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1 章
间家塾的课一直都是严仁宽暂代,小顽童常顾慢慢喜欢上了这位小严先生。
与老严先生相比,小严先生虽然言语没那么诙谐,可对待学生们却都是真心实意、一视同仁的关怀教导。并不是说老严先生不是真心实意,不关怀教导他们,只是先生么,难免对学生会有或深或浅的偏爱。比如,老严先生就特别关注李俊繁、严诚和黄悫三人,李俊繁年纪大、课业繁重,严诚是老严先生的嫡亲孙子,黄悫也是早就在老严先生身边读书的,他多关注一些也属寻常。
而对于像常顾这样的学生,老严先生的态度是顺其自然,这一段认真了学得快,下一段就多加一点课业;若是他躲懒了,学得慢一些,老严先生也不多说,下一次自然就会减一些,并不会在课业上责难他,当着他爹常怀安的面,也只是夸奖他的好处。
小严先生则不同,检查课业的时候,若是发现了什么,都会仔细的问每个人,怎么今日怠惰了?可是哪里没弄懂?还是家里有什么事耽搁了?和声细语的对每一个人,既不会拿戒尺打人,也不像老严先生那样放手不管。过了一开始的不习惯,常顾渐渐觉得有点羡慕严诚,要是小严先生是自己的父亲就好了。
这自然是常顾自己心里的一点傻念头,自己的爹虽然喜欢用拳头讲道理,可也再没什么旁的不好的了,所以他更想拜小严先生为师。他自己在心里琢磨了很久,正想找个机会去求一求小严先生的时候,老严先生回归了。
虽然中了举是喜事,要庆贺要应酬,可这也只是往仕途迈进的重要一步罢了,说到底,众人心中的目标还是明年的春闱。应酬暂歇,严景安跟两个儿子关起门来叮嘱了许多,就打发他们和书院的三个学子以及李俊亭一同上京应考。
会试的考期是二月初九第一场,严仁宽还要参加考前复试,所以严景安就让他们年前早早上京,到了京城可以一边备考,一边结jiāo士子,在京里也能早些得到各种消息,对他们备考是有好处的。
送走了两个儿子,严景安却并没觉得轻松。竹林书院在这一次乡试后广为扬名,又有许多人托了关系人情,想把孩子送到书院去。他一面要忙着应酬这些人,一面还要兼着家塾的课,于是课外活动又一次被停止了。
天越来越冷,孩子们每日里下了学回来,就只能在屋子里说话玩耍,然后做自己的功课。刘氏也不让他们出去,怕天冷了他们玩闹时出汗,再招了风寒。于是整个严家一下子变得安静了起来,就连下人们往来做事说话也都是轻手轻脚、细声细语的。
这种安静的气氛一直持续到了年下,年根底下,各家亲戚往来送礼络绎不绝,严家终于又渐渐热闹了起来。这一天范氏娘家的年礼送到,孩子们都聚在刘氏屋子里看热闹,刘氏手里拎着一件小袄往丰姐儿身上比:“瞧瞧这小袄做的,真是精细!这是亲家太太亲手做的?”
范氏含笑点头:“是,我娘就爱做这些,她年纪大了,眼睛不好,我早说了不叫她做,可她照样到了时候还是做得了送来。”
刘氏就跟丰姐儿说:“听见了没有?这可是你外祖母亲自做给你的,长大了可要记着孝顺她。”
丰姐儿频频点头:“孙女记着呐,要孝顺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还要孝顺爹爹和娘亲,一个都没有忘。”刘氏听了高兴的抱着丰姐儿亲了一下:“真是我的乖孙女!”
除了范家有年礼和书信送来,其他姻亲也都有东西和信件送来。严仁宽兄弟俩十一月初就到了京城,写了信回来报平安,京里严仁正夫妻的年礼也就随着书信早早的一同送了回来。家里又是收礼又是送礼,忙忙活活的准备过年。
孩子们都放了假,每日聚在一处玩耍说笑,严景安也终于躲了清闲,在家里摆开阵势要教丰姐儿画画。在丰姐儿能把一只花猫画得像病老虎的时候,弘文二十二年的春天终于来了。
自从进了二月严景安就有些不安,没事的时候常常手里握着一本书发呆,刘氏就笑话他:“当年你自己应考的时候,也没见你这么在意。何况咱们家阿宽阿正都是考过的,你这几日做什么这么魂不守舍的?”
