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其他类型 >酒葬最新章节 > 酒葬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 4 章

  晋国土地,会觊觎诸侯的白衣朱裳,荀瑶一定会成长为一个最有雄心的宗主这大概是基于野心家之间同类的直觉。

  他站在城上等待援兵,突然很想看看荀瑶。

  ☆、芄兰

  荀跞在战争中失败了。

  尽管荀跞身为晋国最高的执政官,又获得了国君的首肯,奉国君的命令与范、中行氏作战,可他召集起来的韩、魏两家,都心怀鬼胎,各有打算,为了自己的利益才援助赵氏,无法真正地团结起来。智、韩、魏三家的军队,在作战时未肯齐心协力,竟然输给了范、中行氏,没能将他们驱逐出晋国。

  范、中行氏结有姻亲,又已经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他们已经是国君的叛臣,为了保住自己的宗族,他们除了胜利以外,没有别的路可走。

  无论如何,赵氏还是死守着晋阳城。赵鞅听到荀跞失败的消息,担心打了胜仗之后范、中行氏的气焰会更加嚣张,一鼓作气攻入城中,一连几天都只顾忙着部署防御措施,无心休息。

  不过,范、中行氏毕竟气数已尽了,他们竟没有趁着士气高涨,一鼓作气将晋阳拿下。而是急于洗白自己叛臣的身份,反过头来集中兵力攻打绛都的国君,企图逼迫国君承认他们。

  叛臣攻打国都的事情,在晋国的历史上并不罕见,但没有一桩是成功了的,范、中行氏并未吸取教训。在出兵之前,有人劝阻他们说:“如果夺取晋阳,攻灭赵氏和智氏,那么国君也只有你们可以倚仗,驱逐的命令就自然无效,何必要做这种事呢?”可惜他们已被胜利冲昏了头脑。

  范、中行氏谋反,即将率兵攻来的消息传到绛都,激起了所有人的愤怒。虽然手中少有实权,但身为晋国的主人,高贵的国君自有不可侵犯的威严。这一不明智的举动使荀寅和士吉shè将自己从赵、智氏的政敌变成了整个晋国的仇人,商户罕见地对捐献物资没有怨言,许多人自发地手持武器走出家中,准备守卫绛都的城墙。这一年九月,范、中行氏的军队被晋军击溃,失败的惯例未能打破,荀寅和士吉shè逃往朝歌。

  随着范、中行氏的出逃,晋阳的危机暂时解除,城中的人们感到欢喜,觉得赵氏又渡过了一个难关。但是,赵鞅和范、中行氏一样都被当做叛乱的臣子,执政的荀跞完全没有要恢复赵鞅位置的意思,国君自然也不能下令召赵鞅回绛。赵氏只能继续待在晋阳,守着这座城池。

  转眼间,初冬来到了,金色的桐叶凋零殆尽,鸟儿开始加固它们的巢穴,北地的晋阳下起雪来。

  在寒冷的冬季,除了士兵们cāo练和巡逻的动静之外,晋阳显得格外安谧,皑皑的白色覆盖了城墙和望楼,偶尔,由于雪片太大,甚至无法看清升上空中的淡蓝色炊烟。立于街头巷陌的树掉光了叶子,光滑的淡青色树皮凝结着一层白霜,黎明时分,栖息在秃枝上的寒鸦的身影显得格外孤寂。城内的河流上漂浮着薄冰,清晨就去河边的捣衣fù,有时不得不用杵臼将浮冰捣碎。

  冬天的祭祀在晋阳修筑的宗庙内举行,有人感叹道:“周历的新年就要到了,不知在我国的新年到来之前,是否能回到绛都呢?”

  荀跞在荀寅遭到驱逐,自己的愿望得到满足以后,表现得像忘记了赵鞅还在晋阳一样智氏的立场就是这样,帮助赵氏不过是为了驱赶范、中行,实际上,对于赵氏,他们毫无友善之情,被利用着目的达到以后,赵鞅就被他们搁置了。只有和赵氏亲善的韩氏、魏氏宗主,进入宫中向国君请命,希望能允许中军佐赵鞅回都,国君也早有此意,当即颁布了召令。晋历十月中旬,赵鞅终于得命,携亲信族人返回绛都,在晋国宫殿里,和韩魏两氏结下盟约。

  赵鞅返回绛都时的光景,和夏季的匆忙撤退截然不同,晋国民众远远望见中军佐的马车,就发出一阵阵欢呼。国君的使臣前来问候致意,平日在朝中关系较好的大臣也派人迎接,当车子在阳光下驶过巍峨城门,驶向宫殿区,赵家人发现,在迎接的这些人中,没有一个是智氏的人。

  尽管赵鞅未曾开口,但一直站在他身边的赵无恤已经敏锐地察觉到了一些东西。

  留在国都的赵氏族人得知赵鞅的回返,好像在连续的yīn霾之后重见了天日。再次见到父亲和赵无恤时,代嬴过于激动,差点流下了眼泪,她自赵无恤出生以来,就从没有和这个弟弟这么久地分开过。

