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 章
”
于佩姿的眉头紧紧皱了起来:"表哥,不是我说你。这么大冷的天儿,你非跑到外头来待着,要是着了风寒怎么办?这随便什么人给的东西就能乱吃吗?我平时的嘱咐你一点儿都不放在心上。”
这话说得也太不中听了,又林不和她计较,于佩姿却一点不懂得见好就收,反而蹬鼻子上脸了!又林站住脚,笑眯眯地说:“于姐姐,其实这件事是你的不对啊。”
于佩姿一愣,声音顿时拔高了一截:“你说什么?我怎么不对了?”
朱慕贤嘴唇动了一下,不知道他是想劝于佩姿还是想拦又林的话。
又林不等他开口,笑着说:“于姐姐这么不放心你表哥,说了他也不听,你就应该找根链子拴在他脚上,走到哪儿把他带到哪儿,也不怕他会丢了找不见,也不用怕他不听你的话,更不用怕他乱吃别人给的东西,你说是不是呢?”
于佩姿的脸色气得煞白,朱慕贤的脸却涨了个通红。又林对朱慕贤微微有点抱歉,毕竟讨人厌的是于佩姿不是他。但起因在他那里,要不是他,也没有现在这些麻烦了。
于佩姿简直像条恶狗看着骨头一样,把朱慕贤看得死死的。不管是八岁还是八十的女xìng接近,她都会露出獠牙来向人示威。真不知道这对表兄妹的相处模式怎么变成今天这样的。
旁边跑来跑去的孩子突然间放了一个极响的bào竹,“嘭”的一声震得人耳朵嗡嗡的响。于佩姿一愣,忽然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朱慕贤连忙安慰她:“表妹别怕,有我在这儿呢。这bào竹只是声儿响了一些,不会蹦着人的。”
于佩姿抽抽噎噎,仿佛受了莫大的惊吓和委屈一般。朱慕贤只顾着安慰她,把又林全忘了个精光。
又林看得目瞪口呆。
得,这种相处模式真是……好吧,不服不行。
于佩姿看来也不是一味放刁使蛮的,必要的时候她也可以示弱,而且姿态如此动人。绝不是张开嘴哇哇的干嚎,那样既不中听,更谈不上什么美感。看这哭功厉害的,眼泪说来就来,且只有流泪没有流鼻涕,真像梨花带雨——书上的形容一点儿都没有错。
更重要的是,她对症下yào,朱慕贤就吃这一套。后院里可没有什么秘密,更何况于佩姿哭还没有避人,回去的车上四nǎinǎi就问又林:“那个于姑娘哭什么?你们拌嘴了?”
“没有。”又林坚决予以否认。这事儿可不好解释,解释起来麻烦多了,四nǎinǎi坚决不会愿意听到自己钟爱的女儿卷进这种争风吃醋的风波里头。
“那些小孩儿放鞭pào,把于姑娘给吓着了才哭的。”
四nǎinǎi看起来并不完全相信,但一来又林从不主动挑衅惹事,而那位于姑娘的脾气也是有名的yīn晴不定,所以四nǎinǎi没有再追问下去,只摇头说:“这姑娘实在太不懂事。大过年的这样喜庆,她却哭天抹泪的,还是在你七婶家里,岂不是触你七婶霉头?”
七nǎinǎi可是一心想求子呢,近来特别在乎这些。就算没有这桩事,大正月里走亲戚跑别人家哭闹,这也实在说不过去。
四nǎinǎi告诫女儿:“你以后少同她来往,知道吗?”又林从善如流的应了下来。
就算四nǎinǎi不说,她也不打算和于佩姿再有什么来往来。
再说,他们是从京城来的,早晚还回京城去的,到时候天高皇帝远隔着十万八千里,谁又管得着谁的闲事呢?
++++++++++++++++++++++++++++++++++++++++++
作息总是调整不过来……大家有什么好建议没有?
第三十八章冬日
又林顺口问了一句:“他们怎么在于江过年了呢?不回京城吗?”
她只是顺口一问,四nǎinǎi却很郑重地说:“这件事以后可不要提起,知道吗?”
