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3 章
渐渐地反应过来了,不由亦露出微笑,“只怕此后,清宁宫也要安分好一阵子了,娘娘正可安心养病。”
“你 道我是为了这个高兴的么?”皇后扫了周嬷嬷一眼,心中不期然又泛起了几分轻蔑、几分孤寂。她轻轻地叹了口气,“老娘娘终究是大哥的亲娘,再怎么样,大哥也 不会和她撕破脸的……她要揉搓我、揉搓徐氏,只要别过了线,大哥也顶多在别的地方补偿补偿,安分好一阵子?你终究是把老娘娘看得小了。”
那——周嬷嬷又有点不解了:此事对坤宁宫唯一的好处,也就是太后的低调了,听皇后意思,连这一点尚且都是奢望,那娘娘高兴个什么劲儿?
皇后只是笑,她想了半天,又道,“也不知此事是大哥因势筹谋,还是无心chā柳,反正,以后宫里会太平好长一段日子了。”
她双手合十,轻轻地念了一声佛,“阿弥陀佛,我这颗心啊,也总算是安下来了。”
周嬷嬷不解地瞪着皇后,琢磨了老半天,心底若有所悟,却又难以拿准,她试探问道,“娘娘,可是因为,如此一来,清宁宫和永安宫只怕是势如水火,清宁宫那面,怕是会转而全力压制永安宫——”
皇后笑瞥了她一眼,也有几分欣慰,“压制不压制永安宫,这不重要,只要两宫失和,那就够了。”
她长长地呼出了一口气,感到自登上后位以来,久已蒙尘的心灵,像是被重重地拂拭了一遍,一身的重担都卸了下来,竟是难得地有了外出踏青的冲动。“走,咱们上后花园散散步去。”
#
比起心满意足的坤宁宫,清宁宫内的气氛,这几天自然的确要低调一些,太后靠在榻前,和静慈仙师、贤太妃一道抹着叶子牌,她有些心不在焉,手中的牌出得散乱不堪,贤太妃的牌早满了好几次了,只是没有胡下来,还是耐着xìng子,瞅着太后的牌来喂张。
“吃下了,”静慈仙师吃了太后的牌,笑着说,“老娘娘可要留心了,我这就要满了呢。”
“哦?”太后不由一惊,掠了牌面一眼,方才反应过来,她又瞅了瞅桌面,见桌面上叶子散乱,毫无脉络,不禁一阵心烦,也顾不得算牌出牌了,随手撒下,“罢了,无心打,横竖也是要输,你们把彩头分了去吧。”
这两人如何会在意一点彩头?贤太妃笑了笑,起身辞去了,“说定了要陪张妹妹一道抄经的。”
静慈仙师也要告退——过去这十几天里,太后并不大要人陪,多数时间,都是自己别室静思,就算静慈仙师已经把症结看得清清楚楚,但是老人家不开口,她也绝不能贸然行事。
“你留下来陪我说说话吧……”太后掀了掀眉毛,却又把她给留下了。静慈仙师只好坐回桌前,一边收拾叶子牌,一边等着太后的下文。
“内 安乐堂的事,不能再耽搁了。”太后一开口,说的却是风马牛不相及的话题,起码是出乎静慈仙师的意料。她吃惊地抬了抬眉毛,却没说话,只是静听着老人家的下 文。“我这几日一直就在想,以前不准内侍学医,一个是不识字,没法学医,二是高皇帝时,宫人内侍,绝不准结为对食,平时无事,连多说一句话都是不行的—— 但这两点,在今日都不是问题了,不如就立起规矩来,在内书堂里增开一科医yào,出师后在内安乐堂坐堂,日后宫人有患,都去那里就诊,你看如何?”
静慈仙师细细思忖一番,也觉妥当,她点头道,“老娘娘英明仁慈,我也觉得如此甚好。”
最好的一点,自然是脱离了徐贵妃设立的框架,不必采用她提出的对策,老娘娘面上的笑意才是微微一展,静慈仙师又道,“只是我不经世事,也不知这学医从学徒到出师,大约要经过几年?”