  再会面的时候,她用幼时的习惯呼唤弟弟,急促的、欢愉的声音,使他在覆盖薄冰的庭院中央向她回首。代嬴飞奔过来,顾不得自天而降的飞雪,顾不得地面上凝结的寒冰。她紧紧抓住赵无恤的手腕,用泛红的眼睛凝望着他,想看看他离家以后是否发生了什么变化,是否曾在险恶的战斗中受过伤,可她的眼睛已被泪水模糊,什么也瞧不清楚。

  赵无恤也长久地看着她,与她不同,他将目光投向她那日渐曼妙、慢慢有了少女味道的躯干,他的眼光带有罪恶的意味,赵无恤觉得这个姊姊的容貌变得更像chéng rén了,他缓慢地阖上了眼。

  当天晚上,代嬴如同过去那样偷偷给他拿来了酒。他们并排坐在没有星光的地方,黑暗的角落生着潮湿的苔藓。

  “我想,偏北地方的酒,大概没有绛都的纯郁吧?”代嬴满面笑容地说。

  赵无恤看出她企图用迷幻的酒精和亲情的温柔安抚他,使他再次进入混沌,回到她与母亲类似的怀抱,忘却现实的杀戮和争夺,忘却他成为一个主宰者的道路,只要这样,他就还在她手里。

  “阿姊,我有事要做,不能饮酒了。”赵无恤回答。

  这是他第一次使用这个借口。积满白雪的地面在暗夜中荧荧反光,照亮了少年脸上沉重的神情,代嬴借着雪光瞥见他的面庞,才意识到他有多么痛苦,可他不得不保持清醒,在清醒中体尝痛苦的滋味。代嬴终于发现赵无恤再也不会是那个依偎着她的、失去母亲的小少年。她朦胧地察觉到,赵无恤开始背负起一些东西,在往后的日子里,这些积压在他身上的东西不断变幻着形状,向他施加了越来越多的重量,渐渐把赵无恤变成一个她从不认识的人。

  赵氏回归以后,绛都朝堂上的气氛十分微妙,和去年夏天之前大有不同。

  新年刚过不久,荀跞就派人给赵鞅送来了一封书简,赵鞅一看封泥上的官印,就知道内容一定会令人不快。智氏在驱赶走范、中行氏以后,就像消失了一样,这时来书致意,绝不会是什么好事。

  出人意料的是,来送书简的除了一位家臣,还有几年前来访过的荀瑶。荀瑶是以中军将使者的身份到来的,与一般孩子不同,在这个年纪,他安静下来左右顾盼的时候,已有了傲慢的模样。

  荀瑶这天穿着象牙色的羔羊裘,将皮毛的边缘从织有暗纹的月牙白色裼衣的袖子下面露出来,他走过冰雕玉砌、寒风凛凛的庭院,向室内走来的样子,令人在冬日里想起“芄兰之支,童子佩……”的诗句,不难想象再过几年,他会出落得如何俊美潇洒。

  荀瑶不仅相貌美丽,也很懂事,即使是前来传递不好的消息,他和大人说话的时候仍是应对得体,非常从容。不过,一些无法掩饰的xìng格中的缺陷,还是在他亲切的外表之下显露了出来,瞒不过赵无恤的眼睛。比如当他侧着身子,打量比自己大几岁的赵无恤时那简直就是野心家的眼光,赵无恤想,果然如此!一个未来的野心家。

  “您真幸运。”在等待主人回信时,荀瑶得知他是太子,便一面往手上呵气,一面向他搭话说:“我记得上次来,太子还是另一个人。”

  大孩子通常都不怎么愿意跟比自己小的孩子消磨时间,赵无恤不幸没能成为一个例外,更何况,他对荀瑶有一股莫名的敌意。荀瑶看起来太聪明了,和赵无恤不同,荀瑶的聪明是一种侵略xìng的聪明,是很表露在外的、咄咄逼人的聪明。

  赵无恤不愿意显得无礼,看着别处答道:“诚惶诚恐,我确实有很好的运气。”

  荀瑶拍着手,大笑起来。“您居然不反驳我。”他反复地审视着和他差不多高的赵无恤,眼色十分露骨:“看来你也觉得,当上太子是因为运气好?”

  赵无恤有点恼怒,他转过脸去,反击的念头刚从心中闪过,话还没到嘴边,他忽然就想起了姑布子卿的事情,顿时像被击中了一样,无力地闭上了嘴。他没有反驳这句话的资格。荀瑶一语就道中了他深藏的心病。这些年来,赵无恤一直无法分清他到底是因为那一次偶然的幸运,还是日后出色的表现,才会被赵鞅立为太子,有时他很想相信一下自己的能力,他觉得诸兄弟中谁来当太子都不会有他出色,然而他马上就想起他是狄婢的儿子。

  当赵无恤陷入痛苦的沉默的时候,他们之间只剩下寒风刮过枯枝的声音。荀瑶在一边冷漠地注视着他,在这孩子深褐色的眼睛里,毫不掩饰地显示着属于chéng rén世界的厌恶和轻蔑,他鄙夷不善言辞的赵无恤,赵无恤没有向他还击,他因此认定他是个懦夫。正在自卑的泥沼中挣扎的赵无恤没能觉察到他的这种心思。荀瑶用那样的眼神看了他一会,蓦地从他面前跑开,他眼前一亮,大概是发现了什么新的令他感兴趣的东西。荀瑶微微张开双臂,欢呼着向一边的跟随来的智氏家臣跑去。

