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8 章
,还有他们说不的份儿?我是小戎王的生父,我说的话,在戎地就是圣旨。”
古骜微一挑眉,又道:“怀歆今日在西大营?”
典不识道:“刚才来报的人说,他又在那里练兵了。大哥,我们骑快些,一会儿就到西大营了。”
古骜和典不识的身后跟着一队队的护卫,代表典不识名号的旗帜迎风招展着,路遇戎人,他们不知古骜是何人,都躬身向典不识以王礼致意,典不识微微颔首以还。
不久便来到了西大营,典不识刚到门前,还没下马,便洪声喊道:“妹夫,你看谁来了?”
第175章
声音在旷野上悠悠传了开去,不一会儿,只见一个穿着戎衣的青年骑着马,身后扬起尘土,朝营门缓驰而来,来人正是怀歆。古骜望去,见他面目中少了些从前的俊秀羸弱,倒多了些草原风霜,皮肤也晒黑了许多,眼角甚至有了一丝丝细纹。
他一见古骜便翻身下马:“不知汉王来此,有失远迎。”
典不识笑道:“你怎么这地见外?”说完典不识又望向古骜:“大哥,你看看,我这妹夫就是这点嫌人,规矩太多。”
古骜也下了马,走到怀歆面前,扶起他道:“这么多礼节做什么,快起来。”怀歆这才抬起头,古骜微笑道:“三年不见了,身体可还好?”
怀歆擦了擦脸上的细汗:“身体还好,吃得香,睡得好。”
古骜道:“喔?这可是好事啊,总比你以前那样耽误自己身子要好多了。我这次看你,似乎精神也不错。”一边说着,两人一边牵着马往营中走去。
怀歆低下头,勾了勾唇角:“我也想通了,折腾自己身体,忧思于内,最后还误了报仇之志,岂不是得不偿失。我要活的久久的,看着那些有负于怀家的人,进了坟墓才好。”
“你身体好了,我就放心了。”古骜停住了脚步,叹息了一声:“我这一路上来,看见戎地这都城到处都是断壁残垣,凄凉之景满目……也就此处西大营,被你和典不识拾掇得还整洁有序。现在戎地情况,你怎么看?”
怀歆道:“正如我多次向汉王建言的,今日之戎地,五年之内已经没有打大仗的能力了,但是十年之后呢?二十年之后呢?要让他们十年之后仍然如今日一般,不对我中原觊觎,只在攻心。一是要迁重军在戎地屯边震慑,以断其念;二要在戎地促进汉文、汉礼的教化之功,以灭其志;三是要在戎地推举小戎王,尊燕王之威,以抚其心。”
说着怀歆顿了一顿:“还望汉王明鉴,我此次为燕王请王爵,并非是为了燕王,而是为了汉王。燕王汉王并立,有利于戎地人心归附,屯兵戍边。”
古骜一边走一边道:“这些道理,我都明白,封典不识燕王,亦是希望他以王爵镇恶。你一心为了靖边,我也明白。屯兵戍边的事,我已经jiāo给虞太守协理了。”
“那就好,虞太守行事,我最放心不过。”怀歆跟上古骜的脚步,问道:“汉王此次来戎,可是有要事?”
古骜道:“是有要事。第一件要事,便是看看戎地的情况,这几日,你带我走一走。”
“是,这个不难。”
古骜道:“第二件事,是上京的事。”
怀歆细眉微动:“是雍驰要废帝自立了?”
古骜道:“有这个迹象。”
怀歆道:“汉王,那事到如今,你还在等什么呢?”
古骜看着怀歆:“你说说看。”
怀歆道:“汉王,这里风沙大,我们帐中小叙。”
古骜点了点头,跟着怀歆进了帷帐,典不识本来一直跟在古骜身后不远,见古骜进帐,也一撩帘子钻进了帐中。
三人分坐于矮榻,怀歆让人端上了羊nǎi,又令人守好了门口,这才对古骜开口道:“汉王,臣觉得,这时正是汉王逐鹿中原的好时机。”
古骜看着怀歆:“为何呢?”