又林疑惑地看着她,四nǎinǎi知道女儿平时很懂事,但这件事情,小孩子肯定不大会明白。四nǎinǎi尽量浅显地解释了一句:“他们家里有些事儿,有些麻烦。所以那位朱二夫人打算让他就在杭州府的书院念书,你七婶说石家那边张罗着,已经打点好了,出了正月就要住到书院去了。”
那他们家的麻烦一定不小。是朱老爷子丢官了?还惹了什么别的大麻烦?
虽然杭州府的书院也是家有名气的书院,出过状元的,但是离京城毕竟是太远了。而京城左近明明有更大的书院,要不是另有苦衷,何必舍近求远呢?
“那于姑娘呢?”
她总不要读书,一个姑娘家在外面流连快半年了,又不是至亲之家,她家里人就不担心?
四nǎinǎi微微一笑。又林很熟悉她娘,四nǎinǎi这种笑法,就是不上心,不在意的意思。
后来才听说,于佩姿的亲娘早就过世了,继母不怎么管她的事情——难怪放任这么大的姑娘到处乱跑。
有时候又林觉得,到底谁是穿越来的呀?她一直小心翼翼,怕露出破绽,怕被人当作异类,可是这些本土姑娘们却大大咧咧无所顾忌,做事从不怕引人侧目。
过年的时候家家都会做年糕,反正天气冷,做完了可以吃久也不会坏。煎zhà烹煮,各种吃法样样有。年糕年糕。一年更比一年高嘛。又林家的年糕做得就很好,经常还会分送给亲戚邻里。周榭和石琼玉过来又林这儿。三个人没吃别的点心,就把年糕切成小块儿在火上烘了,软软的,烫得很,可是特别香,一人吃了两块儿就不敢吃了,怕积食。
石琼玉小声说:“我家也做年糕了,可是厨房雇的那两个人回了家,我家原来的那个厨子做不来。那年糕蒸出来坑坑洼洼的,象长满了癞疙瘩的蛤蟆一样,看着还特别黄,根本不能吃。全扔了。白糟蹋了那么些上好的糯米面……后来也没再蒸。就买了现成的,比平时贵多了。”
“那自然,过年的时候什么东西都贵。”周榭chā话说:“鱼ròu菜蛋什么的都比平时贵了几倍呢。要只是贵也不说了,还特别的少,平时常送货来的人家因为过年也不来了。”
又林端着一杯热茶,舒舒服服盘腿坐在那儿:“石姐姐你们原来在京城都怎么过年的?”
“也是差不多,守岁,祭祀。串亲戚。”石琼玉说:“不过京城的官宦人家多,往来的讲究、规矩也多。没有家乡这么浓的人情味儿。”
石琼玉很会说话,既没贬低京城,又让周榭和又林听着心里舒服。
“对了,听说你们俩可是出息了,请了先生教导呢,上回重阳叫你们出门都没叫出来。怎么,这些天有空了?”
“先生也要回乡过年啊。”周榭说,剥了一把花生仁递给又林:“幸好是离得也不算远,先生的老家就杭州府的,也不过两天的路。过了十五先生就回来了,到时候我们又不得自在了。”
只要是学生,没有不喜欢放假的,古今皆同。又林觉得自己又找到了上辈子放寒假的感觉,象是出笼的小鸟一样,早上尽可能的多赖一会儿床,也没人整天看着盯着让她总是不自在。
当然,忧虑还是有的。就象拼命疯玩的学生担心jiāo不上寒假作业一样中,又林觉得,段夫子一回来,肯定要比之前更严厉,好把这段时间漏下的时间给补回来。
石琼玉笑眯眯地说:“我家以前也请过先生,不过不是单教我一个,是我们叔伯家的几个姐妹都一块儿学,那位女先生早年也是官宦人家的小姐,棋画诗词都很精擅,家道败落后,不得已要自己谋生糊口。她倒是个很和气的人,我们姐妹几个都喜欢她。”
“那她现在不教了么?”