“正常是十余年,”太后自然是早想过这点了。“但咱们哪里等得及?顶多两年罢,咱们自己再对付两年,这两年间让他们加紧学去,内安乐堂里有了医官,也就不至于无法jiāo代了,至于日后的事,可以再行从容措置。”
这 番话说得很浅近,因为意图本身是根本无法以语言修饰遮掩的——内安乐堂里有医官,可以象征xìng治疗,就要比现在完全只能靠天的情况改善得多了,至于治愈率如 何,这就用不着追求了。民间庸医也比比皆是,在这一点上,只能诛心不能诛行。而这宫里,又有谁敢指责太后的居心?起码内安乐堂,以后就不会是太后的话柄 了。
静慈仙师完全理解太后的思路,虽然在她看来,宫里本也没有人在特别责怪太后昔日对内安乐堂的怠慢,不过,这个改变的确足以稍微平复宫里有些波动的人心,她点头赞同,“此策大为稳妥,可以一行。”
见太后似乎没有别话了,她顿了顿,终是忍住了没有再问什么——这小小的冒犯,未必会得罪太后,对她自己造成什么威胁,但却很有可能勾起老人家的怒火,让她对永安宫的憎恨,更火热几分。
可她的yù言又止,又如何能瞒得过太后?她唇边终于不禁泄漏了一丝苦笑,尽显老人心情。
却没有一句多的话,只是挥手让静慈仙师退下,让室内重又回复了无边的寂静。
乔氏还算是好的,在一片寂静中,她心不在焉地思忖道,从胡氏的表现来看,她的确是没有泄漏只言片语。除了自己和大郎以外,那番对话,未曾有第四个人知道。
这个认知,多少抚平了她的情绪,却无法掩盖太后心底那深深的难堪,即使所有人都不知道,她也无法瞒得过自己。
“奉皇太后慈谕,吾何曾有过慈谕?”当日收到消息以后,激愤之下,她直接就派了乔姑姑去兴师问罪——毕竟在这之前,就算是要废后,皇帝起码也是先和她商量,而不是在明知两人有激烈龃龉的情况下,还这样往他亲妈的脸上摔巴掌。
“午门之前,我亦不曾收过娘的半点讯息。”皇帝的回应也是前所未有的简单直接。“贵妃行事如有不妥,娘只同我说,如何有不责罚的道理。二次送果以前,娘就没有想过儿子半分吗?”
登闻鼓就设在午门。
皇帝早就什么都知道了。
也已经借晋封皇贵妃的事,再明显不过地表达了自己的态度。——容不得任何争议,不论前朝还是后宫,这个家只能有一个主人。任何人都不经他的许可肆意行事,胡氏如此,吴雨儿如此,她太后虽然地位尊崇,但在这一点上,也没有任何特权。
通俗地说,就是她失势了。
对太后而言,这一事实,要比她失宠于昭皇帝,更为难堪得多了,然而她却并不会为了自己的意气而强行否认这一事实,除了加深难堪以外,如此行事并不会有更多的好处。
眼下唯一能做的,便是做好自己……只要做好自己,她就还是那个高高在上的太后,任何人对她的态度,都不会有丝毫改变。
——只除了在心里,她永远都清楚这个家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母子之间,又是如何尊卑易势,她是怎么被自己的儿子毫不留情地掀翻在地,失去了为人母的威严。
时值晚夏,窗户都大开着,一阵微风吹过,吹乱了太后的几丝鬓发,在飘舞的发丝中,她的面庞就像是岩石一样坚硬而漠然。
到了初秋,宫里举行了盛大的晋封典礼,贵妃徐氏晋位皇贵妃,视同副后,协理六宫。
☆、第217章 安心
如果说她从庄妃到皇庄妃,从皇庄妃到贵妃这两次关键晋升时,徐循还有点情绪的话,到现在从贵妃到皇贵妃,她已经完全都麻木了。——哪怕现在给她一 个副皇后做呢,也不可能给她的生活带来什么改变的。她连宫务都管过了,逢年过节一样接受朝贺,作为一个妃子,还有什么是她没享有的待遇?
