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8 章
理”或许能让创业者们明白一些道理,比如,让创业计划尽量周全些,不然,最短的那块“木板”就会让你的付出随水东流。
“木桶原理”说的是桶能装多少水是由最短的木板决定的。明白这个道理的创业者,就会特别关注自己在创业中的明显缺陷,从而避免因为创业热情带来的“一叶障目”。但专家们认为,仅仅用“木桶原理”来检测企业的毛病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只专注于寻找企业的弱点,就很容易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缺乏系统观和整体观,导致在某方面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效果却不明显。
企业经营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要做到没有明显的短板,还要保证每块木板结实、整个系统坚固,各环节接合部紧密无缝隙,也就是要从“木桶”打造成“铁桶”,以增强企业的抗危机能力,即使遇到经济不景气、市场衰退时,保证自己能坚持到下一轮经济复苏,否则根本就没机会再创辉煌。
营销在创业初期显得尤为重要,营销做得好,不仅能在短时间内带动企业的发展,但仅仅做好营销还不够,它并不能保证企业成为长青树。因为时间长了,营销团队的激情自然会渐渐逝去,企业发展没有后劲。作为创业者来说,在做好营销的同时,还必须完善规章制度,优化工作流程,降低采购、生产和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用好人力物力,使资源配置效益最大化。
创业者在创业初期要尽量把眼光看远一些,脚步踏实一些,不急不躁,苦练管理基本功和进行管理创新,建立宽容的企业文化和试错机制,鼓励创新。特别是容许员工犯错误的机会,让员工在实践摸索中,逐渐构建“铁桶”并加强其坚韧xìng。事实上,也只有企业的管理基础稳固了,形成制度化、模式化、标准化,不会随着人事变动而出现波动,企业的战略才具有执行的可能与现实意义。
第五部分 迈过新公司最初的门槛第42节 给新老板的七个忠告(2)
四、永存创业精神
因为工作的关系,我们经常接触一些企业以及企业家,简单的归纳一下,这些企业不外乎以下三种类型:一、正如日中天;二、曾经辉煌过;三、仍在创业型。
接触的人多了,我们便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第一种类型的企业大多保持着当年的创业精神,有的还提出了“二次创业”甚至“三次创业”的口号;第二种类型的企业大多是忘了本,或者败在后一代手中;第三种类型的企业创业的激情正汹涌澎湃,如果继续保持,
就很可能成为第一种企业,反之就会沦为第二种企业。
在经历了雪压枝头的重负之后仍然能够保持梅花的本色,是一份难得的境界。笔者有一个客户,某食品公司的董事长王先生,从借贷300元开始创业,在开业的第一天,没有举杯庆贺,而是贴上一幅对联:今日开张,何时倒闭。横批是“开业大愁”。经过几年的艰苦创业,现在企业每年销售额已经达到2个多亿,王先生却仍然保持着当年的忧患意识,“开业大愁”的警句至今仍张贴在公司的会议室里。
打江山需要创业精神,坐江山更需要创业精神。笔者认识的一个企业家,在天下大势已定之后,便辞退了功臣,开始了个人独裁和家族垄断,在其公司的100多名高级职员中,竟然90%以上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其财务状况混乱到继续为死了的职工发工资的程度,结果使竞争对手后来居上,公司亏损严重,濒临倒闭。
许多著名的企业家在拥有亿万财富之后,仍然保持着一种朴素的精神和合作的激情。松下幸之助、洛克菲勒、刘永行等等莫不如此。身为大陆首富的刘永行,每天的日常开支竟然不超过100元。对于真正的企业家而言,创业精神,并不是对人生某一阶段的特殊要求,而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贯穿于长长的一生中。
五、警惕“细节魔鬼”
对中国几乎所有企业来说,最艰巨的工作是锤炼管理工序、苦练基本功,从不切实际地超越企业发展规律的“高空”状态中沉稳着陆。
“魔鬼在细节”(Devils are in the details),这是美国人讨论一些有影响的成功或失败事件,或谈论立法、政策时使用频率非常高的成语。中国也有类似说法,如“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见微知著”等。