“嗯,从我们大姐姐出嫁,我们家又回了于江,就没再见过她了。”石琼玉也有些惆怅:“不知道她现在怎么样了。”
她怀念的未必是那位夫子,更有可能怀念的是过去的一段时光。
石琼玉的母亲,那位石夫人是个保养极好的fù人,而且很会穿着打扮。既不让自己显得奇突,又在一些精致细微处与众不同。石琼玉的相貌完全是随了石夫人,可见石夫人相貌年轻时必定十分姣好,现在也一样风韵犹存。
石夫人也是一双小脚。缠了脚的女子走起路来当然不象天足那样稳当,有那种轻薄文人赞美这种步态有如风摆杨柳。石琼玉和石夫人母女俩的步态的确也显得婀娜多姿,但是这要吃多少苦头,外人看不见。
和石琼玉熟悉之后,又林知道她不能久站,更不能走远路,否则脚就吃不消。
又林不知道多庆幸于江缠足的风气不盛,自己总算逃过一劫不会变成半残废。周榭也没有裹,周大nǎinǎi儿子多,女儿少,实在舍不得女儿受缠足那份儿罪,因此虽然周榭小时候也有人劝说过她,周大nǎinǎi犹豫一番,还没是有答应。
而四nǎinǎi和李光沛两口子的的意见是,女人的德言容功,没有哪一条说了女人非得缠小脚不可。往上数个千儿八百年,那些贤后、烈女,哪一个是缠了脚的?这缠足之风分明是一股歪风,让她生生作践自己女儿,四nǎinǎi可干不出来。四nǎinǎi自己就没缠,李老太太也没有缠,难道她们的品xìng就因此变得不好了?
镇上也有缠了足的女孩儿,家人觉得缠了足才娇矜,三步不出闺门,品xìng什么的当然也好了,将来有很大可能说一门好亲事。
石琼玉的目光落在周榭和又林的脚上。因为守着炭盆,又林只穿了一双浅口的软底鞋子,鞋口露出白生生的袜子。一双天足又自然,又大方。
石琼玉的神情有些黯然——缠足的时候苦不堪言,夜里痛得无法入睡。缠过之后,这件事也不算完,一辈子她的脚都不可能再生长,象又林她们这样自然,这样舒坦。她每天早上起来,都专有一个婆子伺候着,把脚仔细裹起来,然后才能穿鞋着袜。这个过程永远不会令她感到愉悦,只是从一开始的痛苦,变成了如今的麻木。
她哭过,求过,闹过,甚至曾经两三天不肯吃饭……但是现在她学会了平静的接受一切。
因为很多事情,人们即使挣扎,反抗,可是到头来还是不得不去接受。
所以她很羡慕又林和周榭,不止是一双脚。
第三十九章探病
李光沛这些日子忙得很。过年对孩子来说是放假,是过节,但对大人来说,事情陡然间多了一倍不止,简直快把人压垮了。
年关年关,过年可不就像是一道难关。
庄子上的帐,铺子里的帐,别人送来的礼,自家送别人的礼,一丝也错不得。尤其是一些平时不怎么来往的亲戚,有些家中不那么宽裕,他们的节礼和回礼就要认真斟酌。不然,要是一个疏忽,旁人不说你是事忙出错,倒会觉得你目中无人。
又林帮着四nǎinǎi登记礼单,哪天来了什么人,送来什么东西,回送来什么东西,都单记下来。四nǎinǎi不大识字,身边的丫鬟也没有这样能干的人手,所以又林倒真是帮了大忙。有时候想不起来什么事,就让又林把记下的簿子拿出来翻一翻,俗话说好记xìng不如烂笔头,记xìng再好的人,那么多人情往来也有记差的时候,而录在纸上,订成册子,就可靠的多了。四nǎinǎi觉得女儿真是聪明伶俐,兼有自己和丈夫二人之长,看来将来出了嫁,也是个当家管事的合格主母。
识字的用处,四nǎinǎi是深知道的。瞧女儿这才多大,就因为识字,已经能帮上她很大的忙了。识字才能明理,才能增长见识……
所以四nǎinǎi给女儿请先生。她希望女儿将来比她过得更强更好。
过了年,女儿又大了一岁了,这两年已经有人拐弯抹角的向四nǎinǎi打探过,四nǎinǎi一概以女儿还小就打发过去了。但是这婚事,早晚是要结的。四nǎinǎi和李光沛昨天晚上还说起过这件事情。
李光沛对四nǎinǎi的心事不以为然:“孩子还小呢,cāo这么早的心干什么?那些人再上门来你也不要理会就是了。”
“你看你说的。”四nǎinǎi和她有不同意见:“这婚事又不是做买卖,两边一手jiāo钱一手jiāo货,三五天就办成事儿了。好女婿可不好找,一要看本人怎么样,二要看他家里头日子好过不好过。那出色的,一早儿就让人盯上定下了。你现在不急,到了女儿该出嫁的年纪,你就现抓瞎吧。”
李光沛有些疑惑:“不会的吧?”
