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都市言情 >汉武挥鞭最新章节 > 汉武挥鞭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六卷 汉祚惟永 第八百三十七章 行路读书

  最快更新汉武挥鞭最新章节!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虽时常细雨纷飞,却不寒凉,反是沁着暖暖的春意。

  官道上,驼铃生生,商队络绎不绝。

  大汉百姓本是极少得见骆驼,往西域行脚的商贾多了,境内的驼队也就逐渐多了起来。

  雍凉畜牧更是大量豢养,以售卖给商贾牟利,近年已成为固定的进项。

  阿苏谢骑在骆驼上,领着商队不徐不缓的前行。

  他本是西域精绝国的商人,数年前正是在这处官道上,他向汉军检举有精绝役夫密谋逃跑,故得了重赏,且破例得了归化名额,册入汉籍。

  “真是感谢那些愚蠢的家伙!”

  阿苏谢拎着酒囊,拔了软木塞,从驼背上倾倒酒液,洒落在官道上。

  当年,那些被汉军擒拿的精绝役夫,被绑在木架上,立于道边示众,死后仍暴尸十日。

  现今尸骸不再,腐朽的木架却仍是矗立于细雨微风中,似在警醒世人。

  后方的驼队,阿苏谢的长子亦是坐在骆驼上,抬眼瞧了瞧正在洒酒的父亲,不禁摇头失笑,已是见惯不怪。

  每每行至此处,父亲总是要“祭奠”昔年那群精绝乡亲,非是忏悔,更无嘲弄,只是聊表感激之情。

  昔年父亲为谋生计,领驼队在外行商,往来于汉都长安和大夏国都蓝市城之间,唯有中途路过精绝城时,才会顺带归家探望,却也多是住不了几日,便又要领着驼队重新启程。

  待得册入汉籍,凭借自身对商道的熟识,到田氏商团应募了向导,待得兰姿外贸商团成立,又得田氏商团的总掌事举荐,入得兰姿外贸,成了驼队掌事。

  兰姿外贸,主营大汉与安息通商货物,品项虽有较大限制,却皆是利润极高的奢侈品项,故获利颇丰,源源不绝的向大农府缴纳高额商税,故官府依着章程,每岁皆可给予该商团相应数量的归化名额,供其归化外籍的掌事或匠师,申报并通过官府核鉴者即可册籍。

  阿苏谢乃四面玲珑之人,办事又利落,深得总掌事看重,且他是因功归化之人,本身已为汉民,其亲眷要“依亲归化”相对容易,故总掌事向官府为他申请到三个依亲归化的名额。

  阿苏谢毫不犹豫的将这三个归化名额用在妻子和两个儿子身上,将他们接入汉境居住。

  虽说父母双亲仍是在世,他此举有不孝之嫌,心中颇为愧疚,然他久居汉境,深知得汉人认同之难,说汉话只是最基本的,行汉礼和汉隶尤尚不足。

  大汉普及官学已近十五载,整整一代人自出生至成丁,皆是接受官学教育,且是近乎免费的制式教育,且不谈学识,单论对汉民族的认同感,必是远超其祖辈父辈的,盖因他们生活在大汉横压万邦的恢弘年代。

  归化之人,想要融入汉人之中,绝非易事,思想僵固的老年人更是如此。

  年岁尚幼之人,归化后亦可进入官学就读,无疑更易融入。

  阿苏谢去岁倾尽家财,在塬南邑购置了套小宅院,一家四口皆已册籍,今岁二月,官学复馆授课,招收新生,他虚年七岁的小儿子已然入读蒙学。

  苏博,这是阿苏谢特意请总掌事为自家小儿子改的汉名,冀望他将来成为博学之人。

  大儿子在改册汉籍时,也是改了苏姓,唤作苏冀。

  提到改姓,阿苏谢不免有些懊悔,他昔年因功归化时,因太过亢奋,未及深思便是册籍了,竟没想到改为汉姓。

  现今悔之晚矣。

  大汉素来重视户籍制度,就学、从军、入仕、迁徙乃至购置田宅,官府皆要核鉴户籍,可不是只看姓名的,过往可有功绩,可有劣迹案底,皆是清清楚楚。

  尤是要从军或入仕者,往上祖宗十八代都得核鉴得清清楚楚。

  阿苏谢是甚么跟脚?

  归化之民,想要向塬南邑府申请改名,真当你脸大么?

  过往的户籍卷宗得翻找,吏在改动前,还得请示户曹官,可不似后世华夏,可进行电脑作业,上签核。

  塬南邑居民已近愈百万,户籍原本连带腾本,各式卷宗千万册,若是任百姓随意更改姓名,吏得活活累死。

  实在要改的,必须得缴纳大笔赀财,还得府衙户曹先核准。

  阿苏谢在归化入籍时忘了更改姓氏,现今再后悔也无济于事。

  实际上,他更为自家长子遗憾,苏冀自幼聪慧,若是早些归化入汉,进入官学就读,将来无疑会有更好的出路。

  然现今苏冀已虚年十六,超过了官办预学的就读年岁,学识底子又薄,且无预学的课业成绩和夫子鉴语,无法入塬南院就读。

  长安学区内,除却黄埔军学和政经官学,尚有长秋医学、师范学馆、匠工理学和营工商学等诸多学府。

  营工商学面向最宽,就读要求也最低,然因其为私办学府,虽受太常府文教司辖制和监管,派下学监,然公府是不发放教育贴补的,任其自负盈亏,故该学府的束脩学赀颇为昂贵。

  入学者,不是豪商富贾的子弟,便是各大商团派去进修深造的掌事们。

  阿苏谢为购置宅邸已耗费不菲,没办法送长子入营工商学就读,现今只能带着他,继续替兰姿商团卖力,一来多挣些钱财,看甚么时候能攒足学赀,二来若苏冀也入了总掌事的眼,指不定也能晋个掌事,得着进修深造的机会。