  “好耀眼啊,像积雪的山!”他兴奋地喊着,扑到家臣身边。

  原来是这阵子风急雪大,羽毛一样的雪片不断地落在庭院中,一会儿就积了很多,不方便行走。赵家的下仆将雪扫到庭院两边,和一些落叶堆在一起,还没有来得及处理,就任它们暂时堆放在那儿,这样的景象令荀瑶感到十分新奇。他把赵无恤的事抛到脑后,没有了刚刚咄咄逼人的模样,完全像个孩子,牵着大人的衣袂高兴地说着些幼稚的话。

  赵无恤在不远处用难以理解的眼神看了看他,忽地叹了一口气。

  ☆、第 6 章

  虽然年幼的荀瑶招人喜欢,不过他前来传达的荀跞的命令却不是那么可爱,那封信的内容简练明了:荀跞表示,赵氏应该与被驱逐的范、中行氏同罪,不过,既然已经奉国君的命令回到了绛都。他也不计较多的,只希望赵鞅能够诛杀一个叫董安于的谋臣。

  赵无恤孤独地站在积雪的庭院里的时候,赵鞅在屋里拆开了信简,正在焦头烂额地想着应对的方法。董安于是赵雍重要的谋臣,赵氏家臣们的首领,他在赵氏任官多年,自少时便为赵氏服务。在漫长的斗争生涯中,赵鞅的很多想法都会先同他商量。坚固的晋阳城便是董安于预料到赵氏有难,事先建造的,在与范、中行氏的斗争中,他也替赵鞅出了很多计谋。

  然而,赵氏毕竟有把柄在荀跞手里,范、中行氏之乱,赵鞅擅自在绛都屯兵戒备,这是出自董安于的策划。赵鞅那会儿也想到了‘始祸者死’的规矩,因此不敢轻举妄动,董安于极力劝说赵鞅抢占先机,不要让赵氏落了下风,如果日后国君追究起来,董安于自愿替赵氏承担一切罪责,赵鞅只需将责任推到董安于身上,说是他擅自决定屯兵引发动乱,然后将他处死,便能免去赵氏的忧虑。

  这种大义凛然到有点不切实际的话,董安于说起来,显得云淡风轻。赵鞅在注视枯黄的竹简时,不由自主地想,他真的在那时就已做好赴死的准备了么?

  荀跞在书信中的语言十分堂皇。他说,虽然范、中行氏有谋反之罪,但真正与邯郸氏产生冲突,点燃战火的却还是赵氏,如今范、中行氏都被驱逐,赵氏没有受到任何处罚,恐怕不能服众。所以他希望赵鞅处死出谋划策、率先发难的罪臣董安于,以安众臣之心。然而,实际的原因恐怕简单得多,赵鞅知道,荀跞之所以这么做,只不过因为他的爱臣梁婴父厌恶董安于,认为他终有一天会辅佐赵氏夺得整个晋国罢了。

  如今,范、中行氏已经失去了在晋国朝堂上的地位,晋国的三军裁剪为二军,更多的权力聚集在更少的人手里,在内斗愈演愈烈的晋国,赵氏和智氏的较量恐怕是不能避免的了。许多人都在背地里议论:“赵家在晋国执政多代,在动乱中没有什么损失,反而使范、中行氏失势,这次过后,想必会更加显赫了吧!”

  智氏也在忧虑赵氏的得势,荀跞本不希望赵氏重新回到晋国的朝堂上。他总要给赵氏一点打击,董安于如果死去,则赵氏必会受挫。如果赵鞅不肯杀死董安于,那么荀跞就准备以此为借口,讨伐刚回到绛都的赵鞅,届时,晋国将再度陷入动乱之中。

  窗外传来荀瑶的笑声,赵鞅将那封致命的竹简塞到桌上一堆公文的最底下。

  在案头温暖的烛火和窗外簌簌的落雪声中,他沉思地揉着眉心,隐约想起在准备防御范、中行氏的时候董安于的表现,他说他不怕死,他走上为官之路的那天,就知道自己会面临各种危机。

  董安于和他坐着马车,从绛都的大道上驶过,那是初夏的一天,天气晴朗,好像天空都被繁密的树木染成了半透明的碧色,周身微有热意,带着阳□□味的干燥的风从他们身边流过。董安于说,如果死亡是有价值的,那么哪怕它来得稍早也没有关系。如果他的死能使赵氏安宁,百姓免于战乱,那他会毫不犹豫地献出生命……“这些事哪怕在我活着的时候都没能做到。”董安于自嘲地笑了起来。在他身后,是赵氏宫宇庞大的轮廓,以及模糊的灰色的地平线。

  赵鞅又把那封竹简往里推了推,由于用力过度,导致上面堆得很高的公文哗啦垮了下来。

  他很清楚他保不住董安于了。

  最后也不能对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