它们强调“细小”的东西可“成大事”,亦可“乱大谋”。
世界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在被要求用一句话描述其成功的原因时,他也用“魔鬼在细节”做了回答。在设计大剧院时,他精确地测算了每个座位与音响、舞台间的距离及因此导致的不同听、视觉感受,并根据每个座位设计了最合适的摆放方向、大小、倾斜度、螺丝钉位置等。
同样,华裔建筑师贝聿铭认为自己最失败的作品是北京香山宾馆。实际上,“香山”建筑上的失败并不应归咎于设计,贝聿铭对其里里外外每条水流的线路流向、大小、弯曲程度都有精确的规划;对每块石头的重量、体积的选择及叠放位置都有周详的安排;对于不同类型的鲜花摆放位置、数量,随天气变化需要调整的颜色等,也都有明确的说明。但施工人员建造时却对这些“细节”毫不在乎,随意“创新”。难怪贝聿铭最后要痛心疾首了。
日本人的精细为其产品赢得了全球极高的美誉度。丰田汽车社长认为其公司最为艰巨的工作不是汽车的研发和技术创新,而是生产流程中一根绳索的摆放,要不高不矮、不粗不细、不偏不歪,而且要确保每位技术工人在cāo作这根绳索时都要无任何偏差。
中国传统产业如中餐、中yào、百货等,在历史经验方面绝不比美国、日本逊色,这些产业并不需要多少技术创新,其中的管理、技术若逐一分解,也谈不上深奥费解,但为什么产生不了麦当劳、肯德基、沃尔玛那样的500强或百年老店?中餐那么多以鸡ròu为主料的辣子鸡、文昌鸡、白切鸡、手撕鸡、炖土鸡等,哪一个口味不比肯德基的麻辣鸡块好吃?肯德基在北京曾与中式快餐“荣华鸡”对阵过,但后者很快败下阵来。
问题就出在细节的把握中。我们每去一家餐馆,总会发现诸多不称心和重复出错之事。我们的餐馆很少能够做到标准化、规范化cāo作。
一个标准化、规范化动作的餐馆,应该是其配送系统的效率与质量、佐料搭配的精确分量、切青菜与ròu菜的先后顺序与刀刃粗细、烹煮时间的限定、清洁卫生的流程与质量评价、每日各环节差错检讨与评估等上百道工序,乃至点菜、换菜、结帐、送客等遇到不同问题的规范用语……都进行了细究并形成了严格约定,且被无一漏网地进行了标准化实施。
中国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从不缺大学说、大理论。但我们的文化内涵里却相当缺乏踏实求精的“基本功”,对细节欠缺强有力的执行力度。我们时常要么对诸多细节麻木不仁,从不细究;要么想到了却毫无执行力度,没有“苛刻”的制度、纪律乃至没有“人情味”的评价监督机制以确保“细节”不打折扣地执行。总之,我们没有把对细节的重视和执行当成一种生活与工作习惯。而对细节的重视程度,是一个人的敬业程度、一个企业基础管理技术高低的最务实的反映。
在探讨中国企业成长史时,一些数据颇能让人震撼:中国企业平均寿命7年左右,民营企业平均寿命只有3年,中关村电子一条街5000家民营企业生存时间超过5年的不到9%。
中国很多企业之所以稍微上规模就摇摇yù坠,筹资越多犯错越多,最根本原因就是企业以“精细”为核心的基础管理能力薄弱,企业团队未能通过“千锤百炼”,把细节管理训练成一种习惯;企业的组织结构、风险控制、薪酬体系、业务流程、项目管理、财务监督等基础管理的具体要素,支撑不了高速成长所要求的应变,也与资本市场所赋予的资源、机会及发展空间不相匹配。
六、好创意不等于好市场
大多数的经营者对创意都很敏感,也很兴奋,然而,一个很好的创意未必就是一个很好的市场机会,尽管大多数情况下,市场机会源于创意,一个市场机会必然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能够用来作为企业发展基础的,这就是创意和市场机会之间最重要的差别。
一个好的创意仅仅是一个好的创业工具,而将创意转化为良好的市场机会却是一个非常艰巨的工作。人们常常过高地估计创意的价值,而忽略了市场需求是否真实可靠。比如,
中关村一家经销商与北京大学的学生合作开发了能够在黑暗中发出荧光的键盘,这样,在黑暗中(比如有别人休息的夜晚),计算机的使用者不用点灯就可以敲打键盘。这个创意很好,但显然这样的产品成本一定比普通键盘高,而经常使用计算机的用户,绝大多数可以基本实现盲打,因而市场需求不会很好,正是这个原因,这个产品始终未能获得成功。
此外,第一个获得最好的创意也不能保证企业的成功,毫无疑问,第一个获得最好的创意是一件大好事,但除非你能够迅速地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或者建立很难逾越的市场进入壁垒,从而领先于竞争对手,否则第一个出现只不过意味着开拓了供竞争对手发展的确市场。在这一点上最好的例子就是VCD,万燕发明了VCD,却在市场竞争中成为“先烈”。
