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考察金陵兵工厂(下)
俞大卫和李承干带着一行人首先进入了马克沁重机枪生产车间。上百名工人正在忙着加工马克沁水冷式重机枪的零部件,菲利普一眼就看出了,这里面的加工设备基本上都是从德国采购的,而且已经比较老旧了。
李承干在一边介绍道:“菲利普先生,安娜小姐,我们的工厂现在每月可以生产这种马克沁水冷式重机枪80挺,我们的生产线和整套技术都是从德国引进的。它是在德国斯潘道兵工厂mg08式机枪的基础上改进而来,配有我们自行设计的撬式枪架,连同机枪在内全重5千克,我们生产的马克沁机枪发射德国标准的92毫米毛瑟步枪弹,采用250发帆布弹带供弹。”
菲利普一边饶有兴致地看着工人们在古老的机器上加工着零部件,一边应道:“不错!马克沁机枪的确是一种很成功的自动武器,早在1905年的日俄战争时,俄国人的两挺马克沁机枪在不到两分钟时间内打出一千多发子弹,消灭了日军近200人,也难怪它有着战场绞肉机的外号。你们的兵工厂虽然设备较为简陋,但是能够生产出这么多的马克沁机枪,也是很不容易了!”
菲利普也有些纳闷,他记得德国人搞出mg08机枪似乎要晚一点,而中国引进这种德国机枪是在1935年,金陵兵工厂在1935年仿制成功的马克沁机枪,称为二四式马克沁机枪,不知道为什么在这个时空里却是发生了错乱。
李承干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呀,我们的工人都是每天工作十四小时,这才能勉强达到月产80挺的速度,如果有更好的加工设备,我想这个数字至少应该翻一番。不过,马克沁机枪虽然好,却是远远比不上你们的gungnir突击步枪呢!虽然那只是一支步枪,却能够达到机枪的射速。现在我们的士兵都以拥有一支gungnir突击步枪为荣,以至于马克沁机枪都不怎么受士兵们喜欢了。不知道菲利普先生能不能把你们的突击步枪技术转让给我们金陵兵工厂,或者是双方合作在金陵兵工厂生产这种突击步枪呢?”
菲利普点了点头道:“我早有这个打算,只是以你们兵工厂现在的技术水平和设备。是没有办法制造出合格的突击步枪的!这只能一步一步来。我们龙魂兵工联合体也有计划在中国生产突击步枪和尚在研制中国火神转管炮。马克沁机枪虽然不错,但是比起火神转管炮来,还是大大不如,我们的火神转管炮有20毫米、30毫米口径,像20毫米口径的火神炮完全可以弥补马克沁机枪的火力空白。两者可以形成高低搭配的关系。”
李承干好奇地道:“早就听说龙魂兵工研制了一种格林炮,射速可以达到数千发每分钟,却是不知道还有多久能够研制成功?我们的金陵兵工厂又能否生产这种武器呢?”
菲利普沉吟道:“火神炮是一种制造工艺极为复杂的武器,它采用了一系列高精度的加工设备,才能制造出合格的产品。目前我们都还没有最终定型,当然无法在中国生产,不过等到你们的技术水平和加工设备都提高到一定的程度,这都不是问题。就算你们不提,我们龙魂也是准备要把这些武器的生产线搬到中国来的。毕竟在中国,对这些武器有着强烈的需求!我们也准备把龙魂中国分部打造成海外最大的武器生产基地。”
参观完了机枪生产车间。俞大卫和李承干又带着一行人来到迫击炮生产车间,李承干介绍道:“菲利普先生,这是我们的二十年代式迫击炮生产车间,这种八十二毫米迫击炮,是我们两年前才仿制成功的。它是依照法国勃兰特式八十一毫米迫击炮性能参数,对沪式八二迫击炮进行改造而来的。现在我们的这个迫击炮车间,每月能够生产40门八二毫米迫击炮!”