当 然,这也不是说她就要表示出对这次晋封的漠然与不屑,虽然事前也是一点都不知道,但徐循对这事的回应还是很正面积极的:两边的关系都断裂了,可就因为皇帝 一直不置可否,她活生生在宫里养了能有半年的病,就出过一次门,现在好歹他是表明了立场,估计晋封礼以后,她也可以名正言顺地‘痊愈’了。
“最近礼部应该很忙吧。”皇帝来看她的时候,为了表示对皇帝的感谢,徐循还特地翻了新送的好茶,还有旧年的雪水给皇帝泡茶,她一边翻看陆羽的茶经,一边和皇帝闲磕牙。“肯定是又吵成一团了。”
既 然有皇某妃——贵妃这个晋升序列,那贵妃的待遇自然要高人一筹,这已经就够让礼部头疼了,好在按惯例,贵妃册立仪是有册有宝,别的可以和皇妃看齐,这也算 是有了区别。可现在贵妃上还要加个皇,而且还要搞晋封礼,那这嘉号不能白加啊,善于揣摩上意的,想想徐娘娘之宠,也不会提议一切从简,那你说大办过一场晋 封礼以后,一切还和以前一样,就是称呼多一个字,那得多滑稽啊?宫里可不是能闹这样笑话的地方,所以就得给徐循在贵妃和皇后那本来已经很微小的差别之间, 再适当地增减几分……
想到自己那个贤妃嘉号都引来了无穷争议,徐循便也为礼部官员们头疼,这种事最是务虚,讨论出来,不管是什么待遇变化,她本人估计都是不会在意的,相信礼部的官员也没有人真会往心里去,但碍于规矩,大家还是要引经据典,文采风流地争个子午寅卯出来。
皇帝不答反问,“这是怎么说?”
徐循便把自己的猜测说出来了。“肯定在争呢,到底是轿子多两个人抬啊,还是车子多两个轮子,或者一重屋檐啊……这都是天大的事,他们哪能不争呢?”
她把皇帝给逗笑了,“你现在倒是连前朝的政事,都深得其中三昧了。”
开了一句玩笑,皇帝还不满意,便并指为刀在她脖子上虚虚地砍了一下,道,“按高皇帝圣训,妃嫔干预外事,非得斩了你不可。”
徐循摸着脖子道,“问问而已么,你当我傻啊,要干预外事,也不会在这时候干预啊。”
“那要什么时候干预?”皇帝一瞪眼,好像很吃惊。
“按 现在坊间的传言,我这个jiān妃抱了别人家的孩子自己养,几年来步步高升,皇后娘娘都被我逼去养病了。”徐循笑道,“下一步自然就是暗中把皇后娘娘害死,又或 者是蛊惑大哥你,摘星楼推杀孙皇后,又令你对栓儿下手。然后登上后位,作威作福——等到大哥你去世以后,我再挟天子以令诸侯,垂帘听政、临朝称制——到了 那时候,我再来干预外事,又有谁敢说我?”
“你最近是不是在看《吕望兴周》啊?”皇帝笑得直不起腰了,“连摘星楼推杀都出来了,你那意思,栓儿逃出去找个异人拜师,然后返回来拿仙家宝贝再把你给杀了,这才算是拨乱反正、皆大欢喜?”
徐循扮了个鬼脸,“都是外头听来的,没人先开个头,我总不至于把自己比做了妲己嘛。”
皇 帝的笑容有些许失色——《吕望兴周》,又名《全相平话武王伐纣书》,是前朝很流行的话本,不知多少说话人精讲这一本平话,这里面的故事他当然耳熟能详,把 徐循比作妲己,最大的问题还不在于对她本人的名声有多败坏,而是这么一来,他的名声也不好听,毕竟商纣可是亡国之君。
“这是在哪里听来的?”他沉着脸道,“难道就没有人管管了?”
