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8 章
些痒,先嘻嘻笑了两声,然后推他:“你不是说今年就要去登州么?哪有功夫回来住?”
“登州啊,现在还没定准呢,谁知道几月才去?”常顾闻见明姜身上的馨香,渐渐心猿意马,手也伸进了明姜的衣襟,“你小日子完了吧?”一边说一边亲了亲明姜小巧的耳朵。
明姜只觉得痒的不行,使劲往床里躲:“哎呀别闹,这是在家里。”
常顾不放手,手上使劲捏了捏明姜胸前的蓓蕾,“家里怎么了?家里就不能夫妻敦lún了?”说着话嘴唇已经吻上了明姜的锁骨。
109闺怨
第二日一早吃过了饭,先送了严诚夫fù走,然后明姜随着母亲和大嫂回去正房,常顾则跟着岳父出去二堂说话。
三个女人坐下来说了一会儿话,王令婉就告辞要出去处理家事,把欣姐儿留下来跟明姜玩。欣姐儿已经能够说一些短的词语,会叫娘、爹爹、祖母之类的了,但姑姑这两个字的发音还是难倒了小欣姐儿,每次叫出来不是猪猪就是嘟嘟,把明姜怄的不行,非得要教她说对了。
说的次数多了,欣姐儿也烦了,根本不理会她,只玩自己的,不停摇晃着手臂上的金铃,听见那清脆的响声就自己傻兮兮的笑,然后再摇,乐此不疲。明姜拿吃的哄她,她也不理,拿花儿逗她,她只瞧了几眼,就继续玩自己的金铃,完全不理会她可怜的“猪猪”。
范氏在旁边看着笑得不行:“瞧瞧,这可真是让你遇见克星了。”说完又抱着欣姐儿在她脸上亲了一下,“我们欣姐儿真是个好乖乖。”
欣姐儿也不知听懂没有,咧开嘴露出里面稀疏的几颗米粒牙,冲着范氏笑:“租(祖)母。”
明姜伸手捏了捏欣姐儿ròuròu的脸蛋:“小没良心的,小时候都是谁哄着你抱着你的了?这么快就变心欢喜祖母了!”
欣姐儿扭头看了看明姜,然后往范氏那里一歪,躲进了范氏怀里说:“猪猪坏。”
满屋子伺候的人和范氏一起笑了起来,明姜就也往范氏怀里钻,还故意抱住范氏的脖子,对欣姐儿说:“祖母是我娘,不疼你,只疼我,你去找你娘。”
欣姐儿打量了明姜一会儿,又仰头看了看范氏,发现范氏笑而不语,就伸手去推明姜:“猪猪走。”然后也站起来要去抱范氏的脖子。
下人们笑得更厉害了,范氏抱住欣姐儿,推明姜:“让你再闹,赶你走了吧!”
明姜就松了手,用手揉眼睛装哭:“欣姐儿坏,还要赶姑姑走。”然后悄悄看欣姐儿的反应。欣姐儿只是瞪大眼睛看着她,看了好一会儿,忽然发现姑姑在偷看自己,就指着她咯咯笑了起来,还对范氏说:“猪猪哭,羞。”
范氏只觉得自己脸都笑酸了,还不忘附和欣姐儿:“就是,姑姑那么大了还哭,羞羞!”明姜无力的往后面引枕上一靠:“这个小鬼灵精!”
明姜和常顾在严家住了五天,每天都是这样欢欢笑笑热热闹闹的,到要走的时候,两人都分外不舍,可范氏却不许他们再住下去:“大过年的,就留两个长辈在家,冷清清的像什么话?回去多陪陪你婆婆,她只有你们两个在跟前,其余儿女孙辈都不在,心里可得多寂寞!说起来你那个大嫂也真是不会做人,他们夫妻在京里出不来,好歹也把孩子送来陪陪两位老人呢。”
“我也觉得是呢,早先我问过常顾,他说我婆婆不想耽搁孩子们的学业,到过年的时候路上又不好走。可先头我们成婚的时候,路上也好走,且没几个月就过年了,我大嫂竟也没把孩子带来,不过这话我也不敢说。”明姜答道。
范氏点头:“你自然不能说,心里有数便是了。这就是官宦人家的无奈处,当初他们家本也是想留在京里的,可京卫各处实难安排下你公公这个品级的,无奈之下才来的山东。过几年若是京卫里有了空缺,没准就能回京去了。”
明姜一愣:“我怎么没听说还要回京?”