菲利普一边看,一边道:“真是不容易啊,你们金陵兵工厂能够仿制出这么多武器,也是费了不少功夫吧?”
李承干点头道:“的确是如此。我们为了改进这种迫击炮。也是费尽心思。最终制造出这种炮,全炮重68千克,弹重8千克,最大射程8千米。因为迫击炮是最简单的火炮。一个炮管,上头对着天空,下头顶着块座板。即便只剩下炮管,它也能够发射。不过在缓冲机设计上,我们也费了不少周折,最终选择了短杆双簧式缓冲机。它的结构最简单。缓冲也比较平稳,防尘性能好,特别适合我们工厂和战场的情况。”
菲利普思索了片刻才道:“哦,短杆双簧式缓冲机的确结构简单,不论是生产还是使用都比较方便。不过,它存在随遇平衡的问题。后坐时,复进缓冲簧伸张,这对复进缓冲的平稳是有利的。但是为了减少随遇平衡范围,复进缓冲簧的刚度要求设计得大,这对复进缓冲的平稳又是不利的。后坐时,缓冲杆两个导向面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导向性能也不好。如果说改为一种单簧式缓冲机,可能效果会更好一些。它的缓冲杆未贯穿筒底,而且它是筒后坐,后坐和复进时由同一根弹簧起缓冲。它的优点也是结构简单,防尘性好,可以消除随遇平衡,而且纵向结构尺寸小。相比之下,这种结构更好一些。”
李承干和俞大卫都一脸惊讶,李承干更是失声道:“啊,菲利普先生,我怎么没想到这种方案?不行,我得赶紧回去把你刚才说的方案记下来,我们要对八二迫击炮的结构进行再次改进!”
说完,李承干便扭头就走。
俞大卫摇头笑道:“这个李承干!一心就钻到他的武器设计上去了,菲利普先生,您可别见怪啊,他就是这么个人!”
菲利普笑吟吟地道:“不会!像李副署长这样认真钻研技术的官员,我佩服都来不及,又怎么会见怪呢!我们的兵工行业就是需要像李副署长这样的人才!”
李承干在一边介绍道:“菲利普先生,安娜小姐,我们的工厂现在每月可以生产这种马克沁水冷式重机枪80挺,我们的生产线和整套技术都是从德国引进的。它是在德国斯潘道兵工厂mg08式机枪的基础上改进而来,配有我们自行设计的撬式枪架,连同机枪在内全重5千克,我们生产的马克沁机枪发射德国标准的92毫米毛瑟步枪弹,采用250发帆布弹带供弹。”
菲利普一边饶有兴致地看着工人们在古老的机器上加工着零部件,一边应道:“不错!马克沁机枪的确是一种很成功的自动武器,早在1905年的日俄战争时,俄国人的两挺马克沁机枪在不到两分钟时间内打出一千多发子弹,消灭了日军近200人,也难怪它有着战场绞肉机的外号。你们的兵工厂虽然设备较为简陋,但是能够生产出这么多的马克沁机枪,也是很不容易了!”
菲利普也有些纳闷,他记得德国人搞出mg08机枪似乎要晚一点,而中国引进这种德国机枪是在1935年,金陵兵工厂在1935年仿制成功的马克沁机枪,称为二四式马克沁机枪,不知道为什么在这个时空里却是发生了错乱。
李承干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呀,我们的工人都是每天工作十四小时,这才能勉强达到月产80挺的速度,如果有更好的加工设备,我想这个数字至少应该翻一番。不过,马克沁机枪虽然好,却是远远比不上你们的gungnir突击步枪呢!虽然那只是一支步枪,却能够达到机枪的射速。现在我们的士兵都以拥有一支gungnir突击步枪为荣,以至于马克沁机枪都不怎么受士兵们喜欢了。不知道菲利普先生能不能把你们的突击步枪技术转让给我们金陵兵工厂,或者是双方合作在金陵兵工厂生产这种突击步枪呢?”