怀歆道:“若是雍驰称帝,江衢廖家是一定会反的。廖家一反,五王俱动,天下大乱。汉王如今手握雄兵三十万,北地铁骑四海难有敌手,再加上虞太守之蜀军,汉中又有粮仓,天下几近在握矣。”
古骜看了一眼怀歆,道:“书言:‘秦失其鹿,天下共逐’。如果天下局势真如怀兄所言,我也真如怀兄所言出兵南下,为了一家一姓争鼎,那我与以前那些把百姓看做豚鹿的诸侯,又有什么分别?”
怀歆神色微动,古骜从榻上站起,在帐中踱步:“江东大旱,百姓流离失所,这个时候,你不劝我如何安民,不劝我如何收拾人心,却与我说让我加入他们的混战?”
怀歆沉默了下来,古骜皱眉,变换了语气:“本王之所以有雄兵三十万,那是因为本王抗戎,人心所向,天下仁人志士从九州四海赶赴北疆。若本王此次率兵南下,以什么旗号?为那个被雍驰废掉的朝廷复辟招魂么?那个朝廷武不能靖边,文不能安民,如今流民四起,民心尽丧,饿殍遍野,又有谁是真心愿意为这样的朝廷舍身献命?到时候,在北地愿为抗戎马革裹尸的人,在诸侯混战中,难道也愿意为本王一家一姓之荣而牺牲么?你怎么不想一想?几年未见,你是怎么了?如今简直是不足与谋!”
说罢古骜负手便朝外面走去,典不识忙起身拦住了:“汉王……大哥……我妹夫,也是为你好啊,想让大哥你……你……”
古骜挑眉:“我怎么样?”
典不识咧嘴道:“……当……当皇帝。”
古骜冷哼了一声:“你脑子如今也不清不白。”一边说着,古骜一边疾步向帐外走去。
身后忽然传来低低的笑声,古骜回头,只见怀歆用袖子掩住了脸,正“嗬嗬”地笑着,这时两行清泪竟顺着怀歆的脸颊流了下来。
“……你笑什么?”
怀歆哽咽了片刻,这才抬袖擦干了泪水,跪在榻上,他向古骜行了一个礼:“臣失礼了。臣不该试探汉王。”说罢怀歆抬起脸,仰面道:“臣是笑自己这三年来,一直为汉王白cāo了心,忧虑汉王富贵乡中,失去了当年在云山求学时,那番匡合天下于正的气魄。如今看来,汉王并未忘记初心,是臣多虑了。”
古骜这才叹了口气,转过身来:“……你起来罢,说说你的想法。”
第176章
怀歆仍跪在地上,平复了呼吸,他再次俯首:“还请汉王恕罪。”
“唉……”古骜叹了口气,走到怀歆身旁,撩袍坐下了:“你呀……我不会放在心上,尽管直言。”
怀歆低头道:“是。汉王今日一席话,臣心里就放心了,也明白了。”说着怀歆坐直起了身子,续道:“汉王担心的是,今日北军虽然骁勇善战,可却是因为抗戎人心凝聚;若是汉王流露出争鼎之意,那义军中的世家子会怎么想?他们还会为了汉王在诸侯之战中拼杀而死么?汉王此次若是率兵南下,旗号无外乎是诛窃国贼子,可是雍驰所窃之国,也没有什么值得留恋之处,那么汉王争鼎之意便昭然,若是那样,许多江衢河间来的世家子,恐怕会返乡支持江衢王了。”
古骜道:“你只说对了一半;还有另一半,你没有说。”
怀歆道:“还请汉王赐教?”
古骜看着怀歆的眼睛,半晌,这才道:“你该知道的……我当年起兵,是看不惯天道不公,这才投身戎马。今后天下若是要长治久安,有几个祸患不得不除。一是士庶不平,徒增动dàng;二是黎民含苦,朝廷不济;三是私兵盘踞,无人可制;四是戎人外患,北方不宁。现下戎人之患始解,但是其他三患,在四海却有愈演愈烈之势啊。”
怀歆点了点头,古骜续道:“这次若是天下有变,如何将这个激dàng之变,利用成为解决三患的契机,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我们汉军,能有解决这三患之势,那我相信,不仅天意会眷顾我们,就连义军中从四海来的将领,也都会众志成城。他们都是有心人,没有心,不会抛了温软之乡,来北地,跟着我一个寒门之人抗戎,你说是也不是?”