范氏瞥了女儿一眼:“我是说没准。这缺是那么好等的?就算出了缺,也不知谁能得去呢!京里达官显贵那么多,多少双眼睛盯着,都是未知的事。只是他们家到底是京里人,亲眷也都在京里,想回去是人之常情。”
也对,不过这也不知是哪年的事呢,何况他们夫妻俩已经定了去登州,一时半会想来是不会改了,更不用cāo心这个。明姜就又嘱咐了母亲几句保重身体,不要太过cāo心cāo劳,家里有事就多jiāo给两个嫂子去做,临辞别的时候,又扶着父亲的胳膊一样嘱咐了,才上了车和常顾一起回去。
常太太看见他们这么快就回来很惊讶:“难得回去一次,不是让你们多住几天么?”
明姜微笑着答道:“媳fù刚回去住了三天,我娘就烦了,嫌我聒噪,又硬赖了两天,她们说要去济南探外祖父外祖母,就把我们赶回来了。”
常太太自然知道这是玩笑话,严家有多疼爱明姜她又不是不知道,想来是严太太怕自己在家孤寂,所以没让孩子们多住,她心里感叹,这才是知礼的人家,再想想大儿媳fù,就越发喜欢明姜了。于是当下也笑:“我倒是忘了这事了,范家两位老人家身子可好?”
“都好,外祖父这两年总算听了劝,知道保养身体了。”明姜答道。
常太太点头:“那就好。过年大家伙都忙,也就罢了。过些日子家里没事,你和常顾再回新城去多住些日子,等你们去了登州,恐怕就再没这样的空闲了。”
明姜没想到婆婆会这样说,心里很感动,就笑着回道:“既如此,我们更该在家里多陪陪您才是。”
常太太摇头:“陪着我的日子多的是。行了,你们一路回来,坐了这么长时间的车也累了,且回去歇歇,吃饭的时候再来。”
明姜应了,告退回房。她回去换了衣裳,洗了洗脸,常顾才见完常怀安进来,明姜又服侍他换了衣服,“坐一会儿就去正院吃饭吧。”
常顾点头,拉着明姜一起坐下:“父亲说,去登州的事,有信儿了。”
明姜一惊:“什么时候去?”
“大概三四月间,再晚也不会晚过六月。不过父亲的意思是让我先去,等那边安顿好了,再回来接你。”常顾握着明姜的手,“你可能要在家里多住一些时候。”
对这个安排,明姜自然没什么可说的:“那也好,你放心,我在家一定好好侍候公婆。”
常顾心里一暖,伸手轻轻揽住明姜,将下巴在她发顶蹭了蹭,明姜直推他:“别闹,刚梳好的头发。”常顾闷笑了两声,松开她,改而握住她的手:“走吧,去母亲那吃饭。”拉着明姜站了起来。
明姜先不肯走,替他整理了一下衣衫,又帮他穿上大毛衣裳,常顾也有样学样,给明姜整理了一下衣衫,捋了捋头发,又给她也穿上大毛衣裳,这才手牵着手往正房去。
回来以后,明姜就每日去常太太房里陪着她说话,或是应酬往来拜年的人,闲时就和丫头们陪着她打打叶子牌,正房里多了许多欢笑声。
这天已经到了正月初十,下晌打完叶子牌,常顾跟着常怀安一起进来吃饭,常太太忽然想起来说:“外面花灯都上了,常顾明后天带着你媳fù出去转转吧,青州这边的灯市虽不及平江,却也热闹得紧,灯谜、百戏、歌舞、唱戏的应有尽有,你们也出去散散心,闷在家里怪难受的。”
常顾答应了,又说:“娘也一同去吧,瞧瞧热闹。”
常太太摆手:“我嫌闹得慌,在家里和丫鬟们玩玩牌就是了,你们年轻人去吧。”又叫人传饭,没再继续说这个话题。
本朝每年上元节都是从正月初八就开始上灯,一直到十七日才落灯,到了初八日家家户户都挂上彩灯,常家也不例外,院里各处都已经挂上了各式各样的彩灯。常顾和明姜在自己院里挂的多是花鸟的,后来常太太还特意让人送了一对绘了麒麟送子的彩灯来,让他们挂在正房屋檐下。
吃过晚饭回来的时候,常顾就指着那灯笼跟明姜说:“你瞧娘多着急!”
