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其他类型 >弃妇的极致重生最新章节 > 弃妇的极致重生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 365 章

  准时前往公共课的大教室,给一百五十多号学生讲解律法。

  崔幼伯不愧是在大理寺混了好几年的专业人才,说起大唐律,简直是倒背如流。而且,在大理寺的日子里,他整日埋在案宗里,什么大案、要案,什么引发律法大讨论的经典案例,他都信手拈来。

  加之这厮的外形着实不坏,讲得内容又生动有趣,一群或小、或大年龄不等的学生们都听得津津有味。

  半个时辰过去了,到了下课的时间,还有几个高年级的学生们意犹未尽,下课的钟声一响,他们便冲到讲台,将崔幼伯团团围住。

  崔幼伯做了几个月的老师,也颇喜欢这种教书育人、给后辈们解疑答惑的感觉,所以看到这么多勤奋好学的孩子,他很高兴。

  但这里并不是讲解的好地方,他看了看四周,唔。这几个都是十四五岁的高年级学生,他一挥手,“跟我来,咱们去外头说!”

  一边说着,崔幼伯一边收起教案,领着七八个小少年往教室外走去。

  当初学院共招收了一百五十八个学生,其中有男有女、有大有小,萧南便按照后世分班的方法,将学院分作初级班、中级班和高级班。

  初级班算是启蒙班,因为学生大多是五岁至七岁的小豆丁。有些虽然已经开始启蒙,但大多数的孩子都维持在一个刚刚背完《太公家教》、刚刚学会写几个字的水平。

  中级班的学生则是八岁至十二岁的半大少年,他们基本上已经启蒙完毕。正需要更专业的夫子进行系统化的教育。

  高级班的学生则在十三至十六岁,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该学的基本上都学得差不多了,他们需要的是更高级的教育,或是一个进身之阶——当初。圣人还是太子的时候,曾许诺,只要是积微学院的学生,只要通过了考核,便能直接入学国子监。

  而国子监呢,则能直接入仕!

  所以。高级班的学生大多都打着这个主意,想通过积微学院入国子监,进而入仕。当然也有一小部分学生。是冲着那几位名士来的,若是能成为名士的亲传弟子,哪怕不入国子监,他们照样有个坦dàng的仕途!

  这次尾随崔幼伯出来的,便是几个高级班的学生。且都是身高体壮的彪悍少年。

  崔幼伯领着他们来到湖边的水榭坐下,一一解答他们提出的问题。

  最后。崔幼伯还颇有名师风范的问道:“还有什么问题吗?”

  几个学生跟身边的同伴对视一眼,相互jiāo换了眼神,一个年龄最长的孩子问道:“崔先生,听说您月底就要去陇右了,学生、学生能随您一起去吗?”

  崔幼伯要去鄯州任刺史,在京城的上流社会并不是什么秘密。

  朝廷虽没有发明令,但今年大考的时候,吏部已经把鄯州、兰州、渭州三州的刺史留了下来,而兰州、渭州两地的新刺史人选已经定了下,惟独剩下一个鄯州。

  再联系一个月前朝堂上发生的一幕,大家经过一番脑补,‘真相’就新鲜出炉了。

  学院的学生也都是权贵家的子弟,休假回家的时候,听父兄说了一句,便记在了心上。

  他们大多是家中的次子、幼子,或是较出色的庶子,家中爵位或是大半家产是不用想了,想过得好,就必须自己争前途。

  所以,听闻自家夫子要去做刺史,这些大孩子们便动了心思:刺史可是要有一大堆的幕僚、属官滴,品级高的他们不敢奢求,但求夫子给个品的小吏,总该没问题吧。

  再说了,西北不平静,很容易出政绩,只要有了政绩,他们还愁前途吗?

  崔幼伯听完学生们七嘴八舌的要求,有些惊讶,问了句:“你们知道那边的情况吗?”那里可能是战场呀?!

  那个年纪最大的学生却一脸坚定的说道:“知道。”不就是打仗嘛,咱们唐人怕过谁?

  崔幼伯挑眉,无声的问道:那你们还去?

  其中一个身材魁伟的少年,用还在变声期的公鸭嗓子回道:“富贵险中求~嗷~~”

  不用怀疑,他这是被人抽了。

  抽他的少年,是他的室友,一边悄悄收回行凶的手,一边心里暗骂:这个武大郎,真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怎么能把‘实话’告诉夫子?!

  崔幼伯却笑了,精致的五官愈发鲜活,险些闪瞎几个骚年的眼,他道:“明日旬休,你们先去跟自家长辈商量一番,长辈同意,写了荐书,我再选几个随我同去……”

  正文 第237章 神奇的学生(一)

  傍晚,崔幼伯回到家中,便跟萧南说了这件事。

  萧南有些意外,问道:“你要带几个高年级的学生过去?这、这合适吗?”