怀歆道:“汉王鸿鹄之志,如此一说,臣方才豁然开朗。既然如此,现在的形势,倒有几个现成的好机会,能为汉王解决当下之难。”
“愿闻其详。”
“如今江东大旱,流民无处安置,四郡推诿,不如汉王昭告天下,以渔阳之军粮开仓赈济。”
古骜道:“这么远的路途,流民要从江东来渔阳,怕是在路上就要押不过去了罢?”
怀歆道:“正是。所以如此这般一提,汉王既能在天下收获人心,又不用真正付出多少粮草。”
古骜摇了摇头:“这个方法不好,要做就要做到底,我回去和君樊商量一下,让他把那些各地商铺都动用起来,送流民一程,沿途提供米粥,一路至于渔阳。这样不仅做了实事,救了人,渔阳开仓济民的事,也更能广播天下。”
怀歆笑道:“汉王高论,如果这些流民来了渔阳,正好有大用处!”
古骜道:“……你是说……”
怀歆道:“不错,流民正好可用于戎地的移民戍边。已经看过了,戎地有几处肥沃的草场完全适合农垦。到时候依着河流湿地开农田,修据点,屯兵,十里一营,十年之后,就再也不怕戎人作乱了。不仅江东的流民可以比照如此处理,今后天下再有流民,都可以如此处理。”
古骜击掌道:“好!移民戍边,我还正想着,渔阳少地、无地之农,怕是才愿意移民,可是抗戎以后,各家分田,这样的人不多了。现今,若是能引江东流民来此,真是一举两得。既解决了流民之生计,又充实了戎地的汉人。”
怀歆微微一笑:“正是,如此一来,在天下大乱之前,汉王便已经站在了人心高地之上了。”
古骜前倾了身子:“然后呢?”
怀歆笑道:“适才是第一步,第二步,便是在北地、汉中、黔中、巴蜀,再次明确颁布汉王所主张,并深入推行。汉王所主张,便是人人要有地,不仅均田地,还要平世庶,广开科举,广开言路。据我所知,这几点,在渔阳做的最好,汉中次之,黔中又次之,巴蜀再次之。深入推行之事,还需要汉王下功夫啊。
不仅如此,汉王还要广告天下,引导时风:之所以流民遍地,就是因为流民没有地,流民没有地,是因为世庶分立;要让凋敝之四海变成王道乐土,就一定要行汉王在北地、在汉中所行的中庸之道——不偏倚世族、庶族任何一方,论功分爵。此事的宣传,也离不开虞太守在四海的人脉。如果这件事完成,那汉王就雄据了大势的高点。”
古骜点了点头,缓缓道:“如此一来,人心、大势之高点都占,还有第三项举措么?”
怀歆道:“有,第三,待诸侯混战之时,向天下提出倡议之书,呼吁中原停止jiāo战,共同安置因战乱流离失所之人。并上书朝廷,请求雍驰之新朝亦颁布法令分田地,平世庶。到时候,雍驰必然大怒而北攻,廖家也必然声讨。如此一来,天时、地利、人和齐聚,汉王便可以‘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攻之’为由,反击雍驰。到时候,天下汤汤,皆为汉王所动。汉王由此,便可率义军,倾泻天下!”
“好、好、好!”古骜长叹道:“不愧是怀兄,真是神机妙策。我还记得,你数年前,给我献的平北地之策,以对付义军之大患,女戎王、右贤王、上京、五王——可谓攻其可攻之处,守其必守之时。
对于上京五王,守字为要,竭力结好,并上表朝廷表忠,而对于戎地之患,攻字为要。之所以能北攻,乃是因为能南守。能守一日,就能攻一日。一旦南面失守,北面之攻,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虽攻之爪牙在北,但着力之重当在南。此yīn阳之策,三年便不仅仅解决了百年的戎地之患,而且还引得上京自乱了阵脚。今日又有奇谋,有臣于此,夫复何求?”