“又 没人指名道姓。”徐循本来只是说笑,正好今天赵lún进来,说起此事而已,她听了也没生气,只觉得好笑,看到皇帝来了,随口就说给他听,见皇帝不快,倒有几分 后悔。“就说是晋封的消息传出去以后,坊间说《武王伐纣》的茶馆多了起来。难道就为了这个,也要抓人?竟是随他去吧,越抓还越落人话柄,更要说得厉害 了。”
虽然宫禁森严,但毕竟生活在一片天空下,消息的走漏总是难以避免的事,徐循是没提而已——赵lún时常也为她说些宫外的事来解 闷,宫外的茶馆酒肆里,早若干年就悄悄流传起了一条小道消息,说汉王是被皇帝给活活烤死的——连这样的事都瞒不过百姓,徐循被人编排又算得了什么?在赵lún 的叙述里,汉王不但是被烤死的,有时候皇帝还是一边看着他被烤,一边撕他的ròu来吃呢。
皇帝虽也知道这乃是无可奈何之事,但仍有几 分不快,徐循见了,忙岔开话道,“以前吃茶,拿井水泡也就是了,去年管宫时,和刘尚宫闲谈起来,她教我拿银盘接了初雪,储起来夏天泡茶喝,最是清凉可口, 可以祛暑生津,我总也没想起来,今天大哥来了,便想起来泡了给你喝。”
皇帝果然被她引开注意力,他明智地道,“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我不喝——劝你也别喝,闹肚子可不是玩的。”
徐循见水滚,也有点疑虑,一边倒水泡茶在那闷着,一边又倒了一杯白水,先嗅嗅,放凉了再小喝几口,狐疑道,“虽没异味,但喝了也没觉得清凉可口啊。”
皇 帝既说了不喝这个,自然有人给泡了祛暑的六和茶上来——皇帝体壮怯暑,到夏天爱上火,常喝这种茶,近年来越发是离不开了。他拿着茶啜了一口,也不再介意前 事,而是换了个话头,“礼部那边倒没伤透脑筋,就是做事不用心,先奏上定了个份例,比你如今的还差好些,被我发回去以后彻底没辙了,直说对内廷情况并不熟 悉。球往二十四衙门踢——我说高皇帝还让你们撰《女诫》呢,那时怎么就又熟悉了呢。”
按徐循想法,皇帝这估计又是闹起小脾气,在强调自己天威不可测的一面了,她就事论事道,“不过论理,的确内廷的事,也有好久都和外头不一样了。贵妃有宝,这个也没和外头通气……”
如果不是太后已经受过一次难堪,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你 道我是为了这个高兴的么?”皇后扫了周嬷嬷一眼,心中不期然又泛起了几分轻蔑、几分孤寂。她轻轻地叹了口气,“老娘娘终究是大哥的亲娘,再怎么样,大哥也 不会和她撕破脸的……她要揉搓我、揉搓徐氏,只要别过了线,大哥也顶多在别的地方补偿补偿,安分好一阵子?你终究是把老娘娘看得小了。”
那——周嬷嬷又有点不解了:此事对坤宁宫唯一的好处,也就是太后的低调了,听皇后意思,连这一点尚且都是奢望,那娘娘高兴个什么劲儿?
皇后只是笑,她想了半天,又道,“也不知此事是大哥因势筹谋,还是无心chā柳,反正,以后宫里会太平好长一段日子了。”
她双手合十,轻轻地念了一声佛,“阿弥陀佛,我这颗心啊,也总算是安下来了。”
周嬷嬷不解地瞪着皇后,琢磨了老半天,心底若有所悟,却又难以拿准,她试探问道,“娘娘,可是因为,如此一来,清宁宫和永安宫只怕是势如水火,清宁宫那面,怕是会转而全力压制永安宫——”
皇后笑瞥了她一眼,也有几分欣慰,“压制不压制永安宫,这不重要,只要两宫失和,那就够了。”
她长长地呼出了一口气,感到自登上后位以来,久已蒙尘的心灵,像是被重重地拂拭了一遍,一身的重担都卸了下来,竟是难得地有了外出踏青的冲动。“走,咱们上后花园散散步去。”
#
比起心满意足的坤宁宫,清宁宫内的气氛,这几天自然的确要低调一些,太后靠在榻前,和静慈仙师、贤太妃一道抹着叶子牌,她有些心不在焉,手中的牌出得散乱不堪,贤太妃的牌早满了好几次了,只是没有胡下来,还是耐着xìng子,瞅着太后的牌来喂张。