严景安也摇头失笑:“得失心太重,自然就失了平和。我一怕阿宽考不中又再灰心,二怕两个孩子都没考中,又要再辛苦三年,三怕自己年纪大了,离开官场日久,照拂不到他们……,唉!”
刘氏听他这样说也敛了笑意,走过去他身边坐下,说:“尽人事,听天命,这是姑丈最常说的话。还有一句,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怎么你到了知天命之年,却反而看不开了?再说了,好好的干嘛说中不了?也不知道讨个好彩头!”
“你说的是,是我太过强求了。”严景安听见妻子说起恩师方先生,想起恩师的教导,终于略略放开了一些,“看来抽空我该去见见曲老道,去一去心中执念了。”
刘氏微笑:“或者去见见李立仁也好,你们两个难兄难弟,互相诉一诉心中的焦急,再互相开解一下正好。前日我见了弟妹,也跟我抱怨说那一位常在家转圈磨地呢!”
严景安听了哈哈一笑:“正是!估摸着他比我还焦急一些,我这就写帖子去,你叫厨房备一桌好菜,明日我请他来喝酒。”
于是第二日师兄弟两个喝了个酩酊大醉,次日醒来都忘了前日说过什么,倒是彼此心里都轻快了不少,能淡定的等候春闱开考了。
二月初九这一天,学堂里的孩子们都发现严老先生心不在焉,叫他们自己默背良久,也没有理他们。等严老先生回过神来的时候,都已经天将近午了。严景安也发现自己今日实在不适合上课,干脆就把下午的课也停了,让孩子们都回去,明日再上。他自己吃完了午饭就跑去了观音山,找曲老道下棋静心去了。
丰姐儿一边儿写字一边儿跟刘氏说话:“祖父是担心爹爹和三叔么?”
“可能是吧。”刘氏手里拿着给丰姐儿做的鞋子,朝着光亮处看针线有没有歪,“也不知他急的什么,都入了考场了,他急又有什么用。”
丰姐儿就问:“祖母您不担心么?”
“我担心能如何?也不能去替他们考,只能在心里多念几句佛祖保佑吧!”
“那祖父考试的时候,您也不担心么?”丰姐儿又问。
刘氏看着丰姐儿笑的温软:“那就更不担心了,你祖父那时可是打了保票的,说他一考必中!”
丰姐儿听了嘻嘻笑出了声:“祖父真这么说的呀?”
“是啊,他这样说了我就信了,所以我一点也没担心,结果他真的一考就中了!”刘氏想起当年严景安高中榜眼意气风发的样子,直把眼睛都笑弯了。
作者有话要说:嘤嘤嘤,明天要出差,不知道能不能在12点更新,我尽量吧,要是中午没更,亲们就晚上来看~
另外,求收专栏,混到现在还依旧是两位数,好难过~~~~(>_
戳我有惊喜,点进来后务必点一下收藏此作者~
52状元
弘文二十二年三月十五日,弘文帝亲自主持殿试策问考生,并亲笔点了江苏省平江府考生刘安为状元。消息传回平江,整个平江府都沸腾了,竹林书院的访客更是直要把狮子山上的草都给踏平了。这可是自弘文七年以来,江苏行省的第一个状元郎,更令人惊叹的是,这位状元郎今年才只十九岁,真是让人不得不竖起大拇指称赞一声少年英才。
这样的人才竟出自平江府,实在是让本地的乡绅士庶们觉得脸上大大有光,一时间街头巷尾都在谈论这位刘状元。有知道些内情的就免不了当着众人夸夸其谈:“你们知道状元郎为何年纪轻轻就能高中么?那是因为状元郎入了好书院有个好先生!竹林书院知道吗?对,就是狮子山上的那个!书院的山长你们知道是谁吗?就是原来的翰林院掌院、皇子的老师严老先生啊!”