  就目前而言,那里真心不是什么乐土呀。

  这又不是去踏春,或是去郊外打猎,而是去西北边境呐。

  哪怕是高年级的学生,在萧南看来,他们也都只是些孩子,搁在前世,还是些中学都没毕业的小P孩儿,让一群半大的孩子去冒险,甚至有可能直面战争,这绝对超过了萧南的心理承受底线。

  而且,这些孩子是学院的学生,她身为学院的校长,必须为孩子们的安全负责,所以,萧南并不同意崔幼伯的计划。

  “没错,他们想去,我没有拒绝!”

  崔幼伯跟萧南做了年的夫妻,当然知道她的秉xìng,他知道妻子心软,对孙灵、孙耿那样的市井混混都下不去手,更不用说学院的那些孩子们了。

  他微微一笑,捉起萧南的手放在自己的膝头,轻轻摩挲着柔滑的手背,他柔声道:“娘子,你无需担心,去鄯州有可能遇到的危险,我清楚,他们心里也清楚。”

  大家都是在上流社会混的,可以说,在这个圈子里,并没有什么秘密。

  而且那些学生在朱门高户里长大,心智和秉xìng决不能用普通人的标准来衡量,别看他们只有十四五岁,但他们都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崔幼伯在官场混了这么多年,自是明白,在官场升迁,最快、回报最丰厚的是拼战功。

  而这些高年级的学生们有些便是勋贵之后,他们的祖辈便是以战功起家,从一介寒门跃身权贵。有的还搭上《氏族志》的顺风车,跻身世家之列。

  这些荣耀和富贵,便是祖辈们在战场上打拼来的呀。

  而这些孩子们,从小听着这样的故事长大,心中对战功更有着深切的渴望。

  偏大唐开国快四十年了,天下承平已久,最近的战事还是四五年前的辽东之战,而那场战争,也成就了几位名将。

  像薛礼,更是一战成名。从一个半大不大的小将,顺利成为受先帝、当今信任的大将,封妻荫子。富贵荣华享受不尽。

  ‘偶像’就在身边,京中的小郎们亲眼看着、亲耳听着,早就在心中暗下决定,倘或再有战事,他们定要积极前往。

  对于与这些小郎有着相同生活经历的崔幼伯而言。很能理解他们的想法,所以,他没有拒绝他们的请求。

  另外,崔幼伯决定带他们去,也是存有私心的。

  一来是想培养亲信——除了血缘,世上还有什么关系比师生更亲近、更牢靠?

  当初开设学院的时候。崔幼伯就打着在学生中培养心腹的主意。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如今,他要赴外任了。身边必须有几个得用之人。

  当然,家族也给他选了僚属,但那些人在内心深处更偏重的是家族,而不是他崔幼伯。

  而这些学生,虽也有家族的牵绊。但他们因为是幼子、庶子,对家族的归属感并没有长子那么强。

  若是崔幼伯这个老师。能给比他们父亲、兄弟更多的关爱和提携,那么这个学生将会成为他最亲密、最得利的助手!

  除此之外,崔幼伯带学生们去西边儿,也存着把这些孩子的家族绑上自家战车的心思。

  有了共同的利益,彼此才能结为同盟。

  试想下,如果他在西边有了什么事儿,被人弹劾,或是被人诬陷什么的,除了自家的亲戚跳出来帮忙,还有学生们的家长、以及他们的姻亲帮他崔幼伯说话。

  到那时,即使他远在千里之外,朝中也无人敢在朝堂上算计他。

  萧南听了崔幼伯的分析,不得不说,他说的有道理,可、可她实在过不了心理那一关。

  想了半天,她才又问:“你是说,只要学生的家长同意,写了保证书,你就带他们去?”

  崔幼伯扯了扯嘴角,笑道:“也不是,我还需要筛选一二。”

  似是为了安抚萧南,他又补了一句,“比如年纪不能太小,骑shè弓马必须娴熟……”至少保证,他们去了西北不能成为旁人的负担,要有自保能力。

  这个必须有!萧南用力点头,又加了个几个PS:“还有,xìng格要豁达(万一亲历了战争,孩子再有什么PTSD呢?),身体必须强健(西北有高原,再有什么高原反应就不好了),还有……”

  絮絮叨叨的说了好几项,若是严格按照萧南的要求,估计没几个能达标。

  崔幼伯却没有出言打断,而是笑眯眯的听着,一边听,还一边用力点头,表示自己很赞同。

  最后,萧南又提了要求:“郎君确定人选的时候,我也必须在场!”