“吃下了,”静慈仙师吃了太后的牌,笑着说,“老娘娘可要留心了,我这就要满了呢。”
“哦?”太后不由一惊,掠了牌面一眼,方才反应过来,她又瞅了瞅桌面,见桌面上叶子散乱,毫无脉络,不禁一阵心烦,也顾不得算牌出牌了,随手撒下,“罢了,无心打,横竖也是要输,你们把彩头分了去吧。”
这两人如何会在意一点彩头?贤太妃笑了笑,起身辞去了,“说定了要陪张妹妹一道抄经的。”
静慈仙师也要告退——过去这十几天里,太后并不大要人陪,多数时间,都是自己别室静思,就算静慈仙师已经把症结看得清清楚楚,但是老人家不开口,她也绝不能贸然行事。
“你留下来陪我说说话吧……”太后掀了掀眉毛,却又把她给留下了。静慈仙师只好坐回桌前,一边收拾叶子牌,一边等着太后的下文。
“内 安乐堂的事,不能再耽搁了。”太后一开口,说的却是风马牛不相及的话题,起码是出乎静慈仙师的意料。她吃惊地抬了抬眉毛,却没说话,只是静听着老人家的下 文。“我这几日一直就在想,以前不准内侍学医,一个是不识字,没法学医,二是高皇帝时,宫人内侍,绝不准结为对食,平时无事,连多说一句话都是不行的—— 但这两点,在今日都不是问题了,不如就立起规矩来,在内书堂里增开一科医yào,出师后在内安乐堂坐堂,日后宫人有患,都去那里就诊,你看如何?”
静慈仙师细细思忖一番,也觉妥当,她点头道,“老娘娘英明仁慈,我也觉得如此甚好。”
最好的一点,自然是脱离了徐贵妃设立的框架,不必采用她提出的对策,老娘娘面上的笑意才是微微一展,静慈仙师又道,“只是我不经世事,也不知这学医从学徒到出师,大约要经过几年?”
“正常是十余年,”太后自然是早想过这点了。“但咱们哪里等得及?顶多两年罢,咱们自己再对付两年,这两年间让他们加紧学去,内安乐堂里有了医官,也就不至于无法jiāo代了,至于日后的事,可以再行从容措置。”
这 番话说得很浅近,因为意图本身是根本无法以语言修饰遮掩的——内安乐堂里有医官,可以象征xìng治疗,就要比现在完全只能靠天的情况改善得多了,至于治愈率如 何,这就用不着追求了。民间庸医也比比皆是,在这一点上,只能诛心不能诛行。而这宫里,又有谁敢指责太后的居心?起码内安乐堂,以后就不会是太后的话柄 了。
静慈仙师完全理解太后的思路,虽然在她看来,宫里本也没有人在特别责怪太后昔日对内安乐堂的怠慢,不过,这个改变的确足以稍微平复宫里有些波动的人心,她点头赞同,“此策大为稳妥,可以一行。”
见太后似乎没有别话了,她顿了顿,终是忍住了没有再问什么——这小小的冒犯,未必会得罪太后,对她自己造成什么威胁,但却很有可能勾起老人家的怒火,让她对永安宫的憎恨,更火热几分。
可她的yù言又止,又如何能瞒得过太后?她唇边终于不禁泄漏了一丝苦笑,尽显老人心情。
却没有一句多的话,只是挥手让静慈仙师退下,让室内重又回复了无边的寂静。
乔氏还算是好的,在一片寂静中,她心不在焉地思忖道,从胡氏的表现来看,她的确是没有泄漏只言片语。除了自己和大郎以外,那番对话,未曾有第四个人知道。
这个认知,多少抚平了她的情绪,却无法掩盖太后心底那深深的难堪,即使所有人都不知道,她也无法瞒得过自己。
“奉皇太后慈谕,吾何曾有过慈谕?”当日收到消息以后,激愤之下,她直接就派了乔姑姑去兴师问罪——毕竟在这之前,就算是要废后,皇帝起码也是先和她商量,而不是在明知两人有激烈龃龉的情况下,还这样往他亲妈的脸上摔巴掌。
“午门之前,我亦不曾收过娘的半点讯息。”皇帝的回应也是前所未有的简单直接。“贵妃行事如有不妥,娘只同我说,如何有不责罚的道理。二次送果以前,娘就没有想过儿子半分吗?”