“这严老先生可不是一般人,他自己高中过榜眼不说,三个儿子里有两个都中了进士!今年这一科咱们平江府高中的进士里就有他的长子呢!”围观百姓一派啧啧赞叹声,让发言者大觉满足,继续口沫横飞、添油加醋的说了起来。
话题的中心人物严景安老先生此时也处在人群包围中,自发榜后,无论是家里还是书院,都是贺客不绝,他每日里面对的都是奉承赞美之声,直把脸都要笑的僵了。跑去跟李泽诉苦,李泽却酸溜溜的说:“我倒想把脸笑僵了呢,却没这个福分!”
李俊亭这一科并没考中,所以李泽看着春风得意的严景安,心里难免酸意泛滥:“得了便宜还卖乖!京里传出话来,陛下听说刘安出自竹林书院,阿宽与他还有半师之谊,很是赞叹,特意把阿宽叫去说了一会儿话,还几次问起你。”
“哦?有这事?阿宽应对可还得体?”
李泽瞥了神色微见紧张的严景安一眼:“阿宽又不是毛头小伙子,本是最成熟稳重的一个,你担个什么心?这样一来,他入翰林院想来是板上钉钉了。”
“要依着他自己,估摸着还是想外放一地做点实事呢!”严景安笑道。
李泽摇头:“外放急什么?好歹先进翰林院熬资历,阿宽经营书院多年,此次竹林书院又一举成名,他在翰林院兴许能得进内廷侍读侍讲,能借此在御前多露露脸才是正经!”
严景安点点头:“我也是这么说。亭哥儿那里你是怎么打算的?是叫他回来,还是就叫他直接留在京里以待再考?”
“我岳父来信,想留他在身边教导,我想着这样也好,如今我也实在是顾不过来了。明年又是京察年,我这里还有许多事要做。”李泽答道。
严景安讶异:“这么快又到京察了?你有何打算?回京还是再谋外任?”
李泽脸上带点意味深长的笑:“这时节哪能回京?我是想再留一任,不过盯着这个位子的人也多,还难讲的很。”两人又说了些朝廷里的政事,严景安看着时候不早了,才告辞回去。他本是为了躲客人才跑到李泽那里去的,这些日子应酬往来,实在是有些乏了,所以他今日就躲了出去找李泽说话。
回到家里却是难得的安静,他就问小厮:“客人们都走了?”
“是,您不在家,有外客来,都被太太叫人打发回去了。”
严景安就笑吟吟的回了后院,刘氏正在东次间给丰姐儿擦干头发,祖孙俩一边擦头发一边说话:“祖母,爹爹不回来了吗?”
“这次就不回来了,也没几天假,还要来回奔波,左右家里也并没什么事。”刘氏答道。
丰姐儿就学着大人样叹了口气:“那他什么时候回来啊?我都想爹爹了。”
刘氏看着她皱着脸一副苦恼的样儿,忍不住笑了:“你想爹爹了?那叫你娘带你上京去看你爹爹可好?”
“真的吗?”丰姐儿扭头,一双眼睛亮亮的望着刘氏,“可以去么?”
刘氏摸摸她柔软半干的头发:“当然了,只是去了就不能回来了,丰姐儿想不想祖母?”
丰姐儿的脸又皱了起来:“为什么不能回来?”
严景安听到这忍不住笑出声,走了进去:“路这么远,你怎么回来呀?”说着走到丰姐儿身边坐下。
丰姐儿站起来给严景安行了个礼:“祖父回来啦!路远就不能回来吗?三叔三婶也回来了啊!”
“他们是大人,自然想回来就能回来,你自己能回来吗?”严景安笑问道。
丰姐儿眼珠转了转,答道:“不是还有娘呢吗?”
刘氏就说:“你娘要留下来陪你爹爹啊!你好好想想,到底是要陪着爹娘还是陪着祖父祖母。”说完和严景安两个人一齐看着丰姐儿苦恼的样子,各自偷笑。
丰姐儿实在难以抉择,第二天被刘氏赶去和范氏睡的时候,忍不住问了范氏:“娘,您要去京里陪爹爹,见不到我了,会不会想我啊?”
范氏一愣:“谁说我要去京里了?”
