,你过我们家去,跟你婶婶说,接了你侄子侄女们来,一处听听。”严景安笑呵呵的,将这次顽童闹事归到了读书之道的学术讨论头上。
说完了请毛先生坐,又叫严仁宽倒两杯茶来,这才转头看学童们。就见一个身穿宝蓝色绸衫的男孩站在一群坐着的孩子当中,十分显眼,他又转头低声问毛先生:“几个女学生呢?”
“阿宽叫下人带到厢房去了。”毛行远答。
严景安点头,又对端着茶回来的严仁宽低声说:“你叫人把几个女孩子送到你母亲那里去,好好哄一哄,别真的吓着了。”严仁宽应了出去。
严景安这才对常顾说话:“你也坐下吧。”
常顾不肯:“先生还没答我。”
“你先坐,等人到齐了,再答你的话,可好?”严景安也不恼,还是和颜悦色的说。常顾犹豫了一下,看了看毛行远,然后终于坐下了。
严景安劝着毛行远喝了一杯茶,严仁宽就带着李俊繁、黄悫、严诚和丰姐儿回来了。给几个孩子各自安排了座位,严景安才开口:“这个《神童诗》的作者名叫汪洙,并没有做过宰相。不过他诗里说的是:‘君看为宰相,必用读书人’,却没说:‘凡为读书人,必能为宰相’。”
常顾琢磨了半晌,说:“宰相一共才几个人能做,其他的官儿可不一定都是读书人了吧?我爹也没怎么读书,还不是一样做了官儿?”又看了一眼旁边的毛行远,“先生们倒读了许多书,却也只能在这里教书,既是如此,做什么还要我们从小辛辛苦苦的读书?”
还不等里面的人发作,窗外忽然传来一声断喝:“你个小畜生!谁准你在这里胡说八道的!”讲堂的门砰地一声开了,门外闪进来一个人,冲着常顾就冲过来了。
还不等严景安等人反应,常顾那孩子就腿脚麻利的窜到了严景安身后:“是严先生说要谈读书之道的!严先生快救我,我爹又要打我!”原来冲进来的那一位正是常顾的父亲常怀安。
当时几个女学生被吓得哭了,毛行远要常顾认错,他拒不认错的时候,常家下人怕这位小爷又惹祸,赶忙就跑回去通知了常怀安。常怀安听说这事,旁的也顾不得了,快马加鞭的就赶到了严家私塾,刚走到窗下就听见自家儿子说了那一番混账话,如何能不生气?
他走到严景安身前先深施一礼:“都是晚辈教子无方,实在惭愧……”
严景安伸手扶起了他:“常佥事不必如此,咱们这里确实是在探讨读书之道,无论所言为何,都无分对错,只为探明真意、答疑解惑罢了。来,你且坐下听听。”让严仁宽拉着常怀安也坐下来,然后才回身拉着常顾的手,“快回你的位子去吧。”常顾这才回了自己的座位上坐下。
“常顾刚才这几句问的很好,你们这些顽童们,只怕每个心里都曾想过,为何大人们总是要我们读书读书,不让我们出去玩耍,不许我们多睡,却要我们刻苦读书?读书就只为做官么?”严景安捋了捋胡子,忽然点名:“严谦,你说说,读书是为了什么而读的?”
严谦肚里有现成的话答:“读书可以知诗书、达礼义,能修身养xìng,以立高德。”这是昨天刚跟祖父学的,总没错。
严景安失笑,严仁宽不明所以,还很欣慰儿子能答得出来这句话。严景安不置可否,让他坐了,又点名:“秉忠,你是怎么想的?”
“读书才能通古今,明事理。”王秉忠站起来答道。
严景安点头让他坐,又问了几个孩子,有答“人不学,不知义”2的,有答“书中自有千钟粟”3的,还有人答“苟不学,曷为人”4的,严景安都未做评价,最后问家里过来的几个。
李俊繁正色答:“不读书何以知万千世界、究万事万物?”