“怎么不会?”四nǎinǎi扭了他一把,李光沛低声求饶:“好夫人,轻点儿。女儿的事情我自然上心,只不过,你想寻个什么样的女婿,你得先和我说一声啊。”
四nǎinǎi板着手指数给他听:“首先这人品得好,贪花好色的可不成。得有真才实干,不拘是做官、经商,总得能撑起一个家,养活老婆妻儿。”
“说的是,人品才干都很要紧。人品不好的那决不能要。只要有本事,哪怕家里穷得要命啊,自己也能挣下来一份儿家业。”
“这生的也不能太丑了。”
“对,这是应该的。”
“还有就是他家里了。人口太多的不行,人多必然是非也多,争产夺利的……婆婆也很要紧,要是遇着个刻薄恶dú的婆婆,那日子可过不好……还不能嫁得太远,人离乡贱,更何况是嫁进别人家里。要是离得近些,受了委屈也好找娘家人哭诉求助。要是离得远了,吃了亏也只能自己忍着啊。”
李光沛也紧张起来:“这么说起来,还真是得提前打听预备了,要不到时候现找可难保能找个方方面面都周全的。”
四nǎinǎi嗯了一声,枕着胳膊静静的想心事,李光沛怕她明天起来又说膀子疼,替她把被子朝上拉一拉:“别琢磨了,快睡吧。实在不行,隔壁还几个儿子,咱们招一个来当上门女婿吧。”
四nǎinǎi纵然是满肚子事儿,也让他给逗乐了:“去你的。你当是买菜呢?还想把人家的儿子挑挑拣拣?”
“这不是知根知底么。”李光沛也是开玩笑:“要是真和周家结了亲,那周大nǎinǎi不就是咱闺女的婆婆了?她的脾xìng你可是最了解不过了,不怕她对咱闺女不好。这离得也够近,他们家要敢怠慢咱闺女,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于佩姿的眉头紧紧皱了起来:"表哥,不是我说你。这么大冷的天儿,你非跑到外头来待着,要是着了风寒怎么办?这随便什么人给的东西就能乱吃吗?我平时的嘱咐你一点儿都不放在心上。”
这话说得也太不中听了,又林不和她计较,于佩姿却一点不懂得见好就收,反而蹬鼻子上脸了!又林站住脚,笑眯眯地说:“于姐姐,其实这件事是你的不对啊。”
于佩姿一愣,声音顿时拔高了一截:“你说什么?我怎么不对了?”
朱慕贤嘴唇动了一下,不知道他是想劝于佩姿还是想拦又林的话。
又林不等他开口,笑着说:“于姐姐这么不放心你表哥,说了他也不听,你就应该找根链子拴在他脚上,走到哪儿把他带到哪儿,也不怕他会丢了找不见,也不用怕他不听你的话,更不用怕他乱吃别人给的东西,你说是不是呢?”
于佩姿的脸色气得煞白,朱慕贤的脸却涨了个通红。又林对朱慕贤微微有点抱歉,毕竟讨人厌的是于佩姿不是他。但起因在他那里,要不是他,也没有现在这些麻烦了。
于佩姿简直像条恶狗看着骨头一样,把朱慕贤看得死死的。不管是八岁还是八十的女xìng接近,她都会露出獠牙来向人示威。真不知道这对表兄妹的相处模式怎么变成今天这样的。
旁边跑来跑去的孩子突然间放了一个极响的bào竹,“嘭”的一声震得人耳朵嗡嗡的响。于佩姿一愣,忽然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朱慕贤连忙安慰她:“表妹别怕,有我在这儿呢。这bào竹只是声儿响了一些,不会蹦着人的。”
于佩姿抽抽噎噎,仿佛受了莫大的惊吓和委屈一般。朱慕贤只顾着安慰她,把又林全忘了个精光。
又林看得目瞪口呆。
得,这种相处模式真是……好吧,不服不行。
于佩姿看来也不是一味放刁使蛮的,必要的时候她也可以示弱,而且姿态如此动人。绝不是张开嘴哇哇的干嚎,那样既不中听,更谈不上什么美感。看这哭功厉害的,眼泪说来就来,且只有流泪没有流鼻涕,真像梨花带雨——书上的形容一点儿都没有错。
更重要的是,她对症下yào,朱慕贤就吃这一套。后院里可没有什么秘密,更何况于佩姿哭还没有避人,回去的车上四nǎinǎi就问又林:“那个于姑娘哭什么?你们拌嘴了?”