“祖父祖母说的。”丰姐儿钻进范氏怀里,“我既舍不得祖父祖母,也舍不得娘和爹爹。”
公公婆婆怎么会和丰姐儿说这个?范氏心下疑惑,嘴里却安抚丰姐儿:“祖母逗你玩呢,娘不去京里,就一直和丰姐儿在一处。”
丰姐儿略感安慰,倚在范氏温暖的怀里安静了一会,忽然又想起来,说:“可我还想爹爹!”
范氏抱着丰姐儿,低头跟女儿贴了贴脸:“等爹爹有了假,就回来看你了。”说完就哄着丰姐儿睡觉,第二日送了丰姐儿跟哥哥们去上课以后,她抽了个空去正房,想探探婆婆的口风。
正房里李氏抱着明嫤正和刘氏说话,看见她进来赶忙起身:“大嫂来了。”
范氏拉着她一起坐下,先跟刘氏说家务:“这些日子收的礼都已经入了库,单子也拢好了,娘您看看。”说着从袖子里抽了一张单子递给了刘氏。
刘氏接过来大略看了看,就jiāo给阿莲保管,又对范氏说:“这些日子你也辛苦了,若是有什么忙不过来的,不妨叫淑贞帮你,反正现在明嫤大一些了,也肯跟着我,不用整日抓着她。”
“那就偏劳三弟妹了。”范氏从善如流,冲着李氏微笑说道。
李氏笑答:“就怕是我反给大嫂添了乱。”
因着李氏在这,范氏倒不好说丰姐儿说的那些话,就只和刘氏说了些家务。谁料吃过了午饭以后,刘氏却单独把她留了下来:“你别多心,我叫淑贞帮你,一是因着近日确实事多,想让她帮你分担分担,二呢,不管阿宽是留京也好外放也罢,总归是不能回家来,到时候你要随着他在任上,家务的事也须得教给淑贞。”
“瞧娘说的,媳fù哪里不知您是好意?”范氏听婆婆这样说,赶忙先解释了一句,然后又说:“至于大爷为官以后的事儿,我们早就商量过了,大爷无论是留京还是外放,媳fù都要留在家里侍奉二老,不随他赴任了。”
刘氏就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与老严先生相比,小严先生虽然言语没那么诙谐,可对待学生们却都是真心实意、一视同仁的关怀教导。并不是说老严先生不是真心实意,不关怀教导他们,只是先生么,难免对学生会有或深或浅的偏爱。比如,老严先生就特别关注李俊繁、严诚和黄悫三人,李俊繁年纪大、课业繁重,严诚是老严先生的嫡亲孙子,黄悫也是早就在老严先生身边读书的,他多关注一些也属寻常。
而对于像常顾这样的学生,老严先生的态度是顺其自然,这一段认真了学得快,下一段就多加一点课业;若是他躲懒了,学得慢一些,老严先生也不多说,下一次自然就会减一些,并不会在课业上责难他,当着他爹常怀安的面,也只是夸奖他的好处。
小严先生则不同,检查课业的时候,若是发现了什么,都会仔细的问每个人,怎么今日怠惰了?可是哪里没弄懂?还是家里有什么事耽搁了?和声细语的对每一个人,既不会拿戒尺打人,也不像老严先生那样放手不管。过了一开始的不习惯,常顾渐渐觉得有点羡慕严诚,要是小严先生是自己的父亲就好了。
这自然是常顾自己心里的一点傻念头,自己的爹虽然喜欢用拳头讲道理,可也再没什么旁的不好的了,所以他更想拜小严先生为师。他自己在心里琢磨了很久,正想找个机会去求一求小严先生的时候,老严先生回归了。
虽然中了举是喜事,要庆贺要应酬,可这也只是往仕途迈进的重要一步罢了,说到底,众人心中的目标还是明年的春闱。应酬暂歇,严景安跟两个儿子关起门来叮嘱了许多,就打发他们和书院的三个学子以及李俊亭一同上京应考。
会试的考期是二月初九第一场,严仁宽还要参加考前复试,所以严景安就让他们年前早早上京,到了京城可以一边备考,一边结jiāo士子,在京里也能早些得到各种消息,对他们备考是有好处的。
送走了两个儿子,严景安却并没觉得轻松。竹林书院在这一次乡试后广为扬名,又有许多人托了关系人情,想把孩子送到书院去。他一面要忙着应酬这些人,一面还要兼着家塾的课,于是课外活动又一次被停止了。
天越来越冷,孩子们每日里下了学回来,就只能在屋子里说话玩耍,然后做自己的功课。刘氏也不让他们出去,怕天冷了他们玩闹时出汗,再招了风寒。于是整个严家一下子变得安静了起来,就连下人们往来做事说话也都是轻手轻脚、细声细语的。
这种安静的气氛一直持续到了年下,年根底下,各家亲戚往来送礼络绎不绝,严家终于又渐渐热闹了起来。这一天范氏娘家的年礼送到,孩子们都聚在刘氏屋子里看热闹,刘氏手里拎着一件小袄往丰姐儿身上比:“瞧瞧这小袄做的,真是精细!这是亲家太太亲手做的?”