所谓市场机会或者商业机会,是指有吸引力的、较为持久的和适合的商务活动空间,并最终表现在能够为消费者或者客户创造价值、增加价值。当然,也为自己创造了利润。
七、小公司大管理
小公司创业就如运动员参加一场赛跑,起步就要找准“姿势”,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否则难于以最快速度并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第一桶金,乃至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当然,这里“姿势”的涵义很广,包括企业机制、体制、制度、文化等诸多管理层面,这些层面对于创业企业来说“一个都不能少”。小公司创业也应以“大管理”的思想去运作、经营和管理企业,不能因“善小而不为,恶小而为之”。创业阶段的管理看似简单,却是企业生命周期中在管理上最令人头痛的特殊阶段。在此,知名专家为小型创业企业提供了一些最实用的建议。
第五部分 迈过新公司最初的门槛第43节 给新老板的七个忠告(3)
建议之一:准确定位有的放矢
办企业、做事业不能太清高,而要“俗下去”。这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不能老是把目光放在大项目、大客户、大订单上。做大事赚钱是一种风度,做小事扬名则是一种境界;二是不能等企业完全成熟了再去做某些业务。绝大部分企业创业都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不完善到完善,也是说拓展业务要“有能力积极做,没能力创造条件去做”。曾经有一家房地产咨询公司,公司老板口口声声称“只为做事,不为赚钱”,只代理品牌知名度高的产品广告,而对小项目、低知名度品牌不予顾及。其实,小项目也可以成就企业,新品牌更容易给企业创造机会,包括扬名的机会和赚钱的机会。因此,企业起步的业务范畴定位很关键,因此初期应该是“我能做好什么”的标准去运作,而不是“我能做什么”,工作质量压倒一切。同时,创业初期的专业化发展很有必要,不盲目搞多元化,否则在业务上很容易顾此失彼。另外,明确公司的主业,因为企业的主营利润将要来源于此,更是支撑企业前行的资金动力源泉。
建议之二:打造企业的机制动力
如果企业缺乏机制(如激励机制、约束机制),那么整个企业将是一盘散沙,缺乏凝聚力和战斗力。2001年,大鹏开办了自己的房地产经纪顾问公司,主要从事房地产全程策划和销售代理业务。创业初期非常艰难,在他投入13万元后才才承揽到房地产项目,才开始见到“回头钱”。然而,由于公司利润收入情况保密工作做得不是很好,员工们见到自己的老板赚钱而自己的工资却始终原地踏步,进而情绪很大。这时,一个骨干员工以不涨工资就“跳槽”相威胁,正是用人之际,老板只好给这位员工加薪。结果又有一些员工相继效仿,乃至形成了恶xìng循环,弄得这位老板苦不堪言。结果是老板为支付员工的薪酬没少掏钱,却留不住员工的心,尤其是“挑大梁”的核心员工,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极其被动。这就涉及企业激励机制及薪酬体系设计问题,企业老板一定要让公司的核心人员赚到钱,让他们分享因企业成长带来的利益,因为这一部分人才往往难于“网络”。有些小公司采取薪酬保密的办法,以根据员工的实际能力加以区别对待,而结果是“保密薪酬不保密”,员工之间会经常违反纪律相互谈论薪酬问题,最后问题出来了:一部分员工认为在薪酬上遭到不公平待遇,于是要么要挟老板涨工资,要么“跳槽”。创业期间得力员工不叛离是每一位老板都期望的,而如何做到这一点要看企业有没有一个好的激励机制。创业阶段不能因为资金相对紧张就忽略了激励机制,一个好的机制不是在吞噬利润,而是在创造价值。这里,可以参见本书的第五步创业初期“薪酬设计”部分。