怀歆道:“汉王过奖了。多亏汉王今日宏论,臣才得以狗尾续貂。”
古骜笑道:“你这些计策,果真妙哉。不说这个了,带我出去,我们一道看看西大营!”
典不识这才蹭地站了起来:“好,大哥,我带你去看!”
“走!”
第177章
典不识领着古骜入了西大营的军营,众汉将都来参见,古骜一一见过。
只见戎地天苍野芒,倒将这些汉将熏染得满身野莽之气,煞是英气逼人。
天空中孤雁飞过,消失于原野尽头,更衬了天空廖阔。古骜骑在马上检阅而去,目光从众将身前依次扫过,忽见其中一人身形酷似典不识年少时,只是满脸的青须,瞧不清面目,古骜勒马笑问道:“这可是小男?”
那将领声音洪亮地应道:“末将典彪参见汉王!”
怀歆拍马小步上前,向古骜禀道:“这是臣给他改的名字。如今典彪也是千夫长了,从前rǔ名用在军中,总归是不合适。”
古骜点了点头:“典彪,好名字。彪,虎文也。书言,‘炳如彪如,尚文昭如。’果如其兄,有悍将之风。”
怀歆道:“典彪,你还不快把最近练的一套新战法,演给汉王看看?”
“是!”
只见典彪走出队列,翻身上马,朝校场中央驰去。怀歆对古骜道:“汉王,这战法是我尚在渔阳时,就一直想改进cāo练的,戎地这三年,终于得成,还请汉王过目。”说着怀歆退了一步,做了一个请的姿势,古骜点了点头,下了马,走上了校场旁边的高台。典不识、怀歆随之。
俯望而去,宽阔的场地中央,chā着一杆径三尺的巨大原木。古骜眯起了眼睛,仔细地瞧了片刻,朝怀歆道:“我还记得,第一次去上郡时,你在家中接待我,我们一起研究骑兵战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古骜微一挑眉,又道:“怀歆今日在西大营?”
典不识道:“刚才来报的人说,他又在那里练兵了。大哥,我们骑快些,一会儿就到西大营了。”
古骜和典不识的身后跟着一队队的护卫,代表典不识名号的旗帜迎风招展着,路遇戎人,他们不知古骜是何人,都躬身向典不识以王礼致意,典不识微微颔首以还。
不久便来到了西大营,典不识刚到门前,还没下马,便洪声喊道:“妹夫,你看谁来了?”
第175章
声音在旷野上悠悠传了开去,不一会儿,只见一个穿着戎衣的青年骑着马,身后扬起尘土,朝营门缓驰而来,来人正是怀歆。古骜望去,见他面目中少了些从前的俊秀羸弱,倒多了些草原风霜,皮肤也晒黑了许多,眼角甚至有了一丝丝细纹。
他一见古骜便翻身下马:“不知汉王来此,有失远迎。”
典不识笑道:“你怎么这地见外?”说完典不识又望向古骜:“大哥,你看看,我这妹夫就是这点嫌人,规矩太多。”
古骜也下了马,走到怀歆面前,扶起他道:“这么多礼节做什么,快起来。”怀歆这才抬起头,古骜微笑道:“三年不见了,身体可还好?”
怀歆擦了擦脸上的细汗:“身体还好,吃得香,睡得好。”
古骜道:“喔?这可是好事啊,总比你以前那样耽误自己身子要好多了。我这次看你,似乎精神也不错。”一边说着,两人一边牵着马往营中走去。
怀歆低下头,勾了勾唇角:“我也想通了,折腾自己身体,忧思于内,最后还误了报仇之志,岂不是得不偿失。我要活的久久的,看着那些有负于怀家的人,进了坟墓才好。”
“你身体好了,我就放心了。”古骜停住了脚步,叹息了一声:“我这一路上来,看见戎地这都城到处都是断壁残垣,凄凉之景满目……也就此处西大营,被你和典不识拾掇得还整洁有序。现在戎地情况,你怎么看?”