范氏含笑点头:“是,我娘就爱做这些,她年纪大了,眼睛不好,我早说了不叫她做,可她照样到了时候还是做得了送来。”
刘氏就跟丰姐儿说:“听见了没有?这可是你外祖母亲自做给你的,长大了可要记着孝顺她。”
丰姐儿频频点头:“孙女记着呐,要孝顺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还要孝顺爹爹和娘亲,一个都没有忘。”刘氏听了高兴的抱着丰姐儿亲了一下:“真是我的乖孙女!”
除了范家有年礼和书信送来,其他姻亲也都有东西和信件送来。严仁宽兄弟俩十一月初就到了京城,写了信回来报平安,京里严仁正夫妻的年礼也就随着书信早早的一同送了回来。家里又是收礼又是送礼,忙忙活活的准备过年。
孩子们都放了假,每日聚在一处玩耍说笑,严景安也终于躲了清闲,在家里摆开阵势要教丰姐儿画画。在丰姐儿能把一只花猫画得像病老虎的时候,弘文二十二年的春天终于来了。
自从进了二月严景安就有些不安,没事的时候常常手里握着一本书发呆,刘氏就笑话他:“当年你自己应考的时候,也没见你这么在意。何况咱们家阿宽阿正都是考过的,你这几日做什么这么魂不守舍的?”
严景安也摇头失笑:“得失心太重,自然就失了平和。我一怕阿宽考不中又再灰心,二怕两个孩子都没考中,又要再辛苦三年,三怕自己年纪大了,离开官场日久,照拂不到他们……,唉!”
刘氏听他这样说也敛了笑意,走过去他身边坐下,说:“尽人事,听天命,这是姑丈最常说的话。还有一句,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怎么你到了知天命之年,却反而看不开了?再说了,好好的干嘛说中不了?也不知道讨个好彩头!”
“你说的是,是我太过强求了。”严景安听见妻子说起恩师方先生,想起恩师的教导,终于略略放开了一些,“看来抽空我该去见见曲老道,去一去心中执念了。”
刘氏微笑:“或者去见见李立仁也好,你们两个难兄难弟,互相诉一诉心中的焦急,再互相开解一下正好。前日我见了弟妹,也跟我抱怨说那一位常在家转圈磨地呢!”
严景安听了哈哈一笑:“正是!估摸着他比我还焦急一些,我这就写帖子去,你叫厨房备一桌好菜,明日我请他来喝酒。”
于是第二日师兄弟两个喝了个酩酊大醉,次日醒来都忘了前日说过什么,倒是彼此心里都轻快了不少,能淡定的等候春闱开考了。
二月初九这一天,学堂里的孩子们都发现严老先生心不在焉,叫他们自己默背良久,也没有理他们。等严老先生回过神来的时候,都已经天将近午了。严景安也发现自己今日实在不适合上课,干脆就把下午的课也停了,让孩子们都回去,明日再上。他自己吃完了午饭就跑去了观音山,找曲老道下棋静心去了。
丰姐儿一边儿写字一边儿跟刘氏说话:“祖父是担心爹爹和三叔么?”
“可能是吧。”刘氏手里拿着给丰姐儿做的鞋子,朝着光亮处看针线有没有歪,“也不知他急的什么,都入了考场了,他急又有什么用。”
丰姐儿就问:“祖母您不担心么?”