  只不过,进修深造皆是时日不长,且要与商团签订更长的雇佣契约,若有可能,精明的阿苏谢还是想靠自身努力,攒足钱财供长子正式就学。

  值得一提的是,匠工理学本也是私办学府,却是得了公府教育补贴,使得束脩学赀极为低廉,庶民子弟凡完成预学课业,且在理工课目学有专精者,皆可申请入学。

  然而,匠工理学的入学核鉴中,存在着一门重要的考评,即所谓的思想审查。

  汉廷虽鼓励商贾从事外贸通商,然对各类理工技艺和匠师进行严苛的出境管制,凡大农府明定的管制品项,包括籍和匠作,皆不得出境。

  尤商贾在境外擅自兴建管制类工坊者,非但涉案之人枭首夷族,涉事国亦将遭汉廷重惩。

  非但诸多藩属国,便连安息和巽加两大国,大汉与之签订邦约时亦是明定,若出现类似情形,须准予各驻外使馆的汉军在其境内抓捕孽贼。

  阿苏谢明白,匠工理学乃是培养各类工匠乃至匠师的学府,故公府极为看重,择取的学子首重忠君爱国,对外族极端的排斥。

  长子苏冀虽是聪慧,然去岁刚迁来汉境,非但难以通过匠工理学的思想审查,且其长相异于寻常汉人,饶是侥幸入学,只怕也遭同窗排挤。

  营工商学的风气终归更为开放,更为适合苏冀。

  可怜天下父母心,宁可倾尽家财,殚精竭虑,也要为自家孩子谋求最好的出路。

  阿苏谢扭头看向自家儿子,见他又垂首捧,饶是驼背颠簸,却仍专心苦读,不禁老怀大慰,镌刻着风霜的脸上,露出笑意来。

  汉廷虽对理工典籍进行出境管制,然对涉及汉学的经史子集却不然。

  皇帝陛下曾言:化外蛮夷,不通教化,当以汉学兴起文教,使其知我华夏礼仪之广大,文蕴之渊博,方心向汉室。

  皇帝陛下又言:理工技艺,非汉人难以掌控,蛮夷得之,无异稚儿舞刀,稍有不慎,势必伤人伤己,朕不忍睹之,故教蛮夷永世只可读文史,不得习理工之术。

  朝堂公卿皆深以为然,齐颂陛下圣明。

  太常府更将此番圣谕编列入《汉帝语录》,宗正府亦将之撰入刘氏宗册,可为后世祖训。

  廷尉府和大农府则颁布相应的律法和政令,且垂为定制,供后人依循。

  大汉臣民亦是赞颂天子仁德,人人敦守笃行。

  苏冀此时捧着的,正是从新华局购买的汉学册,乃是官办预学通用的文史教材。

  虽说现今大汉的适龄孩童皆可入官学就读,然年岁偏大者,终归没赶上官学大兴,朝廷和各地官府皆在鼓励百姓识字识数,多有开设甚么扫盲班,遣教先生为有闲暇且有意学习的百姓讲课,非但分文不取,且还管饭。

  耗赀虽是不菲,然朝廷和官府出得起,也舍得出,加之少府和长秋基金每岁也捐出大量善款,供全民扫盲之举专款专用,全不在意少数只想蹭饭的刁民占了便宜。

  仓廪足,而知礼仪。

  老百姓吃饱肚子,才有心思读识字,若是人人丰衣足食,刁民自然愈来愈少,顶多如后世华夏般,冒出少数民犬公知圣母表,无伤大雅。

  现今万邦慑服,社稷稳固,百万雄师分镇五湖四海,各郡县府兵为数更众,就盼着山贼水匪冒头,也好剿匪立功。

  读识字就管饭,谁特么还蠢到沦为寇匪?

  籍,乃是文化载体,故新华局对特定的文教籍以成本价售卖,蒙学和预学的文史教材,更是售价极低。

  百余页的线装,售价皆在十钱之下,合数斤粟谷,寻常老百姓都买得起。

  阿苏谢也是舍得在两个儿子身上花销,从蒙学到预学的教材,足足买了百余本,非止售价低廉的文史教材,便连相对较贵的理工教材也尽数买全了。

  小儿子入官学就读后,固然可免费发放教材,然一步先步步先,不妨提早买全,况且大儿子年岁已大,不早些补足缺失,是不成的。

  此番苏冀要随驼队往安息行商,带上了不少籍,以便路上习读,却也笃守律法,没带理工类教材。

  一路行,一路学。

  行万里路,可读百卷,待得他日返归,当已有所小成。松语文学www.songyuwenxue.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