怀歆道:“正如我多次向汉王建言的,今日之戎地,五年之内已经没有打大仗的能力了,但是十年之后呢?二十年之后呢?要让他们十年之后仍然如今日一般,不对我中原觊觎,只在攻心。一是要迁重军在戎地屯边震慑,以断其念;二要在戎地促进汉文、汉礼的教化之功,以灭其志;三是要在戎地推举小戎王,尊燕王之威,以抚其心。”
说着怀歆顿了一顿:“还望汉王明鉴,我此次为燕王请王爵,并非是为了燕王,而是为了汉王。燕王汉王并立,有利于戎地人心归附,屯兵戍边。”
古骜一边走一边道:“这些道理,我都明白,封典不识燕王,亦是希望他以王爵镇恶。你一心为了靖边,我也明白。屯兵戍边的事,我已经jiāo给虞太守协理了。”
“那就好,虞太守行事,我最放心不过。”怀歆跟上古骜的脚步,问道:“汉王此次来戎,可是有要事?”
古骜道:“是有要事。第一件要事,便是看看戎地的情况,这几日,你带我走一走。”
“是,这个不难。”
古骜道:“第二件事,是上京的事。”
怀歆细眉微动:“是雍驰要废帝自立了?”
古骜道:“有这个迹象。”
怀歆道:“汉王,那事到如今,你还在等什么呢?”
古骜看着怀歆:“你说说看。”
怀歆道:“汉王,这里风沙大,我们帐中小叙。”
古骜点了点头,跟着怀歆进了帷帐,典不识本来一直跟在古骜身后不远,见古骜进帐,也一撩帘子钻进了帐中。
三人分坐于矮榻,怀歆让人端上了羊nǎi,又令人守好了门口,这才对古骜开口道:“汉王,臣觉得,这时正是汉王逐鹿中原的好时机。”
古骜看着怀歆:“为何呢?”
怀歆道:“若是雍驰称帝,江衢廖家是一定会反的。廖家一反,五王俱动,天下大乱。汉王如今手握雄兵三十万,北地铁骑四海难有敌手,再加上虞太守之蜀军,汉中又有粮仓,天下几近在握矣。”
古骜看了一眼怀歆,道:“书言:‘秦失其鹿,天下共逐’。如果天下局势真如怀兄所言,我也真如怀兄所言出兵南下,为了一家一姓争鼎,那我与以前那些把百姓看做豚鹿的诸侯,又有什么分别?”
怀歆神色微动,古骜从榻上站起,在帐中踱步:“江东大旱,百姓流离失所,这个时候,你不劝我如何安民,不劝我如何收拾人心,却与我说让我加入他们的混战?”
怀歆沉默了下来,古骜皱眉,变换了语气:“本王之所以有雄兵三十万,那是因为本王抗戎,人心所向,天下仁人志士从九州四海赶赴北疆。若本王此次率兵南下,以什么旗号?为那个被雍驰废掉的朝廷复辟招魂么?那个朝廷武不能靖边,文不能安民,如今流民四起,民心尽丧,饿殍遍野,又有谁是真心愿意为这样的朝廷舍身献命?到时候,在北地愿为抗戎马革裹尸的人,在诸侯混战中,难道也愿意为本王一家一姓之荣而牺牲么?你怎么不想一想?几年未见,你是怎么了?如今简直是不足与谋!”
说罢古骜负手便朝外面走去,典不识忙起身拦住了:“汉王……大哥……我妹夫,也是为你好啊,想让大哥你……你……”
古骜挑眉:“我怎么样?”
典不识咧嘴道:“……当……当皇帝。”
古骜冷哼了一声:“你脑子如今也不清不白。”一边说着,古骜一边疾步向帐外走去。
身后忽然传来低低的笑声,古骜回头,只见怀歆用袖子掩住了脸,正“嗬嗬”地笑着,这时两行清泪竟顺着怀歆的脸颊流了下来。
“……你笑什么?”