明姜不理他,红着脸进房去了。常顾笑嘻嘻的跟着进去,除了大衣裳,追着明姜说:“你想明儿去还是后儿去?我叫人预备一下。”
“哪一日都行,你看着预备吧。”明姜宽了衣裳,上了炕上坐,“你去过灯市么?”
常顾也过去坐到她旁边,答:“去年去过,还成吧,虽然灯没那么精美,但还挺热闹的。等哪日我们回京过上元节,我带你去灯市逛,京里的灯市才叫光彩夺目、目不暇接呢!”
明姜想起在家时母亲说过的话,就顺着常顾的话头问:“公公还能调回京去么?”
常顾喝了一口热茶:“难说。我瞧爹爹挺喜欢在外面的,自在。就是娘那里寂寞一些,亲朋旧友皆在京里,哥哥姐姐们也都在京里,她自然总想着回京。”
想想婆婆也真的挺不容易的,明姜就叹了口气:“我现在才知道为何说‘悔教夫婿觅封侯’1了。”
常顾失笑:“不是这个意思吧?”
“反正也差不多。”明姜懒洋洋的答了一句,“我总觉着,官做得再大也好,总比不上一家人能好好的团聚一处。”
常顾想想母亲,也就叹了口气:“可是不做官,一家人又怎么能过上好日子?”
作者有话要说:求评论,长评短评都来砸我吧
让我冲一冲季榜,群么大家╭(╯3╰)╮
注:1出自:唐王昌龄《闺怨》
110灯市
“那要看你想过的是什么样的好日子了,好日子可不是一定就等于富贵日子的。”说到这里明姜又想叹气,对于男人们来说,做官可不仅仅意味着富贵,还代表着光耀门楣,实现抱负和志向。
常顾也觉这话题没甚趣味,又说起灯市来:“那就明天去吧,想来这时候人还不多,到上元节那天才真是没法去,人挤人,人挨人的,咱们坐着小马车,穿的暖和一点,到了地方,我带你去瞧变戏法的。”
明姜想想明日也没什么事,就点头:“好啊,还有什么好玩的?”常顾又给她细说,两个人说了一晚上灯市的话。
第二日跟常太太说了要去,又安排了车马和随从。明姜挑了杏红云缎通袖袄,配着大红洋绉银鼠皮裙,外面穿了一件大毛斗篷,帽子往头上一戴,几乎遮去半张脸。两个人吃过了晚饭,就辞了常怀安夫fù出门,常顾嫌冷也不肯骑马,跟明姜一起挤在车里。
沿途果然看见外面街上人不少,虽已到了掌灯时分,却还是人来人往的不断。也有一些大姑娘小媳fù穿着新做的袄裙,成群结队的出来看花灯。一路走常顾一路给明姜指点,哪里做的小点心好吃,上次的桂花饼就是从那里买的;又指着一个地方说,那里的酒特别甘醇,过年之前家里还特意去买了几坛等等。
此时外面家家户户都已经挂起了彩灯,一路走来红彤彤亮闪闪的十分好看,明姜已经顾不上听常顾说什么,眼睛只盯着那些漂亮的花灯。常顾看她一个劲的盯着路边挂的花灯,就伸手扶着她的肩笑道:“这些也普通,马上就到了灯市了,那边的花灯才好看呢!”
说着话马车转了一个弯,再往前走了一会儿,就看到前面一片灯光灿烂、五彩斑斓。车又往前走了一段就进不去了,常顾扶着明姜下车,嘱咐车夫在街口等着,然后自己给明姜戴好了兜帽,牵着她的手往灯市里走。
“你瞧那个灯,那玉兔像活的一样!”明姜刚进了灯市,在第一个卖花灯的摊子面前就不走了,“眼珠儿似乎在转呢!”
常顾停下脚步,也看向那盏玉兔灯,确实小巧可爱,就说:“要是喜欢就买了。”
摊主也跟着搭话:“少nǎinǎi您眼力真好!一眼就瞧中了小人这里最好的一个灯,这灯虽然小巧,花的功夫却多,做的最是精致!”说着话把灯递到了明姜面前。
跟着的蛛儿接过来提着给明姜看,明姜看那兔儿特别可爱,就伸手接了过来细看,常顾看她喜欢,也没再问,让人给了钱,拉着明姜又往前走,“这才刚开始看你就相中了要买,等回去的时候,车上能装得下么?”