菲利普点了点头道:“我早有这个打算,只是以你们兵工厂现在的技术水平和设备。是没有办法制造出合格的突击步枪的!这只能一步一步来。我们龙魂兵工联合体也有计划在中国生产突击步枪和尚在研制中国火神转管炮。马克沁机枪虽然不错,但是比起火神转管炮来,还是大大不如,我们的火神转管炮有20毫米、30毫米口径,像20毫米口径的火神炮完全可以弥补马克沁机枪的火力空白。两者可以形成高低搭配的关系。”
李承干好奇地道:“早就听说龙魂兵工研制了一种格林炮,射速可以达到数千发每分钟,却是不知道还有多久能够研制成功?我们的金陵兵工厂又能否生产这种武器呢?”
菲利普沉吟道:“火神炮是一种制造工艺极为复杂的武器,它采用了一系列高精度的加工设备,才能制造出合格的产品。目前我们都还没有最终定型,当然无法在中国生产,不过等到你们的技术水平和加工设备都提高到一定的程度,这都不是问题。就算你们不提,我们龙魂也是准备要把这些武器的生产线搬到中国来的。毕竟在中国,对这些武器有着强烈的需求!我们也准备把龙魂中国分部打造成海外最大的武器生产基地。”
参观完了机枪生产车间。俞大卫和李承干又带着一行人来到迫击炮生产车间,李承干介绍道:“菲利普先生,这是我们的二十年代式迫击炮生产车间,这种八十二毫米迫击炮,是我们两年前才仿制成功的。它是依照法国勃兰特式八十一毫米迫击炮性能参数,对沪式八二迫击炮进行改造而来的。现在我们的这个迫击炮车间,每月能够生产40门八二毫米迫击炮!”
菲利普一边看,一边道:“真是不容易啊,你们金陵兵工厂能够仿制出这么多武器,也是费了不少功夫吧?”
李承干点头道:“的确是如此。我们为了改进这种迫击炮。也是费尽心思。最终制造出这种炮,全炮重68千克,弹重8千克,最大射程8千米。因为迫击炮是最简单的火炮。一个炮管,上头对着天空,下头顶着块座板。即便只剩下炮管,它也能够发射。不过在缓冲机设计上,我们也费了不少周折,最终选择了短杆双簧式缓冲机。它的结构最简单。缓冲也比较平稳,防尘性能好,特别适合我们工厂和战场的情况。”
菲利普思索了片刻才道:“哦,短杆双簧式缓冲机的确结构简单,不论是生产还是使用都比较方便。不过,它存在随遇平衡的问题。后坐时,复进缓冲簧伸张,这对复进缓冲的平稳是有利的。但是为了减少随遇平衡范围,复进缓冲簧的刚度要求设计得大,这对复进缓冲的平稳又是不利的。后坐时,缓冲杆两个导向面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导向性能也不好。如果说改为一种单簧式缓冲机,可能效果会更好一些。它的缓冲杆未贯穿筒底,而且它是筒后坐,后坐和复进时由同一根弹簧起缓冲。它的优点也是结构简单,防尘性好,可以消除随遇平衡,而且纵向结构尺寸小。相比之下,这种结构更好一些。”
李承干和俞大卫都一脸惊讶,李承干更是失声道:“啊,菲利普先生,我怎么没想到这种方案?不行,我得赶紧回去把你刚才说的方案记下来,我们要对八二迫击炮的结构进行再次改进!”
说完,李承干便扭头就走。
俞大卫摇头笑道:“这个李承干!一心就钻到他的武器设计上去了,菲利普先生,您可别见怪啊,他就是这么个人!”
菲利普笑吟吟地道:“不会!像李副署长这样认真钻研技术的官员,我佩服都来不及,又怎么会见怪呢!我们的兵工行业就是需要像李副署长这样的人才!”