“没有。”又林坚决予以否认。这事儿可不好解释,解释起来麻烦多了,四nǎinǎi坚决不会愿意听到自己钟爱的女儿卷进这种争风吃醋的风波里头。
“那些小孩儿放鞭pào,把于姑娘给吓着了才哭的。”
四nǎinǎi看起来并不完全相信,但一来又林从不主动挑衅惹事,而那位于姑娘的脾气也是有名的yīn晴不定,所以四nǎinǎi没有再追问下去,只摇头说:“这姑娘实在太不懂事。大过年的这样喜庆,她却哭天抹泪的,还是在你七婶家里,岂不是触你七婶霉头?”
七nǎinǎi可是一心想求子呢,近来特别在乎这些。就算没有这桩事,大正月里走亲戚跑别人家哭闹,这也实在说不过去。
四nǎinǎi告诫女儿:“你以后少同她来往,知道吗?”又林从善如流的应了下来。
就算四nǎinǎi不说,她也不打算和于佩姿再有什么来往来。
再说,他们是从京城来的,早晚还回京城去的,到时候天高皇帝远隔着十万八千里,谁又管得着谁的闲事呢?
++++++++++++++++++++++++++++++++++++++++++
作息总是调整不过来……大家有什么好建议没有?
第三十八章冬日
又林顺口问了一句:“他们怎么在于江过年了呢?不回京城吗?”
她只是顺口一问,四nǎinǎi却很郑重地说:“这件事以后可不要提起,知道吗?”
又林疑惑地看着她,四nǎinǎi知道女儿平时很懂事,但这件事情,小孩子肯定不大会明白。四nǎinǎi尽量浅显地解释了一句:“他们家里有些事儿,有些麻烦。所以那位朱二夫人打算让他就在杭州府的书院念书,你七婶说石家那边张罗着,已经打点好了,出了正月就要住到书院去了。”
那他们家的麻烦一定不小。是朱老爷子丢官了?还惹了什么别的大麻烦?
虽然杭州府的书院也是家有名气的书院,出过状元的,但是离京城毕竟是太远了。而京城左近明明有更大的书院,要不是另有苦衷,何必舍近求远呢?
“那于姑娘呢?”
她总不要读书,一个姑娘家在外面流连快半年了,又不是至亲之家,她家里人就不担心?
四nǎinǎi微微一笑。又林很熟悉她娘,四nǎinǎi这种笑法,就是不上心,不在意的意思。
后来才听说,于佩姿的亲娘早就过世了,继母不怎么管她的事情——难怪放任这么大的姑娘到处乱跑。
有时候又林觉得,到底谁是穿越来的呀?她一直小心翼翼,怕露出破绽,怕被人当作异类,可是这些本土姑娘们却大大咧咧无所顾忌,做事从不怕引人侧目。
过年的时候家家都会做年糕,反正天气冷,做完了可以吃久也不会坏。煎zhà烹煮,各种吃法样样有。年糕年糕。一年更比一年高嘛。又林家的年糕做得就很好,经常还会分送给亲戚邻里。周榭和石琼玉过来又林这儿。三个人没吃别的点心,就把年糕切成小块儿在火上烘了,软软的,烫得很,可是特别香,一人吃了两块儿就不敢吃了,怕积食。
石琼玉小声说:“我家也做年糕了,可是厨房雇的那两个人回了家,我家原来的那个厨子做不来。那年糕蒸出来坑坑洼洼的,象长满了癞疙瘩的蛤蟆一样,看着还特别黄,根本不能吃。全扔了。白糟蹋了那么些上好的糯米面……后来也没再蒸。就买了现成的,比平时贵多了。”
“那自然,过年的时候什么东西都贵。”周榭chā话说:“鱼ròu菜蛋什么的都比平时贵了几倍呢。要只是贵也不说了,还特别的少,平时常送货来的人家因为过年也不来了。”
又林端着一杯热茶,舒舒服服盘腿坐在那儿:“石姐姐你们原来在京城都怎么过年的?”