“我担心能如何?也不能去替他们考,只能在心里多念几句佛祖保佑吧!”
“那祖父考试的时候,您也不担心么?”丰姐儿又问。
刘氏看着丰姐儿笑的温软:“那就更不担心了,你祖父那时可是打了保票的,说他一考必中!”
丰姐儿听了嘻嘻笑出了声:“祖父真这么说的呀?”
“是啊,他这样说了我就信了,所以我一点也没担心,结果他真的一考就中了!”刘氏想起当年严景安高中榜眼意气风发的样子,直把眼睛都笑弯了。
作者有话要说:嘤嘤嘤,明天要出差,不知道能不能在12点更新,我尽量吧,要是中午没更,亲们就晚上来看~
另外,求收专栏,混到现在还依旧是两位数,好难过~~~~(>_
戳我有惊喜,点进来后务必点一下收藏此作者~
52状元
弘文二十二年三月十五日,弘文帝亲自主持殿试策问考生,并亲笔点了江苏省平江府考生刘安为状元。消息传回平江,整个平江府都沸腾了,竹林书院的访客更是直要把狮子山上的草都给踏平了。这可是自弘文七年以来,江苏行省的第一个状元郎,更令人惊叹的是,这位状元郎今年才只十九岁,真是让人不得不竖起大拇指称赞一声少年英才。
这样的人才竟出自平江府,实在是让本地的乡绅士庶们觉得脸上大大有光,一时间街头巷尾都在谈论这位刘状元。有知道些内情的就免不了当着众人夸夸其谈:“你们知道状元郎为何年纪轻轻就能高中么?那是因为状元郎入了好书院有个好先生!竹林书院知道吗?对,就是狮子山上的那个!书院的山长你们知道是谁吗?就是原来的翰林院掌院、皇子的老师严老先生啊!”
“这严老先生可不是一般人,他自己高中过榜眼不说,三个儿子里有两个都中了进士!今年这一科咱们平江府高中的进士里就有他的长子呢!”围观百姓一派啧啧赞叹声,让发言者大觉满足,继续口沫横飞、添油加醋的说了起来。
话题的中心人物严景安老先生此时也处在人群包围中,自发榜后,无论是家里还是书院,都是贺客不绝,他每日里面对的都是奉承赞美之声,直把脸都要笑的僵了。跑去跟李泽诉苦,李泽却酸溜溜的说:“我倒想把脸笑僵了呢,却没这个福分!”
李俊亭这一科并没考中,所以李泽看着春风得意的严景安,心里难免酸意泛滥:“得了便宜还卖乖!京里传出话来,陛下听说刘安出自竹林书院,阿宽与他还有半师之谊,很是赞叹,特意把阿宽叫去说了一会儿话,还几次问起你。”
“哦?有这事?阿宽应对可还得体?”
李泽瞥了神色微见紧张的严景安一眼:“阿宽又不是毛头小伙子,本是最成熟稳重的一个,你担个什么心?这样一来,他入翰林院想来是板上钉钉了。”
“要依着他自己,估摸着还是想外放一地做点实事呢!”严景安笑道。
李泽摇头:“外放急什么?好歹先进翰林院熬资历,阿宽经营书院多年,此次竹林书院又一举成名,他在翰林院兴许能得进内廷侍读侍讲,能借此在御前多露露脸才是正经!”
严景安点点头:“我也是这么说。亭哥儿那里你是怎么打算的?是叫他回来,还是就叫他直接留在京里以待再考?”
“我岳父来信,想留他在身边教导,我想着这样也好,如今我也实在是顾不过来了。明年又是京察年,我这里还有许多事要做。”李泽答道。
严景安讶异:“这么快又到京察了?你有何打算?回京还是再谋外任?”
李泽脸上带点意味深长的笑:“这时节哪能回京?我是想再留一任,不过盯着这个位子的人也多,还难讲的很。”两人又说了些朝廷里的政事,严景安看着时候不早了,才告辞回去。他本是为了躲客人才跑到李泽那里去的,这些日子应酬往来,实在是有些乏了,所以他今日就躲了出去找李泽说话。
回到家里却是难得的安静,他就问小厮:“客人们都走了?”