怀歆哽咽了片刻,这才抬袖擦干了泪水,跪在榻上,他向古骜行了一个礼:“臣失礼了。臣不该试探汉王。”说罢怀歆抬起脸,仰面道:“臣是笑自己这三年来,一直为汉王白cāo了心,忧虑汉王富贵乡中,失去了当年在云山求学时,那番匡合天下于正的气魄。如今看来,汉王并未忘记初心,是臣多虑了。”
古骜这才叹了口气,转过身来:“……你起来罢,说说你的想法。”
第176章
怀歆仍跪在地上,平复了呼吸,他再次俯首:“还请汉王恕罪。”
“唉……”古骜叹了口气,走到怀歆身旁,撩袍坐下了:“你呀……我不会放在心上,尽管直言。”
怀歆低头道:“是。汉王今日一席话,臣心里就放心了,也明白了。”说着怀歆坐直起了身子,续道:“汉王担心的是,今日北军虽然骁勇善战,可却是因为抗戎人心凝聚;若是汉王流露出争鼎之意,那义军中的世家子会怎么想?他们还会为了汉王在诸侯之战中拼杀而死么?汉王此次若是率兵南下,旗号无外乎是诛窃国贼子,可是雍驰所窃之国,也没有什么值得留恋之处,那么汉王争鼎之意便昭然,若是那样,许多江衢河间来的世家子,恐怕会返乡支持江衢王了。”
古骜道:“你只说对了一半;还有另一半,你没有说。”
怀歆道:“还请汉王赐教?”
古骜看着怀歆的眼睛,半晌,这才道:“你该知道的……我当年起兵,是看不惯天道不公,这才投身戎马。今后天下若是要长治久安,有几个祸患不得不除。一是士庶不平,徒增动dàng;二是黎民含苦,朝廷不济;三是私兵盘踞,无人可制;四是戎人外患,北方不宁。现下戎人之患始解,但是其他三患,在四海却有愈演愈烈之势啊。”
怀歆点了点头,古骜续道:“这次若是天下有变,如何将这个激dàng之变,利用成为解决三患的契机,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我们汉军,能有解决这三患之势,那我相信,不仅天意会眷顾我们,就连义军中从四海来的将领,也都会众志成城。他们都是有心人,没有心,不会抛了温软之乡,来北地,跟着我一个寒门之人抗戎,你说是也不是?”
怀歆道:“汉王鸿鹄之志,如此一说,臣方才豁然开朗。既然如此,现在的形势,倒有几个现成的好机会,能为汉王解决当下之难。”
“愿闻其详。”
“如今江东大旱,流民无处安置,四郡推诿,不如汉王昭告天下,以渔阳之军粮开仓赈济。”
古骜道:“这么远的路途,流民要从江东来渔阳,怕是在路上就要押不过去了罢?”
怀歆道:“正是。所以如此这般一提,汉王既能在天下收获人心,又不用真正付出多少粮草。”
古骜摇了摇头:“这个方法不好,要做就要做到底,我回去和君樊商量一下,让他把那些各地商铺都动用起来,送流民一程,沿途提供米粥,一路至于渔阳。这样不仅做了实事,救了人,渔阳开仓济民的事,也更能广播天下。”
怀歆笑道:“汉王高论,如果这些流民来了渔阳,正好有大用处!”
古骜道:“……你是说……”
怀歆道:“不错,流民正好可用于戎地的移民戍边。已经看过了,戎地有几处肥沃的草场完全适合农垦。到时候依着河流湿地开农田,修据点,屯兵,十里一营,十年之后,就再也不怕戎人作乱了。不仅江东的流民可以比照如此处理,今后天下再有流民,都可以如此处理。”
古骜击掌道:“好!移民戍边,我还正想着,渔阳少地、无地之农,怕是才愿意移民,可是抗戎以后,各家分田,这样的人不多了。现今,若是能引江东流民来此,真是一举两得。既解决了流民之生计,又充实了戎地的汉人。”
怀歆微微一笑:“正是,如此一来,在天下大乱之前,汉王便已经站在了人心高地之上了。”
古骜前倾了身子:“然后呢?”