“也是差不多,守岁,祭祀。串亲戚。”石琼玉说:“不过京城的官宦人家多,往来的讲究、规矩也多。没有家乡这么浓的人情味儿。”
石琼玉很会说话,既没贬低京城,又让周榭和又林听着心里舒服。
“对了,听说你们俩可是出息了,请了先生教导呢,上回重阳叫你们出门都没叫出来。怎么,这些天有空了?”
“先生也要回乡过年啊。”周榭说,剥了一把花生仁递给又林:“幸好是离得也不算远,先生的老家就杭州府的,也不过两天的路。过了十五先生就回来了,到时候我们又不得自在了。”
只要是学生,没有不喜欢放假的,古今皆同。又林觉得自己又找到了上辈子放寒假的感觉,象是出笼的小鸟一样,早上尽可能的多赖一会儿床,也没人整天看着盯着让她总是不自在。
当然,忧虑还是有的。就象拼命疯玩的学生担心jiāo不上寒假作业一样中,又林觉得,段夫子一回来,肯定要比之前更严厉,好把这段时间漏下的时间给补回来。
石琼玉笑眯眯地说:“我家以前也请过先生,不过不是单教我一个,是我们叔伯家的几个姐妹都一块儿学,那位女先生早年也是官宦人家的小姐,棋画诗词都很精擅,家道败落后,不得已要自己谋生糊口。她倒是个很和气的人,我们姐妹几个都喜欢她。”
“那她现在不教了么?”
“嗯,从我们大姐姐出嫁,我们家又回了于江,就没再见过她了。”石琼玉也有些惆怅:“不知道她现在怎么样了。”
她怀念的未必是那位夫子,更有可能怀念的是过去的一段时光。
石琼玉的母亲,那位石夫人是个保养极好的fù人,而且很会穿着打扮。既不让自己显得奇突,又在一些精致细微处与众不同。石琼玉的相貌完全是随了石夫人,可见石夫人相貌年轻时必定十分姣好,现在也一样风韵犹存。
石夫人也是一双小脚。缠了脚的女子走起路来当然不象天足那样稳当,有那种轻薄文人赞美这种步态有如风摆杨柳。石琼玉和石夫人母女俩的步态的确也显得婀娜多姿,但是这要吃多少苦头,外人看不见。
和石琼玉熟悉之后,又林知道她不能久站,更不能走远路,否则脚就吃不消。
又林不知道多庆幸于江缠足的风气不盛,自己总算逃过一劫不会变成半残废。周榭也没有裹,周大nǎinǎi儿子多,女儿少,实在舍不得女儿受缠足那份儿罪,因此虽然周榭小时候也有人劝说过她,周大nǎinǎi犹豫一番,还没是有答应。
而四nǎinǎi和李光沛两口子的的意见是,女人的德言容功,没有哪一条说了女人非得缠小脚不可。往上数个千儿八百年,那些贤后、烈女,哪一个是缠了脚的?这缠足之风分明是一股歪风,让她生生作践自己女儿,四nǎinǎi可干不出来。四nǎinǎi自己就没缠,李老太太也没有缠,难道她们的品xìng就因此变得不好了?