“是,您不在家,有外客来,都被太太叫人打发回去了。”
严景安就笑吟吟的回了后院,刘氏正在东次间给丰姐儿擦干头发,祖孙俩一边擦头发一边说话:“祖母,爹爹不回来了吗?”
“这次就不回来了,也没几天假,还要来回奔波,左右家里也并没什么事。”刘氏答道。
丰姐儿就学着大人样叹了口气:“那他什么时候回来啊?我都想爹爹了。”
刘氏看着她皱着脸一副苦恼的样儿,忍不住笑了:“你想爹爹了?那叫你娘带你上京去看你爹爹可好?”
“真的吗?”丰姐儿扭头,一双眼睛亮亮的望着刘氏,“可以去么?”
刘氏摸摸她柔软半干的头发:“当然了,只是去了就不能回来了,丰姐儿想不想祖母?”
丰姐儿的脸又皱了起来:“为什么不能回来?”
严景安听到这忍不住笑出声,走了进去:“路这么远,你怎么回来呀?”说着走到丰姐儿身边坐下。
丰姐儿站起来给严景安行了个礼:“祖父回来啦!路远就不能回来吗?三叔三婶也回来了啊!”
“他们是大人,自然想回来就能回来,你自己能回来吗?”严景安笑问道。
丰姐儿眼珠转了转,答道:“不是还有娘呢吗?”
刘氏就说:“你娘要留下来陪你爹爹啊!你好好想想,到底是要陪着爹娘还是陪着祖父祖母。”说完和严景安两个人一齐看着丰姐儿苦恼的样子,各自偷笑。
丰姐儿实在难以抉择,第二天被刘氏赶去和范氏睡的时候,忍不住问了范氏:“娘,您要去京里陪爹爹,见不到我了,会不会想我啊?”
范氏一愣:“谁说我要去京里了?”
“祖父祖母说的。”丰姐儿钻进范氏怀里,“我既舍不得祖父祖母,也舍不得娘和爹爹。”
公公婆婆怎么会和丰姐儿说这个?范氏心下疑惑,嘴里却安抚丰姐儿:“祖母逗你玩呢,娘不去京里,就一直和丰姐儿在一处。”
丰姐儿略感安慰,倚在范氏温暖的怀里安静了一会,忽然又想起来,说:“可我还想爹爹!”
范氏抱着丰姐儿,低头跟女儿贴了贴脸:“等爹爹有了假,就回来看你了。”说完就哄着丰姐儿睡觉,第二日送了丰姐儿跟哥哥们去上课以后,她抽了个空去正房,想探探婆婆的口风。
正房里李氏抱着明嫤正和刘氏说话,看见她进来赶忙起身:“大嫂来了。”
范氏拉着她一起坐下,先跟刘氏说家务:“这些日子收的礼都已经入了库,单子也拢好了,娘您看看。”说着从袖子里抽了一张单子递给了刘氏。
刘氏接过来大略看了看,就jiāo给阿莲保管,又对范氏说:“这些日子你也辛苦了,若是有什么忙不过来的,不妨叫淑贞帮你,反正现在明嫤大一些了,也肯跟着我,不用整日抓着她。”
“那就偏劳三弟妹了。”范氏从善如流,冲着李氏微笑说道。
李氏笑答:“就怕是我反给大嫂添了乱。”
因着李氏在这,范氏倒不好说丰姐儿说的那些话,就只和刘氏说了些家务。谁料吃过了午饭以后,刘氏却单独把她留了下来:“你别多心,我叫淑贞帮你,一是因着近日确实事多,想让她帮你分担分担,二呢,不管阿宽是留京也好外放也罢,总归是不能回家来,到时候你要随着他在任上,家务的事也须得教给淑贞。”
“瞧娘说的,媳fù哪里不知您是好意?”范氏听婆婆这样说,赶忙先解释了一句,然后又说:“至于大爷为官以后的事儿,我们早就商量过了,大爷无论是留京还是外放,媳fù都要留在家里侍奉二老,不随他赴任了。”
刘氏就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