  崔幼伯挑了挑眉梢,迎上萧南坚定的目光,最后只得点头:“好!”

  虽然崔幼伯答应了自己的要求,萧南的心情仍不轻松,她心里已经开始盘算,给崔幼伯多准备些东西了。

  第一是武器,原本萧南以为给崔幼伯配备了能干的护卫,就不用另外给他准备武器了。但现在看来,崔幼伯不但自己去,还弄了些更需要保护的学生,那么,萧南的计划就要做一下调整了。

  唔,明天就去找萧卉,让她再‘淘换’几支连珠铳,另外再配备些子弹。

  萧南默默记了下来,接着,第二个需要准备的是yào品。

  西北荒凉,且多民族聚集,医疗条件差,一旦起了战事,还有可能出现疫病。所以医yào是必须的。

  幸好,萧南有慈安草堂。

  这几年,经过萧南的努力经营,慈安草堂的规模越来越大,名气也传到了京畿周围。

  当初,萧南用崔氏珍藏的医yào典籍吸引京城的大夫去草堂免费坐诊。

  后来,草堂的规模扩大。免费坐诊的大夫的流动xìng太大,不能支撑草堂的日常运营,所以,萧南便高薪聘请了几位大夫,让他们在草堂专职看病。

  再后来,萧南想借草堂收养一些孤儿或是弃婴,便特意成立了一个育儿堂,不但收养弃婴、孤儿,还请大夫们教一些年纪大的孤儿医术。

  发展到后来,京城附近的一些贫苦百姓看到草堂有学徒。便把自己家的孩子也送了来,希望能跟着大夫们学习医术。

  那时,草堂的规模还在扩大。俨然成了京城及周遭诸县最大的医馆和yào铺,急需稳妥、可靠的人手。萧南便同意了百姓们的请求,招收了十几个年纪在十二三岁至十七八岁不等的学徒。

  经过这两年的学习,那些小学徒们也都能独当一面了,简单的发热、风寒都难不倒。

  萧南想了想。决定从草堂里抽调两个大夫和几个学徒,带上大批的yào材,让他们跟崔幼伯一起去西边儿。

  除了医生和yào材,萧南又想到了第三个必备的物品:粮食。

  现在已经是十月末,崔幼伯到达鄯州也要十一月份了,再等他jiāo接完事务。彻底安顿下来,估计要年底了。

  能腾出手正式办公,最快也要一月份。那时也该准备春耕示意了。

  唔,有什么作物适合在西边儿种植?这种作物还要高产?还要扛干旱?

  抗干旱的作物很多,但高产又抗干旱的……有了,土豆!

  萧南眼前一亮,她记得当初与小七jiāo易的时候。就得了一大堆土豆的块茎,只是当时她没工夫弄。就丢到了桃源的仓库里。

  找了个没人的时间,萧南便进了桃源,从库房里找出保存良好的土豆块茎。

  为了能让土豆正大光明的拿到人前,她把土豆jiāo给肖义。然后又找来乌离,让他帮忙找寻些高产、抗旱的作物。

  绕了个大圈子,过了足足半个月,萧南才名正言顺的拿到了来自东海的神奇作物土豆。

  为了让人了解土豆的产量和特xìng,萧南还特意在学院的稼圃辟出一小块地,带领几个中年级的学生,亲自将发了芽的土豆块茎种下去。

  另外,萧南还给每个参加种地的学生发了本册子,让他们每天记录土豆的生长情况。

  如果她没有记错的话,土豆的生长周期约三个月,从现在开始算起,到明年春天,正好成熟!

  到那时,有了确凿的数据和果实,萧南觉得,比任何话语都有说服力。

  只是,她怎么都没想到,她的土豆培植计划,让她发现了一个神奇的学生。

  哦,不对,不是一个,而是数个,直到那一刻,萧南才确定,古代真不缺天才,只要稍稍给一点儿提示,他们便能有让人惊讶的奇思妙想。

  事情是这样开始的——

  某日清晨,萧南照例去学院巡视,凑在公共课教室的窗外听了一会儿课,又去演武场看了看学生练习骑shè,临近中午的时候,萧南踱到教学楼后面的暖房,准备再看看移植到里面的土豆生长情况。

  结果,还不等她走到暖房,便被三四个十一二岁的学生拦住了。

  “校长好!”

  几个学生非常恭敬的行礼问好。

  萧南微微颔首,笑着说道:“同学们好,你们找我有什么事吗?”

  其中一个年级最大的孩子,又躬身行了一礼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