建议之三:确立“游戏规则”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比技术更重要”等经管名言皆昭示了企业要制定自己的“游戏规则”规章制度,否则企业将是一盘散沙。然而,规章制度的制定却要讲究科学,制度不应该是企业老板“一言堂”,制度要以理服人,否则制度将起到消极的负面作用。曾经有这样一家企业,该公司的规章制度规定:员工迟到、早退扣罚50元/次,部门经理以上人员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木桶原理”说的是桶能装多少水是由最短的木板决定的。明白这个道理的创业者,就会特别关注自己在创业中的明显缺陷,从而避免因为创业热情带来的“一叶障目”。但专家们认为,仅仅用“木桶原理”来检测企业的毛病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只专注于寻找企业的弱点,就很容易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缺乏系统观和整体观,导致在某方面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效果却不明显。
企业经营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要做到没有明显的短板,还要保证每块木板结实、整个系统坚固,各环节接合部紧密无缝隙,也就是要从“木桶”打造成“铁桶”,以增强企业的抗危机能力,即使遇到经济不景气、市场衰退时,保证自己能坚持到下一轮经济复苏,否则根本就没机会再创辉煌。
营销在创业初期显得尤为重要,营销做得好,不仅能在短时间内带动企业的发展,但仅仅做好营销还不够,它并不能保证企业成为长青树。因为时间长了,营销团队的激情自然会渐渐逝去,企业发展没有后劲。作为创业者来说,在做好营销的同时,还必须完善规章制度,优化工作流程,降低采购、生产和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用好人力物力,使资源配置效益最大化。
创业者在创业初期要尽量把眼光看远一些,脚步踏实一些,不急不躁,苦练管理基本功和进行管理创新,建立宽容的企业文化和试错机制,鼓励创新。特别是容许员工犯错误的机会,让员工在实践摸索中,逐渐构建“铁桶”并加强其坚韧xìng。事实上,也只有企业的管理基础稳固了,形成制度化、模式化、标准化,不会随着人事变动而出现波动,企业的战略才具有执行的可能与现实意义。
第五部分 迈过新公司最初的门槛第42节 给新老板的七个忠告(2)
四、永存创业精神
因为工作的关系,我们经常接触一些企业以及企业家,简单的归纳一下,这些企业不外乎以下三种类型:一、正如日中天;二、曾经辉煌过;三、仍在创业型。
接触的人多了,我们便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第一种类型的企业大多保持着当年的创业精神,有的还提出了“二次创业”甚至“三次创业”的口号;第二种类型的企业大多是忘了本,或者败在后一代手中;第三种类型的企业创业的激情正汹涌澎湃,如果继续保持,
就很可能成为第一种企业,反之就会沦为第二种企业。
在经历了雪压枝头的重负之后仍然能够保持梅花的本色,是一份难得的境界。笔者有一个客户,某食品公司的董事长王先生,从借贷300元开始创业,在开业的第一天,没有举杯庆贺,而是贴上一幅对联:今日开张,何时倒闭。横批是“开业大愁”。经过几年的艰苦创业,现在企业每年销售额已经达到2个多亿,王先生却仍然保持着当年的忧患意识,“开业大愁”的警句至今仍张贴在公司的会议室里。
打江山需要创业精神,坐江山更需要创业精神。笔者认识的一个企业家,在天下大势已定之后,便辞退了功臣,开始了个人独裁和家族垄断,在其公司的100多名高级职员中,竟然90%以上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其财务状况混乱到继续为死了的职工发工资的程度,结果使竞争对手后来居上,公司亏损严重,濒临倒闭。
许多著名的企业家在拥有亿万财富之后,仍然保持着一种朴素的精神和合作的激情。松下幸之助、洛克菲勒、刘永行等等莫不如此。身为大陆首富的刘永行,每天的日常开支竟然不超过100元。对于真正的企业家而言,创业精神,并不是对人生某一阶段的特殊要求,而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贯穿于长长的一生中。
五、警惕“细节魔鬼”
对中国几乎所有企业来说,最艰巨的工作是锤炼管理工序、苦练基本功,从不切实际地超越企业发展规律的“高空”状态中沉稳着陆。
“魔鬼在细节”(Devils are in the details),这是美国人讨论一些有影响的成功或失败事件,或谈论立法、政策时使用频率非常高的成语。中国也有类似说法,如“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见微知著”等。