登闻鼓就设在午门。
皇帝早就什么都知道了。
也已经借晋封皇贵妃的事,再明显不过地表达了自己的态度。——容不得任何争议,不论前朝还是后宫,这个家只能有一个主人。任何人都不经他的许可肆意行事,胡氏如此,吴雨儿如此,她太后虽然地位尊崇,但在这一点上,也没有任何特权。
通俗地说,就是她失势了。
对太后而言,这一事实,要比她失宠于昭皇帝,更为难堪得多了,然而她却并不会为了自己的意气而强行否认这一事实,除了加深难堪以外,如此行事并不会有更多的好处。
眼下唯一能做的,便是做好自己……只要做好自己,她就还是那个高高在上的太后,任何人对她的态度,都不会有丝毫改变。
——只除了在心里,她永远都清楚这个家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母子之间,又是如何尊卑易势,她是怎么被自己的儿子毫不留情地掀翻在地,失去了为人母的威严。
时值晚夏,窗户都大开着,一阵微风吹过,吹乱了太后的几丝鬓发,在飘舞的发丝中,她的面庞就像是岩石一样坚硬而漠然。
到了初秋,宫里举行了盛大的晋封典礼,贵妃徐氏晋位皇贵妃,视同副后,协理六宫。
☆、第217章 安心
如果说她从庄妃到皇庄妃,从皇庄妃到贵妃这两次关键晋升时,徐循还有点情绪的话,到现在从贵妃到皇贵妃,她已经完全都麻木了。——哪怕现在给她一 个副皇后做呢,也不可能给她的生活带来什么改变的。她连宫务都管过了,逢年过节一样接受朝贺,作为一个妃子,还有什么是她没享有的待遇?
当 然,这也不是说她就要表示出对这次晋封的漠然与不屑,虽然事前也是一点都不知道,但徐循对这事的回应还是很正面积极的:两边的关系都断裂了,可就因为皇帝 一直不置可否,她活生生在宫里养了能有半年的病,就出过一次门,现在好歹他是表明了立场,估计晋封礼以后,她也可以名正言顺地‘痊愈’了。
“最近礼部应该很忙吧。”皇帝来看她的时候,为了表示对皇帝的感谢,徐循还特地翻了新送的好茶,还有旧年的雪水给皇帝泡茶,她一边翻看陆羽的茶经,一边和皇帝闲磕牙。“肯定是又吵成一团了。”
既 然有皇某妃——贵妃这个晋升序列,那贵妃的待遇自然要高人一筹,这已经就够让礼部头疼了,好在按惯例,贵妃册立仪是有册有宝,别的可以和皇妃看齐,这也算 是有了区别。可现在贵妃上还要加个皇,而且还要搞晋封礼,那这嘉号不能白加啊,善于揣摩上意的,想想徐娘娘之宠,也不会提议一切从简,那你说大办过一场晋 封礼以后,一切还和以前一样,就是称呼多一个字,那得多滑稽啊?宫里可不是能闹这样笑话的地方,所以就得给徐循在贵妃和皇后那本来已经很微小的差别之间, 再适当地增减几分……
想到自己那个贤妃嘉号都引来了无穷争议,徐循便也为礼部官员们头疼,这种事最是务虚,讨论出来,不管是什么待遇变化,她本人估计都是不会在意的,相信礼部的官员也没有人真会往心里去,但碍于规矩,大家还是要引经据典,文采风流地争个子午寅卯出来。
皇帝不答反问,“这是怎么说?”
徐循便把自己的猜测说出来了。“肯定在争呢,到底是轿子多两个人抬啊,还是车子多两个轮子,或者一重屋檐啊……这都是天大的事,他们哪能不争呢?”