明姜已经看清那兔儿眼珠处是粘的剖成两半的珠子,珠子并不值钱,但胜在闪亮,一有光线照上去就像是在转一样,让玉兔看起来栩栩如生,她看完了听常顾打趣,就说:“怎么?莫非你没带够银子?不舍得叫我买了?”
常顾紧握着明姜的手,躲避着迎面而来的人,笑着答道:“怎么没带够?就是把这里的灯全买下来,也尽够的,你只管看!”
两人一边说笑,一边往灯市里走,走走停停的看了许多花灯,眼看着里面越来越热闹,常顾往前张望了一下,说:“前面有杂耍,走,过去瞧瞧。”牵着明姜一直往前走,走到人多的地方一看,原来是有人在舞龙灯。
那龙灯做的并不长,约有五丈许,十几个人在舞着,正在演蟠龙闹海。两个人驻足看了一会儿,见人越来越多,常顾怕挤到了明姜,就又拉着她往前走去看前面的高跷。高跷队演的也很热闹,扮的是八仙过海,那个倒骑驴的张果老尤其诙谐可笑,摇摇摆摆似倒不倒的,总是把旁边看的人逗得哈哈大笑。
再往前走就有变戏法的了,最前头一个人正在吐火,一群人围着他叫好。常顾对这个没什么兴趣,看得多了,只拉着明姜一径往前走,再前面就有一个高明些的,肩上还站着一只猴儿,他面前放了一张桌子,在桌子上并排放有几个茶碗,又从口袋里拿出一个铜板,用茶碗扣住。接着指了指旁边的茶碗说:“走!”然后一掀先头盖着的茶碗,里面空空如也。
看客们都是一声惊呼,那变戏法的就又打开了旁边的茶碗,那枚铜板赫然就躺在里面。于是大伙轰然叫好,变戏法的就驱使猴儿端着盘子去收了一轮钱。等猴儿回到他肩膀上坐着,他又开始变,这回是说要变到最边上隔了两个茶碗的那一个里面去。
等他装模作样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登州啊,现在还没定准呢,谁知道几月才去?”常顾闻见明姜身上的馨香,渐渐心猿意马,手也伸进了明姜的衣襟,“你小日子完了吧?”一边说一边亲了亲明姜小巧的耳朵。
明姜只觉得痒的不行,使劲往床里躲:“哎呀别闹,这是在家里。”
常顾不放手,手上使劲捏了捏明姜胸前的蓓蕾,“家里怎么了?家里就不能夫妻敦lún了?”说着话嘴唇已经吻上了明姜的锁骨。
109闺怨
第二日一早吃过了饭,先送了严诚夫fù走,然后明姜随着母亲和大嫂回去正房,常顾则跟着岳父出去二堂说话。
三个女人坐下来说了一会儿话,王令婉就告辞要出去处理家事,把欣姐儿留下来跟明姜玩。欣姐儿已经能够说一些短的词语,会叫娘、爹爹、祖母之类的了,但姑姑这两个字的发音还是难倒了小欣姐儿,每次叫出来不是猪猪就是嘟嘟,把明姜怄的不行,非得要教她说对了。
说的次数多了,欣姐儿也烦了,根本不理会她,只玩自己的,不停摇晃着手臂上的金铃,听见那清脆的响声就自己傻兮兮的笑,然后再摇,乐此不疲。明姜拿吃的哄她,她也不理,拿花儿逗她,她只瞧了几眼,就继续玩自己的金铃,完全不理会她可怜的“猪猪”。
范氏在旁边看着笑得不行:“瞧瞧,这可真是让你遇见克星了。”说完又抱着欣姐儿在她脸上亲了一下,“我们欣姐儿真是个好乖乖。”
欣姐儿也不知听懂没有,咧开嘴露出里面稀疏的几颗米粒牙,冲着范氏笑:“租(祖)母。”
明姜伸手捏了捏欣姐儿ròuròu的脸蛋:“小没良心的,小时候都是谁哄着你抱着你的了?这么快就变心欢喜祖母了!”