镇上也有缠了足的女孩儿,家人觉得缠了足才娇矜,三步不出闺门,品xìng什么的当然也好了,将来有很大可能说一门好亲事。
石琼玉的目光落在周榭和又林的脚上。因为守着炭盆,又林只穿了一双浅口的软底鞋子,鞋口露出白生生的袜子。一双天足又自然,又大方。
石琼玉的神情有些黯然——缠足的时候苦不堪言,夜里痛得无法入睡。缠过之后,这件事也不算完,一辈子她的脚都不可能再生长,象又林她们这样自然,这样舒坦。她每天早上起来,都专有一个婆子伺候着,把脚仔细裹起来,然后才能穿鞋着袜。这个过程永远不会令她感到愉悦,只是从一开始的痛苦,变成了如今的麻木。
她哭过,求过,闹过,甚至曾经两三天不肯吃饭……但是现在她学会了平静的接受一切。
因为很多事情,人们即使挣扎,反抗,可是到头来还是不得不去接受。
所以她很羡慕又林和周榭,不止是一双脚。
第三十九章探病
李光沛这些日子忙得很。过年对孩子来说是放假,是过节,但对大人来说,事情陡然间多了一倍不止,简直快把人压垮了。
年关年关,过年可不就像是一道难关。
庄子上的帐,铺子里的帐,别人送来的礼,自家送别人的礼,一丝也错不得。尤其是一些平时不怎么来往的亲戚,有些家中不那么宽裕,他们的节礼和回礼就要认真斟酌。不然,要是一个疏忽,旁人不说你是事忙出错,倒会觉得你目中无人。
又林帮着四nǎinǎi登记礼单,哪天来了什么人,送来什么东西,回送来什么东西,都单记下来。四nǎinǎi不大识字,身边的丫鬟也没有这样能干的人手,所以又林倒真是帮了大忙。有时候想不起来什么事,就让又林把记下的簿子拿出来翻一翻,俗话说好记xìng不如烂笔头,记xìng再好的人,那么多人情往来也有记差的时候,而录在纸上,订成册子,就可靠的多了。四nǎinǎi觉得女儿真是聪明伶俐,兼有自己和丈夫二人之长,看来将来出了嫁,也是个当家管事的合格主母。
识字的用处,四nǎinǎi是深知道的。瞧女儿这才多大,就因为识字,已经能帮上她很大的忙了。识字才能明理,才能增长见识……
所以四nǎinǎi给女儿请先生。她希望女儿将来比她过得更强更好。
过了年,女儿又大了一岁了,这两年已经有人拐弯抹角的向四nǎinǎi打探过,四nǎinǎi一概以女儿还小就打发过去了。但是这婚事,早晚是要结的。四nǎinǎi和李光沛昨天晚上还说起过这件事情。
李光沛对四nǎinǎi的心事不以为然:“孩子还小呢,cāo这么早的心干什么?那些人再上门来你也不要理会就是了。”
“你看你说的。”四nǎinǎi和她有不同意见:“这婚事又不是做买卖,两边一手jiāo钱一手jiāo货,三五天就办成事儿了。好女婿可不好找,一要看本人怎么样,二要看他家里头日子好过不好过。那出色的,一早儿就让人盯上定下了。你现在不急,到了女儿该出嫁的年纪,你就现抓瞎吧。”
李光沛有些疑惑:“不会的吧?”
“怎么不会?”四nǎinǎi扭了他一把,李光沛低声求饶:“好夫人,轻点儿。女儿的事情我自然上心,只不过,你想寻个什么样的女婿,你得先和我说一声啊。”
四nǎinǎi板着手指数给他听:“首先这人品得好,贪花好色的可不成。得有真才实干,不拘是做官、经商,总得能撑起一个家,养活老婆妻儿。”
“说的是,人品才干都很要紧。人品不好的那决不能要。只要有本事,哪怕家里穷得要命啊,自己也能挣下来一份儿家业。”
“这生的也不能太丑了。”
“对,这是应该的。”
“还有就是他家里了。人口太多的不行,人多必然是非也多,争产夺利的……婆婆也很要紧,要是遇着个刻薄恶dú的婆婆,那日子可过不好……还不能嫁得太远,人离乡贱,更何况是嫁进别人家里。要是离得近些,受了委屈也好找娘家人哭诉求助。要是离得远了,吃了亏也只能自己忍着啊。”
李光沛也紧张起来:“这么说起来,还真是得提前打听预备了,要不到时候现找可难保能找个方方面面都周全的。”
四nǎinǎi嗯了一声,枕着胳膊静静的想心事,李光沛怕她明天起来又说膀子疼,替她把被子朝上拉一拉:“别琢磨了,快睡吧。实在不行,隔壁还几个儿子,咱们招一个来当上门女婿吧。”
四nǎinǎi纵然是满肚子事儿,也让他给逗乐了:“去你的。你当是买菜呢?还想把人家的儿子挑挑拣拣?”
“这不是知根知底么。”李光沛也是开玩笑:“要是真和周家结了亲,那周大nǎinǎi不就是咱闺女的婆婆了?她的脾xìng你可是最了解不过了,不怕她对咱闺女不好。这离得也够近,他们家要敢怠慢咱闺女,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