她把皇帝给逗笑了,“你现在倒是连前朝的政事,都深得其中三昧了。”
开了一句玩笑,皇帝还不满意,便并指为刀在她脖子上虚虚地砍了一下,道,“按高皇帝圣训,妃嫔干预外事,非得斩了你不可。”
徐循摸着脖子道,“问问而已么,你当我傻啊,要干预外事,也不会在这时候干预啊。”
“那要什么时候干预?”皇帝一瞪眼,好像很吃惊。
“按 现在坊间的传言,我这个jiān妃抱了别人家的孩子自己养,几年来步步高升,皇后娘娘都被我逼去养病了。”徐循笑道,“下一步自然就是暗中把皇后娘娘害死,又或 者是蛊惑大哥你,摘星楼推杀孙皇后,又令你对栓儿下手。然后登上后位,作威作福——等到大哥你去世以后,我再挟天子以令诸侯,垂帘听政、临朝称制——到了 那时候,我再来干预外事,又有谁敢说我?”
“你最近是不是在看《吕望兴周》啊?”皇帝笑得直不起腰了,“连摘星楼推杀都出来了,你那意思,栓儿逃出去找个异人拜师,然后返回来拿仙家宝贝再把你给杀了,这才算是拨乱反正、皆大欢喜?”
徐循扮了个鬼脸,“都是外头听来的,没人先开个头,我总不至于把自己比做了妲己嘛。”
皇 帝的笑容有些许失色——《吕望兴周》,又名《全相平话武王伐纣书》,是前朝很流行的话本,不知多少说话人精讲这一本平话,这里面的故事他当然耳熟能详,把 徐循比作妲己,最大的问题还不在于对她本人的名声有多败坏,而是这么一来,他的名声也不好听,毕竟商纣可是亡国之君。
“这是在哪里听来的?”他沉着脸道,“难道就没有人管管了?”
“又 没人指名道姓。”徐循本来只是说笑,正好今天赵lún进来,说起此事而已,她听了也没生气,只觉得好笑,看到皇帝来了,随口就说给他听,见皇帝不快,倒有几分 后悔。“就说是晋封的消息传出去以后,坊间说《武王伐纣》的茶馆多了起来。难道就为了这个,也要抓人?竟是随他去吧,越抓还越落人话柄,更要说得厉害 了。”
虽然宫禁森严,但毕竟生活在一片天空下,消息的走漏总是难以避免的事,徐循是没提而已——赵lún时常也为她说些宫外的事来解 闷,宫外的茶馆酒肆里,早若干年就悄悄流传起了一条小道消息,说汉王是被皇帝给活活烤死的——连这样的事都瞒不过百姓,徐循被人编排又算得了什么?在赵lún 的叙述里,汉王不但是被烤死的,有时候皇帝还是一边看着他被烤,一边撕他的ròu来吃呢。
皇帝虽也知道这乃是无可奈何之事,但仍有几 分不快,徐循见了,忙岔开话道,“以前吃茶,拿井水泡也就是了,去年管宫时,和刘尚宫闲谈起来,她教我拿银盘接了初雪,储起来夏天泡茶喝,最是清凉可口, 可以祛暑生津,我总也没想起来,今天大哥来了,便想起来泡了给你喝。”
皇帝果然被她引开注意力,他明智地道,“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我不喝——劝你也别喝,闹肚子可不是玩的。”
徐循见水滚,也有点疑虑,一边倒水泡茶在那闷着,一边又倒了一杯白水,先嗅嗅,放凉了再小喝几口,狐疑道,“虽没异味,但喝了也没觉得清凉可口啊。”
皇 帝既说了不喝这个,自然有人给泡了祛暑的六和茶上来——皇帝体壮怯暑,到夏天爱上火,常喝这种茶,近年来越发是离不开了。他拿着茶啜了一口,也不再介意前 事,而是换了个话头,“礼部那边倒没伤透脑筋,就是做事不用心,先奏上定了个份例,比你如今的还差好些,被我发回去以后彻底没辙了,直说对内廷情况并不熟 悉。球往二十四衙门踢——我说高皇帝还让你们撰《女诫》呢,那时怎么就又熟悉了呢。”
按徐循想法,皇帝这估计又是闹起小脾气,在强调自己天威不可测的一面了,她就事论事道,“不过论理,的确内廷的事,也有好久都和外头不一样了。贵妃有宝,这个也没和外头通气……”
如果不是太后已经受过一次难堪,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