欣姐儿扭头看了看明姜,然后往范氏那里一歪,躲进了范氏怀里说:“猪猪坏。”
满屋子伺候的人和范氏一起笑了起来,明姜就也往范氏怀里钻,还故意抱住范氏的脖子,对欣姐儿说:“祖母是我娘,不疼你,只疼我,你去找你娘。”
欣姐儿打量了明姜一会儿,又仰头看了看范氏,发现范氏笑而不语,就伸手去推明姜:“猪猪走。”然后也站起来要去抱范氏的脖子。
下人们笑得更厉害了,范氏抱住欣姐儿,推明姜:“让你再闹,赶你走了吧!”
明姜就松了手,用手揉眼睛装哭:“欣姐儿坏,还要赶姑姑走。”然后悄悄看欣姐儿的反应。欣姐儿只是瞪大眼睛看着她,看了好一会儿,忽然发现姑姑在偷看自己,就指着她咯咯笑了起来,还对范氏说:“猪猪哭,羞。”
范氏只觉得自己脸都笑酸了,还不忘附和欣姐儿:“就是,姑姑那么大了还哭,羞羞!”明姜无力的往后面引枕上一靠:“这个小鬼灵精!”
明姜和常顾在严家住了五天,每天都是这样欢欢笑笑热热闹闹的,到要走的时候,两人都分外不舍,可范氏却不许他们再住下去:“大过年的,就留两个长辈在家,冷清清的像什么话?回去多陪陪你婆婆,她只有你们两个在跟前,其余儿女孙辈都不在,心里可得多寂寞!说起来你那个大嫂也真是不会做人,他们夫妻在京里出不来,好歹也把孩子送来陪陪两位老人呢。”
“我也觉得是呢,早先我问过常顾,他说我婆婆不想耽搁孩子们的学业,到过年的时候路上又不好走。可先头我们成婚的时候,路上也好走,且没几个月就过年了,我大嫂竟也没把孩子带来,不过这话我也不敢说。”明姜答道。
范氏点头:“你自然不能说,心里有数便是了。这就是官宦人家的无奈处,当初他们家本也是想留在京里的,可京卫各处实难安排下你公公这个品级的,无奈之下才来的山东。过几年若是京卫里有了空缺,没准就能回京去了。”
明姜一愣:“我怎么没听说还要回京?”
范氏瞥了女儿一眼:“我是说没准。这缺是那么好等的?就算出了缺,也不知谁能得去呢!京里达官显贵那么多,多少双眼睛盯着,都是未知的事。只是他们家到底是京里人,亲眷也都在京里,想回去是人之常情。”
也对,不过这也不知是哪年的事呢,何况他们夫妻俩已经定了去登州,一时半会想来是不会改了,更不用cāo心这个。明姜就又嘱咐了母亲几句保重身体,不要太过cāo心cāo劳,家里有事就多jiāo给两个嫂子去做,临辞别的时候,又扶着父亲的胳膊一样嘱咐了,才上了车和常顾一起回去。
常太太看见他们这么快就回来很惊讶:“难得回去一次,不是让你们多住几天么?”
明姜微笑着答道:“媳fù刚回去住了三天,我娘就烦了,嫌我聒噪,又硬赖了两天,她们说要去济南探外祖父外祖母,就把我们赶回来了。”
常太太自然知道这是玩笑话,严家有多疼爱明姜她又不是不知道,想来是严太太怕自己在家孤寂,所以没让孩子们多住,她心里感叹,这才是知礼的人家,再想想大儿媳fù,就越发喜欢明姜了。于是当下也笑:“我倒是忘了这事了,范家两位老人家身子可好?”
“都好,外祖父这两年总算听了劝,知道保养身体了。”明姜答道。
常太太点头:“那就好。过年大家伙都忙,也就罢了。过些日子家里没事,你和常顾再回新城去多住些日子,等你们去了登州,恐怕就再没这样的空闲了。”
明姜没想到婆婆会这样说,心里很感动,就笑着回道:“既如此,我们更该在家里多陪陪您才是。”
常太太摇头:“陪着我的日子多的是。行了,你们一路回来,坐了这么长时间的车也累了,且回去歇歇,吃饭的时候再来。”
明姜应了,告退回房。她回去换了衣裳,洗了洗脸,常顾才见完常怀安进来,明姜又服侍他换了衣服,“坐一会儿就去正院吃饭吧。”
常顾点头,拉着明姜一起坐下:“父亲说,去登州的事,有信儿了。”
明姜一惊:“什么时候去?”