“不读书不知自己之无知偏狭。”这是黄悫。
严诚一直在思索,见轮到自己了,答曰:“师兄们说的都很有理,孙儿自己是想读书修习,将来有一日能凭自己的本事报效国家社稷。”此言一出,几个大人都是一惊,盯着严诚看了好一会。
最后一个丰姐儿是最实诚的:“因为书中有很多有趣儿的事呀!不读书不就不能知道了吗?”她这天真烂漫的话一说完,在座的大人又都笑了。
严景安依旧不做评价,却说起自己的故事:“我在你们这么大的时候,也跟你们一样,心里觉得整日读书背功课,一点趣味也没有,还不如出去凫水划船,哪怕去田埂上跑一圈也是好的。有一次下了学我就偷着溜出去玩,只玩到天快黑了才回家,功课也没写。
我父亲就问我:你觉得邻居卫二叔如何?我想了想,答:卫二叔没有本事,只会出去玩耍,还要卫二婶养着,实在有点没有男子气概。我父亲就说:你若不好好读书,每日只知出去玩耍,等你长大了便会如他一样,没有本事,连家小都养不起。你要是实在不喜欢读书,不如就去下田种地吧,好歹将来能养活自己。
我那时想,下田就下田,总比只能闷在屋子里背功课强,于是就跟着家人去田里劳作。去了两天,我就回家对我父亲说:父亲,我要回去读书。”他讲故事的时候,总是会配合情境改变语调,说到最后要回去读书的时候,声音里有一点尴尬和羞意,把学童们都逗笑了。
常怀安听得大为惊奇,他从来没见过这样的读书人!这位曾经给皇子做过老师的前翰林院掌院学士,竟是这样一个言语通俗有趣的人,丝毫没有读书人的清高和孤傲不说,而且还能拿自己打趣,只为了教导孩子们好好读书。他深深觉得自己把孩子送这来是送对了,不论如何,一定不能让人家把孩子给退回来!
作者有话要说:唔,晒晒萌物们~~都到我碗里来
洒洒成为了您的小萌物达成时间:2013-07-2515:46:56
圆润娘成为了您的小萌物达成时间:2013-07-0321:41:34
nǎi黄包唧唧成为了您的小萌物达成时间:2013-06-2821:56:05
-------------------------------------------
注:1作者:汪洙,宋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中进土,授明州教授,著有《春秋训诂》,历官至观文殿大学士,提举台州崇道观,筑室西山,召集诸儒讲学,乡人称其室为“崇儒馆”
24皆出自三字经
3出自宋皇帝真宗赵恒
39解惑
“你们下过田没有?”严景安问,看着大部分孩子摇头,“我去田里可不是像你们想的那样,去扶个犁瞧瞧热闹就罢了,是真的要锄草、chā秧的。我悄悄的告诉你们,其实我第一天晚上就后悔了,读书虽辛苦,却也苦不过种田。但是碍于颜面,还是又忍了一天。”孩子们都听得笑嘻嘻的。
严景安端起茶碗喝了一口茶,又说:“后来我拜入我恩师方先生门下,说起年幼无知时的往事,方先生摇头说,你以为种田就不需要学问了么?什么样的地该当种什么谷物,怎样种才能产出更多,甚而用什么法子能防虫害,如何进行灌溉,这里面的学问可深着哩!
我知道有许许多多的人把读书当做进身之阶,都盼着有朝一日鱼跃龙门、光宗耀祖,这无可厚非。但读书之道并非只通一途,做官是一条,为文也是一条,”指了指旁边的毛先生和严仁宽,“传道授业又是一条。更甚至于像常顾父亲常大人这样的将兵之官,也需多读兵书阵法,以备战时一用。”
“所谓书,《说文》中有云:书,箸也,著于竹帛谓之书。前人将所见所闻所感尽述于书,千百年流传下来,就成为今人之财富。而读书,正是为了让人知道书中之奥义,像你们刚才各自答得那样,知诗书、达礼义、明是非、辨曲直,还能知晓哪怕千百年之前、千万里之外的风俗趣闻,这不是挺好么?”严景安说完,笑眯眯的看着常顾。
常顾跟同龄的孩子比起来略矮,尤其这样坐着的时候更加明显。两边脸颊圆圆鼓鼓的,一双黑眼睛骨碌碌的乱转,透着几分机灵,他眼睛转了几圈之后,偷偷瞄了瞄旁边盯着他的父亲,才起身开口:“严先生,是不是今日无论学生问什么,都不算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