怀歆笑道:“适才是第一步,第二步,便是在北地、汉中、黔中、巴蜀,再次明确颁布汉王所主张,并深入推行。汉王所主张,便是人人要有地,不仅均田地,还要平世庶,广开科举,广开言路。据我所知,这几点,在渔阳做的最好,汉中次之,黔中又次之,巴蜀再次之。深入推行之事,还需要汉王下功夫啊。
不仅如此,汉王还要广告天下,引导时风:之所以流民遍地,就是因为流民没有地,流民没有地,是因为世庶分立;要让凋敝之四海变成王道乐土,就一定要行汉王在北地、在汉中所行的中庸之道——不偏倚世族、庶族任何一方,论功分爵。此事的宣传,也离不开虞太守在四海的人脉。如果这件事完成,那汉王就雄据了大势的高点。”
古骜点了点头,缓缓道:“如此一来,人心、大势之高点都占,还有第三项举措么?”
怀歆道:“有,第三,待诸侯混战之时,向天下提出倡议之书,呼吁中原停止jiāo战,共同安置因战乱流离失所之人。并上书朝廷,请求雍驰之新朝亦颁布法令分田地,平世庶。到时候,雍驰必然大怒而北攻,廖家也必然声讨。如此一来,天时、地利、人和齐聚,汉王便可以‘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攻之’为由,反击雍驰。到时候,天下汤汤,皆为汉王所动。汉王由此,便可率义军,倾泻天下!”
“好、好、好!”古骜长叹道:“不愧是怀兄,真是神机妙策。我还记得,你数年前,给我献的平北地之策,以对付义军之大患,女戎王、右贤王、上京、五王——可谓攻其可攻之处,守其必守之时。
对于上京五王,守字为要,竭力结好,并上表朝廷表忠,而对于戎地之患,攻字为要。之所以能北攻,乃是因为能南守。能守一日,就能攻一日。一旦南面失守,北面之攻,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虽攻之爪牙在北,但着力之重当在南。此yīn阳之策,三年便不仅仅解决了百年的戎地之患,而且还引得上京自乱了阵脚。今日又有奇谋,有臣于此,夫复何求?”
怀歆道:“汉王过奖了。多亏汉王今日宏论,臣才得以狗尾续貂。”
古骜笑道:“你这些计策,果真妙哉。不说这个了,带我出去,我们一道看看西大营!”
典不识这才蹭地站了起来:“好,大哥,我带你去看!”
“走!”
第177章
典不识领着古骜入了西大营的军营,众汉将都来参见,古骜一一见过。
只见戎地天苍野芒,倒将这些汉将熏染得满身野莽之气,煞是英气逼人。
天空中孤雁飞过,消失于原野尽头,更衬了天空廖阔。古骜骑在马上检阅而去,目光从众将身前依次扫过,忽见其中一人身形酷似典不识年少时,只是满脸的青须,瞧不清面目,古骜勒马笑问道:“这可是小男?”
那将领声音洪亮地应道:“末将典彪参见汉王!”
怀歆拍马小步上前,向古骜禀道:“这是臣给他改的名字。如今典彪也是千夫长了,从前rǔ名用在军中,总归是不合适。”
古骜点了点头:“典彪,好名字。彪,虎文也。书言,‘炳如彪如,尚文昭如。’果如其兄,有悍将之风。”
怀歆道:“典彪,你还不快把最近练的一套新战法,演给汉王看看?”
“是!”
只见典彪走出队列,翻身上马,朝校场中央驰去。怀歆对古骜道:“汉王,这战法是我尚在渔阳时,就一直想改进cāo练的,戎地这三年,终于得成,还请汉王过目。”说着怀歆退了一步,做了一个请的姿势,古骜点了点头,下了马,走上了校场旁边的高台。典不识、怀歆随之。
俯望而去,宽阔的场地中央,chā着一杆径三尺的巨大原木。古骜眯起了眼睛,仔细地瞧了片刻,朝怀歆道:“我还记得,第一次去上郡时,你在家中接待我,我们一起研究骑兵战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