“大概三四月间,再晚也不会晚过六月。不过父亲的意思是让我先去,等那边安顿好了,再回来接你。”常顾握着明姜的手,“你可能要在家里多住一些时候。”
对这个安排,明姜自然没什么可说的:“那也好,你放心,我在家一定好好侍候公婆。”
常顾心里一暖,伸手轻轻揽住明姜,将下巴在她发顶蹭了蹭,明姜直推他:“别闹,刚梳好的头发。”常顾闷笑了两声,松开她,改而握住她的手:“走吧,去母亲那吃饭。”拉着明姜站了起来。
明姜先不肯走,替他整理了一下衣衫,又帮他穿上大毛衣裳,常顾也有样学样,给明姜整理了一下衣衫,捋了捋头发,又给她也穿上大毛衣裳,这才手牵着手往正房去。
回来以后,明姜就每日去常太太房里陪着她说话,或是应酬往来拜年的人,闲时就和丫头们陪着她打打叶子牌,正房里多了许多欢笑声。
这天已经到了正月初十,下晌打完叶子牌,常顾跟着常怀安一起进来吃饭,常太太忽然想起来说:“外面花灯都上了,常顾明后天带着你媳fù出去转转吧,青州这边的灯市虽不及平江,却也热闹得紧,灯谜、百戏、歌舞、唱戏的应有尽有,你们也出去散散心,闷在家里怪难受的。”
常顾答应了,又说:“娘也一同去吧,瞧瞧热闹。”
常太太摆手:“我嫌闹得慌,在家里和丫鬟们玩玩牌就是了,你们年轻人去吧。”又叫人传饭,没再继续说这个话题。
本朝每年上元节都是从正月初八就开始上灯,一直到十七日才落灯,到了初八日家家户户都挂上彩灯,常家也不例外,院里各处都已经挂上了各式各样的彩灯。常顾和明姜在自己院里挂的多是花鸟的,后来常太太还特意让人送了一对绘了麒麟送子的彩灯来,让他们挂在正房屋檐下。
吃过晚饭回来的时候,常顾就指着那灯笼跟明姜说:“你瞧娘多着急!”
明姜不理他,红着脸进房去了。常顾笑嘻嘻的跟着进去,除了大衣裳,追着明姜说:“你想明儿去还是后儿去?我叫人预备一下。”
“哪一日都行,你看着预备吧。”明姜宽了衣裳,上了炕上坐,“你去过灯市么?”
常顾也过去坐到她旁边,答:“去年去过,还成吧,虽然灯没那么精美,但还挺热闹的。等哪日我们回京过上元节,我带你去灯市逛,京里的灯市才叫光彩夺目、目不暇接呢!”
明姜想起在家时母亲说过的话,就顺着常顾的话头问:“公公还能调回京去么?”
常顾喝了一口热茶:“难说。我瞧爹爹挺喜欢在外面的,自在。就是娘那里寂寞一些,亲朋旧友皆在京里,哥哥姐姐们也都在京里,她自然总想着回京。”
想想婆婆也真的挺不容易的,明姜就叹了口气:“我现在才知道为何说‘悔教夫婿觅封侯’1了。”
常顾失笑:“不是这个意思吧?”
“反正也差不多。”明姜懒洋洋的答了一句,“我总觉着,官做得再大也好,总比不上一家人能好好的团聚一处。”
常顾想想母亲,也就叹了口气:“可是不做官,一家人又怎么能过上好日子?”