它们强调“细小”的东西可“成大事”,亦可“乱大谋”。
世界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在被要求用一句话描述其成功的原因时,他也用“魔鬼在细节”做了回答。在设计大剧院时,他精确地测算了每个座位与音响、舞台间的距离及因此导致的不同听、视觉感受,并根据每个座位设计了最合适的摆放方向、大小、倾斜度、螺丝钉位置等。
同样,华裔建筑师贝聿铭认为自己最失败的作品是北京香山宾馆。实际上,“香山”建筑上的失败并不应归咎于设计,贝聿铭对其里里外外每条水流的线路流向、大小、弯曲程度都有精确的规划;对每块石头的重量、体积的选择及叠放位置都有周详的安排;对于不同类型的鲜花摆放位置、数量,随天气变化需要调整的颜色等,也都有明确的说明。但施工人员建造时却对这些“细节”毫不在乎,随意“创新”。难怪贝聿铭最后要痛心疾首了。
日本人的精细为其产品赢得了全球极高的美誉度。丰田汽车社长认为其公司最为艰巨的工作不是汽车的研发和技术创新,而是生产流程中一根绳索的摆放,要不高不矮、不粗不细、不偏不歪,而且要确保每位技术工人在cāo作这根绳索时都要无任何偏差。
中国传统产业如中餐、中yào、百货等,在历史经验方面绝不比美国、日本逊色,这些产业并不需要多少技术创新,其中的管理、技术若逐一分解,也谈不上深奥费解,但为什么产生不了麦当劳、肯德基、沃尔玛那样的500强或百年老店?中餐那么多以鸡ròu为主料的辣子鸡、文昌鸡、白切鸡、手撕鸡、炖土鸡等,哪一个口味不比肯德基的麻辣鸡块好吃?肯德基在北京曾与中式快餐“荣华鸡”对阵过,但后者很快败下阵来。
问题就出在细节的把握中。我们每去一家餐馆,总会发现诸多不称心和重复出错之事。我们的餐馆很少能够做到标准化、规范化cāo作。
一个标准化、规范化动作的餐馆,应该是其配送系统的效率与质量、佐料搭配的精确分量、切青菜与ròu菜的先后顺序与刀刃粗细、烹煮时间的限定、清洁卫生的流程与质量评价、每日各环节差错检讨与评估等上百道工序,乃至点菜、换菜、结帐、送客等遇到不同问题的规范用语……都进行了细究并形成了严格约定,且被无一漏网地进行了标准化实施。
中国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从不缺大学说、大理论。但我们的文化内涵里却相当缺乏踏实求精的“基本功”,对细节欠缺强有力的执行力度。我们时常要么对诸多细节麻木不仁,从不细究;要么想到了却毫无执行力度,没有“苛刻”的制度、纪律乃至没有“人情味”的评价监督机制以确保“细节”不打折扣地执行。总之,我们没有把对细节的重视和执行当成一种生活与工作习惯。而对细节的重视程度,是一个人的敬业程度、一个企业基础管理技术高低的最务实的反映。
在探讨中国企业成长史时,一些数据颇能让人震撼:中国企业平均寿命7年左右,民营企业平均寿命只有3年,中关村电子一条街5000家民营企业生存时间超过5年的不到9%。
中国很多企业之所以稍微上规模就摇摇yù坠,筹资越多犯错越多,最根本原因就是企业以“精细”为核心的基础管理能力薄弱,企业团队未能通过“千锤百炼”,把细节管理训练成一种习惯;企业的组织结构、风险控制、薪酬体系、业务流程、项目管理、财务监督等基础管理的具体要素,支撑不了高速成长所要求的应变,也与资本市场所赋予的资源、机会及发展空间不相匹配。
六、好创意不等于好市场
大多数的经营者对创意都很敏感,也很兴奋,然而,一个很好的创意未必就是一个很好的市场机会,尽管大多数情况下,市场机会源于创意,一个市场机会必然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能够用来作为企业发展基础的,这就是创意和市场机会之间最重要的差别。
一个好的创意仅仅是一个好的创业工具,而将创意转化为良好的市场机会却是一个非常艰巨的工作。人们常常过高地估计创意的价值,而忽略了市场需求是否真实可靠。比如,
中关村一家经销商与北京大学的学生合作开发了能够在黑暗中发出荧光的键盘,这样,在黑暗中(比如有别人休息的夜晚),计算机的使用者不用点灯就可以敲打键盘。这个创意很好,但显然这样的产品成本一定比普通键盘高,而经常使用计算机的用户,绝大多数可以基本实现盲打,因而市场需求不会很好,正是这个原因,这个产品始终未能获得成功。
此外,第一个获得最好的创意也不能保证企业的成功,毫无疑问,第一个获得最好的创意是一件大好事,但除非你能够迅速地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或者建立很难逾越的市场进入壁垒,从而领先于竞争对手,否则第一个出现只不过意味着开拓了供竞争对手发展的确市场。在这一点上最好的例子就是VCD,万燕发明了VCD,却在市场竞争中成为“先烈”。