作者有话要说:求评论,长评短评都来砸我吧
让我冲一冲季榜,群么大家╭(╯3╰)╮
注:1出自:唐王昌龄《闺怨》
110灯市
“那要看你想过的是什么样的好日子了,好日子可不是一定就等于富贵日子的。”说到这里明姜又想叹气,对于男人们来说,做官可不仅仅意味着富贵,还代表着光耀门楣,实现抱负和志向。
常顾也觉这话题没甚趣味,又说起灯市来:“那就明天去吧,想来这时候人还不多,到上元节那天才真是没法去,人挤人,人挨人的,咱们坐着小马车,穿的暖和一点,到了地方,我带你去瞧变戏法的。”
明姜想想明日也没什么事,就点头:“好啊,还有什么好玩的?”常顾又给她细说,两个人说了一晚上灯市的话。
第二日跟常太太说了要去,又安排了车马和随从。明姜挑了杏红云缎通袖袄,配着大红洋绉银鼠皮裙,外面穿了一件大毛斗篷,帽子往头上一戴,几乎遮去半张脸。两个人吃过了晚饭,就辞了常怀安夫fù出门,常顾嫌冷也不肯骑马,跟明姜一起挤在车里。
沿途果然看见外面街上人不少,虽已到了掌灯时分,却还是人来人往的不断。也有一些大姑娘小媳fù穿着新做的袄裙,成群结队的出来看花灯。一路走常顾一路给明姜指点,哪里做的小点心好吃,上次的桂花饼就是从那里买的;又指着一个地方说,那里的酒特别甘醇,过年之前家里还特意去买了几坛等等。
此时外面家家户户都已经挂起了彩灯,一路走来红彤彤亮闪闪的十分好看,明姜已经顾不上听常顾说什么,眼睛只盯着那些漂亮的花灯。常顾看她一个劲的盯着路边挂的花灯,就伸手扶着她的肩笑道:“这些也普通,马上就到了灯市了,那边的花灯才好看呢!”
说着话马车转了一个弯,再往前走了一会儿,就看到前面一片灯光灿烂、五彩斑斓。车又往前走了一段就进不去了,常顾扶着明姜下车,嘱咐车夫在街口等着,然后自己给明姜戴好了兜帽,牵着她的手往灯市里走。
“你瞧那个灯,那玉兔像活的一样!”明姜刚进了灯市,在第一个卖花灯的摊子面前就不走了,“眼珠儿似乎在转呢!”
常顾停下脚步,也看向那盏玉兔灯,确实小巧可爱,就说:“要是喜欢就买了。”
摊主也跟着搭话:“少nǎinǎi您眼力真好!一眼就瞧中了小人这里最好的一个灯,这灯虽然小巧,花的功夫却多,做的最是精致!”说着话把灯递到了明姜面前。
跟着的蛛儿接过来提着给明姜看,明姜看那兔儿特别可爱,就伸手接了过来细看,常顾看她喜欢,也没再问,让人给了钱,拉着明姜又往前走,“这才刚开始看你就相中了要买,等回去的时候,车上能装得下么?”
明姜已经看清那兔儿眼珠处是粘的剖成两半的珠子,珠子并不值钱,但胜在闪亮,一有光线照上去就像是在转一样,让玉兔看起来栩栩如生,她看完了听常顾打趣,就说:“怎么?莫非你没带够银子?不舍得叫我买了?”
常顾紧握着明姜的手,躲避着迎面而来的人,笑着答道:“怎么没带够?就是把这里的灯全买下来,也尽够的,你只管看!”
两人一边说笑,一边往灯市里走,走走停停的看了许多花灯,眼看着里面越来越热闹,常顾往前张望了一下,说:“前面有杂耍,走,过去瞧瞧。”牵着明姜一直往前走,走到人多的地方一看,原来是有人在舞龙灯。
那龙灯做的并不长,约有五丈许,十几个人在舞着,正在演蟠龙闹海。两个人驻足看了一会儿,见人越来越多,常顾怕挤到了明姜,就又拉着她往前走去看前面的高跷。高跷队演的也很热闹,扮的是八仙过海,那个倒骑驴的张果老尤其诙谐可笑,摇摇摆摆似倒不倒的,总是把旁边看的人逗得哈哈大笑。
再往前走就有变戏法的了,最前头一个人正在吐火,一群人围着他叫好。常顾对这个没什么兴趣,看得多了,只拉着明姜一径往前走,再前面就有一个高明些的,肩上还站着一只猴儿,他面前放了一张桌子,在桌子上并排放有几个茶碗,又从口袋里拿出一个铜板,用茶碗扣住。接着指了指旁边的茶碗说:“走!”然后一掀先头盖着的茶碗,里面空空如也。
看客们都是一声惊呼,那变戏法的就又打开了旁边的茶碗,那枚铜板赫然就躺在里面。于是大伙轰然叫好,变戏法的就驱使猴儿端着盘子去收了一轮钱。等猴儿回到他肩膀上坐着,他又开始变,这回是说要变到最边上隔了两个茶碗的那一个里面去。
等他装模作样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