所谓市场机会或者商业机会,是指有吸引力的、较为持久的和适合的商务活动空间,并最终表现在能够为消费者或者客户创造价值、增加价值。当然,也为自己创造了利润。
七、小公司大管理
小公司创业就如运动员参加一场赛跑,起步就要找准“姿势”,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否则难于以最快速度并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第一桶金,乃至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当然,这里“姿势”的涵义很广,包括企业机制、体制、制度、文化等诸多管理层面,这些层面对于创业企业来说“一个都不能少”。小公司创业也应以“大管理”的思想去运作、经营和管理企业,不能因“善小而不为,恶小而为之”。创业阶段的管理看似简单,却是企业生命周期中在管理上最令人头痛的特殊阶段。在此,知名专家为小型创业企业提供了一些最实用的建议。
第五部分 迈过新公司最初的门槛第43节 给新老板的七个忠告(3)
建议之一:准确定位有的放矢
办企业、做事业不能太清高,而要“俗下去”。这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不能老是把目光放在大项目、大客户、大订单上。做大事赚钱是一种风度,做小事扬名则是一种境界;二是不能等企业完全成熟了再去做某些业务。绝大部分企业创业都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不完善到完善,也是说拓展业务要“有能力积极做,没能力创造条件去做”。曾经有一家房地产咨询公司,公司老板口口声声称“只为做事,不为赚钱”,只代理品牌知名度高的产品广告,而对小项目、低知名度品牌不予顾及。其实,小项目也可以成就企业,新品牌更容易给企业创造机会,包括扬名的机会和赚钱的机会。因此,企业起步的业务范畴定位很关键,因此初期应该是“我能做好什么”的标准去运作,而不是“我能做什么”,工作质量压倒一切。同时,创业初期的专业化发展很有必要,不盲目搞多元化,否则在业务上很容易顾此失彼。另外,明确公司的主业,因为企业的主营利润将要来源于此,更是支撑企业前行的资金动力源泉。
建议之二:打造企业的机制动力
如果企业缺乏机制(如激励机制、约束机制),那么整个企业将是一盘散沙,缺乏凝聚力和战斗力。2001年,大鹏开办了自己的房地产经纪顾问公司,主要从事房地产全程策划和销售代理业务。创业初期非常艰难,在他投入13万元后才才承揽到房地产项目,才开始见到“回头钱”。然而,由于公司利润收入情况保密工作做得不是很好,员工们见到自己的老板赚钱而自己的工资却始终原地踏步,进而情绪很大。这时,一个骨干员工以不涨工资就“跳槽”相威胁,正是用人之际,老板只好给这位员工加薪。结果又有一些员工相继效仿,乃至形成了恶xìng循环,弄得这位老板苦不堪言。结果是老板为支付员工的薪酬没少掏钱,却留不住员工的心,尤其是“挑大梁”的核心员工,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极其被动。这就涉及企业激励机制及薪酬体系设计问题,企业老板一定要让公司的核心人员赚到钱,让他们分享因企业成长带来的利益,因为这一部分人才往往难于“网络”。有些小公司采取薪酬保密的办法,以根据员工的实际能力加以区别对待,而结果是“保密薪酬不保密”,员工之间会经常违反纪律相互谈论薪酬问题,最后问题出来了:一部分员工认为在薪酬上遭到不公平待遇,于是要么要挟老板涨工资,要么“跳槽”。创业期间得力员工不叛离是每一位老板都期望的,而如何做到这一点要看企业有没有一个好的激励机制。创业阶段不能因为资金相对紧张就忽略了激励机制,一个好的机制不是在吞噬利润,而是在创造价值。这里,可以参见本书的第五步创业初期“薪酬设计”部分。
建议之三:确立“游戏规则”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比技术更重要”等经管名言皆昭示了企业要制定自己的“游戏规则”规章制度,否则企业将是一盘散沙。然而,规章制度的制定却要讲究科学,制度不应该是企业老板“一言堂”,制度要以理服人,否则制度将起到消极的负面作用。曾经有这样一家企业,该公司的规章制度规定:员工迟到、早退扣罚50元/次,部门经理以上人员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